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阅读精选(1):

  近年来,频繁的医疗事故加剧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医患关系日渐紧张,除了医疗事故以外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不够,还是患者对医生的期望太高?接下来为您详细介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哪些?

  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大部分医护人员和患者认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一般或者基本上没有沟通。这在必须程度上说明医患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度,医护人员未很好履行告知、照顾义务,归结为双方信任度降低的主要原因。不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不一样程度的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

  (一)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

  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医院自负盈亏的体制,都促使患者承担了过多的诊疗费用。同时,社会贫富分化,矛盾加剧的问题在费用高昂的诊疗过程中被激化。

  (二)患者对个人健康越来越重视,且对医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三)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基层医疗资源不足,水平欠缺,经常发生误诊的现象,使得病人为寻求可靠的诊疗向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集中。医生超负荷的工作使其无力完善与患者的沟通。同时,医疗教育的制度并未在医患沟通技能中给予学生强化训练,使得医生缺乏良好的沟通技能。

  (四)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加剧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状况。

  治病、救人原是一体的,但有些医生却只重视“病”不重视人。

  (五)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

  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

  (六)医患之间缺乏信任,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新闻媒体不够详实的报道,促使医患之间缺乏信任、理解,不能换位思考。部分医务人员没有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思考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而有些患者对医务人员也缺乏理解,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

  (七)媒体的片面报道。

  随着病人对医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媒体不公正地报道,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偏见,媒体成为了影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成为医患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催化剂。因此,媒体报道医患关系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医患关系的和谐。

  相关知识拓展:

  如何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加强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教育

  (1)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人文素质。

  (2)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树立服务理念。

  (3)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培养沟通潜力。

  二、医生就应注意遵循以下相关原则:

  (1)相信医患之间能够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患者是能够交流、沟通的;

  (2)不以医生本人的价值取向评判患者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尊重患者的人格、信仰和文化;

  (3)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出发,充分理解患者的疾病行为和情绪反应;

  (4)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以人文关怀的态度给患者切实的医疗帮忙;

  (5)理解医患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关系,医生应根据状况适时做出调整;

  (6)医患关系是围绕着疾病的诊疗而构成的,也只应局限于求医和带给医疗帮忙的过程,不能发展任何超出此范围的人际关系。

  阅读精选(2):

  近年来,黑龙江哈尔滨、浙江温岭、江苏南京、广东潮州等地接连发生恶性伤医害医的违法犯罪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绝大多数群众的呼声是:这些事件的性质已经远远超出医疗纠纷或者医患矛盾的范畴,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务必依法严惩。习近平同志曾对这类事件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任何伤害医护人员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严肃处理。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和探究困扰医患关系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及其原因,以期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从总体上看,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我国用不到3%的全球卫生资源,维护着世界近1/5人口的健康,人均期望寿命已经到达76岁,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一成就凝聚了近千万医务人员的辛勤汗水与无私奉献。客观地讲,我国医患关系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是肯定、理解和支持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以华益慰、王忠诚、王振义、吴孟超、王万青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医务工作者,他们的感人事迹彰显了当代医务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受到群众爱戴和称赞。然而,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矛盾凸显,个性是恶性伤医袭医事件屡有发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必须程度上反映了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实。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的统计,2013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患纠纷约7万件。由于我国目前的就诊人次和住院人数已经比10年前翻了一番,医患纠纷的绝对数确实增加了,加之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任何突发社会事件都会被急速扩散、发酵,引来无数的围观甚至恶意炒作,医疗纠纷等事件更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甚至成为个别人借机炒作的新闻热点。

  然而,医患矛盾或者医患纠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任何情绪化的认知和处理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需要理性深入地分析,从医患双方、医学活动本身特质、医疗卫生体系现状和社会大环境等方面探究原因,理清医患关系实质,探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长效机制。

  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天职,“医”和“患”绝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医患关系就像同一战壕的战友一样,就应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一。医患关系的实质是健康利益的共同体。只有医患双方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才能最终战胜病魔。当然,由于医疗技术水平局限、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等原因,医患关系也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和谐音符。总体来看,造成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

