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2 15:00:26
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关阅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礼貌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求的发展,务必是科学的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们才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持续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简述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调整国内经济政策的重大举措
阅读精选(1):
诗歌概念起源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之后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齐,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个性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向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1.比拟2.夸张3.借代。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齐,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阅读精选(2):
一,诗歌的起源以及诗、歌与舞、乐之间的关系
作为文学样式的诗歌,它的起源就应是最为古老的。诗歌是伴随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时进步的。诗歌的起源与上古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并是伴随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时进步的。远古时期,人类的最主要的社会活动是狩猎,因而有了关于狩猎的诗歌:《诗经》中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应就是当时狩猎活动的记载。“断竹:砍伐野竹;续竹:接驳弓竹;飞土:打出泥弹;逐肉:追捕猎物”。除了狩猎,还就应有各种祭祀活动,《礼记》中《蜡辞》记载了神农时代的一首祭祀歌谣:“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意思是“土,回到你的地方去;水回到你的沟里去;虫不要吃我的庄家;草木,回到你的河边去”每年的12月,我们的古人要举行祭祀百神之礼,称为蜡礼,蜡礼上所用的祷辞,即称蜡辞。这首短歌就是“蜡辞”。
什么是诗歌呢?《尚书·虞书》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志指情志。歌是吟唱表达思想情感,“咏”是曲调,记录下来就是曲谱。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为了使歌能更好地表达感情,就需要声(配乐)的支持,用自身协调的声来配合歌,于是就产生了和谐的歌曲。这就是歌曲的自然的诞生过程。《礼记·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那里告诉我们,原先的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原本就是歌词,远古时期,人们的表演时候,诗是配着音乐、舞蹈而歌唱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诗、歌、乐、舞也脱离原貌,自成一体了。
可见:诗与歌统称就是诗歌。
诗和歌原本不是同样的概念。诗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中最具有文学特征。而作为表示情感的歌,产生于诗之前。歌源于古代人民的劳动号子及民歌。远在文字、文学产生之前,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的号子是歌的最初形式。最初,远古的人们们在劳动中用“啊、兮、哦、唉”等感叹词来解除枯燥,去除疲惫,增加劳动情趣。慢慢地加加进了双音词,比如“哼唷、哼唷”来表示情绪。在这些用单音词和双音词表达情感的时候,可能语言还没有出现,或者是语言很不成熟。这就是原始的歌。随着语言的产生,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逐渐深化,感情也更加丰富,仅用几个感叹字来表达思想就远远不够了。于是,人们在歌里加进了实词,以满足情感表达的需要。比如一群男子在打夯筑基,有个姑娘飘过,带头喊号的就会即兴发挥,喊道:“大家看呀——哼唷——河边来了——哼唷——一位姑娘——哼唷——腰似柳枝……”增加的实词,就成了诗与歌结合的雏形。
当文字产生以后,先人们为了方便把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传授,会自觉和不自觉地编成了类似于顺口溜的韵文,这一方面便于记忆,另一方面也利于传播。用文字书写的歌词最后出现了。这时,一支歌就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用来抒情的,歌词就是诗,是用来记事的。这样看来,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而单独出现就是诗。由于最初的诗都是配上音乐来表演的,因此在当时的人看来,歌就是诗,诗就是歌。
我们说“诗言志”,据专家考证:所谓“诗”与“志”本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志”表示停止在心上,意思就是记忆。自从,人类社会产生文字以后,就能够用文字记载下社会活动,这就是“志”。我们此刻见到的乡志、史志等就是这个意思。诗言志,志就是诗的文字表述。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从它诞生之时开始,就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歌紧密相联的。《毛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中说:“诗言志,歌永言。”这都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之间内在的联系。因此,之后人们就把诗与歌并称为“诗歌”。而此刻,“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诗歌与舞蹈也是密不可分的。舞蹈是凭借人体动作去抒发情感的表演艺术,诗歌在吟唱中加上形体动作,增强诗歌的表达的情趣这是很自然的事。
说到此刻,我们明白了诗、歌、舞是人类情感宣泄的不一样方式:诗是用四声;歌用五调;舞是用形体,而贯穿其间的则是音乐。
二、诗歌的历史发展
