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2 15:14:19
问题: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
答案:关羽
【相关阅读】
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述关羽的故事。故事源自三国的关羽。
成语来源和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出自《三国演义》: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故事介绍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出自《三国演义》: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过五关斩六将”因此得名。
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过五关斩六将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虚构情节之一,也被称为千里走单骑。
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根据《三国演义》第27回记载,关羽在曹营挂印封金,辞别曹操后,护送甘、糜两位夫人往河北投奔刘备,先后透过五个关隘。因为未取得曹操放行文书,行程受到阻挠,迫不得已斩杀六名曹将,分别是:过东岭关斩孔秀;过洛阳斩孟坦、韩福;过汜水关斩卞喜;过荥阳斩王植;过黄河渡口斩秦琪,而这些将领均是未载于史料的虚构的人物,该情节是《三国演义》塑造关羽个人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根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可见关羽为直接从许都往汝南投奔刘备,根本无须经过洛阳、荥阳等地,可见该情节纯属虚构。
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过五关斩六将也是一个成语,形容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
故事介绍
斩孔秀
前至一关,名东岭关。把关将姓孔,名秀,引五百军兵在岭上把守。当日关公押车仗上岭,军士报知孔秀,秀出关来迎。关公下马,与孔秀施礼。秀曰:“将军何往”公曰:“某辞丞相,特往河北寻兄。”秀曰:“河北袁绍,正是丞相对头。将军此去,必有丞相文凭”公曰:“因行期慌迫,不曾讨得。”秀曰:“既无文凭,待我差人禀过丞相,方可放行。”关公曰:“待去禀时,须误了我行程。”秀曰:“法度所拘,不得不如此。”关公曰:“汝不容我过关乎”秀曰:“汝要过去,留下老小为质。”关公大怒,举刀就杀孔秀。秀退入关去,鸣鼓聚军,披挂上马,杀下关来,大喝曰:“汝敢过去么!”关公约退车仗,纵马提刀,竟不打话,直取孔秀。秀挺枪来迎。两马相交,只一合,钢刀起处,孔秀尸横马下。众军便走。关公曰:“军士休走。吾杀孔秀,不得已也,与汝等无干。借汝众军之口,传语曹丞相,言孔秀欲害我,我故杀之。”众军俱拜于马前。
斩韩福和牙将:
关公即请二夫人车仗出关,望洛阳进发。早有军士报知洛阳太守韩福。韩福急聚众将商议。牙将孟坦曰:“既无丞相文凭,即系私行;若不阻挡,必有罪责。”韩福曰:“关公勇猛,颜良、文丑俱为所杀。今不可力敌,只须设计擒之。”孟坦曰:“吾有一计:先将鹿角拦定关口,待他到时,小将引兵和他交锋,佯败诱他来追,公可用暗箭射之。若关某坠马,即擒解许都,必得重赏。”商议停当,人报关公车仗已到。韩福弯弓插箭,引一千人马,排列关口,问:“来者何人”关公立刻欠身言曰:“吾汉寿亭侯关某,敢借过路。”韩福曰:“有曹丞相文凭否”关公曰:“事冗不曾讨得。”韩福曰:“吾奉承相钧命,镇守此地,专一盘诘往来奸细。若无文凭,即系逃窜。”关公怒曰:“东岭孔秀,已被吾杀。汝亦欲寻死耶”韩福曰:“谁人与我擒之”孟坦出马,轮双刀来取关公。关公约退车仗,拍马来迎。孟坦战不三合,拨回马便走。关公赶来。孟坦只指望引诱关公,不想关公马快,早已赶上,只一刀,砍为两段。关公勒马回来,韩福闪在门首,尽力放了一箭,正射中关公左臂。公用口拔出箭,血流不住,飞马径奔韩福,冲散众军,韩福急走不迭,关公手起刀落,带头连肩,斩于马下;杀散众军,保护车仗。
斩卞喜:
关公割帛束住箭伤,于路恐人暗算,不敢久住,连夜投汜水关来。把关将乃并州人氏,姓卞,名喜,善使流星锤;原是黄巾余党,后投曹操,拨来守关。当下闻知关公将到,寻思一计:就关前镇国寺中,埋伏下刀斧手二百余人,诱关公至寺,约击盏为号,欲图相害。安排已定,出关迎接关公。公见卞喜来迎,便下马相见。喜曰:“将军名震天下,谁不敬仰!今归皇叔,足见忠义!”关公诉说斩孔秀、韩福之事。卞喜曰:“将军杀之是也。某见丞相,代禀衷曲。”关公甚喜,同上马过了汜水关,到镇国寺前下马。众僧鸣钟出迎。原先那镇国寺乃汉明帝御前香火院,本寺有僧三十余人。内有一僧,却是关公同乡人,法名普净。当下普净已知其意,向前与关公问讯,曰:“将军离蒲东几年矣”关公曰:“将及二十年矣。”普净曰:“还认得贫僧否”公曰:“离乡多年,不能相识。”普净曰:“贫僧家与将军家只隔一条河。”卞喜见普净叙出乡里之情,恐有走泄,乃叱之曰:“吾欲请将军赴宴,汝僧人何得多言!”关公曰:“不然。乡人相遇,安得不叙旧情耶”普净请关公方丈待茶。关公曰:“二位夫人在车上,可先献茶。”普净教取茶先奉夫人,然后请关公入方丈。普净以手举所佩戒刀,以目视关公。公会意,命左右持刀紧随。
卞喜请关公于法堂筵席。关公曰:“卞君请关某,是好意,还是歹意”卞喜未及回言,关公早望见壁衣中有刀斧手,乃大喝卞喜曰:“吾以汝为好人,安敢如此!”卞喜知事泄,大叫:“左右下手!”左右方欲动手,皆被关公拔剑砍之。卞喜下堂绕廊而走,关公弃剑执大刀来赶。卞喜暗取飞锤掷打关公。关公用刀隔开锤,赶将入去,一刀劈卞喜为两段。
斩王植:
荥阳太守王植,却与韩福是两亲家;闻得关公杀了韩福,商议欲暗害关公,乃使人守住关口。待关公到时,王植出关,喜笑相迎。关公诉说寻兄之事。植曰:“将军于路驱驰,夫人车上劳困,且请入城,馆驿中暂歇一宵,来日登途未迟。”关公见王植意甚殷勤,遂请二嫂入城。馆驿中皆铺陈了当。王植请公赴宴,公辞不往;植使人送筵席至馆驿。关公因于路辛苦,请二嫂晚膳毕,就正房歇定;令从者各自安歇,饱喂马匹。关公亦解甲憩息。却说王植密唤从事胡班听令曰:“关某背丞相而逃,又于路杀太守并守关将校,死罪不轻!此人武勇难敌。汝今晚点一千军围住馆驿,一人一个火把,待三更时分,一齐放火;不问是谁,尽皆烧死!吾亦自引军接应。”胡班领命,便点起军士,密将干柴引火之物,搬于馆驿门首,约时举事。
胡班寻思:“我久闻关云长之名,不识如何模样,试往窥之。”乃至驿中,问驿吏曰:“关将军在何处”答曰:“正厅上观书者是也。”胡班潜至厅前,见关公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班见了,失声叹曰:“真天人也!”公问何人,胡班入拜曰:“荥阳太守部下从事胡班。”关公曰:“莫非许都城外胡华之子否”班曰:“然也。”公唤从者于行李中取书付班。班看毕,叹曰:“险些误杀忠良!”遂密告曰:“王植心怀不仁,欲害将军,暗令人四面围住馆驿,约于三更放火。今某当先去开了城门,将军急收拾出城。”
