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

  阅读精选(1):

  清明节的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之后,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我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先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向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我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立刻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但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但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我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先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一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我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十分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阅读精选(2):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之后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源于商代时代,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资料,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之后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节还有许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也极盛。

  寒食节----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预先煮好的食物。相传这个习俗起源于春秋时代,当时晋国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护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我的肉给重耳吃,期望日后他安然回国,当上国君,并勤政爱民。

  十多年后,重耳最后回国当上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并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协助他的人,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赶忙差人请介之推前来领赏。但是,介之推和母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必须会救母亲出来。但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的尸体。晋文公十分悲哀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此刻的民族扫墓节。按主日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之后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习俗才构成清明节的。

  阅读精选(3):

  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搞笑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之后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仅能够增进健康,而且能够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个性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持续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向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用心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好处。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我带来好运。

  阅读精选(4):

  清明节的起源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之后改为清明节,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以前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于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之后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上,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因此“清明节”的“清明”传说来自介子推给晋文公留下的这首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于是之后清明节变成人们祭奠和纪念祖先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气里,大家都不吃由火烧成的食品,而吃各种冷食,各地冷食不一样,相同的是,在节日中对逝去亲人和先人的想念——把每年的想念分类整理,在清明节这一天抒发。

  阅读精选(5):

  清明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立刻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明治维新的内容

  问题:

  明治维新的资料

  答案:

  明治维新的资料: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

  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

  3。社会上: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

  4。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日本军人进行武士道教育。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5。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6。思想上: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确立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在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相关阅读】

  明治维新(日语:めいじいしん)是指日本在西元1860年代到1880年代间,以维新志士所建新政府为核心的民族统一主义与西化改革运动。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这次改革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2]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问题: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稳定

  B。发展

  C。改革开放

  D。与时俱进

  答案:B

  解析: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是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的,是对执政规律的深化。D与B相关联,但要使用规范的提法。

  【相关阅读】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如何理解发展的本质含义

  发展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发展是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型基础上全面进步的过程,我国此刻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就务必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追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以先进的生产力代替落后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发展是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内涵的过程,实现中国的发展,务必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素质。

  3.发展是逐步摆脱贫困、愚昧和不平等,满足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需要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党务必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礼貌、政治礼貌和精神礼貌的协调发展。三个礼貌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物质礼貌的发展处于基础地位。物质礼貌不断发展,政治礼貌和精神礼貌的发展才有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礼貌为物质礼貌的发展带给政治保证和法律保障,精神礼貌为物质礼貌的发展带给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们对物质礼貌的发展能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5.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的阶段与战略目标是什么

  我国此刻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任务,邓小平同志设计了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第一步,从一九八一年到一九九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一九九一年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到达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二十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到达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我国此刻到达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江泽民同志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思考。他在十五大报告中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OOO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构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礼貌的社会主义国家。

  江泽民同志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贴合我国国情,贴合人民愿望,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用心因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O二O年力争比二OOO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构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理解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构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潜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礼貌发展道路。

  三、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要务,这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离不开发展;持续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离不开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

  1.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

  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务必始终坚持的—个战略思想。”个性是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2.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战胜各种困难,最终也要靠发展。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经济不发达,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发展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已经接近13亿,社会就业和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些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只能透过加快发展来解决。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江泽民同志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二十多年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都与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主题密切相关。个性是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的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持续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些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关键在发展。

  我国近代的历史和当今世界的现实都清楚地证明,经济落后就会十分被动,受制于人。

  目前,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的优势,短期内不会改变。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中国实行遏制和“西化”、“分化”图谋,也不会改变。我们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创造条件,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们应对各种风险的潜力。

  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一个国家没有必须的经济实力,不仅仅谈不上到国际舞台上去竞争,而且往往要被人家欺负。落后就要挨打,财大才能气粗。我们正应对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应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这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回避不了。在这场竞争中,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奋力在这场大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自我,是我们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务必肩负起来的历史职责。

