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2 16:03:57
梅花魂教案(1):
《梅花魂》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需“充足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因而,这节课上,我将用心创设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魂”字,按“质疑---释疑---升华”这样的主线展开学习,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高洁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题质疑
1、揭题,读题。引导学生紧扣课题中的“魂”质疑。
2、复习课文围绕外祖父写的五件事情。
3、围绕这五件事件,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问题呢?
(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那里的质疑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为完成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维感情,并琢磨这种感情是怎样抒发出来的教学目的打下基础。)
二、逐渐释疑
(一)解读“梅花魂”
读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说明梅花魂的话。
反馈,出示句子:
“是啊,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层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1、简略地说,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
2、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出示句子)
3、那该怎样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指名读――齐读
原先外公爱好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
层次二:梅花魂是指中华民族的精神。
1、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出示句子)
2、播放课件:歌曲《红梅赞》
告知学生:这首歌是影片《江姐》的主题曲,歌曲唱的是梅花,歌颂的却是江姐。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
3、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盛开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带着这种感情,自我再好好读读。
4、外公赞扬梅花,就是赞颂――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而他们的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层次三,做拥有梅花精神的人
引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我心灵的独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不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德,有灵魂,有骨气。
(设计意图:绕开旁枝,直奔重点段落,对外公的话开展研读,这样使整节课的教学主次明显,重点凸起。)
(二)分析“爱国心”
此时,我们心中的疑问能解决了吧!
(A)正是这眷恋祖国的心才使外祖父在吟诗诵词的时候悄然泪下。
我们来看看,外祖父吟诵的都是一些什么诗啊?出示重点句,边读边悟情。
(B)由此,我们也不难解释,在我弄脏梅花图时,外公为什么会拉下脸来,训斥我妈。(出示句子)
问:外公说的玷污,玷污的仅仅是梅花图吗?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梅花代表的就是祖国。外公不容许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一丝一毫的玷污!)
引读:所以他拉下脸,有生以来第一次申斥我妈――训罢,便用……
外公爱护的是――自我深深眷恋祖国的心
老师小结。
(C)外公因自我不能回国而失声痛哭的原因。
(D)外公之所以临别前要将他最珍视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是由于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已不仅仅仅是梅花,它更是祖国的化身,正如作者写道(出示句子)(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领会人物的情感,从而冲破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四、升华主题
设想写话,延长“爱国心”。
当我们回国的大客轮越行越远,泪眼朦胧满头银发的外公望着远去的船儿,感叹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想些什么,心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呢?拿出笔,写下这位爱国老华侨的心声。
(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共识,让学生在更加深刻了解了人物内心的基础上,产生自我的那份爱国心,民族情。)
梅花魂教案(2):
《梅花魂》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梅花图、收集有关梅花地诗词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年四季,四时风光,每个季节都有令人沉醉的景物,春有桃花,夏有荷花,秋有傲霜的秋菊,而冬天则有那冷艳的梅花。这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得就是有关梅花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请同学看老师书写课题,注意魂字的写法。
3、你明白魂字的意思吗?(板书精神)
二、认定目标:、
三、导学达标:
(一)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1、打开书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章所描述的情景,想想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五件事?2、汇报:读诗落泪
珍爱梅图
不能回国
赠送梅图
码头送别
3、从这五件事,你能够看出外祖父是个怎样的人?
(二)研读课文感悟,理解梅魂
1、外祖父是个爱梅、敬梅的人,那你了解梅花吗?让我们一齐来看看吧!
2、出示梅图,赏梅,对梅花构成初步的印象。
梅花,原产中国,是中国特有的花,有必须的抗寒力,一般梅花都是在12月到来年4月间开放。
3、正是由于梅花这种不畏寒冷,艰贞不屈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从古至今,众多的文人墨客都对它大加赞赏,写下了不少梅花的诗词。你能说出一两首吗?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4、外祖父喜爱梅花,而且将它和自我的生命融入到了一齐,这又是为什么呢?外祖父对我说的一段话给了我们答案。请大家一齐读一读13段。
5、这段话共讲了几个方面的意思?
①哪几句话写了第一个方面的意思?请读一读这句话。写出了外祖父对梅花一种怎样的感情?(赞扬,喜爱)你从文中的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②哪几句话写了第二个方面的意思?
这几句话写出了外祖父对有气节人物的赞扬,你明白中国历史上哪些有气节的人物?
③齐读最后一句话
秉性是什么意思?(本性)梅花的秉性就是梅花的精神,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梅花魂
④梅花的精神,也就是梅花魂,指的是什么?从本段中找出一句话回答。
6、是啊!梅花的精神(梅花魂)指的就是人们那种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头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品质,大无畏精神。而我的外祖父也正是这样一位具有梅花精神的人。作者透过描述外祖父的几次哭来体现外祖父的这种精神。
7、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地方写了外祖父的哭?写了几次?用横线画出。
8、反馈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常会有一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外祖父这次为何会哭?
②这几句诗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③从外祖父的这次哭,你体会到了什么?(思念故乡,思念祖国)
④对于外祖父的这种情感,我懂吗?从文中的哪儿能够看出来?看到我的反应,外祖父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⑤指导朗读,一个年幼的小女孩,怎能理解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那颗思念祖国和故乡的心呢?于是,他只有无奈地摇头,长长叹一口气说:“???我跑进书房???,‘呜呜呜’地哭起来。
①“呜呜呜”地哭是怎样的哭?(大哭)
②是什么事惹得老人大哭?(不能回国)
③回国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对于年老的外祖父来说,这却成了一件憾事,年纪太大,时日不多,今生已无法再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这怎能不使老人难过,悲哀,情之所致,泪雨磅礴,悲从中来,以致年第的祖父在自我的小孙女面前毫无掩饰的痛哭起来,做出了有悖常理的举动。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老人的内心有多痛,有多伤。
④让我们一齐怀着这种伤痛之情读一读这段: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绣着白色的梅花。
①从文中的哪个词能够看出老人哭了?
②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对亲人的不舍,对不能回国的遗憾)
③梅花是老人的至爱,这时,老人却将绣有梅花的手绢送给我,老人的用意何在?老人的身此时已无法再回祖国,让那绣着梅花的手帕,象征着老人那眷恋祖国的心,把手帕带回去,就是把老人的心,老人爱国的魂带回去。
④怀着老人那种强烈的愿望,读一读这句话。
9老人的这种情感,可惜当时年幼的作者无法了解,但随着时光的推移,作者最后明白了。齐读最后一段,这段与课文第一段是什么关系?(首尾呼应)
(三)同学们,透过读这篇课文,我们看到的是老人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其实不止是外祖父,还有许多像外祖父一样的华人,华侨也有着同样的心,最后,这提议让我们一齐唱出他们的心声,朗读《故乡》
梅花魂教案(3):
设计理念:发明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同学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情”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尊重同学独特的情感体验,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培养同学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透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和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同学学唱歌曲《红梅赞》。
教学时光: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扣题质疑
1、同学们,说起梅花,大家必须十分熟悉。那么,透过以前的学习,梅花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相机引导同学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教师小结: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透过画梅,唱梅,写梅来歌颂梅花。这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揭题,齐读。
3、读了课题以后,你有没有发生疑问呢?(同学紧扣“魂”自由质疑)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读完课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谁能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3、检查:
a出示词语:天性训斥撩乱蒙胧眷恋玷污凉飕飕
颇负盛名低头折节(指名读,齐读)
b交流感受。
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把有关语句划出来,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同桌可研讨交流)
2、全班交流:(同学自由作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在尊重每个同学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言语表达结合起来。)
A出示:“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话的资料?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板书:黯然泪下)
(b)外公为什么会黯然泪下呢?
(c)指名读,评议(缓慢,低沉),齐读。
(d)而此时的我,能理解外祖父吗?男女生比较朗读下文两句人物对话。
B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出示“墨梅图”,同学自由轻读,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分外顾惜)
(b)同学圈划有关重点字词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用红色显示)
(c)指导朗读:读出“训斥”的语气。“是玷污得的吗?”是什么句?读出强烈的反诘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同学赛读,交叉评价,齐读)
C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天性才好。”
(a)自由轻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能够用文中的有关字词回答,也能够自身想。)
(b)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呢?举例说说。
结合同学回答,出示图片: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
师重点略述江姐的事迹,让我们一齐用歌声来赞美她,播放《红梅赞》MTV,同学齐唱。
(c)小结过渡:是啊!即使在这天这样的和平年代,当“非点”袭来时,我们的白衣战士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他们,不也是这朵朵梅花吗?作为跨世纪的年轻一代,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情绪怎样?
(d)让我们深怀敬重之情,齐读这段话!
(e)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同学理解“梅花魂”不只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板书:民族魂)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
(f)屏幕红色显示:“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管!”反复读这句感叹句,从中,你领悟到什么?(相机板书:临别送图)
(g)针对这一自然段,同学质疑。同学可能会提出:“这段话写的是梅花,文中为什么用’她‘,而不用’它‘?”此时,可调动同学的知识积累,畅所欲言,升华同学对梅花魂这种民族魂,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D其余几处同学自由交流。结合理解,感情朗读。(相机板书:失声痛哭含泪递绢)
E过渡小结: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此时
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要回来……”(录音播放,声音低沉,凄凉,动情)我想,此刻,不只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四十三颗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爱国心)
即时拓展加深体验
同学们,当莺儿,孩子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
适用年级:六年级
使用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设计理念:发明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带同学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紧扣一个“情”字,展开个性化阅读,感悟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尊重同学独特的情感体验,奏响情感教学的最强音。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培养同学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
透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和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同学学唱歌曲《红梅赞》。
教学时光: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扣题质疑
1、同学们,说起梅花,大家必须十分熟悉。那么,透过以前的学习,梅花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相机引导同学交流咏梅的古诗,名句,名画,歌曲等。)
2、教师小结:是啊,古往今来,多少人透过画梅,唱梅,写梅来歌颂梅花。这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揭题,齐读。
3、读了课题以后,你有没有发生疑问呢?(同学紧扣"魂"自由质疑)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读完课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谁能概括地谈一谈初读课文的感受?
3、检查:
a出示词语:天性训斥撩乱蒙胧眷恋玷污凉飕飕
颇负盛名低头折节(指名读,齐读)
b交流感受。
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把有关语句划出来,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同桌可研讨交流)
2、全班交流:(同学自由作答,教师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在尊重每个同学阅读感受的同时将情感体验,朗读指导,言语表达结合起来。)
A出示:“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a)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话的资料?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板书:黯然泪下)
(b)外公为什么会黯然泪下呢?
(c)指名读,评议(缓慢,低沉),齐读。
(d)而此时的我,能理解外祖父吗?男女生比较朗读下文两句人物对话。
B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有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a)出示“墨梅图”,同学自由轻读,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分外顾惜)
(b)同学圈划有关重点字词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用红色显示)
(c)指导朗读:读出“训斥”的语气。“是玷污得的吗?”是什么句?读出强烈的反诘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同学赛读,交叉评价,齐读)
C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天性才好。”
(a)自由轻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能够用文中的有关字词回答,也能够自身想。)
(b)我们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呢?举例说说。
结合同学回答,出示图片: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
师重点略述江姐的事迹,让我们一齐用歌声来赞美她,播放《红梅赞》MTV,同学齐唱。
(c)小结过渡:是啊!即使在这天这样的和平年代,当"非点"袭来时,我们的白衣战士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他们,不也是这朵朵梅花吗?作为跨世纪的年轻一代,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的情绪怎样?
(d)让我们深怀敬重之情,齐读这段话!
(e)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又有了哪些更深的了解?(引导同学理解"梅花魂"不只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板书:民族魂)再次满怀深情齐读课题。
(f)屏幕红色显示:“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管!”反复读这句感叹句,从中,你领悟到什么?(相机板书:临别送图)
(g)针对这一自然段,同学质疑。同学可能会提出:“这段话写的是梅花,文中为什么用'她',而不用'它'?”此时,可调动同学的知识积累,畅所欲言,升华同学对梅花魂这种民族魂,对祖国母亲的情感。
D其余几处同学自由交流。结合理解,感情朗读。(相机板书:失声痛哭含泪递绢)
E过渡小结:载着无尽的思念,船儿越飘越远,同学们,此时
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这位华侨老人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我要回来!我要回来……”(录音播放,声音低沉,凄凉,动情)我想,此刻,不只是我,还有你,还有他,我们四十三颗心都被一种真情深深地震撼着,同学们,震撼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呢?(板书:爱国心)
即时拓展加深体验
同学们,当莺儿,孩子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
梅花魂教案(4):
教学目的: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引导同学有感地朗读课文。
2、引导同学就课文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以和自主学习潜力。
3、结合课外知识,激发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同学透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学思路:
赏梅(观其形)品梅(会其神)读梅(入其境)颂梅(悟其魂)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赏梅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花?
2、观看梅花园,梅花诗:梅花自古就是人们赞颂的对象,人们透过种种方式表达对梅花的喜爱。
二、自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读课文:本文写的什么?
2、引导同学围绕“外祖父爱梅花”质疑:
①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②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外祖父看梅花?
三、轻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的词句。
1、把你画出的词句读一读
2、重点引导感情朗读第3段,体会外祖父爱梅花的感情。
四、理解重点段落,体会“外祖父为什么酷爱梅花?”从外祖父顾惜墨梅图,送墨梅图和梅花绢给我要看出外祖父酷爱梅花,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爱梅花呢?
1、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这段话,同桌互相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资料?
2、把你了解到的资料讲给同学们听听
3、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①指名朗读,分句朗读
②师范读
③你认为应怎样读?应读出哪些词语?
④指名再读读,评议
⑤齐读
4、小结外祖父介绍梅花的用意,相机介绍我国有骨气的人物,领悟:“梅花魂”。
①几千余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具有梅花品格的人物。观看英雄人物图
②你还能举出一些具有梅花天性的人吗?
他们都是一朵朵迎风挺立的梅花,他们的民族精神就是“梅花魂”。
5、自由朗读这段话,谈谈自已的感受
五、自由朗读全文
1、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2、把文中体会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认真读一读。
六、总结全文
学习了本文,我们了解了梅花,了解了外祖父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我们就应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就应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梅花魂教案(5):
梅花魂教案
1、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能有感情的通读全文。
3、理解本文的蕴含的爱国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是怎样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2、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3、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冲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光]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这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出示梅花挂图。)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可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资料,想一想,作者透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资料、非回忆资料给课文分段。(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根据课后思考题1前半题的提示:“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一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一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一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我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重点: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3)不能回国;(4)赠墨梅卧;(5)送梅花仇;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比较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2)“我不留意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透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a、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b、“清白”是什么意思?“沾污”又是什么意思?
