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

  阅读精选(1):

  孔子教育思想及启示

  一、孔子及其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

  公开前551-前479年,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字仲尼,春秋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曾在鲁国做过小吏。

  他30岁开始私人讲学,50岁任鲁国中宰,继任司寇,不久辞职,率弟子周游列国,但始终不得重用,在外14年,68岁重返鲁国,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他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孔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同时又不不断提出和丰富了自我的教育思想与学说。

  (二)教育思想

  1。首创私学。践行“有教无类”,扩大教育对象,促进文化学术下移。他开办了规模宏大的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教育对象由贵族推广到平民,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为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开辟了道路,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

  2。主张培养君子。“以政为德”、“学而优则仕”。他认为法治具有强制性,只能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而德治具有感化力,能影响人们的心灵。他认为人才务必靠教育来培养,提倡“学而优则仕”,其教育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君子”或“士”,从而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原则。

  3。强调立志有恒、克己内省等品德修养。他是中国古代伦理学和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他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仁以礼为准则,包括克己和爱人两个方面。

  4。进行教材建设。他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教授科目,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太经”为教材,为保存和传播中国文化遗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5。提倡尊师爱生。他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到达潜移默化的目的,并生张向一切有长处的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

  6。创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他极力主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教学地,包括学习要虚心踏实、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诱导,学习与思考结合,学习与行动结合等。

  7。关于知识教育。他主张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思并重,以学为主,虚心求学,奋发不自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三)代表著作

  孔子在40余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他的教育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记载他与弟子对话的《论语》中。

  二、启示

  (一)学习孔子要先了解孔子

  最早听说孔子是在小学时“关于打倒孔老二”,我于1978年入小学,文革刚结束,还遗留文革的痕迹,自我并不明白“孔老二”是什么,心想可能是坏人,不然打倒他干什么。到初中阶段学习了论语几则,“知之为知之”“温故而知新”“逝之如斯夫”“两小儿辩日”等,只是简单地认为孔子是一般古人。上了师范,学教育学时老师讲到教育家孔子时,只是浅显地了解到他的“因材施教”等,潜意识里明白他是为统计者服务的。参加工作当教师以来,以前4次到曲阜,但没有深入地到三孔(孔府、孔庙、孔林)去了解,感受不深。

  随着时间的流逝,自我阅历的加深,最近几年越来越体会到孔子是伟大的,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全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和孔子大学已经证明,尤其是看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中提到受孔子教育教学思想影响的文字时,心底产生了敬仰。五年的名师工程建设,从开始申报时上交反映自我教育教学思想的视频,到届中考核和届终考核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汇报和答辩,系统整理反思的过程中,参照教育家的教育教学思想,才知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

  (二)学习孔子的平民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爱,爱体此刻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孔子第一个创办私学,让家庭贫苦的平民子弟读书学习,天下好学者都能够做他的学生,他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应对千差万别的学生,要一视同仁,真心关爱,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需要较深的师德修养,于漪老师、李镇西老师是我们的榜样。

  (三)学习孔子的“中庸”思想,启示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不上不下、不左不右,恰到好处

  中庸思想主要有两个内涵,一是不偏不倚不极端,二是不以情感欲望去影响支配理性。教育学生要循循善诱,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学中要精益求精,勇于改革,追求完美,同时要持续一颗清静之心,不急不躁,要辩证理性地去分析和对待学生,引领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

  (四)学习孔子大力提倡的“仁爱”思想,启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充满“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中出现“仁”字109次,这体现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这和平民情怀、中庸之道息息相关,仁爱不仅仅仅是宽容、尊重,还要从“克己”与“爱人”的角度去理解,克己是指要严格要求自我,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爱人的基本要求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到达“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五)学习孔子的“好学”思想,启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快乐学习,并乐于学习。

  《论语》中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向老子请教,辩证吸收老子思想等,在学习中要有能者为师的思想,要善于学习,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充实自我、提升自我,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六)学习孔子以一贯之的“礼学”思想,启示我们在做人做事中要以礼行事,不做违反礼的事

