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来历

  阅读精选(1):

  母亲节的来历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透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3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母亲节在我国最早是港澳台地区有此节日。改革开放后,母亲节也为内地所理解。广东省于1988年开始,杭州等城市于1989年开始,都由各级妇联组织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节日的资料之一。

  在母亲节许多人将康乃馨赠给母亲,这是源于1934年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齐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

  母亲节的故事

  古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好处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婚,一向陪伴在她母亲身边,在母亲于1905年世纪,Amanm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期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以此流传下来。

  1913年,美国国会透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母亲节与母亲之花

  母亲是伟大的!世界上有个母亲节,那就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母亲节是怎样来的呢那就是在公元1907年5月,美国有位安娜贾伦斯女士,她在母亲逝世的追悼会上献上一束康乃馨花。之后,她认为所有的人都就应选定一天来怀念母亲,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于是她请来亲戚、朋友,向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赞同。之后安娜的故乡费城在1908年5月10日举行了“母亲日”。她继续呼吁,写了几千封信给国家议员、州长和各地有影响的人士。她的努力产生了效用。国会提议,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法定的假日,为所有的母亲举行庆祝活动。1909年5月9日,威尔逊总统正式签署,把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们都在这一天开展庆祝“母亲节”的活动。

  母亲之花———康乃馨

  在纤细青翠的花茎上,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花瓣紧凑而不易凋落,叶片秀长而不易卷曲,花朵雍容富丽,姿态高雅别致,色彩绚丽娇艳,更有那诱人的浓郁香气,甜醇幽雅,使人目迷心醉,这就是在母亲节赠给母亲的鲜花————康乃馨。1934年的5月,美国首次发行母亲节纪念邮票,邮票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放在膝上,欣喜地看着前面的花瓶中一束鲜艳美丽的康乃馨。随着邮票的传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把母亲节与康乃馨联系起来,康乃馨便成了象征母爱之花,受到人们的敬重。康乃馨与母亲节便联系在一齐了。人们把思念母亲、孝敬母亲的感情,寄托于康乃馨上,康乃馨也成为了赠送母亲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

  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萱草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肉质,叶狭长,细长的枝顶端开出桔红或桔黄色的花,十分艳丽,它不仅仅供人观赏,花蕾叫金针,也可作蔬菜供人食用,在我国南北方广为栽植。

  中国的母亲花———萱草

  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人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全世界的母亲节

  虽然,许多国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时节庆祝属於他们的母亲节。然而,多数国家如丹麦、芬兰、义大利、土耳其、澳洲和比利时,都是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的。

  英国母亲节的发展

  十七世纪英格兰,为表达对英国母亲们的敬意,乃订四旬斋的第四个星期日为「MotheringSunday」,人们在这一天回家探视双亲,并致礼表示敬意。(注:四旬斋是指复活节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

  当时,有许多的穷人务必在有钱人家里帮讨生活,而被迫离家寄宿在主人家里,在MotheringSunday这一天,主人们会放他们假,并鼓励他们返家与妈妈团聚。为增加欢乐气氛,也发展了一种个性的蛋糕称为-motheringcake。

  随着基督神在欧洲的扩散,这个节日转为对「MotherChurch」的崇敬:表达人们对赋予他们生命、保护他们免於伤害的精神力量的感谢。从此,教会的仪式便与母亲节的庆祝活动相结合,以同时传达人们对母亲与教会的感念。

  美国母亲节的发展

  在美国,最早关於母亲节的记载是1872年由茱丽雅(JuliaWardHowe即TheBattleHymnoftheRepublic的作者)所提出的,她推荐将这一天献给「和平」,并在波斯顿等地举行母亲节的集会。

  1907年,费城的安娜(AnaJarvis)为了发起订立全国性的母亲节而活动。她说服了她母亲所属的、位於西维琴尼亚州的教会,在她母亲逝世二周年的忌日~即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举办母亲节庆祝活动。隔年,费城人也开始在同一天庆祝母亲节。

  之後,安娜和支持者们开始写信给部长、企业家和政治家,要求订立全国性的母亲节,他们很成功的被理解了,因为1911年时,几乎所有的州都已开始庆祝母亲节了。威尔生总统(PresidentWoodrowWilson)亦於1914年发表官方声言,让母亲节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就是每年五月的第二个礼拜天这一天。

