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并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出简要的、合理的说明。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概括潜力。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潜力。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1、师: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阿凡提的故事吗?这天老师那里有一个“老爷爷分地”的数学故事,你们想听吗?(课件出示画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指名读故事(尽可能有感情地)

  故事:有位老爷爷要把一块地分给他的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三分到了这块的。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飘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2、师:你明白,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

  3、学生猜想后畅所欲言。

  4、同学们的想法真多啊!聪明的阿凡提是怎样让三兄弟停止争吵的?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1)、三兄弟分的地真得一样多吗?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吗?

  (2)学生独立操作验证。

  方法1、涂、折、画的方法

  方法2、计算的方法。

  方法3:商不变的性质。

  (3)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做一做(1)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同桌之间说一说这三个图形的涂色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好处,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3)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揭示)

  (4)交流:你还有什么发现?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都乘以相同的数)(课件演示)

  3、出示做一做图片(2),学生独立填写分数。

  (1)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除以相同的数)

  6、想一想:引导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1)从刚才的演示中,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补充分数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两个式子,问学生对不对?讲解关键词“都”、

  “相同的数”、“0除外”。“都”能够换成哪个词?——“同时”。

  板书: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揭题:分数的基本性质。先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出分数基本性质中的关键字词并做上记号(画起来或圈出来),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课件揭示)

  7、梳理知识,沟通联系:分数基本性质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你能举例说说吗?师:我们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明白分数能够写成除法的形式。此刻我们把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三者联系起来,你发现了什么?(生举例验证,如:3/4=3÷4=(3×3)÷(4×3)=9÷12=9/12)(课件揭示)

  师:其实,数学知识中有许多地方是像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一样相互沟通的,同学们要学会灵活运用,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你们想挑战吗?

  7、趣味比拼,挑战智慧

  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写出几个相等的分数,看谁写得既对又多。

  交流汇报后,提问:如果给你时间,你还能不能写,到底能写几个?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考考你(第43页试一试和练一练第2题)。

  2/3=()/186/21=2/()

  3/5=21/()27/39=()/13

  5/8=20/24/42=/7

  4/=48/608/12=/

  2、涂一涂,填一填。(练一练第1题)

  3、请你当法官,要求说出理由.(手势表示。)

  (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2)把15/20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同时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3)3/4的分子乘3,分母除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4)10/24=10÷2/24÷2=10×3/24×3()

  (5)把3/5的分子加上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

  加上4。()

  (6)3/4=3×0/4×0=3÷0/4÷0()

  4、找一找:课件出示信息:请帮小熊和小山羊找回大小相等的分数。5、(1)把5/6和1/4都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2/3和3/4都化成分子是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6、2/5分子增加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就应增加几?你是怎样想的?

  (四)、拾捡硕果,拓展延伸。

  1、看到同学们这么自信的回答,老师就明白这天大家的收获不少,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东西?

  (或用分数表示这节课的评价,快乐和遗憾各占多少?)

  2、学了这节课,此刻你明白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对三兄弟说些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还明白了什么?师总结:看来学好数学还是很重要的!祝贺同学们都跟阿凡提一样聪明!(献上有节奏的掌声)

  3、拓展延伸:

  师:最后,阿凡提为了考考同学们,他特意挑选了一道题,要同学们选取来完成,有信心去完成吗?

  比一比:三杯同样多的牛奶,小明喝了其中一杯牛奶的2/3,小红喝了另一杯牛奶的5/6,小芳喝了最后一杯的9/12,三人谁喝得最多?谁喝得最少?

  五、动脑筋退场

  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分数纸。要求学生看清手中的分数。与1/2相等的,报出自己的分数后站在教室的前面,与2/3相等的站在教室的后面,与3/4相等的站在教室的左边,与4/5相等的站在教室的左边.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透过经历预测猜想——实验分析——合情推理——探究创造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白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或指定的分子做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为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潜力,渗透事物是互相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到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敢于质疑、学会分析的潜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景引入

  同学们,每年的中秋节你们都会吃什么呢?对了,月饼。中秋吃月饼是我们中国传统风俗。去年的中秋节,易老师的邻居李奶奶家里,发生了一件搞笑的事情,大家想不想明白?

  好,既然大家都这么好奇,就张开小耳朵认真听。去年的中秋节呀,李奶奶家的孙儿小红、小明、小兵都来了,家里可热闹了。李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她拿出一个又大又圆的月饼,对孙儿们说:“孩子们,奶奶给你们分月饼了。老大小红,奶奶分这块月饼的1/3给你,老二小明,奶奶分这块月饼的2/6给你,老三小兵,奶奶分这块月饼的3/9给你,(边讲边贴出名字和三个分数)你们同意吗?”奶奶的话刚讲完,小红就嘟着嘴叫了起来:“奶奶你不公平!分给小兵的多,分给我的少!”小明连忙叫着:“奶奶不公平,奶奶偏心!”只有小兵在偷着乐。

  同学们,你们觉得奶奶公平吗?此刻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讨论完了请举手。

  生甲:“我觉得不公平,小红分得多。”

  生乙:“我觉得小明分得多。”

  生丙:“我觉得公平,他们三个分得一样多。”

  师:“看样貌我们班的同学也争论起来了,到底李奶奶的月饼分得公不公平,上完这一节课同学们就会明白了。”

  二、新授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同学们请你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具袋,看看袋子里有些什么呢?(圆片)有几张?(三张)”

  请你们把这三张圆片叠起来,比一比大小,看看怎样样?