  看十六集电视连续剧《孔子》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一向坚持“礼”,不论遇到何种状况,做到以礼行事,合乎礼仪要求,用礼去规范和指导自我的行为。我们在平时教育教学中要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引领学生知书达礼。

  看完连续剧的另一收获是体会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道理,对照自我已面临不惑之年,只是取得了点滴成绩,还需不断努力,为五十、六十、七十、八十打下基础,真正做到“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碌碌无为、浪费时间而懊悔”。同时也要正确看待自我的寿命,注重健身,一是精神气质上,二是身体机理上,不能迷信“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我去”(一般人不能超过圣人【孔子、孟子】活的年龄)。要学习孔子,更要读懂孔子,要学习孔子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尤其要坚持“每日三省吾身”的做法。

  阅读精选(2):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背景

  孔子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逐渐衰亡,新兴封建制度逐渐兴起的历史过渡时期,他是这个过渡时期的过渡人物。孔子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当时比较开明的奴隶主思想,在必须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前进的倾向和要求。书中第二章介绍了孔子出生于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少也贱”,长期生活在下层人物中,了解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同时,他又有与当权者交往的机会,进可为官,这就是孔子既忠君又爱民思想产生的原因。孔子出生的鲁国是当时文化的中心,周朝的典章制度在鲁国保存得最完整,孔子自幼受到西周文化熏陶,因而对周礼十分熟悉和钦佩,“吾从周”便是他发自内心的活语。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赞赏“重民”、“利民”思想的原因。孔子适时开办私学,总结和发展了我国当时传统的古代文化,将诗、书、礼、乐等经典纳入他教材范畴,对我国文化教育影响很大,这些,都构成了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的教育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在不一样时代、不一样历史时期,人们对他的评价各说不一。第一章“绪言”中,作者对历史长河中的种种论断进行剖析: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学说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其中某些保守部分还受到进步思想家的反对;秦汉以后建立了统一的地主阶级政权,孔子的学说受到了封建贵族的大力支持,因而逐渐成为我国2000多年来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汉代王莽第一个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之后到唐宋元时期,孔子相继被封为王;明、清两代,由于帝王的权力提高,孔子的王位则降至师位;清末民初,满清复辟,尊孔子为“教主”。“五四”运动以后,孔子的地位起了根本改变。作为封建文化的代表人——孔子,他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当然要被推翻。在国民党统治区,为了奴化教育的需要,孔子又很快被恢复到与天地日月同等的崇高地位。历史发展到了这天,我们应如何来研究孔子呢?正如作者所言:孔子基本上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最大的贡献主要也是在教育方面,我们从他的教育思想中能够得到不少对我们有益的东西。

  (二)孔子教学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总观全书,作者将孔子的世界观、孔子论教育的作用、孔子的教育目的、孔子的教育资料、孔子的教学方法、孔子论教师等方面作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1.世界观是支配一个人从事工作的思想动力,孔子的世界观正是他教育思想与实践的源泉。作者先从世界观的分析入手,逐步进入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去。对天命鬼神的不迷信,是孔子世界观的一个特点。书中讲道:“孔子讲‘命’基本上都是关于人事方面的。他主张身体力行而不是宿命论者。”认为世界现象是变化不息的,这是孔子世界观的又一个特点。“易”的变化原理对孔子思想可能产生的影响,又是孔子世界观的特点之一。作者指出,“孔子承认这种自然和社会变化发展的思想是可贵的,这是他的社会改革思想一种重要的哲学基础。”另外,书中还分析了孔子对社会历史问题的唯心主义观,“他认为道德是推动历史的主要力量,……,企图用‘温和’的方法去改良社会,”这些思想,主要就是从孔子本身的唯心观出发的。当然,我们应肯定的是,孔子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构成了他教育思想的支柱。

