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

  阅读精选(1):

  元宵节的故事:正月十五吃汤圆的来历

  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但对于其中的许多故事,此刻的人们可能已经不甚了了。我们从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春节》一书中摘出几个传说,供读者朋友们在过节的同时,了解一下,回味一下。这本书也被列入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一、元宵灯节的由来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叫东方朔的人,个子很矮,他不仅仅足智多谋,风趣滑稽,而且还心地善良。宫女不管是谁触犯了汉武帝,当皇帝怪罪时,他总上前讲情,因此,宫女都对他十分敬爱。

  那年腊月,下了几天雪。东方朔去御花园折梅花。刚进园门,见一个宫女正泪流满面地向御井扑去,他慌忙上前拦救。这宫女叫元宵,家住在长安西北山上,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小妹妹。自把她选进宫来,每逢年底岁首,她思念亲人,心如刀绞。这几日风寒雪大,她不由又想起了父母、小妹妹在家的艰辛,心想:既然不能与父母一齐生活,倒不如一死。便来投井。东方朔听了元宵的诉说。便安慰了一番,劝解了一阵,答应想办法让她与父母、小妹妹见面团聚。

  东方朔从元宵的身世,想到宫女姐妹都有一肚子思亲恋眷的惆怅,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

  这一天,他来到西北山元宵的家里,如此这般地安排了一阵,就回到长安大街卖起卦来。有人认识东方朔,明白他识天文,通阴阳,都争着占卜求卦,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条签语。人们十分惊慌,纷纷求问解脱的办法。东方朔神秘地说:“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们,都到城西北十里铺大道口等候。天黑下来时,从西北方向会过来一位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她就是奉旨火烧长安的火神君。见到她后,父老们要跪在地上拦路哭求,方可全城得救。”

  人们听了东方朔的话,信以为真,暗暗互相串连。等到夏历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们都手拄拐杖来到十里铺等候。天刚擦黑,果然从西北方向过来一位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父老们一拥而上,苦苦哀求。那姑娘望着悲哀不止的父老们说:“我是领了玉帝的旨意来办事的,火烧长安时玉皇大帝还要站在南天门上观看,要是没火,就是我的罪了。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你们可送到人王地主那里,让他们想办法吧。”说完,扔出一张偈语,回身走了。

  之后,老人们把这事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望望偈语,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念着念着,吓得满头大汗,忙向足智多谋的东方朔求教。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也爱吃汤圆,我看,十五的晚上可让全城臣民都做汤圆供奉,虔诚祷告,求火神君高抬贵手。再传谕京都臣民一齐动手做灯,十六晚上,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满城点放焰火鞭炮。届时,满城通红,火球横飞,必能唬住在南天门观望的玉帝。再把京都四门大开,让城外的庶民百姓进城观灯。皇上、妃子、宫娥彩女,三三五五出宫去街上观灯,混杂在乡下来的那些不在劫的人中,会沾他们的光,蒙他们的福,免去灾难。另外,神仙也知元宵的汤圆做的好,可让元宵手提大宫灯,把元宵的名字写上,在前开道,我手端汤圆跟在后边,穿大街走小巷,虔诚敬奉云游在长安上空的火神君,定会使她心软下来的。”汉武帝一听,心中大喜,就传旨按着东方朔的办法行事。

  正月十六,日坠西山,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乡下的百姓得了消息也都陆陆续续进城观灯。汉武帝脱去龙袍,换上便服,在几个近臣的保护下走上大街。娘娘贵妃,宫娥彩女,也三五成群地离开了皇宫。整个长安城,灯火通明,火球横飞,焰火满天,好看极了。

  元宵的妹妹领着父母也来长安观灯,当她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姐,元宵姐。”元宵听到喊声,来到父母跟前,一家人团聚在一齐。

  闹了一夜灯火,长安京都安然无事,汉武帝大喜,第二年正月十五照样让元宵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十六晚上照样全城挂灯放焰火,相传为习。年年如此。因十五上供的汤圆是元宵做的,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把这一天叫“元宵节”。这就是此刻的十五过元宵,十六闹花灯的由来。

  二、正月十五吃汤圆的来历

  相传,远古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饭。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玉帝闻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

  夏历腊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疯人药性大发。人们就东家请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从正月初一齐,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有的画着花脸,敲锣打鼓四处游街;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一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玉帝闻奏,十分惊诧,即命群臣再议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病,可令药王菩萨设法。”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圆,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就构成了过年的习惯。

  三、观音灯会的由来

  按照中国的年节习俗,正月十五过小年,又叫“元宵节”。各地盛行灯会,安徽徽州也是如此,但却在十三日晚上就举办了,称为“观音灯会”。它源于明代,是砖雕师傅们发起的。为啥呢?