1、《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305首诗歌。《诗经》的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其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阶层人士。从体例上看,《诗经》按照音乐性质的不一样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就是各地区的地方乐调。“风”大多是民歌,文学成就最高。其中有对感情、劳动等完美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即正,属于朝廷正乐,《雅》分《大雅》、《小雅》,是西周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多为贵族祈丰年、颂祖德、祭祀之诗歌。《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其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资料多为歌颂祖先功德。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颂》全部由贵族文人贵族文人所作。《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比较整齐,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赋”是直接铺叙陈述;“比”是比喻;“兴”是借物起兴,以引起下文。这种表现手法被后人所继承发展。《诗经》中广泛而深刻地描绘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及二雅,二雅
不及国风。《诗经》也作为儒学经典,自问世以来就一向为人们著书立说时所称引。据记载,《诗经》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我们此刻看到的《诗经》。《诗经》的影响还扩展到了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困很早就有汉文版《诗经》传入,18世纪以后,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多种译本。
2、《楚辞》
我国第一位真正好处上的诗人,是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他创作了《楚辞》,其中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寻一系列不朽的作品。。从屈原开始,我国古代的诗歌才进入作家创作时代。
“楚辞”的本义是指楚地的言辞。《楚辞》运用了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方言声韵和文学样式,叙写当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貌,具有十分浓郁的地方特色。汉代刘向把屈原的作品以及宋玉等人的作品修改整理成集,取名为《楚辞》。和《诗经》一样,《楚辞》也是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集。之后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指诗歌的体裁,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从诗歌体裁这一点来讲,它是战围末期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以楚地民歌为基础开创的一种新诗体。从作为诗歌总集的名称这一点来说,《楚辞》收录了战国时代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仿骚作品。
3、汉乐府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与《楚辞》的浪漫主义手法不一样,它开创了诗歌的现实主义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的作品占有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了超多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它采用叙事写法,在刻画人物方面细致人微,因此创造出来的人物性格鲜明。同时,故事情节也较为完整,而且能够在捕绘典型细节中突出思想内涵,不但开拓了叙事涛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是我国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4、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时期,南于南北方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间习俗、自然环境等方面义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显现出不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风格清丽缠绵,较多地反映了人们纯沽真挚的感情生活。北朝民歌则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南朝民歌中著名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经典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南北朝民歌在表现形式上以五言四句为主,也有七绝体、七言古体以及杂言体,对唐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5、永明体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这种诗体强调声韵格律,对之后格律诗的构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永明体”产生于南齐永明年间,当时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这种环境为诗人们钻研声律和诗歌创作规律带给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沈约、萧赜。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萧赜(440年—493年),字宣远,齐高帝萧道成长子,母刘智容。南朝齐第二任皇帝(482年-493年)。他从小跟随其父齐高帝萧道成东征西讨,还曾担任过地方长官,因此有比较丰富的统治经验。他即位以后,十分注意调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以及南齐和北齐政权之间的矛盾。同时,他又十分注意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他在位期间,社会比较安定,生产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当时的百姓安居乐业。《南齐书》中说:“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呜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祓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南齐书》作者萧子显作为南齐宗室,上述话语虽然不无溢美之词,但多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种环境为诗歌艺术形式的发展带给了重要的条件。“永明体”就在这样的政治、经济的环境中诞生了。“永明体”的代表作家,主要是是沈约、谢跳、王融三人。其中沈约的诗数量最多,他在理论上的阐述代表着“永明体”的创作主张,但他实际的创作成就不如谢眺。
在“永明体”产生以前,诗坛上流行的是“古体诗”,也称“古诗”每篇句数不定,句式不一,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及杂言等多种形。不求对仗,不讲平仄,用韵也比较自由。到了唐代,构成了律诗和绝句,称“近体诗”或“今体诗”。这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它的句数、句式和平仄、用韵等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而这种“近体诗”的雏形,即就是“永明体”。
“永明体”在创作理念上提出了四声八病。
什么是“四声八病“呢?