  生:“三张圆片一样大。”

  1.师:“下面我们就用三张一样大的圆片代替月饼,象李奶奶一样来分月饼了。”

  首先,请在第一张圆片上表示出它的1/3;

  再在第二张圆片上表示出它的2/6;

  然后在第三张圆片上表示出它的3/9。

  好了,大家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

  2.师:“分完了的请举手?

  老师跟你们一样,也准备了三张同样大小的圆片。(边说边操作,同样大)

  下面请哪位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把第一个圆片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三分之一。”

  生:“把第二个圆片平均分成六份,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它的六分之二。”

  师:“那九分之三又是怎样得到的呢?大家一齐说。”

  生:“把这块圆片平均分成九份,取其中的三份,就是它的九分之三。”

  (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操作,分完后把圆片贴在黑板上。)

  3.师:“同学们,观察这些圆的阴影部分,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原先三个圆的阴影部分是同样大的。

  师:“此刻再来评判一下,奶奶分月饼公平吗?为什么?”(请几名学生回答)

  生:“奶奶分月饼是公平的,因为他们三个分得的月饼一样多。”

  师:“此刻我们的意见都统一了,奶奶是十分公平的,他们三个人分的月饼一样多。那你觉得1/3、2/6、3/9这三个分数的大小怎样样呢?”

  生甲:“透过图上看起来,这三个分数就应是一样大的。”

  生乙:“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

  师:“刚才的试验证明,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板书,打上等号)

  4.研究分数的基本规律。

  师:“我们仔细观察这一组分数,它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甲:“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变了,大小没变。”

  师:“那它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从左往右看。

  第一个分数从左往右看,跟第二个分数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乙:“它的分子分母都同时扩大了两倍。”

  师:“跟第三个分数比,它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回答)对了,它的分子分母都同时扩大了三倍。

  再引导学生反过来看,让学生自己说出其中的规律。(边讲边板书)

  教师小结:“刚才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这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同,它们的大小却一样,那么,分子分母发生怎样变化的时候,它的大小不变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总结一下,好吗?”

  学生发言

  小结:像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的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板题)

  分数的基本性质。

  5.深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什么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呢?就你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学生讨论后发言)

  师: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的语言说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的书上也总结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此刻请打开书看到108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是你说得好,还是书上说得好,为什么?

  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并用波浪线表出关键的词。

  生甲:我觉得“零除外”这个词很重要。

  生乙:我觉得“同时”“相同”这两个词很重要。

  师:想一想为什么要加上“零除外”?不加行不行?

  让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讨论,为什么加“零除外”。

  教师小结:“以三分之一这个分数为例,它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零,行吗?不行,除数为零没好处。所以零要除外。同时乘以零呢?我们就会发现,分子分母都为零了,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里,分母又相当于除数,这样的话,除数又为零了,无好处。所以必须要加上零除外。”(边讲边板书。)

  三、应用

  1.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又什么用呢?老师告诉你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跟它大小一样,分子分母却不同的新分数。下面就让我们来变个魔术。

  2.学生练习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做。

  3.学生自己小结方法。

  4.按规律写出一组相等的分数。

  四.总结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三):

  教学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白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

  2.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潜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写有分数的卡片。

  学具准备:3个同样大小的圆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了解学习起点

  1.说一说。

  (1)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2)150÷30=(),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4倍,商是();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商是()。

  2.想一想。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1÷2=

  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再现。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课件动画显示:蓝猫、菲菲、霸王龙最喜欢吃淘气做的饼。有一天淘气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蓝猫、菲菲、霸王龙。蓝猫说:“我功劳最大,我要吃一大块。”菲菲说:“我要吃两块。”霸王龙抢着说:“我个头最大,我要吃3块。”淘气想了想便动手切饼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并向他们提问:“刚才,我把3个同样大小的饼,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分别给了你们1块、2块、3块,你们明白谁吃的多吗?”淘气的问题,立刻引起了他们的争论。同学们,你们明白他们谁吃得多吗?