关公大惊,忙披挂提刀上马,请二嫂上车,尽出馆驿,果见军士各执火把听候。关公急来到城边,只见城门已开。关公催车仗急急出城。胡班还去放火。关公行不到数里,背后火把照耀,人马赶来。当先王植大叫:“关某休走!”关公勒马,大骂:“匹夫!我与你无仇,如何令人放火烧我”王植拍马挺枪,径奔关公,被关公拦腰一刀,砍为两段。人马都赶散。关公催车仗速行,于路感胡班不已。
斩秦琪:
行至滑州界首,有人报与刘延。延引数十骑,出郭而迎。关公立刻欠身而言曰:“太守别来无恙!”延曰:“公今欲何往”公曰:“辞了丞相,去寻家兄。”延曰:“玄德在袁绍处,绍乃丞相仇人,如何容公去”公曰:“昔日曾言定来。”延曰:“今黄河渡口关隘,夏侯惇部将秦琪据守,恐不容将军过渡。”公曰:“太守应付船只,若何”延曰:“船只虽有,不敢应付。”公曰:“我前者诛颜良、文丑,亦曾与足下解厄。今日求一渡船而不与,何也”延曰:“只恐夏侯惇知之,必然罪我。”关公知刘延无用之人,遂自催车仗前进。到黄河渡口,秦琪引军出问:“来者何人”关公曰:“汉寿亭侯关某也。”琪曰:“今欲何往”关公曰:“欲投河北去寻兄长刘玄德,敬来借渡。”琪曰:“丞相公文何在”公曰:“吾不受丞相节制,有甚公文!”琪曰:“吾奉夏侯将军将令,守把关隘,你便插翅,也飞但是去!”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谁关公大怒曰:“你知我于路斩戮拦截者乎”琪曰:“你只杀得无名下将,敢杀我么”关公怒曰:“汝比颜良、文丑若何”秦琪大怒,纵马提刀,直取关公。二马相交,只一合,关公刀起,秦琪头落。关公曰:“当吾者已死,余人不必惊走。速备船只,送我渡河。”军士急撑舟傍岸。关公请二嫂上船渡河。渡过黄河,便是
袁绍地方。关公所历关隘五处,斩将六员。后人有诗叹曰:“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问题: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主人公是谁
答案:关羽
【相关阅读】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主人公是谁
徐庶(生卒年不详),字元直,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人物,后归曹操,并仕于曹魏。
徐庶本名徐福(三国演义中因对史书的误解错将其名改为单福),本是寒门子弟,早年为人报仇,被同党救出后改名徐庶(之后魏国史书《魏略》中为徐庶作传时依旧采用了他的本名徐福),求学于儒家学舍。后
中州兵起,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为友。
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进入曹营。
之后这件事被艺术加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等被广为流传。而徐庶也成为孝子的典范被称赞。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成语故事
公元200年,曹操打败刘备,关羽也兵败下邳与刘备失散。关羽因立誓保护哥嫂,在与曹操约法三章后不得已降曹。曹操十分敬重关羽,此后对关羽礼遇有加,但始终无法改变关羽的择主之心。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在之后演化为为臣忠义的代表。其忠义形象在之后历朝历代倍受追捧,在清朝时期更被称颂至极致,被清朝皇帝累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宜德关圣大帝”。
另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透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推荐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
因此,亦有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故事。曹操的谋士荀彧,有王佐之才,其一生为曹操出谋划策,举荐人才。为曹操远征指定战略蓝图,亦在曹操出征时为曹操镇守疆土。曹操初年,反暴臣董卓,救献帝于危难,可谓乱世的一位爱国英雄。荀彧本质是一位忠汉臣子,他对曹操的支持是因为他认为曹操是保卫汉朝的英雄。然而之后,随着曹操发展壮大,曹操的个人野心逐渐膨胀并表现出来。
最后在公元212年,曹操欲进封魏公,询问与荀彧,遭到了荀彧的坚决反对。曹操十分失落,这种感情亦是相互的,荀彧也渐知曹操早已不复当年,不可能是兴复汉室,力挽狂澜的英雄。荀彧一生心力只为重兴汉室亦是镜花水月,化为一番泡影。同年,荀彧辞世,有忧虑而死说,亦有曹操赐死之说。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之故事可谓最为悲凉。
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关羽
公元200年,曹操征刘备,刘备战败。关羽与刘备失散后,不得已降了曹操。曹操对关羽优礼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赐爵。但关羽不为所动,最后挂印封金,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张飞相聚。因而后人称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
这是民间流传的俗语,在戏剧曲艺中能听到。之后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在某地心却怀念异地的亲人,也常用来比喻人在敌对双方的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把关羽围困在屯土山上,在张辽极力劝说下,关羽和曹操订立了著名的“土山三约”:一、降汉不降曹;二、赡养刘备两个夫人;三、一旦明白刘备消息,无论千里万里赴汤蹈火也要投奔兄长。
曹操最后答应了苛刻的条件。身在曹营的关羽还几次提醒曹操,自己时刻没有忘记故主刘备。之后又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报答曹操不杀之恩。关羽忠于刘备,忠于桃园结义的拳拳之心,在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国志》里关羽投降变节之说也就被巧妙地化解,反而留下一个著名典故,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将关羽讲义气的形象推向极致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一幕,更令无数人荡气回肠。
阅读精选(1):