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3)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4)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5)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
a、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6)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应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我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此刻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持续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资料。
三、总结方法,帮忙学习第一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潜力。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1)“常常教我读唐诗宁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我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我的子孙也不忘自我祖国的文化。)
(2)“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a、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来源、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四、放手自学第三件、第五件事,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放”学,发展潜力。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向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方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我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我的心愿。
五、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书设计: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中国心
4、赠送梅图
5、递梅花巾
阅读精选(1):
壮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是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此外,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及全国的许多省、市、自治区也有程度不同的壮族人口分布。壮族与越南境内的岱人、侬人有同源异流的关系。境内外的壮族聚居区大体连为一片,还有相当一部分与汉、苗、侗、瑶、松佬、毛南、水等民族杂居。
自然条件方面,在我国境内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岭南地区,大多属于亚热带,那里气候温暖,年降水量1200一2000毫米,林木葱翠,有大片原始森林,江河纵横,众多河流像西江各支流、郁江、红水河、柳江、桂江等流向东南,水力资源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境内地形呈盆地状,丘陵、山地相互交错,壮族村寨大多建在坝子、河谷区域和半山区,那里土层肥厚,水源丰富,十分适宜于农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生长,盛产稻、玉米、甘蔗、黄麻、油桐、橡胶、剑麻等。矿产以锰、铝、锡、铅、煤等为主。
语言方面,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它们在语法结构、基本词汇等方面大体相同。由于壮汉人民交往频繁,其语言词汇中吸收了二些汉语词汇。大约在唐代,部分地区的壮族先民曾模仿汉字“六书”的造字法,创制了一种与壮语语音相一致的“方块壮字”,俗称“土俗字”、“字喃”。方块壮字主要用于民间诗歌的创作或记录,道士写经、民间记账、写契约、记家谱也杂用这种文字。壮族著名的创世史诗《布洛陀》、英雄史诗((莫一大王》以及《陆驮公公》、〈开天辟地歌》、《盘古歌》、《人类来源的传说》等神话传说,民歌集子《恨歌》、《憧歌》,神话和古典长诗《岑逊大王》、《姆洛甲》以及许多民间传说故事、戏剧、师公戏等,都是用方块壮字记录下来并流传至今。1955年创造了一套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以广西武鸣话为标准音,195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推广使用。1980年进行修订,全部使用拉丁字母。宗教信仰是从自然崇拜发展到祖先崇拜,最后到多神教的崇拜。在宋、元时期有佛教、道教信仰,鸦片战争后,又从法国传来天主教。
族源方面,考古发掘证明,这天的壮族在体质特征和文化特征上与柳江人、西畴人、甄皮岩人、大石铲文化等有共同之处,证明壮族先民自古以来就已生息、繁衍于岭南的广大土地上。壮族民间流传的《布伯》、《且依且咪》、《伏羲兄妹》等神话故事和考古发掘,则证明壮族先民以前历过漫长的原始群落时期。那时,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群体,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由于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依靠群众的力量以求生存和发展。随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壮族社会逐渐向氏族公社过渡。大约在商周时期,私有制逐渐产生,父系氏族公社瓦解,壮族社会开始进人了阶级社会。
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开发岭南地区,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极大地促进了壮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建立南海郡、象郡、桂林郡,将岭南地区纳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秦汉之交,继任南海尉的赵佗乘机割据岭南,建立了南越王国。南越王赵佗推行一系列的政策,必须程度上缓和了隔阂,促进了岭南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西汉击灭南越,将原岭南三郡增设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珠崖、儋耳等九郡,加强了岭南地区的郡县制统治,进一步促进了岭南越人的封建化和汉化过程。此后,历经唐、宋的羁糜政策和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制度及改土归流,中央王朝对岭南地区统治进一步加强,北方汉族移民也不断到来,汉越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广泛和密切,越汉互化的现象愈来愈普遍,至清代,岭南地区人口的分布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壮族及其先民的分布地逐渐从粤西、桂东、桂北向桂中、桂西及滇东南等地的山区聚居。
族称方面,在汉文史籍中,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民族被泛称为“越”或“百越”、“百粤”,“西贩”和“骆越”则是其中两个较大的支系,包括了壮族的先民,大致分布于今雷州半岛以西及广西地区,活动中心在今桂江流域和得江流域一带。其族称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与当地越人垦食“骆(锥)田”有关,一说与“鸟田”(即锥鸟)的传说有关,前一种说法较普遍。直至近现代,壮族人仍将山麓岭脚之间称为“六”,“六”与“骆”同音,而将其间开垦出来的田称为“那六”。西贩、骆越等名称在历史上消失后,三国至唐宋时期,在他们曾活动的地域上先后出现了“乌浒”、“理”、“僚”等名称。宋代时,在今广西庆远、南丹一带出现了“僮”之名,它最早见于南宋范成大所撰的《桂海虞衡志》,明清以来,有关“僮”的记载越来越多,它是最先从理僚中分化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以“僮”为壮族的族称。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广西开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并进行了民族识别,由于壮族有许多自称,如“布壮”、“布依”、“布雅依”、“布傣”、“布越”、“布曼”、“布土”、“沙人”、“布衣”、“布诺”、“布寮”、“布班”、“布民”、“布妥”、“布锥”等2O余种,而“布”在壮语中
有“人”之意,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改“僮”为“壮”,取其健壮、茁壮之意,这样将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地有各种自称的壮族人逐渐统称为“壮族”,称呼至今。
壮族由于与汉族接触较多,在节日方面也有一些重合,如与汉族相同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另外,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壮族风俗习惯也有不同,因此即便是同一节日各地也有自己的特点。
正月大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白定一带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
除夕之前,人们要停工休息,并杀猪祭祖,置办富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家家户户都用当地特产的大粽叶,将十斤糯米、二斤猪肉、三斤绿豆,包扎成大年粽,放在大铁锅中烧煮三天三夜。到除夕这一天,要把这些东西供给祖先,还要在牛栏前祭供一阵,因为牛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祭祀要男女分别进行。初一黎明时,各家换上新的门神,贴上新的对联,全家老少都穿上新衣,并燃放炮竹。初一到泉水、河边“汲新水”回家;初二到岳母家拜年聚会。
村中要开台演壮戏,抬土地公巡游村寨,以驱除鬼怪,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初一、初二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这两天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一年的祸福,所以要个性留意在意,为了不给一年带来不祥之兆,老人们这两天都在屋里睡觉,年轻人则互相拜访,相聚在一齐游戏玩耍。初三要祭地公,每户出一份肉,由管庙者把肉送到祭祀山,各家派一人参加祭祀仪式,结束后,大家分食祭品。这项活动的目的是祈求土地公保佑再获丰收。在这天,出嫁的姑娘要回娘家,如果姑娘的父亲已死,还要为亡父祭奠,一般用猪肉二斤、酒一斤和甘蔗一斤,粽把五斤。正月十五日,重新买酒买肉欢宴。正月三十过小年,买鸡买肉做粽把,不再祭神灵祖先,能够尽情畅饮。当地壮族在这个节期禁忌相当多,人们务必严格遵守。
在壮族聚居的靖西县,每逢过春节,节前要打扫环境,干干净净过年。年三十晚上,各家在堂屋祖先牌位前设供桌,桌前挂一张美丽的壮锦或者刺绣的桌围,桌上置摆大粽把、年糕、米花糖及鸡、鸭、鱼、肉等供品祭奠祖先。同时在家中火塘内燃烧一根耐烧的大硬木,直到第二天都不会烧尽灭火,预示子孙绵延久长、烟火不断之意。初一清晨,鸡叫头遍,壮族姑娘要燃起火把,提着桶到井边、泉旁打新水回家。有的要争打第一桶水,以求吉利;有的要先轮流数天上的星星,在群星渐隐的时刻,看谁的眼睛尖、福气大,直数到天色大亮,剩下最后一颗星时,姑娘们便开始捧喝新水,边喝边唱。村中公认的“伶俐嫂”伴着姑娘们喝新水。大家认为喝伶俐嫂捧的水,就会聪明伶俐,故曰“伶俐水”。第一捧水要奖给第一个到泉边的姑娘,第二捧水大家能够争着喝,聪明的伶俐嫂捧着水将姑娘们逗得欲喝不能,欲罢也不能,她口中还说着许多逗乐的话,整个泉边荡漾着姑娘们的欢笑声。大年初一的伶俐水,是姑娘们向往未来的情感追求,谁不期望自己聪明伶俐呢?谁不想在新年里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呢?所以,这大年初一的伶俐水,是姑娘们势在必争的。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也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小伙子提着用木头、木瓜做
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高兴地送给贺年的舞鸡者封包。舞春牛的“春牛”是用竹片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此外,还有敲锣打鼓的,领唱春牛歌的,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这些活动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
贵州省从江县的壮族,历史上是从广西迁来的,他们的正月大节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一日举行。节日前一天清晨,将一头由各户轮流喂养的社猪,抬到村外特定的“社棚”前,群众宰杀,祭祀社王。祭毕,将猪肉分开,用竹子串上,分给各户。各户用这些猪肉加上自己准备的其他祭品,供奉祖先。然后,全家一齐进餐。这一节日的源起是来自当地民间传说:壮族的祖先原在广西,后有一男子前往贵州省从江一带谋生,这就是贵州壮族的祖先。广西的祖公在贵州祖公临行前说:骨肉远离,以后每逢春节和七月半都要回老家看看。但之后随着人口的增长,贵州祖公觉得每年前往广西探亲很难周全,再加上路途遥远,于是决定提前一个月过春节,以便分散在两地的亲人团聚,因此而构成“壮年”。
陀螺节
壮族传统的体育盛会,每年农历大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正月十六日举行。
陀螺,壮语叫“勒江”,由质地优良的坚木制作而成,大的重1斤左右,小的也有二三两,陀螺的“头”是圆滑的,打的时候,用二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向缠到自认为能够了,然后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起来了,时间最长可转到七八分钟才停下来。比赛场上,热闹异常,能将陀螺转得时间最长的人将获第一名,被誉为“陀螺王”。
清明节
每年农历三月间举行,跟汉族一样,这一天家家都要烧香设供,祭祖拜坟。过去通常是同一宗族的所有家庭群众举行扫墓仪式,后改为各家各户自祭。届时,除年老体弱者外,其余家庭成员务必参加。人们带上花糯,肉橄把依次到各个坟墓前去供祭,供品务必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了不吃,认为带回家会招鬼进门。如果三月初三在前,清明节在后,有的地区则在三月初三这一天上坟。到时不做农活,休息三两天。
在这一天,各地一般都用各种植物汁染成糯米饭供奉祖先,有的还要用鸡、鸭等物作供品。有的只染成黑色,有的则染成五色。所谓五色,即红、紫、黄、黑、白。红色用红节藤汁染泡成,黄色用“花买”(一种香花)汁染泡成,黑色用枫叶汁染泡成,白色即用米的本色,紫色用红蓝草浸染泡成。由于五色糯米饭都是用这些花花草草的汁染成,因而散发出一股独特的香味。据说以此供奉祖先,能保佑子孙、后代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端午节
又称药王节、药师节。农历每年五月初五举行,节期一天。节日资料各地不尽相同。
广西龙胜一带壮族,五月初五这天要用粽子和肉类供奉庙神及祖宗,并上山采草药。人们普遍相信这一天采回的药草疗效最好。用这天采回的药草熬水洗澡,可使皮肤光洁,不患皮肤病,不生烂疮。在靖西县,节日有专门的药市,街道两旁摆满各种药材以及蛇毒、蛤蚁等等,一清早人们就从四面八方来赶药市,买需要的药品,还可饱览各种药材标本,获得防病治病的知识。这天各家各户还要在屋里烧袖子皮,熬煮醋液,在门上插一些芭茅草、枫叶和艾草以示驱邪免灾。端午药市这一习俗,是古代壮族人民在同疾病的斗争中逐步构成的。
中秋节
壮族人民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全家要赏月、吃月饼,过中秋节。孩子们则用抽子皮自制成各种鬼脑壳,化妆成高公、矮婆,到村里富裕人家桌上取食月饼。青年男女结伴到田地里象征性地偷回一些瓜果蔬菜,俗称“偷青”。认为吃了这些偷来的瓜果蔬菜能够明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德禄县壮族人民,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以“闹哥孩”这项活动来庆祝中秋节。最初这项活动叫“请囊海”,“囊海”是壮语,即“月姑”之意,意为请月亮里的仙女下凡与民同乐。届时,村里的老少男子都要来围观。在闹台上摆一碗米,上插数根燃香,一边摆一碗月饼;闹台的两边各竖立一根柴担,一根的顶部插一个抽果,果上有若干香条和蜡烛;另一根顶部挂一双鞋、一双袜子和一块面巾,妇女们围闹台而坐,开始唱歌请月亮上的仙女下来与民同乐。歌唱近一个小时后,数位女子站起来东跑西穿,人们便知这是仙女下来了,那些女子便是仙女的化身。她们跑一阵后就在闹台前坐下,身子左右摇摆,口里说着含混不清的话。这时其他妇女一齐上前来问她们将来的祸福,仙人托身的女子也一一作答,从此后她们便是公认的巫婆。“哥孩”下来后,闹台周围的妇女便开始对歌,资料一般不涉及感情,多是有关史实、社会一类的,尽兴方散。此后对歌还要持续
数个晚上。
同是这一天,在广西靖西、那坡一带的壮族,到了这一天,姑娘们用艾叶水沐浴,梳妆打扮,打扫屋内外,用抽子叶水洒在房屋四周。把一根五米到十米长的竹竿竖在门前空旷地,顶上插一个插满线香的袖子,香烟缭绕,作为指引月姑下凡的天梯。门前置桌,放上月饼、香蕉、袖子、甘蔗、柑桔、煮熟了的芋头和成把的毛豆等供品。姑娘与小伙子们围坐一齐,推选一位姑娘扮作月姑,坐在地席中央,用两手中指和大拇指分别压住双眼和双耳,旋转头部,以示正从月宫下凡。大家将月姑认作“同年姐妹”(义姐妹),请她对歌。大家发问,她作答,场内欢歌笑语,情意绵长。
除了与汉族相同的节日外,壮族还有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这些具有独特风俗的节日,更能体现壮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构成的独特风貌。
请牛节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举行。广西的壮族农家,在新年正月初一日,要让小孩到河滩边牵“石牛”回家。他们认为凡是有洞的石块,就是“石牛”,能够用牛绳穿着,牵回家中,“养”在牛栏里,小孩们边找边牵还边唱《请牛歌》,当地人们认为把石牛请回家,可保来年牛只兴旺,并免遭瘟疫之灾。
花王圣母祭
又称花婆祭,壮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举行。当地民间相传:花王圣母既是专司生儿育女的神抵,又是儿童的守护神,不论男孩女孩,都是花王圣母家中庭院所种神花的花朵。因此,壮族妇女生育之后,即在床头墙上,扎一束野花,作为花王圣母的神位,每年正月初一清晨,儿童起床后,先向花王圣母跪拜叩首,祈求花王圣母保佑自己健康无病。
