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小常识

  幼儿安全小常识(一):

  幼儿园安全小常识

  幼儿园安全小常识一:幼儿学习的交通安全知识

  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马路上行走,靠右行。遇车辆主动靠边让道。严禁横穿马路或在马路上玩耍。

  2、乘车依次上、下车,不要拥挤,不得将头、手伸出车外。

  3、进城走人行道,过街时注意红、绿灯,听从交警的指挥。

  4、明白并学会遇突发事件报警打“110”,需紧急救治打“120”。

  幼儿园安全小常识二:幼儿学习的消防安全知识

  1、明白不玩火。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园。

  2、不准乱拉乱接摸电线,和电器。

  3、明白火灾时要冷静逃生,用湿衣服裹住身体、捂住口、鼻,下蹲顺墙逃出火场。

  幼儿园安全小常识三:幼儿学习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1、明白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2、养成不吃零食的习惯。

  3、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

  幼儿园安全小常识四、幼儿学习的入园安全知识

  1、不要在园内做打闹、攀爬栏杆、攀爬窗台等有危险性的行为。

  2、明白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要推拉,拥挤。

  3、群众活动时要在老师的视线范围内进行。

  4、同伴间要团结友爱,不要打架。

  5、对人有礼貌,明白尊老爱幼礼貌待人。

  幼儿园安全小知识五:幼儿学习的防溺水安全知识

  1、严禁幼儿私自下河、塘、水库玩水洗澡。

  2、下雨过河、过桥要留意谨慎。

  3、发现有人溺水,应大声呼救,自己不能下水救人。

  幼儿园安全小知识六:幼儿学习的卫生安全知识

  1、明白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服。不留长长指甲。

  2、发现疑似甲流感、水痘、风疹、流行感冒等传染病,应及时向老师和学校汇报。经乡卫生院确诊后隔离治疗。并对教室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待病愈经乡卫生院检查后开据证明,放可复课。

  3、加强对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控。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加强对流行病、传染病的抵抗能。

  幼儿园安全小知识七:幼儿学习的防自然灾害知识

  1、发生地震时,双手捂着头躲到课桌下面,待平静时立即撤离到远离建筑物、树木、电线等宽敞的地方。

  2、遇下大雨时,远离山体等,以防山体垮塌和泥石流。

  3、下大雨或打雷时不能在电线和大树下躲雨,以防雷击。

  幼儿安全小常识(二):

  幼儿安全生活小常识

  进餐:教育孩子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

  睡眠:睡前要检查孩子口袋是否有尖锐的东西,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不放进嘴巴。

  行走:教育孩子行走时手不插在衣兜里;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

  药物:引导孩子学会辨认药物和一些容易与饮料混淆的有害物品,教育孩子不乱吃药;明白120急救电话,认识防毒标志。

  防触电:教育孩子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明白高压电的标志,并远离它们。

  开、关门:教育孩子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里,明白“安全门”的作用。

  防火、防烫伤:教育孩子不在火源附近玩耍;不玩火柴、打火机和蜡烛;明白衣服着火时要迅速浇水并快速脱衣服;烫伤后迅速用凉水冲或浸泡患处;明白119火警电话。

  防拐骗:明白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明白父母的工作单位;不理解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遇险时,会用电话呼救;明白报警电话110。

  防异物吸入:不将别针、硬币、小玻璃球、钮扣、黄豆等放入口、鼻、耳中;不将气球的碎片放入口中倒吸气。

  幼儿安全小常识(三):

  危险的阳台

  1、不要蹬踏阳台上的凳子、花盆、纸箱等不稳固的物体,这样做十分危险,容易摔伤自己。

  2、千万不要在阳台上打闹、追逐或玩气球、放风筝等危险的游戏。

  3、不要伸手去够阳台外面的东西,以免身体失控摔下楼去,发生意外。

  4、站在阳台上向远处眺望,或与楼下的小伙伴打招呼时,身体不要过多地探出阳台,以免失去平衡,跌下楼去,造成伤亡。

  5、不要从阳台上往楼下丢东西,这样不仅仅会破坏大楼周围的环境卫生,还可能砸伤楼下的行人。

  危险的浴室

  1、洗澡时必须要有大人在身边,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千万不能一个人到浴室洗澡,更不能把浴室门反锁起来,以免发生意外。