雍正皇帝是怎样死的?雍正真正死因的五种猜测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yìnzhēn)(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满族,是清朝第五位皇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清圣祖康熙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雍正在位时期,平定了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一系列铁腕改革政策,对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去世后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清泰陵。
雍正的死因是清宫谜案之一,众说纷纭。
据《清世宗实录》和《张廷玉年谱》记载:“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胤禛偶感违和,仍照常听政,并召见臣工。二十一日,病情加重,照常理政。大学士张廷玉每日进见,未尝间断。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皇五子和亲王弘昼等,御榻之侧,朝夕奉侍。二十二日,病情恶化,太医抢救。二十三日子时,进药无效,龙驭上宾。”前后三天,能够算急症。胤禛突然而死,官书不载原因。于是,胤禛死因之谜,朝野众说纷纭。
一说,胤禛是被吕四娘谋刺死的。传说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女儿,也有说是吕留良的孙女。当年,吕留良因文字狱被死后戮尸,吕氏一门,或被处死,或被遣戍。但吕四娘携母及一仆逃出,隐姓埋名,潜藏民间。吕四娘拜师习武,勤学苦练,尤长剑术,技艺高超。之后,吕四娘乔装改扮,混入深宫,一日,乘机砍掉雍正脑袋。或说,吕四娘的师傅,原是雍正的剑客,后离去,培养了女徒吕四娘。这个民间传说,流传200多年。到1981年,曾发掘雍正泰陵地宫,未打开,即作罢。但民间传言雍正棺材已经打开,雍正的遗体有尸身而无尸首,想以此证明胤禛之头是被吕四娘砍掉的。这些传说,都是无中生有,纯属野史逸闻。学者认为,吕留良之案,吕氏一门,男女老幼,俱已严禁,不能逃逸。就连吕留良父子坟墓,都加以监视,吕女不可能逃脱。所以,吕四娘行刺雍正说,实属子虚乌有,绝不可信。
雍正皇帝是怎样死的?雍正真正死因的五种猜测
二说,胤禛是服丹药中毒而死的。胤禛在雍正七年(1729泰陵五孔桥年),得了一场大病。大臣说“皇上下颏偶有些微疙瘩”,是甚么病,说不清楚。胤禛曾向心腹密臣发出谕旨,要他们推荐好医生、道士:“可留心访问,有内外科好医生与深达修养性命之人,或道士,或讲道之儒士、俗家。……一面奏闻,一面着人优待送至京城,朕有用处。”之后李卫密荐道士贾士芳,到北京为胤禛看病。后将贾道士处死。胤禛对道士、丹药感兴趣,特为紫阳道人重建道院。胤禛还曾延请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到圆明园炼丹,以求吞服灵丹妙药,长生不老。
三说,胤禛是被宫女缢死的。柴萼《梵天庐丛录》记载:传说雍正九年(1731年),宫女伙同太监吴首义、霍成,伺胤禛睡熟,用绳缢杀,气将绝,被救活。这个逸闻源自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真实故事。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宫女杨金英等“伺帝熟睡,以组缢帝项,误为死结,得不绝”。同伙张宫女害怕,跑去报告方皇后。皇后赶到,解帛组,帝气绝,命召太医许绅急救。《明史许绅传》记载:“绅急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事后将杨金英等磔(zhé)死。显然,雍正帝与嘉靖帝的庙号都是“世宗”,这个清世宗雍正被宫女缢杀的故事,完全是明世宗嘉靖被宫女勒缢故事的翻版。所以,宫女缢勒雍正说,实属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四说,胤禛是患中风而死的。这个重要论断,需要史料证明。
五说,胤禛是被曹雪芹和竺香玉合谋毒死的。据传《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个恋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竺香玉之后被雍正霸占成为皇后。曹雪芹想念恋人,就找了一个差事混入宫中,与竺香玉合谋,用丹药将雍正毒死。这是编造的故事,纯属无稽之谈。
雍正,号圆明居士,,师从佳陵性音,章嘉呼图克图,后修行迫出一身白汗,为章嘉呼图克图所认可见地与证量非同寻常,为禅宗一代宗师,提倡临济宗纲然其而是否臻至圆明,有待商榷。传世著作《御选语录》,《大义觉迷录》,或以为密云圆悟的后身!
阅读精选(2):
关于雍正
雍正,为清朝雍正皇帝的年号,从1723年(雍正元年)至1735年(雍正十三年),前后共十三年,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清朝显示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雍正是清朝第五位皇帝的年号,雍正帝出生于公元1678年。生母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由贵妃佟佳氏(即孝懿仁皇后)抚养。与康熙帝皇十四子胤禵为同母兄弟。师从顾八代、张英、徐元梦等。公元1722年12月20日,康熙驾崩。胤禛登基,时年45岁。公元1735年10月08日,胤禛驾崩,享年58岁。
雍正怎样死的
第一种说法是雍正被吕四娘砍了头死的。雍正时期一个叫吕留良的人在文字狱中遭到了严厉的惩处。但是传说他的女儿,一说是孙女,吕四娘漏网了,她拜师学艺,武艺高强。之后想法乔装打扮混到了皇宫里面,见了一个机会,把雍正的头砍下来,替她父亲/爷爷报了仇。这个传说很生动,雍正没有头怎样发丧,传说做一个金头给搁上,这样就埋在了雍正的泰陵。
很多专家研究之后,认为雍正是被吕四娘杀了,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当时在这满门抄斩的时候是十分严格的,吕留良的女儿不可能逃跑,退一步说,即使是跑了,也不可能混到皇宫,即使混到皇宫,也没有机会她把雍正给杀了。
所以这只是一个野史小说在这儿编造的一个很生动、很搞笑的故事。
第二种说法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一个恋人,这恋人叫竺香玉,长得很漂亮,能歌善舞,被雍正看上了,雍正把她收到宫里来。他夺了曹雪芹的所爱,于是曹雪芹就透过秘密的办法和竺香玉进行联系,竺香玉虽然身在皇宫,心还想着曹雪芹,于是见了一个机会,就谋杀雍正。这个也是野史小说之言,没有任何历史根据,不可相信。
第三种是《梵天庐丛录》的说法,说雍正是被一个宫女给勒死的,但是还差一点,又被救活了。这个故事我认为属于移花接木,明朝有这么一个故事,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嘉靖皇帝他对宫女很暴躁。因为嘉靖他吃炼丹药,他有时候脾气暴躁,经常鞭挞宫女。