敬蛙节
壮族传统风俗节日,又称“蚂拐节”。广西的河池、百色及东兰、凤山一带的壮族人民,每年春节期间,以数村为单位进行敬蛙活动,这是一个与农事活动紧密相关的节日。
据说古代那里壮族有一个名叫东林的孝子,他的母亲去世时,屋外蛙声不绝,他怕打扰了母亲灵魂的安宁就用开水浇死了青蛙(蚂拐)。结果闹得蛙声断绝,害虫旺盛,人间遭灾,颗粒无收。这时,东林才明白自己不对,误杀了“天女”(青蛙),因此给“天女”厚葬,并在每年正月接“天女”回人间过节。以后每年正月初一,人们都要选一二十名青年,穿着盛装,敲锣打鼓到田边地头寻找正在冬眠的蚂拐。最先找到的那只青蛙被尊称为“蚂拐头”,大家唱歌祝贺。之后在所捕青蛙中选一只,与“蚂拐头”配成一对,送往村里“蚂拐亭”,祈祷后,就把青蛙打死,装进一个大竹筒。发现蚂拐的人被尊为“蚂拐郎”,由其主持当年的蚂拐节活动,首先由找到它们的小伙子抬着蚂拐挨家拜年,向各家各户道贺,在主家门前唱几句古老的蚂拐歌:“呼一呀,鹤莫飞,鸦莫叫,蚂拐姑娘到,来把新喜报。”并对主家唱道:“养鸡变金风,金凤下彩蛋,养狗成猎犬,猎肉来当餐。养牛生龙角,麒麟满牛栏。养马变骏马,员外配金鞍。主家手儿巧,摸土变银钱。”这首古老的充满喜气吉祥的蚂拐歌,唱得主家眉开眼笑,他们给“蚂拐姑娘”送上米或钱、彩蛋、松把、肉粽等年节礼物,每一天的游村至日落方告结束。各家各户送的钱为百家钱,米为百家米,钱
留作节日聚餐的开销,米则分给小孩,保佑孩子快快长大。
夜晚,村民到停放蚂拐的亭子为之守丧。正月最后一天,各家宰杀鸡鸭,煮五色糯米饭,午饭后,全村人将蚂拐送到坟地入葬。葬前,由蚂拐郎打开上一年的葬蚂拐棺木,检验其骨骼,如见金黄色,则预示当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如遇黑色或灰色,则表示年景不佳,要人们预防早涝灾害,并烧香祈求丰收安宁。然后,数村男女青年奉献祭品,并敲击铜鼓,跳起舞,其仪式十分隆重。这是一个对青蛙表示尊重的节日。把青蛙当作吉祥物,是因青蛙捕食害虫,保护庄稼,同时,与壮族自远祖以来就以农为业有密切关系。这与古代壮族先民在鼓面上铸造青蛙模型一样,是祟敬青蛙的表示。另外古代壮族的某些部族曾以青蛙为图腾,故有此遗俗。
铜鼓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隘洞及长乐一带壮族节日,分别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
届时,青年们把铜鼓抬上山顶,郑重安放于固定的木架之上,进行敲打铜鼓比赛。赛前要举行传统的祭祖仪式。比赛时,公鼓(大鼓)对公鼓,母鼓(小鼓)对母鼓。每组三人,轮换着敲打,鼓声不能中断。以打得动听、持久、响亮且鼓面不裂作为决定胜负的标准。击鼓比赛进行的同时,青年男女们放声对歌。鼓声、歌声、笑声此起彼伏。比赛结束,人们摆出从家里带来的粽子及其他食物,在山坡草地上野餐。
吃立节
广西凭祥,龙州一带壮族民间特有的节日,农历每年正月三十日举行,壮语是“过晚年”或“补过晚年”的意思。
相传,这一节日始于清代光绪年间,为纪念保卫边关的胜利。光绪十一年(1894年),农历十月廿九日,法军攻陷谅山,紧逼我南疆要塞镇南关,边关壮族人民连春节也但是,挺身保卫家乡。次年年初,冯子才指挥各路军队反攻,大败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当壮族人民回到家乡时,已是农历正月三十日,春节早过完了,为了庆祝胜利,人们于当日杀鸡宰羊,补过春节。此后,习尚沿袭,边关壮族人民一般都在农历正。月初二结束过年,正月三十日又欢度“吃立节”。如今,吃立节期间,人们载歌载舞,共庆这一特殊的节日。
土地日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各地节日资料、过节方式不尽相同。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那荡地区的壮族,这天家家户户打制糯米把把、包汤圆、杀鸡,到土地庙祭拜土地神,同时观察当日天象,由此决定气候状况。他们认为,这天如果晴天,这一年便会风调雨顺、万谷丰收。反之将有不测天灾,要人们提防。武鸣县双桥一带,二月二正值下秧时节,过节时家家用把耙代替米饭,通常天亮前做好吃完,意在封住鸟类的嘴、眼,使庄稼不至受到它们的侵害。并要举行祭土地神仪式,祈求神灵保佑禾苗茁壮成长。
开定浪
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宁县壮族支系布雅衣人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当地布雅衣人各村寨,都有一个议事亭,。里面供奉着农神。议事亭不仅仅是举行全村性的农事祭祀和祈求平安的场所,也是村中老年人商议劳动生产、宗教祭祀和处理村民婚姻等纠纷的地方,当地壮语称之为“定浪”。定浪成员都是在村内有威望的老人,每年二月初二日,便要“开定浪”,商议春耕农事。届时要准备祭品,行祭祀之礼,以祈求当年五谷丰登。
花王节
又称花朝节,百花仙子节或花婆节,壮族民间传统娱乐节日。一般是农历二月初二日举行活动,也有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日过节的,节期一天。活动资料主要是祭祀生育神和儿童守护神的百花仙子,即花婆。
这天,各村寨妇女们聚集一齐,性情相投者互相结拜为姐妹。之后杀鸡敬祭花王,祈求花王馈赠孩子并保佑儿童健康成长。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百花仙子的生日,桂南一带的壮族要举行隆重的庆贺活动。节日前,姑娘们就忙着做绣球,煮糯米饭,小伙子则各自准备心爱的传统礼物。
节日这天,人们便涌到盛开着朵朵红花、象征百花仙子的木棉树下,开始以对歌为主的庆祝活动。男女青年们三五成群,互相对歌。除一般情歌外,还须有歌颂百花仙子的纯洁、美丽和芬芳的歌,以此象征他们的感情纯洁完美。对歌中,青年们向意中人抛绣球和赠送礼品。小伙子收到绣球并不带回家,在傍晚分手时,都把它抛到高高的木棉树上,把绣球送给百花仙子。这是花王节最后的仪式,场面热烈隆重。人们认为,百花仙子能保佑他们的子孙像木棉花一样繁盛、火红,像木棉一样心地洁白。“花王节”在古代就很风行,这种风俗寄托着壮家人民的完美愿望,沿习至今。
春社节
又称保阳春节,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山县洛东一带壮族传统的祭祀节日。每年二月初二日举行。
这个节日主要祭祀古代一位敢说真话的社王。传说有一次皇帝宴请宾客,席上摆满山珍海味。皇帝问客人哪样菜最好吃,客人中社王说盐最好吃。皇帝认为是嘲笑他,便把社王杀了。之后,社王的弟弟特意去当御厨,在第二年皇帝宴请宾客时,他炒菜故意不放盐。皇帝责问,他便以其兄被杀之事相告,故不敢放盐。皇帝最后悔悟,于是降旨: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两个社日纪念社王,此后,相沿成习。另一传说则是御厨说“盐最好吃”。皇帝杀了这位御厨,并发誓从此不吃盐。一次,皇帝出外狩猎,肚中饥饿难忍,走到一茅屋农舍,农妇只有粗食咸菜给他吃。再次尝到盐味,皇帝内心感到杀错了御厨,故封他为“社王”。当地农历二月初,已进入农忙季节,农忙之际,人们专门。祭祀社王,以求社王保佑这一年风调雨顺,获得丰收。各个村寨举行二月社的场所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祭祀时,各家在社王前供整块熟肉、烧纸等祭品,然后举行祭祀;另一种是以村寨为单位,进行祭祀时,由全村寨集资购买肥猪后将猪抬到社庙或社坛前,摆上其他祭品,举行统一的祭祀,祭祀后的猪肉按集资户数均分,将分得的猪肉拿回家,全家煮食欢聚。这一天,人们到社坛去烧香化纸祭祀,在煮熟的鸡或肉等供物上特意放上一
小撮食盐。部分地区社节里要请道公打酿,举行抢花炮、舞狮子、表演武术、唱戏等文娱活动。
观音诞日
壮族妇女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举行。
这一天,凡建有观音庙的壮族地区,妇女们都要带上供品,到庙里去祭祀观音菩萨。在广西凌乐县,妇女们则要相互约定,徒步到离村寨几里远的水源洞祭供观音,以求赐子赐福。
三月三节
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义为到洞外、田间去唱歌,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多在农历三月三日举行,也有在秋季举行的。
《太平寰宇记》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可见对歌习俗至少在宋代已构成。
壮族认为,唱歌能够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唱歌娱神,能够消灾除难,故时常选取吉日到野外唱歌,逐渐发展为定期的节日。民间传说壮家有一对青年男女,擅长唱歌,两人情深意长,经常用山歌叙述感情。由于父母阻挠,最后不能缔结良缘,于是以身殉情,那天恰好是农历三月三。年轻人为了表达对不合理婚姻习俗的抗议,追求恋爱婚姻自主,便于每年这一天集中到一块对唱山歌。
另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老头,养了三个女孩,个个生得俊巧伶俐。等她们三姐妹刚刚长到十八九岁上,说媒的就挤破了大门。但是这三姐妹,连一个求婚的小伙子也没看中。这么一来,她们的阿爹也没了办法。聪明的三姐妹便对说媒的人说:“这么多人求婚,我们答应谁好呢?不如约定个日子,叫所有求婚的人都来我家门前唱歌。谁唱得好,我们就嫁给谁。”
说媒的就把三姐妹的话传给所有求婚的青年。在约定的日子里,上百成千的小伙子们,都赶到三姐妹家门前,有很多姑娘们也赶来看热闹。大家唱了一天没有尽兴,之后又唱了一个晚上,三姐妹便从中选嫁了三个唱得最好的小伙子。从此以后,人们便每年举行这样的歌会。
据传说这天也是为了纪念著名的歌仙刘三妹。刘三妹原先是在壮族民间传说中所使用的名字。之后由于传说的改编,刘三妹被改称为刘三姐。有的传说讲刘三妹与一个秀才对歌相爱,双双化作石像,人们为了纪念这对年轻的歌手,于是在节日中进行对歌活动。也有的说是因为刘三妹上山砍柴,被地主预先割断山藤,使她不幸落崖身亡。因此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连唱三天三夜山歌来表达对这位歌仙的怀念。所以这一天又有“歌仙节”之称。
为了欢度“三月三”节日,壮族人民要按传统制作五色糯米饭。人们摘来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等花草植物,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受仙女们的赞赏后留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歌圩节一到,各地区传统歌点山头旷野、竹林草坡,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五言、七言以及五三言、七三言的壮歌,出口成章。歌词资料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民族历史、现实生活、生产知识等等。男女老少在这歌好中度过一个不眠之夜,歌好也成为传授知识的好场所。
人们以歌叙情,以歌交友。年轻人唱的歌有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等。“三月三”壮族歌抒,不仅仅是青年男女充分施展唱歌才华,以歌交友,以歌斗智的节日,而且也是远近闻名的文娱活动,同时还吸引了不少外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及观光。
在歌抒上除了对歌以外,姑娘还将绣球抛向中意的小伙。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以此象征纯洁的感情。对姑娘抛来的绣球,小伙务必反应迅速,稳稳接住。如果绣球落地,就要罚作游戏或唱山歌。在绣球漫天飞舞中,夹杂着笑声、歌声,欢乐的气氛让每一个人都流连忘返。
在广西都安一带,三月三歌圩中还有一种男女青年的交际习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用。小伙子在歌好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感情的种子。
19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将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的歌节。
三月三大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清江一带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
当地相传,以前那里曾有一位英雄,为人正直,经常除恶济贫,得到百姓的爱戴。之后,他被强大的敌人打败,就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死在一棵枫树下。当地的壮族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的这天,到野外采枫叶,与糯米搅拌在一齐,煮成黑色的菜饭,大家围坐在一齐食用。据当地人说,食用这种饭既能够避邪,又能够预防疾病。
鱼花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得江西岸壮族渔民传统节日。每年举行两次,第一次在渔汛期即将到来的三月二十日,以预祝当年多产鱼花,多捕大鱼,获得好收成。第二次在汛期过去后的七月二十日为庆贺渔业丰收而举行。
节日里,渔乡人以其独特的“鱼花宴”,招待亲朋好友,祝贺节日。饭桌上,大家都以鱼为话题,相互传授捕鱼养鱼经验。亲朋来得越多,吃得越多,越是象征丰收和吉祥,这样主人会倍感高兴。这一天深夜,渔乡各村灯火通明,锣鼓喧天,人们唱歌、跳舞庆祝节日。这天除壮族外,附近其他民族的渔民也过此节。
陇端节
云南省富宁县一带的壮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过此节。
陇端为壮语,“陇”为下之意,“端”为平坦宽阔的地方,“陇端”即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的意思。相传北宋时,壮族人民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在侬智高率领下起义,他自称“南天王”,几经征战,退守云南富宁县一带,最终失败。朝廷怕他们再次起事,就将一部分壮族人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时,留和去的壮族人悲哀叙别,约定离开的人来年归来团聚。
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便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从此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壮族都过“陇端节”。节日里,要举行歌舞、杂耍、演壮剧活动,习惯上白天演武剧,晚间演文戏。青年男女则聚在一齐夜以继日地唱歌,但白天在野外唱,晚间必须要回到村内,女在屋内,男在屋外,隔墙对歌。如果双方有意,能够互赠信物。姑娘收到的物品大都是丝线、首饰、花毛巾和糕点等;而回赠给男青年的则是自己手制的布鞋,五色糯米饭和粽把等等。
祭娅拜
广西壮族自治区者宁、索乌一带壮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兔日举行。
这天,人们要杀猪、牛各一头,鸡两只,煎鱼48尾,到娅拜山上去祭奠壮族女英雄娅拜。
相传,娅拜是毛根寨人,生活在宋朝,由于朝庭官兵经常闯进壮乡骚乱、破坏,娅拜便和丈夫一齐率领壮族百姓起来抗击官兵。因为她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指挥众人一次又一次打败前来骚扰的官兵,保证了壮乡的安宁。数年后在一次和官兵的战斗中,娅拜不幸遇难,这天正是四月兔日。人们悲痛地将英雄埋在一个高坡的长青树下,并把此山改名叫娅拜山。从那时起,每年娅拜遇难的日子,人们都要杀猪宰牛到娅拜山上去奠祭,祭祀活动十分隆重。
逃军山节
广西壮族民间纪念节日。岂江流域的南宁、琶宁、武鸣、宾阳、横县等地的壮族,农历每年四月初八这天,盛装打扮,纷纷登上逃军山顶,举行纪念活动,先烧香祭祀壮族英雄李亚王,然后开始跳道公舞、师公舞、采茶舞、山歌舞,青年们对唱山歌,这是为了纪念壮族英雄李亚王。
传说李亚王原名李花龙,因他身上长有一身似蛇的花纹而得名。他从小习文练武,长大后文武双全,智勇过人,有一年岂江发洪水,庄稼几乎绝收,但官府仍增租加税,壮民困苦不堪。李花龙义愤填膺,便在军山下组织一支义军,攻下五个县城,得到人民拥护,人们就称他为李亚王。之后官府组织10万水陆大军征剿,李亚王寡不敌众,逃到山上,凭险抵抗。官兵久攻不成,伤亡惨重,便开始封山,义军断粮吃尽野果,第三年的四月初八全体起义者饿死在山上,从此这座山便叫作“逃军山”。据说,之后,被打死的官兵都变成了老虎伤害人畜。四月初八这天,出现一位猎神,青年壮士跟着猎神不到半月便把老虎消灭干净,人们欢呼雀跃,一路送猎神来到逃军山顶时,猎神忽然不见。人们认为这是李亚王显灵来为民除害,就在山顶修了一座庙,每到四月初/又这天就到山顶来纪念他,相沿成习,成为岂江河畔人民最隆重的节日。
牛魂节
也叫“牛王节”、“脱扼节”、“牛王诞节”或“开秧节”,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举行,也有在五月初七、六月初六或七月初七举行。
相传,牛曾是天上的神物,牛王奉天帝的旨意,下到人间来播种百草。牛王脑瓜笨,天帝命它三步撒一把草,它误认为一步撒三把草,结果杂草遍及大地。之后天帝罚它将功补过,不许再上天庭,在人间永远吃草。四月初八是牛王诞生日,据说牛王在这一天也要从天上下到凡间来探视耕牛,保佑其不患疾病瘟疫。因此,在壮乡,这天不管农活多忙,都要让耕牛休息一天,不准骂牛更不准挥鞭打牛,因为倘若打牛,把牛魂惊走,就会影响农事。在牛栏门口贴四方形红纸,设桌祭祀,同时家家户户要蒸煮五色糯米饭过节,并给牛吃甜酒和五色糯饭。
人们把牛牵到绿草丰茂的地方,让牛自由自在地吃个饱,主妇清扫牛栏,撒上石灰,放上新的干草。小孩子则轻轻为牛刷背,让牛舒舒服服地过一个节日。此外人们还要聚在一齐唱歌,敲击铜鼓以示庆祝。广西东兰县壮族,在这一天要拿下牛鼻绳,脱下扼和竹筒铃,给牛洗澡、梳毛、捉虱、擦痒。中午,各家在堂屋摆上酒菜,举行传统的敬牛仪式。由老人牵牛绕桌一圈,并且边绕边唱“牛啊我的宝咯,牛啊我的财咯,捻子花开了,阳雀鸟叫了,春水弹琴了,禾苗封恫了,脱扼节到了,我把你来敬,我把牛扼脱,让你喘口气,让你歇歇脚,吃口好饲料,听我唱牛歌。”唱罢,喂给牛一团五色饭和一块腊肉,之后唱述牛的来历。唱完,再给牛喂上一次腊肉和花糯饭,全家人摸摸牛背,说些吉祥祝福的话,送其回圈,添喂上好饲料。广西龙胜,村民们四月初八要杀猪到牛王庙祭祀,祈求耕牛兴旺,五谷丰登,表现了人们对耕牛的崇敬和爱护。有的地方还要长者高唱牛歌:“……惜衣方有衣服穿,爱牛才有五谷收,奉劝世人惜耕牛,人畜两旺乐悠悠。”在这一天,不准骑牛,如发现牛偷吃庄稼,也只能悄悄牵走,绝不能够大发雷霆。解放后,消除了祈祷招魂的迷信,其他活动仍然照旧。牛魂节表现了壮家对牛的珍爱,对丰收的渴望,是具有农耕文化色彩
的节日。
拜秧节
又叫插秧节,壮族民间农祭仪式。居住在广西东兰、凤山一带的壮族农家,农历每年四月初八日要进行祭祀秧田的古老仪式。
这一天,各家要杀鸡到田头祭拜秧苗,以祈祷秧苗茁壮成长。有的人家这天到河边拾捡“脱马腾”当汤圆煮吃。广西壮族。自治区思县那荡乡一带壮族,这天还要开塘捉鱼,吃“鱼生”,并修理犁、耙等准备耕田插秧。南部地区,人们请道公到田里赶鬼,然后开始插秧。传说,这一习俗起源于一个壮家姑娘,她聪明美丽能歌善舞,尤其插得一手好秧苗,因此,人们就叫她秧妹。一天,秧妹在木楼上织锦,忽然闯进一伙人,把她抢到土司那里。土司让秧妹嫁给他,她不答应,就被关在一个岩洞里。于是她不吃不喝,整天痛哭,泪水流干,哭出血来,染红了红水河。之后她变得瘦骨嶙峋,土司见秧妹不像以前那样美丽,就逼她下田插秧,如果她一天插完一块大田,就放她回家。就在插到最后一棵秧苗时,她突然倒在田头,手里握着最后一棵秧苗离开了人世。为了怀念心灵手巧的秧妹,每年在秧妹死去这天—四月初八,人们便到田头祭祀秧田,用一根芒杆插在新插完的秧田边,杆下吊着纸串,下面放一团糯米饭和一个鸡蛋,并焚香烧纸,祈求秧苗无虫无灾,茁壮成长,能够丰收,之后代代相传,构成了寄托人们期望丰收的风俗。
结拜节
壮族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