  2、如果家里有浴缸,在进入前,应先试试水温。另外,调节水温是大人的事,千万不要自己动手调节,以免被烫伤。水温一般以接近体温(37摄氏度)为宜。

  3、进入浴缸后必须要留意,因为你的身体还太小,有时滑入水中,手又找不到适宜的地方抓住,很容易被水淹到或呛到。

  4、浴室的地面溅到水后,会十分滑,所以不要在浴室里蹦跳、玩耍,以免摔倒受伤。

  5、在浴室中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很容易头晕。更不要把浴室当成游乐场,在里面长时间的玩耍。

  留意“咬人”的机器

  1、当电风扇开动时,绝对不能够将手指伸进防护网内。否则,飞速旋转的叶片会将你的手指削伤。

  2、使用电动卷笔刀削铅笔时,千万不要伸手去摸锋利的刀片,以免割伤手指。

  3、洗衣机在洗衣服时,千万不要把手伸进洗衣桶内。否则,你的手可能会和衣物绞在一齐。

  4、其他像热水器、电熨斗等,在它们工作时都不能随便去碰,以免烫伤自己。

  5、大人骑电动车带你时,如果你坐在车后座,必须要记住:两只脚不要离车圈太近。否则,你的脚可能会被卷进车轮,受到伤害。如果你坐在车前,注意手千万不要放在车闸附近,防止大人捏闸时伤到你。

  乘坐电梯的安全

  1、乘坐滚动扶梯时,必须要认准起步台阶,踏上去后要站稳并扶住扶手。不要用手去摸或倚靠在固定不动的护板上,以免被滚动的扶梯拉倒;也不能使劲压住电梯的扶手,不让它移动。

  2、不要在滚动扶梯上来回地跑,也不要同小伙伴们在扶梯上玩耍、攀爬或打闹。因为一旦跌倒了,会从电梯上滚下来,使自己受到伤害。

  3、千万不要在上行的滚动扶梯上往下走,或是在下行的扶梯上往上走。

  4、乘坐垂直电梯时,不要将手放在电梯门旁,防止电梯门开启时,挤伤手指。

  5、不要随便去按垂直电梯旁边的按钮,因为你不明白那些按钮的作用,一旦按错了,就可能给自己或别人带来很多麻烦。

  安全养宠物

  1、摸过宠物或和宠物玩耍、喂食后,应立即洗手。如果你身上有伤口,就不要过于亲密接触宠物,以防伤口感染。

  2、带宠物出门时,记住不要去公共场所,更不能乘公交车和出租车。遛狗时要用链子拴着,不要让它咬伤或吓到路人。

  3、经常打扫宠物的住处,定期清理宠物的排泄物,并经常给它们洗澡。

  4、在生活中应与宠物持续一段距离,尤其不要同床而睡。一旦被宠物抓伤或咬伤,务必立即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带你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留意火灾

  1、不要玩火柴或打火机。不仅仅会烧到自己,而且控制不住火势,还会引燃其它物品甚至整个房间,造成火灾。

  2、不要拿蜡烛在床上、床下、衣柜内或楼阁内等狭小的地方找东西。这样做很容易引起火灾。另外,点燃的蜡烛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更要注意蜡烛及烛台的平稳。

  3、夏天,使用蚊香时,必须要放在金属支架上或金属盘内,并远离桌、椅、床、蚊帐等可燃物品,切忌把蚊香直接放在木桌、纸箱上。

  4、不要在家中、阳台、楼道里玩火、放烟花爆竹,如果看到有人这么做,要制止他。

  5、另外,拧动天然气、煤气罐开关都是大人的事情,你还小,控制不了火候,所以不应乱动。

  在汽车上的安全

  1、在公共汽车上,不要玩耍或大声说话,更不要不停地换位子,或在车内跑跳嬉戏,以免撞到其他的乘客,或是吵到别人。

  2、不可将空罐子或垃圾丢出车外,这样不仅仅会破坏环境整洁,而且很容易砸到路上的行人或其他车辆,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有座位时,应双手扶住前面座位的椅背,以免急刹车时撞到头部或从座位上跌下来。没有座位时,千万不要站在车门边,要牢牢抓住车内扶手,以免紧急刹车时摔倒或车门突然打开时被甩出车外。

  4、看到急需座位的老人、残疾人或孕妇等,要记得让座给他们。

  5、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防止被车外的东西刮伤或划伤。更不要在车上掏耳朵或咬舌头等。

