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2 16:17:15
大班数学教案(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分析图形特征
活动目标:
1.透过抽奖游戏,尝试分析和记录图形的各项特征。
2.在反复练习中,提高逻辑分析决定潜力。
3.能用心参与活动,感受在游戏中学数学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教具:抽奖箱,抽奖券。
2.学具:幼儿奖卡、笑脸、作业纸、白纸条、勾线笔。
3.知识经验:抽奖。
(三)活动过程:
1、初步比较图形的不同。
师:(出示各种图形):“这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奖卷。看,它们一样吗?那些地方不一样?”
小结:“对,它们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
每一个小朋友选一个你喜欢的奖券吧。看一看,你的奖券是什么样的?
2、抽奖游戏,分析图形特征。
(1)抽三等奖,分析单一特征。
师:“这是抽奖箱,此刻要开奖啦。先开三等奖。我来抽,会是谁中奖呢?(抽长方形)
“什么中奖啦?你怎样明白的?“对,这是长方形标记。表示所有的长方形中奖。
恭喜你们。送给你们一个笑脸娃娃。
还会有谁中奖呢?你们闭上眼睛,我抽出来看。等你们挣开眼,看到自己中奖的就站起来。
(2)抽二等奖,分析两种特征。
这个抽奖游戏太搞笑了,此刻请小朋友们交换奖卷,我们继续抽奖,抽二等奖。(抽出奖卷,打开一半)是什么中奖了?(再打开)到底是什么中奖了?
请中奖的小朋友站起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继续抽,看看会是谁中奖呢?
(3)抽一等奖,分析三种特种。(交换奖券)
此刻我们要开一等奖啦,“是什么标记中奖了?”让幼儿抽2-3次
(4)抽特等奖,幼儿按特征制作标记。
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抽特等奖的机会,有大奖品哦,呀,兑奖券还没有做好,此刻就请你们看着自己手中的图形做一张兑奖券,要看仔细,你的图形是大是小,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画出你自己图形的特征来制作一张抽奖券)
做好了检查一下,放到老师的抽奖箱里来,材料就在后面一齐去做吧!
请小朋友来抽奖,送出2个大笑脸。
3、操作活动
⑴老师看我们小朋友这么厉害,奖励你们一分让自己能干的礼物,我们看是什么?
来,练本领吧。但是怎样做呢?
⑵讲解活动
⑶操作
⑷自我检查,相互检查后,将你们得到的礼物收好,下次再来练本领。
大班数学教案(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掷骰子
名称
掷骰子
区别
数学区
价值取向:
利用放面霜的正方体空盒子制作骰子,投放到数学区域中,供孩子们投掷,观察、讲述。发展幼儿目测、投准的潜力,提高手部的精细动作。能根据画面列10以内的加减算式,寓教寓乐,使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材料设计:
在数学区带给若干个放面霜的正方体空盒子,把空盒子的六面涂成红色或绿色,在空盒子的六面分别贴上10以内数字或10以内物体的图案也能够贴上10以内的点子,记录单若干份,记录笔。
玩法提示:
让幼儿选取两只相同图案的绿色骰子任意掷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几和几,合起来是几,讲讲、说说、再算算然后在记录纸上列加法算式。
让幼儿选取一只绿骰子和一只红骰子,任意掷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几和几,比比谁多谁少,讲讲、说说、再算算然后在记录纸上列减法算式。
指导要点:
1、活动刚开始时,可由两位幼儿各持一骰子进行投掷,再共同观察、讲述,待熟悉后可由一位幼儿独立操作并记录。
2、鼓励幼儿选取多种骰子进行投掷活动。
3、在操作中,如果遇到不能确定的现象可向老师或同伴请教。
大班数学教案(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编加法应用题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获得编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教具: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3、分组活动材料:
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活动过程
一、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1、教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
听清楚老师怎样说的了吗?
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的也来说一说。
2、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二、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状况。
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能够怎样说?
三、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
1、教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就应怎样问?(一共有几辆汽车?)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状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状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样编应用题的?
5.幼儿分组活动,根据情景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介绍各组材料:
(1)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2)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3)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主角,
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加法应用题。
(4)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教师倾听幼儿编题状况,个性是最后的问句。
5、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样编题的?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投放玩具,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特征仿编加法应用题。
大班数学教案(4):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复习5以内的加减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感知三幅图的含义,继续学习加减法算式。
2、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持续正确的坐姿。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老鼠买面包圈。
1、师: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小老鼠买了1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4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一共买了5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一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加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决定算式是否正确。
二、大老虎吃点心。
1、教师: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5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4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
三、小组操作活动。
1、看图列5的加减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操作纸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一共”和“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3幅图的含义。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5的加减算式。
2、看图形记录图形特征。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看算式写得数。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四、活动评价
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材料,讲述画面资料和算式,其他幼儿对照自己的操作材料,群众进行评价。重点引导幼儿巩固正确使用“一共”、“还剩下”等词语。
大班数学教案(5):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明白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正方体正方形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习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习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数学填空题
活动目标
1.透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1.图片--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苹果7个、梨子3个。
2.小动物卡片(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看图列6的算式
1.出示图片:4个大皮球,2个小皮球
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2.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
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
3.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
如4+2=62+4=66-4=26-2=4
二、看图列10的算式
1.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2.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
“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
3.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
如:7+3=103+7=1010-7=3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
(1)7+3=10
苹果是7个(部分数),梨了是3个(部分数),总体是10个(总数)。
同理:3+7=104+2=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2)10-?=7
水果有10个,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10是总数,3部分数,7是部分数。
同理:10-7=36-4=2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
1.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
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2.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
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
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
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
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
3+()=45+()=7()+2=5()+6=10
7-()=3()-2=85-()=1()-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大班数学教案(7):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篇
1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快乐碰一碰
活动目标:
1、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记录分合方法。
2、进一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在活动中,独立思考,认真书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6以内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记录纸和笔。
学具:(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笔人手一支。(2)组成连线:做成各种小动物形状的底纹,顶部写有6以内的总数,其他地方分为两排,能够使组成总数的数字或点子。
活动过程:
1、快乐碰一碰。
◎“碰球”游戏。教师和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复习6以内各数的组成。
◎找朋友碰一碰。请每个幼儿自己做一张5以内的数卡,贴在胸前,听音乐《找朋友》唱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号朋友,握握手,碰一碰,我们合起来就是6。边唱边拍手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与他握握手,碰一碰身体。唱完以后还要再说一说:×和×合起来是6。
2、操作活动。
◎填空格。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分合式填空格。
◎帮瓢虫找花。观察花盆上的算式和瓢虫身上圆点的数量,请你连线帮瓢虫找花。
◎给邻居涂色。观察楼房里居住的动物,请你用相同的颜色给他们的邻居涂色。
◎看算式填空格,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数一数动物的数量,圈出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及结果。
◎对能独立思考,按要求认真书写的幼儿给与表扬和肯定。
大班数学教案(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按图形分类
准备材料:
1、三级分类组合板一套。
2、压膜图形一套:大小不等、颜色不一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六边形、三角形。
3、标记卡:颜色标记(红色、非红色)各一张,图形标记(圆形、非圆形)各两张。
4、装图形及标记卡的小碟子个,夹标记卡和分类组合板的夹子两个,托盘一个。
直接目的:学习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两次分类。
间接目的:
1、感知集合与子集合的关系。
2、良好逻辑思维潜力的培养。
活动提示:
1、介绍教具,搬到操作毯上。取出分类组合板,在操作毯中央摆好二级分类板,剩下的三级组合板放在卷毯右边。
2、用二级分类板进行分类:
(1)取出碟中图形散放在大长方形框内。
(2)取出红色、非红色标记卡分别放在左右两个小长方形框外的左上角和右上角。指着分类标记卡问:“它表示什么?”帮忙幼儿理解两张标记卡分别指示下框就应放入什么颜色的图形。
(3)提问:框内图形有哪些颜色?哪些是红色,那些不是红色?