按壮族传统习惯,男子年满12岁后便有结拜弟兄的权利。平时要好的两人,如有意结拜,便在结拜节这天由老人主持结拜仪式。仪式上双方先按年龄排序,然后喝生鸡血,再禀告祖先,最后对天起誓。结拜兄弟后,意味着日后要相互关照,同甘共苦,如亲兄弟一般相互往来。
五谷庙节
又称“莫一大王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龙江两岸的壮族农事节日。农历每年六月初二这天,要杀鸡宰鸭欢庆莫一大王的诞辰。
相传莫一为宋代的壮族英雄,神通广大,有移山倒海的法术,被群众立为“大王”。但宋王朝却以“造反”之名将他杀害,人民为了纪念他,尊他为神,在家中香火堂右上角书有“救奉通天圣帝莫一大王”的神位。相传农历六月初二日为他的生日,所以要过“莫一大王节”。因莫一大王庙又叫“五谷庙”,所以又有“五谷庙节”之称。节日这天,人们到五谷庙祭祀,祈祷五谷丰收,人畜平安。一年一小祭,六年一大祭。小祭以家庭为单位,杀鸡宰鸭,为莫一大王烧香上供。每隔六年逢子、午年时,要以村寨为单位,杀猪、牛各一头进行大祭。要用它们的骨、肉、心、肝、肠等分别做成12道菜,不能多也不能少,然后隔一段时间上一道菜,表示12个月,依次奉祀,隆重地举行祭典。结束后,每户留一人参加聚餐,全部供品由各户均分。有的民间故事说,莫一大王能煮海水制盐,以自己的力量为壮乡造福,皇帝十分害怕,因此派兵来捉拿他。但莫一大王神通广大,虽被抓住砍掉脑袋,但他人却未死,提着脑袋飞上云天,放声大笑,吓死不少官兵。人们敬仰和怀念自己的英雄,便每年过此节日,以表示英雄活在自己心中。
六月节
又称六郎节、七郎节、或过小年。壮族支系布侬人的民间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节期一天。
布侬人过此节时,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要宰牛杀鸡、制作五色花糯米饭,举行传统的祭祀活动。民间传说此节日构成于宋代,是为纪念羁摩州首领—壮族英雄侬智高而流传下来的,他于宋庆历年间率领壮、瑶、汉、彝等族人民发动反抗朝庭欺压剥削百姓的起义。节日里所吃的花糯饭至少包括白、红,蓝,黑四色。这些颜色具有象征好处:红色代表起义队伍里的壮族,白色代表汉族、黑色代表彝族、蓝色代表瑶族。广南、马关和麻栗坡等地的布侬人过此节的时间和对节日的称呼有所不同。相传,侬智高从敌人重重围困中突围出来后,六月里经过的地方在六月过节,七月里经过的地方便七月过节。当朝皇帝十分惧怕、忌恨侬智高,严禁人民怀念奠祭他。聪明的壮族人民于是把六月节称为“六郎节”或“七郎节”,借爱国名将杨六郎和杨七郎之名纪念壮族人民的英雄。
祭青苗
壮族民间传统农祀节日,每年农历七月间择日举行。
为了求得粮食丰收,每逢农历七月,人们便举行祭青苗仪式。届时,用猪肉、米酒等作为供品供祭于村外田边,以示让禾苗神尽情享用,使其欢悦,保佑谷物丰收。然后开始路禁,以免行人惊动禾苗神。同时,全村老少聚集在一齐,一边饮酒,一边高唱农歌,尽兴后才回家。
达旺节
壮族民间纪念节日,农历每年七月二十日举行。
这天家家杀鸡宰鸭,把鸡鸭的腿留下来,等晚上月亮升起时给孩子们对着月亮吃,一边吃,还要一边向月亮招手,意思是告慰月亮里的达旺:生活很好,请你放心。传说,古代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名叫达旺,绣出的花鸟像真的一样。一次,她在手帕上绣了一只麻雀,不留意让针尖刺伤了手指,血滴到该绣眼睛的地方,麻雀就变活了,然后眨眨眼飞走了。
一天,这只麻雀被土司射伤了,达旺用手帕为它包扎,这时土司来了,她只好用手帕把它包藏起来。待土司打开手帕时,麻雀又回到手帕上去了。土司见达旺十分美丽,就要娶回去做姨太太,达旺坚决不答应。从此,土司怀恨报复。这年天早,土司就把达旺作为童女祭神求雨。
鸟兽快饿死了,达旺便把供品全给它们吃了。土司诬赖达旺偷吃了供品,将她剖腹验证。上天为此发怒,霎时飞沙走石,群鸟趁机把达旺的尸体搬到月亮安葬。乌鸦为之唱礼、白头翁为之戴孝、杜鹃唱挽歌,黄莺吹箫,麻雀跳舞招魂。这天正是七月二十日,此后人们就在这天纪念她。
霜降节
每年农历九月霜降这一天,广西大新县下雷、宝好、雷平及靖西、德保县的壮族,还要过一个纪念民族女英雄岑玉音的霜降节。
关于岑玉音的事迹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说壮族妇女岑玉音箭术高超,勇敢过人,曾带兵去广东、福建沿海一带抗击楼寇。她用兵果断,料事如神,多次打败人侵的侯寇,得到皇帝的封赏,最后她解甲回乡,直到逝世。人们因她曾在霜降这一天大败楼寇,所以在这一天举行祭祀以示纪念,逐渐构成为霜降节。另一说是她和丈夫一齐,为保卫壮族人民的安宁及财产,率兵抵御人侵之敌,于霜降之日大获全胜,故当地百姓庆祝三天,定为节日。每逢霜降的前一天,各地壮胞都到下雷附近各村寨借宿,次日清晨到玉音庙进行拜祭。据说清代时,当地州官也要备办供品前来参加祭祀。群众祭祀完后归来,就近表演舞狮、演唱壮剧、民歌等活动,欢度怀念民族英雄的节日。
祭田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一带壮族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
这天,各家到田边杀鸡、烧纸并插小白旗拜田。祈求神灵保佑庄稼免遭灾害,穗大粒满,茁壮成长。有的人家还在田边摆插一个稻草人,驱赶虫鸟,守护庄稼。这一天,妇女们还要整理晾晒全家衣物。人们认为这天天气最好,晾晒过的衣物不易发霉生虫。
乞巧节
广东省莲山县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日举行。
当地壮族相传,这一天,天上银河里的仙女会下凡到人间,姑娘们在这一天下河沐浴,则会容貌秀美动人,心灵手巧,所以,当地壮族姑娘都要在这一日下河沐浴。当地民间还传说,用这一天的河水酿醋格外醇香,因此,当地醋坊纷纷在此日前往河边汲水酿醋,民间称这种醋为“七月香”。
鬼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壮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举行、相传天神之子羡慕人间,常常偷偷下凡并化做乞丐,帮忙其他乞丐和背井离乡的人。天神明白此事后,命雷公电母将其击死。七月十四日那天,果然雷电交加。天神之子死后变成鬼住在阴间。当地壮族每逢其忌日,姑娘都要担着糯米等到河边洗涤,老人则在家里剪纸或折纸,男人杀鸡宰鸭,待鸡鸭饭菜做好后,把供品供在家里的神完前,给天神之子和祖先闻香味,然后在剪纸和折纸上写上各种敬奉的字句,在正堂里焚化,然后把灰烬分成几份,洒在河里、泉边和抛到空中,一家人这才开始享用酒菜。
躲鬼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民间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举行。
壮族认为,农历七月七日之后,各种厉鬼都出来活动,人们为免遭其害,都躲在家里。多数人家还在家里隆重地祭祀鬼神和祖先,求祖先保佑后代平安。
祭祖节
即中元节,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举行,资料主要是祭祖。部分地区七月初七开始设祭迎祖。
民间认为初七是天女沐浴的日子,水质最好,所以人们多在这天染布,做醋。这天要用新竹笋煮水祭祀,各家根据自家的经济状况杀鸡,鸭或猪。十四日开始大祭,祭品有猪肉、整鸡、整鸭、发糕、松把、米粉,糯饭等,祭品从十四日摆到十六日。每一天正餐前都要先热供品,燃烧纸钱及各种纸衣。经济状况好的人家,还要烧纸马和纸屋祭祖。灰烬用荷叶或芭蕉叶等包好,十六日祭祀活动结束,由老人头戴竹笠、用竹棍,挑到河边,扔进河里。节日期间,室外屋檐下安放一张矮桌,摆些供品薄祭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这些祭供游魂野鬼的祭品不能回锅热。已出嫁姑娘节日里要带上鸭、纸钱等礼品回娘家祭祖先,探望老人,但按壮族风俗,不管路途多远,女儿务必当天回到夫家,不能在娘家留宿。
祝寿节
壮族传统的敬老节日。一般都在农历九月九日举行。
按壮族传统习俗,老人六十寿辰,儿孙后辈都要杀鸡宰鸭为老人庆贺一番。这一天,要给老人添置一个“寿粮缸”(一般是一种较精致的瓦缸,可装米十斤左右),晚辈们都要在这天给缸里添米,装满为止。这种米叫“寿米”,平时不吃,只有当老人生病时才煮给老人吃,但不能吃完,否则意味着这人活不长久。以后,每年九月九日,儿女们都要给老人补粮缸,把寿粮缸又装满。壮族认为九九重阳,天高气爽,是个吉利日子。这天,出嫁的女儿带着孩子来祝寿,并提三五斤新米回来补粮缸。老人也把往年的寿米换出来一些,掺上糯米做成粽子和橄把,送给儿女和亲家吃,表示同福共寿。也有少数壮家是在老人做生日时,给老人“补粮缸”。这种反映壮族人民敬老风尚的良好习俗,持续至今。
祭百灵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壮族民间纪念活动。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人们就来到百灵山的百灵泉边放声歌唱,以纪念传说中的壮族青年勇士—百灵。
传说,古时候,天等境内有一座高不见顶的大山,山旁的深潭里有条恶龙,恶龙每年都要吃掉壮族歌坛上一名漂亮的歌手。壮族青年百灵为了杀死恶龙,使壮族歌声一代代传下去,历尽千辛万苦到天边取回开天剑,并用自己的血给剑淬火,最后斩了恶龙,而百灵却因失血过多死去。他死后变成了波赖(即雷公),每年春秋雨季,提着锋利的开天剑巡行大地,一看到有人作恶,便用剑劈,剑闪处,立刻闪出一道霹雳,把坏蛋劈死。人们为了纪念百灵,便把镇住恶龙的山叫百灵山,山上流出的清泉叫百灵泉,并于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百灵生日这天到泉边放声歌唱,日后便构成祭百灵节,此俗沿袭至今。
壮族九月九
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思阳地方壮族过的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
届时,家家杀鸡杀鸭、蒸煮糯米饭到野外或高坡上去拜神仙,并就地野餐。相传古时候,一位妇女在神灵指点下,在九月九日这天将炒鹿肉和羊肉送给两位在山上下棋的神仙。神仙用救生还阳的法术救活她已死去几天的儿子,并把孩子九岁的命数改为九十岁。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于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各家都到郊外去祭祀神仙,祈求神仙保佑儿孙们健康长寿。
送火神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举行。
届时,村民们在野外用稻草造一间小屋,用鸡和酒等物祭祀一番后,再放火烧掉小屋表示火神以后不会再去火堂烧他们的房舍。当地壮族人家十分崇拜火,禁止对灶火,灶石及火堂吐痰、擤鼻涕。
洗小铁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下雷一带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二日举行,节期一天。这天,各家请道公赶鬼,把锄头、犁耙等农具洗净晾干,妥善收藏,意味着农具辛苦了,此刻是农闲季节,可让其安闲一段时间。此外家家还要准备酒肉饭菜大吃一顿。
双喜节
又称“十情节”,“尝新节”,壮族民间喜庆节日。
农历十月初十日,广西马山、上林、忻城一带桂西农村,习惯在这天结婚办事,乡间大道上来往着一队队喜气洋洋的人们,大都是送亲和接亲,或走亲戚赴喜宴的,充满了新喜气氛。
据说,这一习俗是壮族祖先规定下来的。这个时候秋收完毕,粮满囤,谷满仓,青年们在劳动中播下的感情种子也该结果了。两个“十”在一齐很吉利,这天结婚能够多子多孙,于是就有了“双喜节”。有的壮族地区把十月初十叫做“十情节”,“十情”即丰收之意。这天,家家蒸摸、杀鸡、打鱼、喝酒,以庆祝一年辛勤劳动又获丰收。欢宴前先敬神祭祖,感谢他们的保佑,表示自己受恩思报,并祈求神灵祖先来年还保佑他们获得丰收。
冬至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思阳一带壮族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冬至到来之时,那里的家家户户要做糯米粑粑祭神、拜祭祖宗,并邀请至亲好友吃饭。有的地方务必在节日里吃绿豆糍粑。
武鸣县双桥的壮族人民,冬至节的主要资料是拜祖先而不请客。
壮族斗鸟节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闲时择日举行。
届时,组织斗鸟活动的“会首”在各村寨及镇上张贴斗鸟告示,愿意参加者闻风而动。斗鸟都由画眉充当,斗鸟的顺序由抽签结果而定。斗鸟时,将两个鸟笼并在一齐,笼门相对,然后打开笼门,两只斗鸟就撕打起来。获胜者要排定名次,决定胜负有两条标准,一个是依获胜次数多少来排定名次,一个是依撕打时间长短来排定名次。第一名称“头笼”,第二名称“二笼”,余下依此类推,最多不超过五笼。取得名次者,可得锯齿形彩旗一面,奖金若干。获得头笼鸟的主人也因此名声大噪,有的人请来亲朋好友聚饮一番,以示庆贺。
阅读精选(2):
壮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是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其中,春节、“三月三”、“七月十四”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另外有二月初二、四月初八、端午节、六月初六、七月初七、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日等节日。
壮族的传统节日
春节
壮族的春节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3天,但初三至初五仍算春节期。它是壮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从腊月二十三起就开始做准备,家家户户搞卫生、缝制衣裤、购买年货、张贴对联、制做糕点、杀猪、包粽子、放鞭炮、穿特殊的服装。春节又是个团圆的日子,凡是在外面工作的人,一般都赶在年三十之前回家团聚,吃团圆饭。春节期间,除了走亲访友,男女青年多去参加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等文娱体育活动。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等。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年三十晚家家都要守岁,直到半夜鸡叫,燃放鞭炮,除旧迎新。
初一初二
凡来客必吃粽子。壮家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物。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
陀螺节
在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举行一次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时间是由旧历年除夕前两三天至新年正月十六日,历时半个多月。陀螺,壮语叫“勒江”,它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大如河田柚的,重一斤左右,有小如鹅蛋的,也有二三两。制作陀螺必须要选用质地优良的坚木。它的“头”要圆滑。“打”的时候,用两三尺长的麻绳一圈一圈往上缠,一向缠到自己认为适当的地方,再用右手的无名指和小指挟住麻绳的尾端,迅速往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地转动起来。质量好的陀螺,再加上旋的技术高明,转起来长达七八分钟才倒下来。比赛打陀螺更是热闹非凡,获第一名者荣称“陀螺王”。据说打陀螺自兴起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吃立节
吃立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壮族人民素有欢度春节的传统。但在1894年春节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侵略我边境,为了打击侵略者,青壮年奔赴疆场,英勇杀敌,保卫了家园。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盛情款待,共同欢庆胜利,补过春节。从此以后逐渐构成吃立节。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陇端节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以及附近的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壮语,赶田坝之意),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这个节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侬智高(壮族)于公元1052年4月起兵反对宋王朝的事迹。陇端街已发展成为富宁县以及邻近一带壮、瑶、苗、彝、汉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共同欢庆的传统节日。相传在北宋年间,为了抵制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侬智高率广西壮族揭竿而起,取得节节胜利,建立“南天国”,自称“南天王”,克南宁,破钦州,打广州,势力很大。之后起义军失利,退守富宁。北宋统治者为平息农民起义,削弱起义军力量,把壮族人民遣散到贵州等地。临别前,壮族人民纷纷集会,悲哀叙别,嘱咐乡亲们来年归来团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客居他乡的壮族人民返乡归寨同亲友团聚。随着时间的推移,构成了“陇端”节。陇端节从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开始,历时三天。节前,作为东道主的村寨,杀猪宰牛,在田坝上搭戏台,做好接待客人的食宿安排。届时,姑娘们穿上衣角、袖口镶着银排和绣有花边图案的无领斜襟上衣和蜡染统裙,戴上壮锦胸兜,脚穿绣花鞋,各个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英姿勃勃的小伙子与姑娘们相聚,载歌载舞,直
到日落。仍有余兴者还可随姑娘进寨继续对歌。
娅拜节
云南省富宁县剥隘镇者宁、索乌一带的壮族,每年四月属兔那一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四十八尾鱼,到娅拜山去,奠祭壮族妇女娅拜(有传说为侬智高母亲)。那天,男女老少都到场,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一个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壮家百姓同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葬到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叫作娅拜山。每年到娅拜遇难之日,壮族人民就杀牛宰猪去祭奠她。这样年年祭奠,从未中断,久而久之,便构成了一个节日——娅拜节。
壮年
也叫"将也益",春节叫"将昆",即汉族节。壮年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十一月末日为除夕,习惯叫"崴谊久",意为过二九(不管月大月小,都如此称谓)。是日,全寨集资买猪,(有的村寨按户轮流专门喂养社猪)宰杀敬祀社王,祈求保佑五谷丰登。
相传古时曾杀人祭社,之后以猪代之,社王棚一般设于村边大树脚下,祭时,由魔公主持,妇女和家有孕妇的男子均不能参加,在社棚前宰猪敬供,群众叩拜,庄严肃穆,不许喧哗说笑,忌穿白色、花衣,否则当年收成不好,禽兽为患。祭毕,将煮熟的猪肉按户均分,各得一串,带回家里作"接魂"敬祖主要供品。从除夕到初三,即敬土地公之前,严禁内外人出入。过年十天之内为节日活动期间,村村寨寨敲锣打鼓,吹笛弹琴,纵情欢娱。亲友互访道贺,青年玩山串寨对歌作乐。有的还给周围兄弟民族送年礼,近邻的苗、侗、瑶、汉等族,前来作客,有的还鸣炮、击鼓、吹笙,表示庆贺,到处喜气洋洋,充满着民族团结气氛。
但是壮年的壮族村寨,则以春节为大年,其活动与当地汉族相同。
阅读精选(3):
