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一):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状况分析

  本学期,好几个优秀生(包括语文考100分、99分的,最差不低于95分的)转走了……而插班生的学业状况不容乐观。上学期语文期末平均分近94分――它基本上会成为不能超越的历史。

  暂且说说老生状况:学生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在听说读写方面进步很大,具体表此刻:

  听说:平时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难上,发现同学间的水平差异大,自信心强,语言面貌好,但交际的仪态有待加强。

  读:大部分学生能透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但能读出自己的理解的同学不多,因此,加强朗读训练仍然是语文课堂的重点。另外,阅读理解潜力,许多同学有待加强。

  写:学生的书写习惯好,书写大方、工整、清楚。但有少数几个人的作业不认真。

  写作:写日记每周写一篇,但有个性的日记少,一些比较好的都是敷衍了事,缺乏质量。

  在学习态度方面,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如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能按时完成各科作业;课前做到预习新课,并有必须的搜集资料潜力,但处理信息的潜力还有待培养;课后能做到认真复习;课外能用心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乐于展示活动成果。但是,一部分孩子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另外还有几个学生学习态度散漫,作业马虎潦草,个性是回家作业需要家长的督促。

  本学期的新打算:我把教育的重点继续放在紧抓课堂常规和学生口头语言规范上,并加大阅读、写话的训练力度,努力培养学生循环日记、读课外书摘记等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在这个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地落实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努力发展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潜力,提高整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教学的着眼点不仅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而就应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其茁壮成长。

  至于人数很多的新生,摸底、教学――任重而道远。

  二、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资料,使学习资料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推荐”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三、学期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必须独立识字的潜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必须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必须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资料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资料梗概。

  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单元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资料,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好处,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透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透过比较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透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透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第三单元: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第四单元:凭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潜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第五单元: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潜力。

  第六单元: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述,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透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第七单元: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与课文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透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职责感与使命感;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潜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潜力。

  第八单元:走进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忙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述和人物描述的一些基本方法。

  五、具体教学措施

  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在教学中,还要好好利用、开发课程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努力结合课题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尝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用心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用心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3、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引导。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还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整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习惯的培养上,个性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作为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透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强化训练及学校、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中受到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潜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构成。

  5、精心设计作业,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抓好反馈环节,使学生养成及时订正作业错误的良好习惯。

  6、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注意把握教材之间的联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具体工作:

  识字写字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指导学生熟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阅读教学:课内,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着重思考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资料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导读”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课外,重视阅读的激励和指导,认真实施读书工程,利用晨诵、午读时间让学生多诵读优秀诗文,培养语感,促进积累。开展“一学期精读一本书”、“一周浏览一本书”活动,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莲~山课件]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在多种形式、多种作品的读书活动中感悟、积累、运用,提高语文素养。

  口语交际教学: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潜力。另外,本学期还要继续重点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的潜力,个性要训练学生发言声音要响亮。

  习作教学:要让学生透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潜力。平时要加强小练笔的练习,日记的指导及评价,并在本学期里培养学生每周至少写三篇日记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外,本学期还重点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潜力。

  综合性学习:能查阅有关资料,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参加简单的学习、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总结。对自己身边的事,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充分利用教材,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六、进度安排

  (略)

  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二):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5人。绝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爱学习,有上进心,具有了必须的阅读潜力、口语交际潜力和写作潜力,也掌握了必须的学习方法。但是有个别学生基础较差,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个别学生学习自觉性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还需要老师好好引导教育。

  二、教材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资料,使学习资料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推荐”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三、教材特点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改善“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潜力。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

  (1)认识200个字,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必须独立识字的潜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必须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必须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9)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基本方法。

  (10)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资料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资料梗概。

  (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五、教学重难点

  第一单元: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资料,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好处,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第二单元:一是让学生透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二是透过比较阅读,使学生领悟到,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是因人而异的,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是透过一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三是透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第三单元: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第四单元:凭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潜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第五单元: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潜力。

  第六单元: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述,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透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第七单元: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与课文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透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职责感与使命感;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潜力。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潜力。

  第八单元:走进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忙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述和人物描述的一些基本方法。

  六、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用心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善课堂教学,整体思考知识与潜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构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用心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料,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就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资料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潜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取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潜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资料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就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资料,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七、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时间教学资料

  1、始业教育

  2、1,窃读记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3、3,走遍天下书为侣4,我的"长生果"

  4、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5,古诗词三首

  5、6,梅花魂7,桂花雨8,小桥流水人家

  6、国庆放假新-课-标-第-一-网

  7、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9,鲸

  8、9,松鼠10,新型玻璃11,钓鱼的启示

  9、12,假设没有灰尘13,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0、落花生16,珍珠鸟口语交际·习作四

  11、回顾·拓展四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12、搞笑的汉字我爱你,汉字

  13、地震中的父与子18,慈母情怀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14、20,学会看病口语交际·习作六回顾·拓展六

  15、21,圆明园的毁灭22,狼牙山五壮士23,难忘的一课

  16、24,最后一分钟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

  17、25,七律·长征26,开国大典27,青山处处埋忠骨

  18、28,毛主席在花山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

  19、复习迎考

  20、复习迎考

  21、复习迎考学期总结

  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三):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一班共有学生53名,经过近五年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同学已具备了初步地认字、识字潜力、口语交际、写作潜力、预习新课文的潜力和必须的自学潜力。但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率低下,综合学习潜力欠缺,课外知识较薄弱。所以本学期除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外,还需继续在阅读书目上做进一步的指导,并且尝试利用数字化手段(如博客推荐优秀文章等方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理念:

  1、突出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个性,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

  2、主动开发、广泛利用语文课程资源,面向全体,全方位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构成性评价相结合,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不能单纯局限于字、词、句、章的学习,务必建立大语文观。教学设计要重视探究语文教育与现代社会以及儿童生活世界的诸多关联。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教材特点:

  1、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2、教材资料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3、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4、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5、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必须的变化

  6、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潜力

  (三)单元重点、难点

  第1单元:一是引导学生透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资料,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潜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理解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第2单元:一是让学生透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完美,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二是透过比较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三是丰富语言积累;四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第3单元:一是让学生透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透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4单元: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潜力。

  第5单元: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第6单元: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7单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述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第8单元:一是要抓住主要资料,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特点,增长见识;二是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三是要注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四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透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多地搜集资料,以丰富对异域风情的感受。

  四、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写字150个,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体现双向互动。

  2、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培养观察、思维、表达三种潜力。

  (五)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要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潜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潜力。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1、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

  2、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3、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二):阅读

  1、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

  2、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表达方法的学习和积累。

  3、教师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三):口语交际

  1、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创设情境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情境的创设要真实、有好处,体现学生实际交际的需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围绕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二是思考到儿童的年龄特点,情境的创设还要注意趣味性,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

  3、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说话要使用礼貌用语;要针对不同对象,礼貌地进行交际。

  (四):习作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2、作文指导从资料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作文指导,要从资料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都找到想写、要写的资料。“放”开了,学生就有东西写。再就是讲评的时候,要概括全班此次作文的优点与成绩,肯定大多数同学的努力和进步。使每个学生透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

  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潜力结合起来培养。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习

  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2、阅读前四篇阅读材料,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根据主题,搜集有关信息,并写报告。

  (六):关于课外阅读

  1、课本里的独立阅读课文,拓展阅读要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自由阅读,并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2、鼓励学生深层次的阅读,本学期的阅读总量是25万字,有13万字要在课外完成,要有检查和交流。

  六、课题研究

  1、确定课题《培养学生的阅读潜力》

  2、制定计划

  3、调动学生的用心性,活跃学生的思维。

  4、在教学中探索方法、经验

  5、写出论文,上交。

  七、教学时间安排:

  起讫日期

  周次

  教学资料

  备注

  2.13--2.17

  1

  1草原2*丝绸之路

  2.20--2.24

  2

  3白杨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27--3.2

  3

  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

  5古诗词三首

  3.5--3.9

  4

  6东阳.童年.骆驼队7*祖父的园子

  妇女节

  3.12--3.16

  5

  8童年的发现9*儿童诗两首

  口语交际习作二

  植树节

  3.19--3.23

  6

  回顾.拓展二10杨氏之子

  11晏子使楚

  3.26--3.30

  7

  12*半截蜡烛13*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

  4.2--4.6

  8

  回顾.拓展三14再见了,亲人

  15*金色的鱼钩

  清明节

  4.9--4.13

  9

  16桥17*梦想的力量口语交际.习作四

  4.16--4.20

  10

  回顾.拓展四

  18将相和

  4.23--4.27

  11

  19草船借箭20*景阳岗

  21*美猴王

  4.30--5.4

  12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劳动节

  5.7--5.11

  13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5.14--5.18

  14

  22人物描述一组

  23*刷子李

  5.21--5.25

  15

  24*金钱的魔力

  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

  5.28--6.1

  16

  26威尼斯的小艇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儿童节

  6.4--6.8

  17

  27*与象共舞28*彩色的非洲

  6.11--6.15

  18

  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

  6.18--7.5

  19-21

  复习、期末考试

  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四):

  时光飞逝,蓦回首,一学期的教学开始了,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回顾上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感叹良多,点滴作法涌上心头,存wWW.GEO2k.coM在的问题还需努力解决。这学期结合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如下计划。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应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规字右边本该见而非贝字,这类似的问题我要进行大力更正。又如,对修辞手法的决定运用,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要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潜力。

  二、灵活机动处理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灵活调整课程资料,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要使学生始终持续一种旺盛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务必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我以读代讲,自主感悟;以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必须会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工作计划《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

  四、wWW.GeO2k.coM做好扶优转差工作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务必保证优生够吃,差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应采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务必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能够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有所为。透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就应有效。

  五、突出章节过关

  本期的教学资料,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要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抓好了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会普遍提高。

  六、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务必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必须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准备开展一系列的语文活动。1、优秀文段朗读。透过学生自主收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2、进行各种词汇收集。如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ABAC式,ABCC式,AABC式,以及贴合各种要求的词汇,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3、开展各种语文游戏。如词语转换,如大海学校,学生可透过大海上海上学学校的两次转换来到达目的,在限时比赛中,比的是学生的反应和机敏,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的潜力。4、进行讲演比赛。班级中进行的讲演比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间不在长短,关键是要勇于参与。在这个学期中,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必须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这和经常开展语文活动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是有直接关系的。

  在本期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潜力也得到了增强,语文成绩也必须如我愿。

  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五):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上册持续一致,生字、难字随文注音,用圆括号标明,多音字用方括号标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必须的提示。

  二、教材特点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学习目标

  在落实课程标准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如何体现第三学段的阶段性目标及阶段性目标之间的联系与衔接?为了较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实现总体目标和务必一以贯之的目标,本册的各项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机的渗透,对于阶段性比较明显的目标,在教材中作了比较具体的安排。

  在阅读理解方面,第三学段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资料,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以及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的文章的阅读。教材在引导学生把握资料、体会感情、了解记叙顺序、领悟表达方法等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做了具体的安排。

  在阅读方法方面,教材在继续加强精读和略读潜力培养的同时,还安排了有关浏览潜力培养的资料。本册教材编排了“走进信息世界”这个综合性学习单元,目的之一就是加强浏览潜力的培养。

  再看口语交际。首先,从口语交际的情感态度目标来看,第三学段提出“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其次,从口语交际的习惯培养上,前两个学段都强调讲普通话的习惯,第三学段提出的“注意语言美,抵制不礼貌的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而且是一个人语文素养和道德修养高低的表现。

  从习作来看,第三学段提出了明确的习作要求,资料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教材围绕上述目标,安排了多次习作训练,在习作类型上,重点安排了写记实作文,还安排了写书信、研究性报告、表扬稿等应用文的练习。

  (二)教材资料在丰富人文内涵、拓宽题材体裁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在发挥语文教科书育人功能方面,进一步加强

  1、教材资料富有时代性和人文内涵。

  教材选编了一大批新课文,课文编排重视体现文学性,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不仅仅编选了许多名家名篇,而且分别编写了“作家笔下的人”“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等单元。为了在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里,教给学生利用信息,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本领,教材专门编排了旨在学习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综合性学习单元。

  2、增加体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资料,进一步加强语文教科书的育人功能。

  措施一:设计相关专题,利用每组教材整合的优势,加大上述教育资料的比重。

  措施二:新选一批课文,落实上述教育资料。

  措施三:在课文之外,为学生带给相关语料,拓展阅读。

  3、拓宽课文的文体和语体,如,将文言文、近代白话文、剧本、相声、研究性报告等体裁编入本册教材,有些体裁还是第一次进入小学课本。

  (三)专题设置更加灵活,编排形式在继承中又有发展

  1、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上来确定专题,角度更加灵活。有的从如何得体地与人沟通、交流的角度提出;同时,透过与剧本、相声等文学体裁的接触,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有的从揣摩文章写法的角度提出;有的从介绍中国古典名著的角度提出;有的从情感熏陶的角度提出;有的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潜力的角度提出,;还有的从拓宽视野、感受多元文化的角度提出。许多专题不仅仅是第一次出现,而且更加注重体现语文性。

  2、教材编排在继承中发展。如,第五组,采用以篇章带名著的编排方式,引领他们从此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去亲近名著,去阅读名著。

  (四)导学和练习系统地设计,更好地发挥导学、导练的功能

  1、凸现语文学习的重点,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的始终。

  教材在指导学习上有比较系统的设计:借助每组前面的“导语”来导向,凭借课后思考练习题来导学、导练;凭借“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2、课后练习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在理解资料和学习表达的结合上,学有所得。

  3、在单元之后的“回顾·拓展”中,设“交流平台”栏目,引导学生自主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

  (五)顺应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口语交际·习作”的类型发生必须的变化

  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情;演课本剧;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讲人物故事;聊聊热门话题。高年段口语交际的安排,不仅仅资料更加广泛了,而且涉及到一些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像“劝说”“演课本剧”“讨论或辩论”,需要必须的语言组织潜力。

  习作的编排是这样的:(1)记实作文。安排了三次(2)应用文。安排了三次(3)材料作文。

  此外,在“口语交际·习作”的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进行习作,为学生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

  (六)在“综合性学习”中,指导学生设计和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引导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潜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单元──“走进信息世界”。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必须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资料,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资料,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资料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用心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四、班级状况

  本班共有37人,大部分学生学习较自觉,学习习惯和潜力也较好,但个别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学习的习惯也不是很可观,懒做作业的同学为数也不少,各个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开发、训练、和强化,综合和提高。要使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所好转,务必严格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才能稳定有序地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五、教学措施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