(4)提示幼儿具体识别某种颜色的图形。例如:“请你拿一个红色的图形。”“请你指出一个不是红色的图形。”
(5)请幼儿将大框内红色图形一个一个地找出并放入左下框内。
(6)请幼儿将大框内剩下的非红色图形一个一个取出并放入右下框内。
3、用三级分类板进行图形分类:
(1)用剩下的分类组合板,将三级分类板拼好。并将剩下的四张分类标记卡按“圆形”、“不是圆形”放在左边两个和右边两个框的左上角和右上角。
(2)提问每张标记卡表示什么,帮忙幼儿确认。
(3)分别指着颜色标记卡下的两个框提问:哪些是圆形?那些不是圆形?圆形应放在有那个标记卡下的框里?
(4)请幼儿按标记进行再次分类。
4、活动结束时有秩序的整理教具。
错误订正:分类标记卡。
延伸变化:
1、带给剪成各种形状的单色和花色的布,请幼儿分类。提示幼儿,二级分类标记:有花纹、没花纹;三级分类标记:三角形、不是三角形。
2、带给红豆、黄豆、黑豆、花生米、木珠各八粒,蚕豆、绿豆、塑料珠若干粒,请幼儿分类。二级分类标记:够八个的、不够八个的;三级分类标记:是豆类的,不是豆类的。
大班数学教案(9):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猫捉老鼠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秩序。
活动准备:
老鼠(背后有式题)、小猫头饰、拱形门、海洋球(球上贴有算式)、投球盒(盒上数字为1-10)、算式题(幼儿、老师都有)、彩旗(旗上有数字)、布置场景、铃鼓一只、雪花片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猫宝宝
师:宝宝们,这天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来,坐上火车,出发啦!(火车音乐)
进场后转一圈
2.无意发现鼠迹
师:呀,那里真漂亮,你们找个朋友玩一会儿吧!
宝宝,你们快来看哪,那里怎样乱七八糟,是谁干的呀?瞧,那里还有老鼠脚印呢!
幼:老鼠
师:喔。原先是老鼠干的坏事情呀,我们来收拾一下(带领幼儿将垃圾捡干净)
师:宝宝,来,我们坐下来想用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好吗?
幼儿坐好后
师:宝宝们,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对付他们呢?
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想得办法真多,此刻妈妈就来教你们一些捉老鼠的本领,好吗?
3.老师教本领
A.看谁脑筋动得快(看算式说答案)
师:妈妈此刻就来看看哪个宝宝的脑筋动得最快,好吗?
出算式,幼儿说答案
B.对暗号(复习对数游戏)
师:刚才,宝宝们的脑筋动得真快,此刻妈妈还要来考考你们,待会儿抓老鼠时,妈妈和你们会有联络暗号,我们的暗号是看妈妈小旗上的数字,听妈妈跺脚,你们接下去跺,让妈妈跺脚的次数和你们跺脚的次数合起来是小旗上的数,好吗?
C.看谁耳朵灵(听得数出算式)
师:此刻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的听力,看谁的听力最棒,好吗?请你们从小椅子下拿出卡片,妈妈拍铃鼓,你们听是几下,把你卡片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如果答案跟妈妈铃鼓声一样,那就站起来,好吗?
D.打靶(综合练习)
师:此刻妈妈来请你们玩个游戏,把你的小椅子和卡片放到前面来,好吗?
幼儿摆好椅子后
师:宝宝,瞧,那里有什么,明白怎样玩吗?谁来说一说
老师交代要求,幼儿练习投掷,玩后,老师检查对与错。
4.执行任务
师:宝宝,你们的本领练得真棒,此刻我们就出发去抓老鼠啦!来跟在妈妈后面
放音乐,走一圈,停下
师:宝宝们,此刻妈妈先去试探一下,待会儿我们用暗号联络,好吗?
老师悄悄走过去,用小旗挥挥,跺暗号,幼儿回答。
A.先派一名幼儿抓
师:瞧,老鼠真狡猾,还有问题让幼儿回答对了才能真正抓住。宝宝把题目算出来,抓住一只就到妈妈那里来领奖。
幼儿计算后到老师那里那雪花片(老师看幼儿题目是否正确,如正确才给予雪花片)
老师小结:这天开心吗?谁抓的老鼠最多?
5、结束部分
带幼儿开火车回家。
大班数学教案(1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两等分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初步认知很多物件能够分成相同数量的两部分,理解整体、部分及整体的二分之一。
2、增进幼儿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潜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不同颜色的图形(),操作材料若干(绸带、橡皮泥、米、苹果)。
2、工具若干、(尺子8条、剪刀8把、水果冻盒人手2个)教师示范用物、小刀一把、天平一架及幼儿操作材料图形各一套。。
3、背景图一幅(宝殿)、金钥匙一把、决定卡若干。
4、录音机及有关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尝试(探索实物的二等分)
1、提出要求:这天老师给小朋友绸带、橡皮泥、米、苹果,请小朋友动脑筋把这些实物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就是分后的两个部分是一模一样的(重复一次,加以强调),能够利用尺子、剪刀、水果冻盒这些工具来分。
2、幼儿尝试(放音乐),老师巡视鼓励幼儿用心动手、动脑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时间5分钟)
3、反馈尝试结果。
A.提问:
①(出示绸带)小朋友刚才你是用什么方法、什么具把绸带很长很长,不好直接拿起来比较,又该怎样分?(用尺子量)
②(出示米)把米分成两全相同的部分怎样分,用什么工具来分?(用水果冻盒量出两杯,这一杯和另一杯一样多)可如果米很多,这样分起来要很长时间,用什么方法会省事一些(大杆秤)
③(出示橡皮泥)橡皮泥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来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分开比一比)下面我们用天平来称一称是否准确(教师实验称重量),小朋友的眼睛虽然很亮,但是用仪器测才是最精确的。
④苹果你们又是怎样分的(用刀切),对了,老师没给你们准备小刀,所以小朋友就不知怎样办了,此刻老师也看准了把它分成两瓣,用刀切时可要注意安全,别伤着手,如果要更准确些就可用天平称一称.