壮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尝新节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八月间新谷成熟时举行。一般各家各户单独过,也有请邻近亲友一齐聚会的。是日,家家户户都用新米煮饭,并杀鸡宰鸭备猪肉,祭祀祖宗及各路神灵,酬谢其护佑丰收。妇女们清早就到田里割回绿稻叶供在神龛上,并供上饭菜果品,然后烧香、点亮油灯。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狗唤到神龛前,舀一大勺新米饭,加上各样菜肴喂狗。待狗吃饱后,全家人才围坐聚餐。传说最早的谷种是狗带来的,为了感谢狗的功劳,尝新节必让它先吃。
蛙婆节
东兰、南丹、天峨等县壮族民间传统节日。俗称蚂拐节。节期从农历正月初一至三十(有的地方至十五)日,以大村寨为单位或几个村寨联合举行,有“请蛙婆”、“唱蛙婆”、“孝蛙婆”、“葬蛙婆”等祭祀仪式。整个节日活动以赞颂蛙神给人间带来雨水、保佑丰收的功绩贯穿始终,为乐神娱伯歌舞盛会。人们把大年初一找到的第一只青蛙奉为神圣,抓获此蛙者受到敬重和拥戴,并成为当年主持祭蛙仪式的首领。现代蛙婆节已演变成群众娱乐节庆活动和歌会,故又有“蚂歌会”之称。
吃立节
龙州县、凭祥市一带壮族民间节日。“吃立”壮语意为“欢庆”或“补过春节”。相传在1894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法国侵略者进犯边疆,为打击侵略者,当地青壮年纷纷拿起武器,保卫家园,所以未能按时过春节。正月三十日,出征的将士凯旋归来,乡亲们杀鸡宰羊,做糯米糍粑,盛情款待,欢庆胜利,补过春节,并相沿成俗。节日期间,人们舞狮子、耍龙灯,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农具节
桂西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举行。是日,各家各户把自家加工制作的各种农业生产工具,挑到圩上,依次排列成行,有犁架、牛轭、簸箕、畚箕、扁担、锄头、犁头、耙、锄柄、箩筐、竹垫、谷箩、谷桶及家具等。人们纷纷选购以备春耕。
花婆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壮族始祖六甲是从花朵中生出来的。之后主管赐花送子之事。所有的人都是从六甲花园中的花转到世上来,故其被奉为花婆神。农历二月二十九为花婆神的诞辰日。壮族妇女举行祭祀仪式,村寨里同一辈的妇女结异姓姐妹,凑钱备办鸡鸭从和香烛钱纸,供祭花婆神,然后成群结队到野外采花来戴,祈求生育和保佑小孩健康成长。没有生育的妇女,是日要到野外采花来戴,以求花婆神赐花送子。若日后怀孕,为使小孩出生后有灵魂,须请师公到野外念经求花,还要在路边小沟做架桥仪式,把花从桥上接过来。小孩出生后,要在产妇床安上花婆神位,定期祭拜。此俗现已淡化。
三月三歌节
壮族的传统节日。亦称三月歌圩。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以农历三月初三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饭,染红彩蛋,欢度节日,有的持续二三天。各地歌节有特定的聚会场地。一般为峒场坡地。有的以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参加者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老人小孩亦来游乐助兴。在歌圩场四周,摊贩云集,民间贸易活跃。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著名的歌圩有巴马的盘阳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田东的仰岩、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处。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对歌交情,情投意合者便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演壮戏等娱乐活动。歌节不仅仅是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为弘扬民族文化,1984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了“三月三”歌节活动,全广西各地歌手云集南宁,全国各兄弟民族和港澳同胞、外国友人也前来观光,盛况空前。198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定为文化艺术节。
莫一大王节
桂北地区壮族传统节日。也称五谷庙节。每年农历六月初二举行。传说是日为莫一大王诞辰,因其拯救壮人有功,且保佑五谷丰收,壮族人民感其恩德,故于村前建庙宇、在家中立神位供奉。每年行小祭,供祭鸡、鸭、猪肉;隔六年一大祭,大祭必全村寨集资杀猪宰羊。届时每家派一人参加,在莫一大王庙举行盛大祭仪,由村寨头人主持,请道公诵经祈祷。祭时按一年12个月,分别将猪和牛的肉、肝、肠、骨头等不同部位做成12道菜,逐一摆在供台上。待12道菜供齐,即可焚纸行礼。祭毕,将每道菜平均分给各人品尝。晚上,举行对歌、唱戏等娱乐活动。
擂背节
桂西一带自称为“布侬”的壮族的传统节日。壮语称为“呤勾到”,意为吃新谷和青年男女交际。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行。家家户户宰鸡杀鸭,做豆腐,蒸新米饭,供祭祖宗,合家欢宴,并用米饭喂狗和猫,以示不忘其守家捕鼠之劳。晚饭后,青年男女穿新装,相聚在村旁的地坪上,举行擂背活动。男女互相挑逗嬉戏,你踩我脚,我擂你背。老人小孩也来围观助兴,满场欢声笑语。按习俗,男先拍女背,表示男先看中女方;若女先擂男背,表示女方爱上了男方;若双双互擂,表示互相爱慕。于是便互相追逐跑出场外,到村头寨边去对歌,吹木叶,互诉爱慕之情,临别互赠情物,确定恋爱关系。
跳岭头节
桂西南钦州一带壮族、汉族民间传统节庆习俗。又称“跳岭头”。多在中秋节前后十余天内举行,个别地方在农历三月或十月间。为当地仅次于春节的节庆活动。因其活动多在村边岭上举行而得名。届时,各村屯竭塘捕鱼,家家户户宰鸭设筵,祭祖敬神。同时还请“岭头队”(师公)到村边岭上进行舞祭活动。师公戴着面具,表演“抛偈”(舞蹈)和“唱格”(歌舞);一些地方还兼有武术和“斗法”(民间魔术)表演。表演程序为安坛、请神、收禁、歌舞等。歌舞过程均有鼓乐伴奏。清道光年间《钦州志》有载。今已由原先的宗教酬神祭仪演变为民间娱乐活动。
吃新节
壮、侗、苗等民族传统节日。又称开青节、新米节。每年农历六月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届时,水稻和玉米已开始成熟,人们取少许新谷米,煮干饭加菜过节。若稻谷未成熟,就分别在自家的几块上摘回稻穗,将其谷浆捏撒在饭锅里,以示尝新。有的地方还以新米饭、酒肉酬祭农神。有的则以村寨为单位,在田间地头或山坡聚集宴饮,高歌起舞,竟日方休。据说此节习俗来源于人们对农神的崇拜,之后逐渐演变为一般的民间节日。
壮年
壮族新年,时间比春节早一个月。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或三十日,壮族村寨家家户户杀猪宰羊,合家祭祖,联寨拜社,喜迎新年。从十二月初一开始,村寨之间便进行规模盛大的群众互访,会亲饮宴,对歌作乐;青年男女则开展社交活动,小伙子们成群结队走村串寨“闹姑娘”,对歌择偶。这些活动延续至十二月初七前后结束。关于壮年的来历,相传社王原系孤儿,自幼在壮乡乞讨长大,力大无穷,能除邪降魔。之后妖魔作祟,壮乡遭难,人们四处逃散。社王不忘壮人养育之恩,驱魔消灾,护田守寨,使壮人重返家园安居乐业。当人们欢庆丰收之日,社王才在寨边大树下依棚栖息不,时值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之后人们为了纪念社王,便把十二月初必须为开年旦日,就地修社王棚祭以祈佑护。
铜鼓节
东兰县隘洞、长乐乡一带壮族传统节日。分别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十五、三十日举行。届时,各村的小伙子组成铜鼓队,把铜鼓抬到村附近的高山顶上,悬于木架,首先击鼓祭祖,然后进行击铜鼓比赛。其方法是大鼓对大鼓,小鼓对小鼓,以四面为1组,每鼓3人,轮换着打,不能中断。以打得响亮动听、节奏明快、耐力持久为胜。比赛往往通宵达旦。同时,男女青年结伴纵声对歌。比赛结束,人们以从家里带来的粽粑等食物进行野餐,欢歌笑语响彻山谷。
牛魂节
壮族、侗族、仫佬族、仡佬族等民族祭祀牛神的传统节日。又称牛生日、牛王节、脱轭节。多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也有在六月初八或八月初八举行的。是日,农家给牛放假一天,各家各户把牛栏修整一新。村老们对全村的牛评头品足,并告诫各家要爱护耕牛。家家蒸制五色糯饭,用枇杷叶包裹喂牛。有的地方还在堂屋摆上酒肉瓜果供品,由家长牵一头老牛绕着供品行走,边走边唱,以赞颂和酬谢牛的功德。这一天,各家各户先把牛喂饱,然后全家人才吃节饭。70年代以来,牛王节中的敬牛神色彩已渐淡薄,但敬牛护牛之风犹存。
药王节
亦称药师节。壮族传统节日。传说药王是壮医药神。他发现药草,为人治病,还向众人传授种药、采药、治病的知识。昔时壮族地区各较大村寨都立有药王庙,每年五月端午节祭祀药王并进行采药防病活动。如桂北一带的壮族此日上山采回乌桕、田基黄、葫芦茶、元宝草等草药煮水洗澡。以为此举可使皮肤光洁,不生疥疮。靖西县的壮族则在这天开设药市,专卖各种草药,买者踊跃。传说此日之药有特效。此外,各家各户还包三角粽,在屋里熬醋液,烧柚子皮,在门边插艾草,以示驱邪逐疫。
唯一的听众课堂实录(一):
【教材分析】
《唯的一听众》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一组课文主要以歌颂人们完美心灵和人们之间真情的完美为主题。它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忙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资料,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体会“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感受“人间真情”的完美。
2.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不懂的、有价值的问题组织课堂对话交流,触摸语言,感受人物,学习写法。
3.感情朗读课文,摘抄印象深刻的语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小提琴背景图及《月光》奏鸣曲)
师:好的音乐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好的小提琴曲更是受人青睐,所以一位娴熟的小提琴手,他必须会拥有——
学生:(成百上千的观众、鲜花、掌声。)
是啊,簇拥他的必须是美丽的鲜花,热烈的掌声。但是昨日我们相识的那位小提琴手在应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时,却说他不能忘记的是那清晨里唯一的听众。(出示字幕:唯一的听众)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那位唯一的听众是谁?
(随生回答出示老教授)
(出示文章最后一段话)又一次聆听这位青年的内心独白,你认为哪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理解感悟。
生:(父亲、妹妹说我是音乐白痴,而此刻为什么我熟练地能拉许多曲子;“耳聋”为什么带引号;我为什么总是想起那唯一的听众;我还会想起什么?)
师随机简评:是啊,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你想探究题目的内在含义,对吗学贵质疑,你在细微之处提出了问题。要想解开这些心中的疑问,这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那位青年,走近他那位唯一的听众,(出示课文题目)去聆听那爱的旋律,去理解心灵的洗礼。
二、自学品悟
让我们参考下面的自学提示先自己用心的读读最让你受感动的句子或段落,老师相信你们会解开心中的谜团的。(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带着你心中的疑问,认真的读读最让你受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可在空白处简要注上自己的感悟,并想想你是抓住什么走进那位唯一的听众的?
三、感悟交流
师: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智慧与智慧的交融才会把问题理解的更透彻,你们愿意把心中所得与大家一齐交流分享吗?那就让我们从中心问题入手,结合你所品读的语言文字说一说,作者为什么会常常想起那清晨里唯一的听众?那位同学先来说一说你的理解?
(一)研读老人诗一般的语言。
1、在我失落、沮丧的时候老人安慰、鼓励我
(随学生交流出示句子1)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但是,我每一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
“我想你必须拉得十分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聆听孩子说出自己的感悟。
点拨评价:这个善意的谎言就是一种尊重与理解,你能抓住人物的语言,走进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就是一种好的阅读方法呀。但如果能联系上下文,我相信你会理解得更透彻,谁还想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提示:老人真的耳聋了吗?在什么状况她对年轻人说:“我想你必须拉得十分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让我毫无顾忌,放心大胆的练琴;为了我找回自信,为自己的音乐梦想不断努力)
点拨评价:这种善意的谎言就是一种真诚的鼓励
如果你就是那位老人,那位最有声望的老教授,你会设身处地的想:虽然这难听的琴声破坏了林中的和谐,破坏了我正独享的幽静,但此时这位年轻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尊重、关爱、安慰…)就把你的鼓励、关爱,安慰,尊重送给他,好吗?
多么善解人意的老人呀,在我彻底的丧失了信心,准备沮丧地溜走时,你的话就像一缕春风拂过我的脸颊,我会想——
谁还抓住了老人的语言来感悟题目的内涵了?
2、我没有信心时老人鼓励、督促我。
随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的,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一天早晨?”再读读哪句话,你认为老人的这句话中强调的是什么?你才“每一天早晨”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期望我能坚持练小提琴,激励我不要放下)
师:(多么悄无声息的帮忙呀,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许那是一个和风煦日的的早晨,也许那是一个——……(生补充)
多么真诚无私的老人呀,原先你在默默的支持和帮忙着我,不管怎样的早晨,你都是如约而至,始终如一的陪伴在年轻人身边,就把你对小伙子的的督促与鼓励告诉他吧。(再齐读这句话)
点拨评价:对于我这样一个音乐白痴,居然有一位老人愿意做我的听众,我受宠若惊,内心深处真有几分兴奋呢,谢谢你,热心的老人
3、每一天练琴时,他不是的鼓励我,督促我,给我勇气与力量
师你还从哪些老人的话语中体会到老人对我那分呵护?那份真诚的爱?
(随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是啊,鼓励是一句最好的良药,大家试想,我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停下来?
老人感受到了什么?(我对音乐执着的爱,有勇气了,刻苦练习,点滴进步)
师:老人不仅仅在感受小伙子的琴声,也在感受着小伙子的成长历程。
谁能带上你自己的理解再来读读老人说的这句话。
师:谢谢你,睿智的老人呀,你的话就像一束阳光温暖了我的心房。我感受到了——(生补充)
所以——(学生补充)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4、我有了成绩,她夸赞,提醒我。
你还从哪些话语中,体会到了老人的良苦用心?
(随学生回答出示)
“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老人为什么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悟:(我明白努力了,我变得自信了,我尽心尽力的演奏了,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我的《月光》奏鸣曲都能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了)
关注我的成长历程,谁能带上老教授的独特感受,以老人的口吻夸夸我?
小结过度:老人如诗的语言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与鼓励,除了感悟老人的语言,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老人就是我不能忘却的唯一的听众?
(他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
你的心真细,你从老人那平静的眼神中也感受到了他对你的支持与鼓励,对吗?
思念是生命的炊烟,快速的找一找文中的小伙子几次想到了老人平静的眼神?你能读读相关的句子吗?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你透过老人那平静的目光中,读懂了什么?(出示提示:给学生必须思考时间)(音乐起)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一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简要记录的学生的心中所想:
(放心吧,我是个聋子,什么也听不到,你尽管放心的练习。
不要因为小小的挫折就沮丧,不要放下自己的梦想,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你的琴技进步了,这为你高兴。
你已经进步了,加油,未来的路还很长,你可不能骄傲呀。
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练习吧,你必须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小提琴手的。
不要满足自己的进步,要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几天不练手就生呀。
师随机进行了评价:
你的期盼让我拾起了久违的信心;
爱是轻灵动听的音符;爱是感人肺腑的诗句;
爱也是润物无声的甘露;爱是荡涤天地的春风。
你的赞扬鼓舞是我发奋练习的动力,你的循循善诱让我与小提琴结下了不解之缘。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那深深的湖水也蕴含了老人对我无偿的付出
此时此刻,你们感受到了吗,我为什么视老人为唯一的听众,为什么总会想起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聆听学生学生回答,评价梳理并整合板书
师:如果说我的成功是一个奇迹,那必须是老人的关爱创造了奇迹。
板书:关爱
是老人的鼓励,让我从失落、沮丧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知名的小提琴手。
板书:鼓励
是老人的欣赏,让我有机会站在了万人瞩目的舞台上。
板书:欣赏
她就是我心中唯一——的听众,特殊的——听众,永远的——听众。
让我们怀着对这位老人无限的敬意,再次走进那令人神往的树林,和文中的我一齐合奏这动人的旋律吧,齐读最后一段
老人给我的爱是刻骨铭心的,我不能忘记的还有什么?
