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2 14:54:51
阅读精选(1):
主任科员是中国公务员职务的一种,属于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序列。主任科员属于正科级,但属于非领导职务,所以职位略低于现任科长、乡镇长等实职的正科级领导职务。
在县乡等基层,一般是副科级领导干部卸任领导职务的同时,提升为主任科员,然后等待退休。而在省以上机关,主任科员一般是担任更高级职务之前的一个台阶,在此基础上能够提升为正科级领导职务,也能够提升为副处级职务。
提升主任科员,一般要求任副科级职务三年以上。
阅读精选(2):
公务员职务、级别及工资等级划分
一、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对应关系
1、十个综合管理类领导职位:
国家级正/副职、省部级正/副职、厅局级正/副职、县处级正/副职、乡科级正/副职
2、八个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
正/副巡视员、正/副调研员、正/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五档十五级:(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
第一:国家级:
国务院总理(一级)
国务院副总理(二级)
国务院常委(三级)
第二:省级干部(部级干部):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四级)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山东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山东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五级)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山东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第三:地市级干部(厅级干部):
正地市级干部(正厅级干部):(六级)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山东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副地市级干部(副厅级干部):(七级)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
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第四:县团级干部(处级干部):
正县团级干部(正处级干部):(八级)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副县团级干部(副处级干部):(九级)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第五:乡级干部(科级干部):
乡级正职(正科级):(十级)
乡级副职(副科级):(十一级)
主任科员:(十二级)
副主任科员:(十三级)
科员:(十四级)
办事员:(十五级)
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如张家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按例,高级干部在60或65岁以后往往调往相应级别的人大、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俗称“退居二线”
二、公务员的工资级别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腾规定,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确定的办法是:
(一)直接从各类学校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初中毕业生为170元;高中、中专毕业生为18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为19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为20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为220元;硕士学位研究生为240元;博士学位研究生为270元。
(二)其他新录用国家公务员试用期工资。按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参考录用前本人工作年限和录用后拟任职务确定,原则上应略低于本单位正式任职的同等条件人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有关规定,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满后,按所确定职务、级别领取相应工资。具体办法是:
直接从各类学校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有期满后的职务工资为:初中毕业生定为办事员一档50元;高中、中专毕业生定为办事员二档6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定为科员一档63元;大学本科毕业生定为科员二档7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取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定科员四档99元;博士学位研究生定主任科员二档116元。
分配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可提前定级,职务工资可高于同类人员一至二档。
其他新录用国家公务员,按所任职务,比照本单位同类条件人员确定职务工资档次,其基本工资原则上应高于试用期工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有关规定,新录用人员试用期满正式任职后,应及时确定其级别。具体办法是:
(一)直接从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初中、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定为十五级;大学专科毕业生,定为十四级;大学本科毕业生、获得双学士学位和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生和没有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定为十三级;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定为十二级;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定为十一级。
(二)其他新录用人员,根据本人所任职务,比照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确定级别。任科员的公务员,工作年限为15年及以下的,定为十四级;16到20年的,定为十三级;21到25年的,定为十二级;任办事员的公务员,工作年限为10年及以下的,定为十五级;11至15年的,定为十四级;16至20年的,定为十三级。
《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实施办法》及工资级别对照表
根据《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
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范围,限于下列单位中2005年12月31日前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
(一)、按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
(二)、经批准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单位
二、职级工资制的实施
列入上述范围的单位,除工勤人员外的公务员。
(一)、套改办法
1、职务工资。
按现任职务执行相应的职务工资标准。
2、级别工资。
公务员的级别和级别档次按照现任职务、任职年限和套改年限重新确定。
现任职务,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命的职务
任职年限,按正式任命的开始时间计算。
套改年限,按工龄、学历,减去扣除的年限确定。截止时间2005年12月31日。
按现任职务套改的级别,如低于或等于按原任低一级职务确定的级别,可先按原任低一级职务套改,在此基础上级别再高定一档,级别工资可就近就高套入相应档次;如高于原任低一级职务确定的级别,但级别工资额低于按原任低一级职务确定的级别工资额,可先按原任低一级职务套改,再就近就高套入按现任职务确定的级别对应的工资档次。按原任低一级职务套改,现任职务的任职年限与原任低一级职务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套改工资后,根据清理地区、部门和单位自行发放津贴补贴的状况,将清理出的津贴补贴纳入新工资标准200元。
(二)、正常晋升工资的办法
1、晋升职务增加工资
公务员晋升职务后,从晋升职务的下月起按新任职务执行相应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其中,级别和级别工资按以下办法确定,原级别低于新任职务最低级别的晋升到新任职务的最低级别,原级别在新任职务对应级别内晋升一个级别,
级别工资逐级就近就高套入新任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
2、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增加工资
从2006年1月1日起,公务员年度考核累计(连续)五年称职级以上的,从次年1月1日起,在所任职务对应的级别内晋升一级,级别工资就近就高套入新任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下一次按考核结果晋升级别的考核年限,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公务员因晋升职务而晋升级别,如级别晋升两级以上,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的考核年限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如级别只晋升一级,不影响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
公务员按本实施办法套改确定级别后,自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级别未发生变动或因晋升职务只晋升一个级别的,如年度考核为称职及以上,并按2005年12月31日时的职务到达级别工资确定表中上一级别规定年限,可从到达规定年限次年的1月1起晋升一个级别,但最高不得突破本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级别工资就近就高进入新任级别相对应的档次。公务员按此办法晋升级别后,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别工资的考核年限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