  建筑工地不安全

  1、不要在建筑工地上玩耍或逗留,因为建筑物尚未建好之前,随时都有可能掉下东西,一不留意就会砸伤你。

  2、建筑工地的地面上有许多带有铁钉的木板或其他可能扎伤脚的东西,一不留意,就会伤害到你。

  3、如果必须要从建筑工地透过,千万要注意工地运货的来往车辆,避免发生意外。

  4、千万不要用肉眼去看建筑工地上时常闪烁的电焊火花,因为它内含高强度的紫外线,会灼伤你的眼睛。

  5、千万不要围在吊车旁看热闹,以防吊车上的物品散落时砸伤你。

  攀爬的危险

  1、千万不要攀爬高墙或栅栏等,因为你还小,攀登到高处时,身体的平衡度不容易把握,很容易摔下来受伤。另外,许多栅栏的顶端多是尖锐的铁刺或碎玻璃,当你攀爬时,稍有不慎,就会被刺伤。

  2、不要攀爬到没有安全设施的高处,如小山坡、悬崖等。一旦失手、失足坠落下去,轻者会把胳膊或腿磕破、流血,重者则会骨折、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3、在攀爬的过程中,如果抓扶的物体突然松动了,你会从高处摔下来,或者被掉下来的东西砸伤。

  4、看到其他小伙伴攀爬时,必须要及时劝阻,如果他不听劝告,应尽快告诉大人,加以制止。

  使用剪刀要留意

  1、千万不要使用锋利尖头的剪刀,就应用钝口圆头的儿童专用剪刀,以免剪伤或戳伤自己。

  2、使用剪刀时,必须要集中精神,眼睛应看着剪刀,不能一边说笑,一边剪东西,留意戳伤手和眼睛。

  3、手里拿着剪刀时千万不要乱晃动手,以免碰伤其他人。也不要拿着剪刀四处奔跑,如果不慎跌倒,它很可能会伤害到你。

  4、剪刀在不使用时,必须要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果放在插袋里,剪刀头应朝下;如果放在抽屉里,剪刀头应朝里。

  不要爬树

  1、不要随意攀爬树木,因为有的树枝很细,根本承受不住你身体的重量,可能会突然折断,使你从树上摔下来。

  2、攀爬树木时,树枝的尖梢很容易划伤你的皮肤,或者挂破你的衣服。另外,树上还会有许多昆虫、如:毛毛虫、螳螂等,有的甚至是有毒的,一不留意就会被蜇伤。

  4、不要够取挂在树上的东西,更不要爬到树上去掏鸟窝,因为有的鸟窝里有蛇,不留意就可能被蛇咬伤。

  5、另外,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它对我们周围的环境起到了绿化的作用,我们就应保护它、爱惜它。

  下雨天的安全

  1、下雨的时候,路上十分滑,匆忙地跑步最容易滑倒,所以要留意慢行。走坡道时,更要个性留意。

  2、打雨伞时,千万不要让雨伞挡住了视线,要注意看着前方行走。

  3、不要拿着雨伞嬉戏,更不要将伞收起来当做刀剑,相互打来打去,或是在别人面前突然把伞撑开,这些行为都是很危险的。

  4、下雨天,开车的人常常看不清行人。你就应穿戴颜色鲜亮的雨衣、帽子、雨鞋或者撑颜色鲜亮的雨伞,这样能够引起驾驶员的注意。

  5、刮强风下大雨时,最好穿雨衣上学,因为你还小,在狂风大雨天不好控制雨伞。

  6、不要在马路上的小水潭中,踏水,或放小船玩,这样都十分危险。

  触电事故的预防

  1、在室外玩耍时,千万不要爬电线杆,遇到落在地上或垂在半空的电线时,必须要绕行,因为那可能是带着高压强电的电线。

  2、在家时千万不要用湿手直接去开灯、关灯或接触其它电源开关等。

  3、不要随便安装开关、插座,更不要摆弄、修理电器或电力设备。

  4、千万不能用手指、小刀和钢笔去触、插、捅多用插座,那样是十分危险的。

  5、不要在电线上晾晒衣物。

  6、雷雨天时不要在田野里行走,也不要在大树或变压器下避雨,这样做很容易触电。

  上下楼梯的安全

  1、在公共场所,上下楼梯时,要遵守上下行的方向,不然会撞到别人,这是很危险的。

  2、上下楼时,千万不要打闹或推挤排在自己前面的小朋友,这样很容易使前面的小朋友跌倒受伤。

  3、不能把楼梯的栏杆当成滑梯,滑着冲下去,这样做十分危险。

  4、上下楼梯时,就应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而不是一步迈两个台阶或更多,那样很容易把脚扭伤。

  5、上下楼梯时,不要乱跑乱跳,就应用手扶着护栏慢慢地走,并且要遵守秩序,相互礼让,靠右行走。


圆圆的月亮像什么

  问题:

  圆圆的月亮像什么?