B.教师小结:像这些实物,我们把它分成两个想的部分叫二等分(幼儿跟读),什么叫二等分?(就是把物体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
二、幼儿第二次尝试学习几个图形的二等分,探索怎样的图形能够“二等分”
1、提出要求:(出示几何图形)生活中有许多的东西可二等分,这天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是几何图形,此刻请小朋友用折的办法把几何图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能够二等分。
2、幼儿尝试,教师巡视,引导幼儿能够相互讨论。(放音乐)
3、幼儿反馈尝试结果。
A.提问:
①(出示所有图形)哪些图形可二等分?(幼儿讲,教师演示)
②哪些图形不能够二等分?为什么?(因为它们对边不一样长)
B.比较等分后的结果。
(出示长方形)下面我们来看看等分后的一份和原先的一份相比哪个大。(原先的一份大)分后的一份正好是原先的一份的一半,我们把这一半叫做整体的二分之一(老师手势演示)。
三、游戏“抢金钥匙”
1、讲解要求和玩法(出示背景图)。下面我们来玩抢金钥匙的游戏,游戏时我们分成两组(一二组和为一组,三四组合为一组),每组都要回许多题目,就是区别这些卡片上的实物是不是二等分,记住每人只答一题,答对了前进一步,再请后面的小朋友答,后面的若答错了,请别的小朋友帮忙,哪队先拿到饮钥匙哪队为胜,回答是不是二等分声音必须要响亮。
2、幼儿游戏,教师决定幼儿答得是否正确,如错误禁止前进。
3、游戏结束。X队拿到了金钥匙,下面就让我们整理好操作物品(教师示范),跟她们到宝殿里去玩(结束放音乐)。
四、活动延伸:把正方形的纸对折能分成大小相同的两等分,那么我们要把它分成四等分或者八等分要怎样分呢,请幼儿凭自己的思维潜力选取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1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保龄球馆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能够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在游戏活动中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保龄球若干记录表皮球投影仪奖品抽奖箱
活动过程:
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这天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二、交流结果,梳理经验
1、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样记录的?
2、引导梳理
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能够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索互换规律
4、用已知规律整理记录表
师:在老师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记录你们还有吗?是不是你们打保龄球的所有记录都在这上面了?
师:此刻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交流记录表。
三、颁奖活动,迁移经验
1、交待规则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能够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交流分享
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大班数学教案(1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日历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导幼儿明白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活动重点:运用不同的数数法探究:一年有12月个月,一个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动难点:大小月分别是哪几个月?顶小月又是哪个月?
三、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05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年、月、日)数字卡(12、30、31、28、365)幼儿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日历。
四、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并提问有几座房子?大的有几座?小的有几座?
2.出示数字卡(12、30、31、365、28),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设疑:为什么老师把有的房子画得大,有的画得小呢?
请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来,分别认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忙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探究回答问题:很久以前的这个妈妈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12座)?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几个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顶小的月是几个(1个)?有多少日(28天)?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5.猜谜。引导幼儿明白有记录时间“年月日”的叫做日历。了解日历有年类之分,种类之别。
6.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五、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2.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大班数学教案(1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彩色图形找朋友
(一)活动目标:
1.尝试归纳出一组图形1-2个共同特征,或按特征拿取相应的图形。
2.能仔细观察图形,并用心参与讨论。
3.听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多种图形
2.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图形若干、参考图、图形特征标记、空白记录表一张
3.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彩色图形来了……
(1)以游戏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这天有许多彩色图形要去游乐场玩游戏,瞧,它们来了……”
(2)出示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彩色图形,引导幼儿说说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特征。
(3)出示颜色、形状、大小标记让幼儿认一认。
2、彩色图形找朋友。
(1)教师出示参考图,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们的共同特性。
“彩色图形要找朋友一齐去游乐场。看,它们找到朋友了。它们什么地方一样,成为朋友呢?”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从形状、颜色、大小三个方面找它们的共同特征。
(3)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出标记并放在参考图上。
(4)师幼进行检验讨论。
(5)教师可将彩色图形换下,然后请个别幼儿上前找共同特征,可进行两遍。
(6)小结:原先彩色图形喜欢找有两个特征相同的图形做朋友,它们有的形状相同,有的颜色相同,还有的大小相同。
3、彩色图形进游乐场。
(1)出示空白表格
“彩色图形来到游乐场门口,但是却不能进去,因为进游乐场要贴合条件才能进。”
(2)教师边说边将红色和正方形标记贴上。
“原先要贴合红色和正方形两种条件才能进。那么,谁能来做检票员把关呀?”
(3)个别幼儿上前示范。
(4)师幼检查。
(5)教师换标记并请幼儿群众做“检票员”
“这个游乐场很神奇,瞧,这次进去的条件变了。”教师边说边贴标。
(6)师幼一齐讨论需要的条件。
“原先这次要进游乐场务必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黄色的,还要是大的。谁愿意来做检票员?”
(7)请全体幼儿一齐找一找并贴在表格中。
(8)师幼检查讨论
(9)教师换标记并请幼儿第二次群众做“检票员”。
(10)师幼讨论检验。
(11)小结:原先要进游乐场还务必贴合两个特征条件呢,只要有一个不贴合就不能进去。彩色图形们让我感谢你们的帮忙,此刻它们已经在开心地玩了。
4、幼儿操作活动
(1)出示幼儿用书第31页。
(2)讲解题目要求。
(3)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纠正幼儿的书写姿势。
5、评价活动
(1)教师出示一本幼儿的作业,逐个进行讨论验证并用举手、互查等方式检查孩子作业的正确率。
大班数学教案(14):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剪“春”
活动目标:
1、透过剪“春”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表现春天美丽的事物。
2、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3、透过幼儿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活动重点:能大胆想象剪出不同变化的“春”字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材料与环境创设:
1、幼儿已经学会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体胶、手工纸(每人数量不同)方形铅画纸
3、5以内的减法题(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这天,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纸,看看春姑娘都带来是什么颜色的纸?那绿色代表什么?
2、这天春姑娘又要请你们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时候,“春风”遇到了谁?
二、幼儿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数数春姑娘给你带来了几张纸?
2、每个“春”字都要不一样。
3、将剪好的“春”字贴在铅画纸上。
(在幼儿剪几张纸后老师示意停下。老师给的纸不必须剪完)
三、比较“春”字
1、请幼儿介绍一下,你的几个“春”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2、教师总结幼儿变化的地方,及时肯定幼儿的大胆想象。
四、找题目:
1、师:这天春姑娘一共给你们几张纸?此刻还剩下几张纸?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们能够用哪种计算方法来表示?为什么用减法?
师概括:当剩下的东西比原先的总数少了时,我们就用减法来表示。
2、请幼儿根据自己剪“春”字的用纸状况找相应的题目表示,并在等号后写上答案。
3、提问:你为什么选这道题?(师生共同总结题目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五、延伸:
引导幼儿向同伴、客人老师介绍自己剪的“春”字和相应的减法题。
大班数学教案(15):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玩玩填空题
【活动目的】
1、透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4+2=62+4=66-4=2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7+3=103+7=1010-7=3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7+3=10
苹果是7个梨了是3个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这是总数
同理:3+7=104+2=2+4=6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10-3=7
水果有10个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64=26-2=4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45+()=7()+2=5()+6=10
7-()=3()-2=85-()=1()-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群众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大班数学教案(1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四季舞会
1.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的数学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并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按规律排序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是按照必须的规律来排序的。本次活动是在大班幼儿已有经验上的一个提升,以“四季舞会”为切入点,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鼓励幼儿大胆设计排序方法、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潜力,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
2.重点难点
重点:自主设计排序方法、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
难点:发现物体递增、递减的规律并进行排序。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比较中,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排序方法,发展观察、比较、探索的潜力。
3.大胆设计排序方法,体验创新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过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物体。
2.物质准备:
(1)彩旗两条:一条按红黄蓝规律排序;一条按2红2绿规律排序。
(2)彩链两条:一条按红色黄色不变绿色递增的规律排序;一条按红色黄色不变绿色递减的规律排序。
(3)幼儿操作《幼儿用书》17、18、19、20、23、24页,双面胶、绳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1、以“四季舞会”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最近我们一向在讨论四季,四季真美丽,我们开个四季舞会好吗?