  三、探究新知,揭示规律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教师请学生拿出3个大小一样的圆形纸。师生一齐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想一想,边操作边思考验证谁吃得多。

  (1)折。请学生拿出3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把每张圆形纸都看做单位“1”,用手分别平均折成2份、4份、6份。

  (2)画。在折好的圆形纸上,分别把其中的1份、2份、3份画上阴影。

  (3)剪。把圆中的阴影部分剪下来。

  (4)比。把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结果怎样。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透过动手操作,谁能说一说动画片中蓝猫、菲菲、霸王龙各吃了一个饼的几分之几?(板书:、、。)

  (2)你认为他们谁吃的多?请到讲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一讲。

  学生汇报后,教师用电脑演示。

  把3块同样大小的饼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6份,依次表示、、。把、、平移、重叠,明显地看出块饼、块饼、块饼大小相等。透过分饼、观察、验证得出结论:“蓝猫、菲菲、霸王龙分的饼一样多。”

  (3)既然他们3个吃的同样多,那么、、的大小怎样?我们能够用什么符号把他们连接起来?(板书==。)

  (4)聪明的淘气是用什么办法既满足蓝猫、菲菲、霸王龙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呢?这就是我们这天研究的资料“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5)这3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4人为一组,讨论这几个问题。(课件出示讨论题。)

  讨论题:

  ①、、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②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

  (6)学生汇报,师生讨论状况。

  师:、、这3个分数是相等的关系。能够写成==,它们的分子、分母变了,而分数的大小没有变。

  师:从左往右看,由得到,是把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也就是把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同理的分子、分母都乘以3,就得到,而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乘以相同的数。)

  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透过分析,比较=,=,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7)抓住焦点,辨中求真。

  的分子、分母能否同时乘以或者除以零呢?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辩论。透过讨论、争辩,使学生认识到“因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0,则分数成为”。分数里分母不能为0,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不能同时乘以0。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

  (8)抽象概括,总结规律。

  ①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回忆知识的构成过程,总结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不完善的互相补充。

  ②阅读课本,指导看书,加深理解。让学生默读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关键词。

  ③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3.运用规律,自学例题。

  (1)分组讨论。

  把和分别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应怎样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汇报讨论状况。

  (3)小结:我们能够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基本练习。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下列等式补充完整。

  ==

  ==

  ==

  ==

  学生口答后,要求说出是怎样想的。

  2.巩固练习。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在下面各种状况下,怎样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①把的分母乘以4②把的分子除以4

  ③分子扩大2倍④分母缩小3倍

  3.综合练习。

  (1)把下面的相等的分数用线连接起来。

  (2)填空。

  ①把的分母扩大4倍,分子就应()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把的分子缩小3倍,分母就应()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

  ②两个数相除商是13,如果除数和被除数都同时扩大5倍,这两个数的商是()。

  4.深化练习。

  把、、、和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思考:分数的分母相同了,有什么作用?揭示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学好、用好。

  5.动脑筋出教室游戏。

  让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写有分数的纸片,要求学生看清手中的分数。与相等的,报出自己的分数后先离开教室,与相等的再离开,与相等的最后离开。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四):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务必把教师的教变成学生的学,务必深入研究学法,建立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向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学习的机会,帮忙学生在自主观察、讨论、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这样设计:

  1、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大胆猜想。

  透过创设“老爷爷分地”的故事,让学生猜测一组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验证。

  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猜想资料,并对学生的猜想提出质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整个教学过程以“猜想――验证――完善”为主线,每一步教学,都强调学生自主参与,透过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让学生在分层练习中巩固深化。

  在练习的设计上,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第1、2题是基本练习,主要是帮忙学生理解概念,并全面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状况。第3题是在第1、2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资料:北师大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分数的基本性质(43-4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

  变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正确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1/3,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2/6。老三分到了这块的3/9。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飘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你明白,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新的资料吧。

  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

  (1)请学生看三张纸条,分别平均分成4份、8份、12份,并涂好颜色,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请学生把涂黄色部分用分数表示。(课件显示)

  (3)你得出什么结论?(3/4=6/8=9/12)

  请同学们观察这组分数:它们的分子不一样,分母也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的大小相等呢?

  (4)从左往右观察,每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分数的大小变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5)从右向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变化?分数的大小呢?你又得出什么结论呢?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6)从上面的观察我们能够发现:在分数中有什么规律?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7)在这个规律中,要注意什么?为什么?(0除外)如:3/4你怎样理解“同时”,“相同”这些词语?看例子(演示课件)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决定并改错,讲评。

  2、你此刻会解释阿凡提为什么会笑了吗?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略)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觉得比较成功之处在于透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构成过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个性是透过两个例子帮忙学生理解“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等词,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些细节的方面没有注意,个性是在时间的控制方面,课前没有定好每个环节的时间,没有到达预计的教学效果。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五):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本节课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孙悟空请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贪吃,先分给它1/3,它嫌少;分给他2/6,它还想多要;之后分给它3/9,这下它才觉得满意,觉得自己赚了一个便宜它真赚了吗与学生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出示教材例1,用一个圆表示一个完整的西瓜,让学生用涂色表示分数。观察发现三个分数相等。从而能初步感受新知。

  二、手脑并用,在实践中深入感知分数。

  请同学们用一张正方形片代,动手折一折,透过三次对折,每次找出一个和1/2相等的分数。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有没有变化(没有)那么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很容易得出:1/2=2/4=4/8=8/16,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经过总结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对此进行巩固后,再引导学生说出:0除外。在此过程中,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动脑思考,很快地突破了重难点,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巩固练习,围绕中心。

  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我设计了口答题、填空题、涂一涂等,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呈现,学生在此过程中兴趣盎然,在快乐的氛围中巩固了新知,起到了加深理解的作用。

  反思教学的主要过程,觉得在让学生用各种方法验证结论的正确性的时候,拓展得不够,要放开手让学生寻找多种途径去验证,而不能局限于老师带给的几种方法。因为数学教学并不是要求教师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在观察中发现,在应用中总结,最后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所学知识,学有所获,并为进有步学习约分和通分打下良好的基础。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六):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白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

  2.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潜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写有分数的卡片。

  学具准备:1张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仔细观察,能用分数表示下图各自图色的部分吗?