  对医疗服务特点认识不足,“非理性就医”现象仍较普遍。医疗服务有自身特点和规律。由于医学本身的局限性,并非只要花了钱,就必须能药到病除。医疗服务不是真正好处上的商品交易,无法实现等价交换。家属在亲人患重病花费巨额费用之后而无期盼的结果时,往往更加难以理解人财两空的结局,个性是认为诊疗活动有过错时,更容易产生激烈反应,构成医患矛盾和纠纷。同时,由于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初诊和转诊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加剧了医疗服务的带给潜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结果是,用大医院的专家解决普通疾病,耗费了紧缺的优质医疗资源,也加大了对疑难重病患者诊治的负担,成为导致医患纠纷的导火索。

  对卫生事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医药卫生体系仍不健全。医药卫生体系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涉及医疗保障、医疗卫生服务、药品生产供应保障和监管等方方面面。因此,探索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改革和完善医药卫生体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经过几十年努力个性是新一轮医改实施5年来,我国编织了覆盖13亿人口的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保障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基本医保的筹资水平和报销水平仍然较低,重特疾病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仍不健全,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群众看大病时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看病贵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以药补医机制仍未从根本上破除,贴合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绩效考核与用人制度仍未建立,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制度仍需完善,引发医患矛盾和纠纷的医疗安全质量和服务态度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对医学局限性认识不够,医患沟通仍不顺畅。现代医学科技虽已取得重大发展,但还远没有到达包治百病的阶段,这是由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对疾病,医学更多的是缓解而非治愈,这不是医生的无能,而是医学的局限。即便是对某些常见病,由于病患个体的差异,医学有时也不能带给有效治疗。对医学的局限性和风险性认识不够、期望过高,是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

  医疗风险分担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不完善。医疗服务本身属于高风险职业,在医疗活动中存在意外、必须概率的错误率甚至事故率。即使在美国,住院病人中发生医疗差错或事故的概率也在8%―10%,每年导致近10万居民死亡,是全美人口的第五位死亡原因。目前,透过医疗职责保险等有效方式分担和化解医疗风险的机制在我国尚未建立,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患者的矛头就会直接指向医院和医务人员,甚至导致医患之间的直接冲突,医护人员成为直理解害者,医疗机构成为实施伤医危险场所。同时,医院并没有作为公共场所纳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管辖范围,缺乏一个起缓冲防范作用的“安全阀”。这是影响医患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舆论引导机制不健全。一些媒体个性是一些小报和新媒体仅以有限的医学知识决定报道医患纠纷,往往容易出现偏颇、有失公允,甚至以偏概全、误导公众。还有个别媒体不能恪守新闻媒体职业操守,为了吸引眼球,不顾客观事实,对医患纠纷渲染炒作,起到负面推波助澜作用,激化了医患矛盾,加剧了医患关系紧张。

  阅读精选(3):

  近些年,随着医疗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日益推进,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医院的营利性。医疗体制改革将原本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医疗事业,转为医院自负盈亏,每年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少。这意味着,医院务必更多的依靠自身的经营获利才能维持生存。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的利润,提高医药费的价格、增加检查项目的数量也就是必然选取了。只是在这个选取背后,真正买单的是广大的患者,这样原本应当由国家财政承担的那部分医疗费用就转嫁到了普通患者身上,普通患者务必承担比以往高出很多的医疗费用。对于广大的贫困人群甚至是一部分中产阶级来说,过高的医疗费用往往会使他们不堪重负,因病致贫。若花了大把的钱,能把病治好估计也就罢了,但是一旦没有治好,患者及其家属往往不能理解,进而可能产生心里扭曲,因而报复医务人员。

  2、医疗保险体系不健全。在医药费大幅度提高的状况下,医疗保险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能够抵御因生病给患者及其亲属带来的风险。但是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险体系并不健全,而且在城乡的分配上出现严重的不均衡化。我国的医保是由职工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根据《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三种险种在缴费比例、最高支付限额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严重缺乏公平性。本来收入水平就较低的人群,其所享受的保险福利反而更少,一旦遭遇重大疾病,结果可想而知。

  3、某些医生的“老鼠屎”效应。现代社会,送礼行贿成风,医疗领域自然也不例外。一部分缺乏医德的的医生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形象,“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粥”,民众对医生自然丧失了传统的信任。