  2.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作者认为孔子的教育作用观就是“教育是和政治分不开的,教育工作就是政治工作的一种形式”、“孔子之努力于教育,也就是为培养自我的实力,作为政治资本,以便更有效地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基于这一目的,孔子十分重视教育,他把教育和人口、财富作为立国的三大要素。他认为老百姓就应受教育,这些思想又比奴隶制时代前进了一大步。孔子承认知识和道德都是要靠学习培养出来的,教育是构成人的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因而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的“有教无类”主张,也是从“性相近”的思想源出的。作者在书中指出,“注重启发民智,使当时学术下庶人,把文化教育从‘官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有极大的进步作用”。书中认为,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观点,是孔子对“学”的分类,并认为孔子的这一思想否定了人人都能学习向上的普遍性,是不正确的。而孔子对于“教”的态度,则是主张“有教无类”。他的“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精神,是我国教育史上宝贵的传统。

  3.孔子的教育目的。在这一章中,作者明确指出“孔子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士,他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士成为他理想的人才,……从而改善春秋以来‘天下无道’的局面,以实现他的理想社会。”作者认为,“圣人”和“君子”是孔子所认为的理想人才,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就是要培养士成为君子。而君子所应具有的品格有哪些呢?书中分析道,君子的品格可分为两方面:对己能“修己”,对人能“安人”、“安百姓”。

  孔子所要到达的理想社会是“至于道”的这种最高理想的社会,这是“天下为公”的时代,大道得行的“大同”社会。他把对尧舜时代的憧憬作为理想,也是他对当时现实不满的一种反映。但是,这种憧憬,在阶级社会中是无法实现的。孔子的教育目的,便具有一种理想化的色彩。

  4.关于孔子的教育资料。作者认为基本上都是属于道德范围以内。孔子是以“文、行、忠、信”来教育学生,而“行、忠、信”则属道德范畴。至于“文”,则是指诗、书、礼、乐等典籍。“文”教的主要资料,概括起来就是“仁”和“礼”两大范畴。“礼”主要是指传统的西周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仁”则几乎包括了所有的道德品质。孔子道德思想的范畴,主要的是“仁”,不是“礼”。他一生努力的主要方向是要“使天下归仁”,用上说下教的温和方法来革新社会,在旧制的形式——“礼”中注入新的精神“仁”,借以改良奴隶社会的礼制、秩序,使之更能适应当时奴隶要解放及一般自由民要求改善生活和政治地位的时代潮流,这是孔于思想的主要特征,也是他进步思想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当然,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的,孔子的许多道德说教基本上都是为当时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服务的。历代帝王也常利用或歪曲孔子某些道德思想,作为麻痹人民、统治人民的重要工具。但在当时条件下,孔子的思想是具有进步好处的。

  作者分析了孔子的“文”教资料——六经,并列表说明了六经从司马迁“史记”的五经、班固“汉书”的九经、汉代石经的七经、唐代石经的十二经、五代雕版印刷的九经到清代石经的十三经、四书五经的演变经过。明晰醒目,易于理解。

  5.孔子的教学方法。在这一章中,作者详细归纳了孔子教学方法的五个方面,并超多引用史料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书中列举孔子的五个教学方法:第一,对传统的各科教材的留意选取和灵活运用。主要分析了孔子对传统诗、书、礼、乐、春秋的删改、修订。第二,善于诱导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潜力,如“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等。第三,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习的过程和态度,主张“因材施教”,注意学生“学思行”的结合。第四,善于运用问答法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用心的思维活动。第五,注意关于道德教育任务的培养,向学生传授“知”,“仁”、“勇”三方面的知识,这也是知、情、意的道德教育的基本过程。对孔子教学方法的总结,基本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抓住了本质,突出了孔子作为一代名师的优秀之处。

  6.孔子论教师。这一章从多角度论述了孔子关于教师的观点,不仅仅从孔子本身的为人,也从孔子对教师的有关论述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孔子正是禀承了重视教师的传统并加以发展,把师德提到“仁”的高度。作者认为:“孔子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作为一个教师的个人人格的感化,重视以身作则。”孔子所要求的“博学”、“学思结合”、“学行结合”、“学无常师”、“专业乐业”、“诚实”、“不固执”、“谦虚”等等,既是对自我的要求,也是作教师的标准,孔子正是身体力行一个优秀教师的职责。因此,作者认为“在这天看来,作为一位教师,他有不少优良的教师品德、模范事迹,值得我们重视和批判继承。”