  康乃馨-----母亲花

  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西边的大洋和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海峡南北岸是两个很多方面迥然有异的国家--西班牙和摩洛哥,但它们同时尊崇康乃馨为自己的国花。康乃馨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母亲节上的首选花卉。如果说人们对母亲的赞颂是一曲永远没有结尾的乐章,康乃馨则是这乐谱上跳动着的色彩缤纷的悦耳音符。

  透过倏然而过的时间隧道,能够知晓西班牙曾在摩洛哥的历史上雄居了多个世纪,是否在国花的选取上也使得昔日的殖民地产生了相应的认同,难以考究。但能够肯定,对慈爱母亲的颂扬能够超越民族、宗教、文化的诸多差异,成为人类具共性的最高境界的情感体味。地中海小国摩纳哥、中欧捷克和中美洲洪都拉斯等国也以康乃馨为国花,可能也是基于同样的文化情结。

  除了这些情感因素外,康乃馨的天生丽质应是其受宠的主要原因,或许是因其美丽而成为献给母亲的佳品。康乃馨是石竹科多年华草本植物;茎基部常木质化,茎叶光滑而稍具白粉。叶条状披针形,全绿、灰绿色或草绿色。花通常单生或2-3朵簇生,有香气,花色有白、黄、粉红、红紫及杂色等。各种栽培品种灿若星辰,令人目不暇接。

  康乃馨花色艳丽,香气较浓,花期长,是良好的切花材料,早已成为世界上颇具规模的著名商品花卉。其已获得认可的商品名称可开出一个令人叫绝的名单,显示出人们长期在该物种上为获得令人称奇的绝色和商业利润所花费的心血。

  阅读精选(2):

  一、母亲节的来历

  认真说起来,母亲节就应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而现代好处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婚,一向陪伴在她母亲身边。于1905年世纪,在母亲去世时,Amanm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期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在这次节日里,康乃磬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以此流传下来。

  1913年,美国国会透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二、母亲节在英国

  在十七世纪英格兰,为表达对英国母亲们的敬意,乃订四旬斋的第四个星期日为「MotheringSunday」,人们在这一天回家探视双亲,并致礼表示敬意。(注:四旬斋是指复活节前夕之前,星期天除外的40天)。

  当时,有许多的穷人务必在有钱人家里帮讨生活,而被迫离家寄宿在主人家里,在MotheringSunday这一天,主人们会放他们假,并鼓励他们返家与妈妈团聚。为增加欢乐气氛,也发展了一种个性的蛋糕称为-motheringcake。

  随着基督神在欧洲的扩散,这个节日转为对「MotherChurch」的崇敬:表达人们对赋予他们生命、保护他们免於伤害的精神力量的感谢。从此,教会的仪式便与母亲节的庆祝活动相结合,以同时传达人们对母亲与教会的感念。

  三、母亲节在美国

  在美国,最早关於母亲节的记载是1872年由茱丽雅(JuliaWardHowe即TheBattleHymnoftheRepublic的作者)所提出的,她推荐将这一天献给「和平」,并在波斯顿等地举行母亲节的集会。

  1907年,费城的安娜·贾维斯(AnaJarvis)为了发起订立全国性的母亲节而活动。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在美国以解放黑奴为目的的南北战争结束后,她在学校里负责讲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贾维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的女人。她讲述着战争中那一个个为正义捐躯的英雄的故事,望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孩子们的脸,一个想法猛然涌上心头:为祖国贡献了这么多英勇战士,保证了战争胜利的,不就是那一个个含辛茹苦地抚育着子女的母亲们吗她们的儿子血染疆场,承受了最大的痛苦和牺牲的,不也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吗因此,她提出就应设立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人一些慰藉,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可惜的是,这个良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贾维斯夫人便与世长辞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劳,深感母亲的提议是适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写出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地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创立母亲节。在她的一再呼吁下,这一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响应和支持。

  1914年,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就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定为母亲节。美国政府还规定,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由于贾维斯夫人生前喜爱康乃馨花,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节的象征。

  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都包下来,儿女们每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高兴的事,以尽孝道。即使远在异地的孩子,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

  四、全世界的母亲节

  母亲节创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安娜·贾维斯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虽然,有一些国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时节庆祝属於他们的母亲节。然而,多数国家如丹麦、芬兰、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等,都是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的。