  本册识字200个,每课识字量不超过14个,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高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潜力,因此教学要更加放手。教材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以外的其他部分,一律不再注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能够自己查字典解决。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以便在手边没有字典、词典的状况下,不妨碍阅读。

  本册写字150个,每课写字量不超过14个,全部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教师能够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必须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写对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要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能够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二)阅读教学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朗读高年段的朗读要求,不仅仅要做到正确、流利,而且要做到有感情。进行阅读教学,必须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透过自主的入境入情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要做到读有要求,读有层次,要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悟情传情,培养语感。默读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为此,本册教材将默读与理解、思考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齐,并加强了“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等方面的训练。为保证默读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在教学时,就应为学生留有充裕的默读时间,并提示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思考,在默读之后要检查学习效果,不能匆匆忙忙,流于形式。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语文课,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个根本的任务。

  (1)透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资料,领会表达方法。

  (2)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除了凭借课后练习,课文中还有超多精彩的语言材料值得学习和品味。

  (3)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熏陶感染主要凭借的就是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间蕴藏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本册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这些场景、形象、意境、故事,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并在阅读、感悟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课程标准所说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4、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文言文,要初步感知古汉语的形式,结合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还要了解少量文言词语的意思。如课文中的“曰”是“说”的意思,“之”是“的”的意思,“甚”是“很”的意思,并能背诵短小的文言文。

  剧本和相声,适于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人物或重点部分,进行讨论、交流,最后能够分主角读一读,或者演一演。这两类文体课文的教学都不适宜用群众朗读的方式。

  作为略读课文的两篇近代白话文,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学生不理解的词句,老师能够略作讲解,但不能逐字逐句地解释。作为精读课文的教学,也要抓住重点,不能平均用力。

  此外,散文,个性是借景抒情的美文,宜用指导朗读和透过学生声情并茂的读的方法,理解景物的境,体会作者的情,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言。故事,宜在初读大体了解主要资料之后,帮忙学生理清线索,熟悉重点词句,而后以线索为经,以重点词句为纬,练习复述。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小说,宜在初读有个初步印象之后,抓住对人物的描述,感受、体验、评价人物形象,了解描述人物的种种方法。

  (三)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要激发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第二,要创设特定的情境。口语交际潜力的培养及礼貌修养的养成需要情境来实现。

  三是要创设多个情境,在逐渐深入的互动中,体现交际的资料由比较简单、表面,到交际得比较丰富、深入的训练过程。

  第三,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第四,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习作教学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2、作文指导从资料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潜力结合起来培养。

  4、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五)综合性学习

  体现其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注重提高学生策划、规划自己学习的潜力,用多种途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以及语文的综合运用潜力。

  五、教学进度

  (略)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一):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我是实验小学一九班潘嘉骏的爸爸,首先,十分感谢各位老师对潘嘉骏以及本班级所有孩子们的精心培养和关爱;于此同时也很感谢各位家长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那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一名年轻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倒也谈不上,以下是我平时教育我的孩子积累的一点推荐和方法,期望能与在座的各位家长朋友们共勉!

  一、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学习是一生的功课,不要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压力,而要让她在快乐中理解,在微笑中体会,这一点潘嘉骏在读课文时我感受最深。她一边读课文,一边做动作,十分形象生动,或悲或喜、或哭或闹,高兴的、悲哀的、夸张地,都在她的动作里一览无余,就这样,一篇课文、一个故事,她能十分生动地表演出来,背古诗她有时也会用一幅图画表现出来,她说,这样学习既简单,又快乐,也很容易记住资料。

  二、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我们明白,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孩子有了进步,随时鼓励表扬她,让她有成就感,促使她再接再励;孩子退步了,也不要气馁,千万不要当面数落她,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用心性和自尊心,有一次,我拿潘嘉骏和别的小朋友比,她不高兴了,“你总是拿我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为什么不拿我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是的,我们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闪光点,家长如果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孩子必须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三、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作为家长,我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认为,必须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取,孩子自己喜欢了,她就愿意去学,就会学得很好。潘嘉骏平时很喜欢看书和绘画。周末我会时常带她去图书馆和书店,买一些她喜欢的课外读物,比如前不久刚给她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她如视珍宝,每一天都会拿出来看一看。有时我还会陪她一齐看,这样长期下来,她就会积累很多知识,视野拓宽了,同时还激发了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有所提高。另外,我还会和孩子一齐绘画,每当她完成一幅作品的时候,我都好给她好评与鼓励,孩子那个高兴劲儿不言而喻,这样一来,孩子的思维也有所延伸,而且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有了自信心,她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四、不做“唠叨”家长,不做代理家长,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为意识。以前我也是事无巨细。有体育课叮嘱孩子穿球鞋、带饮料,上美术课叮嘱她带剪刀、画笔,早上出门为她整理衣服,提醒她带红领巾,就这样全身心地为她服务,我都成了她的贴身保姆了。她还总是说:“明白了,明白了,唠叨爸爸”,这段时间,我不再提醒她,虽然有时她也忘了带画笔,或是没带学具,一回家就说老师批评我了。但这时,她也已经明白这些生活、学习上的事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就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五、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全心去爱我们的孩子,和孩子交朋友,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与她共同成长。我每一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聊聊天,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分钟,我会问问她这天在学校的状况,有没有不开心,和同学有没有闹别扭,这天学的什么等等。。。这样一来,久而久之,孩子无形中增强了与人沟通的潜力,胆识也有所提升,而且还会和我成为好朋友,为我以后教育孩子带给了先决条件。

  孩子是我们的期望,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孩子,这天,她们只是家中一棵小小的盆景;明天,在广阔的天地里,她们必须会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期望我们做家长的,平时要和班主任杭老师和语文李老师勤沟通、多联系,主动协助老师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让孩子茁壮健康、自由自在地成长,让她们拥有一个快乐难忘的童年!让我们就从此刻做起,加倍重视我们的孩子,因为教育好孩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谢谢大家!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二):

  家长会优秀学生家长代表发言稿

  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老师安排我在那里发言,与大家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心得。当老师交给我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心里的甜蜜的,因为xx自身的乖巧,让她成为老师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好同学,我们当家长的,心里自然是欣慰的。但事实上我也惭愧,跟好多家长比,我觉得自己为孩子做的并不算多,我也不能全面总结教育方法的对与错,所以这天,我在那里主要也是讲一点零碎的心得,期望与大家一齐探讨。

  一、消除家庭教育中的几种误区

  很多时候,在跟老师朋友们聊起教育孩子的话题时,相信也会有很多家长会说,不要给孩子设定太多的目标,不要设想靠孩子的成材给我们带来荣耀,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一个健全的人格,让孩子健康自然、快乐普通地成长。但在事实上,我们许多家长包括我自己,总会自觉不自觉的要求孩子学习成绩拿第一,幻想孩子以后出类拔萃,因此,也常常能看见以下的一些教育误区:比如对孩子满怀期望,舍得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却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孩子个性健康成长的现象;比如关注子女的知识、智力与成绩,但对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学习态度习惯重视不够的现象;比如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指导不足等等。

  对此,我觉得适当的看一些育儿书籍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从我自己的阅读经验来看,得大致能够分为三类书:第一类是关于儿童心理学的,我觉得这方面的知识是我们做为家长必需了解的,掌握孩子的心理,学习关于小学生言语的发展、注意的特点和培养、认知情感意志的发展等等对孩子正常人格的培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去年在孩子上学前一段时间在书店淘了本《小学生心理学》,有空时翻翻看看,了解了解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等等相关知识,比如书中告诉我们小学生思维发展一二年级为一个阶段,三四年级为一个阶段,到五年级时另一阶段,四五年级之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加速期,我们据此能够结合孩子的心智发育给予相应的教育;第二类是关于教育理念的,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育儿书籍,有很多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这类书我觉得只能仅仅是当作教育的一种参考,不能跟风,小时候我们父母辈给我们的是棍棒教育,而此刻到处都在说“孩子你真棒!”其实,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教育尤是,对孩子不能一味的指责但也不可一味的夸赞,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掌握好表扬和批评的度,因此,诸如此类的书仅能当作自己对孩子教育的

  一个参考,绝不可盲目模仿;第三类是关于心灵沟通的,比如能够在网上搜看一些自己喜欢的教育博客,又或者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温馨文字,比如《傅雷家书》,比如杨绛的《我们仨》,又比如前段时间刚看的一本《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这是一个做为父亲给女儿爱的书写,里面有关于音乐、生活、阅读、旅游里的大小事,诉说着热情、包容、自尊、梦想的宽阔景致,点滴絮语,情怀足迹,教育无处不在,至所以看些这样的书籍,是因为觉得这些都是能够能从这些柔韧至情的文字中,细细咀嚼伴随孩子成长的处世信念与完美价值。

  二、以自身的良好习惯引导孩子的习惯养成

  一是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上一个学期,我和xx爸爸最值得自夸的是我们陪着xx一齐执行着良好的生活作息。因为我和xx爸爸都是公务员,基本上能做到生活比较有规律,遇到工作上的一些应酬和加班,我们两人也总是能有一人保证陪伴xx生活作息。早上我们亲自早起给孩子做好早餐,送孩子上学,下午下班回家,xx已经在外婆的陪伴下把作业完成,我和他爸爸,不管回家早晚,每一天都要仔细翻翻看看她的书包书本的,看看她当天学习的资料,检查检查她当天的作业状况,吃完晚饭后,孩子一般都跟外婆去小公园玩,在那里她自己跟小朋友们跑跑跳跳,爬爬单杠,做做游戏,到七点半左右准时回家,给孩子泡杯牛奶,再陪孩子洗漱泡脚半小时,八时左右准时上床,在床上各自看书,或者一齐读书,八时半左右准时睡觉。按照这样的作息时间,要求家长也放下很多自己的娱乐聚会,但是构成习惯后,享受在家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会带给你很多的快乐。当然,偶尔在双休日或节假日破例一下,甚至也带孩子去K歌电影也是有益无害的。除了良好的作息时间,还要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穿衣服,学会生活自理,从小承担一部分家务,比如倒垃圾、扫地等。孩子对生活有了职责感后自然就会对学习有职责感,并且懂得照顾人,会受到同学的欢迎。

  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特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注意力集中、完成作业后要认真检查一遍、每一天对学习进行预复习等等,但这天我个性想谈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是我很想跟各位家长一齐沟通的一个话题,那是因为虽然去百度里搜索一下“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有300多万个答案,但我也还没能让xx此刻就显现出爱阅读品性特征,我自己对xx理想的教育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带孩子在旅行中开阔视野丰富情操,对xx理想气质的想像是个娴静端庄能在阅读中寻找快乐的知性才女,呵呵,别笑话啊,但如前面所说的,xx能自由安排的也就是晚饭后的那一个半小时,而这段时间她基本是去小操场跑跳玩乐为主,思量再三,我觉得还是没必要剥夺孩子这点快乐的玩乐时间,而xx的品性气质也不必须就要按着我的理想去发展,还是要让她自然成长。至于要求孩子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急也不必急,我此刻只是在家中尽量自己多阅读,尽量营造阅读的气氛,在睡前的那半个小时,尽量以自己的阅读习惯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养成。

  三是培养良好品德习惯。道德情操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不仅仅从口头上教育孩子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学会感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以身作则,当孩子的榜样。比如一家人一齐围着吃饭,身为家长,我们自己主动地给爷爷奶奶等长辈夹菜成盛饭,说些温暖的话,平时的这些小细节必须能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举止。家庭教育靠的不是言教,而是靠身教,让孩子做到的,做家长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懂礼貌,有爱心的好孩子,作为父母就就应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的示范,让孩子从小生活在爱与被爱的世界里。另外我们也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善用孩子的视角和心理,去理解孩子引导孩子,比如我们xx是个个性乖巧懂事的女孩,但同样因为乖巧反而就容易听不得批评受不得挫折,也因为乖巧使她的规则性较强而创造力可能就会较弱,因此,我就要想办法尽量发掘她自信心和表现力的培养,适当的给予挫折教育。而对于那些我们说“很疲很闹”的孩子,我们也要相信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必须很丰富,适当的给予鼓励,耐心的给予自制力的教育,切不可苦口婆心、费尽心机的说教,有的时候,或许你会急得咬牙切齿:“你怎样就是不肯听我的呢,我是为了你好啊!”我们认为道理说得很透了,

  孩子却不必须会领情或买帐,那是因为孩子认知世界的标准和方法跟我们大人是完全不同的,跟孩子沟通是一门大学问呢。

  三、正确鼓励孩子,相信孩子

  对孩子要鼓励,但不要过度的表扬,学习中的挫折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经历。作为父母并不是给孩子创造很好的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安乐窝中,而是要做孩子背后的一只推手,给孩子以安全感,信任感,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三、用心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

  孩子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并不多,仔细算算也就是到小学毕业这么几年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小学阶段尽好自己对子女成长的教育职责,用心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

  要配合学校,就要先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何老师十分认真负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何老师每一天都会用校讯通给我们家长发信息,还经常给我们寄写给家长的信,我觉得我们必须要把老师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认真接收,并用自己的方法给予用心配合。比如老师布置孩子每一天背一首名家儿歌,如何让孩子觉得背诵是种乐趣而不是个苦恼的任务呢,我和xx的爸爸总是会用十分夸张的表情故意和xx打赌,赌谁背得快谁学得好,刚开始时,用游戏的方式和xx约定我们来比赛,三个人都背一次,按下秒表看背诵的时间,爸爸会故意背不出来,让xx赢,满足孩子的好胜心,再之后有时也想办法让xx输,培养孩子的求胜心,慢慢的,我们一下班回家,xx就主动的拉住我们,要跟我们比赛背诵,她老早就偷偷的趁我们还没下班的时候把儿歌给背熟了,等着赢我们呢,呵呵,这样也培养了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再比如老师在给家中的信中要求孩子熟练的掌握20内的加减法运算,我们也用心配合时时处处用游戏的方法给孩子训练加减运算,比如一齐去超市时,我给xx10元零钱,让她自己挑选东西计算价格,这对培养孩子的计算潜力有很大的提高。再比如老师在放寒假给家长的信中有要求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也认真的带xx去参加了一次春节前东阳义工组织

  去三单乡送温暖的社会活动;要求培养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先是去书店给xx买了本《小P妞日记》,故意扔在家里引起xx自己去看,看了后引导她有自己想写日记的愿望,之后陪xx去挑了本漂亮的本子,告诉她能够把自己觉得搞笑的事记在这个漂亮的本子上,这个寒假xx也写了一些所谓的日记,虽然每篇都写得很稚嫩,但我觉得这是个好的开端。

  另外,要做到正确配合,家长还要和老师密切联系,向孩子的同学、老师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虚心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实。平时,孩子在家里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架好沟通的桥梁,及时交换意见,以便学校、家庭配合教育。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我们能总结阶段性的、局部性的、零碎的对与错,但我们可能真的无法找到培养孩子的标准路线,也就无法做到总是对的。教育孩子的每一步路都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只能在每一步路上不断思考,耐心地陪伴孩子慢慢成长。在那里罗嗦了这么多自己的一些教育体会,和在坐的各位家长一齐分享,也真诚期望能得到老师的更多帮忙和家长们的交流学习,让我们一齐用心的对待孩子,让我们一齐和孩子共同进步!谢谢老师,谢谢各位家长!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三):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早上好!