  (学生分别表示出分数、、、)。

  仔细观察,这些分数里大小相等的分数有几个?

  得出:==

  小结:看来有一些分数的分母、分子不相同,但他们的大小却是一样的,那里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齐来探究。

  二、探究新知,揭示规律: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教师请学生拿出1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纸或长方形纸。动手涂色表示出它的

  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找出与相同的分数。

  学生汇报他们找到的分数分别是、、

  仔细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从左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

  =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了,=的分子、分母同时乘4了,=的分子、分母同时乘8了。

  你能用一句话表达出这个规律吗?

  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谁再来说说这句话。

  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透过分析,比较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抓住焦点,辨中求真。

  分数的分子、分母能否同时乘以或者除以零呢?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辩论。透过讨论、争辩,使学生认识到“因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0,则分数成为”。分数里分母不能为0,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不能同时乘以0。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

  4、抽象概括,总结规律。

  ①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回忆知识的构成过程,总结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不完善的互相补充。

  ②阅读课本,指导看书,加深理解。让学生默读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出关键词。

  ③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3.运用规律,自学例题。

  (1)分组讨论。

  把和分别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应怎样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汇报讨论状况。

  (3)小结:我们能够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基本练习。

  书上“做一做”

  学生口答后,要求说出是怎样想的。

  2.巩固练习。

  练习十四1、2、3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吐蕃年轻首领松赞干布爱慕漂亮又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顺利透过了唐皇的考验,求亲成功;之后重点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山等;最后点明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不朽功绩。文章语言生动,叙述张弛有度,扣人心弦,极富传奇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资料,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资料,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用和亲的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亲嫁给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这些公主当中,最闻名于后世的当属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直到此刻,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那么,在老百姓的眼里,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初读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

  1.明白什么叫民间传说吗?(语言浅显、通俗,是民间传说。老百姓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

  2.检查预习状况:透过预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3.边读边思考,把对吐蕃使臣和文成公主的印象批注在有关句子和段落旁。

  三、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要求:用讲故事的语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2.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透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3.交流疑问:

  (1)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必须是文成公主”?

  引导: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什么人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唯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2)公主怎能背得动乃巴山呢?

  引导: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

  (3)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

  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四、尝试复述

  1.导语激趣: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样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

  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做出贡献

  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板书设计:

  30*文昌公主进藏

  答应求婚进藏途中做出贡献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二):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资料,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资料,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带给的文章〗

  一、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谁能说说那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从第5自然段到13自然段,写文成公主进藏。

  师简要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历史事件。

  二、请快速浏览课文这一部分,你能简要说说文成公主进藏中发生了几件事吗?

  四件事。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遇见恶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头房子纪念他;把乃巴山背走;遇见神鸟天鹅这件事。

  三、抽学生简要概括。

  师:我发现你们概括得都很简洁。如果把这部分的资料简要地讲述,你想怎样讲呢?

  1、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最之后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2、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走乃巴山,最之后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四、一个运用故事中的话来总结,一个概括几件小事来总结,都是好方法。那么,文成公主进藏前几段,主要写了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五、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六、关于考验智慧一段,还能够说得更简洁一些?

  "两个难题"就概括了,这样就简洁了。

  七、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吗?这件事仅仅是对西藏有好处吗?再读读第一句话。

  八、课文能够分为几个部分呢?

  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文成公主进藏,第三部分是文成公主的贡献。

  九、把故事简要地与同桌交流一下,抽学生复述。

  十、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民间传说故事。

  十一、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A、B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资料,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课前准备

  布置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或文成公主进藏图。

  A案

  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明白些什么?

  导语:(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这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透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因为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

  2.交流疑问。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a.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必须是文成公主"?