  阅读精选(3):

  母亲节正式被提上来,至今虽然才过去八十多年,但是,专门找特殊的一天来表达子女对妈妈崇高敬意的观念,却能够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古代的希腊人罗马人都会举行“春季节日”,以表达他们对“母亲神”〈泛指女性神〉的崇敬。

  之后,在中古世纪的英国,四旬斋〈为纪念耶稣在荒郊的禁食,而举行的绝食斋戒或忏悔的宗教活动,时间大致在每年的二月底至四月初〉的第四个星期日,就是所谓的『母亲日』。那一天,长大的孩子,务必带著礼物回家,送给自己的妈妈。

  为提倡和平,女作家推荐订定母亲节

  在美国,以写「共和国战歌」而闻名的女作家朱莉亚瓦德霍耶,曾推荐在六月中选定某一天为「母亲节」。由於美国内战的爆发,许多母亲尝到战争的恐怖,及失去爱子的痛苦,朱莉亚极力鼓吹订定一个节日以提倡和平。她的推荐只有少数几个地方采行而已。

  不久,一名叫贾薇丝太太的美国人,在西维吉尼亚州的格拉夫顿家乡,筹组一个委员会,赞助「母亲友谊日」的活动。这个节日的目的是为了把东部各州,那些曾在内战当中,为南北双方作战的家庭结合起来。贾薇丝太太的计划虽然获得当地的支持,但是母亲节的构想,却一向到她过世以后才真正实现。

  安娜继承遗志实现母亲理想

  贾薇丝太太於一九○五年的五月九日〈当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死於费城;她是一名寡妇,跟著儿子克劳德及两个女儿—艾尔辛诺和安娜住在一齐;克劳德是个成功的商人,艾尔辛诺则几乎双眼失明。


腊八节习俗

  阅读精选(1):

  腊八节的六大习俗

  1、吃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齐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腊八粥

  2、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之后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部分地区很隆重。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3、泡制腊八蒜

  北京、华北大部分地区还有在这天泡制腊八蒜的习俗,腊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装入小坛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直到蒜变成绿色。

  旧时商号在腊八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账目盘点出来,算清楚这一年的收支盈亏。债主还会在腊八这天提醒欠钱人家准备还钱。腊月里人们讲究忌讳,所以就用与“算”字同音的“蒜”,来代替算账的“算”。也因此,腊八蒜虽然好吃,市面上却没有卖的。都是家家户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并且也给自家算算账,看看这一年的开支,有多少积余,盘算该花多少钱置办年货等。

  4、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5、制腊八豆腐

  安徽黔县民间习俗,是当地的风味特产,将自制豆腐晒干可留日后吃。具体制作过程如下: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

  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透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辅料,则更加美味。它既能够单独成菜,也可与肉类搭配,或炒或炖,都是美味。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的模样,淋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6、吃腊八面

  除了甜口或咸口的腊八粥,以及腊八蒜、腊八豆腐之外,当然也少不了陕西的腊八面。在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太阳出来之前,陕西人家家户户都要吃碗热气腾腾、四溢飘香的腊八面。

  腊八面是在腊八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过去在陕西大荔和临潼、凤翔一带腊八节这日人们煮面敬神,因之叫“腊八面”。起初关中农村的腊八面是用小米、黄豆煮粥下面条,而后用八种蔬菜和肉爁成臊子下面条,如今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将豆类与菜系相结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莲子、青菜、菠菜、黄花、木耳等同面条同煮,调成汤面,营养丰富,十分好吃。走进腊月,乡下就有了年的味儿。这味儿是从喷香的“腊八菜”、“腊八面”里溢出来,飘出来的。

  阅读精选(2):

  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

  【腊八节的由来】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的习俗】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齐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向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齐,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能够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能够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必须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处。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其他食俗】

  腊八豆腐:“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翡翠碧玉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十分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能够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一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向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阅读精选(3):

  腊八节的习俗

  腊八节,在民间这一天有着许多的习俗。

  祭祀

  关于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代替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齐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