(忘不了老人那多少次“平静的望着我
忘不了老人那悄悄打着的拍子
忘不了老人那一声声鼓励的话语)
师:忘不了老人每一天来做我唯一的听众
如果你就是那个年轻人,应对鲜花和掌声,回想起与老人相知相伴的点点滴滴,你必须有太多太多的话向老人倾诉,你想用琴声告诉老人什么?(拿起你的笔,让它先流淌在你的笔尖(感恩的心音乐起)
停下你的笔,让我们一齐来倾诉年轻人的心声。
生:“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帮忙,,就没有我这天的成就,如果你不帮忙我,我可能失去了这继续练琴的机会。
师:“不用谢,你的成功是我莫大的幸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就应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了帮忙别人的快乐。“
生:“谢谢你,给我的鼓励与关心,期望与夸奖,因为有了你的支持与帮忙,才会有我这天的成功”
师:“孩子,天道酬勤,你这天的成功也源自你的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呀,继续努力。”
生“十分感谢您,是您让我弹出了一个个美妙的音符,是您让我转变成一个专业的小提琴手,是您用善意的谎言重拾了我拉小提琴的信心,是您在我最沮丧,情绪最低落时用温暖的话语,慈祥的目光抚慰了我的心灵。
师:你那如诗的话语也打动了老师的的心。是啊,如果小伙子是一匹千里马,那老人就是一位——伯乐。如果小伙子的琴声是流水,那老人就是承载着流水的——高山
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慰藉的眼神,一抹会意的微笑,一个善意的谎言,一次真诚无私的帮忙,一次心与心的交流都可能改变一段人生,都可能挽救一个灵魂,在人生的舞台上,但愿你也拥有这样一个唯一的听众,也能成为他人唯一的听众。
四、作业、
1、爱是最美的礼物,爱是最有感染力的催化剂。
在你的生活中,也必须遇见过能理解你,关爱你,宽慰你的听众,也把你的感动写出来吧。
2、预习下一课《用心灵去倾听》
让我们在着温馨和谐的旋律中结束这天的学习吧
板书设计:
11唯一的听众
关爱鼓励欣赏
老教授————————————我
感激敬佩
唯一的听众课堂实录(二):
(一)
师:同学们好。请同学们们拿出一只笔和稿纸或者笔记本,准备上课。好,我们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这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读一读课题。
生:《唯一的听众》
师:课文中有一些生字和词语,看同学们会不会读。(出示大屏幕)会读吗?举手。
生:仪
师:如果正确的话,务必跟着读(生齐跟读)。字不离词,读这个词。
生:隆重的仪式。
师:读(生齐读)好的,看第二个字
生:歉
师:声音要响亮
生:抱歉
师:读(生齐读)
师:看这个歉,是生字,笔画比较多,看老师黑板上写。伸出手指,和老师一齐写这个“歉”字。
在自己的纸上写一个字。注意笔顺,写字的姿势。能够写大一些,大大的写,
就不会写错。好,写完了就坐端正。看第三个字。
生:溜,溜走
师:怎样的走,才算溜走?
生:悄悄地走,一个人走,就叫做溜走。
师:恩,你说。
生:不为人知的,别人不明白的走。
师:对了。
生:在别人不明白的状况下偷偷的走。
师:对,一齐读。(生齐读)好的。
生:割,无法割舍(生齐读)
师:这个割,看老师写。(板书)一竖要出头,好,写一个字。(生书写)文中的生字要写正确。
哪些东西你觉得无法割舍?
生:就应是亲人和朋友吧。
生:我认为就应是学习。
生:我认为就应是自己的爱好。
生:我是个爱看书的小女孩,我认为书是我无法割舍的东西。
师:好的。
生:我觉得友谊永远无法割舍。
师:无法割舍啊,后面割舍了什么,表达了我的一种感情。对吗?好,我们再看。这个字谁会念。
生:嘿!
师:你会念吗?读!(生齐读)这是一个叹词,叹词一般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我们放到这篇课
文当中,读一读它所在的句子,体会一下“嘿”这个词所表达什么样的一种感情。
谁来读句子。
生:我羞愧了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他是一个聋子。
师:读得不错,你看,那里的“嘿”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啊?
生:我认为那里的“嘿”是一种激动,开心的感情。
师:激动,有点开心的。
生:有点兴奋,从中还有一点自豪。
师:恩,不念兴,而念兴。有点兴奋,不是十分兴奋。
生:我感觉到作者有点情不自禁的流露出来的感情。
师:对啊,所以一个叹词,一个字,在一段文章当中,它包含了丰富的感情。读一读这几个字。(生齐读)
师:这句话,读的时候要读好它,像你们这样慢吞吞的读法,不能够表达这种“嘿”的感情,我
请一个同学来读。(生读)读的好。(生读)对,这一种点点滴滴的兴奋,喜悦,情不自禁
,是埋在心里的。这个词,一齐读一下。(生齐读)课文中有些词很个性,它能表达人物的
心理的。就比如这个嘿字。我们再看。一齐读。
生:悠,悠悠的小令。
师:小令就是小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让人感到?
生:就应是一种慢慢的,令人很舒适的感觉。
生:就应是使人感到有点悠远的。
生:我认为就应是使人有一种陶醉感。
生:我认为是时而有一点,那个,比较,那个,开心的。
师:不要有那个,那个,开心就开心。没有那个的。
生:我认为是让人身心放松的。
生:我认为是让人舒适,感到心里很舒服,有种很悠长的感觉。
我认为是让人感到抑扬顿挫,一波三折的美妙的音乐。
师:美妙的。我们一齐体会一下,一齐读这个词。(生齐读)这个词放到课文的句子当中,我们
再来体会一下。谁来读?
生: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声音,犹如悠悠的小令。
师: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个性的吗?
生:把林子里的声音比成悠悠的小令。
师:是一个比喻句,看出来了。
生:它先说林子里是静极了,然后是沙沙的声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有点矛盾。
师:有点矛盾,这叫什么样的写法。他要写静,但课文却写了沙沙的足音,谁明白?
生:这种写法叫衬托,先写出林子里的静,才能听出那很小的声音。
师:这叫反衬,用沙沙的足音来反衬林子的静,明白吗?我们说教室里很静,静到?
连针掉下的声音都能听到。
师:还有什么特被吗?你看,沙沙的足音,悠悠的小令。
生:那里用了叠词,声音比较拖,听起来比较舒服。
师:用了叠词,好啊。
生:它把每一种声音描述的很细。
师:什么?
生:它把每一种声音描述的很细。
师:每一种声音?听不懂,就一种声音,沙沙的足音,你听一下啊。如果他这么写,沙沙沙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能够吗?
生:不能够。因为他沙沙沙的声音,说明他人很多,而那里是说林子里静极了。
师:沙沙沙,能够说是人很多,也能够说是脚步十分的?
师:能够看出脚步十分的快。
师:快速的脚步,能说是悠悠的小令吗?所以说是沙沙对悠悠,足音对小令,语言对称之美,如
果说老师把沙沙改成蹬蹬。蹬蹬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生:如果用蹬蹬,感觉这个人脚步很沉重,就没有用沙沙让人觉得舒适。没有了这个人心里很
简单的感觉了。
师:哦,好的。很好。
生:我觉得用“蹬蹬”,说明这人人的脚步声不美,后面说是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小令的话,让
人很美妙的音乐。那里用沙沙比较好。
师:你看,多一个字就不美了,少一个词也不美了。那里用沙沙最恰当。我们自己练习,读一读
这个优美的句子。自己读啊,不要齐读,齐读不好听。(生1读).好,读到心里去了。
(生2读)你的朗读听起来,也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生3读)多美妙啊。起!(生齐读)
师:这一句啊,写的是“景”(板书),但是在不同的语境里面,这个景包含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比如,你在家里受到了很大的委屈,走到这个林子里,会像悠悠的小令吗?
生:是不会的。因为在家里如果不高兴的话,你的情绪也十分不好。听起来也不好听了。如果你
的情绪很好的话,那声音也起来也会很愉快的。
师:对吗。对,不同的心境,听到的声音,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读一读所在的这个段落,体会一下作者此时的这个情绪。自己轻声读一读。请一
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
师:不是拉起,拉起不必须拉得出声音。
生: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师:读得好,你能体会这时候林子里十分安静。
生:她当时的心里也是蛮愉快的。
生:我认为他心里是十分激动的,因为好像要干一件什么事情。
生:我认为他的心里是充满神圣感的。从那里看出作者心里是很神圣的。好像要去做一件什么事
情一样。
生:我从“蹑手蹑脚”看出,他不忍心扰乱林子里的安静,所以走得十分留意。我从那里看出作
者十分的愉快。
师:除了愉快,他还想拉出?
生:还有美妙的曲子。
师:以便和这寂静的林子?
生:相和谐
师:是啊。他对自己有一种期盼。这时候,这个景,不再是简单的景了。她有了作者的一种心
情,一种感情。所以记住这句话,那里的景其实是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
我们读到课文当中出现的偶然的一两句写景的句子,它可能包括作者内心的感情,情绪。如
果我们读课文,能够读到作者的心里去,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变化,那么,我们学课文就深刻
了。尤其是,这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唯一的听众》,要切身感受到,作者在练琴过程中,
心里一系列的变化。有的在课文中明显的告诉你他是什么情绪,有的用一些叹词,像“嘿”
,“无法割舍”表示出来,更有的是藏在语言文字当中,是让我们用心去品味和体会的。下
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用心去体会一下,品味一下,感受作者在拉琴的过程当中情绪的变
化。自己开始读全文。
(二)
师:好,同学们读书很投入,课文比较长,但每一个同学读的都十分的专心,这是一种好习惯。
看一看课题《唯一的听众》。作者先后在哪些地方拉过琴?他又先后拥有过哪些听众?分别
拥有过哪些心理?我们一齐来说说吧。
生:作者此刻家里拉琴,爸爸妹妹说他拉得不好,他的心里是十分沮丧的。
之后去了小树林里拉,听众是一位老人,给了他鼓励,他的情绪是兴奋的。
最后,他在家里练琴,他很认真。之后,妹妹是他的听众妹妹大吃一惊,说他弹得很好,他
心里十分高兴。在家里直接练的时候,没有直接想到唯一的那位听众。
最后在文艺晚会上拉琴,有很多很多的观众,他的心里是高兴的。
师:你看,一个人在舞台上拉琴,在表演的时候,你心里是?
不要老用高兴。能上舞台演出的时候,应对成百上千的观众的演出,这时候的演出的情绪是
激动的自豪。你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连贯的说一说,好吗?在什么地方,谁愿意听,情绪怎样。要自信,相信自己必须能说好。
生:他此刻家里练琴,观众是爸爸和妹妹。他们的评价十分不好,当时情绪十分沮丧。
之后去树林里去拉琴,观众是一位自称是耳聋的老人,当时心里是兴奋和自信的。
最后,在舞台上练琴,有许多观众,当时情绪激动,而且自豪。
师:你看,你这种表现不太自信,其实你说的很好。此刻我要求你说第三次,必须要说连贯,你看,沮丧的,兴奋的,自信的。他的心里发生了变化。
开始,之后,最后,要有顺序。拿出点自信的样貌。
生:开始在家里练琴,观众是爸爸和妹妹,情绪沮丧。
之后在树林练琴,观众是一位聋子老人,情绪激动,自信。
最后在文艺晚会上,有许多的观众,但他是激动的,自豪的。
师:你看,能说好。但没有说得最好。有没有其他同学能说得更好,更流畅。
生:我先是在家里练琴,我的听众对我很不满意,我很沮丧。然后我到树林里,我先是十分兴奋,
然后有点失落。那位唯一的听众,他对我鼓励,使我找回自信心。最后在文艺晚会上,对成
百上千个观众拉琴,我心里十分自豪。
师:说得比较好。还有说得更好的吗?
生:我先是在家里练琴,我的观众是我的父亲和妹妹。但是他们对我的琴技实在是感觉十分的差,
我十分的沮丧。之后我到小树林里去练琴,在那里我有了唯一的观众,就是一位耳聋的老人。
在老人的鼓励下。我找回了失去的自信,并且更加刻苦,努力的联系小提琴。最后,我在舞
台上演奏,我有成百上千个观众,但是我是十分激动,自豪的。我也十分感激怀念那位老人。
师:你看,越说越好。作者一开始说他是十分的沮丧,他虽然拥有两个听众,一个是父亲,一个是
妹妹。这两个听众为什么会让他十分沮丧呢?给了他一种什么评价?
生:爸爸和妹妹评价我拉小提琴好像在锯床腿。
师:据床腿什么声音?
如同噪音一般,不堪入耳。
生:我认为爸爸和妹妹对我的拉小提琴的样貌,就是对他们的折磨。
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不是一种享受。
他们评价我在音乐方面就像是一个白痴。,
师:是一个白痴吗?前面有两个字不能丢掉。
生:简直
师:简直是一个白痴和是一个白痴一样吗?如果真是一个白痴,之后怎样可能把琴拉得这么好呢?
简直是一个白痴。其实不是一个白痴。你看。这样的评价,这样的语言,听起来像什么一样
的?打一个比方。这种语言,在我听来,像什么一样?
生:我觉得像刀一样,很伤人心。
像一个拳头,把我的自信心渐渐地锤扁了。最后给锤没有了。
我觉得像一盆凉水,本来是很热情的,但是被凉水一泼之后,就变得心灰意冷。
我觉得就像一把刀,我自己刚对音乐有点好感,有些崇拜,可他一刀砍下来,把我和音乐斩断
了。
师:说得多好啊。
。。。。。。
(三)
生:我觉得是诗一般的语言是像阳光一样带给我们温暖的。
师:多好啊,像阳光一样的。
对他的语言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是从三个词语体会出来的。它们分别是“又”、“很直”、“又酸又痛”。
“又”看出以前有一段时间我是不敢在家里练琴的。说明我又重拾了自信。
“很直”、“又酸又痛”看出我很勤奋。比以前更加刻苦。之所以会勤奋和刻苦,是因为我
有了自信,更加的努力想把琴拉好。
师:多好呀,“又”看出自信。“很直”、“又酸又痛”看出他更加努力,更勤奋了。
生:我是从“紧闭门窗”和“基本练习曲”看出来的。
因为“基本练习曲”能够提高他的演奏水平的。而“紧闭门窗”看出他在练之前,对自己说
过,必须要刻苦,不要被其他事情诱惑过去,必须要在房间里用功刻苦。看出了他已经下定
决心。
师:不错,还有更突出的词语吗?
生:我是从“尽心尽力”和“手指悄悄打着节奏”这两个地方看出他很勤奋。
“尽心尽力”是他以前受到批评,琴也拉得不好,人们对他的评价也不好,而此刻他却为聋老
人拉琴。
师:我想问一下,这个老人是耳聋的,他听得到音乐吗?
生:听不到,但是我会认为他是能听得到的,因为他能感受到。
师:哦,他是能感受到的。为什么应对一位耳聋的老人,他要尽心尽力,你不好马马虎虎吗反正
他也听不到的。
生:因为这是他唯一的听众,他很珍惜这个听众。
师:哦,如果他不“尽心尽力”,连这个唯一的听众也要逃走了。你是这么理解“尽心尽力”的。
生:是这个听众给了我自信,让我把小提琴演奏得更好,所以我要尽心尽力的演奏来回报他。
师:哦学会感恩,明白了吗?你还有补充。
生:第二个词是“手指打着节拍”。
从那里能够看出我琴技渐长,因为前面提到他拉琴就好象是在“锯床腿”,而且是给他们折磨
的。而那里能够看出我拉得好起来了。
师:熟练了,进步了。个性是能打着节奏了。
生:我找到的是“快乐”和“幸福”。一开始老人听他拉琴,只是说“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而
那里却说了能给他带来快乐和幸福。其实他是能够听得到的。他听到小男孩的琴技逐变好了以
后,他就感到快乐和幸福,是一种无意中的表达。
师:哦,说得真好啊!
生:我是从“慈祥”和“深深的潭水”看出来的。我此刻看着老人慈祥地望着我,平静的眼神,像
深深的潭水,而以前我演奏的时候因为我没有自信,所以我不敢抬头看老人的眼睛,而此刻敢
在演奏的时候,抬起头和老人对望,说明老人的鼓励给了我自信。
师:好的,我们发现,他几次写到了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几次?
三次。前两次有没有写到到他慈祥的眼神?有没有写到他平静眼神像深深的潭水?没有,因为
他自信了,自信的人都能够和人眼神对视。你看,有多少同学眼睛看着我?看着我的都是自信
的,你不敢看着我,就叫“自卑”。
师:像深深的潭水,有一个神略号,你说在省略号中能看出点什么,读出点什么吗?包含着什么?
生:我觉得老人的眼神是在鼓励我,让我更加自信。
(四)
师:他怎样会打动我呢?让我们来体会下,感受下。女同学体会你就是那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她
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仔细揣摩老人心里是怎样想的。请男同学体会小伙子。
请小伙子开始拉琴。你们坐在地上拉的吗?站起来,在树林里拉琴。是小伙子的都站起来。在
树林里干什么?(拉琴)
师:在树林里拉琴吗?(据床腿)没有床腿,没有床,哪来的腿。(锯木头)。这么多小伙子在树
林里据木头你感觉到这声音(很刺耳)(很摧残耳朵)。
师:是啊。这么多的小伙子肯定不行。所以坐下几个,你们两个人拉,其他人都坐下。两个人已经
够刺耳了,你们还想几个人啊!注意,你们在树林里拉了一曲后,忽然转身发现一位极瘦极瘦
的老人坐在椅子上,你们这时候想干什么?