  答案:玉盘

  (更多参考答案:鸡蛋饼、汽球、圆球)

  【相关试题】

  把下面打比方的句子补充完整。

  1.圆圆的月亮像____________。

  2.妹妹的脸红得像____________。

  3.天上的白云像____________。

  4.雨后,彩虹像____________架在天空。

  5.荷叶圆圆的像____________。

  答案:

  1.玉盘2.苹果3.棉花4.一座桥5.一把伞

  (答案不唯一)


论语十二章教案

  论语十二章教案(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礼貌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资料。

  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了解《论语》的相关知识以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重点、难点

  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

  2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词语如“而”、“之”等

  3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三、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四、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后世对孔子有十分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以前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山东的曲阜的孔府是我国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五、《论语》概述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1、体式归纳起来有:

  (1)、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资料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

  (2)、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3)、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2、资料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能够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状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旧注本有《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集解,宋邢疏)和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六、创作背景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东汉郑玄就鲁论篇章,参考齐论,为之作注,今亦残佚。魏时的何晏集汉儒以来的各家之说,成《论语集解》,这就是这天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论语》注本。

  七、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自渎:学生自读课文。

  感知、讨论:本文的资料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

  本文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

  2课文讲解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从心里感到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作风吗”

  (2)、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文:曾子说:“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自己还不精通熟练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能够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得。”

  这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要学习与思相结合。启示: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取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能够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3《论语》散文的写作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

  《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八、归纳总结

  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yuè。

  一词多义

  1、而: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然后”)

  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却、但是”)

  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可译为“而且”)

  2、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明白)

  3、为:为人谋而不忠乎(给,替)能够为师矣(当,做)

  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二)、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学习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四)、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九、课堂小结

  本文的资料围绕着孔子的言谈举止,向我们展示了其形象、性格、思想观点和态度,透过学习本文我们能够准确的背诵和翻译本文,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常识,理解了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主旨。

  十、课下作业

  默写全文、做相关的练习题

  论语十二章教案(二):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潜力目标:

  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潜力;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透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透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透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潜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分类整理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时】三课时

  【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礼貌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这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yì熠生辉。此刻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情绪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则》。

  二、作家、作品简介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这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此刻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不求仕,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三、初读前三则,扫除语言障碍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说(yuè邑)乎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四、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前三则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时:按时;说:愉快、高兴;朋:志同道合的人;知:了解;愠:发怒、生气;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按时练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生气,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资料。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4朗读、背诵。

  第二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三:多次;省:反省;为:替、帮;谋思考事情;忠:尽心竭力;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习:温习。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曾子说:“我每一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资料。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4朗读、背诵。

  第三则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1)有:同“又”。(2)立:站得住的意思。(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详解孔子说:“我童年学习,到了十五岁时立下了求学的志向,三十岁时学问和处事都能够在社会上立身了。四十岁时学问上的问题都能清楚明白,立身处事有坚定的原则,不会被外界左右。五十岁时我明白了天命,明白了天给予我的使命职责和命运。六十岁时我听到顺耳话能够分辨是非,听到逆耳话能够理解他人,对各种人的各种话都能分辨取舍。七十岁时我的心灵和行为都到达了自由王国的境地,行随心至,从不越过仁的规范。”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资料。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到达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拓展:“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为耄耋之年”常用来指代年龄。

  4朗读、背诵。

  【作业布置】

  复习、背诵前三则。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理解并背诵第四至第八则

  【教学步骤】

  一、学生默写《论语》第一、二、三则

  二、初读第四至第八则,扫除语言障碍

  罔(wǎng)殆(dài)箪:(dān)曲肱(gōng)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三、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第四至第八则

  第四则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为政》)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故:学过的知识;知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能够;以凭借;为:做。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能够做老师了。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资料。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必须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能够为师”。“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能够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这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4朗读、背诵。