  传说,当年徽州有个首富,叫鲍四,原是烧窑的。他看到商人致富回来,造房建楼,大兴土木,邀亲会友,十分阔气,大把大把的银子往外掏,像淌水似的,眼馋得很。心想,烧窑哪如做生意好,便也“弃窑经商”。真是运气来了,门板也挡不住。几年下来,竟成为徽州首富。这年,他要去淮安修一条商肆街。修街前,在街头建了个鲍四庙,塑一座自己的全身像供在里面。这时,街上走来四个妇女,手抱一只瓶,瓶里插着几枝杨柳,见了鲍四,对他一个揖首便问:“鲍老板,你有多少钱财,敢夸海口,修一条鲍四街,你又有多大德行,敢建庙塑像,受万民香火?”

  鲍四说:“我钱财无限!”

  “哈哈,这话错了,天下只有技艺无尽头,哪有钱财无限,皇帝佬儿也不敢说这没下颚的话呀!”鲍四不服,要和她打赌。她放一朵莲花,鲍四放一只元宝。如果鲍四输了,元宝白送给淮安人,并砸庙毁像;如果她输了,莲花送给鲍四装饰街面,鲍四能够受万民香火。

  妇人走在前,鲍四跟在后。那妇人走一步,便往地上一指,说声“敕”,地上就现出一朵莲花,鲍四随后就放只元宝。半里路下来,那妇人莲花没有完,鲍四的元宝却没有了。鲍四涨红了脸溜了,那妇人也走了。淮安人使用地上的元宝在那放莲花的路面上盖了街房,起名叫莲花街。

  鲍四此时已身无分文,卖了鲍四庙,砸了自身像,凑点盘缠,回到徽州,又操起旧业――烧窑。谈起在淮安元宝赌莲花的事,一个把兄弟说:“那妇人必须是观音菩萨。你吹牛皮不犯死罪,气恼了她,她才下凡出你个洋相。唉,千言万语,还是她那句话:技艺无穷,钱财有限。还是好好烧砖吧!”

  鲍四迷途醒悟。一心归门里烧砖,便在砖上刻上莲花,烧起莲花砖来。之后,又在砖上刻上花木、虫鱼、风景、人物故事。技术越来越好,并收了徒弟。砖雕生意兴旺,鲍四和徒弟们发起了这个灯会,一方面感谢观音指路,一方应对徒弟的手艺进行评比。从此,徽州的石刻、木雕也越来越好。灯会也越办越红火。一代一代传下来,徽州的“观音灯会”,就成了当地的“元宵节”了。

  阅读精选(2):

  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

  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先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之后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汤圆是我国汉族代表的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之后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元宵与汤圆不同的是元宵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骰子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沾水在粉成面的米粉里像雪球般滚动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较薄、表面是干的并且没有痕迹,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分,此种做法在北方比较盛行。南方多为汤圆,则是先把糯米粉加水,然后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汤圆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圆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做得好的汤圆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圆表皮已内含足够的水分,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

  又有元宵节起源于汉朝之说,民间流传着因周勃、陈平去除了吕室的势力,而日子刚好为正月十五日,汉文帝为纪念此日,往后每年到民间与民同乐,并并把此日订为元宵节,至汉武帝时、司马迁在太初历中把元宵节列为民间节日之一。盛于隋宋,有“宋时汤圆隋时灯”的说法。温州鳌江流域到冬至有吃蛋汤矢的习惯。学名冬至丸,俗称蛋汤矢,或金团。

  袁世凯将元宵改名为汤圆

  另一种传说,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中汤圆名称的来历。

  元宵与汤圆的区别

  元宵、汤团是两回事。能够说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渊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馅为基础制作的。机器做元宵的操作过程如下: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机器就“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构成了元宵。做成的元宵江米粉层很薄、表面是干的,下锅煮时江米粉才吸收水份变糊。

  南方的汤团(北京人按四川习惯叫做汤圆)做法完全不同,倒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放置几小时让它“醒”透。然后把做馅的各种原料拌匀放在大碗里备用(不须像做元宵那样切成小块)。4124./yx