生:我们这时候想溜走。
我想骂他,他拉琴声音太难听了。
师:多不礼貌啊。还是他好,他想溜走。这时候老妇人叫住了我。女同学一齐读第一句。
生: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但是我每一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师:你听到这句话,你还想溜吗?
生:不想溜。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对我拉得曲子居然没有感到难听,没有责骂。反而还说是她错了,使我感到十分心动。
因为我拉得那么难听,她居然没有任何反应。
师:这时候老人又说了第二句话,读。
生:我猜想你必须拉得十分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师:刚才你的脸是怎样样了
生:是红了。通红通红了。
师:感觉自己的脸?
生:像发烧一样的红
师:此刻听了老妇人的这句话以后,你的脸还烧吗?
生:我的脸不烧了,感觉和平常事一样的。
师:为什么啊?
生:因为老人她没有责骂我。老人对我的琴声一点都不意外。我本来以为她听得见,之后才明白原
来老人聋了。
师:老人耳朵聋了,她听不见我的声音。你心中的块石头才落下来了。
他才没有担心破坏了这个幽静的林子,没有破坏老人独享的幽静。这个心最后放下来了。原先
她是个聋子。这时候老人又说了第三句话,一齐读。
生: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一天早晨。”你此刻愿意拉琴吗?
师:此刻你愿意拉琴了吗?
生:我此刻愿意拉琴,因为这不会使我感到难堪,还会使一个聋子去感受音乐。
我也会,因为我此刻不会紧张了,而且我会好好去拉,他也愿意做我的听众,我感到十分开
心,十分有面子。
师:是啊,家里的父亲和妹妹,是我的亲人,听着这个像据床腿的声音,纷纷逃走了,居然在树林
里还有一位?
生:一位老人愿意听我拉琴。
师:而且是每一天早晨,虽然他是个?
生:虽然他是个聋子,但是我不介意。
师:虽然是个聋子,只要做我的听众,我都不会介意,是吗?好,这样每一天拉,每一天拉,拉了以
后,老人总是不忘说那么一句话:
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诶你,小伙子。
师:听到了吗?第二天,你拉完了,她又不忘说这样一句话:
生:谢谢你,小伙子,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师:听到了吗?第三天,她又这样说:
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听到了吗?你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什么样的?
生:这种感情是温暖人心的,让人心动。感觉老人对我很重视。
使我对音乐有了自信
我感到心里感到和温暖,也很自信。
在家里,爸爸和妹妹是我的亲人,他们对我拉琴的评价是很不好的。而这个老人和我不认识,
她却给我那么高的评价,心里感到很温暖。
师:你看,听了这几句平常的话,他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感觉,是温暖的,是温馨的。她带给我一种
自信。心里是那样的喜悦,对吗?所以你的琴,越拉(越好)越拉(越棒)。请坐。
师:体会到了吗?这就是一个小伙子在树林里拉琴,在一位老妇人的不断鼓励下,逐渐找回了自
信。那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那位老妇人吗?
生:你真的是聋子吗?我的琴难道真得拉得那么好吗?
师:是啊,所有的老妇人们,你真的是聋子吗?你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要说谎?你看,所有的话
都是说谎,老人为什么要这么说?谁能回答。体会下老人是怎样想的,我看哪位女同学能体会
老人的情绪。
生:我想老人就应是想这个小伙子这么尽心尽力地演奏小提琴,再打击他的话,会让他的自信心彻
底垮掉,所以要去鼓励他,让他重拾信心。
老人这样做以后,我会更加尽心尽力的去拉小提琴,而且我也会十分自信。有了这两者以后,
我的琴技会更加好。
我想老人当时明白这座林子是没有人的,她听到这个年轻人拉得不好听,她猜测年轻人肯定是
在家里或人多的地方拉得不好,受尽了别人的批评,所以就到树林里来了。所以老人期望年轻
人有一个听众,但她又不想让年轻人明白她听的见琴声,不想给年轻人压力,所以说自己是一
个聋子。
师:一个善意的谎言,因为这位老人其实是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她明白一
个练小提琴的人开始练的琴声就是那么难听,那么不堪入耳。但这时候需要的是有人给他?
生:安慰,重拾自信,鼓励,无声的,默默的支持和帮忙。所以她要这样做。
师:同学们这叫什么?这叫体验,我们要读到人物的心里去,就是要设身处地像她那样的去想,去
思考,这时候,我们就能读得比较深入了。
师:正是在老人不断的鼓励下,读。
生: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从我紧闭小门的房
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作一副可怜的
样貌说:“求求你,饶了我吧!”我此刻已经不在乎了。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
水早就湿透了衬衣。但我不会坐在木椅子上练习,而以前我会的。
师:他发现自己(变了)怎样变得呢?以前是什么样的,此刻是什么样的,我们一齐来读,好吗?
师:以前我不敢在家里练琴,此刻?
生:我又敢在家里练琴了
师:以前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数次传出难听的声音,此刻
生:从我紧闭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
师:以前我坐在木椅上练琴,此刻?
生: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
师:以前我只想到林子一个人静静地练琴,而此刻?
生:每一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应对著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
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
师:以前父亲和妹妹会捂着耳朵逃走,而此刻?
生: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师:以前老人总不忘说真不错,而此刻她说?
生: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
师:以前我只明白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而此刻?
生:我明白她是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更重要的,她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师:以前老人一向平静地望着我,此刻?
生:位老人安详地靠著木椅上,微笑著,手指悄悄打著节奏。
师:透过这样的比较朗读,你注意到了哪些词?从这些词中,你注意到我变得怎样样了?拿出笔,
圈一圈词。
。。。。。。
(五)
师:只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才能读得那样的入迷,才能体会到文字里面包含的作者的情感和他的变
化。最后看看课文,我一向珍藏的秘密被妹妹揭穿了。当我明白她是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威望的
教授,她曾是首席小提琴演奏家,这个时候,作者写了六点,想像一下,作者听到妹妹这番话
以后,心里是怎样想的,当他再一次走进树林,拉小提琴,应对这位老人的时候,他是怎样想
的?拿起笔,把想法写一写。
师:笔放下。要善于做听众,用心去感受,自己的文字,要很好地读,要像读课文那样读自己的文
章。
生:我很惊讶,甚至有些不可思议。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老人慈祥的面容与他那深深潭水一样的目
光。我顿时明白了,老人编制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是为了让我能够更好的演奏小提琴曲。
那位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在我沮丧之时,那样默默地帮忙我,默默地支持我。我不想把
我明白她不是个聋子的事情告诉她,我要珍藏着这个秘密。我要一向应对那位唯一的听众尽心
尽力地演奏。因为是她一向帮忙我,使我取得很好的成绩。她不是一位真正的聋子。
师:最后一句不要。她是一位真正的听众,他要珍藏这个秘密。谁还愿意来读。
生:什么?教授,不可能,这不可能是真的。我一时楞在那里,不知所措,但从妹妹惊讶的语气看
来,这是真的。第二天,我又来到了林子,看到那位老人依旧如同往日那样,早早地坐在木椅
上等我。我好像问她昨日妹妹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我憋住了,架起小提琴,站直了身子,尽心
尽力地拉了起来。她的眼神还是那么平静,犹如深深的潭水。
师:掌声。太有诗意了。她又一次写到了,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但是这时候我已经全然明白
了眼神的含义。
生:这位老人为什么要说谎?不,她不是在说谎,是为了保护我的尊严呀。这位老人,太感谢你
了。你是我唯一的一个听众,你给了我自信,让我有重拾小提琴的勇气,而且给了我生命中最
重要的帮忙。
生:我该不该同老人说话呢?我一说,不就等于把老人的荒原戳破了吗?不,不说。让美丽的谎言
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不说。不然,这位珍贵的听众就会离我而去了。
师:对,不说,写得多感人啊!所以好的文字,要读好,要念好。再请一位同学。
生:我十分震惊,教授?首席小提琴手?这真的是这个耳聋的老人,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当我再次
走进林子,当老人继续平静而慈祥地望着我时,心中便涌出巨大的感动于感激。我真想大声对
老人说:“谢谢,是你让我重拾了信心,是你,让我这个音乐白痴有了自豪的感觉。但是,我
并不想捅破这个谎言,于是,我静静地拉,老人,静静地听。
师:诗一般的语言,一个静静地拉,一个静静地听。让这个感人的画面一向留咋我的心中。看,同
学们写得多优美。老师那里也有这么一段话,是这样写得:
我一向珍藏著这个秘密。珍藏著一位老人完美的心灵。每一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
里,应对著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
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著,充满了整
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这个美丽的早晨,一个人轻轻地拉,
一个人静静地听。
师:美吗?谁写的?这是作者写的一段话。作者写得原文。但是修改我们的教材,却修改成了六
点。你觉得是六点好,还是这段话好?
生:六点好,因为这样耐人寻味,能够让读者去想想,去遐想这样的故事。
师: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同学们,文章的结尾还有六个点,我们把这段话齐读。
生:之后,我已经能足够熟练地操纵小提琴,它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爱好。在不同的时期,我总会
遇到一些大家组织的文艺晚会,我也有了机会应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总是不由
地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天清晨我唯一的听众……
师:从沮丧,到重拾自信,到演出时的自信,我想起那唯一的听众,这六点他神略了什么?我们读懂了什么?请同学课后去想象,去感受,好吗?下课!
简单一点,朴实一点,让孩子们学得扎实一点,更有效一点,这就是薛老师奉献给老师们的。
唯一的听众课堂实录(三):
师:请坐。这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读一读课题。
生:《唯一的听众》
师:课文中有一些生字和词语,看同学们会不会读。(出示大屏幕)会读吗?举手。
师:如果正确的话,务必跟着读(生齐跟读)。字不离词,读这个词。
生:隆重的仪式。
师:读(生齐读)好的,看第二个字
生:歉
师:声音要响亮
生:抱歉
师:读(生齐读)
师:看这个歉,是生字,笔画比较多,看老师黑板上写。伸出手指,和老师一齐写这个“歉”字。
在自己的纸上写一个字。注意笔顺,写字的姿势。能够写大一些,大大的写,
就不会写错。好,写完了就坐端正。看第三个字。
生:溜,溜走
师:怎样的走,才算溜走?
生:悄悄地走,一个人走,就叫做溜走。
师:恩,你说。
生:不为人知的,别人不明白的走。
师:对了。
生:在别人不明白的状况下偷偷的走。
师:对,一齐读。(生齐读)好的。
生:割,无法割舍(生齐读)
师:这个割,看老师写。(板书)一竖要出头,好,写一个字。(生书写)文中的生字要写正确。
哪些东西你觉得无法割舍?
生:就应是亲人和朋友吧。
生:我认为就应是学习。
生:我认为就应是自己的爱好。
生:我是个爱看书的小女孩,我认为书是我无法割舍的东西。
师:好的。
生:我觉得友谊永远无法割舍。
师:无法割舍啊,后面割舍了什么,表达了我的一种感情。对吗?好,我们再看。这个字谁会念。
生:嘿!
师:你会念吗?读!(生齐读)这是一个叹词,叹词一般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我们放到这篇课文当中,读一读它所在的句子,体会一下“嘿”这个词所表达什么样的一种感情。谁来读句子。
生:我羞愧了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他是一个聋子。
师:读得不错,你看,那里的“嘿”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啊?
生:我认为那里的“嘿”是一种激动,开心的感情。
师:激动,有点开心的。
生:有点兴(xìng)奋,从中还有一点自豪。
师:恩,不念兴(xìng),而念兴(xīng)。有点兴奋,不是十分兴奋。
生:我感觉到作者有点情不自禁的流露出来的感情。
师:对啊,所以一个叹词,一个字,在一段文章当中,它包含了丰富的感情。读一读这几个字。(生齐读)
师:这句话,读的时候要读好它,像你们这样慢吞吞的读法,不能够表达这种“嘿”的感情,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生读)读的好。(生读)对,这一种点点滴滴的兴奋,喜悦,情不自禁,是埋在心里的。这个词,一齐读一下。(生齐读)课文中有些词很个性,它能表达人物的心理的。就比如这个嘿字。我们再看。一齐读。
生:悠,悠悠的小令。
师:小令就是小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让人感到?
生:就应是一种慢慢的,令人很舒适的感觉。
生:就应是使人感到有点悠远的。
生:我认为就应是使人有一种陶醉感。
生:我认为是时而有一点,那个,比较,那个,开心的。
师:不要有那个,那个,开心就开心。没有那个的。
生:我认为是让人身心放松的。
生:我认为是让人舒适,感到心里很舒服,有种很悠长的感觉。
我认为是让人感到抑扬顿挫,一波三折的美妙的音乐。
师:美妙的。我们一齐体会一下,一齐读这个词。(生齐读)这个词放到课文的句子当中,我们再来体会一下。谁来读?
生: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声音,犹如悠悠的小令。
师: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个性的吗?
生:把林子里的声音比成悠悠的小令。
师:是一个比喻句,看出来了。
生:它先说林子里是静极了,然后是沙沙的声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听起来有点矛盾。
师:有点矛盾,这叫什么样的写法。他要写静,但课文却写了沙沙的足音,谁明白?
生:这种写法叫衬托,先写出林子里的静,才能听出那很小的声音。
师:这叫反衬,用沙沙的足音来反衬林子的静,明白吗?我们说教室里很静,静到?
连针掉下的声音都能听到。
师:还有什么特被吗?你看,沙沙的足音,悠悠的小令。
生:那里用了叠词,声音比较拖,听起来比较舒服。
师:用了叠词,好啊。
生:它把每一种声音描述的很细。
师:什么?
生:它把每一种声音描述的很细。
师:音,沙沙的足音,你听一下啊。如果他这么写,沙沙沙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能够吗?
生:不能够。因为他沙沙沙的声音,说明他人很多,而那里是说林子里静极了。
师:沙沙沙,能够说是人很多,也能够说是脚步十分的?
师:能够看出脚步十分的快。
师:快速的脚步,能说是悠悠的小令吗?所以说是沙沙对悠悠,足音对小令,语言对称之美,如果说老师把沙沙改成蹬蹬。蹬蹬的足音,就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生:如果用蹬蹬,感觉这个人脚步很沉重,就没有用沙沙让人觉得舒适。没有了这个人心里很简单的感觉了。
师:哦,好的。很好。
生:我觉得用“蹬蹬”,说明这人人的脚步声不美,后面说是像一曲悠悠的小令,小令的话,让人很美妙的音乐。那里用沙沙比较好。
师:你看,多一个字就不美了,少一个词也不美了。那里用沙沙最恰当。我们自己练习,读一读这个优美的句子。自己读啊,不要齐读,齐读不好听。(生1读).好,读到心里去了。
(生2读)你的朗读听起来,也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生3读)多美妙啊。起!(生齐读)
师:这一句啊,写的是“景”(板书),但是在不同的语境里面,这个景包含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比如,你在家里受到了很大的委屈,走到这个林子里,会像悠悠的小令吗?
生:是不会的。因为在家里如果不高兴的话,你的情绪也十分不好。听起来也不好听了。如果你的情绪很好的话,那声音也起来也会很愉快的。
师:对吗。对,不同的心境,听到的声音,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读一读所在的这个段落,体会一下作者此时的这个情绪。自己轻声读一读。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
师:不是拉起,拉起不必须拉得出声音。
生: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师:读得好,你能体会这时候林子里十分安静。
生:她当时的心里也是蛮愉快的。
生:我认为他心里是十分激动的,因为好像要干一件什么事情。
生:我认为他的心里是充满神圣感的。从那里看出作者心里是很神圣的。好像要去做一件什么事情一样。
生:我从“蹑手蹑脚”看出,他不忍心扰乱林子里的安静,所以走得十分留意。我从那里看出作者十分的愉快。
师:除了愉快,他还想拉出?
生:还有美妙的曲子。
师:以便和这寂静的林子?
师:是啊。他对自己有一种期盼。这时候,这个景,不再是简单的景了。她有了作者的一种情绪,一种感情。所以记住这句话,那里的景其实是情语,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
我们读到课文当中出现的偶然的一两句写景的句子,它可能包括作者内心的感情,情绪。如果我们读课文,能够读到作者的心里去,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变化,那么,我们学课文就深刻了。尤其是,这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唯一的听众》,要切身感受到,作者在练琴过程中,
心里一系列的变化。有的在课文中明显的告诉你他是什么情绪,有的用一些叹词,像“嘿”,无法割舍”表示出来,更有的是藏在语言文字当中,是让我们用心去品味和体会的。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用心去体会一下,品味一下,感受作者在拉琴的过程当中情绪的变
化。自己开始读全文
(二)
师:好,同学们读书很投入,课文比较长,但每一个同学读的都十分的专心,这是一种好习惯。
看一看课题《唯一的听众》。作者先后在哪些地方拉过琴?他又先后拥有过哪些听众?分别拥有过哪些心理?我们一齐来说说吧。
生:作者此刻家里拉琴,爸爸妹妹说他拉得不好,他的心里是十分沮丧的。
之后去了小树林里拉,听众是一位老人,给了他鼓励,他的情绪是兴奋的。
最后,他在家里练琴,他很认真。之后,妹妹是他的听众妹妹大吃一惊,说他弹得很好,他心里十分高兴。在家里直接练的时候,没有直接想到唯一的那位听众。
最后在文艺晚会上拉琴,有很多很多的观众,他的心里是高兴的。
师:你看,一个人在舞台上拉琴,在表演的时候,你心里是?