  第五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资料。

  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4朗读、背诵。

  第六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1)食,一瓢饮,在陋巷(2),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3)。贤哉回也。”(《雍也》)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箪干粮,一瓢凉水,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换了别人必须不堪忍受这种贫困忧苦的生活,但是颜回啊,从来不知因此而改变自己好学乐善的快乐。贤德啊,颜回!”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资料。

  本章中,孔子又一次称赞颜回,对他作了高度评价。那里讲颜回“不改其乐”,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那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好处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此章孔子回环曲折,一说两叹,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流传很广,几乎妇孺皆知。

  4朗读、背诵。

  第七则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知:懂得、了解;好:喜欢;乐:以……为乐。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资料。

  那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在那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

  4朗读、背诵。

  第八则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1)饭食,饭,那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资料。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能够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贴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理解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理解。

  拓展:饭蔬饮水:后因以“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4朗读、背诵。

  【作业布置】

  复习背诵第四至第八则。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理解并背诵第九至第十二则

  【教学步骤】

  一、学生默写《论语》第四至第八则

  二、初读第九至第十二则,扫除语言障碍

  博学而笃(dú)志

  1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

  三、探究学习、理解并背诵第九至第十二则

  第九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三人:几个人;善者:优点;从:跟随;不善者:缺点。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齐走路,其中必须有人能够当我的老师。应当选取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资料。

  讲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4朗读、背诵。

  第十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斯:这;舍:舍弃。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说:消失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它日夜不停息地向前流去。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资料。

  孔子在河流的源头,抚今追昔、满怀感慨,自告且忠告所有决心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立志“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要像这江水一样,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后浪推前浪,生生不息、前赴后继,无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甚至出生入死,都要不断地“固守”,“承担”“圣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终成就“不愠的世界”而不退转。”那里务必明确,这话既是孔子自己的感慨,也是对所有有志于圣人之道的人的忠告和勉励。

  故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4朗读、背诵。

  第十一则子曰: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子罕》)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①三军:军队的通称。②匹夫: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孔子说:“军队能够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资料。

  一国的军队,能够夺去它的主帅;可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却是不能强迫改变的。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持续自己的“志向”。

  4朗读、背诵。

  第十二则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把握重点字词。

  博:广也。笃:厚也。志有两种解释:一,志同识,记忆在心;二,志向。在此,基于取其后者。

  2小组合作翻译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心有远大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要多多提出疑问,多多深入思考。对于自己的志向不能有过多的干扰,“仁”就在这当中了。”

  3理解这则文字所讲资料。

  那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修德进学的门径:学欲广博,志欲坚定,外问于人,内思于心。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这就叫,‘博学而笃志”。

  既要多问问题,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空想,而要多想当前的事情,与自己的实际状况密切相关的事情,这就叫“切问而近思。”

  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必须要从自身处去问,接近处去思。

  4朗读、背诵。

  四、分类整理归纳

  1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博学笃志、饭蔬饮水

  2十二则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哪些语句是讲个人修养?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作业布置】

  1学习、背诵第九至第十二则

  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来源、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教学后记】

  论语十二章教案(三):

  学习本文,应遵循化难为易,由浅入深的原则,在起始阶段无需将“而”“之”“于”“其”等文言虚词的含义讲得抽象而难懂,学生能够翻译,了解区别就能够了。而对于文意的理解,能够透过老师穿插故事的方式帮忙学生理解,同样也能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讲相关的故事,让他们在具体的资料中了解文章的资料。至于文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无需讲得过深,从字型出发,帮忙学生理解其含义,能够释读全文就能够了。

  教学过程:

  1、导入:(故事导入,化深为浅)

  公元前480年,在鲁国按例举行了一次春天的狩猎,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猎到了一头异兽,无人能识。于是人们自然就想到去请教以博学多识著称的孔子,没想到孔子见到这头已死的异兽时竟然流下了眼泪。他说,这是麒麟啊,这原本是在太平盛世出现的异兽,怎能出此刻这样的乱世之中,并且惨死在猎人之手呢于是,他唱起了一首悲伤的歌曲:“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这首被后世称为《获麟歌》的歌曲充满了悲凉之情。那么,孔子为何会对这头麒麟的死如此悲伤他究竟在悲叹谁的命运呢就请大家说一说你所明白的孔子。(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发言)