  ,再用微火炖,一向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齐,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能够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能够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必须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处。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十分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能够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能够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之后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其实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老北京临年关,街巷胡同有卖辣菜的,可没有卖腊八蒜的。这是为什么呢?您想啊,卖腊八蒜得吆喝吧,怎样吆喝?直接喊“腊八蒜来!”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样街上还有喊着催债呀!再说了,你一个做小买卖的跟谁算哪!人家不跟你算就不错了,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先给自己算算,今年这个年怎样过。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护士节是几月几号

  护士节是每年的5月12日。

  阅读精选(1):

  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该节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设立国际护士节的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国际护士理事会把2013年护士节的主题定为“缩小差距:千年发展目标”。

  国际护士节设立于1912年,旨在纪念护士职业的创始人、英国护理学先驱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多马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并撰写了多部护理学专著。她的办学思想由英国传到欧美及亚洲各国,南丁格尔因此被誉为近代护理专业的鼻祖。1910年,南丁格尔去世。

  为纪念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所作的贡献,国际护士理事会1912年将她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以激励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职责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从1988年开始,每年的国际护士节都设有一个主题。

  阅读精选(2):

  不论我们的身体有多么强壮,我们一生中总会有生病的时候,而生病时就要求助于医护人员。当有人问你国际护士节是几月几号或护士节是哪天时,期望你能够不加思索地回答上来——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

  5。12”国际护士节,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是为了纪念近代护理的创始人——英国护士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又被称为“提灯女神”)而设立的。设立这个节日的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品德。

  1854年至1856年间,英法联军与沙俄发生激战。在英国一家医院任护士主任的南丁格尔,立即组成了一个个性行动小组,带领38名护士奔走前线,参加护理伤病员的工作。因当时医疗管理混乱,护理质量很差,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在这种状况下,南丁格尔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下定决心潜心改善病室的卫生条件,并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和营养。半年之后,医院的伤病员死亡率下降到了2。2%。这一事迹传遍全欧。1860年,她在英国伦敦创新设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的护士工作专著,成了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南丁格尔以超强的自信心和卓越的成绩,推动了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因此被誉为“近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于1910年在睡梦中逝世后,国际护士理事会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诞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旨在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立志以“爱心、耐心、细心、职责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在这天里,大力宣传护理工作,鼓励护士们学习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护理界的一件盛事。

  阅读精选(3):

  护士节是几月几号

  护士节是每年的5月12日,也称5。12国际护士节。

  护士节是几月几号,护士节的由来

  国际护士节是为了纪念英国护理学先驱、护士职业的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而设立的,她于1820年5月12日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富裕家庭。

  护士节是几月几号,护士节的由来

  鉴于她一生中对护理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国际护士理事会将5月12日,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的诞辰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以激励广大护士继承与发扬护理事业的浅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职责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

  2、护士节的由来

  国际护士节是为了纪念英国护理学先驱、护士职业的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而设立的,她于1820年5月12日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富裕家庭,后随父母迁居到英国,曾在巴黎大学就读。

  护士节是几月几号,护士节的由来

  1850年,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到德国凯撒斯韦尔基督教女执士学校学习护理,并开始对英国、法国、德国等一些国家的护理工作进行考察研究,写出不少护理学专著。1853年出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监督。1854年到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英、法、土耳其联军与沙皇俄国交战。由于当时英国战地医院管理不善,救护条件极差,又没有护士护理伤员,英军伤病员死亡率高达50%。

  护士节是几月几号,护士节的由来

  在这种状况下,她率领护理人员奔赴战地医院,透过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使伤员死亡率大幅下降,被战地士兵称为“提灯女神”。战争结束后,她被视为民族英雄。1857年,在她的努力下,英国皇家陆军成立了卫生委员会。同年,英国军医学校成立。1860年,她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建立了世界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随后,她又着手助产士及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工作。

  护士节是几月几号,护士节的由来

  她撰写的《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主要著作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由于她的努力,护理成为一门科学。她的办学思想由英国传到世界各国,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被誉为近代护理专业的鼻祖。

  护士节是几月几号,护士节的由来

  1901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1907年。为表彰她对医疗工作的卓越贡献,英国国王授予她功绩勋章,她也是英国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1910年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逝世。

  护士节是几月几号,护士节的由来

  为纪念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对护理事业发展做出的业绩,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5月12日,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的诞辰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以激励广大护士继承与发扬护理事业的浅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职责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

上一篇:元旦的习俗
下一篇:重阳节喝什么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