  能够从几方面引导思考: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惟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b.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

  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这样引导:

  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样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拓展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样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地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想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样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位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子、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能够帮忙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子、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先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作业

  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B案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用和亲的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亲嫁给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这些公主当中,最闻名于后世的当属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直到此刻,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那么,在老百姓的眼里,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资料。

  2.认读生字生词。

  3.边读边思考,把对文成公主的印象批注在有关句子和段落旁。

  围绕"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

  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1.漂亮又聪明出了名的公主。(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得到)

  2.皇帝疼爱的女儿。(第二至四自然段能够体会得到)

  3.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什么也难不倒她。(第五至十三自然段能够体会到)

  4.十分重感情。(第十、十一自然段能够体会到)

  5.给西藏带来了许多好处。(最后一个自然段能够体会到)

  小组同学接龙讲故事,比一比谁讲得清楚,流畅

  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和《同步阅读》中的《一幅壮锦》《猎人海利布》等民间故事阅读。

  《文成公主进西藏》教学实录

  一、初读理解,感知"动人"

  师:这天,我们一齐用心来感受一位伟大的女性。

  生:文成公主。

  师:这样的一位女性,我们心底里为她骄傲。那么,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个故事。(读一遍举一个手指,读两遍举两个)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自由读,教师巡回。

  二、建立专题,感受"动人"

  师:谁来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1:动人。

  生2:美丽。

  生3:动人。

  师:是的,这是一个动人、美丽的故事。文中就有一句子说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们你找到了吗?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生齐读:说起他俩,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哩!

  师板书(动人)

  三、研读专题,探究"动人"

  师:好,让我们再次读课文,用""划出你认为最动人的地方,并用序号标出,并想一想动人在哪?

  生按要求自由再读课文,找出句子,并体会。

  师:此刻让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你找到几处说几处。

  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地方。

  生1:要离开家乡和亲人……

  生2:文成公主带着一批能工巧匠,马队驮着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进行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

  生3:来了!来了!……

  生4:她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多年……

  师:看来文中处处动人,的确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但是光说动人还不行,说话得有根据,接下来我们就选其中自认为最动人的地方去研究研究,可根据幻灯片上的学习步骤:自读理解--体会想象--交流展示--朗读深化。并注意结合当时的情境去体会。

  生自主探究,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交流,师巡回指导。

  师:哪些同学研究"要离开家乡和亲人……"这一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1:(读句子)她愿意远嫁他乡,建设西藏。

  生2:她为了民族的团结,忍痛离开家乡和亲人。

  师:谁有补充,或是有更深的感受?

  生3:为了民族的团结,忍痛远离开家乡和亲人,到遥远、陌生的西藏去。

  师:是啊,西藏是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更何况是一千多年前的唐朝。

  师:你们昨日透过上网,你们了解到西藏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有多远?"陌生"在哪?

  生1:空气稀薄……平均海拔近4000米。

  生2:干季雨季分明,……

  生3: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生4:西藏距长安有3000多公里,一路上……

  师:还有那些方面和我们那里不同?

  生1:饮食习惯上不同…………

  生2:生活习惯上不同……

  生3:风俗习惯上并差异很大…………

  师:是啊,到这么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去,……可她当时只有16岁,这么小的年纪,就承担了如此沉的重任,多么的不容易啊!文中说,这么远……,可文成公主"乐意"地理解了,当时,她的心里会作怎样的心理斗争呢?

  生1:为了民族团结,……

  生2:要顾大局,就要离开亲人和家乡……

  师:是啊,文成公主年纪虽小,却是这么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实在令人感动。请你们用读来展示你们的感受,好吗?

  生练读。

  生的感情的朗读,师生评议。你为什么要这么读?你从她的读中感受到了什么?谁认为自己能读得更好?你能否给她提个推荐?(友情提示)

  师:好,你们是真正的从内心读出了你们的感受,此刻我们能否概括一下"动人"在哪?

  生1:远嫁他乡。

  生2:乐意远嫁他乡(自愿的,为了民族的团结牺牲自己,动人在"乐意"。)

  师板书(乐意远嫁他乡)

  师:还"动人"在哪里?

  生1:文成公主带着一批能工巧匠,马队驮着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进行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

  师:动人在哪呢?

  生1:一般的公主出嫁带的是金银财宝,她却带着……

  生2:文成公主带着这些东西,为的是西藏的发展和建设。

  师补充,生交流。练读,读出感人。指名读,师生评价。

  师:一路上,千辛万苦,为了西藏的发展,你们明白文成公主具体带了哪能些东西吗?你们明白走了多久吗?(二年)

  生1:种子……生产工具……书籍……

  生2:一年多。

  师:此刻我们能否概括一下"动人"在哪?

  生1:为西藏传播礼貌。

  生2:为了西藏的进步,民族的团结,不怕辛苦,带了那么多的……

  师板书(不辞苦传礼貌)还有哪些地方你觉得动人?

  生:来了!来了!……

  师:你说动人,说说你的理解。

  生1:受到欢迎……互相爱慕……

  师:请你读一读。(生评)

  生2:不要怕过……不要怕过……

  师:是的,那里也让我们动人,让我们一齐用读把这一"动人"的场景表现出来吧!

  生1:齐读这一动人之处。

  师:那里该如何概括这一"动人"之处呢?