  孔子自己就是这头麒麟的化身,生非其时,一生屡遭打击,从没有获得过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一年后,孔子预感到自己死期将至,望着远道而来的学生子贡,他又咏叹出一首辞世之歌:“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孔子预言了自己的死亡,也在总结自己一生坎坷的命运。七天后,孔子去世了。他的学生们都为他守墓三年,然后痛哭尽礼而去,唯有子贡守了整整六年方才离去。孔子去世后,以前涌现过一股否定孔子的声浪,子贡奋力为老师辩护,维护了老师的名誉。孔子的声名不仅仅令他的学生们钦佩,直到这天依然在影响着世界。西方以前评选过世界十大哲学家,孔子名列榜首。曾有西方哲学家说过21世纪是儒家礼貌的世纪。

  如果我们细考孔子的一生,会发现他的一生无权无势,只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过治理国家之权。但是,当时那些权势煊赫的贵族王公们都为历史所淹没,他们的名声早已被人遗忘,但孔子的思想至今依然对世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他的家族至今传承不绝。那么,孔子身上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令他成为后世敬仰的万世师表这天我们学习的《论语》十二章,只表现了孔子思想的一个小小片断,但管中窥豹,我们也能够从中去感受这位伟大哲人的思想印记。

  2、简介《论语》(整体把握语言特点,明确学习目标)

  《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们以及学生的学生们的课堂笔记,但是也能够称得上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课堂笔记,有一个数据称这部书在全世界的印刷数量仅次于《圣经》,而我们熟悉的成语大都源于古书,《论语》被称为出现成语最多的书。这部书主要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其核心就是孔子所倡导的理想的人生目标——“仁”,这也是中国历代正直的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我们这天学习这篇课文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探究一下十二章表现了孔子所倡导的人格修养有哪些具体资料,他的治学态度与处世方法各是什么这些资料又是如何体现出“仁”的内涵。

  3、初读课文,疏通文义。

  学习方法:

  (1)配合音乐,读出古文韵味。

  (2)结合注释,自学各章的大意,圈出各章中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

  (3)将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及自己无法理解的词语标注出来并提出。(透过板书或投影展示出来)

  提示:

  (1)“乎”“矣”“哉”“也”“夫”均为语气词。“乎”,一般在问句结尾,或反问、或疑问,根据上下文而定。“矣”“哉”“也”不翻译,“也”的用法与《咏雪》一课中“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不一样。“焉”有时也能够作为语气词,它的用法则不一样,在书上已经有解释了。

  (2)“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一样,都是代词,所代资料根据文本而定。“学而时习之(代学习的资料)”,“知之者不如好之(代学问和事业)者”,“曲肱而枕之(代胳膊)”,“择其善者而从之(代优点),其不善者而改之(代缺点)”。

  (3)“而”“其”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也有不一样的解释,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含义而定,这个字出现的较多,因此我们放在文中解释。

  (4)圈出三类字:通假字,如“说”“有”。语义与用法与这天有所区别的字,如“传”“故”“新”“乐”“饭”以及需要我们重点理解的字。(要求学生解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心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理解文意。

  学习方法:

  (1)以关键字为核心,结合字型理解含义。

  (2)结合具体故事,深入浅出,理解各章含义。

  (3)结合自己生活,透过自编故事,说出自己对各章的理解。

  (4)以首章为核心,围绕首章资料,引导学生归纳孔子的人格修养,具体的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提示:

  (1)“学而时习之”一章中,前两个反问句强调了什么资料(自己的快乐)而最后一个问句说明这种快乐是一种高尚的快乐。那他为什么而快乐呢我们先来第一句。这一句中“而”字需要翻译吗那里的“而”

  仅仅表示“学”与“时习”两个词组之间有一个先后顺序。看甲骨文中的“学”,形状象几个人在建造房屋。建造房屋除了要模仿别人的行为,还需要什么(思考房屋的结构,地基等等资料)也就是说,学习需要领悟其中的精神。房屋是大家的栖身之所,因此古人如此造字,表现了“学”的重要性。领悟了新的精神就够了吗在甲骨文中“习”写成在太阳之上鸟飞翔的样貌。鸟要学会飞翔,不能停止,“习”强调了什么(反复练习钻研),因此翻译成了“复习”。为什么这一资料需要按时复习,不能一刻懈怠呢(因为这不仅仅仅是普通的知识,而是对道德的追求,这是不能松懈的。)