(2)大家一齐来布置会场,我们该如何布置呢?
(3)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布置会场的方法,老师那里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一齐来看一看。
评析:这一环节是导入环节,透过与幼儿讨论布置会场的方法,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彩旗和彩链的排列规律。
(1)教师出示制作好的彩旗1,提问:这条彩旗上有什么颜色?是怎样排列的呢?它是按照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
(2)教师出示彩旗2,提问:接下去就应怎样排呢?为什么?它是按照2红2绿的规律排的。
(3)教师小结:刚才两条彩旗,一条是按照红黄蓝的规律排列的;还有一条是按照2红2绿的规律排的。如果把颜色的规律改变就能排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彩旗。
(4)提问:你想用什么颜色,排列成一条有规律的彩旗呢?
(5)教师出示彩链1,提问这条彩链有个什么秘密?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什么颜色没有变?绿色是怎样变化的?
(6)教师小结规律:这条彩链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来排列的。
(7)教师出示彩链2,提问这条彩链跟刚才的一条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不一样?你发现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的?
(8)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规律:这条彩链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来排列的。
(9)教师小结:刚才两条彩链,一条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多的规律来排列的;还有一条是按照红色黄色不变,绿色一个比一个少的规律来排列的。如果把数量改变也能排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彩链。
评析:这一环节是引导幼儿发现并说出排列的规律此时教师主要透过实物演示并伴随语言的讲解,帮忙幼儿理解规律,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3、幼儿自主探索物体排序规律。
(1)教师介绍两种不同的操作材料,并提出操作要求:按照必须的排列规律设计彩旗和彩链,每张桌子上的材料都能够去做,大胆设计,细心操作。听到音乐回到座位上。
(2)幼儿自由选取材料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透过幼儿的亲手实践,动手操作,使幼儿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内化对排序的理解,自主探索物体的排序规律,由一般规律的排序到学习递增递减的排序。
4、活动讲评
(1)请个别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操作材料,要求幼儿说出排列规律。
(2)请幼儿跟自己的同伴大胆介绍自己设计的彩旗和彩链,说出排列规律,互相检查。
(3)教师总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按照必须的规律来排列的,请小朋友们回家注意观察,下次我们再来交流。
评析:活动延伸,布置任务请小朋友观察生活中的排序规律,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生活,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情境之中并进行再运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其创造潜力的发展。
大班数学教案(17):
幼儿园数学教案:有用的数字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途。
2、学习运用数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用心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每名幼儿在中班和大班的身长体重测量结果卡。
2、笔、纸
活动过程
一、有哪些数字
1、谈话:长高了吗?长胖了吗?
2、出示幼儿体检记录卡,引导幼儿观察记录的资料。
3、幼儿比较自己的体检记录数字。
4、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二、我找到了数字
1、提问引出话题:你找到了数字吗?
2、请幼儿结伴及小组交流的方式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教室里的数字
1、提问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我们教室里有没有数字?哪里有数字?
2、幼儿自由结伴在教室里寻找数字。
3、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四、我家里的数字
1、结伴交谈:我家里也有数字
2、请幼儿介绍家里数字表示的用途。
3、讨论:这些物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
五、汽车上的数字
1、交流:汽车上有哪些数字?
2、相互探索遇到的有关汽车上许多有关数字的问题。
3.了解汽车上不同部件、不同位置上的数字的用途。
六、书写数字1—10
大班数学教案(1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城堡夺旗(8的分合法)
目标:熟练掌握8的分合法
准备:数字卡棋盘不同颜色的棋子旋转六面体各色旗扑克牌
玩法:每组5名幼儿,一幅棋盘,每位幼儿一套1——7的扑克牌,每名幼儿持一粒不同颜色的棋子,将各自的棋子放在起点,按照自己的标志次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掷出数字几,就向前走几步,如果走到没有图案的格内,就让下一位幼儿掷旋转六面体;如果走到有图案的格子内,就大声说出图案的数量,并向其他幼儿提问该数字和哪一个数字合起来是8,然后与同伴一齐从自己的数字卡中拿出相应的数字卡,拿对的幼儿向前走一步,拿错的幼儿原地不动,看谁先走到终点,谁就在城堡的最底层插一面与自己棋子颜色相同的彩旗。游戏反复进行,谁的彩旗第一个到达城堡的顶端,谁就取得胜利。
规则:
1、游戏要按顺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
2、务必按照要求拿对相应的数字才能继续往前走。
过程:
1、请幼儿到棋馆下棋,引起幼儿的兴趣
2、交待游戏的名称、玩法和规则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结束,教师小结。
大班数学教案(19):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特殊的电话号码
活动目标:
1、明白并记住几个特殊用途的电话号码,练习在相应情景下运用。
2、巩固对数字0、1、2、4、9的认识,学习从左向右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具:110、114、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头饰各一个,电话机一部,多媒体课件。
2、学具:电话号码卡片人手一份(用带绳子的夹子夹好,事先放在幼儿的椅子下面),0、1、2、4、9、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提问讨论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一——着火的小黄狗家。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应及时拨打119电话求助,并能较清楚地说出地址。
(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准确说出地址。)
(2)小黄狗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屋顶上出现火苗。)用什么办法才能把火扑灭?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找到消防队的叔叔呢?(引导幼儿了解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打119电话求救。)
(3)教师出示卡片“119”,请幼儿在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1、9,并按顺序排列。
(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19”。(如拨打正确,画面上出现消防车,火苗消失。)
(5)教师小结:我们如果遇到火灾要及时打119电话,向消防队的叔叔求救,这样才能很快将火扑灭。但我们不能随便拨打这个号码,只能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拨打。
2、出示多媒体画面二——小猪的家,猪妈妈生病躺在床上。引导幼儿了解并记住急救中心的电话120,并能说清楚病人的状况及具体的家庭住址。
(1)这是谁的家?在什么地方?(重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
(2)猪妈妈生病了,小猪就应找谁来帮忙?用什么方法能尽快找到医生呢?(拨打120电话。)
(3)教师出示“120”卡片,请幼儿从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2、0,并按顺序排列。
(4)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20”。打电话时重点说明小猪妈妈得了什么病,家住在哪里。(拨打正确并说出具体住址后,画面上出现救护车。)
(5)教师小结:由于我们及时拨打了急救中心的电话,猪妈妈很快被送到了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此刻猪妈妈已经康复了。
3、出示多媒体画面三——站在雪地里的小松鼠,家里的窗户开着。引导幼儿明白遇到困难或坏人时能够打110电话,找警察叔叔帮忙。
(1)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看门牌号码,准确地说出地址。)
(2)下雪了,小松鼠为什么不进屋呢?它发现了什么?