有一个宫女叫杨金英,一天夜里头,趁着嘉靖皇帝睡着的时候,用黄的绸子就勒嘉靖的脖子。因为她个性紧张,慌乱之中打了一个死结,她以为勒死了,参与其事的另外一个宫女害怕了,把这个事情赶紧告诉皇后,皇后急忙跑来的时候,一看嘉靖已经断气了,皇后赶紧命令传御医,御医叫许绅,来了以后,觉得问题很严重,就下了急猛药来治,经过了四个时辰,嘉靖就有了一点声音,透了一口气。
然后,史书记载说:“嘉靖吐紫血数升”,之后又经过一个时期的调理,就把嘉靖给救活了,当然杨金英等就被杀了。这个事情是真的,历史有记载。据说之后嘉靖皇帝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一个屋子是三九二十七张床,别人不明白他睡在哪个床上。
之后我问故宫的先生,我说有没有发现他那床是不是就是二十七张,他说已经不可考了,因为是明代的事情,清朝格局都变了。嘉靖以前被宫女勒得断了气,之后抢救过来,这是历史真事。
我看过朝鲜《李朝实录》,朝鲜的使臣到明朝来,对这个事情也做了很详细记载,我们刚才讲的故事就是把明朝的故事挪到雍正这儿来,可能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出于反满的需要,编造了这么一个很生动很有意思的故事。但是能够郑重地说,这个不是历史事实。
第四种说法,有的学者考证雍正是得了中风死的。很多的学者同意这种看法,但是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说他就是死于中风,也是算一说吧。
第五种说法,就是中了丹毒死的。雍正他中期得了一场大病之后,他亲自写了手谕,让各个地方大员推荐名医和术士到这个皇宫给他治病,帮忙他保健。
雍正他是想长生不老,各地就推荐。之后有两个大的道士,一个叫张太虚,另一个叫王定乾,这两个大的道士,他们到了宫里之后,就帮忙雍正炼了丹药,交给他们道术。
雍正是真的相信道教,在乾清宫,在太和殿,在其他的地方,有的地方设坛,供奉道神的符板。之后雍正长期在圆明园,他派人往圆明园送炼丹的药,数量很大,他死之前12天送的黑铅200斤。
雍正以前在五年之间,根据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叫做《活计档》的记载,送炼丹所需的物品157次,他不但自己吃炼丹的丹药,他宠信那些大臣,还派人送给他们吃,雍正长期吃炼丹的丹药,可能汞,铅,硒一些重的金属中毒,应当说雍正的死和铅中毒和丹中毒有必须的关系。
有人统计,就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炼吃丹药死的有14位之多,此刻雍正的死根据宫廷的档案来说,那就是官方的记载,可能是正常的病死,也可能就是吃丹药中毒而死,我想可能是多种原因,最后导致雍正58岁就死了。
雍正皇帝暴死后的四大假传说
一、病死说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帝感觉有些不适,仍照常听政,并召见臣工。二十二日,病情加重,照常理政。大学士张廷玉每日进见,未尝间断。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皇五子和亲王弘昼等,御榻之侧,朝夕奉侍。二十三日子时,进药无效,龙驭上宾。据《东华录》记载,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帝已有晕眩、手足发麻等高血压的症状;二十二日中风,延至二十二日午夜,即二十三日子时崩逝。因此,有人猜测雍正帝是中风而死。
据雍正帝的心腹大臣张廷玉在私人笔记《澄怀园主人自订年谱》中记载:
八月二十日,圣躬偶尔违和,犹听政如常,廷玉每日进见,未尝有间。二十二日漏将二鼓,方就寝,忽闻宣诏甚急,疾起整衣,趋至圆明园,内侍三四辈待于园之西南门,引至寝宫,始知上疾大渐,惊骇欲绝,庄亲王、果亲王、大学士鄂尔泰、公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海望先后至,同至御榻前请安,出,候于阶下。太医进药罔效,至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矣。
根据张廷玉的记述,雍正帝好像是病死的,但没有说是什么病。由于雍正帝死因不详,才引起了人们的很大猜疑。
二、宫女缢死说
柴萼《梵天庐丛录》记载:传说雍正九年(1731年),宫女伙同太监吴首义、霍成,伺雍正帝睡熟,用绳缢杀,气将绝,被救活。其实宫女欲害皇帝的事情在明朝就发生过一次,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宫女杨金英等“伺帝熟睡,以绳缢帝项,误为死结,得不绝”。同伙张宫女害怕,跑去报告方皇后。皇后赶到,解帛绳,帝气绝,命召太医许绅急救。
《明史许绅传》记载:“绅急调峻药下之,辰时下药,未时忽作声,去紫血数升,遂能言,又数剂而愈。”事后将杨金英等处死。巧的是,雍正帝与嘉靖帝的庙号都是“世宗”,这个清世宗雍正帝被宫女缢杀的故事,简直是明世宗嘉靖被宫女勒缢故事的翻版。还有人根据雍正帝生前喜欢炼丹药的记载,说因为炼丹药的需要,需要采集幼小宫女的初潮月经,宫女不堪忍受,所以害死了雍正帝。
三、中毒说
这种说法还可细致地分出三种说法,被下毒、丹药中毒和春药中毒。
被下毒:传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一个恋人叫竺香玉的被雍正帝霸占,曹雪芹为了抢回自己的恋人,千方百计谋得一个宫中差事,与恋人一齐设计用毒药毒死了雍正帝,并说竺香玉就是林黛玉的化身。目前支持这种说法的人已经微乎其微了。
丹药中毒:雍正帝是自己服用丹药中毒而死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史专家、研究员李国荣先生对此有过深入的研究。雍正帝在做皇子时候,为了在康熙帝和诸皇子面前装作不问世事,只做“闲人”的姿态,经常与道士交往,故此对丹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信道教的丹药有长生不老、强壮身体的作用,雍正帝在《烧丹》一诗中这样写道:
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
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
光芒冲斗耀,灵异卫龙蟠。
自觉仙胎熟,天符将紫鸾。
自从雍正帝当上了皇帝之后,对炼丹的道士更是崇拜,并经常吃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雍正八年(1730年)的春天,雍正帝得了一场大病,为了治病、身体强壮,更为了长寿,他亲自给全国很多封疆大吏下密旨令寻求名医和精于修炼的术士:
可留心访问有内外科好医生与深达修养性命之人,或道士,或讲道之儒士俗家。倘遇缘访得时,必委曲开导,令其乐从方好,不可迫之以势,厚赠以安其家,一面奏闻,一面着人优待送至京城,朕有用处。竭力代朕访求之,不必预存疑难之怀。便荐送非人,朕亦不怪也,朕自有试用之道。如有闻他省之人,可速将姓名来历密奏以闻,朕再传谕该督抚访查,不可视为具文从事,可留神博问广访,以符朕意。慎密为之!