  我是曹仙芝孩子的爸爸,首先,十分感谢老师对我孩子的精心培养和各位家长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在那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天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身份,做着不同的工作。但不管我们是做什么的,坐在那里,我们大家都是平等的。因为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儿女心中的父母,老师眼里的家长。所以我想借此机会就如何做父母和怎样当家长,同各位讲几句心里话。

  我的孩子同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相比,还有很多的不足;我同各位家长相比,也存在着不少差距,所以我要讲的不能算是经验,只能算是感受,如果能够引起各位家长的共鸣,我将感到莫大的荣幸。

  我们在朋友相聚,亲人团聚的时候,说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孩子的问题。在谈论时有的眉飞色舞,津津乐道,称赞自己的孩子很听话;有的却摇头叹气,一筹莫展,抱怨自己的孩子不乖巧。我不明白在座家长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个人认为孩子听不听话,乖不乖巧,与父母称不称职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

  我这样说,可能有人会不以为然,你们会说:“那有的农村孩子,父母不识字,对他们学习各方面都不管不问,但他们的孩子照样考取了名牌大学。而有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他们对孩子百依百顺,既照顾其饮食起居,又为之聘请家教,总是硬件软件一齐上,以便孩子一门心思地读书考取重点大学,但孩子最终还是名落孙山。”

  我不否认这种状况肯定存在,但这是特例,这种特殊现象就如我们平常所讲的那样: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但普遍的规律则是:无心插柳难成荫,有心栽花花才发。称职对孩子负职责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一般都很听话。

  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和家长呢?

  第一、要疼爱孩子。各位做父母的都明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在目前社会背景下,我们就应怎样疼爱孩子呢?那就从教育孩子做起吧,如果我们每一个家长的都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有利于亲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就是对孩子,也是对社会尽了职责。我最近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只能陪你一程》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是穿插在他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断,这注定你永远只能陪人一程。你爱自己的父母,期望他们长命百岁,但你再孝顺,他们也会走在你前面,你只能陪父母一程。你喜欢自己的儿女,时刻梦想,用自己的身躯为他们遮风挡雨,总有一天,你也要走在他们前面,你只能陪孩子一程”。这段话给我们以这样的启示:只能陪父母一程,我们就要珍惜时间孝顺他们;只能陪儿女一程,我们就要抓紧时间陪着他们。钱乃是身外之物,名利是过眼云烟。尽心尽力陪着孩子就是对他们最深的爱。

  第二、要熟悉孩子。我们要善于探索总结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的性格。我们跟自己的孩子除了是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关系外,还就应是兄弟姊妹关系,是朋友关系。我们就应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就应常跟自己的孩子沟通交流,就应明白孩子的每次考试成绩,就应记住班上各科老师的联系电话,并经常同他们持续联系等等。如果没做到这些,我们就不能算是称职的父母和家长。

  第三、要宽容孩子。对孩子我们就应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苛求。万万不可求全责备。伟人都会犯错误,我们在座家长也会犯错,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求孩子一贯正确呢?有的家长平时不怎样管孩子,一到考试看到自己孩子成绩不好,分数考得低,就明白责骂,从不从自身找原因。当然考第一的学生,不可能永远都是第一。我们就应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做到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气馁,就应多鼓励孩子。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第四、要正确引导孩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同的教育方法,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我们同孩子朝夕相处,自己的一言一行对他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不能在教育孩子是一套,自己的言行又是一套。如果我们斤斤计较,要求孩子宽以待人;我们自己虐待老,要求孩子孝敬父母;我们自己不读书看报,要求孩子认真学习;我们自己打牌赌博,要求孩子不上网游戏,我们自己用钱大手大脚,要求孩子勤俭节约。你们想一想,这样能收到好的教育结果吗?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对孩子有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一、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学习是一生的功课,不要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是一种压力,而要让他在快乐中理解,在微笑中体会,这一点孩子在读课文时我感受最深。她一边读课文,一边做动作,十分形象生动,或悲或喜、或哭或闹,高兴的、悲哀的、夸张地,都在她的动作里一览无余,就这样,一篇课文、一个故事,她能十分生动地表演出来,背古诗她有时也会用一幅图画表现出来,她说,这样学习既简单,又快乐,也很容易记住资料。

  二、多一些表扬和鼓励。我们明白,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孩子有了进步,随时鼓励表扬她,让她有成就感,促使她再接再励;孩子退步了,也不要气馁,千万不要当面数落她,更不能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作比较。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用心性和自尊心,有一次,我拿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比,她不高兴了,“你总是拿我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为什么不拿我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是的,我们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闪光点,家长如果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孩子必须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三、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作为家长,我们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认为,必须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取,孩子自己喜欢了,她就愿意去学,就会学得很好,我的孩子很喜欢画画,我把她的每一幅画都收集起来,有的剪下来贴在墙上,然后在上面写上英语单词,她经常会欣赏自己的画,简单的读出单词,这样不仅仅能提高她的绘画用心性,也能简单学会英语单词。

  四、不做“唠叨”家长。以前,我是事无巨细。因为妻子在乡下教书,晚上才能回家。因此有体育课是我常叮嘱孩子穿球鞋带饮料,上美术课叮嘱她带剪刀、画笔,早上出门为她整理衣服,提醒她带饭盒,就这样全身心地为她服务,我都成了她的贴身保姆了。她还总是说:“明白了,明白了,唠叨爸爸”,这段时间,我不再提醒她,虽然有时她也忘了带水,忘了带画笔,一回家就说我渴死了,或是老师批评我了。但这时,她也已经明白这些生活、学习上的事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就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是我们的期望,也是祖国的未来。相信我们的孩子,这天,她们只是家中一棵小小的盆景,明天,在广阔的天地里,她们必须会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谢谢大家!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四):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首先我代表全体家长对在座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学生的成绩是离不开老师艰辛的付出和细心的关怀。

  学校要我在这天的家长会上谈谈家庭教育的经验,说实在的与各位在座的家长相比,我做得还很不够。既然这天的会议是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我就把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状况向各位作以下几点介绍。

  1、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

  我认为孩子出生后,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要从小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出人头地。但是,我认为学习好固然很重要,如果孩子从小看坏样、学坏了,长大后成绩再好又有什么用?有可能成为家庭和社会的包袱。所以,我从孩子的小时候起就教育孩子要分清是非,不要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尊老爱幼、尊师重德、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孩子从上小学至今,从未犯过品德上的过错。

  2、多鼓励、少批评,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孩子有一点进步,我就表扬她,使她今后做得更好。当前,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比我们上班的家长还辛苦,孩子起早贪黑在学校读书确实也不容易,他们的精神压力也比较大。家长不要动则打骂,如果孩子的精神压力过大,反而适得其反。

  3、发现不足,及时补习。比如他在读小学的时候数学很不好,我就从二年级到六年级利用假期的时间帮他复习巩固,一开始他也不肯学,我就给他做工作,学了以后,一发不可收了,甚至在身体不舒服的状况下还是不肯漏下。补课后,基础扎实了,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对这些课程也个性感兴趣了,会去钻研、会去攻读。

  4、学习和休息相结合。学习累了给他适当的看看电视,看看杂志或者做点家务活,星期天带他到外面去走一走,买点东西,这样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忙。他在做作业的时候,我不看电视,只做家务活或者看看书,让他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5、家长和孩子要多沟通和交流。沟通的时候,我们两像朋友一样聊天,很简单,也很快乐,我儿子的性格很内向,胆子也很小,他有时候会把学校发生的事情带到家里来说,我会肯定他好的想法或者做得好的地方,指出他不足之处。来中学学习的第一阶段他也对我说,有时候还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作业有时候也做不出,我就鼓励他,要多去问老师,不用怕,老师最喜欢你们去问不懂的问题。

  6、培养孩子独立生活潜力。我儿子从小也很懂事。从小学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开始,在生活上我就不怎样管他了,早晨我就给他一个闹钟,让他自己起床,吃完早餐,然后去上学,中午尽量在学校里就餐,晚上放学自己回家,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很长一段路,并且要过公路,这时候我的工作也很忙。这样慢慢得养成好的习惯,自己的事情都能做了,当人长大了一点,假期里还能帮我做些家务活。

  我的发言完了。

  谢谢大家。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在女儿小学毕业前夕,与大家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心得,同时向各位家长学习教育子女的经验,我很高兴。当班主任老师交给我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心里是甜蜜的,女儿曹仙芝之所以能在学习上有所进步,让她成为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好学生、好同学,这却首先归功于辛勤的园丁——各位科任老师的精心呵护与悉心培养的结果。在此,我从心底里,首先向在座的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当然,家长恰当的教育方式和孩子自身聪慧肯学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女儿的学习进步表现我看在眼里,当家长的我,心里自然也是欣慰的。但事实上我也很惭愧,跟好多家长相比,我觉得自己为孩子做的并不算多,也不能全面总结教育方法的对与错。而这天的家长会则是大家经验交流会,也是我学习的好机会。所以,我在那里只是谈点不成熟的心得,期望与大家一齐探讨。

  一、消除家庭教育中的几种误区

  很多时候,在跟老师朋友们聊起教育孩子的话题时,相信也会有很多家长会说,不要给孩子设定太多的目标,不要设想靠孩子的成材给我们带来荣耀,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和一个健全的人格,让孩子健康自然、快乐普通地成长。但在事实上,我们许多家长包括我自己,总会自觉不自觉的要求孩子学习成绩拿第一,幻想孩子以后出类拔萃。因此,也常常能看见以下的一些教育误区:比如对孩子满怀期望,舍得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但却无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和需要,拔苗助长、压抑孩子个性健康成长的现象;比如关注子女的知识、智力与成绩,但对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学习态度习惯重视不够的现象;比如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与指导不足等等。

  对此,我觉得适当的看一些育儿书籍还是十分有必要的,从我自己的阅读经验来看,得大致能够分为三类书:第一类是关于儿童心理学的,我觉得这方面的知识是我们做为家长必需了解的,掌握孩子的心理,学习关于小学生言语的发展、注意的特点和培养、认知情感意志的发展等等,对孩子正常人格的培育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去年在孩子上学前一段时间,在书店淘了本《小学生心理学》,有空时翻翻看看,了解了解关于“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等等相关知识,比如书中告诉我们小学生思维发展一二年级为一个阶段,三四年级为一个阶段,到五六年级时是另一阶段,四五年级之间有一个思维发展的加速期,我们据此能够结合孩子的心智发育给予相应的教育,这样孩子在六年级就会有更大的进步。第二类是关于教育理念的,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育儿书籍,有很多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这类书我觉得只能仅仅是当作教育的一种参考,不能跟风,小时候我们父母辈给我们的是棍棒教育,而此刻到处都在说“孩子你真棒!”其实,任何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度,教育更是这样,但也不可一味的夸赞,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掌握好表扬和批评的度,因此,诸如此类的

  书仅能当作自己对孩子教育的一个参考,绝不可盲目模仿。第三类是关于心灵沟通的,比如能够在网上搜看一些自己喜欢的教育博客,又或者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温馨文字,比如《傅雷家书》,比如杨绛的《我们仨》,又比如前段时间刚看的一本《我想遇见你的人生》,这是一个作为父亲给女儿爱的书写,里面有关于音乐、生活、阅读、旅游里的大小事,诉说着热情、包容、自尊、梦想的宽阔景致,点滴絮语,情怀足迹,教育无处不在,之所以看些这样的书籍,是因为觉得这些都是能够能从这些柔韧至情的文字中,细细咀嚼伴随孩子成长的处世信念与完美价值。

  二、以自身的良好习惯引导孩子的习惯养成

  一是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在这点上,我最值得自夸的是我陪着女儿一齐执行着良好的生活作息。因为我是做老师的的,基本上能做到生活比较有规律,遇到一些应酬和加班,我也总是尽可能避开,做到保证陪伴女儿按时生活作息。即便有特殊状况,就让妻子陪伴或强调女儿按时作息的自觉习惯。早上妻子有时亲自早起给孩子做好早餐,送孩子上学,下午下班回家,孩子已经独自把作业完成,我不管回家早晚,每一天都要仔细翻翻看看她的书包书本的,看看她当天学习的资料,检查检查她当天的作业状况,吃完晚饭后,我陪孩子一般都去大操场玩,在那里她自己跟小朋友们跑跑跳跳,爬爬单杠,做做游戏,到九点半左右准时回家,给孩子泡杯牛奶,再陪孩子背半小时的书,十时左右让女儿准时上床准时睡觉。按照这样的作息时间,要求家长也放下很多自己的娱乐聚会,但是构成习惯后,享受在家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会带给你很多的快乐。当然,偶尔在双休日或节假日破例一下,甚至也带孩子去看电影也是有益无害的。除了良好的作息时间,还要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穿衣服,学会生活自理,从小承担一部分家务,比如倒垃圾、扫地等。孩子对生活有了职责感后自然就会对学习有职责感,并且懂得照顾人,会受到同学的欢迎。

  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特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注意力集中、完成作业后要认真检查一遍、每一天对学习进行预复习等等,但这天我个性想谈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是我很想跟各位家长一齐沟通的一个话题,那是因为虽然去百度里搜索一下“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有300多万个答案,但我也还没能让女儿此刻就显现出爱阅读品性特征,我自己对女儿理想的教育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带孩子在旅行中开阔视野丰富情操,对女儿理想气质的想像是个聪慧活泼能在阅读中寻找快乐的知性美女,呵呵,别笑话啊,但如前面所说的,女儿能自由安排的也就是晚饭后的那一个半小时,而这段时间她基本是去操场跑跳玩乐为主,思量再三,我觉得还是没必要剥夺孩子这点快乐的玩乐时间,而女儿的品性气质也不必须就要按着我的理想去发展,还是要让她自然成长。至于要求孩子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急也不必急,我此刻只是在家中尽量自己多阅读,尽量营造阅读的气氛,在睡前的那半个小时,尽量以自己的阅读习惯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养成。