不要老用高兴。能上舞台演出的时候,应对成百上千的观众的演出,这时候的演出的情绪是豪。你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连贯的说一说,好吗?在什么地方,谁愿意听,情绪怎样。要自信,相信自己必须能说好。
生:他此刻家里练琴,观众是爸爸和妹妹。他们的评价十分不好,当时情绪十分沮丧。
之后去树林里去拉琴,观众是一位自称是耳聋的老人,当时心里是兴奋和自信的。
每一种声音?听不懂,就一种声最后,在舞台上练琴,有许多观众,当时情绪激动,而且自豪。
师:你看,你这种表现不太自信,其实你说的很好。此刻我要求你说第三次,必须要说连贯,你看,沮丧的,兴奋的,自信的。他的心里发生了变化。
开始,之后,最后,要有顺序。拿出点自信的样貌。
生:开始在家里练琴,观众是爸爸和妹妹,情绪沮丧。
之后在树林练琴,观众是一位聋子老人,情绪激动,自信。
最后在文艺晚会上,有许多的观众,但他是激动的,自豪的。
师:你看,能说好。但没有说得最好。有没有其他同学能说得更好,更流畅。
生:我先是在家里练琴,我的听众对我很不满意,我很沮丧。然后我到树林里,我先是十分兴奋,然后有点失落。那位唯一的听众,他对我鼓励,使我找回自信心。最后在文艺晚会上,对成百上千个观众拉琴,我心里十分自豪。
师:说得比较好。还有说得更好的吗?
生:我先是在家里练琴,我的观众是我的父亲和妹妹。但是他们对我的琴技实在是感觉十分的差,我十分的沮丧。之后我到小树林里去练琴,在那里我有了唯一的观众,就是一位耳聋老人。
在老人的鼓励下。我找回了失去的自信,并且更加刻苦,努力的联系小提琴。最后,我在舞台上演奏,我有成百上千个观众,但是我是十分激动,自豪的。我也十分感激怀念那位老人。
师:你看,越说越好。作者一开始说他是十分的沮丧,他虽然拥有两个听众,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妹妹。这两个听众为什么会让他十分沮丧呢?给了他一种什么评价?
生:爸爸和妹妹评价我拉小提琴好像在锯床腿。
师:据床腿什么声音?
如同噪音一般,不堪入耳。
生:我认为爸爸和妹妹对我的拉小提琴的样貌,就是对他们的折磨。
简直就是一种折磨,不是一种享受。
他们评价我在音乐方面就像是一个白痴。,
师:是一个白痴吗?前面有两个字不能丢掉。
生:简直
师:简直是一个白痴和是一个白痴一样吗?如果真是一个白痴,之后怎样可能把琴拉得这么好呢?简直是一个白痴。其实不是一个白痴。你看。这样的评价,这样的语言,听起来像什么一样的?打一个比方。这种语言,在我听来,像什么一样?
生:我觉得像刀一样,很伤人心。
像一个拳头,把我的自信心渐渐地锤扁了。最后给锤没有了。
我觉得像一盆凉水,本来是很热情的,但是被凉水一泼之后,就变得心灰意冷。
我觉得就像一把刀,我自己刚对音乐有点好感,有些崇拜,可他一刀砍下来,把我和音乐斩断了。
师:说得多好啊。
(三)
生:我觉得是诗一般的语言是像阳光一样带给我们温暖的。
师:多好啊,像阳光一样的。
对他的语言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是从三个词语体会出来的。它们分别是“又”、“很直”、“又酸又痛”。
“又”看出以前有一段时间我是不敢在家里练琴的。说明我又重拾了自信。
“很直”、“又酸又痛”看出我很勤奋。比以前更加刻苦。之所以会勤奋和刻苦,是因为我有了自信,更加的努力想把琴拉好。
师:多好呀,“又”看出自信。“很直”、“又酸又痛”看出他更加努力,更勤奋了。
生:我是从“紧闭门窗”和“基本练习曲”看出来的。因为“基本练习曲”能够提高他的演奏水平的。而“紧闭门窗”看出他在练之前,对自己说过,必须要刻苦,不要被其他事情诱惑过去,必须要在房间里用功刻苦。看出了他已经下决心。
师:不错,还有更突出的词语吗?
生:我是从“尽心尽力”和“手指悄悄打着节奏”这两个地方看出他很勤奋。
“尽心尽力”是他以前受到批评,琴也拉得不好,人们对他的评价也不好,而此刻他却为聋老人拉琴。
师:我想问一下,这个老人是耳聋的,他听得到音乐吗?
生:听不到,但是我会认为他是能听得到的,因为他能感受到。
师:哦,他是能感受到的。为什么应对一位耳聋的老人,他要尽心尽力,你不好马马虎虎吗反正他也听不到的。
生:因为这是他唯一的听众,他很珍惜这个听众。
师:哦,如果他不“尽心尽力”,连这个唯一的听众也要逃走了。你是这么理解“尽心尽力”的。
生:是这个听众给了我自信,让我把小提琴演奏得更好,所以我要尽心尽力的演奏来回报他。
师:哦学会感恩,明白了吗?你还有补充。
生:第二个词是“手指打着节拍”。从那里能够看出我琴技渐长,因为前面提到他拉琴就好象是在“锯床腿”,而且是给他们折磨的。而那里能够看出我拉得好起来了。
师:熟练了,进步了。个性是能打着节奏了。
生:我找到的是“快乐”和“幸福”。一开始老人听他拉琴,只是说“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而那里却说了能给他带来快乐和幸福。其实他是能够听得到的。他听到小男孩的琴技逐变好了以后,他就感到快乐和幸福,是一种无意中的表达。
师:哦,说得真好啊!
生:我是从“慈祥”和“深深的潭水”看出来的。我此刻看着老人慈祥地望着我,平静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而以前我演奏的时候因为我没有自信,所以我不敢抬头看老人的眼睛,而此刻敢在演奏的时候,抬起头和老人对望,说明老人的鼓励给了我自信。
师:好的,我们发现,他几次写到了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几次?三次。前两次有没有写到到他慈祥的眼神?有没有写到他平静眼神像深深的潭水?没有,因为他自信了,自信的人都能够和人眼神对视。你看,有多少同学眼睛看着我?看着我的都是自信的,你不敢看着我,就叫“自卑”。
师:像深深的潭水,有一个神略号,你说在省略号中能看出点什么,读出点什么吗?包含着什么?
生:我觉得老人的眼神是在鼓励我,让我更加自信。
(四)
师:他怎样会打动我呢?让我们来体会下,感受下。女同学体会你就是那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她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仔细揣摩老人心里是怎样想的。请男同学体会小伙子。
请小伙子开始拉琴。你们坐在地上拉的吗?站起来,在树林里拉琴。是小伙子的都站起来。树林里干什么?(拉琴)
师:在树林里拉琴吗?(据床腿)没有床腿,没有床,哪来的腿。(锯木头)。这么多小伙子在树林里据木头你感觉到这声音(很刺耳)(很摧残耳朵)。
师:是啊。这么多的小伙子肯定不行。所以坐下几个,你们两个人拉,其他人都坐下。两个人已经够刺耳了,你们还想几个人啊!注意,你们在树林里拉了一曲后,忽然转身发现一位极瘦极瘦的老人坐在椅子上,你们这时候想干什么?
生:我们这时候想溜走。我想骂他,他拉琴声音太难听了。
师:多不礼貌啊。还是他好,他想溜走。这时候老妇人叫住了我。女同学一齐读第一句。
生: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但是我每一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师:你听到这句话,你还想溜吗?
生:不想溜。
师:为什么
生:因为她对我拉得曲子居然没有感到难听,没有责骂。反而还说是她错了,使我感到十分心动。因为我拉得那么难听,她居然没有任何反应。
师:这时候老人又说了第二句话,读。
生:我猜想你必须拉得十分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
师:刚才你的脸是怎样样了
生:是红了。通红通红了。
师:感觉自己的脸?
生:像发烧一样的红
师:此刻听了老妇人的这句话以后,你的脸还烧吗?
生:我的脸不烧了,感觉和平常事一样的。
师:为什么啊?
生:因为老人她没有责骂我。老人对我的琴声一点都不意外。我本来以为她听得见,之后才明白原先老人聋了。
师:老人耳朵聋了,她听不见我的声音。你心中的块石头才落下来了。
他才没有担心破坏了这个幽静的林子,没有破坏老人独享的幽静。这个心最后放下来了。原先她是个聋子。这时候老人又说了第三句话,一齐读。
生: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一天早晨。”你此刻愿意拉琴吗?
师:此刻你愿意拉琴了吗?
生:我此刻愿意拉琴,因为这不会使我感到难堪,还会使一个聋子去感受音乐。
我也会,因为我此刻不会紧张了,而且我会好好去拉,他也愿意做我的听众,我感到十分开心,十分有面子。
师:是啊,家里的父亲和妹妹,是我的亲人,听着这个像据床腿的声音,纷纷逃走了,居然在树林里还有一位?
生:一位老人愿意听我拉琴。
师:而且是每一天早晨,虽然他是个?
生:虽然他是个聋子,但是我不介意。
师:虽然是个聋子,只要做我的听众,我都不会介意,是吗?好,这样每一天拉,每一天拉,拉了后,老人总是不忘说那么一句话:
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诶你,小伙子。
师:听到了吗?第二天,你拉完了,她又不忘说这样一句话:
生:谢谢你,小伙子,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师:听到了吗?第三天,她又这样说:
生: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师:听到了吗?你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什么样的?
生:这种感情是温暖人心的,让人心动。感觉老人对我很重视。
使我对音乐有了自信我感到心里感到和温暖,也很自信。在家里,爸爸和妹妹是我的亲人,他们对我拉琴的评价是很不好的。而这个老人和我不认识,
她却给我那么高的评价,心里感到很温暖。
师:你看,听了这几句平常的话,他洋溢着从未有过的感觉,是温暖的,是温馨的。她带给我一种自信。心里是那样的喜悦,对吗?所以你的琴,越拉(越好)越拉(越棒)。请坐。
师:体会到了吗?这就是一个小伙子在树林里拉琴,在一位老妇人的不断鼓励下,逐渐找回了自信。那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那位老妇人吗?
生:你真的是聋子吗?我的琴难道真得拉得那么好吗?
师:是啊,所有的老妇人们,你真的是聋子吗?你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要说谎?你看,所有的话都是说谎,老人为什么要这么说?谁能回答。体会下老人是怎样想的,我看哪位女同学能体会老人的情绪。
生:我想老人就应是想这个小伙子这么尽心尽力地演奏小提琴,再打击他的话,会让他的自信心彻底垮掉,所以要去鼓励他,让他重拾信心。
老人这样做以后,我会更加尽心尽力的去拉小提琴,而且我也会十分自信。有了这两者以后,我的琴技会更加好。
我想老人当时明白这座林子是没有人的,她听到这个年轻人拉得不好听,她猜测年轻人肯定是在家里或人多的地方拉得不好,受尽了别人的批评,所以就到树林里来了。所以老人期望年轻人有一个听众,但她又不想让年轻人明白她听的见琴声,不想给年轻人压力,所以说自己是一个聋子。
师:一个善意的谎言,因为这位老人其实是一位音乐学院的教授,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她明白一个练小提琴的人开始练的琴声就是那么难听,那么不堪入耳。但这时候需要的是有人给他?
生:安慰,重拾自信,鼓励,无声的,默默的支持和帮忙。所以她要这样做。
师:同学们这叫什么?这叫体验,我们要读到人物的心里去,就是要设身处地像她那样的去想,去思考,这时候,我们就能读得比较深入了。
师:正是在老人不断的鼓励下,读。
生: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从我紧闭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作一副可怜的样貌说:“求求你,饶了我吧!”我此刻已经不在乎了。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但我不会坐在木椅子上练习,而以前我会的。
师:他发现自己(变了)怎样变得呢?以前是什么样的,此刻是什么样的,我们一齐来读,好吗?
师:以前我不敢在家里练琴,此刻?
生:我又敢在家里练琴了
师:以前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数次传出难听的声音,此刻
生:从我紧闭小门的房间里,常常传出阿尔温,舒罗德的基本练习曲。
师:以前我坐在木椅上练琴,此刻?
生: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早就湿透了衬衣。
师:以前我只想到林子一个人静静地练琴,而此刻?
生:每一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应对著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
师:以前父亲和妹妹会捂着耳朵逃走,而此刻?
生: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人们表露的那种难以置信的表情也证明了这一点。
师:以前老人总不忘说真不错,而此刻她说?
生: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
师:以前我只明白她是一个可怜的聋子,而此刻?
生:我明白她是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更重要的,她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师:以前老人一向平静地望着我,此刻?
生:位老人安详地靠著木椅上,微笑著,手指悄悄打著节奏。
师:透过这样的比较朗读,你注意到了哪些词?从这些词中,你注意到我变得怎样样了?拿出笔,圈一圈词。
(五)
师:只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才能读得那样的入迷,才能体会到文字里面包含的作者的情感和他的变化。最后看看课文,我一向珍藏的秘密被妹妹揭穿了。当我明白她是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威望的教授,她曾是首席小提琴演奏家,这个时候,作者写了六点,想像一下,作者听到妹妹这番话以后,心里是怎样想的,当他再一次走进树林,拉小提琴,应对这位老人的时候,他是怎样想的?拿起笔,把想法写一写。
师:笔放下。要善于做听众,用心去感受,自己的文字,要很好地读,要像读课文那样读自己的文章。
生:我很惊讶,甚至有些不可思议。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老人慈祥的面容与他那深深潭水一样的目光。我顿时明白了,老人编制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其实是为了让我能够更好的演奏小提琴曲。
那位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在我沮丧之时,那样默默地帮忙我,默默地支持我。我不想把我明白她不是个聋子的事情告诉她,我要珍藏着这个秘密。我要一向应对那位唯一的听众尽心尽力地演奏。因为是她一向帮忙我,使我取得很好的成绩。她不是一位真正的聋子。
师:最后一句不要。她是一位真正的听众,他要珍藏这个秘密。谁还愿意来读。
生:什么?教授,不可能,这不可能是真的。我一时楞在那里,不知所措,但从妹妹惊讶的语气看来,这是真的。第二天,我又来到了林子,看到那位老人依旧如同往日那样,早早地坐在木椅
上等我。我好像问她昨日妹妹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我憋住了,架起小提琴,站直了身子,尽心尽力地拉了起来。她的眼神还是那么平静,犹如深深的潭水。
师:掌声。太有诗意了。她又一次写到了,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但是这时候我已经全然明白了眼神的含义。
生:这位老人为什么要说谎?不,她不是在说谎,是为了保护我的尊严呀。这位老人,太感谢你了。你是我唯一的一个听众,你给了我自信,让我有重拾小提琴的勇气,而且给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帮忙。
生:我该不该同老人说话呢?我一说,不就等于把老人的荒原戳破了吗?不,不说。让美丽的谎言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不说。不然,这位珍贵的听众就会离我而去了。
师:对,不说,写得多感人啊!所以好的文字,要读好,要念好。再请一位同学。
生:我十分震惊,教授?首席小提琴手?这真的是这个耳聋的老人,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当我再次走进林子,当老人继续平静而慈祥地望着我时,心中便涌出巨大的感动于感激。我真想大声对老人说:“谢谢,是你让我重拾了信心,是你,让我这个音乐白痴有了自豪的感觉。但是,我并不想捅破这个谎言,于是,我静静地拉,老人,静静地听。
师:诗一般的语言,一个静静地拉,一个静静地听。让这个感人的画面一向留咋我的心中。看,同学们写得多优美。老师那里也有这么一段话,是这样写得:
我一向珍藏著这个秘密。珍藏著一位老人完美的心灵。每一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应对著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我感觉我奏出了真正的音乐,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著,充满了整个林子,充满了整个心灵。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这个美丽的早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
师:美吗?谁写的?这是作者写的一段话。作者写得原文。但是修改我们的教材,却修改成了六点。你觉得是六点好,还是这段话好?
生:六点好,因为这样耐人寻味,能够让读者去想想,去遐想这样的故事。
师:这就是阅读的乐趣。同学们,文章的结尾还有六个点,我们把这段话齐读。
生:之后,我已经能足够熟练地操纵小提琴,它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爱好。在不同的时期,我总会遇到一些大家组织的文艺晚会,我也有了机会应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我总是不由地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天清晨我唯一的听众……
师:从沮丧,到重拾自信,到演出时的自信,我想起那唯一的听众,这六点他神略了什么?我们读懂了什么?请同学课后去想象,去感受,好吗?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