公务员已经到达所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的,不再晋升级别工资,只晋升级别工资档次。
3、按年度考核结果晋升级级别工资档次
连续两年为称职及以上的,从次年1月1日起,在所任级别对应的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档次。
晋升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与正常晋升级别的考核年限分别计算。公务员因晋升级别增加级别工资时,如增资额少于或等于原级别一个工资当差,晋升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可与级别变动前的考核年限累加计算。如增资额超过按级别一个工资档差,晋升级别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从级别变动的当年起重新计算。
同时晋升级别和档次的,先晋升级别,再晋升级别工资档次。
(三)、新录用人员工资。
1、试用期工资。
新录用人员试用期工资分别为:初中585元、高中、中专605元、大专650元、大学本科700元、双学士740元、硕士学位研究生790元、博士学位研究生880元。
2、试用期满后级别和级别工资的确定。
初中定办事员27级1档295元、高中、中专定办事员27级2档313元、大专办事员26级2档345元、大学本科定科员25级2档381元、双学士定科员25级3档403元、硕士学位研究生定副主任科员24级3档446元、博士学位研究生定主任科员22级1档484元。
其他有工作经历的人员,可按低于单位同类人员的水平执行。
艰苦边远地区新录用人员,试用期可直接执行试用期满定级工资。
三、实行级别和待遇相互挂钩的办法
贴合级别与生活待遇挂钩条件的公务员任职满5年,到达规定级别前连续考核5年称职以上,贴合以下条件:厅级副职13级、处级正职15级、处级副职16级、科级正职18级、科级副职19级、科员20级、办事员21级的,能够执行现任职务上一层次非领导职务的职务工资、津贴补贴标准及住房、医疗等待遇,级别工资档次在现任职务对应的级别范围内晋升。退休后,享受上一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退休费、住房、医疗等待遇。
撤职以上处分或受到刑事处罚的不得享受以上待遇。
四、实行县乡党政主要领导(乡镇公务员)工资倾斜的办法
从2006年1月1日起,担任县委书记、县长、乡党委书记、乡长的人员,任现职满5年并考核合格的,可从满5年的次年1月1起在现任级别的基础上高定一个级别,就近就高靠近新一级别的档次并不影响正常的职务变动或正常考核引起的级别变动。
五、机关工勤人员工资制度
(一)、技术工人实行岗位技术等级工资制,基本工资有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两项。构成取消原奖金,设置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
(二)、岗位工资按技术等级、套改年限确定。
(三)、正常增资办法:
1、每两年晋升一档岗位工资。晋升岗位工资档次。机关工勤人员年度考核累计两年为合格级以上的,从次年1月1日起晋升一档岗位工资。
2、晋升技术等级。技术工人晋升技术等级相应的岗位工资标准,如增资额超过按原技术等级正常晋升岗位工资档次增加工资的数额,晋升岗位工资档次的考核年限从晋升技术等级的当年起重新计算,如增资额少于或等于按原技术职务正常晋升岗位工资档次增加工资的数额,其晋升技术等级前后的年限可累加计算。
六、定期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办法
每两年调整一次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幅度,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变动等状况和工资调查比较结果确定。在工资调查制度建立之前,主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物价水平等因素确定。
七、改革奖金发放办法。
取消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增加一级级别工资的办法,改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和考核结果挂钩,考核称职的发12月份一个月的基本工资,考核优秀的可发放1。5倍(2倍)。
八、其他有关政策
(一)、专业技术类别、行政执法类别和实行聘用制的人员的工资办法另行制定;
(二)、军转人员工资(93工改后军转人员增资办法待定);
(三)国务院直属副部级机关和各部委管理的公务员,15个副省级城市的增资办法(待定);
(四)国家批准的各项特殊岗位津贴仍然执行,其他地方批准的特殊岗位津贴一律取消;
(五)浮动工资的处理(略)
(六)相应警衔津贴、海关工作补贴、西藏工作人员和党外工作人员生活费办法另行制定。
九、组织领导(略)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是指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
第十条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阅读精选(3):
一、公务员级别的概念
公务员除了其所任职务以外,还有级别。公务员的级别高低,既体现公务员所任职务的等级高低、职责轻重和职位难易程度,又反映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等素质条件和工作状况。这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色。
各国公务员都有级别,但确定级别的依据和级别所反映的资料不尽相同。在美国等实行职位分类的国家,公务员级别反映的是公务员所在职位的职责轻重和难易程度,与公务员本身的资历条件无关,级别不随人变化。职责轻重和难易程度相同的职位划入同一级职位,职位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不变,级别也不变。而在实行品位分类的国家,公务员的级别主要反映公务员本身的学历、资历等条件,级别随人走,同一职位可由级别不一样的人来担任。我国公务员的级别,既思考了职位分类的因素,又吸取了我国传统的官员品位制度、干部等级制度以及现代品位分类的因素。
二、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以前规定,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分别是:(一)国务院总理:一级;(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1993年9月发布的《关于中国共产党机关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实施意见》,党的机关工作者的级别划分,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执行。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1)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一级;
(2)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书记:二至三级;
(3)中央各部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书记,中纪委副书记:三至四级;
(4)中央各部副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副书记、常委,中纪委常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书记:四至五级;
(5)中央各部局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部部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书记,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副书记,巡视员:五至七级;
(6)中央各部副局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各部副部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副书记,地、盟(市、州、直辖市的区)委委员(常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纪委常委,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纪委书记,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7)处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各部部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书记,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纪委副书记,调研员:七至十级;
(8)副处长,地(市、州、盟、直辖市的区)委各部副部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副书记、常委,地、盟(市、州、直辖市的区)纪委委员(常委),县(市、旗、省辖市的区)纪委书记,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9)科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各部部长,乡(镇)党委书记,县(市、旗、省辖市的区)纪委副书记,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10)副科长,县(市、旗、省辖市的区)委各部副部长,乡(镇)党委副书记,县(市、旗、省辖市的区)纪委常委,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11)科员:九至十四级;
(12)办事员:十至十五级。另外,各级党的机关中与上述职务相对应的其他职务,也适用上述规定。
本法规定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但没有对具体的对应关系作出规定,这就为改革留下了空间。根据有关部门设想的新的级别设置方案,将来要增加级别数量,扩大相邻职务层次的交叉对应幅度,同时体现向基层倾斜的指导思想。我国92%的公务员,其职务层次处于主任科员以下,因此职务层次越低,与级别的交叉对应幅度应当越大。