  (三)孔子教育思想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及我们对孔子应作的全面评介

  作者在书的第九章,介绍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国外,尤其在欧洲的传播与影响,重点介绍了两派截然不一样的对孔子评介的观点。一派是以美国学者、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的孟录为代表,把孔子看成是中国“复古主义”、反动势力的代表人,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教育落后的根源;另一派是以美国芝加哥大学东方语言文化系教授、美国的中国文化专家顾立雅为代表,把春秋时期的孔子与以后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歪曲的孔子截然分开,称孔于是“革命家”、“现代民主主义的奠基人”、“万世师表”等。作者还对孔子教育思想在欧洲的传播极为重视,认为法国的复尔德、狄德罗、赫尔巴赫、魁奈,德国的莱布尼茨等人都受到孔子思想的较大影响,并具体分析了这些人物与孔子的关系。这一章将孔子思想放到世界范围的大背景中进行比较、评断,扩大了视野,对孔子思想的评介尺度也相应有所提高,这是其他有关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书籍所不具有的特点。

  在第十章“结语”中,作者概括论述了如何对孔子进行全面评价的问题。作者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孔子的思想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在必须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新兴进步力量的倾向和要求,孔子的思想中内含唯心和唯物两种倾向。作者肯定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巨大贡献,如教材建设、创办私学、重视道德教育、提倡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等等方面都是具有独创性和启发性的贡献。作者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确实比他的前辈带给了不少新的东西,虽然对孔子的思想中的主要方面成了阻碍社会前进的有害的东西应给予批判,但他的思想在当时的确反映了社会思想和要求。因而,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他的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这天还有许多合理的因素值得我们借鉴。

  阅读精选(3):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塾,开创平民教育之先河;加上“有教无类”(见“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从而培养了大批的学生,许多学生一旦及门,便终生理解其教诲。

  孔子死后,弟子代代相传,其影响一向达于当代,并远播海外。能够说,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没有哪一位伟人能和孔子相比,后世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应是当之无愧的。

  1、教与学的关系

  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孔子是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思想的。他对自我教学对象的学习和理解状况是完全掌握的。例如他整天和颜回讲学,颜回却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人,但孔子明白,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也明白弟子们的悟性是有差别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学生一旦“觉悟”,孔子也能随时察觉。如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便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贡从《诗经-国风-卫风-硕人》对美女的描述而联想到礼乐的产生,孔子也鼓励他“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首先,孔子是主张全民教育的,他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即人人他都能够教育,没有年龄、贫富、地域的区别。其次,弟子入室后孔子又能根据他们的不一样特点“因材施教”。他说“中人以上,能够语上也;中人以下,不能够语上也”(中等水平以上的人,能够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不能够告诉他高深学问)。

  3、学与思的关系

  在这方面,孔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与思二者务必兼顾,不能有所偏废,否则便很难学有所成。就应说这是古今有关学与思关系的最辩证、最正确的理解。孔子是以《诗》、《书》、《易》、《礼》、《乐》为课本来教学生的,他鼓励学生多读书。孔子之“思”,一是要学生深入思考文献的文化内涵,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理解;二是要学生思考如何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4、温故与知新的关系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那里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复习旧的功课,便能够帮忙理解新的资料,因为学习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二,“温故”也指对已有知识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掌握,“知新”则指新的发现和新的见解。

  5、讲授与答疑的关系

  孔子教学,主要是大班授课与个别辅导答疑两种形式。在讲授中,孔子总是尽可能多的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对于自我还没有搞懂的事情,则轻易不下结论,宁肯存疑,这便是孔子在教学上所一贯主张的“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原则。据《论语?述而》所记,孔子主要以“文、行、忠、信”四种资料教学生。孔子在授课时,不但做到了“诲人不倦”,而且也能毫无保留。他曾对学生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6、言传与身教的关系

  孔子在教学中既重言传,又重身教,他将这两者结合的完美无缺。


刘备的性格特点

  阅读精选(1):