  4、媒体的片面性报道。媒体受限于其自身的经营目标,在报道资料的选取上有所偏颇,实属正常。但是同时媒体作为社会的信息的主要的传播者之一,其还承担着为社会成员带给全面的信息的职责。在医患关系的报道上能够看出,媒体往往更倾向于大幅度报道医患关系的紧张状况,而对医患关系的和谐一面则很少见诸报端。这不免会对舆论的价值偏向有所引导,打破了公众与医生之间的信任关系,使公众不自觉的将医务人员放在自我的对立面,从而产生“仇医”心理。一旦在医疗上出现些许差池,患者往往会不自觉的认为是医务人员故意所致。

  5、患者本身的医疗专业知识的缺乏。患者由于不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因而对于很多不利的医疗结果的出现往往不能正确认识,往往倾向于将其与医生个人的专业技能、医德等联系起来。

  6、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我国向来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大多数的民众都未理解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在城市的社区内,也很少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在医患纠纷产生的状况下,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极易扭曲。而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必须程度上也不利于医患关系的缓和。

  在医患关系命案背后,其实折射出来的是整个社会机制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涉及体制改革、法律、文化、媒体、教育等诸多领域的问题。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单靠一方之力肯定不行,它要求社会机器的各个部件都应当用心、良好的运作起来。当今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依靠于每个社会成员在自身位置上的每一分努力。


党的性质是什么

  问题:

  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关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

  党章规定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里的关键词是“两个先锋队”、“1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

  这个概括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它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相统一。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在所界定的党的性质是党的十六大,在十二大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后确定的。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下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作四个方面的讲解: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讲二个要点:

  (1)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某一个阶级、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是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体现在它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最根本的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在旧中国,我国工人阶级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一样,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它同大工业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锤炼了高度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和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建国前,由于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它还具有一些特殊优点。一是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它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受的压迫和剥削比中国其他任何阶层都要深重,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中国工人阶级具有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分布比较集中。这一优点弥补了中国工人人数少的不足,便于组织起来,形成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三是中国工人阶级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同广大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使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它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没有变。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新一代工人大批成长起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内部的构成以及劳动方式等都有了很大变化,而且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的人数显著增加。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本质和历史使命,工人阶级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前,是不会消亡的。在实现共产主义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工人阶级仍然是我国社会中同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富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担负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引起广泛注意和议论的情况是,大批职工下岗。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工人阶级状况不可避免地发生重大变化。职工队伍的某些部分难以避免要遭到暂时困难、下岗转岗。这当然不是说工人阶级由此失去了先进性,更不是说工人阶级已经不再是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了。恰恰相反,正是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所带来的先进取代落后的进程中,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和整体优势正在进一步提高起来。所以,从总体来说,信息化、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种种变化,使工人阶级本身也在经历深刻的改造。而这种改造,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将不断发展壮大。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每年从农村转移出800万左右的劳动力进入城乡就业岗位。

  在“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纲要中,中央计划,今后五年内,我国平均每年从农村转移1000万左右的劳动力进入城乡就业。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到位,我国将有大批农民转变身份为工人。

  “十二五”期间的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将有更多的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因此,我们可以预计到,中国工人阶级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将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代表的事实。

  生产劳动,哪怕是最原始的生产劳动,也是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工人在生产活动中的脑力劳动大大增加,脑力劳动同样是产业工人的劳动方式,并不专属知识分子。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劳动方式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在生产中的地位。要把科学技术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就必须通过实际的生产过程,没有产业工人的劳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变成一句空话。

  知识分子,包括掌握现代先进科技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1页)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绝大多数出身于知识分子。正是由于他们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活动,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才得以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数是工农子弟,他们与工人和农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广大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情感,诚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努力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因而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那种否定知识分子的作用或把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割裂开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随着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知识分子在党内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恩格斯晚年就曾预见,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将会产生“脑力劳动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87页)。大批知识分子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和党员队伍中来,这不仅无损于党的性质,而且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2)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但它不是工人阶级的一般政治组织,而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党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工人阶级就其整体来说,是最有觉悟、最先进的阶级,但就其每个成员来说觉悟程度是有差别的。所以,作为工人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只能吸收工人阶级中最优秀的分子,必须集合工人阶级中最坚决、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即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能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为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努力献身的先进分子,而绝不能包括工人阶级的全部。只有认清党和工人阶级在成员构成上的这种联系和区别,才能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