(3)遇到坏人就应怎样办?该找谁来帮忙?怎样才能尽快找到警察?(拨打110电话。)
(4)请幼儿从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1、0,并按顺序排列。
(5)引导幼儿模拟拨打110。先请个别幼儿拨打,然后全体幼儿拨打。重点说明小松鼠的家在什么地方。
4、出示多媒体画面四,引导幼儿根据场景与所需拨打的电话进行连线,巩固所学知识。
二、游戏
请幼儿挂上电话号码卡片,与同伴交流卡片上的号码,从而明白拿“110”卡片的是警察,拿“119”卡片的是消防队员,拿“120”卡片的是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并进行模拟表演,加深印象。
延伸活动:
讨论: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些电话号码怎样办?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使之明白能够拨打114查号台询问,这样就能又快又准确地明白想要的电话号码。
大班数学教案(2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搞笑的门卡
活动目标:
1、学习8的加减运算,能正确地列出8的加减算式。
2、尝试用三个数字在符号板上摆出不同的加减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和减法的互换关系。
3、用心地动脑思考,主动探索数字在算式中的不同位置。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过7以内各数加减法及8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符号底板(底板分成四格,两格上写有加号和等号,另外两格写有减号和等号,符号中间有空间便于写数字),8、3、5三个数字各一张,笔一支。
——学具:《幼儿用书》(P14、15、16),幼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奇怪的门卡。
——教师:爸爸带花花到其他城市去游玩,他们住饭店时,服务员给他们出了一道题,我们一齐去看一看。
——教师(出示符号底板和8、3、5三个数字):服务员说,当他们用这三个数字在门卡上摆出四道力口减算式,才能顺利地拿到门卡进房间。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幼儿思考。请个别幼儿来演示,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群众检查。鼓励幼儿用三个数摆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2、幼儿操作活动。(幼儿用书P14)
——看房子特征列算式。观察8座小房子,根据房子的颜色,在加减符号旁边填写数字,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
——观察左边的数字,请你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观察三组蔬菜,想一想:哪两组蔬菜力口起来和下面的数字相同,请画线连起来。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第15、16页引导幼儿练习8的第二组、第三组和第四组加减运算。(也能够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舌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曰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发现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减法算式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结果,看看有没有同样的发现。表扬正确列出四道不同的加减算式的幼儿。
大班数学教案(21):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球体与圆柱体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明白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2、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3、发展幼儿空间概念想象和思维潜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认识球体与圆柱体》、电脑、贝投各一。
2、学具:每人一只球、五只一圆的硬币、一只篓子、一张有圆形或球体或圆柱体的图片。各类废旧报纸、毛线等。
3、座位安排:两个半圆行、每人一只垫子,席地而座。
4、三处有圆形、球体、圆柱体娃娃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小朋友,这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开心吗?姜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位客人要来做客呢,你们看,他来了。
(出示课件一:硬币来了。透过硬币的介绍,进一步感知圆形,初步感知球形。)
这是谁呀?他是什么形状的?转起来呢又是怎样的?
二、透过硬币的引见,导出球体,体现圆与球的特征。
1、球和硬币有什么区别。
(出示课件二:球和硬币的区别)
2、请幼儿看一看,球与硬币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
3、请幼儿比一比,球与硬币谁滚的快。
4、请幼儿讲一讲,球与硬币的特征。
5、小结:对,小朋友讲的真好。我们来听听硬币和球体是怎样说的?
(课件三:透过硬币与球的比赛,以及形象的讲解进一步了解硬币与球的特
征:硬币圆圆的、扁扁的,就象一张纸;球不管从哪个方面看都是圆的,不管从哪个方向滚都能够。)
三、认识球体与圆柱体。
1、透过课件四,引出圆柱体。(五个硬币叠在一齐变成圆柱体。)
2、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叠在一齐,看看变成了什么?)
3、球体和圆柱体比赛滚。(课件五比滚)
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老师叠起来的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
B、讲讲为什么?
4、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课件五比叠高)
A、请小朋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朋友再叠一叠,能够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能够吗?
B、为什么?
5、小结:(观看课件六。)象球这种每个面都是圆形的,能够往前往后,往左往右往很多方向滚,但不能够叠起来的物体,我们叫他球体。象几个硬币叠起来的,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能够向一个向前向后滚的物体,我们叫他圆柱体。
四、透过讲讲生活中的圆形、圆柱体、球体,发展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1、象硬币这样的圆形,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硬币叠起来就是圆柱体,那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圆柱体呢?
2、哪里看到过球体?比一比谁想的最多。
3、硬币叠起来就是圆柱体,那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圆柱体呢?
五、游戏:找家
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圆形、球体、圆柱体,老师的电脑里也有,你们看——他们想和你们做游戏呢?
1、电脑游戏:找家
(给各种圆形的物体、圆柱体的物体、球形物体分别找到各自的家。)
2、综合游戏:找家
你们都想做游戏,我们一齐来做,好吗?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拿出垫子下面的图片,看看是什么形状的?把他送到图形宝宝的家。
六、变一变,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球体、圆柱体。
你们给图形宝宝找到了家,还想用球体、圆柱体制作一些好玩的玩具,但是球体、圆柱体不够多,我们来帮他们一齐做球体、圆柱体,有困难吗
(孩子们开始用心地寻找制作球体、圆柱体的材料,有的孩子选取报纸做金箍棒,有的选取长方形纸张做望远镜,有的把圆形图片叠在一齐做柱子,有的用橡皮泥做球……蔡浩翔拿起毛线绑来绑去的,说“太难做了”我走到他身边,捡起地上的毛线团起来,立刻高兴地说,“我会了,把线团起来就能够变成球了。”开开拿起碎布也团团团,变成球。……)
七、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结束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新《纲要》中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学习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的设想来源于幼儿的兴趣,为了让孩子在简单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会滚动的的废旧物品以及一圆硬币。同时,根据本班幼儿喜欢探索及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看电脑课件为主线以动手操作为探索过程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简单的氛围中观看及尝试操作各种物体中认识圆形、球体、圆柱体,感知圆形、球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大班数学教案(2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七只小猴在哪里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花朵颜色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用心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图列组成式的经验,学习过6以内各数的加减和7的组成。
2、物质准备:,
——教具:图片一张(上面画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树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苹果。)
——学具:《幼儿用书》(P11、12、1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看猴子去。
——教师:还记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吗?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如:1+6=7
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2、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帮忙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大班数学教案(23):
幼儿园大班教案设计:认识时钟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潜力。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
2、动物手偶
3、实物钟
活动过程:
一、引入并简单认识钟及其作用。
1、引入并简单认识钟的种类及其作用。
教师调闹钟闹铃引入
提问:⑴你们猜猜是什么声音(闹钟的闹铃)
⑵家里还有哪些钟是什么形状的
(有闹钟,手表,挂钟和大座钟)
⑶钟有什么作用
(钟不停的走,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进行学习休息)
2、简单认识钟面。
教师:这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钟,看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圆形)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总结:有两根针和12个数字。
提问:⑴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长度不同)