这道密旨的大意是说:你们要尽心去寻找好的医生和会修身养性的道士,这件事情很重要,你们一旦遇到这样的人,必须要对其家属好生看待,对其本人则要好好保护,送到北京来,哪怕你们推荐和保送的人不合我的本意,我也不会怪罪你们的,倘如你们当地没有这样的人,而听说外地有的话,也必须要告诉我,这件事情要保密并且要慎重处理好。
这道密旨到底写了多少份,当时发给了多少人,发给了哪些人此刻已经难以查清,但就目前明白的状况来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9份,台北故宫保存6份,而且一模一样,一字不错。按照常理推算,一般资料文字相同的谕旨,都是由亲近大臣代笔,唯独这道密旨,则是雍正帝本人一笔一笔亲自书写的,而且十分工整,足见雍正帝对这道密旨的重视和缜密。
清史专家的确在清宫档案中发现了在圆明园开始生火炼丹药的记载,并且自开炉之日起,炼丹的活动便一向没有停止过,而且由于雍正帝感觉服用丹药的效果不错,还多次将在宫内炼出的丹药赏赐给朝廷大臣和将领服用。
雍正帝死于丹药之说,虽然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人提出过,但一向没有拿出具体的详细的原始历史记载来证明其说法的正确性,而李国荣研究员则使“雍正死于丹药说”趋于完善。李国荣提出了如下的理由:
(一)雍正帝死后的第二天,刚刚即位的乾隆皇帝就下令驱逐了炼丹道士。如果炼丹道士没有犯下什么大的错误,乾隆帝不会在万机待理之时急于处理道士,并为此专门发布上谕给予解释。
(二)乾隆帝在上谕中个性强调,雍正帝喜好“炉火炼丹”虽确有其事,但只但是是“游戏”而已,并不吃用丹药。如果雍正帝真的不吃丹药的话,乾隆帝就没有必要加以解释了。这等于告诉人们:此地无银三百两。
(三)在乾隆帝驱逐道士的同一天,乾隆帝告诫宫中太监、宫女不许乱传“闲话”,免得皇太后“心烦”。雍正帝如正常死亡,能有什么“闲话”会引起皇太后“心烦”呢而这“闲话”又是什么呢
这些清宫档案的记载,使人不得不推测:雍正帝是因为服用了过多的丹药中了毒才死的,就等于死在了炼丹药的道士之手。至于乾隆帝为什么不将炼丹的道士砍头,李国荣是这样分析的:乾隆帝很可能效仿唐太宗李世民死于丹药而唐高宗李治不治罪炼丹术士的做法,家丑不可外传。不将炼丹的道士治死就能够说明雍正帝不是死于丹药中毒,将大事化小。这能够说明,乾隆帝驱逐道士的手法与唐高宗一样,这也能够反过来证明雍正帝的死因与唐太宗是一样的。
众所皆知,炼丹所用的原料之中有黑铅,而黑铅则是一种有毒金属,服食会使人中毒,过量则致人死亡。因为在清宫档案《活计档》中就明确记载,在雍正帝死亡前12天,200斤黑铅被运进圆明园内作为炼丹之用。
雍正帝因服食丹药中毒死亡的说法,目前已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春药中毒:雍正帝因长期贪恋女色,乃至乱服春药可能是导致雍正帝最终猝死的直接原因之一。
朝鲜史料有一条说法:“雍正晚年贪图女色,病入膏肓,自腰以下不能运用者久矣。”
这是一种新的说法。主要支持者是康熙皇帝第八世孙金恒源先生,他这样认为:雍正称帝执政13年,基本上处在众叛亲离、孤家寡人之态势。他在生命垂危时请同胞兄弟出山辅助又遭坚辞,其情其状其心态之苦也就可想而知了。此外,在雍正七年后,由于政敌被杀的杀、关的关,基本上也都摆平了,相对以前而言,雍正帝多少有了一点“闲”。而帝王一旦有了些“闲”,也就开始贪图女色,病也就随之暴露了出来。
概括起来则是,雍正帝因长年勤政,体力超多透支,而他还相信“天人感应、阴阳祸福”之说,因此,他心神不宁,夜不能寝,惧怕报应,以致神经衰弱,为了扭转这些,加之长期服用丹药,导致体内超多积毒,是导致他猝死的直接原因。
四、遇刺说
这是最富传奇色彩的一种说法,也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稗官野史如《清宫十三朝》、《清宫遗闻》等书,都有雍正帝遇刺身亡的记载。
雍正六年(1728年),湖南秀才曾静不满当朝的统治,派人秘密上书川陕总督岳钟琪。因为这位秀才天真地认为岳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的后代,清朝又属于后金族,从而策动他反清。想不到岳钟琪很快把这一消息报告给清廷。雍正帝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下令广捕曾静同党,并大肆株连,严加审讯。除曾静等人锒铛入狱,后被满门抄斩外,又引出涉及这一案件的文人吕留良的文字狱案。吕家由此遭到灭族之祸——这便是清朝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与吕留良案。
当吕家举家罹难之时,吕留良之子吕葆中之女吕四娘,因在安徽乳母家中,幸免于难。年仅13岁的吕四娘秉性刚强,在得知全家遭戮后,悲愤填膺,当即刺破手指,写下血书“不杀雍正,死不瞑目”八个大字。于是,她打点行装,悄悄离别乳母,只身北上,决心刺杀雍正帝,以报家仇。
吕四娘途经一座深山时,被一老道劝阻,暂时放下了北上报仇的计划,留在深山,隐姓埋名,跟老道学习武艺。5年之后,她出山混入京城,与一李姓男儿结婚,以此作为藏身之处。一日深夜,吕四娘短装外出,正遇雍正帝深夜召幸宫女,吕四娘便化装成宫女准备服侍雍正帝。
雍正帝在深夜间灯下看美女,恰好选中吕四娘行乐,吕四娘在其欢乐后的未防备下,出其不意将其刺杀,从皇宫中提回一个血淋淋的人头,对丈夫称是从雍正帝脖颈上取下之物。丈夫对四娘的作为既敬佩又恐惧,遂陪同妻子当夜远遁而去。次日,圆明园内便传出了皇帝驾崩的消息。
因为雍正帝的头已经被割下带走,尸首不全的遗体自然无法下葬,清廷于是便铸了一个金头安在雍正帝的尸体上,才将其葬入生前就建好的泰陵地宫中。这就是雍正帝金头之谜的来源,直到此刻也有很多人坚信其真。
而有学者认为,吕留良之案,吕氏一门,男女老幼,俱已严禁,不能逃逸。就连吕留良父子坟墓,都加以监视,吕女不可能逃脱。并指出,当时办理此事的是浙江总督李卫,李卫以擅长缉捕盗贼著称,对于捉拿吕家钦犯,不会出现失误的,何况他曾为吕家题过匾,而在吕家东窗事发后,雍正帝没有责罚他,为了将功补过,李卫也应死心塌地地为雍正帝办好这件差事的。何况皇宫大内,戒备森严,而且雍正帝更是怕被人刺杀,所以,吕四娘行刺雍正说,实属子虚乌有,绝不可信。
对于雍正帝之死,笔者不敢贸然评价,但要是说皇宫大内的戒备丝毫没有漏洞,则肯定不是如此。在清嘉庆时期,嘉庆帝曾在皇宫自己家门口,大白天遇刺,这就是人所共知的陈德行刺事件。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嘉庆帝刚从大高殿行礼回来,进入神武门,正要进御花园后门顺贞门之际,提前潜伏在神武门内西厢房后面的平民陈德突然窜出,持刀扑向嘉庆帝。西厢房距顺贞门约有30米远,当陈德冲到顺贞门时,嘉庆帝已进了顺贞门,他并未亲眼看到行刺的场面。
当时在场担任警卫的侍卫、护军有一百多人,被这突然出现的状况惊呆了,竟木然不动,只有定亲王绵恩等六人反应敏捷,迅速上前拦击,与陈德搏斗。陈德终因寡不敌众,力竭被擒。经数日刑讯后,被凌迟处死,其15岁的儿子陈禄儿也被杀害。如果陈德提前一两分钟行动,武艺再高强些,很可能会行刺成功。
陈德是在贫困交加,走投无路的状况下铤而走险的。这件事情能够说明,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目的,他们会想尽办法接近皇宫的。另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传说在雍正帝死后,清代帝王召幸后宫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并构成了专门制度,不允许留后宫的女人在自己寝宫过夜。
传说原先皇帝夜晚召幸妃嫔,随意性很大,没有固定的制度。之后则演变成皇上要想召妃嫔侍寝,定在每一天晚餐之后,服侍的御前太监将写有妃嫔名字的绿头签放在一个银盘中,然后跪在地上高举银盘,听候皇上吩咐。如果皇上无意找妃嫔过夜,则只须简单地说一句“退下”;如果皇上看中哪位妃嫔,便会伸手将她的绿头签翻过来。
御前太监退下后,把绿头签转交给当差听事的太监。他们的任务是先通知皇上选中的妃嫔,让她洗漱准备,然后用特制的羽衣将她赤裸的身子裹住,背到皇上的寝宫。皇上与妃嫔就寝后,太监要守候在寝宫的外面。若超过了既定的时间,太监就会在外面高呼“时间到了”!