三、公务员级别的功能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的级别,影响公务员工资的作用不大,级别的激励功能较弱,公务员感觉不到级别的激励功能。而根据本条规定,公务员级别与公务员的职务一齐构成了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目前我国实行的公务员待遇体制,比较强调职务。按照此刻的体制,工资、住房、医疗、交通等福利待遇都与职务高低挂钩,但从职务升迁上讲,每个单位的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都是有限的,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更少,而这就使得许多人都去跑官、要官、买官,不利于干部队伍建设。在实行职务晋升制度的同时,根据工龄、业绩等因素,确定公务员的级别晋升制度,并与工资、福利等待遇挂钩,就能够充分照顾到大多数公务员的利益,调动他们的工作用心性。
四、确定公务员级别的根据
本条规定,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具体来说,在确定公务员级别时,应思考如下因素:
(1)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包括领导职务与非领导职务。职务决定公务员的级别范围(可能的最高级别与最低级别),每一职务对应必须范围的级别。
(2)公务员的资历。同一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工作年限长、学历高的,级别也高。
(3)级别的晋升与德才表现、工作实绩相联系。根据本法第五章的规定,公务员定期考核的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级别的工具。公务员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可能受到降级的处分。
五、同一职务上能够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
如前所述,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指公务员的职务对应必须的级别范围,这种对应并非一一对应,同一个公务员职务能够对应多个级别,具体对应哪一个级别,要根据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来确定。因此,公务员如果德才兼备,有工作实绩,或者资历有提高,即使公务员的职务没有晋升,也能够晋升其级别。而由于级别与职务一样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和其他待遇的依据之一,这对于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用心性、克服“官本位”的思想具有重要好处。本法的规定,使得公务员的级别成为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重要台阶,除了职务晋升之外,级别晋升也是公务员职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公务员:在中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二十七级。
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一)国家级正职:一级
(二)国家级副职:二级至四级
(三)省部级正职:四级至八级
(四)省部级副职:六级至十级
(五)厅局级正职:八级至十三级
(六)厅局级副职:十级至十五级
(七)县处级正职:十二级至十八级
(八)县处级副职:十四级至二十级
(九)乡科级正职:十六级至二十二级
(十)乡科级副职:十七级至二十四级。
(十一)社区或驻村干部:二十五级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一)巡视员:八级至十三级;(相当于正厅局级)
(二)副巡视员:十级至十五级;
(三)调研员:十二级至十八级;(相当于正县处级)
(四)副调研员:十四级至二十级;
(五)主任科员:十六级至二十二级;(相当于正乡科级)
(六)副主任科员:十七级至二十四级;
(七)科员:十八级至二十六级;(本科生大专生)
(八)办事员:十九级至二十七级。
军队的职称级别(军衔)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阅读精选(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的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在新中国成立后又继续指导了中国的国防建设、抗美援朝战争和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指针。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仅在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是当代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军事思想。
本质特征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毛泽东军事思想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群众智慧的结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5、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发展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构成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它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构成为一个科学体系的。
初步构成
(1927.8“八一”南昌起义——1935.1遵义会议)
毛泽东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走什么路、如何建军、如何作战三个基本问题,它们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已初步构成。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35年1月遵义会议前,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中共一大透过的第一个纲领,就原则提出了用革命手段推翻旧政权的历史任务。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以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人帮忙孙中山建立黄埔军校和革命军队,并先后参加了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这是中国共产党参与组织武装、参加战争的重要尝试。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上山”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的主张。随后,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进入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9月,毛泽东组织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尔后,在井冈山斗争中,提出了“十六字诀”的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原则。1928年至1930年初,毛泽东在他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中,提出了中国革命务必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古田会议又明确了建设新型的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在1930年至1931年的反"围剿"作战中,红军取得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提出了诱敌深入的方针,构成了红军的全部作战原则。这证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资料已经产生,为其之后科学体系的构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
(1935.1遵义会议——1945.8抗日战争胜利)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四渡赤水确立了毛泽东的威信,1945年朱德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并对此做了阐述。
遵义会议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构成完整科学体系的时期。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重新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的一个起点。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研究战争和指导战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论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指导问题。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相继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战争和战略问题》等军事著作,系统地论述了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的理论和原则,以及研究和指导战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一时期,毛泽东军事思想已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并经受了战争实践的考验。
发展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以及建国以来的和平建设时期)
总结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
全国解放战争、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继续得到全面丰富和发展的时期。在全国解放战争中,毛泽东等老一辈军事家的战争指导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毛泽东军事思想得到极大的丰富。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以自卫的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关于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等著作和文电中得到充分体现。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现代化战争。指导这场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的新资料。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了国防建设理论、制定了用心防御的战略方针。个性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方针、原则,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