  生:受到热烈欢迎。

  师板书(受到热烈欢迎)

  (简单介绍"生活了四十多年"这一"动人"之处。)

  四、推理扩充,想象"动人"

  师:是啊,本文讲述的是文成公主进西藏时的动人故事,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了四十多年,那么在这四十多年里,又会发生哪些动人的故事呢?请根据课文及你上网获取的信息,展开想象,写一写。

  同桌交流,编写故事,教师巡回指导。交流:

  生1:把中国的文化传给西藏人民……

  生2:和一齐培育种子……

  生3:和西藏人民一齐挖水渠,兴修水利……

  生4:让能工巧匠雕刻……兴建寺宇……

  ……

  五、升华拓展,感悟"动人"

  师:这个故事动人,我们也想象了"动人",这些都是因为谁而动人呢?

  生:文成公主。

  师:让我们再回顾一下板书:乐意远嫁他乡历尽苦传礼貌

  受到热烈欢迎,都是为了民族的团结,是的,她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憾。

  师:再想想,我们是因为她的什么而动人呢?(她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生1:为了民族的团结不怕苦不怕远。

  师:只是"苦"和"远"吗?

  生2:为了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不惜牺牲自己。

  师小结,板书(为了民族的团结和进步的自我牺牲精神。)她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女外交家。像这样的伟大人物还很多,像班超、张骞、孔繁森等,有兴趣能够去查查资料,了解他们的动人事迹。

  作业:根据已有的资料,(课文和已收集的)再上网或查资料,写一篇以《中国伟大的外交家--文成公主》为题写一篇文章。

  师:下课。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三):

  (1)主体教材浙教版第9册选学课文《文成公主进西藏》;辅助教材人教版第8册第30课《文成公主进藏》。(2)上课对象:4—5年级。

  教学目标

  1、学会“金碧辉煌、仰慕、能工巧匠”等词语,能用“因为…所以”练习概括性说话;

  2、抓住课文主要资料,了解文成公主进藏遇途中遇到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办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走进文成公主乐意进藏的内心世界,感受汉藏民族团结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感知人物

  1、【媒体、音乐】西藏在我国的西南部,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神圣的地方,也是一个幸福的地方。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去朝圣和观光旅游。

  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唐朝,为了边疆的安定和平,不再连年打仗,朝廷采取“和亲政策”,先后有19位公主嫁给了吐蕃、契丹、吐谷浑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在这些公主当中,最有名的当数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这张照片就是文成公主——看,多么聪明、美丽的姑娘!文成公主的父亲就是唐太宗,名字叫李世民。【唐太宗】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多年,她跟藏族人民一齐,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西藏,做了很多好事。直到此刻,在拉萨的大昭寺内,还供奉着她和丈夫松赞干布俩人的塑像。

  3、打开课文,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媒体】

  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昭寺。寺内有一男一女两尊塑像,男的是松赞干布,女的便是文成公主。(齐读)

  4、读了这段话,发挥你的想象,展此刻你眼前的是一座怎样的大昭寺?

  5、这句话中有几个词语,谁来读?【媒体】西藏拉萨大昭寺塑像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指名读;齐读)

  谁能用上这些词语,用一句话来概括?越简洁越好。(拉萨大昭寺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两尊塑像。)

  二、了解原因,进入内心

  1、【媒体】那么,文成公主为什么会进西藏呢?自学第2—3自然段,思考:文成公主为什么会进西藏?

  2、检查提问:

  (1)“仰慕”是什么意思?找一个近义词?(羡慕)

  松赞干布向唐太宗求亲的时候,他心里怎样想的?身边的大臣们会怎样想?(赞成的人怎样说?反对的人怎样说?)

  (2)文成公主明白父亲答应了松赞干布的求亲请求之后,心里怎样想?身边的丫鬟会怎样说?

  3、【媒体】

  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便到长安向唐太宗求亲。

  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理解了。

  指名读;谁能用上“因为(),又因为()所以()”回答文成公主为什么会进藏这个问题?谁能用“因为(),所以()”简洁地回答这个问题?

  三、走进西藏,感知智慧

  1、文成公主是怎样进藏的?【媒体“第4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文成公主带了哪些东西?(能工巧匠、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书籍……)

  “能工巧匠”是什么意思?(指工艺技术个性高明的人)带了哪些能工巧匠呢?(铁匠、木匠、石匠等);

  带了哪些农作物的种子呢?(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

  2、再读第四自然段。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打开四年级课文146页,分组快速阅读第6—13自然段。分组阅读有关自然段,完成表格【媒体、音乐】

  遇到哪些困难

  怎样克服

  检查,板书:

  ①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找了一段树干搭成一座桥。

  ②遇到一片沼泽地——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

  ③遇见一只乌鸦谎说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屋写血书纪念。

  ④乃巴山挡住了去路——把乃巴山背到旁边。

  3、遇到了这些困难时,文成公主是怎样想的?是怎样克服的?【学生板书】

  4、文成公主克服了这么多艰难险阻,她心中的信念是是什么?【媒体】

  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理解了。

  那里的“乐意”还能够换作其他哪些词语?(高兴、毅然)——这就是美丽的文成公主,不但外表美,而且具有一颗民族团结的美丽心灵!

  四、传播文化,感知伟绩

  1、【媒体】第7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2、想一想,藏族人民是怎样怀念她的?(结合第一自然段)

  3、如今,成千上百的游客来到拉萨大昭寺,看到文成公主,心里会怎样想?假如是你,会怎样想?