  补充材料: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曾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启发学生保全自己的肢体很难,保全自己的人生追求也是很难的。

  (2)“有朋自远方来”。为什么这些人会从远方而来从甲骨文来,“朋”的原意是指货币的单位,两串钱为一朋,缺一不可,说明两者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亲密无间)“友”为两只手,也能够理解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就是做生意。而做生意最根本的原则是什么(诚信)因此,“朋”说明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与孔子之间是互相信任并且亲密无间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信任孔子呢“朋”的另一种解释是“凤凰”,凤凰一出现,百鸟就会追随它飞翔,为什么(物以类聚)。孔子就是“凤凰”,这些人因为有着共同的追求,因此都愿意追随他。大家说,这些人是什么人呢(孔子的学生们)

  补充材料:孔子周游列国时,屡遭打击,他的学生虽然也有过怨言,但没有一个人离开他。孔子也很欣慰,不时地赞赏过他的这些学生们。

  (3)“人不知而不愠”。那里的“而”需要翻译为“却”,语义发生了转折。他为什么不生气呢因为他的追求与普通人不一样,他追求的是什么(最高的道德)只要他不丧失这一道德,他就不会生气,也唯有具备高级道德修养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

  补充材料:孔子以前在陈蔡之间被围七天,没有粮食吃,跟随的人都饿得站不起来了,但孔子却还在弹琴唱歌。应对弟子的质疑,孔子说出了一番堂堂正正的言论:“君子达(通)于道之谓达(得志),穷于道之谓穷(困顿)。今丘也拘(坚守)仁义之道,以(因为)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改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因此)知松柏之茂也。……陈、蔡之厄(灾难),于丘其幸乎!”这番话之前从没有人说过,之后就成为了中国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行为准则,被他们用各种方式实践着。而这些人也构成了中国的脊梁。

  (4)这一章分成三段话,表面上看讲了学习方法,交友原则和个人修养,但核心却只有一个,是什么(表达对道德的追求)这是修养人格的最重要资料,这一修养使孔子的人格完善,并且能够影响远人。孔子如何修养自己的人格(永不松懈)这是人格修养的基础,那么,孔子及他的学生们又围绕这一点补充了哪些原则呢(学生列举相关语句,老师指出其中的关键字含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而,语义很虚的转折,可不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随。

  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故,旧的知识。新,新的见解。能够,能够凭借。为,成为。而,表示先后关系,可不译,也可译为“就”。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表转折,“却”。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其中。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切,恳切。近,当前。其,这。而,表并列,能够译为“并且”。

  (5)“三省吾身”一句中,甲骨文中的“省”的主体是一只眼睛,而一个箭头直射眼睛,说明什么(要注意观察自己)看清别人的弱点容易,但看清自己的弱点就不容易了,所以需要多次反省。曾子所反省的资料与前面孔子所说的资料有什么相同(强调了对别人、对朋友要讲诚信,学习的知识要反复复习)“传”字在甲骨文中的本字就是两个人传递一个东西,这个东西被密封了起来,说明十分重要。这个字本来指传递信件,也能够引申为重要的物品。因此,务必不能遗失,就需要人们手把手传递,少了一个人都传递不到目的地。同样,我们的学习也要按时,不能有一天懈怠。“温故而知新”一章中,“故”指旧的知识,“新”指新的理解与体会,为什么温习旧知就会得到新体会呢我们看“新”的甲骨文,指砍掉树木的旁枝,以便它长出新枝来。学习也同样如此,我们对旧知识,要如同给大树修枝一样来整理它,就会发现了规律,新知识也会如树木般长出新枝来。“为”的甲骨文,是指用手牵大象的鼻子,使大象成为驯服的家畜。同样,透过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也能够成为老师,主动地获取新的知识。“思”字从篆文来看,是由头与心组合而成的,在古人看来,头与心均能诞生思想,是什么能够自头脑至心,贯穿不绝呢(人的想法)“罔”就是陷阱,

  从篆文来看,人陷在罗网之中,没有一个缺口能够使自己逃出去,因此光学习不思考学习的好处,只能让自己被超多的知识缠绕起来,无法挣脱。“殆”的篆文指一个人站在了高台之上,四周无依无靠,那你说会有什么感觉(恐惧)因此文中解释为有害的。一个人总是胡思乱想,就会有许多害处。“善”的篆文由“羊”与“言”组成,原意是指吉祥,那里就是指人的优点好处。子夏的话与上文有什么联系(补充说明了学习的资料应广博,学习的态度应诚实,还要多提问,多思考,是学习的基础)(学生活动:根据自身经历,说小故事解读这些资料)