主要资料
人民战争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民战争思想。
1。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比较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比较,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比较。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真正有力量的是人民而不是反动派,革命战争是群众的事业,动员了广大军民,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对广大军民的政治动员是一件绝大的事,是夺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条件。
2。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社会条件下,要首先在反动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广大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逐步加以扩大,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依托。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才能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使之成为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发展生产、准备干部的战略基地,成为为人民军队带给人力物力支援的巩固后方和作战的良好战场,借以到达保存和发展自我,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争目的。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务必把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建立革命政权,广泛组织和武装群众。同时,也不可忽视城市工作和非根据地的农村工作。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国家务必建设巩固而强大的战略后方。
3。革命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要实行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和基本政策。战争中要兼顾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重视发展生产,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尽力改善群众生活,以调动和持续人民群众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用心性。
4。务必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矛盾,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使革命获得最广泛的国内社会基础和国际同情援助,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5。要把武装斗争这种主要斗争形式同其他各种非武装斗争形式。包括工人的、农民的、青年和妇女的斗争,经济战线、外交战线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合法的和非法的斗争,公开的和秘密的斗争等,在总体上配合起来,从一切方面的努力中不断增加革命的战争力量,减杀反革命的战争力量,使力量比较朝着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方面逐步变化,最后到达获得力量优势,战胜敌人的目的。
6。以人民军队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实行主力兵团(野战军)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体制。主力兵团能够随时执行超越地方的作战任务,地方兵团执行保卫地方和进攻当地敌人的任务;游击队和民兵则是正规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主要执行在固定地区内直接配合正规军作战和保卫地方的任务。三种武装力量分工不一样,紧密配合作战,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正确组织形式。
7。实行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战略战术,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和作战形式。
人民军队
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民军了在夺取政权和保卫政权中的作用,强调“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789页)他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系统地创立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成功地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群众持续紧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1。这支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着广大人民利益而建立、而战斗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军队,是真正的人民军队。紧密地与中国人民站在一齐,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是这支队军队的唯一宗旨。
2。这支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也执行工作队、生产队等革命政治所要求的其他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除了担负作战这项主要任务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忙群众建设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工作,并利用作战间隙进行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捍卫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3。这支军队作为忠实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的工具,务必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党指挥枪,决不允许枪指挥党,兵权只属于党,决不属于任何个人。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最高指挥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一切行动听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军队中要建立党的各级组织,作为各级部队(分队)的领导核心。党委(支部)统一的群众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党实施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
4。这支军队实行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对军队实施领导而在军队中进行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主要资料包括:加强军队中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官兵实行进步的政治教育,灌注革命精神和先进思想,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实行军民一致、官兵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中国共产党在军队的团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设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并配备相应的政治工作人员,领导和管理部队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的任务是:持续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人民军队的性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全体指战员充分发挥为人民而战斗,而工作和训练的用心性与创造性,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5。这支军队实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建立自觉的严格的纪律,持续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政府,爱护人民;时刻持续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6。这支军队要加强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加强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不断用现代化的武器和新的技术装备部队,提高战斗力。
7。这支军队要加强教育训练,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大力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提高官兵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掌握新的技术和随之而来的最新战术,全面提高指战员的军政素质。要办好各类院校,培养合格的军事人才。