四声:即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古代的四声具体如何读音,此刻已经无法知晓,但是根据古书的记载,此刻我们仅明白平声是一个平调,上声是一个升调,去声是一个降调,入声则是一个促调。
八病:即诗歌创作中在四声的运用方面所犯的八种毛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具体的那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由永明体引领的诗歌艺术技巧上的变革,标志着我国古代诗歌从原始自然艺术——“古体诗”,开始走向人为艺术——“近体诗”。因此,它也就成为近体诗构成的前奏,是人为艺术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6、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构成于唐代,并得以盛行。唐代诗人为了与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体诗相区别,故将其取名为近体诗。近体诗格律极为严整,篇有定句,即除排律外,每首诗的句数是同定的;句有定字,即每句诗的字数也是固定的;韵有定位,即押韵的位置是固定的,韵脚极为规范;字有定声,即诗句中各字声调的平仄也是同定的;联有定对,即律诗中间各联要求对仗。与古体诗相比,近体诗的形式更加整齐,节奏更加和谐,但同时,也增添了更多的限制和拘束。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和排律(十句以上)三种。其中,以律诗的格律作为基准来看,绝句的格律相当于半首律诗,而排律则是律诗在句数上的延长。
实际上我们能够看到,近体诗在诗歌创作的格律方面作出了严格的规定,这有利于规范诗歌的创作;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增加了诗歌创作的难度,更有甚者,之后有人对不入律的诗歌一律予以否定,这一点我们能够从宋代诗歌中窥见一斑。这样,对诗歌的创作造成了较大的约束。
阅读精选(3):
诗歌的由来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歌一向是文学史的主流。
诗是怎样样产生的呢?原先在文学还没构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忙,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构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之后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齐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状况,之后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诗歌何时称之首
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而不称"首"。例如我国最早的《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叫"九章",诗歌称"首",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悲哀诗序》中写道:"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个名叫支通的人,在《咏禅道人诗序》中写道:"聊箸诗一首。"从此,人们普遍称诗为首。
诗人的来源
诗人一词,战国时就有了,何以为证,《楚辞。九辩》注释说:"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正字通》注释说:"屈原作离骚,言遭忧也,今谓诗人为骚人。"这便是诗人后一词的最早提法,从此以后,诗人便成为两汉人习用的名词。辞赋兴起之后,又产生辞人一词。杨子云《法言。吾子篇》说:"诗人之赋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用"则"和"淫"来划分诗人与辞人的区别,足见现汉代是把诗人看得很高贵,把辞人看得比较低贱。
六朝以后,社会上很看重辞赋,认为上不类诗,下不类赋,以此又创立了"骚人"一词。从战国而至盛唐,诗人、骚人的称号受人尊敬。
古诗二言至十一言之始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远古至近代诗歌不知其几千万万,因种种原因失传了的除外,保存下来的仍可说是浩如烟海。诗歌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萌牙、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士、逐肉"据说是黄帝时代的歌谣,公认是原始社会诗歌,是二言诗之始。《诗经·有骈》"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卜辞"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五言诗之始。《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三个田字上面,下加缶字),我姑酌彼凹觥"六言诗之始。《诗经·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七言诗之始,《诗经·十月之交》"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八言诗之始。《诗经·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九言诗这始。杜甫诗"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也是九言诗。李白"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十言诗之始。苏东坡"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十一言诗之始。
题画诗之考
我国题画诗的产生、历来被认为始于唐代,创始者为杜甫。
那里首先就应说明什么是题画诗?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以现有的资料看,那是唐代才有的事。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那么,从现有资料看,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
如《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诗》中,就收有东晋桃叶的《答王团扇歌》三首,其一是:"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虽说比较简单,但确实是对画扇的歌咏。
个性是由梁至北周的杰出诗人庾信,在梁朝时,曾作《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优美画面,在题画诗创作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我国的题画诗,六朝时已经产生。
问题: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
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四、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五、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一太平天国运动。
【相关阅读】
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法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一场侵略战争,鸦片战争后,英,发,美,俄等过强迫中国套上了这不平等条约的枷锁,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耻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战后国家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成为领土和主权不完整的半独立国家,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夺取了许多利益,由此改变了清政府的国家主权地位,具体表现是:
1。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鸦片战争后俄国透过各种条约侵吞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十使中国遭受了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英国割占香港岛,建立了一个进攻中国的桥头堡,《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之后列强有在五口逐渐建立租界,这使得在中国东南沿海就出现了第一批半殖民性质的城市,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2。中国关税自主权被剥夺。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关税税率,中国政府务必同英国政府商定,战后西方列强取得了协定关税的特权,这样中国海关保护本国工商业发展的作用丧失,反而开始成为外国资本主义推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料的工具。
3。巩同国防的重要权利---海关主权遭到破坏,清政府也允许侵略者兵舰和商船巡行与各口岸,为殖民主义者的侵华活动大开方便之门,严重践踏了中国主权。
4。规定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国首先取得了在华的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5。片面最惠国待遇。规定了清政府给一国家的特权和利益,其他国家都能够享受。此外,条约虽未提到鸦片贸易,但鸦片贸易实际以得到清政府的默许。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凭借先进的生产力和夺取的侵略特权,疯狂地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古老的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样的社会还能是封建社会吗?中国不再是封建社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战前,地丰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大矛盾:既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不一样,“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丰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之后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三、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
四、中国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在中国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发生,变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腐朽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残酷的压制反清和进步的思想,乾嘉学派的一些读书人,也只是埋首故纸堆,绝口不谈政治,那时,中国思想“万马齐暗”死气沉沉。
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斗一大夫中的有识之士觉察到空谈义理,无法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他们开始应对社会现实,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引导人们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这就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魏源也是新思想的侣导者。他不仅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我制造船炮。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大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这新思想是主张利用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我一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对开阔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起了用心作用。
魏源向两方学习的思想启迪了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应对现实,放眼环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鸦片战争以后,出现了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其中重要的有姚莹的(糠?纪行),徐继深的(瀛环志略)。此外,中国还出版了几十种介绍西方军器制造的书籍,涌现了一些研制新式兵器的专家。
林则徐,魏源等人都是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因此,他们的思想一方面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一方面又保留着浓厚的封建纲常色彩,这就是那个时代新思想的特色。
新思想萌发的另一表现是: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1859年冬,洪仁轩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一(资政新篇)他针对太平天国存在的严重问题,从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改革意见,他不仅仅重视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主张效法西方民主政治。(资政新篇)虽然没能实现,但他提出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人具有启迪作用。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是时代巨变,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鸦片战争的失败,促使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开眼看世界,他们中的代表: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付之实践。太平天国时期,洪仁轩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它是中国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些新思想对洋务运动,维新派都产生了影响。
五、激发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一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把负担加在劳动人民的身上在旧税之外巧立名目,增加捐税,地方官乘机敲诈勒索,使广大的劳动人民濒于绝境,许多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走上了反抗的道路。由于鸦片走私和五口通商,使中国的白银超多外流,造成银贵钱贱,老百姓完粮纳税都要用银两,百姓的负担更加沉重。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广大人民对清政府的统治日益不满。
总之,透过鸦片战争,英,法,美等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仅仅引起了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而且也引起了思想观念的转化。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