  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如果仅仅由本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还不能保证自己始终如一的代表本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以及对本阶级实行正确的领导。工人阶级政党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革命政党,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即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又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在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又作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党具有先进性的重要因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三、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不是党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把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党成为一支组织严密、行动一致的有战斗力的队伍,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同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集中全党的智慧,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完成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2、中国共产党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中国共产党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而且它还根植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凝聚和汇集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中具有无产阶级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最先进、最优秀分子,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

  (2)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第一、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双重使命。

  双重使命是指:中国工人阶级肩负着中华民族的民族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双重使命。

  早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我们党就明确提出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的提出,能进一步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从而调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起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

  第二、党是按照全国各族人民的意愿执掌国家政权的。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过去按照中国人民的意愿夺取了国家政权,今天,同样按照中国人民的意愿执掌着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把执政权力赋予了中国共产党,这既是对我们党的信任,同时也是对我们党寄予了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厚望。这就要求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要自觉地站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掌握好、运用好。党必须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根本利益的国家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第三、党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正在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神圣使命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我们既要充满胜利的信心,又要看到严峻的挑战。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要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3)中国共产党聚集了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

  中国共产党聚集了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讲二个小点: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来源于最广泛的群众性要求。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来自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又有来自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两个先锋队”的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所作的新的科学概括,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问题是党的本质和生命。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的确立和贯彻,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实现,关系到党的领导地位、领导作用的确定和坚持,也关系到做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其实质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

  建党90年,党的队伍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用图表表示建党至今的党员数量的增长)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

  (1)党的领导地位是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我们党从小到大,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都是在近一百年中国和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许多革命先驱、许多政党和政治派别,都没有找到国家振兴和民族解放的出路。比如太平天国革命、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以及辛亥革命。中国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夺取政权要靠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样要靠党的领导。因为,党的领导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二者是不能分开的。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在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需要有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坚持党的领导是其内在要求和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之所以说中国共产党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因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和建设事业中来;才能保证改革的胜利进行;才能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总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当之无愧的。虽然我们党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能因此否定党的领导地位。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伟大,不在于这个党犯没犯错误,而在于这个党如何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翻开党的历史就可以看到,最坚决、最勇敢、最主动、最彻底揭露和纠正党的错误的正是中国共产党自己。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自净能力的政党。如果说,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权必然走向腐败与衰落,是由其自私自利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话,那么,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大公无私的本性,决定了我们的党及其政权完全能够超越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决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与其他政党的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美国、英国的执政党所代表的阶级。。。。。。)

  4、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化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理论,是对党的性质问题的重要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1)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它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党90年来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保证。

  (2)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所谓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大多数社会成员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重视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并取得非凡成就的历史,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可插图抗洪救灾、地震等图片)。

  总之,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第一次从全面性、整体性和更高层次上对党的先进性进行了概括。这一概括,抓住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条主线——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融人和贯穿于党的根本宗旨一一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这样,“三个代表”的有机统一就完整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使党的本质要求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实现了党的先进性与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有机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和杰出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个规定是我们党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形象。

  由于时间的关系,关于党的指导实现就不能一一展开来讲,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所包含的四个方面内容大家要了解一下:

  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列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一系列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思想在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如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共产党怎样夺取政权的问题。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九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第三,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问题上,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提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了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在依靠力量方面,提出了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九,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一个“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要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党兴旺发达的依据。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有六个小点:

  第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第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有创新意识。

  第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第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第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同学们,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着党的先进性。要保持党的先进性,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你们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党员是民族的中坚,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才能从思想上真正入党。

  思考题: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组织。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着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十六大通过修改的新党章比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在党的阶级基础方面,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样,党的群众基础更广泛、更坚实、更牢固。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就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与当前的近期奋斗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小康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党的先锋作用、核心地位、领导功能、执政意识、工作重点等更加明确,更加具体。

  3、坚持和保证党的性质永不变色,就必须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十六大《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这是十六大的一个伟大决定,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党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的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和保证党的性质永不变色,就必须始终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的最精辟的注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高度概括。共产党人之所以具有先进性,决定了他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历史使命的必然承担者。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的党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

  第二,怎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怎样忠实地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呢?