  刘备的性格特点分析

  刘备,三国时期的蜀主,封号蜀汉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孤苦贫困,曾以贩草鞋为生,但素有大志。后与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成异姓兄弟。因为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早年经常寄人篱下,在诸葛亮出山以前,先后依托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顾茅庐最后请诸葛亮出山做军师,率军取得了荆州、益州、汉中等地。从而结束了依托他人的政治生涯,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建立蜀汉。

  从刘备的前期政治生涯就能看出他的性格特点主要集中表此刻以下三个方面。

  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刘备身上最为突出的性格特征是他的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刘备政治的活动中,“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是他贯穿始终的理想。在桃园结义时他们就立下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刘备也曾对自我的实行仁政进行总结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失义于天下,吾不为也。”可见,实行仁政是刘备一贯自觉的政治主张。诸葛亮出山前,势单利孤的时候,刘备四处奔走,但不论到何处,他都能广施仁政,爱民如子,也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在驻扎新野后不久,当地百姓就做歌称颂刘备,“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在遭曹操追杀,弃樊城奔襄阳的一路上,后有曹操精兵将至,前有江河阻拦,而刘备却宁肯被敌军追上,也没有听从诸将几次三番提出的抛弃百姓、独自逃跑的推荐,带领几百万百姓每一天只能走十里路,最后被曹操的大军追上,落得阿斗丢失。糜夫人投井身亡。这一切都和汉末任意屠戮百姓、视生民如草芥的各路军阀构成了鲜明的比较,这也是他离开他所依托的军阀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义薄云天的忠义精神。

  刘备的一生能够说是为义而生,又为义而死。“忠义”是刘备性格的核心特征。《三国演义》第一回写的就是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从此以后三人同生共死、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致死不渝……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义薄云天、荡气回肠的佳话。他们三人的之间的结义早已超出了民间简单的“拜把结义”,而是一种基于无私为民、相互欣赏、情感契合的忠义之举。在见利忘义、朝秦暮楚、战乱纷争的年代尤其显得难能可贵。刘备还能把这种“义”推而广之,“以性情相契”,发现和招揽人才,知人善任,进而“得道多助”,在身边构成了忠义笃信的蜀汉集团。在当阳长板坡,赵云忠心保护幼主,于曹操百万大军中六进六出,杀死曹军大将五十余员,救出甘夫人和阿斗,当赵云把幼主捧给刘备时,刘备怒摔阿斗。他真心敬慕诸葛亮的贤德,不惜在隆冬时节三顾茅庐,最后请出孔明,并委以重任。诸葛亮、赵云等也深感其知遇之恩,从此君臣一心,矢志不渝。与当时各路军阀之间、将领与下属之间那种尔虞我诈的处事为人方式截然不一样,这也是刘备一次次出走的重要因素。

  三、韬光养晦的胸襟素养。

  刘备也是一个富有胆识胸襟的人杰,有着适应环境、灵活机智的一面,能够“屈身守分,以待天时”。在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回里,刘备就深知自我在人屋檐下,必须要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才能保存自我,以等待时机。便在后园种菜,不问世事。当曹操说出“这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的时候,刘备被说中了心思,又害怕曹操看出自我胸怀大志被其加害,而惊得酒杯落地,却能机智地借雷电之声将自我的震惊掩饰过去,巧妙的保全了自我。刘备的每一次脱离依托人都和他的不甘人下、怕人谋害有直接的关系。

  尽管刘备身上几乎集中了贤明君主应有的仁政爱民、忠义、富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性格特征,这些在战乱频繁、群雄并起的乱世个性为饱受疾苦的百姓所向往和拥戴,也是作者心目中明君形象的体现与升华。刘备和曹操两人,都是有雄才大略、称霸一方的英雄人物,也常被人们放在一齐比较,但两者在根本上存在着“王道”与“霸道”的差别,也是“仁政”与“暴政”的根本差别。但由于罗贯中在刘备身上倾注了过多的理想化的色彩,也使得刘备的形象难免有些描述上的简单、片面和过头,反而令人没有真实可信之感。如鲁迅先生就评价说三国“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但无论如何,刘备一向是作为一个封建贤明君主的形象历来被人们敬仰和传诵。

  阅读精选(2):

  历史上刘备的性格特点:

  既有仁心又有虚伪的一面,最后还有骄妄,重用贤臣谦虚谨慎重义气讲信用。

  刘备外貌描述:

  此人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这段刘备的外貌描述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中对刘备的外貌描述采用的是夸张手法,意思是刘备耳垂比较大,双手也挺长,面貌俊美得有如镶饰在帽上的美玉,嘴唇好像画上了胭脂一样红润,性格温和,话少,喜怒都不会随意在脸上显示出来,形容他的富贵有福之相!