  4.实现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关键在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我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同时我们党也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之中,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党既要为工人阶级利益而奋斗,又要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我们党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一切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促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改变建立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的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新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改革开放,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也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能够说,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5.“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历史结论。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礼貌以前长期领先于世界,但从18世纪末期开始,由于封建统治者不顾时势,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导致生产力发展十分迟缓。而当清朝统治者沾沾自喜于“康乾盛世”的余辉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却乘着工业革命的东风,迅速发展起来,中国被甩在了后面。于是,这个衰落了的封建帝国,沦为侵略的对象。“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留给我们的辛酸回忆和沉痛教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但之后,由于一度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工作重心,使我们国家在经济方面与发达国家本已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个性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上升,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和优势。

  四、怎样促进和实现发展

  1.发展的机遇

  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能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发展的机遇不是很多的。错失机遇,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滞;抓住机遇,就能赢得发展空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十分紧要。

  江泽民同志深刻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敏锐地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务必紧紧抓住并且能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要有主动精神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当代世界尽管时有局部地区的动荡与不安,但总的来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国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战略机遇。

  与此同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等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带给了有利的条件和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提出,要求我们从战略的高度认清面临的机遇,以用心的主动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趋利避害,加快发展壮大自我。

  2.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并以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构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要根据实践的要求创新马克思主义,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礼貌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以更好地指导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胜利前进。

  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科学技术在当代已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进行制度创新,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其具体制度进行全面改革,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并最终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

  第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务必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公有制实现形式能够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能够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务必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用心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齐的,既能够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又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国家宏观调控坚强有力。

  第三,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贴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发展的道路

  人类社会正从工业时代迈入信息时代,实现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取。我们务必从国情出发,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做出的与时俱进的新设计,既体现了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进行了新探索。我们要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处理好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关系。用心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正确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就业岗位的关系,既用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重视传统产业的发展和提高,既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用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化解人口压力,开发人力资源。

  4.发展的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着眼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振兴中华民族的战略任务,其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好处是难以估量的。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以国内需求为主促进经济发展,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加快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中,各方面的需求潜力十分巨大。应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世界经济的复杂变化,立足国内需求,能够使我国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潜力。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根据形势需要实施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5.发展的路线

  务必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中国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要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6.发展的方针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没有改革,就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没有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可能持续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进行。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齐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透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一九九四年初,江泽民同志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持续稳定是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思想。这是指导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方针。

  7.发展的主体

  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务必明确什么阶级、什么阶层能够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体,并进而充分发挥发展主体的能动作用,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务必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用心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主体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同时,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依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也为祖国富强贡献了自我的力量,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已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要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党同爱国宗教界的统一战线,认真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认真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团结香港个性行政区同胞、澳门个性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用心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8.发展的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精神力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务必立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资料和形式上用心创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这个民族精神,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构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全社会构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9.发展的外部力量

  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的礼貌成果。不管是哪种社会制度下创造的礼貌成果,只要是进步的优秀的东西,都应用心学习和运用。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以更加用心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在对外开放中,既要充分看到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又要看到对立和斗争一面,既要大胆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好东西,又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的东西和反映资本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江泽民同志指出:“准备了‘两手’,掌握了‘两点论’,我们的学习和借鉴工作就会广泛正确地开展起来和长期坚持下去。”

  当然,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搞现代化建设,务必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我力量的基础上。

  10.发展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始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取决于我们党。

  要加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党的先进性,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我,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围绕这“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切实解决当前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纠正不正之风,要敢于动真格的。不敢抓、不敢管、不敢碰硬,好人主义盛行,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加强和改善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持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绝不允许搞剥削阶级政党及其统治集团所追求的那种既得利益,也绝不能成为那样的既得利益集团。全党同志个性是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不能丢。

  11.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发展起来,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探索中国发展的特殊规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了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经验,对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问题都作了深入阐发,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和当代中国发展规律认识的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问题都做出了深刻的回答,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观察当今世界,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科学分析,对世界上的各种礼貌、不一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的现实做出了清醒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