  三是培养良好品德习惯。道德情操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不仅仅从口头上教育孩子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学会感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以身作则,当孩子的榜样。比如回老家时,一家人一齐围着吃饭,身为家长,我们自己主动地给爷爷奶奶等长辈夹菜盛饭,说些温暖的话,平时的这些小细节必须能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举止。家庭教育靠的不是言教,而是靠身教,让孩子做到的,做家长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懂礼貌,有爱心的好孩子,作为父母就就应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的示范,让孩子从小生活在爱与被爱的世界里。另外我们也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善用孩子的视角和心理,去理解孩子引导孩子,比如女儿一向个性乖巧懂事,但同样因为乖巧反而就容易听不得批评受不得挫折,也因为乖巧使她的规则性较强而创造力可能就会较弱,因此,我就要想办法尽量发掘她自信心和表现力的培养,适当的给予挫折教育。而对于那些我们说“很疲很闹”的孩子,我们也要相信他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必须很丰富,适当的给予鼓励,耐心的给予自制力的教育,切不可苦口婆心、费尽心机的说教,有的时候,或许你会急得咬牙切齿:“你怎样就是不肯听我的呢,我是为了你好啊!”我们认为道理说得很透了,

  孩子却不必须会领情或买帐,那是因为孩子认知世界的标准和方法跟我们大人是完全不同的,跟孩子沟通是一门大学问呢。

  三、正确鼓励孩子,相信孩子

  对孩子要鼓励,但不要过度的表扬,学习中的挫折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经历。作为父母并不是给孩子创造很好的条件,让孩子生活在安乐窝中,而是要做孩子背后的一只推手,给孩子以安全感,信任感,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世人皆有理想,但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会逐渐地将理想遗失,不时感到挫败,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才能,运气不好,于是中途放下,不再继续努力。这是普遍的现象。培育理想的“钥匙”在于,要有坚持不懈、努力进取的精神。获得成功必然是因为比别人多付出了几倍的努力。

  某位著名的体育教练曾说过下面一段话:“由经验来看,即便没什么潜力,但只要一向都拥有想要变成优秀选手的愿望,那么在今后的人生中反而能够成功。那种能够无师自通、不努力也能成功的人,无法学到获取胜利时所不可或缺的人生观。”为了培养出不会被现实击碎理想的孩子,我们要一边鼓励一边教育他们。比如,即便看出孩子目前的潜力不高,也要相信孩子未来的潜力,不论学校的评价如何,都得百分之百地认可孩子,鼓励他们。

  “若是你的话,肯定能行”——这一句鼓励的话能培养出拥有鸿鹄之志的孩子来。不论是什么样的孩子,都是带着独特使命来到这个世界的,都拥有自己的存在价值。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无可替代的。让我们将“若是能怀着好的目标生活下去,就能获得充实而高品质的生活”这一观念教给孩子们吧!

  四、用心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

  孩子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并不多,仔细算算也就是到小学毕业这么几个月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小学阶段尽好自己对子女成长的教育职责,用心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

  要配合学校,就要先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杨老师十分认真负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杨老师每一天都会给学生讲清楚,有时还给家长打电话,我觉得我们必须要把杨老师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认真接收,并用自己的方法给予用心配合。比如,如何让孩子觉得背诵是种乐趣而不是个苦恼的任务呢,我总是会用十分夸张的表情故意和孩子打赌,赌谁背得快谁学得好,刚开始时,用游戏的方式和孩子约定来比赛,两个人都背一次,按下秒表看背诵的时间,我会故意背不出来,让孩子赢,满足孩子的好胜心,再之后有时也想办法让孩子输,培养孩子的求胜心,慢慢的,我们一下班回家,孩子就主动的拉住我们,要跟我们比赛背诵,她老早就偷偷的趁我们还没下班的时候把儿歌给背熟了,等着赢我们呢,呵呵,这样也培养了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再比如老师在放寒假给家长的信中有要求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也认真的带孩子去参加了一次春节前组织去送温暖的社会活动。要求培养孩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先是去书店给孩子买了本《小学生日记》,故意扔在家里引起孩子自己去看,看了后引导她有自己想写日记的愿望,之后陪孩子去挑了本漂亮的本子,告诉她能够把自己觉得搞笑的事记在这个漂亮的本子上,今年孩子也写了一些所谓的日记,虽然每篇

  都写得很稚嫩,但我觉得这是个好的开端。

  另外,要做到正确配合,家长还要和老师密切联系,向孩子的同学、老师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虚心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实。平时,孩子在家里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架好沟通的桥梁,及时交换意见,以便学校、家庭配合教育。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我们能总结阶段性的、局部性的、零碎性的对与错,但我们可能真的无法找到培养孩子的标准路线,也就无法做到总是对的。教育孩子的每一步路都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只能在每一步路上不断思考,耐心地陪伴孩子慢慢成长。在那里罗嗦了这么多自己的一些教育体会,和在坐的各位家长一齐分享,也真诚期望能得到老师的更多帮忙和家长们的交流学习,让我们一齐用心的对待孩子,让我们一齐和孩子共同进步!

  家长朋友们,我们的孩子虽然毕业了,但我们还就应教育孩子,勿忘师恩,要永远记住他们的母校,永远记住像妈妈一样关心呵护他们成长的老师,常回母校看看,常把好消息向母校的老师汇报。时间也许会冲断我们的回忆,但是,岁月绝对磨灭不了我们与东关小学的深情。最后,再次代表全体家长向各位老师说:谢谢你们!祝你们健康幸福,万事如意。祝同学们永远快乐,茁壮成长!

  谢谢老师,谢谢各位家长!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六):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是一(1)班张佳囡的妈妈。首先十分感谢班主任曹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我与大家在一齐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也十分感谢各位老师对张佳囡的精心培养。孩子在校的一点一滴进步都渗透着老师辛勤的汗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在座的家长们,对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说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其实,说起家庭教育经验,与各位在座的家长相比,我做得还不够。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许多好品质、好习惯开成都需要在家里由家长正确引导和督促。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对孩子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只要孩子有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让她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厉,退步时也尽量不要当面数落她。也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做比较。此刻我回家时,女儿总能把拖鞋递给我。吃东西时总让我先吃。我总是会说:“哟,我们家囡囡长在了,明白疼妈妈了。”女儿听了,总会美滋滋的,下次会更勤快。我们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的闪光点。家长如果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孩子必须会有出色的表现。

  二、培养孩子自觉性,养成好习惯

  教育家孙云晓说过:“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可见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小学阶段是孩子自觉性、好习惯构成的阶段。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事对的,什么事错的。什么时间该做作业,什么时间该玩。平时,我总鼓励张佳囡早睡早起。让她早晨早起去看太阳。并告诉她,最美的朝阳只有早起的孩子才能看见。所以,她天天早起,看完之后会读一读书,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浓厚的学习气氛孩子明白该干什么,可放学回到家却不知了。所以,我总让佳囡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做作业时家人不许打扰。我们家长让孩子爱读书。首先自己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家长端着书,孩子也会仿效。习惯也自然构成。我给女儿买了许多故事书,每晚一则小故事。如果还想看,那么自己读。然后我读我的书,她读她的书,她也会读得津津有味。但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构成的。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以前,我是事无巨细。结果孩子养成依靠的心理。此刻,我不再提醒她,让她自己检查自己书包。如果少带了,老师批评了我也但是问。她已经明白这些生活上、学习上的事都是自己的事,他就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将来会是个有职责心的人。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作为家长,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明白,他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离不开同学们的无私帮忙,也离不开家长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们的陪伴,有老师的科学指导,孩子们必须会健康地成长,他将会是我们的骄傲。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七):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你们好:

  我是...的家长,很高兴这天能与各位老师及家长共同探讨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孩子在校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渗透着老师辛勤的汗水,首先我要对老师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的奉献表示真诚的感谢,也感谢学校给孩子们带给了能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下面我针对王郓的状况,谈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太成熟的体会。

  一、先学做人。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长大后也很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凭自己的双手获取财富。但如果人字写不好,即使学习再好,对自己来讲愧为一人,对社会来讲也许是一大危害。

  1、做人首先要善良,富于同情心。

  教育孩子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论他的长相、他的家庭、他的学习成绩等有多么的不好,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要伸出你温暖的小手来帮忙他,让他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温暖是能够传递的,你的温暖也许会化为熊熊燃烧的烈火,照亮许多黑暗的角落。在帮忙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忙你自己,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愿意来帮忙你。经常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潜移默化中孩子就领会到其中的真谛,当遇到现实状况时他不自觉地会去这样做。

  2、学会尊重别人。

  尊敬师长,尊重同学,尊老爱幼。要想别人尊重你,你务必要尊重别人。对于辛辛苦苦教育我们的老师何止要尊敬,更就应是敬佩。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就应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我们一向与老人住在一齐,平时教育孩子对老人要客气,不能对老人发脾气,讲粗话,有好吃的先拿给老人吃。此刻已经养成了习惯,孩子十分亲近老人,尊敬老人,爱护老人。

  3、诚实豁达。

  为人诚实,不弄虚作假。拿出高姿态,以一种开朗豁达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与事,绝不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独生孩子的共性就是霸道,凡事总要占上风,这样走向学校甚至走向社会会很不适应,毕竟走出家庭没有人会刻意去让你或迁就你。让孩子明确这一点,自然会有所收敛。

  4、要勤奋。

  勤能补拙,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育孩子他们目前的工作就是学习,只有勤奋才能把学习搞好。长大后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5、树立自信心。

  在学习生活当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教育孩子在我们以后的人生当中会遇到更多的挫折,树立自信心。只有以压不倒、打不垮的精神正确应对,努力想办法克服我们才会生活地快乐幸福。

  二、规范孩子的行为。

  让他明白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孩子在与家长、亲戚朋友、同学、伙伴的交流中也能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就应有意识地去告诉孩子一些为人之道。孩子很能摸透家长的心理,有时候会揣测着你的意图,试探性地看你的脸色行事,觉得家长默认,可能就觉得我这样做是对的,以后可能还会继续这样做。针对这种状况家长要把握好度,适时地提醒孩子,让孩子能明辨是非,长大后要做一个对社会甚至对人类有用的人。

  三、为孩子在家庭中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孩子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明白该干什么,回到家里还要做作业。如果家长看电视或是在玩游戏孩子会觉得不公平,为什么我写作业你在玩?家长约束孩子也不会理直气壮。当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看电视或玩,你干点家务活也能够,起码孩子能找找平衡,再者不影响孩子。一块学习那最好但是了。

  四、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要想让孩子爱读书,首先你也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书中自有黄金屋,不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多读有益的书就能长见识,明事理。科技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要赶上时代潮流多读书有百利而无一害。家长端着书读,孩子也会效仿,习惯也就成了自然。孩子的读书,家长能够为其订阅与学习有关的杂志期刊、购买或借阅小学生必读书目、家中的藏书。

  五、培养孩子兴趣爱好。

  孩子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老师为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是我们家长所无发比拟的。孩子处事的原则,做人的道理,知识的获得当然绝大部分是透过学校老师来获得。我们家长只有密切配合支持老师的工作,理解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孩子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学校的一分子,是社会的一细胞,只要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尽职尽责,我相信必须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谢谢大家!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八):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好:

  我是...的家长,这天我们和老师坐在一齐交流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老师让我介绍一下,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那就说几句心里话吧。

  于子豪在这学期的考试中成绩不错,排行比较靠前,这是老师和他本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家长,我并没有起太大的作用,也许对孩子的关注程度比一般的家长还要少些。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认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你的孩子,所以家长在待人处事方面务必起到表率作用。平时我对他的管教既但是分严厉,也但是分溺爱,我们的关系就像是朋友,无话不谈,这样我能够透过交谈对他有更多的了解,并且帮忙他改正自己的错误,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家里,在不影响学习的状况下,尽量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认为这也是一种锻炼。

  在学习上,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让他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要求他上课认真听讲,并按时完成作业,做作业时尽量独立完成,不要让依靠父母,该玩的时候就痛痛快快地玩,该学的时候就专心致志地学,使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刻在他的学习上我们很少管,只是偶尔提些推荐,主要靠他自觉。鲁宁在学习上比较踏实,这是他的优点,但他也有很多缺点,比如说话较随便,学习上有点马虎,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正。

  最后,期望孩子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九):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首先我代表全体家长对在座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学生的成绩是离不开老师艰辛的付出和细心的关怀。

  学校要我在这天的家长会上谈谈家庭教育的经验,说实在的与各位在座的家长相比,我做得还很不够。既然这天的会议是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我就把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状况向各位作以下几点介绍。

  1、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

  我认为孩子出生后,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要从小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期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出人头地。但是,我认为学习好固然很重要,如果孩子从小看坏样、学坏了,长大后成绩再好又有什么用?有可能成为家庭和社会的包袱。所以,我从孩子的小时候起就教育孩子要分清是非,不要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尊老爱幼、尊师重德、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孩子从上小学至今,从未犯过品德上的过错。

  2、多鼓励、少批评,减轻孩子的精神压力,孩子有一点进步,我就表扬她,使她今后做得更好。当前,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比我们上班的家长还辛苦,孩子起早贪黑在学校读书确实也不容易,他们的精神压力也比较大。家长不要动则打骂,如果孩子的精神压力过大,反而适得其反。

  3、发现不足,及时补习。比如他在读小学的时候数学很不好,我就从二年级到六年级利用假期的时间帮他复习巩固,一开始他也不肯学,我就给他做工作,学了以后,一发不可收了,甚至在身体不舒服的状况下还是不肯漏下。补课后,基础扎实了,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对这些课程也个性感兴趣了,会去钻研、会去攻读。

  4、学习和休息相结合。学习累了给他适当的看看电视,看看杂志或者做点家务活,星期天带他到外面去走一走,买点东西,这样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忙。他在做作业的时候,我不看电视,只做家务活或者看看书,让他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5、家长和孩子要多沟通和交流。沟通的时候,我们两像朋友一样聊天,很简单,也很快乐,我儿子的性格很内向,胆子也很小,他有时候会把学校发生的事情带到家里来说,我会肯定他好的想法或者做得好的地方,指出他不足之处。来中学学习的第一阶段他也对我说,有时候还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作业有时候也做不出,我就鼓励他,要多去问老师,不用怕,老师最喜欢你们去问不懂的问题。