如果得不到皇上的回声,太监会再次高声呼叫。如此反复三遍,皇上务必回答,而且侍寝的妃嫔必须得送回原住所的。
如果清代皇帝召幸妃嫔的变革真的是在雍正帝死之后,那么,雍正帝的死因还真的需要再次好好研究探讨了。雍正帝虽然死了,雍正王朝也宣告结束了,但是他身上的谜团并没有随着人和朝代的消失而消失,而是被雍正帝带进了地下,埋进了清西陵的泰陵。
阅读精选(3):
雍正帝是怎样死的?雍正帝驾崩无头案真相揭秘
雍正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他刚一登基,即罢鹰犬之贡,表示自己不事游猎,这和康熙动不动就出巡或围猎几乎是判若两人。雍正当上皇帝后,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他除了去过河北遵化东陵数次外,十三年里就没太出过北京城。最开始的时候雍正是怕允禩等政敌发动变乱;之后政局稳定后,他也没有出游,主要原因还是政务繁忙,根本没时间出去享受。来自西陆军事xilu.
雍正一生中最大的挥霍,就是扩建圆明园,主要是因为他怕热,夏天的时候能够去园林里避暑并办理公务。雍正处理朝政,从早到晚,寒暑不断,年年如此,几乎没有停息。雍正朝现存汉文奏折三万五千多件,满文奏折也有六千多件,多是雍正在夜间亲笔批写,从不假手于人。朱批短的两三字,长的有上千字,累积起来,雍正不到十三年的时间里,光朱批就写了有三四百万字。遗憾的是,正当雍正政绩卓然,国家治理已见成效的时候,他却猝然去世,可谓是天不假年。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突然驾崩。由于当时正是天下太平之时,雍正的突然死亡,自然引起大家的猜疑。《清朝野史大观》卷一中说,雍正是被民间侠女吕四娘所杀。吕四娘是清代著名学问家吕留良的孙女,吕留良因受开篇所说曾静张熙案的牵连,死后还被挖棺戮尸。当时吕四娘一向跟随大侠甘凤池练习剑术,身轻如燕,有一身的好功夫,得知自己祖父的遭遇后,吕四娘大愤,深夜入宫将雍正刺杀,并割去其头作为报复。由此,民间传说雍正死的时候安的是一个金头,以掩饰首级被盗的尴尬。
也有人说是因为雍正迫害自己的兄弟,结果引起原阿哥们所蓄养的武林人士的仇恨。当时有个僧人武功很厉害,之后雍正派自己的武林高手们将他团团围住,僧人说,这天我气数已尽,但三个月内必有人为我报仇,说完便自刎了。那些人将僧人的首级割回去复命,并把僧人说的话禀告了雍正。雍正听后十分害怕,大力加强了宫廷的防卫,并命侍卫们日夜巡查。但仅过一个月,雍正便无故暴死于内寝。
在清朝的官方记录《雍正朝起居注册》里是这样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一日,上不豫,仍办事如常。二十二日,上不豫,子宝亲王、和亲王朝夕侍侧。戌时,上疾大渐,召诸王、内大臣及大学士至寝宫,授受遗诏。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大学士宣读朱笔谕旨,宝亲王(即乾隆)即位。二十三日晨奉大行皇帝黄舆返大内,申刻大殓。”
官方的记载显示,八月二十一日的时候,雍正身体不适,但依旧照常上班办公。到二十二日的时候,雍正便挺不住了,他让儿子宝亲王弘历(乾隆)和和亲王弘昼前来照顾,不料到了晚上就不行了,急忙将诸王、内大臣和大学士们赶到寝宫,发布遗诏。在一片慌乱当中,雍正在子夜时分魂归西天。
根据《清实录》的记载,雍正在二十一日之前的几天,并没有什么异常的状况,他在十八日的时候接见了办理苗疆事务的大臣们;二十日的时候又接见了宁古塔将军咨送的补授协领、佐领人员。如此看来,雍正在二十一日发病前似乎身体状况良好,不然的话他没有必要接见这些不甚重要的官员。
作为当时突发事件的见证人,顾命大臣大学士张廷玉在他的《自订年谱》中描绘了这一事件的详细过程。他说在八月二十日的时候,雍正就感觉有点不舒服,但“犹听政如常”,当时作为军机大臣的张廷玉也是每日照常进见,没有间断(张廷玉亲自所见,颇为可信)。可就在二十二日晚上漏将二鼓(晚上九点到十一点)的时候,张廷玉本已脱衣上床睡觉了,突然家门口有人“咚咚”砸门,似乎有什么事情急如星火,张廷玉慌忙披上衣服出去看是怎样回事。开门一看,原先是宫里太监,急宣张廷玉火速进宫。
张廷玉不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了,当时也顾不上想那么多,就匆忙赶到雍正所在的圆明园。此时门口已经有几个太监在那里焦急等待,他们一见到张廷玉,便直接将他带到雍正的寝宫。张廷玉一见雍正,“惊骇欲绝”,这才发现白天还好好的雍正,到了晚上竟然已经“上疾大渐”,快不行了!
随后,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公丰盛额、纳亲、内大臣海望等人先后赶到。众人向雍正御榻前请安后,便出去到外面阶下急切地等候里面的消息。当时只见御医们进进出出,在不停的奔忙。子夜时分,哀讯传出,御医回天无力,雍正龙驭宾天了。当时弘历“趋诣御塌前,捧足大恸,号哭仆地”,众大臣和太监们也大作哀声。
袁枚写的《鄂尔泰行略》里,又之后写了下面的事情。雍正驾崩后,在一片混乱中,鄂尔泰想起当时雍正曾跟他和张廷玉说过传位遗诏的事情,他见大家都在痛哭,心想老这么哭下去也不是办法,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他便拉起张廷玉,对众人厉声道:“此刻不是哭的时候!大行皇帝曾和我两人说过有两份传位密诏,一份就在宫中,此刻事不宜迟,就应立刻请出来!”
庄亲王允禄和果亲王允礼这才醒悟过来,急命总管太监将遗诏请出。那总管太监吓得要命,慌忙跪下说:“大行皇帝并无交代,奴才实在不明白密诏所在!”张廷玉想了一下,说:“大行皇帝当天的密封之件,也没有多少,外面用黄纸封住、背后写有‘封’字的那份就是!”