教师:他们都有自己的名字,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我们在看看数字,
提问:⑵正上面的是数字多少(12)
⑶正下面的是数字多少(6)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这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此刻他们都摘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预备—开始!(教师操作钟表)
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
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
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认识整点。
教师:那么分针和时针指的数字又表示几点呢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在看分针。当时针正指着一个数字时,分针有正指着12时,就表示“几点了”边拨钟边和幼儿一齐“一点钟,两点钟,三点钟……六点钟”
拨钟的时候,必须要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上的数字从小到大的方向。
四、请个别幼儿练习。
练习拨7点,8点,9点,10点……12点
五、全体练习。
请幼儿按照一日生活时间表“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4点放学,晚上9点睡觉”另外请小动物来检查。
六、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讲游戏规则:老师扮演老狼,请小朋友来当小羊。老狼在前面问“小羊,小羊几点了”老狼呢就双手拿着一个钟,然后拨的时间,,小羊一齐说几点了。如果老狼拨到6点,那就要吃小羊了。
2、请几名幼儿和老师先示范一次。
大班数学教案(24):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目标:
1、透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潜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用心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礼貌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群众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取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群众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大班数学教案(25):
大班数学教案:搞笑的填空题
【活动目的】
1、透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4+2=62+4=66-4=2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7+3=103+7=1010-7=3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7+3=10
苹果是7个梨了是3个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这是总数
同理:3+7=104+2=2+4=6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10-3=7
水果有10个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64=26-2=4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45+(=7(+2=5(+6=10
7-(=3(-2=85-(=1-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群众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大班数学教案(26):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群众活动。
(1)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能够用什么方法很快能明白有多少个x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看实物和圆点连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齐。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大班数学教案(27):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搞笑的规律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播放课件)师:老师带来一个秘密,你们想明白吗?小朋友请看大屏幕。们,你哇,有这么多的水果,是谁的呀?噢,原先是小兔的。这天呀是小兔的生日,小兔想请你们来参加她的生日聚会,你们愿意吗?为了小兔的生日宴会,老师还准备了许多礼物呢!(教师出示水果图片和小花图片)小朋友看一看。你们想说什么?(很漂亮)为什么那么漂亮呢?噢,因为它们排列的很有规律。谁愿意来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呢?(指名幼儿回答)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果、小花的排列规律。
2、幼儿尝试操作。
(1)师:老师想请小朋友帮忙制作有规律的小花。在每位小朋友的桌子上有一个小方篮,篮子里有红花和黄花,请你将小花排排队,贴在纸条上。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排才会更漂亮呢?(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能够是ABAB、AABB,也能够是AABAAB、ABAABA,等等)
(2)教师小结,展示幼儿的作品。
师:那位小朋友愿意向大家介绍你的作品。指明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把部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
3、扩散思维。
(1)师: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老师要用掌声来表扬你们。教师拍手,××××××××××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掌声有规律吗?有怎样的规律?小朋友们,能不能创编有规律的声音呀,你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铃鼓,你能让它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吗?(教师出示铃鼓)那位小朋友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创编的有规律的声音。
教师小结:噢,原先我们的声音也能够有规律的排列。
(2)师:这天是小兔的生日,我们一齐为她唱首生日歌好吗?还要跟着老师做动作好吗?播放音乐,幼儿跟着老师做舞蹈动作。
小朋友表演的真棒!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舞蹈动作有什么规律?指名幼儿回答。噢,除了图形、声音有规律之外,动作也有规律。原先规律就存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老师就请小朋友一齐去欣赏生活中的规律吧!
4、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播放多媒体课件,师幼一齐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5、活动延伸:为小兔准备生日礼物
(1)小小设计师。
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藏着规律呢!小兔的生日,那我们要送给小兔什么礼物呢?那我们为小兔设计一条漂亮的手帕吧!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图形贴纸,请你把这些图形贴纸有规律的贴在手帕上面吧!
(2)串项链。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珠子。请你为小兔串一串有规律的项链。
(3)涂颜色。为送给小兔的贺卡上的爱心涂上有规律的颜色。
(4)小小音乐家。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音乐器材,请你选取一种音乐器材创造出有规律的音乐送给小兔吧!
4、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带着礼物去参加小兔的生日宴会。(幼儿开着小火车,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教学过程流程图:
创设情境,引出主题→幼儿尝试操作,亲自动手贴有规律的图案→扩散思维,引导幼儿发现不仅仅图案有规律,声音、动作也有规律。→欣赏生活中的规律。→活动延伸:为小兔准备生日礼物。→展示幼儿为小兔准备的礼物。
设计思路:
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或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积木,拼搭玩具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列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构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们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带给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孩子自己动手给材料排队,学习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的排序规律,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潜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大班数学教案(28):
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跳花杆
一、活动目标:
1.透过跳花杆的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探索了解单数和双数。
2.感受同伴间相互交流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花片、大数字卡片若干、一幅美丽的图片(各类动植物若干)单双数的汉字词组卡片,花杆等。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猜花片”
我们小朋友很喜欢玩花片,这天老师就用花片和小朋友一齐做个猜花片的游戏好吗?(好)请小朋友每人抓一小把花片,数一数有几个花片,能够用数字几来表示?并找出数字卡片。两个好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拿得对不对。
2.探索单双数――游戏“找朋友”
(1)此刻老师请小朋友帮他们找好朋友,要2个2个做好朋友,看看他们能不能全都找到好朋友。全都能找到好朋友的,你把你的数字卡片举起来,(教师挑几张2、4、6、8、10贴在黑板上)不能全部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举起来,(教师挑几张1、3、5、7、9)贴在黑板上)。
(2)师生共同检验:小朋友看一看你们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3)小结: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明白叫什么吗?(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单数)出示汉字词组。那哪些数字是双数?(2、4、6、8、10)那哪些数字是单数?(1、3、5、7、9)幼儿跟念几遍。
(4)对啊!这些都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双数”,不能都找到好朋友的数字叫“单数”。此刻我们一齐来玩一个“抱双,躲单”的游戏,好吗?