  6、培养孩子独立生活潜力。我儿子从小也很懂事。从小学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开始,在生活上我就不怎样管他了,早晨我就给他一个闹钟,让他自己起床,吃完早餐,然后去上学,中午尽量在学校里就餐,晚上放学自己回家,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很长一段路,并且要过公路,这时候我的工作也很忙。这样慢慢得养成好的习惯,自己的事情都能做了,当人长大了一点,假期里还能帮我做些家务活。

  我的发言完了。

  谢谢大家。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十):

  尊敬的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我是新密市市直二初中七年七班的学生徐榕繁的家长。这天怀着无比喜悦和崇敬的情绪,很荣幸能在那里作为家长代表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家长朋友,向悉心哺育和关心我们孩子成长的辛勤的园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是老师将知识无私地传授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是老师将爱无私地奉献给这些雏鹰,使他们展翅飞翔。孩子是家庭的期望,是祖国的未来,为了孩子完美的明天,这天我们聚集在一齐,来交流、来沟通,来吐露彼此的心声。

  作为住校生家长,我由衷地感谢校领导的新教育理念,感谢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创造性工作,以及对孩子住校生活付出的关心与爱护。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关心是全方面的,是贴合现代最新教育理念的。学校精心地哺育我们的孩子,那麽我们做家长的就应做些什麽呢?我个人认为就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很重要。我们要尽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用心向上的氛围,父母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比如尊敬长辈,关心他人,宽待他人,说话算话,言行一致,关心群众,用心参加群众劳动,用心参与班级管理,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务必做到。克服烦躁心理和怕苦为难的心理,纠正粗心大意的习惯;生活中按时作息,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挑食,不乱花钱,不乱抛乱扔,不以自我为中心,要经得起批评与挫折。

  二、全面关心孩子,了解、理解并帮忙孩子。

  在座的各位家长能够说百分百是爱自己孩子的,也是期望孩子将来是有出息的,但是对于此刻的独生子女,我认为爱要恰到好处,我们表达爱的方式有许多种,比如给孩子带给良好的生活条件是一种爱,但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个性是满足他们的一些无理过分的要求,则变成了溺爱,则有百害而无一利。做家长的要关心孩子,不仅仅仅关心孩子每次考试的成绩,更要关心孩子学习的过程,了解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状况,和在校生活中的表现,回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不仅仅仅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关心孩子的思想状况,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让孩子说心里话,说真话,哪怕做错了,只要说真话都就应给予肯定,并告诉孩子只要改正了,爸爸妈妈一样爱他,对于孩子身上存在的坏脾气,坏习惯,不能用简单的打、骂方式,而就应耐心地讲道理,并且允许孩子有一个改正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麽这种努力必须有收益。

  三、用心配合老师和学校。

  老师是孩子的知识传授者,道路指引者,作为家长必须要用心配合老师,配合学校做好工作,即使家长认为老师或学校的某些做法欠妥,也不要直接当着孩子的面谈论,而就应用心引导,从老师的出发点,善意地引导孩子,否则孩子会不信任老师,不喜欢老师教的这门课,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孩子,如果觉有什么地方不妥能够直接与老师沟通,我们学校开通的校信通就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最佳桥梁。老师也不是圣人,和我们家长一样无法做到完美无缺,而且老师都期望每一个学生能够成功,相信他们也欢迎这种方式。试想,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我们经常都感到很累人,很难教育,学校有几百个孩子,一个班也有几十个孩子,其职责之大,难度之大是很难想象的。我们家长只有与学校用心配合,才能与学校构成帮忙孩子成长的最大合力,才能让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各位家长,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又是一份职责,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这份沃土,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培育,而且还不能缺少家庭的关怀,以上所说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最后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市直二初中的各位领导及老师付出的辛勤劳动,并预祝市直二初中的明天会更完美,预祝我们孩子的明天会更完美!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十一):

  各位家长,下午好,十分高兴能和各位再一次相聚来共同交流、探讨孩子的学习状况,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状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用心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

  这天的家长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半学期来我们的各项工作。

  一、三个月来孩子的表现

  首先,这一批孩子进入班级以来,思想上比较稳定,能够基本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同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他们能遵守学校纪律,关心班级,在学习上,能够适应初中的多个学科,在作业方面,也能够合理安排各科的学习、复习时间,因此班级已经逐步构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适应了自己的主角,同学表现都十分出色,这能够从我们的个人量化成绩看出,但仍存在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令人担忧,象学习用具、书籍带不齐,作业拖拉,学习效率低下,不会梳理归纳、巩固知识,上课精力不集中,偶尔有说闲话的现象,这都是出现成绩分化的原因。

  二、谈谈这三个月我的工作重点

  我除了担任班主任外,还教两班的数学,作为班主任,我重点抓学生的学习习惯、纪律习惯、作业习惯、卫生习惯,在培养这些习惯的时候,我首先抓学生的思想问题,在思想上高度认识,老师的这些做法是如何为他们着想,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学生理解后,他们自然认为老师的这些做法都是就应,而且非做不可的,此外,我主要是透过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老师的督促检查相结合完成的,班级实行值日班长制度,此刻已有10位同学轮流担任值日班长一职,他们认真、负责的管理好班级的日常事物,是同学们心目中的榜样,我还鼓励同学用心参与班级的各项工作,向他们灌输群众意识,我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参与班级工作方面比较用心的同学有:孟楠、张鑫茹、郝彦阔、孙静乾、李流畅、周扬等,这些同学有些可能在学习成绩上不是十分突出,但他们表现出很强的群众意识,这是一种优良的品质,我认为在孩子成人之前,我们就应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心群众的意识,这也是走到社会去做事、做人的必备素质。在抓学习方面,我主要是全方位督促检查,每一天作业上,有我亲自抽查的,有我询问课代表、老师的,在各节课当中,我采用询问老师,班干部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在期中考试前,我制定了复习计划和检查计划,

  每一天有各科复习的任务,并将复习状况详实记录到进程表中,从复习进程表能够看出,凡是认真去执行的,自然成绩较为理想。

  三、期中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是学生入学的第一次大考,说实话成绩出来后我很失望,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更就应静下心去分析各个孩子的状况,看看他每一课的成绩,如果孩子的数学、外语成绩突出,而其他学科影响了他的成绩,这你就应心中有数,孩子有巨大的潜力,但学习态度可能有问题,需要家长配合疏导,如果数学、外语不理想,(那里的不理想,并不单是从成绩上去看,更重要的是平时做题的状态)那你心理更得清楚,应及时想办法让孩子上来,要明白这两门学科特殊性和重要性,每一天都有新课,每一天都有作业,非一时一日之力能够挽回局面,一旦等到初二、初三,意识到成绩差时,那么你想补也已经来不及了,另外,如果这两门学科学生学的简单、有兴趣,那么自然会促进他学习其他学科和培养自信心,大家都明白数学,物理,化学都是相通的,自信心构成了,那么孩子进入初三、初四后再向上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四、初中的特点、面临问题及对策

  大家要熟悉初中每个阶段的特点,初一、初二应是立规矩、抓行为、养习惯、扎实基础

  的关键时期,初一没有良好的习惯,就没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没有效率还谈什么扎实基础,到初三、初四应准备冲刺的阶段,到那个时候应是比基础、比智商、拼体力的阶段,可见没有初一严格要求,想到初三、初四出成绩那将是空中楼阁。

  大家还要意识到孩子逐渐长大了,思想会不断变化,你可能会面临到以下的某些问题:

  (1)由于期中考试刚过,学生学习状态上会浮躁,所以我们学校会安排某些学科的抽考以衡量每个班级的学习状态。

  (2)习惯养成有早有晚,有些学生如果此刻仍然各项习惯差,请家长学习我制定的一日常规,要明白习惯决定命运。

  (3)有些孩子具有必须两面性,可能你平时感觉他在家表现不错,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家平时也不出门乱串,但你可能并不了解他在学校的表现;可能你会说,我们的孩子小学五年也没被请过家长,怎样一到初中变的这么难管了呢?你殊不知,在小学没被请过家长,并不意味着他不存在问题,老师请你过来,肯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你的配合解决,你需要做的除了听听老师的推荐外,还得多思考一下平时你的家庭教育上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4)初中生逐步长大,进入青春期,可能会出现迷恋网络游戏、早恋倾向、朋友圈子构成、同学之间的聚会过生互送礼物。请家长不要轻视这类小事,可能这类小事就是你的孩子分心,学坏的开始,所以要求各位必须不要和孩子有很大的距离,应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有话想与你倾诉,交流。对孩子不要粗暴、武断,正确的疏导孩子的叛逆情绪。

  (5)上学要准时,课堂要守班级纪律。个性是自习课纪律,我们的值日班长、班主任很累,对自己负责就是对他人负责就是对班级负责。

  (6)告诉我们的学生有事要及时给老师反馈。争取我们能把学生间的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孩子们自己能解决的,我们成年人在宏观上调控,但不要干预细节。告诉我们的学生不要打闹,不要窜班,一旦出现人身伤害,家长必须要及时到位,伤害方要及时给被伤害方医治。

  五、几点推荐

  (1)家长多看看关于家教方面的书籍,透过上网也了解一下此刻青少年的心理状况。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孩子。

  (2)注重孩子学习的过程管理(尤其提及家长的签字)经常说到万事开头难,但很多事情的夭折是毁在过程。必须要杜绝督促过程的虎头蛇尾现象,象查学生的作业,听写单词、背诵课文、史地生的复习等。重视语数外的学习,了解孩子在这些主要学科上的优势和不足,出现问题,应想办法弥补,如果成绩较差的学生,这说明他基础不行,能够说小学就差,那么他就就应家长或找一个家教帮忙他点点滴滴的弥补,针对性要强;如果孩子处于中等左右,那么能够说他可能就是差那么一层窗户纸,需要有人给予指点,帮忙他输理所学知识,作到不光学会还得会学,这一类孩子上升的潜力巨大,如果是他的某个学科有这类现象,我想就应找个一线的老师给予辅导,千万不要轻易上一些商家办的辅导班,在那些大面积的授课下,往往缺乏针对性,孩子上完还是原先会的还会,不会的还是不会。如果孩子程度较好,就应让他开阔视野,不能仅停留在课本、伴你学会做即可,以数学为例,推荐有一辅导书籍,完成作业后,做做辅导书上多种类型的题目,以巩固课本基础知识。

  (4)应多与老师沟通交流,能够说一个班83人,老师能与每一位家长及时联系是不现实的。往往是出现问题之后,老师才会找你。而你主动与老师联系能够及时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状况,也及时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反映给老师,这样有利与老师对你的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5)安全教育。由于我校周围公路分布较为密集,交通繁忙,各种车辆来来往往。反复强调,注意安全,增强自护意识,校内外不做危险游戏,上下路上不逗留,不玩耍,放学后要直接回家;有家长接孩子时请不要都挤在门口;每周孩子的量化行为表要重视,签字应每周签。

  (6)欢迎家长来听课。我们学校每周会安排几位家长来听老师们的课,先征求讲课教师的意见,确定听课的时间,再给家长发邀请函,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征求教师在家帮忙学生的方法,而后能够问一问其他教师学生在校的表现,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构成更好的合力。我想将每周的周四定为家长接待日,欢迎各位家长透过来校听课了解孩子们的状况

  (7)及时关注班级博客。我想发挥孩子们的智慧,准备以后将班级里的新故事有孩子们记录及时的登记在班级博客上,看一看你的孩子先进表现以便及时的在家表扬你的孩子,让学生的优点得到强化,进而把自己的优点变成自己的习惯。家长也能够在我的博客留言或者给我发邮件,我尽量给大家回。

  (8)用好班主任作业本。班主任作业本是为了方便值日班长和我进行检查,这就要求各位家长在认真检查完学生作业后再在班主任作业本相应的作业后面签字。

  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需要我们教育,我们的学生也需要您的呵护。学校和家庭和谐配合才能培育出社会的人才,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我在工作中,难免也会出现疏忽或不足之处,期望大家及时、当面向我指出,祝各位家长工作顺利,家庭幸福,再次感谢你们的支持,愿我们班向着各位家长期望的方向良好发展。

  学生家长会家长发言稿(十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朋友:

  你们好!