太监们急忙按张廷玉说的时间去找,不久便找到传位于弘历的那份遗诏。在皇位继承问题解决后,鄂尔泰捧着遗诏,急匆匆地从圆明园赶往紫禁城安排乾隆登基和雍正的后事去了。由于当时是半夜三更,一下子也找不到马,鄂尔泰只好骑了头运煤的骡子奔回去,回到皇宫后七天七夜才出来。鄂尔泰出来的时候,家人惊讶的发现他左裤红湿。原先,那天晚上鄂尔泰骑着那头劣骡,被弄得肛门开裂,鲜血直流,当时在宫中忙得连换衣服的时间都没有。
如此看来,雍正死前身体状况比较正常,并无任何征兆。如果排除被刺杀可能的话,那他的死因可能是下面几种:一是服用丹药中毒而死;二是过分劳累导致的猝死,如中风、脑溢血或者突发心脏病等,即此刻所谓的“过劳死”。
雍正驾崩后的第二天,刚刚即位的乾隆在百忙当中,却突下谕旨将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立刻驱逐出宫,说他们是“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谣出事”,并警告他们如果敢泄露宫廷中的任何事情,就将立刻正法。至于宫中的那些炼丹炉、炼丹药之类的,也都全部清运出宫。雍正做太子的就对炼丹很感兴趣,等到他做皇帝后,依旧对炼丹兴趣不减,并在宫中蓄养了一些道士专门为他炼丹。他不但自己服食丹药,还经常将这些丹药赐给自己的心腹鄂尔泰和田文镜等人服用。乾隆即位后的突然之举,不得不让人怀疑雍正是不是服用了某种丹药而导致中毒身亡,但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雍正是中毒而死。
笔者倒认为,雍正“过劳死”的可能性更大。所谓“过劳死”,指的是“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目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将此病症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过老死”的前五位直接死因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但却又没有明显的病症。近些年来,数学家陈景润、作家路遥等英年早逝,可能都是因“过劳而死”。
雍正“过劳而死”的可能性是十分大的。由于他过于勤于政务,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每一天都是从早忙到晚,有时候深夜都在阅批奏折,而第二天很早就要去上朝。长年如此,身体怎样吃得消?雍正不像他的父亲康熙懂得如何休息和放松,他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或者个性的爱好,每一天就是接见大臣们并和奏折打交道,这都是需要极大的体力和智力的。这个工作又没人能够替代,也实在是难为他了。
据记载,雍正在即位后的五六年里身体还算能够,但在雍正七年(1729年)的时候,他得了一场大病,一病就是一年多,几乎一命呜呼。手下的官员上请安折让他多休息,雍正偏要逞强,只要他能动得了,什么事情都要躬身亲为。如此一来,即使不忙死,也会累死。就说雍正去世前的几天,他也没有得到任何的休息,反而一向在抱病工作。直到最后那天挺不住了,他才让两个儿子前来侍候。
雍正或许不明白,后人所称的“康乾盛世”,将他承上启下的雍正朝给省去,他要是明白了,必须会愤愤不平的。事实上,若不是雍正一改康熙晚年的弊政和颓势的,并为儿子奠下了强盛的根基,又哪来的乾隆六十年繁盛江山?要是雍正能多做十年皇帝,断不会比他的康熙和乾隆逊色,正如学者杨启樵认为:“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清朝恐早衰亡。”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是人终归是要死的,皇帝也不例外。雍正也早早的为自己挑选了一个千年吉地,但是,不是在埋葬顺治和康熙的遵化东陵,而是在距东陵近三百多里的河北易县泰宁山太平峪(今清西陵)。本来大臣们已经在遵化东陵替他挑选了一块上吉之地,但雍正认为那里“规模虽大,形局未全,且穴中之土带有砂石”,因此在易县另挑了陵区。为此,很多人还猜疑雍正是不是因为自己篡位,害怕去见九泉下的康熙云云。
但是话说回来,雍正死后埋葬的泰陵,山环水抱,景色极佳,的确是一个风水宝地。泰陵建造的规模很大,里面有大碑亭、享堂、隆恩殿、方城、明楼和地宫等建筑,气势恢宏。除此之外,还有一群大型的石像生,十分的宏伟壮观。可惜的是,在民国后泰陵也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
由于清东陵和清西陵大都被盗,当时泰陵地宫也一向认为早被盗过。1980年的时候,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泰陵地宫进行清理发掘,由于雍正“金头入葬”的传闻妇孺皆知,当时泰陵云集了大批的媒体记者,他们把镜头对准了雍正的地宫,想在第一时间揭开这个千古之谜。但在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沿着盗洞口下挖了两米之后,发现盗洞只挖了两米,下面是原封土,这证明泰陵地宫并没有被盗过。
有关专家发现这个状况后,急忙向上汇报,国家文物局便叫停了这次发掘,并重新把琉璃影壁下的盗口砌死,恢复原状。如此一来,雍正的“金头之谜”也只能继续神秘下去了。雍正是幸运的,在清朝的那些皇帝里面,唯有他和他的后妃仍然躺在完好如初的泰陵地宫里,两百七十年来,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
匾额是挂在殿宇、厅堂、轩斋或亭榭上的题字横额,中国最著名的匾额当属悬挂于紫禁城乾清宫内的金字匾额“正大光明”。由于不少影视剧中对藏于这块匾后的秘密立储匣多有渲染,因而使“正大光明”匾平添了很多神秘色彩。“正大光明”四个字源自何处?清代顺治皇帝为何在乾清宫题写这块匾额?清代有几位皇帝是秘密立储的?“正大光明”匾的后面置放过几次秘密立储匣?
“正大光明”语出何处?
乾清宫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后,没改宫名,延续至今。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乾清宫正式启用,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宾天,其间大约是三百年,明清十六位皇帝以乾清宫作为正宫。自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登极后搬进养心殿理政、居住,到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其间大约是二百年,虽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八帝,搬到养心殿理政、居住,但乾清宫作为皇帝正宫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到故宫参观游览的人,大多都要到乾清宫,看看由顺治帝御书的“正大光明”匾。宫内宝座两旁柱上还有康熙帝御书联:克宽克仁,皇建其有极;惟精惟一,道积于厥躬。主要意思是:为君宽仁,社稷永祚;目标精一,敬诚为要。前楹联曰: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
那么,乾清宫这块“正大光明”匾中的“正大光明”一词,究竟源自何处?这四个字既不见于“十三经”,也不见于先秦典籍。“正大光明”一词的来源:“正大”二字,见于《易·壮·彖》记载,“光明”二字,见于《易·履·彖》记载。两处拼接整合,组成“正大光明”一词。这其中的“彖”(音tuàn),是《周易》中概括一卦基本内涵的辞。《易·壮·彖》中的“正大”和《易·履·彖》中的“光明”,组合成“正大光明”,就是说做人做事、为官为政、从学从商、修身修心,都要“正大光明”。“正大光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共同理念和愿景。当然,中国封建帝制时代君主不可能表里一致“正大光明”,但以“正大光明”作为哲学与政治、道德与践行的“座上铭”,既是智慧的,也是可取的。
然而,明代最初建乾清宫时,并没有“正大光明”匾。乾清宫内的“正大光明”匾额是清朝顺治帝题写的。顺治帝在文化上有鲜明特点:父亲皇太极生长于东北森林文化氛围之中,母亲孝庄太后生长于蒙古草原文化的氛围之中,他自己则学习儒家经典,用汉字书写“正大光明”四个字,体现了中原汉族农耕文化。所以,“正大光明”理念是东北森林文化、蒙古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三者融合的一个表现。到顺治帝的儿子康熙皇帝,父亲是满族人,母亲是汉族人,祖母是蒙古族人,康熙帝是森林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三者融合的一个集大成者。顺治帝题写、康熙帝重视的“正大光明”匾,证明:“正大光明”应是哲学与政治、道德与法律共同知行的准则。
“正大光明”匾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因为雍正帝把秘密立储匣(又称秘密建储匣)放在匾的后面。这是顺治帝设置“正大光明”匾额时所没有料到的。
明清两代皇帝继位有哪些不同?