3.巩固单双数――游戏“抱双,躲单”
游戏规则:幼儿根据教
师念或举单数双数,如果教师念的是单数就把头埋在膝盖上,如果教师念的是双数,就用双手抱住手臂。
4.游戏“跳花杆”
(1)老师介绍游戏玩法:如双数打开花杆,单数合拢,幼儿根据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
(2)游戏数次,由简单到难。
大班数学教案(29):
幼儿园数学教案:区别上下
活动目标
1、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
2、能正确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
3、发展方位知觉,初步理解方位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上下(1-47)
2.毛绒玩具7-8件,分别放与教室内不同物品的的上下、前后位置上。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小朋友,这天我们来做一个很搞笑的游戏,你们愿意做吗
游戏的规则是你自己的身体为中心,听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
例如:上面拍拍手(在头顶上面拍手)
下面拍拍手(在膝盖处拍手)
教师能够根据幼儿的表现适当增加难度,例如:上面拍3下,下面拍4下。
二、展开
1、教师讲解:上、下
教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时,你是怎样理解上下的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上就是仰头,下就是低头,前是我们眼睛直接看到的位置,后就是屁股后面的位置。
教师:此刻我们来看看我们的上面是什么
(有灯、风扇、屋顶)
我们的下面是什么(地面砖)
2、游戏:变变变
(1)请三个幼儿来前面站成一纵队,请大家看看并说一说前面的是谁后面的是谁中间的又是谁
(2)再请这三个小朋友往后转身,再让大家看看此刻前面的是谁后面的是谁中间是谁
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玩此游戏,相互说说方位关系的变化。
3、找一找
教师:这天我们教室里有许多的毛绒玩具,你们去找一找,它们都在哪里在什么位置
(请若干个幼儿寻找,并说出玩具所在的位置)
教师指导幼儿将话说完整,例如:小猫在橱子的上面。小狗在钢琴的下面。
4、趣味练习:引导幼儿用方位词描述动物的位置。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一齐来看看这幅图里的小动物都分别在什么位置(请幼儿回答)
教师引导幼儿将一句话说完整。
三、结束
教师对活动状况进行小结,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数学教案(30):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鱼儿游游游
活动目标:
1、探索6的组成,明白6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能按顺序进行操作,初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专心自己的操作活动,初步学习检查自己的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5以内个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小鱼六条,记录纸,笔
学具:(1)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6的小鱼片片,记录纸,笔。
(2)6个玩具串在一根绳子上,记录单,笔。
(3)《幼儿用书》38-39页,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鱼游走了
1、教师出示一群小鱼:河里游来了一群小鱼,你明白一共有几条小鱼吗?引导幼儿将小于排成一排,并数出和记录总数
2、教师将一条小鱼拿开放在面前:几条小鱼游走了?此刻小鱼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是几条?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位置说一说小鱼分成了1和5,并记录。
3、请个别幼儿移动小鱼,引导幼儿继续按小鱼的位置进行分合并记录
二.小组操作活动
1、小鱼游游游。幼儿先将小鱼排成一排,记录总数,然后演示小鱼游来了或游走了,说一说每次分合的结果并记录
2、分玩具。将6歌玩具穿在一根绳子上,引导幼儿现数总数并记录,然后再将玩具分成两份,波导绳子的两头,并记录下分的结果
3、看房子图写分合式,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38页),看房子分类图,请你先将6个圆点分成两份,再用数字记录,最后写分合式
4、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5、给铅笔排序,观察铅笔的长短,在圈中写上相应的序号
三.活动评价
1.请幼儿介绍“小鱼游游游“活动,教师记录幼儿分合的结果,师生共同检查6的分合是否有重复或遗漏,得出6分成两份有5中不同的分法,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发现数的互补关系:总数不变,两个部分数,一边数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就越来越小。
题目: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小题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
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闻猿猴悲啼,唯见江水茫茫。(3分)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情感。(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2: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2分),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只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2分)(手法答想象,能够合理解释,也可得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首句描述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猿啼常与悲凄之情相关。《荆州记》载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不浪浪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怀了。“客散暮江头”,也都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述。日落西山,暮霭沉沉,旅人扬帆,送者星散,此时尚留在江头,即将分手的诗人与裴郎中又怎能不更动情呢?
第二句“人自悲哀水自流”,切合规定情景中的地点“江头”,这就越发显出上下两句有水乳交融之妙。此时日暮客散,友人远去,自己还留在江头,更感到一种难堪的孤独,只好独自悲哀了,而无情的流水却只管载着离人不停地流去。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悲哀”与“水流”联系到了一齐,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悲哀”,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情。
小题2:
试题分析:末句“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借景抒情,随着孤帆远影在望中消失,诗人的心何尝没有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行渐远呢!从通篇来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齐。情挚意深,别有韵味。前人论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此诗写得如此清新自然,正见他的“炼饰”功夫。
【题目列表二】
(1)本诗第二句中的两个“自”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析。(3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5分)
答案:
(1)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悲哀”与“水流”联系到了一齐,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悲哀”,(2分)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情。(1分)
(2)以景作结,(1分)“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2分)
【题目列表三】
1.诗人在第一句中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是如何营造的?
答:凄清、惨淡的氛围,以暮色、哀猿、席终客散来营造朋友分手、同时被贬官的凄惨氛围。
2.第二句中描述“水自流”的目的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
3.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回答。
答:用诗人和友人的贬谪之途进行比较,既点出同病相怜,又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流露出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之情。
【题目列表四】
⑴找出诗中点明悲哀原因的词语。由悲哀能够联想到杜甫《登高》中直抒悲凉之意的哪个句子?(2分)
⑵一、二两句诗中“猿啼”、“水自流”表达了同病相怜的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⑶最后一句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⑴逐臣万里悲秋常作客
⑵“猿啼”以声音来渲染凄清氛围,主客双方心境悲凉;(2分)“水自流”以水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别流放之情。
⑶借景抒情、比较。(2分)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万里路上,同情对方更不幸的遭遇。(2分)
【题目列表五】
(1)首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作简要赏析。
(2)前人论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锤炼修饰)”,试就这首诗对此作简单分析。
答案
(1)在资料上,交代送客的时间、地点,送客的情状。“暮”点明时间,“江头”点明送别地点。“客散”点明情状,营造了凄清悲凉的氛围。在结构上,照应题目,为下文抒发对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和同情作铺垫。
(2)第一句描述氛围,“猿啼客散”将送别的环境衬托得黯然销魂;第二句以水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第三句在“远”前加一“更”字,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第四句与第二句“水自流”相对应。全诗无论哪一句都紧扣江边的景物抒情,将写景和抒情巧妙地融合在一齐,体现了诗人锤炼语言的深厚功力。
【题目列表六】
1、本诗为送别诗,试述首句写景的作用。(4分)
答案:“猿啼”以声音来渲染凄清氛围(1分);“客散暮江头”,“暮江头”点明时间地点(1分);暮霭沉沉,朋友扬帆远去,营造了清冷凄切的送别环境。(2分)
2.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分)
答案: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悲哀”与“水流”联系到了一齐,以无情水流反衬(1分)人之有情,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别之情(1分)。
3、最后一句在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写法:以景结情(1分),寓情于景(1分),;好处:营造意境,含蓄蕴藉(1分)。
“青山万里一孤舟”用辽阔的万里青山与孤舟的比较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恋恋不舍的深情(1分)。
【题目列表七】
(1)本诗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
(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内涵丰富,请分析这一句表达出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
(3)试分析“人自悲哀水自流”一句中两个“自”字的妙处。(4分)
(4)尾句以景作结,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5)本诗第二句中的两个“自”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析。(3分)
(6)请结合全诗,赏析“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5分)
7.简要描述诗歌第一句所描述的画面资料,并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5分)
8。诗歌第四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的?请简要赏析。(6分)
9.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10.“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阅读答案
(1)①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悲哀之情。(或渲染:以猿啼、客散、暮色等景色渲染了送别环境的萧条凄清)②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③比较: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比较,既点出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的牵挂。(手法2分;联系诗句分析,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若答情景交融,最多可得2分)