  我是2011级5班***同学的家长,这天有幸能在那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我感到十分的高兴和激动。其实我也没多少成功的做法,在那里只是把我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此刻的初中生学习任务和压力都比我们以前大得多,十分辛苦,老师更辛苦。“师者,父母心”,老师们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每一天尽心尽责地工作,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呕心沥血,如果说我们的孩子有所长进,很大程度上就是老师们辛劳的结果。在那里我最想说的是对老师们真诚的感谢和敬意!老师们辛苦了,谢谢!(鞠躬)

  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有出息有长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构成合力才能更好地达成我们的目标。我们做家长的就应密切配合老师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多与老师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思想状态和学习状况,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营造一个“民主”的家庭氛围,与孩子成为朋友。人与人之间都是需要沟通交流和尊重的,对孩子也不例外。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时期,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较强,敏感而脆弱,更渴望得到大人的理解和尊重。我一向注重与孩子平等相处,不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多与孩子闲聊,既倾听孩子的心声,也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和想法告诉孩子,家里的事情也让孩子参与讨论,使孩子在苦闷和困惑时也愿意向我们倾诉,便于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进行有效引导。我的孩子性格内向文静腼腆,我觉得作为男孩子能够勇敢果断、热情开朗些也许更好,于是我经常鼓励孩子走出去,多与同学在学习上和体育锻炼上结成一对一的伙伴,或者其他方式的交流和帮忙。看到儿子在周末打电话与同学联系,我甚至感到欣慰。当然,这也是与老师的帮忙分不开的。在我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交流中,老师也从家长那里及时地掌握到孩子最准确的信息,鼓励孩子参与学校的课外活动,承担班上的一些义务职责(比如收作业,复印费等),并给予了孩子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这让孩子在真心付出的同时得到了快乐,同时赢得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友谊,从而从封闭和狭隘走向了开阔和明朗。每每看到孩子与同学在一齐神采飞扬的样貌,我总是在心存感激。

  其次,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与孩子共同进步。这是个信息互通的时代,网络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我的孩子以前也迷恋过网络游戏,成绩一向起伏不定。为此我和孩子曾有过一次沉重的谈话,他自己也意识到自我的控制力不够,主动要求断网,目前我们家不能上网。我不主张因噎废食,但能让孩子心无旁骛地学习,这是我们就应支持并能够做到的。在断网的同时,我们家基本上也不看电视,当然看看时事和体育新闻还是有必要的。这是下下策,约束了孩子的同时大人也一同并约束。为此我也能够有大部分的时间陪着孩子一齐学习,温故而知新,我也获益匪浅。与孩子一齐赏析古诗文的深刻涵义和优美意境,以前似懂非懂的此刻就豁然明白;还能够与孩子用英文简单对话,说到那里实在是惭愧。相信在座的家长们或许都有这样的感触,我们基本都是六十年代或者七十年代的人,因工作或者环境方面的限制,大多数都生疏了。所以我认为尽力就好。毕竟这是客观原因,主观方面还得靠孩子自己,应对孩子我们更主要的任务是帮忙、引导和督促。当孩子交给我们一份不理想的成绩时,我们以前愤怒过,也失望多,更多的或许还是悲哀,但我们绝不能够放下。我的孩子这次月考成绩不但不理想反而倒退了,在老师的帮忙和指

  导下,应对着孩子颓丧的表情,我实在是不忍心再责怪他什么,忍住内心的焦躁与不安,告诉孩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相信你是好样的”。说完这句话时,真的感觉自己和孩子都是好样的。

  最后,我们义不容辞的任务就是为孩子做好坚强的后勤保障和补给。孩子的学习任务重,休息时间少,科学合理的搭配膳食,告诉孩子对学习不松懈但也不能够打疲劳战。在孩子下晚自习前,准备一些水果,糕点,汤水;等孩子回家,看着孩子吃好,陪孩子做完作业,准时在12钟睡觉……如此往复循环,作为一个母亲,我能为孩子做的就只有这些了。我们每个人的潜力和思想都是有局限性的,努力了就是好的。

  在那里,原本有很多话想要述说,但此时千言万语都不足以表达一个家长关切的情绪。且让我们用实际行动用心地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学要求,用理解、信任、关切的目光注视着孩子的点点滴滴。失败时给予及时的鼓励,成功时适当地激励。老师们、家长们:请相信我们的孩子都是优秀的,只要他们努力了就是无悔的、成功的!

  最后,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学校的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辛勤劳动,再一次祝福我们的孩子们明天更加完美!我的话讲完了,有不到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一):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潜力:

  (1)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

  (2)理清文章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1)透过阅读文本,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力。

  (2)透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

  (3)透过“关键句”来理清思路,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设计意图】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好处。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将着重点放在理解词句、把握文意、挖掘主题上,对于文章的思路则简略带过或忽略不讲。新教材,新要求,教师务必做到旧课文新教法,将教学重点放到理清思路上。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

  2、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

  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和写作本文的好处。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位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这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介绍写作背景(提问或大屏幕展示)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忙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

  (参考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务必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之后,鲁迅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章。

  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记念,在那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读准字音,读出情感,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

  ⒉探究问题:根据课文和背景资料,概括本文主要资料:(屏幕展示)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好处。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三、总体思路探究

  1、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2、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3、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好处。

  4、小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好处。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具体探究三大部分的思路

  1、探究第一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探究第二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探究第三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好处,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局部资料及思路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

  控诉反动政府逻辑顺序

  痛斥走狗文人

  (1、2)写作缘由唤醒庸人逻辑顺序

  (3、4、5)记念主体写遇难经过时间顺序

  (6、7)教训好处激励前行逻辑顺序

  六、作业(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一、导入

  二、探究文章关键语句。

  1、文章写于1926年4月1日,在那里作者为什么用“中华民国”来纪年?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2、“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情绪。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后,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阵阵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3、作者为什么再三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流卑劣。

  4、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的下劣,令人说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才能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单因为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个性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个性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能够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他已经广泛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此刻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期望的。

  7、第5节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应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书上注释)。

  9、第6节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词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10、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必须会产生影响,尽管不必须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书》)

  11、第7节第2段句子结构的分析(略)。

  二、小结文章感情脉络。

  第1、2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第3、4、5节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第6、7节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好处。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一方面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残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卑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另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进一步体味作者悲愤交加的感情。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一、探究本文写作缘由。

  1、读第一、二节。

  2、探究本文写作的缘由。

  明确: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庸人)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二、质疑解难

  ⑴“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样理解?

  明确:“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⑵“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是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青年?

  1、(屏幕展示)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虐杀了。对国家、对民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巨大的杯具,鲁迅以前说过:“杯具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刘和珍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呢?

  2、学生自读第一、三、四、五段,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预定《莽原》-→追求真理(毅然)

  “风潮”领袖-→敢于反抗

  事迹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职责感(黯然)

  欣然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欣然)

  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3、对于刘和珍等人遇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

  明确: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4、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品析。

  示例:①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a、“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

  b、“沉默”有两种含义、两种结果: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先兆;一是“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下去。作者选用选取复句,启示人们:事情已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用,务必起来斗争,证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殷切期望。

  ②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礼貌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明确:

  a、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

  b、“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

  c、“礼貌”“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情绪。

  ③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段话。

  明确: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统治者。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然而”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

  三、探究请愿喋血的好处

  1、说到请愿的好处,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

  明确:不赞成,应改变斗争方式。

  “超多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构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构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2、作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好处的?齐读思考。

  明确:a、高度赞颂——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最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透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好处,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b、将来好处——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期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①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好处。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期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②“苟活者”首先是说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苟活者”也说那些不敢斗争,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期望这些人能看到期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

  3、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样又说说不出话呢?

  明确: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四、总结全文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这天,读了他的《记念刘和珍君》,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我们看到,真正的革命者,应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也正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背诵要背诵的片断)

  五、作业

  1、我看刘和珍(作文)

  2、我心目中的鲁迅(作文)

  相关链接:

  1、对“沉默”的理解

  (1)出示投影

  假如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务必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2)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那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取复句,证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2、对“徒手请愿”的理解

  (1)出示投影

  A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个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B但原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C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空谈》)

  (2)明确:那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构成。“超多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构成的?“需要超多的木材,而构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证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教师可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我于是就逃走了”)

  3、对鲁迅作品淡出教材的讨论(略)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刘和珍等的死难经过。

  2.理解“真的猛士”、“庸人”、“闲人”的类人形象。

  3.进一步了解鲁迅并领会本文的写作意图。

  【重点难点】

  1.掌握关键语句含义。

  2.理解“真的猛士”、“庸人”、“闲人”的类人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

  材料一:德国汉学家顾彬,理解德国权威媒体“德国之声”访问时,突然以“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中国作家相互看不起;中国作家胆子个性小……”等惊人之语,炮轰中国文学。……他直言不讳地认为:“德国到处都有作家,他们代表德国,代表德国人说话,所以我们有一个德国的声音,但是中国的声音在哪里呢没有,不存在。中国作家胆子个性小,基本上没有。鲁迅原先很有代表性。此刻你给我看看有这么一个中国作家吗没有。”

  材料二:“你们最厌恶的人是谁”老师问。“鲁迅。”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令老师大吃一惊。这是发生在一所重点中学里的真事。这是《羊城晚报》一名记者采写的一篇题为《鲁迅缘何成了现代学生“公敌”》的报道,这位记者在部分中学生中进行了调查,他发现鲁迅在中学生中的“人缘”的确不佳。高中生喜欢鲁迅作品的不到15%,初中生只有一成,男生比女生更“厌恶”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论费厄泼赖就应缓行》、《记念刘和珍君》、《药》等几篇,被学生们评为最不喜欢的鲁迅作品。(原载《收获》2000年2期)

  二、走入文本,整体感知

  (一)寻找名句、切入文本

  名言警句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名言警句二: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思路:后一句情感更丰富,更接近作者在写作时的内情绪感和理性思索。由对此句的理解搭建解读文本的整体框架。

  (二)名句解读、明确框架

  1.解读“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明确“不在……就在……”是一个选取关系,是民族的生死抉择。

  (2)明确“沉默”是选取所应对的现实背景(由一个民族为什么会“沉默”导入背景介绍):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投靠日本的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当时的反动文人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一个民族之所以衰亡,之所以如此被压迫而默无声息,正是由于反动统治者下劣凶残的迫害所致。在这样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在反动政府的凶残专制统治下,更多的人选取了沉默,但也有在沉默中爆发的。所以在历史的车轮里,每个人的选取是不一样的,我们能够看到在华夏大地上存在着三种势力:反动、进步、沉默。

  2.明确学习框架:研读三类人的形象:反动、沉默、进步。

  (1)重点难点:类人形象——鲁迅的艺术思维。追悼会为刘和珍和杨德群两君而开,题目却是《纪念刘和珍君》。

  (2)反动——政府及“有恶意的闲人”;沉默——“庸人”或“无恶意的闲人”;进步——“真的猛士”,包括已经牺牲的刘和珍、杨德群等,还有仍在战斗的鲁迅等。

  三、研习文本、品读形象

  (一)反动——“执政府”、“有恶意的闲人”。

  1.“执政府”的形象:

  (1)杨荫榆:81页注释①。

  (2)刘百昭:“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81页)(1)(2)背景补充: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以上为惨案之前的事)

  (3)卫队:第五部分。①“从背部入”“其一是手枪”(82页)——从背后开枪,有军官指挥(屠杀);②“还有棍棒的伤痕”(82页)“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83页)(虐杀);③“死伤至数百人”(79页注释①:“死伤200余人”。80页:其中青年“四十多个”)。(82页)拓展:鲁迅和进化论。

  (4)执政府:“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82页)

  2.“有恶意的闲人”形象:“阴险的论调”(80页);“但之后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82页)。

  小结:凶残、专制、反动、卖国……

  (二)沉默——“庸人”或“无恶意的闲人”。

  形象:他们“暂得偷生”(哀其不幸),靠“忘却的救主”“来洗涤旧迹”,“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怒其不争)。(80页)(钱理群:“庸人”按照“人性”的软弱的本能用“忘却”来逃避生命的沉重,他们因此获得了安宁与平静,以至于某种满足,却无一摆脱“苟活”的无聊与空虚。)

  小结:他们不敢正视现实,麻木健忘,苟且偷生,浑浑噩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

  (三)进步——“真的猛士”,指已经牺牲的刘和珍、杨德群等。

  1.刘和珍:①追求进步、追求真理——“毅然预定了《莽原》”。(79页)②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81页)③和蔼善良——“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④有职责心——“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82页)⑤有爱国之心——“欣然前往”“请愿而已”。(82页)

  2.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沉勇而友爱”。(83页)

  小结如上,补充:勇敢应对残酷的现实,为民族大义勇于抉择和牺牲。(钱理群:“真的猛士”则反抗人性的软弱,有意背逆“人之常情”,不但不逃避,反而“记得一切”,直面一切,自觉地承受人世间最大的“哀痛”,主动选取生命的沉重,他们因此收获了充实与“幸福”。)

  四、深化文本、逼近鲁迅

  (一)探讨意图、明确主张

  1.导入:鲁迅是仍在战斗的“真的猛士”。

  2.问题探讨一:为什么不直接参加游行调料:在流血事件发生的当天,当他的学生许广平给他送抄写的材料时,他劝阻了意欲上街参加请愿的许。

  明确:鲁迅主张“韧的战斗”。(83页)

  3.问题探讨二:4月12日才发表本文,为什么

  思路:由此讨论文中的一些较难理解的关键语句,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可参见课后“问题探讨”第1题。

  明确:(1)三次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因为作者要抒发对爱国青年的哀悼之情,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在“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的时候,做再一次的“呐喊”以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延伸:作者指出烈士死难的好处就在于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敢坚毅的精神没有因为数千年的压抑而被消灭,以此让“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期望”,鼓励“真的猛士”,“更奋然而前行”。(2)“但是我实在无话可说”(80页),是因为“长歌当哭,是务必在痛定之后的”,“我已经出离愤怒了”。(3)“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因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4)“我说不出话”,是因为作者有说不尽的千言万语,以不说为说,让人沉浸在悲哀和愤怒之中。(5)小结:说与不说,这“自相矛盾”的说法正是作者悲愤情感的外化,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

  (二)拓展文本、逼近鲁迅

  拓展:重温《〈呐喊〉自序》,回顾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也即写作的原点;补充鲁迅忌恨如仇背后的自述和作品《阿Q正传》中阿Q的类人形象的介绍,明确鲁迅以赤子之心以改造国民劣根性的奋斗目标,从而更深刻的理解他的类人形象的艺术思维和“一个也不宽恕”的战斗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三):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1.弄清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学会从具体事实中体会事件的好处,从人物的具体言行中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2.了解复杂记叙文立意、选材、结构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记叙文中肖像描述、行动描述、心理描述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的好处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透过《一件小事》,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拿来主义》。这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齐《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这位巨星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鲁迅先生。二、结构把握

  1.本文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

  那么,课文的七节中,

  (1)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目的: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方向)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

  (生前事迹,遇难经过)

  ②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交代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君写一点东西即写作的缘起。

  ③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好处。

  ④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于将来的好处。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个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2、下面看局部思路

  第一部分,(朗读)问:作者为何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三个“必要”意思相同吗?

  第一部分: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再看第二部分,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时间:相识――遇难。

  第三部分呢?先否定了这次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好处,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由否定到肯定。逻辑顺序。

  3、具体思路:我们明白,局部思路不仅仅包括各层次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思路。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学生明确后,引导背诵。

  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证明纪念死难者应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第二句紧承第一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两句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比照,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面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

  第二段是写我们就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所以,这两节的整个思路就就应定位在:

  应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再看第四节:这一节共有5层意思。

  听到噩耗→颇为怀疑→见到尸骸→听到诬蔑→号召爆发

  齐读课文一、四两节。

  三、小结:本节课学习重点是理清思路。那么,同学们明白什么叫理思路?

  明确:理清思路,是指在阅读中,理清课文所体现的作者的思路,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到达什么终点,都要清清楚楚。

  理清思路的重点是文章的总体思路和局部思路,怎样理清呢?

  明确:①把握主旨;②理清脉络;③弄清顺序;④列出纲目。这样用本节课的方法就能够解决以后遇到的类似问题。

  四、当堂默写课文第2节

  五、作业:

  1.思考下面的问题: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反复说“无话可说”?