8。这支军队要加强军事科学研究,注重把自我的战争经验上升为理论,同时批判地借鉴中国古代和外国军事思想的有益成分,发展中国现代的军事科学。
战略战术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人民军队在战争力量敌强我弱,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的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法宝。其基本精神是:一切从敌我双方的实际状况出发,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灵活机动,不拘一格,扬长避短,力争主动,利用矛盾,各个击破;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有效地到达保存自我,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
1。承认用心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在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战略防御阶段务必实行战略上的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和战役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透过战役战斗上的歼灭战到达战略上不断消耗敌人,借以逐渐改变战争力量的总体比较,最终把战略防御推向战略进攻。
2。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作为作战的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城市和地方的夺取或保守是超多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
3。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务必贯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力求打歼灭战,在特殊状况下也能够采取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力避打得不偿失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4。实现歼灭战,务必审慎地选取打击方向和攻歼目标,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每战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5。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实行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就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而言,运动战是超多歼灭敌人,决定战争命运的主要作战形式。阵地战是消耗和歼灭敌人的重要作战形式,战略防御阶段主要执行阻击和钳制敌人的任务,在战略进攻阶段主要执行攻歼据守之敌,夺取城市的任务。游击战则应提高到战略地位,它不仅仅是配合正规战争必不可缺的辅助作战形式,而且在长时期内,游击战和游击性的运动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不一样时期有不一样的重点,应根据战争的实际状况有主有次,灵活运用,并适时实行以转换主要作战形式为主要资料的军事战略转变。
6。力求主动,力避被动,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应慎重初战。每战须预有准备,立足于能够应付最困难最复杂的状况,力求有胜利把握,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7。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勇于近战夜战的优良战斗作风;善于利用作战间隙休整部队,以利再战。
8。立足现有装备战胜敌人,同时注重从作战缴获中不断充实和改善自我的装备。
9。把对敌军的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结合起来,重视利用敌人营垒内部的各种矛盾,在军事打击的强大压力下开展有力的政治攻势,利用多种方式解决敌人。
10。大力组织支援前线,搞好后勤保障,切实做好人员和各种物资的动员补充工作及医疗救护工作。
1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12。保存自我、消灭敌人。
国防建设
一,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抵御外敌入侵
二,确立了向国防科技尖端技术发展的战略
三,用心防御战略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人民军队
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的性质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
三,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务必坚持“三大原则”
理论基础
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指导中国革命而构成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军事思想对战争起源、战争性质、战争目的、现代战争根源,以及无产阶级对于战争的态度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释。毛泽东指出,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必须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自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质的战争。然而,战争又不是一般好处上的政治,而是流血的政治。政治发展到必须的阶段,再也不能前进了,于是爆发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毛泽东认为,在阶级社会中,革命和革命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会发展的飞跃。无产阶级反对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非正义战争,拥护一切推动社会发展的正义战争,支持和参加正义战争是为了最终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务必拿起枪杆子。毛泽东认为,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战争力量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结合物。军事家不可能超越既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去企求战争的胜利,然而能够而且务必在既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上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使客观物质基础
所带给的胜利可能,转变为胜利的现实,人的能动作用是最活跃的因素。在认识战争的制胜因素问题上,既要防止过分夸大精神作用的唯意志论,又要防止过分夸大物质作用的机械论。毛泽东指出,从本质上和从长远上看,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应从这点上建立无产阶级的战略思想;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活老虎、铁老虎、真老虎,应从这点上建立无产阶级的策略思想和战术思想。在反动势力强大而革命力量弱小的条件下,革命人民在必须的物质基础上,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经过主观潜力的活跃,是能够逐渐转变双方力量比较,最后获得革命战争胜利的。毛泽东强调指出,战争现象较之其他社会现象更带所谓“盖然性”,然而,战争也是一种物质的运动现象,是有规律的,战争规律也是能够认识的。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状况,找出其行动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我的行动,是进行正确的作战指导的基本方法。从实际出发研究战争和指导战争,不但要求熟识和运用一般的战争规律,尤其要求熟识和运用特殊的战争规律,着眼于特点和着眼于发展,善于按照运动着发展着的战争状况,灵活地使用兵力和变换战法,防止作战指导上不区分时间、地域、性质差别的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作战指导要有战略头脑和全局观念,善于关照全
局,掌握关节,抓住战略枢纽部署战役,抓住战役枢纽部署战斗,以局部服从全局。作战过程中,要在周密组织侦察的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决定,定下正确的决心,建立合理的部署,并根据客观状况的实际变化,及时修正决心,用心机断行事,实现作战指导上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这些,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运用于作战指导的重要表现。
思想精髓
就是一切从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战争和指导战争。毛泽东以回答和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中国的客观实际,成功地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运用到中国革命战争的战争指导上。毛泽东军事思想作为战争实践的理论升华,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理解实践的检验。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在同中国共产党内的以脱离实际为特点的各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构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品格,正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突出特征。