  补充材料:

  孔子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止步不进。师襄子说:“能够增加学习资料了。”孔子说:“我已经熟习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演奏的技巧。”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习演奏的技巧,能够学习新的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的意境、志趣啊。”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习乐曲的意境、志趣,能够继续往下学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乐曲的作者啊。”过了一段时间,孔子默然沉思,欣喜陶然,高瞻远望而意志升华的说:“我明白乐曲的作者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离开坐席连行两次拜礼,恭敬的说:“老师说这乐曲就叫做《文王操》啊。”

  (6)孔子因得贤材而教而感到快乐,那么文中又是如何表现孔子对学生们的具体评价,并且如何表现孔子在追求道德过程中的快乐的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其,这。乐,乐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曲,弯曲。其,这。

  (7)在这几句中,“乐”字反复出现。我们看甲骨文与篆文中的“乐”,均是表现了乐器。音乐需要声音纯正,需要音符和谐,这样才能给人带来持续的乐趣。那这一特点如何体此刻这几句话中呢(颜回“不改其乐”,孔子视富贵如浮云,均是因为他们的立身纯正,因此他们的生活尽管穷困,但却是和谐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孔子把追求道德作为自己的乐趣,他坚信这种道德必然实现,因此即使生活穷困也不会后悔。)

  补充材料:

  孔子明白大家心里不高兴,问子路说:“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的道不对吗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呢”子路说:“也许我们还不够仁吧人们不能相信我们;也许我们还不够有智慧吧人们不肯去推行我们的道。”孔子说:“是这样的吗由,如果仁者必须会让人相信,怎样会有伯夷、叔齐如果智者的道必须会得到推行,怎样会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去了,孔子让子贡(端木赐)进来,问子贡说:“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的道不对吗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呢”子贡说:“夫子的道至大,所以天下不能容。夫子为何不稍加贬损呢”孔子说:“赐,良农能种植谷物却不必须能收获谷物,良工的技艺高明却不必须能顺应物理。君子能修其道,却不必须能为世俗所容。此刻呢,你不求修道而求为世所容。赐,你的志向并不远大呀!”子贡出来了,孔子让颜回进去,问颜回说:“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我的道不对吗我为什么会到这个地步呢”颜回说:“夫子的道至大,所以天下不能容。虽然这样,夫子推行您的道就是了,天下不容,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容然后见君子。道之不修,是我的耻辱;道已大修而不为天下所用,那是诸侯的耻辱啊。天下不容,又有什么关系呢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笑着说:“不错啊,颜家的孩子!假如你有很

  多钱的话,我能够给你做管家呀。”

  (8)孔子应对别人的不理解不会生气,那他就不会难过吗应对重重打击,他又是如何坚守自己的志向(列举相关语句)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夺,夺取。

  (9)“逝”字的偏旁一般解读为拾阶而上,但我从这句话同样产生了联想,能够比作流水,走过的道路是不能回头的,因此我们要珍惜这随时而逝的时光。孔子的晚年也以前感叹,说如果自己五十岁就学习《易》,则能够终身无大过了。五十岁已是“知天命”的年龄,孔子还在学习,可见他对时间的珍惜,他要抓紧一切时间去学习。“夺”字的古文写作鸟儿从手中飞走,鸟儿是有生命的,就带有冲破的好处了。换而言之,“夺”字所表现的是指用强力夺取。这种力量大到能够从千军万马中夺取统帅,但却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意志。可见,孔子对自己理想的坚守与无所畏惧。

  补充材料:

  在宋国时,宋国大夫桓魋欲杀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表现出了一种大勇。

  5、体会精神(归纳上文所学资料,总结感受)

  (1)在我们学习了上述的资料之后,大家总结一下孔子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的具体资料。(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提示:

  人格修养:永不松懈,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治学态度:善学善思,时时温习旧知

  处世方法:坚守自己的信念,绝不因暴力或穷困或改变。

  (2)你认为孔子身上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为什么(可结合具体的故事来说)

  (3)总结:孔子真正的魅力源于他高尚的人格以及坚韧的个性,他坚守理想,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他的弟子们在他去世后定居在他的墓地周围,后人们也因此将他视为“万世师表”。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感受他伟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