(2)①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流露出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②同时也表达出了恋恋不舍的惜别深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3)两个“自”字表现出诗人有情而流水无情,更衬托出诗人别离时的伤感之情。
(4)末句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艘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体现了友人别离后的孤寂,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5)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悲哀”与“水流”联系到了一齐,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悲哀”,(2分)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情。(1分)
(6)以景作结,(1分)“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2分)
7.(5分)资料:第一句描述的是江边送别的情景。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见茫茫江水,耳畔不时传来猿猴的啼声。(2分)作用:画面呈现出落寞凄凉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2分)点题,“客散”照应题目中的“送”,证明与友人的分别,同时点明送别的时间和地点。(1分)
8.(6分)(1)诗歌第四句以景作结,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1分)写一孤舟漂泊在万里青山之中,表达友人的孤独处境(2分)
(2)万”与“一”以数量上的巨大反差构成强烈的比较(答“反衬”亦可)。(1分)“万”字写出关山重叠、路途遥远(环境险恶,前途渺茫);“一”字写出远行之人的孤单,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分)
(3)借代,以“孤舟”代“人”,舟的孤单实指人的孤单,(1分)表达出作者对友人远谪的担忧以及同病相怜的痛苦之情。(2分)(以上三点答出两点即可)
9、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闻猿猴悲啼,唯见江水茫茫。(3分)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情感。(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10.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2分),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只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2分)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2分)(手法答想象,能够合理解释,也可得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11.对这首诗中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第一句写了送别时的环境。
B.第二句写了临别时的情绪。
C.第三句写了离别分手的原因。
D.第四甸写了贬谪之地的景物。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以“猿啼”‘‘水自流”衬托送别裴郎中时的伤感。
B.用“君更远”“青山万里”暗示裴郎中前程远大。
C.表达了因政治上受挫折而被贬遭逐的悲凉情绪。
D.写眼前景,道离别情,自然而巧妙,很耐人寻味。
11.D12.B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原文】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①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悲哀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齐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翻译】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猴啼叫,送行的人已散尽,落日挂在了江头。
我独自悲哀,而水也自顾自的流。
同是被贬的臣子,而你却走得更远。
青山过后万里,只有一叶孤舟。
【赏析】
诗题“重送”,是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齐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同病相怜,发为歌吟,感情真挚动人。
首句描述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猿啼常与悲凄之情相关。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不浪浪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怀了。“客散暮江头”,也不都是纯客观的景物描述。日落西山,暮霭沉沉,旅人扬帆,送者星散,此时尚留在江头,即将分手的诗人与裴郎中又不禁更加动情。
第二句“人自悲哀水自流”,切合规定情景中的地点“江头”,这就越发显出上下两句有水乳交融之妙。此时日暮客散,友人远去,自己还留在江头,更感到一种难堪的孤独,只好独自悲哀了,而无情的流水却只管载着离人不停地流去。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悲哀”与“水流”联系到了一齐,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悲哀”,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悲哀之情。
三句从“悲哀”两字一气贯下,以前两句更推进一步。第三句在“远”字前缀一“更”字,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
末句“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对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孤舟”写出了作者旅途的孤寂。随着孤帆远影在望中消失,诗人的心也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行渐远。
从通篇来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齐。情挚意深,别有韵味。前人论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此诗写得如此清新自然,正见他的“炼饰”功夫。
《滴水之恩》题目与答案:
1.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4分)
答案:几个月前,他流落到马山,“我”给他买水买糕,劝他回家。(1分)“我”在步行回到的山路上,恰好拦到他的车。他没认出“我”,给“我”讲了几个月前在马山发生的事,认为那次受到的帮忙改变了他。到马山后“我”才明白他是专程送“我”的。(3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资料,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
答案:①情节:交代“我”面临的困境,写出“我”步行回到的原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②主题:老妇人充满善意的言行,表现了她对陌生人的友善与关爱,使主题更丰厚。(意思对即可。一个角度2分,共4分)
3.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为潦倒的他买水买糕,并劝他回家。②细心体贴,尊重他人:没有言明“我”曾帮忙过他,维护他的尊严,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意思对即可。一方面2分,其中形象1分,分析1分。共4分)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4分)
答案:①点明他是雨夜专程送“我”的,更突出他的善良和爱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②突出受人滴水之恩,便涌泉相报、回馈社会的主题。③故事这样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艺术表现力。④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
【问题二】
1、文章写了三个人的故事,这三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2分)
答案:感恩
2、本文第(2)段对金龙成绩、品行、外貌、成绩和家境的描述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与后文中金龙的变化构成鲜明的比较,突出文章主旨。
3、结合具体语境谈谈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任选一个回答)(2分)
他居然把衬衣叠得工工整整,就像一个十分斯文的男生。这令我十分惊喜,忽然觉得他并不是那么可憎。
答案:居然;表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我看到金龙变化后的惊讶。
“惊喜”写出了“我”意外发现金龙是一个本质不坏的同学时的情绪。
4、本文在材料安排上(剪裁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清结合文章资料具体分析。(3分)
答案:详略得当(或有详有略)(1分),本文围绕“滴水之恩”写了三件事,其中有关金龙的事写得具体详细,而写女孩儿的故事和学音乐的年轻人的故事写得简略概括。(1分)更突出表现文章叙述的中心。(1分)
5“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学过的那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人物?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如《藤野先生》中鲁迅对老师藤野先生的关心的感激和怀念。
《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感恩。胡适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海伦凯勒的《在塑生命》等,只要是学过的课文,适当即可。
27、谈谈阅读文章后获得的人生感悟?(3分)
答案: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对帮忙过自己的人,要懂的报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和谐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完美。
★(补充题不计总分)对于本文材料的运用你有什么疑问,并说说你的看法。
疑问:文章中写女孩和年轻人的事例能够删去。
看法:本文与写金龙为主,去掉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补充题不计总分)从文章第(1)到第(12)段看,本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有什么好处?(2分)答案:
参考答案:倒叙,(1分)这样写使文章曲折有致;留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避免叙述单调,增强文章生动性。
【滴水之恩原文】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能够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回到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向朝东走,别走岔路就能够走回去了。“留意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最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貌。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必须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之后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此刻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忙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唐敏。有删改)
【相关阅读】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滴水之恩》读后感
最近,我在《意林》里读到一篇文章——《滴水之恩》。
文章讲的是美国人乔治的妻子的了一种怪病,但是他带着妻子跑遍了全世界,却久治不愈。之后他们来到了中国北京。但由于语言障碍,不得不雇一名翻译,他请来了一个贫困生赵小宁,由于他们为了医治妻子的病几乎花光了全部家当,所以赵小宁的工资被压得很低。一天,赵小宁的一个同学来告诉他,有一个外国人将企业开到了中国,需要两名翻译,报酬相当丰厚。赵小宁犹豫了一会儿,最终留在了乔治身旁。第二年,乔治的妻子去世了,赵小宁大学毕业了,三分之二的同学没有着落。一天,乔治寄来一封信,说他将要将企业开到中国,需要一个中国方面的代理人,一个月八万美金。对于赵小宁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赵小宁理解了同学给他的差事的话,就不会得到这份更好的差事了。
而这一切,却只但是是三年前赵小宁做了对乔治有帮忙的几件小事,但是此刻赵小宁却在危急时刻得到了乔治莫大的帮忙。真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啊!
看来,如果有两个“鱼饵”在同时诱惑你的话,你就要以道德与良心作为选取标准。如果你理解别人的恩惠和付出,请你永远记住他,并在他危急的时候及时帮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