清代,由于“正大光明”匾后放置过秘密立储匣,所以留下许多历史传奇。
明清皇位的传承家法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明朝在北京的十四位皇帝,永乐帝之后“父死子继”的十位,“兄终弟及”的三位——正统帝被俘由皇弟朱祁钰继承,正德帝身后没有儿子,由皇堂弟朱厚熜即嘉靖皇帝继承,天启皇帝身后没有儿子,由皇弟朱由检即崇祯皇帝继承。明朝十六位皇帝,透过政变取得皇权的有两位:一位是朱棣经“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皇权;另一位是朱祁镇的“南宫复辟”,从弟弟景泰帝手中夺回皇权。
清朝十二位皇帝,透过政变夺位的,一例没有。有人质疑:慈禧的祺祥政变(辛酉政变或北京政变)算不算呢?其实,这次政变是掌控皇权,而不是夺取皇权。明朝朱棣的军事政变,战争残酷,损失重大。究其原因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制度设计上,有得有失:得是分封诸子到各地为藩王,确实起到强固枝干、维护根本的作用;失是枝干强大,威胁根本——中央政权。因此,清朝总结并汲取了明朝透过政变夺取皇权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实行了“三不”政策:
“有明诸藩,分封而不锡(通”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盖矫枉鉴覆,所以杜汉、晋末大之祸,意固善矣。然徒拥虚名,坐縻厚禄,贤才不克自见,知勇无所设施。防闲过峻,法制日增。出城省墓,请而后许,二王不得相见。”(《明史·诸王五》卷一百二十)
清朝对明朝的封藩制度,既取其善,就是“三不”:“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又改其弊,就是诸王二要:“内襄政本,外领师干。”(《清史稿·诸王一》卷二百十五)
明朝皇位继承采取嫡长制,没有必要秘密立储。清朝不用嫡长制,皇位继承,大伤脑筋。清朝皇位继承,经过四个时期:
其一是贵族公推制。清朝皇帝的选取,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都是由贵族会议推选的。努尔哈赤、皇太极是当时天下之精英,是各路英雄之俊杰。满洲王公贵族共推努尔哈赤为昆都仑汗。皇太极、顺治的登极,也是经过诸王贝勒大臣认真讨论、反复酝酿、彼此协调、政治平衡的结果。虽然顺治6岁登极,但真正掌握实权的是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在清朝、南明、农民军、蒙古四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是一位英杰。
其二是皇帝遗命制。顺治帝开始将皇位继承改为遗命制。清朝皇位继承的贵族公推制,仅在太祖、太宗两朝实行过。顺治皇帝病危,皇位如何继承?当时孝庄皇太后健在,且历事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四朝,威望高,权势重。顺治帝临终前,皇太后、顺治帝商量由8岁的皇子玄烨继承皇位。这种皇位继承遗命制,其好处是避免皇位的争夺与残杀,保证皇位继承者的顺利过渡,缺憾是较之贵族公推制减弱了贵族参与决策的机会。之后康熙帝立太子,还请大学士、尚书等朝臣各陈己见,有点“民意测验”的味道。清朝皇位继承遗命制只实行了两代——顺治、康熙。雍正帝继位后改为秘密立储制。
其三是秘密立储制。雍正帝从康熙帝两立两废皇太子胤礽中总结出册立皇太子的弊端,而实行秘密立储制。由皇帝生前确定皇位继承人,但不公开宣布。秘密立储的好处是能够“三避免”——避免太子骄傲,避免朝臣结党,避免骨肉相残。但“秘密立储”完全由皇帝“暗箱操作”,所以也留下很多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
其四是懿旨定储制。懿旨定储实际上是慈禧太后“一人懿旨”,决定皇位的继承。慈禧改变皇位继承的祖制,载湉和溥仪都是在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两个家族血统的交叉点上选出来的。这两位皇帝继位,既不是满洲贵族会议推举,也不是用遗诏形式公布,更不是秘密立储,乃是由慈禧皇太后“一言而定”。
清代有哪几朝
是秘密立储?
什么是秘密立储?秘密立储就是当朝皇帝将选定的储君皇子的名字写好,装在匣里,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当朝皇帝崩逝后,朝廷众臣到乾清宫,取下秘密立储匣,当众开启,公示于众。
清代有哪几朝是秘密立储的?有人说是四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但实际上只有两朝,即雍正、道光两朝,因为嘉庆帝是乾隆帝禅让的。秘密立储最大的缺陷是:皇位继承人的选取,由皇帝独自暗箱操作。当初明神宗欲立郑贵妃之子福王为太子,遭到群臣反对而作罢,先后演出“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宫廷闹剧。这说明当时还是有一些不同声音的。清朝秘密立储杜绝了“不同声音”,但很容易产生弊病。如清道光帝秘密立咸丰为太子,选人不当,铸成大错,就是秘密立储制度缺陷的鲜活例子。
雍正帝是怎样死的?雍正帝驾崩无头案真相揭秘
清朝没有立嫡以长的家法。道光帝有多位皇子能够选取,但他立嫡长子奕詝,能够说是“立之不当”。奕詝懒惰、懦弱、淫乐,缺乏历史职责感。因此,历史上道光皇帝也被称为愚君,而咸丰皇帝被称为懦君。
清代到底有几次置匣于“正大光明”匾后呢?乾隆帝继位时取用过一次。嘉庆帝继位是乾隆帝当着众臣在授受大典时面授的。道光帝继位时在“正大光明”匾后没找到秘密立储匣,后在嘉庆帝随身太监腰间小盒里发现的。咸丰帝继位则是道光帝病危时,召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宣示谕书,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清宣宗实录》卷四百七十六)同治帝为独子,自然没有立储。光绪帝和宣统帝因改变祖制,为慈禧“一言而定”。所以,“正大光明”匾后的秘密立储匣,实际上仅用过一次,并非像电影、电视剧或某些书中所渲染的那样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