  2.复习课文,理清课文感情脉络。

  【明确】

  ①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与众不同,追求真理;

  ②在女师大风潮中,“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③女师大复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④平时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从这些记述中,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青年: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职责感。

  第二课时

  一、检查练习

  1.注音:噩耗è羽翼yì屠戮lù浸渍zì菲薄

  2.释词:

  喋血屠戮长歌当哭赁屋寥落桀骜不驯深味欣然殒身不恤洋溢诧异广有羽翼

  【附答案:血流出来的样貌;杀;拉长;当作;租借;稀疏;顺从;体会;高兴;顾虑;充满而流出;惊讶;鸟的翅膀,那里指帮凶。】

  二、分析第一部分

  讨论:1、开头时间交代意图何在?

  用“中华民国”纪元,引女师大全名并标出“国立”,不仅仅证明态度郑重,而且包含了强烈的讽刺之意和愤慨之情――以先烈的牺牲换来的“民国”已经“十五年”了,然而,人民受宰割的政局不仅仅没有什么改变,反而愈演愈烈,演出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的丑剧。当局不但照旧像历代统治者一样地杀人,而且杀到了“堂堂”大学的手无寸铁的女大学生头上,甚至公开把“执政府”门前变成了屠场。可见,段祺瑞执政府已经凶残到何等地步。“中华民国”早已不是人民的国家;所谓“民国政府”,那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民国的敌人,屠杀人民的刽子手。……一个状语,就准确地交待了悼念的来由和背景,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憎,为全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2、开追悼会时,为什么鲁迅先生“独在礼堂外徘徊”?(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悲愤的思想感情。)

  “徘徊”一词,表露了作者情绪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地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切、真切。

  3、“正告”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字典里的意思是“严正地告诉”,规劝,语气比较庄重,一般用在事前。文中应是“郑重地告诉”。(注意和“警告、忠告”的区别);引出本文写作原因和目的。

  4、“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死者的愿望由来已久。

  5、“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从几方面说明原因)

  一是反动政府的暴行“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不能有言语;一是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使我难以痛定,不能长歌当哭。这样写既揭露了的敌人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6、为什么敢于直面与正视就是真的猛士,为什么说真的猛士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务必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论睁了眼看》)。可见正视是首要的条件,真的猛士务必敢于应对黑暗的现实,只有如此,才会激起变革社会的斗志,才会为推翻黑暗的现实而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如果没有应对的勇气,他在敌人面前,轻则消极遁世,重则变节投降。

  哀痛者――忧国忧民;幸福者――奋然前行,英勇斗争,并以此为幸福。和庸人相比,他们多了一份哀痛,却也因此成了真正的幸福者。

  7、三个“必要”各指什么?

  ①针对烈士刘和珍;②针对魑魅魍魉的世间;③针对忘却的救主。

  三、分析第二部分

  这是文章的纪念主体部分。见姓名→见本人→听讲义→永别。(思路)

  讨论第三节第1段:“在四十余……中国的青年”

  问:作者先肯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之后又否定刘和珍“是我的学生”,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我们已经明白,对同一事物或问题,考察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和结论。那么,作者在那里前后两次选出的决定、角度相同吗?

  那里前后两次决定并不矛盾,肯定是从“师生关系”角度讲,否定是从“革命精神”角度讲,而“苟活到此刻的我”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由衷的敬意和深沉的自责。

  1、句子主干:[待到……时候],我(主语)才见(谓语)……泣下(宾语)。充分说明其职责感。

  2、第四节抒写了鲁迅先生听到噩耗时的惊愕与义愤。在这部分里,作者使用了超多的虚词,如居然、但、竟、然而、也、况且、更等。为了体会虚词在语境中的作用。采取朗读法。朗读原文;删掉虚词朗读。体会情感作用与文章一气呵成、回肠荡气的力量美。“才……便……”说明时间之短,其哀莫可名状。

  3、第四节第1段:“中国人”是指哪些人?

  结合介绍这一时期鲁迅的思想倾向,再引导学生联系第七节第1段中的“中国人”进行分析,“中国人”是泛指,既包括反对派和走狗文人,也包括一般国民。

  第5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灭亡。”(课后“练习”二.3)修辞:对偶、反问、反复

  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就是“默无声息”。那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务必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4、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

  不一样。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他们害怕而不敢说,证明了他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四、齐读第四节,背诵

  第三课时

  一、第四节,检查背诵

  二、分析第五节

  1、为何详写刘和珍遇害场面?为何反复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

  都是为了突出敌人的凶残。突出她的“始终微笑”,强调了“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流露了一种他脑海中永存刘和珍始终微笑的面容,不相信不愿意她死、却真的死掉了的极度伤痛之感。由这种极度的悲愤,爆发出作者对反动派的抨击和揭露。

  2、“当三个女子……这是……伟大呵!……抹杀了。”

  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

  伟大――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中国军人”的行动,实际上是“八国联军”的意志,“三一八惨案”实质上是中外杀人者互相勾结的结果。“妇婴”专指女子,即后面所讲的学生。(“八国联军”指题注所讲的八个国家,不是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

  那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衬托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什么“武功”,所以,“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伟绩”“武功”是他们的自夸。反语。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用形象的写法,讽刺中外反动派的恬不知耻。是的,日本帝国主义炮击国民党,反倒提出“抗议”、“最后通谍”,段祺瑞执政府残暴地屠杀了学生,反诬学生是“暴徒”……。“不明白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一句的删节号表示中外反动派的历史的现实的罪行罄竹难书,中国人民对他们的仇恨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忘记。

  三、分析第三部分

  1.由学生读第6节第1段,并讨论鲁迅对徒手请愿的看法,回答时要紧扣课文。

  教师明确归结:鲁迅不同意徒手请愿。“时间永是流驶……但是是徒手的请愿”。这一层说明徒手请愿好处寥寥,因为“街市依旧太平,”徒手请愿不能触及现存的统治秩序,不能改变当时那“似人非人的世界”。如果说请愿有作用的话,“但是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但是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有恶意的闲人”,是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下面一层用煤的构成作比,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血战前行”的历史,只有不畏惧流血牺牲,历史才能前进,而且是无数人流了超多的血,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正如煤的构成,当时用超多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代价太大,得不偿失。但是“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的”,意即徒手请愿者流了超多的血,却只换得个“街市依旧太平”的结局,于历史进步无补益。

  “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含义

  一是说在反动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鲁迅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目的何在?告诫爱国青年们要用别的斗争手段。比《记念刘和珍君》晚一天写的《空谈》中,对这一点说得十分深刻(用投影幻灯打出下列文字):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这回死者的遗给之后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鲁迅沉痛地告诫青年们,要用“别种方法的战斗”促使那“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鲁迅总结教训的用意所在。

  下面由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并回答第2段的段意。教师点拨:第2段指出了烈士的血不会白流,影响必须会扩大。第2段开头的“然而”是承接上一段徒手请愿好处寥寥而言的。“血痕”,是爱国青年流血牺牲的形象化的说法,更是爱国青年在流血牺牲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的形象化的说法,说它“不觉要扩大”,是指这种崇高精神的影响必须会扩大。“不觉”是指这影响是阻挡不了的。这影响有多大呢?文章用了一个词:“至少”。这是和上一段的“至多”对应的,“至多”极言徒手请愿好处之寥寥,“至少”,指影响远不止此。“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实际上,“庸人”、“苟活者”、“真的猛士”,不都受“血痕”的影响吗?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驶,“血痕”在不同人的心中颜色是不一样的,而在“亲族、师友,爱人的心”中,“纵使时光流驶”,也会“洗成绯红”,那里的“绯红”,是和第2节的“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的“淡红的血色”对应的,突出了“亲族,师友,爱人”会永远记住烈士的崇高精神,会永远记住这笔血债,要求敌人用同物偿还的意思。下面引用陶潜的诗,表达了鲁迅发生自己的感情,并以此作结。

  由学生回答第6节段意: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影响。

  2.由学生读第7节第1段,并回答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教师明确指出,从“我已经说过……流言家竟是至如此之下劣”,这几句话是第4节、第5节的照应和总结,“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是如是之从容”,这一句既照应了第5节的第2自然段,又开启了下文的议论。这一段作者写了三种人,分别用“凶残”、“下劣”、“从容”给以形容,用“这样”、“如此”、“如是”分别指出其坏或好的程度,用三个“竟”表示坏或好的程度都出乎作者之意料。这三个句子句式整齐,作者用这样的排比句强调地指出:敌人的残虐凶险,即使在“禽兽中”也“未曾见”,所以超出了作者的想象,而中国女子的优秀与崇高也使作者感到惊心动魄。

  学生朗读第7节第2段。引导学生讨论。提示:这段文字共三句,第一句是赞扬中国女子的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第二句用“至于”这个连词和上句连接并把意思推进一层,歌颂中国女子在弹雨中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崇高品质。个性要指出,从“至于这一回”到“消亡的明证”是一个单句,其主干成分是:“事实为明证”,“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最后没有消亡”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在这单句中是“明证”的附加成分,理清了第二句的结构,意思就清楚了。这第二句的资料既照应了第5节第2段的记述,更深刻地指出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是任何反动派也消灭不了的。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用“阴谋秘计”压抑她们,勇毅精神消亡不了,“三一八”惨案中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足可证明这一点。那么今后,这种革命精神将更加发扬,这于“将来”好处重大。所以第三句总结上两句的意思,“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将来的好处,好处就在于此”。这一段三句话,第一句第二句是承接关系,连接的词语是“至于”,第三句是前两句的总结。下面由学生归纳此段段意:歌颂中国女子的伟大,指明烈士牺牲的好处。

  第3自然段,把这个好处具体化了:烈士的精神昭然于世,苟活者“会依稀看见微茫的期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她们的“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底”将“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最后一段回应开头,“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一句,再次点明写作意图。

  可见第7节的意思是:总结全文,指出烈士牺牲的好处,鼓舞人们奋然前行。

  那么第6、7节的意思就应是: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指出烈士死难的好处。

  3.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揭露反动军阀政府的残虐凶险,走狗文人的下劣无耻,热烈颂扬爱国青年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激励革命者更加奋然前行。

  提示:这个中心,贯穿于文章的始末,悲愤的感情渗透于每一节中。第1、2两节,透过交代写作目的,表达了极度的悲愤而又难以排解的沉痛。为什么会这样?第3、4、5三节作了回答。刘和珍是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富有斗争精神,又温和善良、坚毅乐观、目光远大的好青年,杀了她这样的青年,就是毁了中国的未来,因为“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无花的蔷薇之二》)。而敌人的残虐凶险、下劣无耻又远远地超过了作者的想象,“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无花的蔷薇之二》)在赞颂和揭露中,作者一腔悲愤的洪流都倾注在字里行间了。第6、7两节透过总结教训和指明烈士死难的好处,再次颂扬爱国青年的崇高精神,指明它巨大的鼓舞力量,深远的好处。对烈士的歌颂是那样的深挚而热情,对她们的牺牲又无比的痛惜。

  综上所述可见,文章的前两节犹如序曲,中间三节是记念文章的主体,后两节是主体资料的升华,又回应开头,犹如尾声。在每节文章中,强烈的悲愤一以贯之,正如许广平所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正是这强烈的一字一泪的悲愤之情,才把方方面面的材料凝聚起来,构成整体,所以本文的线索就是这悲愤交加的感情。

  4.关于本文的表达方式。

  由中心思想和线索可知,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可见,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务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由此产生了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什么特点?以此问激起学生讨论,教师来引导。

  提示:这特点就应是两方面的:第一、无论是记叙或议论都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第二、记叙常和抒情或议论结合。要求学生举例分析说明。

  四、总结

  写作背景、课文结构、表达方式综合总结

  五、作业

  1、近义词辨析:正告,忠告;居然,竟然;谣言,谰言,流言。

  2、下面这首诗的顺序已被打乱,请调整。

  A、杨柳青青着地垂,B、借问行人归不归,C、杨花漫漫搅天飞,D、柳条折尽花飞尽

  3、仿照“沉默呵……灭亡”的句式,以“斗争”为开头,写一句话。

  4、以“刘和珍”为开头,重组“在四十余……中国的青年”句子为一个复句,要求不改变原意。

  附鲁迅《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1]本篇在收S入本书前未在报刊上发表过。《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月十日:“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诗中“破帽”作“旧帽”,“漏船”作“破船”。(华盖,迷信的人认为运气不好,是有华盖星犯命,叫交华盖运。和尚华盖罩顶则走好运)

  [2]千夫指《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孺子牛,《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晋代杜预注:“孺子,荼也。景公尝衔绳为牛,使荼之。荼顿地,故折其齿。”清代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同里钱秀才季重,工小词。然饮酒使气,有不可一世之概。有三子,溺爱过甚,不令就塾。饭后即引与嬉戏,惟恐不当其意。尝记其柱帖云‘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真狂士也。”条幅所说“偷得半联”,指此。

  附答案:

  1、斗争呵,斗争呵!不在努力斗争中走向光明,就在放下斗争中陷入黑暗。

  2、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但她又不是“苟活到此刻的我”的学生,而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正因为如此,我对向来这样想这样说她“是我的学生”,此刻觉得有些踌躇,我就应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四):

  教学要求: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2.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

  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拟用三课时。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第一课时:背景朗诵线索

  一、背景介绍(详见参考66面,学生有练习册17面的“课文补注”)只板书提示:3.18(惨案)──3.25(追悼会)──4.1(成文)

  └────────两星期───────┘

  二、这篇文章感情浓烈,文辞精警,熟诵之,将受益匪浅!