  阅读精选(3):

  历史上刘备的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中刘备性格特点:刘备怒打督邮,这件事最能体现刘备的性格是江湖儿女的性格,与罗贯中所描述的刘备的性格格格不入,于是将此事安在了张飞身上。

  三国演义中刘备性格特点:东吴招亲,应对阴谋,诸葛亮劝刘备勿往,刘备却不在乎,以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也体现了刘备作为一个草莽英雄的英雄气概。三国演义中改为诸葛亮劝刘备前往,明显是要将刘备的草莽之气去处。

  三国演义中刘备性格特点:刘备与庞统发生争执,最后刘备将庞统叫回问庞统的话是“向者之论,阿谁为失?”,演义中改为“昨日酒醉,言语触犯,幸勿挂怀。”。本来刘备并不认为自我有什么错误,他与庞统“宴乐如初”是抱着宽容的态度原谅了庞统;演义中却成了刘备认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一改之下,好处完全不一样,最后贴合了他们眼中的帝王形象。

  历史上刘备的性格特点:刘备爱喝酒,而且喜欢在军营中和大将士兵们一齐喝酒,史料上记载了刘备两次大摆宴席喝酒的事,一件就是入蜀大胜后,就是上面与庞统发生冲突的这次。还有一次是在汉中赵云大败曹操,刘备一高兴,就“作乐饮宴至暝”。这些都体现了刘备的草莽气息。

  历史上刘备的性格特点:刘备不爱安安稳稳的做在家里享福,却喜欢和他的将军士兵们在一齐。刘备至出道以来,一般都是亲自领兵的,打袁术,打曹操,打蜀中,打汉中和回荆州救援关羽打东吴。能够说唯一他没有亲自打的仗就是赤壁之后打江南诸郡和稳定江南诸郡之战,因为这些仗太关键了。估计刘备有自知之明,所以呆在荆州没有到前线。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大概也只有刘备会为“髀里肉生”而“慨然流涕”吧。大概也只有刘备会做皇帝不久后就急不可耐的亲自率兵打一场群臣反对的战役吧。

  历史上刘备的性格特点:刘备待人坦诚到令人无法相信,帝王们向来是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的,曹操的梦中杀人正是这种想法的典型体现,而刘备则不然,与关张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与赵云是“同床眠卧”,与诸葛亮是“情好日密,犹鱼之有水”。史料记载至少有二次刘备对于刺客坦诚相见,这那像一个帝王?整个就是一个草莽英雄的作为。

  历史上刘备的性格特点:不但是不防备关张诸葛等人,甚至将兵权也全部交给他们。刘备起事之初,就是由关张“分统部曲”,诸葛来了后,就将军权交给诸葛亮(关张对诸葛亮的不满就是因为诸葛亮插手他们的军权)。打蜀中,军权交给庞统;打汉中时,又将军权交给法正。总之,根据我的分析,刘备一般不会亲自指挥打仗的,他主要的作用是观摩,附带重大问题的决策(赵云汉水一仗表现就是如此)。甚至我认为他亲自率军只是因为他更喜欢和他的将军士兵们生活在一齐。若承认刘备是个草莽英雄的性格,这个推论就不奇怪了。

  历史上刘备的性格特点:《三国志。先祖传》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等本身就体现出刘备是个具有草莽英雄气质的人。若以此性格来看,所有史料中关于刘备做每件事的记载都能够很好的解释。否则,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给刘备安排的性格,有些事无法解释,只好演义一把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翻译

  问题: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

  ①波动的光闪动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向沉入水中的玉璧。

  ②不因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