  汤团馅含水量比元宵多,这是两者的区别之一。包汤团的过程也像饺子,但不用擀面杖。湿糯米粉粘性极强,只好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用筷子(或薄竹片状的工具)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团。做得好的汤团表面光滑发亮,有的还留一个尖儿,像桃形。汤团表皮已内含足够的水份,很粘,不易保存,最好现做现下了吃。此刻有了速冻工艺,汤团才出此刻商店里。

  阅读精选(3):

  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Festival),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传统的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建立“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在汉族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都是十分传统重要的节日。

  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是几项重要的元宵节民间习俗。

  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0—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就应就是汤圆的前身了。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资料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能够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能够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能够来一碗解解馋。以下是各地比较流行的吃法,一齐看下吧。

  山东芝麻枣泥汤圆

  山东固有大枣之乡之称,用枣泥做成的汤圆向来为人所爱。大红枣煮熟去核擦成泥,然后再将猪板油去膜用刀拍碎,将红枣泥和把砂糖搓成馅心,和水磨糯米粉做成汤圆。为了让它的滋味变得更加丰富且富有变化,人们通常还会将芝麻炒熟,和白细砂糖研成细末,吃汤圆时可在芝麻末中蘸一下,油润软绵的同时,便又多了层香脆的口感,很是奇特。

  北京元宵

  将核桃仁、金糕丁与面粉、白糖、瓜子仁一齐放入盆中加入适量凉水拌成馅,再制成五分见方的馅块,放在通风处晾二十四小时。将馅块过凉水,放入糯米面中滚动,再在凉水中蘸一下放入糯米面中滚动,如此四到六次,使糯米面全都沾在馅块上,并且表面圆滑,磕碰不裂,即成元宵。

  天津蜜饯元宵

  果脯和蜜饯在北京、天津一带很常见,而由此衍生出来的元宵也个性十足。顾名思义,蜜饯元宵指的便是那些以蜜饯为馅儿的,如蜂蜜加白葡萄干做馅,或是山楂、红枣口味的,多以酸甜口味为主。事实上,以蜜饯为原料,多口味元宵已经日益上市,南瓜馅、香蕉馅、甜橙馅的元宵层出不穷。

  成都赖汤圆

  成都赖汤圆上世纪初简阳人赖源鑫到成都挑担卖汤圆,因其汤圆质好、味美,人们称做“赖汤圆”。该汤圆选用上等的糯米粉加水揉匀,包上用芝麻、白糖、化猪油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的特点是香甜滑润,肥而不腻,糯而不粘。

  四川心肺汤圆

  四川彭水县的风味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将豆腐干、冬菜切碎,用猪油炒后制馅,煮熟配上卤煮的猪心、猪肺及多种调味料而成。食用时,再调以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鲜香可口。

  长沙姐妹汤圆

  姐妹汤圆长沙一家餐馆的著名风味小吃,已有60多年历史,由于早年经营这款食品的是姜氏二姐妹,故此得名,其制法是以糯米、大米磨浆,取粉制皮,用枣泥、白糖、桂花做馅。其色泽雪白、晶莹光亮、小巧玲珑、香甜味美。

  上海擂沙汤圆

  上海的擂沙汤圆,已有70多年历史,旧时是先用一只内壁带有梭形纹路的缸瓦土沙盆,再用一支质地坚硬的石榴木作为磨粉浆的“擂浆棍”,往沙盆中放入炒香的干豆,如花生、芝麻或黄豆,干磨出碎末粉状的“香沙”;最后,煮熟的汤圆在“香沙”里滚来滚去,于是粘粘的糯米丸子粘满了盈香扑鼻的“香沙”,故名为擂沙汤圆。有的食肆把它作为即点即做的点心,要吃的就是一咬馅料就有如流沙般涌出的新鲜感觉。

  在醪糟酒中煮入特制的无馅小汤圆,或者再加入鸡蛋,就能够制作成为味道甜美可口的酒酿汤圆,这是一款十分受欢迎的夜宵,常流行在南方地区,但要注意的是过多食用酒酿汤圆容易上火,如果身体本来在节假期间已有上火状况,就要浅尝辄止了。