  首先,要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阶级、阶层或政党的成员,对他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历史责任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党员的责任就是完全彻底地为党的事业奋斗。

  其次,要增强大局意识。共产党员随时随地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要以人民的利益这个大局为重,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为人民的安危着想,尊重科学,尊重人才,以人为本。

  再次,要增强团结意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一个单位、一个学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论有多少艰难困苦,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就能无往不胜。党史上的例子很多,红军长征时期,可谓天上有飞机,陆地上有大炮,前有堵敌,后有追兵;吃树皮、啃草根,但党的团结、红军的团结,终于胜利到达延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困难,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后,我们党又动员全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最后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全党空前团结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的周围,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长足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四,还要有忧患意识。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号召全党同志要保持“两个务必”:一是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要再接再励,将革命进行到底;二是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严防贪污腐化,严防糖衣炮弹的攻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大召开后又重提“两个务必”,告诫全党,这是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其五,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充分发挥大学生和科研机构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提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努力做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我们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敢想,敢闯,善想,善闯,争取为党和人民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

  第三,怎样把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与个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青年大学生是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增强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为毕业后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奠定牢固基础的时期。青年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入党,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实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与个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成才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要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与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努力学习科技、掌握科技、应用科技,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水平,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也才能实现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否则,科技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萧条;百姓贫穷、人民贫困、国家弱小,必然受人欺凌,必然受人任意宰割!

  其次,要努力改造世界观,用中国和世界的先进文化成果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继承、发扬、发展这些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社会制度,生产力变革的开路先锋、智力支持和政治保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都是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与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的典范,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其三,要把“全面发展为人民”与“人民助我成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为我们大学生成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花费了许许多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的是要求我们将来成为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为的是要求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展现才华,建功立业。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要认真思考,发展成才为什么?这是新时期要求入党的青年必须思考的基本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每个加入党的人,面对血与火的考验,都要思考:参加革命为什么?当了干部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任何意志薄弱的、信念不坚定的、缺乏革命意志的人都将被历史的洪流淘汰,奉献和牺牲是检验共产党人的试金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容易使一些投机分子混入党内,也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麻痹大意,丧失警惕性和自觉改造自己的意识,甚至蜕化变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教导我们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就不容易解决。我们新时期的大学生成才为什么?入党为什么?将来毕业后为谁服务?这的确值得深思。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们是要求进步的,毕业以后是会服从党和人民的需要,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当教师,当工人,或者办企业,干一番事业的,是能够很好地展现自身的

  才华的,也是能时刻牢记自己为振兴中华而奉献一切的誓言的。

  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一段富有哲理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他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让我们大家以此共勉,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和崇高人生追求而奋斗!


1亩等于多少平方米

  问题:

  1亩等于多少平方米

  答案:

  1亩=666.6666666666666平方米

  【相关阅读】

  1亩等于多少平方米?

  一个十分十分简单的问题:1亩等于多少平方米.

  1亩=666.67平方米.

  “亩”是我国的地积单位,它与我国的市制长度单位“丈”、“尺”和市制面积单位“平方丈”、“平方尺”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1亩=60平方丈,1平方丈=100平方尺,所以,1亩=6000平方尺.又因为1平方米=9平方尺,所以,1亩=6000/9=2000/3平方米.也就是:1亩等于六百六十六又三分之二平方米.

  ∴1亩=666.66666……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00公亩=15市亩1公亩=100平方米1平方米=0.0015亩∴1亩=666.67平方米

  在民间还有一个更实用的口决来计算:

  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亩数为0.192.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古代的计算单位:

  夏

  1尺=10寸(1尺=24.9厘米)

  商

  1尺=10寸,1寸=10分(1尺=31.1厘米)

  周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19.9厘米)

  秦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7.7厘米)

  汉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后汉

  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3厘米)

  三国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4.1厘米)

  西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3厘米)

  东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十六国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南北朝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后期:1尺=23.5厘米)

  唐;

  五代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30.7厘米)

  元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1.1厘米)

  清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

  现代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尺=33.33厘米)

  一公顷等于15亩,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十五亩等于一公亩,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畮,六尺为步,百步为畮.秦田二百四十步为畮.畮或从十久.——《说文》.字亦作畆、畒、亩、畞.如:亩制(以亩为单位划分、计算土地面积的制度);亩级(田地土壤质量好坏的等级);亩积(每一亩田的面积).

上一篇:安全用电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