  请听本人灌制的录音朗诵。

  (因为《记念刘和珍君》预习提示要求:“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找出文章的线索,体会语言特点”,所以重点讲授:)

  三、作者思路和文章的线索──本文重点

  可先问学生本文的线索。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法抑制──因而,本文是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具体地说: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6部分)

  4.对烈士的死难好处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板书: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四、小结:1.学习了朗诵及文字。

  2.理解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

  作业:思考课后1、2、3题。

  第二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一、二大部分)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线索”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大部分):发下“一课一练”卷

  1.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

  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

  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作“一课一练”第11题)

  ──可看出刘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职责感的革命青年。不是“受人利用”。

  总之,1、2、3部分侧重与悲痛的忆念、哀悼。

  随堂作业:

  涉及第一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6、7、8选取题

  (也就完成了课后第一题)

  课后二大题的1小题

  涉及第二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9选取题

  课后二大题的2小题

  涉及第三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1、2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0选取题

  2.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愤怒控诉”(4.5部分)

  卫队开枪,府门喋血,虐杀

  “文人学者”流言:“受人利用”

  罗网,攒射,血污

  随堂作业:

  涉及第四部分课后二大题的3小题

  涉及第五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4选取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两大部分:

  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

  2.“愤怒的控诉”(4.5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作业:1.课后第五题(背诵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2.思考第四题

  第三课时:细理思路和语言(三、四大部分)

  一、查课后第五题完成背诵的状况。

  二、简析思路和语言(第三、四大部分):

  3.同时作为思想家革命家的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六部分)

  徒手请愿,好处寥寥饭后的谈资,流言的种子

  人类历史靠“血战”前行

  亲人伤悲

  随堂作业:

  涉及第六部分的“一课一练”卷第15选取题

  4.对烈士的死难好处作高度的评价、“热烈的讴歌”(7部分)

  临难从容,干练坚决,百折不回

  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足为.....明证。

  苟活者……看见……期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随堂作业:

  涉及第七部分的课后三大题的3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3.4选取题

  课后二大题的4小题

  “一课一练”卷第12选取题

  三、小结:

  一、简析思路和语言中,完成了三、四大部分:

  3.“深沉的思索”(6部分)

  4.“热烈的讴歌”(7部分)

  二、并做完了相应的课后题和“一课一练”卷标准化练习题。

  三、《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

  (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

  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

  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作业:做完“一课一练”卷还剩余的作业。

  附录

  一、《记念刘和珍君》中“徘红”之好处

  1.在此文中应解为“浅红”“淡红”方合作者原意。

  2.“绯红”的正确释义应为“大红色”(辞海)或“鲜红”(现代汉语词典);

  《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均释“赤色”;大冶方言中仍有,也是“很红”义。

  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一联:(晓秋选编)

  长歌当哭控诉卑劣之徒

  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

  三、又一种板书:

  ┌动机和目的:程君正告哀痛烈士揭露敌人唤起民众

  │┌订《莽原》┐

  │内┌歌颂刘和珍┤女师大风潮│从容勇毅沉勇友爱──崇高伟大

  ││└3.18死难┘

  ││┌府门喋血┐

  │容└揭露反动派┤│惨象、流言

  │└文人学者阴险论调┘

  └死难好处

  四、补充作业:

  用符号法分析下列句子成份:

  1.中国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礼堂外徘徊。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这一回在弹而中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密计,压抑至数千年,而最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五、另一教学步骤设计:

  1.学生预习;

  2.试作课后题;

  3.理解难点;

  4.背景介绍;

  5.放朗诵录音(自制);

  6.学生质疑,释疑;

  7.重点讲授文章思路和语言特色;

  8.布置辅导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五):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透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

  3.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这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二、解题

  介绍鲁迅和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⒈配乐(哀婉低沉)朗读,让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

  ⒉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⒊思考完成练习一的第一小题。

  四、思路分析

  ⒈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⒉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⒊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好处。

  ⒋总结

  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好处。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⒈品析文章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⒉体味作者悲愤交加的感情

  ⒊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教学过程:

  一、析写作目的

  ⒈齐读第一、二段,思考:

  本文写作的缘由是什么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①文中具有提示性的语句是“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②“必要”何在呢其一是要悼念、祭奠遇害者刘和珍君,正如文中所言:“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其二则在于唤醒庸人,因为“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先生为了让人牢记这笔血债,唤醒国人打破这“非人的世界”也“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⒉既然作者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为什么又说“我实在无话可说”?

  明确:①青年的血:艰于呼吸视听;②文人学者:悲哀出离愤怒。这样写既揭露了的敌人及其走狗的罪行,又表现了作家的愤怒和悲痛。

  ⒊质疑解难

  ⑴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

  明确:内含揭露和讽刺意味。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

  ⑵“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样理解?

  明确:“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⑶“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⒋小结

  二、析记念刘和珍君部分

  ⒈导入

  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殒落了,如一枝傲放的鲜花凋零了。对国家、对民族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巨大的杯具,鲁迅以前说过:“杯具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刘和珍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呢?

  ⒉学生自读第一、三、四、五段,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预定《莽原》-→追求真理(毅然)

  “风潮”领袖-→敢于反抗

  事迹〈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职责感(黯然)

  府门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欣然)

  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探讨:⑴为什么详写府门喋血?

  明确:①喋血过程:请愿――中弹――未死-→头胸被猛击两棍――死掉

  ②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⑵假如为刘和珍烈士塑像,你会有哪些设想?

  (学生在塑像材料选用、人物姿态、内在神韵等各方面各抒己见。)

  示例:

  如材料选用上:有主张用大理石,寓意刘和珍坚贞刚强;也有主张用白玉,寓意刘和珍纯洁无瑕的品质;也有主张用青铜,寓意刘和珍精神万古长青…

  ⒊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句子,并加以品析。

  示例:①解读“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段话。

  明确:a、“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诬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

  b、“沉默”有两种含义、两种结果: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先兆;一是“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颓下去。作者选用选取复句,启示人们:事情已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用,务必起来斗争,证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殷切期望。

  ②解读“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礼貌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段话。

  明确:

  a、第一句中的“这”指代“三个女子的从容”;第二句中的“这几缕血痕”指的是“三一八”大屠杀。

  b、“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

  c、“礼貌”“伟绩”“武功”部运用了反语的手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赞颂三个女子临危不惧、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揭露杀人者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的情绪。

  ③解读“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段话。

  明确:句中的“中国人”是指反动的统治者。鲁迅一向把敌人看得很坏,认为“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他们都不会错。“然而”一转,指出段政府这一次坏到连作者都怀疑了——阴险狠毒之甚真是坏出了格。

  ⒋小结

  三、析教训好处

  ⒈说到请愿的好处,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请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

  明确:不赞成,应改变斗争方式――

  “超多的木材”喻指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作者用煤的构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了社会的一点进步,作者以“煤的构成”作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沉痛地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战斗方法。

  ⒉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

  明确: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必须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⒊作者是怎样评价烈士死难的好处的?齐读思考。

  明确:a、高度赞颂——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最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透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好处,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b、将来好处——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期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明确:①这个并列复句,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好处。尽管,在这“并非人间”的世上活着的,有许多是“苟活者”,但即使是“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期望,哪怕是“依稀”“微茫”的;而“真的猛士”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②“苟活者”首先是说自己,因为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同时也是为映衬刘和珍等人的勇毅形象。“苟活者”也说那些不敢斗争,暂得偷生的“庸人”,鲁迅先生期望这些人能看到期望,起来战斗,这也是战斗的号召

  ⒋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样又说说不出话呢?

  明确: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⒌小结

  四、小结全文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实是对“三·一八”惨案的述评。文章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探求本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好处。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三类人: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的“庸人”。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高度表现了一代伟大作者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发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六):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包含的主要意思,阐释课文中难句的含义。

  二.了解课文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三.学习爱国青年的精神,铭记血债,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四.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课时】三个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最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文中注释①,大家体会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提示:悲、愤!)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指名学生简介本文的作者(提示: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最伟大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熟悉的作品有《故乡》、《孔已己》、《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社戏等》)

  2.解题:关于题目中的“记”相当于“纪”,并非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为“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的“那”实为“哪”,鲁迅当时用“记念”实为我们这天所说的“纪念”。

  3.君:对人的尊称。

  三.整体感知全文,理清脉络。

  1.听录音朗读课文。

  注意体会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注意生字词。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给文章的七个小节分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⑵找出文中有关刘和珍的三件事情,并以此分析她的形象和高尚品质。

  提出听读要求:注意作者悲、愤的感情基调,纠正字词读音。

  学生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⑴、⑵两个问题。

  (明确:⑴第一层1、2小节,交代写作原由;

  第二层3、4、5小节,记叙刘和珍的生平和遇难经过;

  第三层6、7小节,评述惨案的教训和好处。

  ⑵.刘和珍的三件事情:

  一、预定《莽原》全年,表现了她要求进步,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反抗校长,表现她勇敢顽强,有正义感、有职责感等品质;

  三、参与请愿并遇害,表现了她英勇、进步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等。

  刘和珍的外表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2.本文题为记“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

  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悲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愤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哀、愤唤醒

  3.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好处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好处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四.作业:熟读全文。尽力背诵2小节。

  在理清文章三大层次的基础上,概括各小节的意思。

  附: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悲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污蔑控诉抨击愤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淡漠哀伤唤醒哀、愤唤醒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文章第1、2、3、4小节,以第四节为例,训练理清局部思路,在沥青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难句,以加深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资料到入新课。

  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概括出了本文“悲愤”的感情基调,了解了刘和珍的生平,明白本文写作目的。这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文章的1、2、3、4小节,看作者是如何纪念死者、评述惨案的。

  二.分析文章,理解难句。

  (一).分析一、二小节

  1、齐读这一部分,要求带着以下问题:

  1)作者在第1、2节都说道“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请问各有什么含义

  2)本段段意既然为交代写作原由,请问其写作原由是什么

  (解决:第一节“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个“必要”说的是要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击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也”和“早”二字说明作者要作文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作文不仅仅是应程君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第二个“必要”在与唤醒庸人,要人们牢记血债。因此本段交代的写作原由是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

  2、重点分析文中难句:

  1)文章开头作者如此郑重其事的说明本文的写作时间“中华民国十五年”,其中有何深意(提示:内含揭露和讽刺意味。中华民国并非人民的民国,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

  2)追悼会那一天,我为何独在礼堂外徘徊(提示;作者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痛,独自徘徊沉思。)

  3)作者反复说“只能如此而已”,又称自己献上的只是“菲薄的祭品”,说明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提示:表达作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

  4)“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是什么意思(提示:愤怒到了极点的意思)

  5)“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一句,他们指什么人“快意于我的苦痛”怎样理解(提示:“它们”指反动派。“快意于我的苦痛”实际是警告反动派别高兴的太早,总有一天血债必将血偿!)

  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一句,“真的猛士”指什么“惨淡的人生”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提示:“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二)分析第三节

  1)作者说“刘和珍是我的学生”,“此刻却有些踌躇了”为什么作者称自己是“苟活到此刻的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由此能够看出作者怎样的品质(提示:踌躇是因为作者认为刘和珍是为中国而死的青年,我就应对她奉献我的悲哀和尊敬。表达作者自责内疚的情绪。反映了鲁迅先生自谦,自我剖析的品质)

  2)提醒同学们再次记忆刘和珍的形象: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三)分析第四节

  1)齐读该节,该节主要讲什么分层次,用四个字概括层次大意。(提示:主要是概述惨案。分四层: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悲愤号召)

  2)“卫队居然开枪”的“居然”二字说明了什么(提示:一是出乎意料,二是反映了敌人的凶残。)

  3)“我向来是不惮一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如何理解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提示:“中国人”指反动派,意思是敌人的凶残远远超出我的意料。)

  4)敌人说她们是“暴徒”和“受人利用”,同学们能否在文中找出反驳他们的证据(提示:“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欣然前往”,“请愿而已”等)

  5)“衰亡民族默”“默无声息的缘由”是什么(提示:敌人残暴凶杀的暴力统治和反动文人用反动舆论进行的思想统治,屠刀加钳口术的专制性统治,使得我们的民主更加衰亡。)

  6)“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没中灭亡。”一句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后面一句是什么复句有何含义(提示:反复的修辞手法。选取复句。意思为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候。那里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也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和鼓动。)

  三.小结:这一部分,作者以无比悲痛的情绪,向牺牲的爱国青年们献上他的悲哀和尊敬;以无比愤慨的情绪,抨击着敌人的无耻谰言;以无比激昂的口号激励后死者的爆发。

  四.作业:背诵2、4小节。

  思考几个问题: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2.作者对请愿的态度如何

  3.作者对惨案的好处作和评价

  附:板书设计:

  听到噩耗—---居然震惊

  概述惨案颇为怀疑—---怀疑愤慨

  听到污蔑—---暴徒愤懑

  尸骸为证------虐杀悲痛

  悲愤号召------爆发怒吼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全文,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总体思路,分析文章5、6、7小节,理解文中的难句,加深对文章感情基调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状况,复习上一节课资料。抽查一两位同学背诵。

  二.根据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入新课。

  1.作者在第五节如此详写惨案的经过有何深意

  (提示:一是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证明那简直就是虐杀,二是赞扬了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的精神。)

  2.作者在第四节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到第五节又说“我还有要说的话”。各是什么意思

  (提示:无话可说是因为敌人暴力和无耻谰言令人震惊、愤怒说不出话;还有要说的话是作者要揭露敌人。)

  3.“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一句中,“这”字指代什么资料下面的伟绩和武功如何理解

  (提示:“这”指上文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礼貌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伟绩”和“武功”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两句所讲的资料一样,这句话讽刺了中外反对者沾沾自喜与自己的暴力的丑恶嘴脸。)

  4.作者用煤的构成类比什么作者对徒手请愿的态度如何

  (提示:类比请愿的收效不大,作者不赞同徒手请愿方式!)

  5.作者在此引用陶渊明的诗,用意何在指名介绍介绍一下陶渊明

  (提示:作者认为尽管请愿收效甚微,但对社会还是有必须影响的。勇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因在彭泽县当过县令,故人称“陶彭泽”,晚年自号“五柳先生”,死后,朋友私谥为“靖节”,故世号“靖节先生”,后人称他为田园诗始祖。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作者引用此诗有青山埋忠骨之意)

  6.请学生讨论分析,抓出“事实是明证”所在句子的这一主干。

  7.“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期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是什么复句如何理解该句

  (提示:并列复句。这句恰当是评价了惨案的好处,尽管非人间的苟活者很多,但即使苟活者,也会看到一点期望,哪怕实际依稀的微茫的,而猛士们绘制烈士精神鼓励下,更加勇猛的前进、斗争!)

  8.文后作者又说“呜呼,我说不出话,”作者明明说了这么多,怎样又说说不出话呢

  (提示:在此,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悲愤和深深地歉意。)

  三.总结全文

  (以最后一句中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中的“此”字的资料总结全文。)

  1.这句话中是“但”字是什么意思

  (提示:仅,并非表转折。)

  2.这个‘此“字意思很明显是指这篇文章,那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资料呢

  提示:包含了以下资料

  反动政府控诉

  反动派

  走狗文人抨击

  革命烈士(刘和珍等)悼念、尊敬

  爱国者猛士激励前进

  苟活者(“我”)继续战斗

  “这”

  麻木的民众庸人唤醒

  徒手请愿的方式否定

  惨案的好处微茫奋然前行

  四.作业:1、背诵小节和陶渊明的诗《挽歌》完成配套的《导学与同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