毛泽东军事思想不只是毛泽东个人智慧的产物,它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又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共同创造。中国革命战争是在若干彼此分割、互不相连的地方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割据”区域,发展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再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各解放区,虽然革命根据地在不断扩大,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革命力量是处于被敌人分割的状态。在这种斗争环境中,各革命根据地不仅仅各自创造了适应地区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斗争手段,而且造就了一大批能够独当一面的革命领袖人物。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构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之中有的同毛泽东一齐起草过军事文献;有的参加过重大决策的讨论,其卓越见解被概括于毛泽东起草的军事文献之中;有的发表过自我的军事论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和必要的补充。全党、全军和全体革命人民在规模空前的人民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聪明才智,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最宝贵的源泉。中国革命战争的丰富实践经验,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最深厚的基础。毛泽东则是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
科学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群众智慧的结晶。其科学体系是由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问题的基本原理、原则而构成的具有不一样功能、不一样作用,而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战争的基本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认为,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战争力量的竞赛;战争是一种物质运动现象,是有规律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建军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建军理论和原则。主要包括:人民军队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人民军队务必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人民军队在加强革命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现代化建设和正规化建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它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坚决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实行全面彻底的人民革命战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特点,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实践,总结和提出一整套建立在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基础上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理论。确立了“保存自我,消灭敌人”的战争基本原则;明确了用心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确定了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作战形式;建立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作战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
其主要资料是:
国防建设要根据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以用心防御的战略方针为指导;
国防建设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务必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
在世界大战可能避免的相对和平时期,要实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等等。
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既具有不一样功能、不一样作用,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这个整体中,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是整个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理论是建设人民军队的基础;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方式和方法;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是进行国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防止外敌入侵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群众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这必须义不仅仅科学地揭示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涵,而且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本质特征。
指导好处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把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
1,系统地论述了关于研究和指导战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3,科学地提出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4,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广为传播,尤其是对第三世界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确立
五,毛泽东思想是我军打赢高技术战争的法宝
思想评价
毛泽东军事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中外优秀军事理论,尤其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K。马克思和F。恩格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创立无产阶级关于战争和军队的学说,奠定了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基础。В。И。列宁研究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战争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推进到新的阶段。И。В。斯大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也作出了自我的重要贡献。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指导问题,尤其是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建设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实行用心防御和灵活运用战略战术,以及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等重要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宝库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最新财富。
恩格斯以前指出:“十八世纪的伟大思想家们,也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我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06页)毛泽东军事思想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变革的产物,当然不能不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务必从毛泽东军事思想整个体系中去获得正确的理解。认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神实质,掌握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个性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研究战争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具有普遍指导好处的;那些针对当时革命战争实践所作的具体结论,在必须的历史范围内,它们是适用的,超出必须的历史范围,就可能不再适用。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把具体结论当作普遍真理而机械移用,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也是毛泽东本人所坚决反对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为我们开辟了进一步认识和发展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广阔道路。毛泽东逝世之后,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军事实践中继续得到发展。
阅读精选(2):