  苏州五色汤圆

  位于苏州吴门米粉店,以糯、粳米粉镶配,包以由鲜肉、玫瑰猪油、豆沙、芝麻、桂花猪油等5种配制的馅心。该汤圆甜咸皆备,为脍炙人口的江南风味。五色汤圆可谓卖相最好,粉红、青绿、金黄、奶白以及棕褐色的汤圆各自口味不同。馅料能够随心所欲的加,好比黑芝麻、奶油椰蓉、花生酱等。但是为保证其五色,基本的用料还是有讲究的,黄色的一般用南瓜,红色的则是胡萝卜为主料,绿的是抹茶,橙色的则需要加入橙粉。

  南京雨花石汤圆

  “雨花石汤圆”是一款创新的潮州小食,它的构思十分奇特,在汤圆的糯米皮中加入可可粉,使包起来的汤圆呈现条理清晰的雨花石石纹,在制法上又继承“鸭母捻”的特点,采用四种汤圆馅,不同馅在汤圆上均做有记号。一品尝做成雨花石形状的潮州汤圆,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领略石文化和食文化最高境界的感觉,堪称汤圆中的精品。


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

  问题:请君入瓮的主人公是谁

  答案:周兴、来俊臣

  【相关阅读】

  成语典故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有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资料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样办呢苦苦思索半天,最后想出一条妙计。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得意地说:“这还不好办!”说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来俊臣立刻装出很恳切的样貌说:“哦,请快快指教。”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此刻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由此而来,比喻用某人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详细介绍:

  天授二年(691年),也就是武则天改唐为周的第二年,著名的酷吏来俊臣被处死。那一天,许多人拥进刑场,争着咬来俊臣的肉以泄愤。不一会儿,肉被咬尽了,人们还不解恨,又挖出他的眼珠,剥下面皮,掏取心肝,把尸骸踏成了泥浆。老百姓互相道贺说:“从今以后,能够安心睡觉了!”人们对来俊臣为什么如此痛恨呢?

  自从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叛乱以后,武则天总是疑神疑鬼,对唐朝宗室和元老大臣不放心,怎样对付自己不放心的人?她的办法是严刑峻法、任用酷吏。

  垂拱二年(686年),有个叫鱼保家的人设计了一个收集天下告密信的铜匦(gui),进献给武则天。铜匦分成4格,分别理解各个方面的密信,密信只要投进去就拿不出来。武则天很满意,下令把铜匦分别放在城门前和朝堂上,对于投信告密的人,任何人不得干涉。边远地方有人告密,地方官须带给车马,帮忙他到京城来。告密属实者可获奖励;告密不实者也不问罪。有时候,武则天还亲自召见告密者,给他们封官晋爵。铜匦设立后,能够直接了解民情,听从民众的推荐,但告密之风也随之盛行起来。

  周兴和来俊臣本来都是小官,因为善于编造罪名,制造冤狱,陷害好人,很快便升为高官。两个人豢养了几百名流氓无赖,专搞告密活动。他们想陷害谁,就派几个人在各地同时告密,所告的情节资料完全一样,然后,下令把被告逮捕,严刑拷打。被告往往屈打成招,含冤而死。来俊臣写了一本《罗织经》,教他的党徒怎样去罗织罪名,使被告无法申辩。

  周兴、来俊臣使用的刑罚名目繁多,十分残酷。让犯人跪着,手捧木枷,枷上放瓦罐,叫“仙人献果”;让犯人站在高木上面,脖子上挂巨石,叫“玉女登梯”;用铁圈梏住犯人的头,再往圈里钉木楔,直到把犯人钉得脑裂髓出;此外还有用竹签刺人指甲,用热醋灌鼻等。往往不等上刑,犯人就已吓得魂飞天外,宁可承认罪名,求得快死。

  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想当太子,豫王李旦成了他的绊脚石。武承嗣先派人告密,杀了豫王的两个妃子,之后又诬告豫王谋反。武则天派来俊臣处理。来俊臣把豫王身边的人全都抓来审问。开始这些人都替豫王辩解。来俊臣下令上刑,没过半个时辰,一个个血肉模糊,奄奄一息,只好按着来俊臣的要求胡说一气。他们刚要在纸上画押,只见一个人闯了进来,大声喊道:“豫王根本没有反心,为什么硬逼他们乱说?我是乐工安全藏,我能够剖心作证。”说完拿出刀来,照胸前一划,血流如注,五脏都露了出来。这件事太突然,来俊臣也惊慌失措了。武则天听说以后,叫人把安全藏抬进宫去治疗,并下令停