  五、作业

  1、用“因为()所以()”改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机动)关心时事,想一想:达赖喇嘛说“西藏一向是独立的国家”为什么是错误的?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四):

  学习目标:

  1.透过读、讲、听、编故事等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运用语言,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透过根据信息扩段训练,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培养整理、运用信息的语文潜力。

  3.在阅读中重塑文成公主形象,感受文成公主与藏族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重点:1.抓住文章的主要资料,复述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的故事。

  2.透过读、讲、听、编故事等言语实践,感受文成公主进藏的艰难与藏族人民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难点:了解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感受藏族人民与文成公主间的深情厚意。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文成公主进藏图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历史。

  1.图片欣赏,了解西藏风情。(定格布达拉宫画面,引出古文)

  大家熟悉这首歌吗,听到这首歌会让你联想到什么(生说。)

  青藏高原上独特的风光吸引着每一个人。(放图片。)

  (定格布达拉宫)1300多年前,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文成公主,为了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不畏艰辛,长途跋涉了两年多,来到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在那里生活了一辈子,给西藏人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

  2.古文欣赏,了解历史。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课件出示:“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赞,弄赞率兵至柏海亲迎,归国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新唐书.吐蕃传》

  从这段古文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史书真实、简洁地记录了这段历史。那么在藏族百姓心中,文成公主又是如何进藏的呢?我们来学习一个民间故事。

  3.揭题并板书:文成公主进藏

  二、初读故事,感受故事的神奇。

  1.明白什么叫民间传说吗?(语言浅显、通俗,是民间传说。老百姓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

  2、检查预习状况:透过预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预设一、词语积累

  吐蕃拉萨路纳乃巴山达尤龙真

  使臣求婚绢花青稞沼泽地

  豌豆首领松赞干布吉祥如意

  读词。哪些词让你联想到西藏?

  预设二、课文第5~13自然段写了公主进藏的经过。

  顺势理出课文思路:求婚——进藏——贡献

  预设三、进藏途中,文成公主又遇到了哪些事?

  指名板书(搭桥过桥过沼泽遇到恶乌鸦遇见神鸟背走乃巴山)

  小结过渡:藏族的孩子们就是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等他们长大后又讲给他们的孩子听,就这样,这故事在藏族百姓口中传了一代又一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了。这天,让我们也来说一说这些故事吧。

  3.复述故事。

  1)同桌合作简单讲故事。(每人讲一件)

  2)指名学生讲故事。(教师适时评价)

  4.交流:同学们,听了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你们觉得她进藏容易吗?

  预设一、容易:文成公主能用树枝搭桥、撒羊毛过沼泽、背走乃巴山,她可真(神啊。)就像神话故事中的谁一样?板:神

  预设二、不容易:你从文中哪句话体会到的?

  出示倒数第2自然段:“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最之后到了西藏。”

  三、创编故事,体会进藏的艰辛。

  (一)在藏族百姓的心目中,文成公主就是这么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但我们明白,她不是神,而只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那么作为一个人,真实的进藏情形又是怎样的不容易呢?(看路线图、介绍地名)

  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历史学家带给的信息吧。

  1.出示文字: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忍痛辞别了家乡亲人,带着一批能工巧匠,马队驮着农作物的种子、生产工具和各类书籍,行进在通往西藏的道路上。唐蕃古道全长3000多公里,其中有100多公里是高寒无人区,一路上气候恶劣,道路艰险,高原上空气稀薄,还会引起强烈的高原反应。文成公主历尽千辛万苦,长途跋涉两年多,最之后到了吐蕃首府——拉萨。

  2.同学们,你们听了刚才的故事,了解到文成公主在进藏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生交流。)为了帮忙大家想象,老师给大家带给几条信息。

  (二)展开想象,根据提示扩段训练。

  1.让我们尽情地发挥我们的想象,选取其中一条信息扩写成一段话好吗?

  出示:文成公主进藏多么艰辛啊!

  。

  2.学生扩段。交流。

  3.回读课文“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大河,翻过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最之后到了西藏。”

  4.小结:正如你们描绘的那样,文成公主就这样顶着高原恶劣的气候;忍着背井离乡的痛苦;怀着建设西藏和让藏汉人民永远团结的完美心愿,在这条崎岖的唐番古道上跋涉了两年多,在艰辛跋涉的过程中,留下了这个大唐女儿多少思乡的泪啊。这就是真实的文成公主,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又脆弱又坚强的真实的文成公主,她,是一个“人”。板:人

  三、再读故事,体会文成公主作出的贡献。

  一)读懂文成公主对西藏的贡献。

  既然文成公主是个人,为什么在老百姓口中却成了神了呢?