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毛泽东运用他的聪明和才智,凝聚了全党全军的群众智慧,创造性地构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巨大财富。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群众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
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并将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其独特贡献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宝库中价值连城的珍品。
2、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的国界和产生的时代。她作为人类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在世界军事理论殿堂中享有显赫的地位。在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后,毛泽东军事思想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许多人开始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许多国家还成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会和学习会。在20世纪,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书之一,就是《毛泽东选集》,不仅仅在中国出版几亿册,并发行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现代战争和军队建设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科学真理,对指导我国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及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对我军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都具有普遍的指导好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打赢高技术战争的法宝。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构成和发展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必须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的中国革命战争,其构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关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构成和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产生时期、构成时期和丰富发展时期。
(一)产生时期(1921年7月──1935年1月)
我们说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遵义会议前,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时期,主要标志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了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掌握和影响了部分武装力量
2、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缔造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二)构成时期(1935年1月--1945年8月)
遵义会议至抗日战争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构成时期。有代表性军事理论著作有: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这些军事著作所阐述的资料,包括了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时期(1945年至今)
抗日战争胜利至今,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确立了发展“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战略、用心防御的战略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毛泽东同志逝世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群众、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群众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了他的基本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此期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性发展。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资料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资料大体上可分为5个部分:
一是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二是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三是人民战争思想;四是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五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这五个部分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整体,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略)
(二)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1、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2、创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一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
二是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
毛泽东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齐,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三是创立了政治工作三大原则。
我军的政治工作,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而逐步完善,构成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
(三)人民战争思想
1、人民战争思想的含义
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
人民战争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战争的正义性。二是战争的群众性。
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坚决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行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地方武装、民兵与游击队相结合,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相结合的人民战争。总之,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完全、最彻底的人民战争,是“真正的人民战争”。
2、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根据
(1)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
(2)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
(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4)党的正确领导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要条件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简单地说,是指毛泽东指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原则和方法。它是毛泽东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的总结,它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规律,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十分精彩的部分。
毛泽东的战略战术,高超绝伦,资料十分丰富,归纳概括后,重点有三点资料:
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
⑴因时用兵。因时用兵,要抓住战机,分秒必争;定下决心要当机立断,切不可犹疑寡断,贻误战机;
⑵因地用兵。“知天知地,胜乃无穷”。孙子所讲的意思就是天时地利。战争指导者不仅仅要巧借天时,还要会妙用地利,根据战场环境摆兵布阵,巧妙布设兵阵火杖。
⑶因敌用兵。
解放战争,对国民党军队作战,我军多以大兵团决战,一次歼敌几万乃至几十万人;朝鲜战争,美军有强大的空中优势,且战术上采取集团滚进、齐头并进。尤其是作战初期,遭到几次惨败以后,变得谨慎留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毛泽东变换战法,采取了“零敲牛皮糖”的战术。
⑷因己用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毛泽东因己用兵,有两大要则:一是择其优,避其弱。二是知人善任,择优选将
⑸因势用兵。
因势用兵,要因势而乘,因势而动。毛泽东向来重视谋势。从毛泽东筹划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战争奇观,我们看到了毛泽东是因势用兵的典范!