  止审讯,把抓来的人全部释放,一场大冤案才算避免了。

  酷吏的横行,引起了人们极大不满。武则天看到群情激愤,想杀几个酷吏,缓和一下矛盾。天授二年,有人告发周兴曾参与杀害废太子李贤,武则天让来俊臣负责审问他。一天,来俊臣假装去拜访周兴,两人边吃饭边聊天,兴致很高。突然,来俊臣对周兴说:“此刻的犯人狡猾得狠,他们大都不肯轻易认罪,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周兴说:“这有什么难的,取一个大瓮架起来,四周用炭火烧,然后把犯人放进瓮中,还怕他不认罪吗”来俊臣听完,立刻吩咐手下人抬来一个大瓮,四周架上炭火,眼看把大瓮烧得烫热,来俊臣站起来对周兴拱了拱手,说:“皇上让我来审讯老兄,请君入瓮吧。”周兴愣了愣神,如梦初醒,慌忙低头认罪。来俊臣按规定判了周兴死刑,武则天出面干预,改成了流刑,结果在流放的路上被人杀死了。

  周兴死后,来俊臣并没有收敛,他的野心越来越大。想用诬告的办法除掉武承嗣、武三思和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自己独掌大权。武承嗣等人明白来俊臣手段毒辣,便先

  发制人,把他抓了起来。武则天也想赦免他,无奈许多大臣上书,要求处死他,武则天只得下令把他处死了。唐太宗死后,高宗李治即位。高宗体弱多病,在其执政后期的20年中,武则天以皇后的身份垂帘听政,与高宗一齐处理国事。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死去,武则天废中宗李显,立睿宗李旦,使之居于别殿,不得参与政事,自己临朝称制。垂拱四年(688年),加尊号为“圣母神皇”。天授元年(690年),其亲信进呈《大云经》,说武则天乃弥勒降世,就应做人间之主。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率900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賜皇帝武姓。武则天假装不许,但升傅游艺为给事中。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6万余人又上书请改唐为周,睿宗皇帝亦不得不上表请改武姓。九月九日,武则天像历史上改朝换代的帝王

  一样,举行隆重的新王朝成立仪式,宣布改唐为周,建年号为天授,定洛阳为神都,长安为副都,追尊武氏先祖为皇帝。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得了重病,宰相张柬之等人乘机发动政变,逼迫她传位给太子李显,复国号为唐。武则天的周朝历时14年,至此结束。不久,武则天病死。

  武则天广开言路,注意纳谏,善于用人,重视发展农业,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贞观时期政治经济得以延续下来,使唐朝沿着富强的道路继续向前迈进。但她任用酷吏,滥杀无辜,放手任官,生活腐化,历来受到史家的批评。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问题: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答案:晋文公

  【相关阅读】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

  晋文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

  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图片为退避三舍的故事

  【退避三舍的故事典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样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必须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立刻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退避三舍的意思】:

  退避三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详细介绍】

  退避三舍意思是指主动退让90里,常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舍是古代的计程单位,在古代的时候,行军以30里为一舍。成语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晋文公重耳,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退避三舍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诡诸听信谗言,将当时还是太子的申生杀掉,并且还不忘斩草除根,欲除掉申生的弟弟重耳。幸亏重耳提前知晓消息,立马逃出晋国,四处流亡。多年之后,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作为,待他如上宾。

  有一天,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酒酣耳热之际,楚成王突然问道,“如果有一天,你回晋到国并且当上国君,该如何感谢今日的‘以礼相待’呢?”

  重耳思考了一会儿,回答:“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

  退避三舍

  重耳这么一说,楚成王可不乐意了,我此刻但是以国君之礼对你,你竟然说没什么能够给我的。于是不死心的问,“话是这么说的,但是你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大概明白,倘若今日不许下个承诺,自己恐怕就命不久矣了。于是回答,“如果我能回国并且当上国君的话,我愿意与贵国和睦相处。倘若两国之间不得不开战,我必须先命令自己的军队退避三舍。”

  这楚成王果真没看错人,四年之后,重耳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国君,即晋文公。晋文公重耳是个有抱负的人,在他的治理下,晋国变得越来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晋两军在战争中相遇,成为对立的双方。晋文公不忘昔日许下的承诺,命令自己的军队后退三舍,即九十里之外并在城濮驻扎。显然,楚王或许忘了又或者是未告知楚军将帅晋文公重耳以前许下的诺言“退避三舍”,楚军不明所以,以为是晋军害怕,所以立马追击。而晋军也利用楚军轻敌的特点和地势优势,提前部下重防,集中兵力,在城濮大破楚军,取得该场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