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毛泽东一贯的作战指导思想,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一是重点用兵,二是后发制人,三是击其要害,四是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五)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略)
毛泽东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巨大财富--伟大的毛泽东军事思想。20世纪,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都与毛泽东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天,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仍高挂在天安门城楼,他的基本思想仍被奉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队的行动准则。此刻,尽管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军事革命已从理论步入实践,主要产生于战争年代的毛泽东军事思想,还能够适应这天的需要吗?回答是肯定的!只有全面完整地理解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紧密结合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实际需要,才能为我国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及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做好准备,才能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
阅读精选(3):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1.人民战争思想。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民战争思想。
第一,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比较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比较,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比较。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社会条件下,要首先在反动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广大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逐步加以扩大,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依托。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务必把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建立革命政权,广泛组织和武装群众。同时,也不可忽视城市工作和非根据地的农村工作。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国家务必建设巩固而强大的战略后方。第二,革命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要实行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和基本政策。战争中要兼顾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重视发展生产,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务必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矛盾,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使革命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第三,要把武装斗争这种主要斗争形式同其他各种非武装斗争形式。它包括工人的、农民的、青年和妇女的斗争,经济战线、外交战线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合法的和非法的斗争,公开的和秘密的斗争等。
2.人民军队思想。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民军了在夺取政权和保卫政权中的作用,强调“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第一,这支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着广大人民利益而建立、而战斗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军队,是真正的人民军队。紧密地与中国人民站在一齐,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是这支队军队的唯一宗旨。第二,这支军队作为忠实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的工具,务必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党指挥枪,决不允许枪指挥党,兵权只属于党,决不属于任何个人。第三,这支军队实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建立自觉的严格的纪律,持续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加强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
3.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人民军队在战争力量敌强我弱,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的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法宝。
第一,承认用心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在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战略防御阶段务必实行战略上的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和战役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透过战役战斗上的歼灭战到达战略上不断消耗敌人,借以逐渐改变战争力量的总体比较,最终把战略防御推向战略进攻。其中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作为作战的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第二,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实行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力求主动,力避被动,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应慎重初战。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勇于近战夜战的优良战斗作风。第三,立足现有装备战胜敌人,同时注重从作战缴获中不断充实和改善自我的装备。同时把对敌军的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结合起来,在军事打击的强大压力下开展有力的政治攻势,利用多种方式解决敌人。并且大力组织支援前线,搞好后勤保障。
4.国防建设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中心,随之转到巩固国防、建设现代化国防上来。为此,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第一,实行用心防御的战略方针,对外永远不称霸,决不侵犯别人,也决不允许别人侵犯中国。第二,务必建立强大的国防,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和依靠广大军民共建国防。国防斗争要综合运用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多种方式,实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以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和平,为国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带给安全保障。第三,普遍实行民兵制度,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对付外敌入侵,仍要坚持人民战争的路线,坚持立足现有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优良传统。
5.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研究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创造性地提出了“军事辩证法”这一概念,军事辩证法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精髓所在,它为正确地看待战争,恰当地解决军事领域的各种矛盾,带给了基本的观点和方法。
第一,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必须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从本质和长远上看,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应从这点上建立无产阶级的战略思想,在战略上即总体上要藐视一切敌人和困难,在战术上即每一个具体问题上要重视一切敌人和困难。第二,作为两军厮杀的战争,其军事本质和根本目的是保存自我、消灭敌人。这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从技术行动起到战略行动止,都要贯彻这一本质。第三,战争的规律有一般与特殊之分。正确地研究和指导战争,务必着眼其特点和发展。既要熟识和运用一般的战争规律,又要熟识所从事的具体战争的特殊规律,防止不分战争性质和时间、地域差别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试题:
一衣带水的水是指哪条河流?
答案:长江
【相关阅读】
【词语】:一衣带水
【释义】: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一衣带水”的水是指的是长江。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我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之后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十分近的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