  1.课文最后一段。“往来更密切了”有多密切?(师补充:在文成公主和亲后200多年间,藏汉两族人民没有发生战争,为藏汉两族人民的团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他技术”还有哪些技术?(师补充:她在雪域高原传播汉族礼貌,使藏族人民学会了医药、历法、种植、纺织等技术,在藏族人民心中,她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无所不能的神圣的观音菩萨,被称为“绿度母”。所以,在人民的心中,她可不是个普通的人,而是个神。(板:神)

  二)读懂人民对公主的情感。

  1.你们能从文中哪些字里行间读懂人民对她有着深厚的情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

  (“内地桥”、“牛羊肥壮”、树木稀疏、公主脚印)

  师解说:藏族人民把身边的一切都与公主联系起来,还有这公主柳、公主庙、各种寺庙、唐卡上的公主塑像等等,人们用各种方式怀念她。有关公主的传说就像高原上的格桑花,开遍了整个雪域高原。(配以图片、青藏高原音乐)。

  小结:人们就把这种对公主的朴素而真挚的情感化成这朴素的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这也是民间故事的特点。

  2.播放录像,升华情感。

  文成公主入藏,虽然在史书中只留下了34个字,但却永久地留在人民的心坎里。

  再读:“贞观十五年,以文成公主妻弄赞,弄赞率兵至柏海亲迎,归国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新唐书.吐蕃传》

  板书设计:文成公主进藏

  神——人——神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五):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资料,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资料,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

  布置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或文成公主进藏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

  设计意图

  一、故事激趣,导入课文

  1.出示布达拉宫图,明白这是哪一个旅游景点吗?

  2.同学们,明白布达拉宫位于哪儿吗?

  3.西藏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被称为是世界屋脊。在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1300对年前,有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文成公主,为了使藏汉两族人民能够永远团结,背井离乡,不畏艰难,长途跋涉两年多,来到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在那里生活了一辈子,给西藏人民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这座布达拉宫就是为她修建的。老百姓十分尊敬这位女子,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这天,让我们一齐来学习文成公主进藏。

  4.板书,读题。

  二、初读课文,自读自悟

  1.初读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语句。

  2.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公主进藏的经过,做好记号。

  3.边读边思考,把对文成公主的印象批注在有关句子和段落旁。

  三、对照检查,整体把握

  1、词语集锦,学生认读。

  大臣使臣松赞干布求婚

  吐蕃路纳乃巴山西藏

  绢花青稞豌豆沼泽地

  2、理清课文的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公主进藏的经过?

  (2)文成公主进藏路途中遇到了哪些事?遇到的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四人小组完成表格。

  遇到哪些困难

  怎样克服

  (3)进藏过程中的故事全概括出来了。那么进藏前还讲了那些小故事呢?

  (唐朝皇帝出了“区分马匹”和“辨认公主”两个难题来考察吐蕃使者的智慧。)

  四、交流感受,复述故事

  1.我们对《文成公主进藏》有了整体上的了解,想必故事或多或少留给了同学们一些印象。请用一个词来表达你的感受,即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美丽、动人、神奇等)

  2.你觉得这些故事哪部分最神奇,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来复述故事,看谁讲得最清除、流畅。

  3.围绕“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

  结合学生的自读批注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1)是漂亮又聪明的公主。(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到。

  (2)是皇帝疼爱的女儿。(第二至第四自然的能够体会到)

  (3)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谁也难不倒她。(第五到第十三自然的能够体会到)

  (4)十分重感情。(第十和十一自然段能够体会到)

  (5)为西藏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一个自然段能够体会。)

  4.课下搜集有关文成公主进藏的有关传说故事,互相交流。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六):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资料,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4.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其中学习重点是:读懂诗意,熟读成诵;学习难点是: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用和亲的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亲嫁给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这些公主当中,最闻名于后世的当属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直到此刻,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那么,在老百姓的眼里,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资料。

  2.认读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3.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标记,把对文成公主的印象写在有关句子或段落旁。

  三、按类落实字词

  1.字音

  多音字:西藏耕种可恶绢花

  难读字音:栓在青稞豌豆荞麦沼泽

  2.字形:唐朝大臣求婚断定吉祥如意

  3.完成《特训》一、二并订正。

  三、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

  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样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求婚──进藏──贡献。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四、围绕“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

  (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交流,但不必须按此顺序):

  1.漂亮又聪明出了名的公主:

  (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得到)

  2.皇帝疼爱的女儿:

  (第二至四自然段能够体会得到)

  3.受爱戴的,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坚强、坚持的公主:

  (第五至十三自然段能够体会到)

  4.对感情忠贞的公主:

  (第十、十一自然段能够体会到)

  5.……还有很多潜藏在文中,等下我们再去发现。

  五、感受你最喜欢的性格

  师:好,让我们再次读课文,用“”划出最吸引你的性格,说说为什么?

  生按要求自由再读课文,找出句子,并体会。(引导到第三种性格)

  (一)文臣公主的奉献

  (ppt出示:她从京城带上青稞、豌豆、油菜、小麦、荞麦等种子和各种耕种技术,还有许多铁匠、木匠、石匠。也跟着文臣公主一齐进藏了。)

  1.为什么这句话吸引了你?

  预设:生1:一般的公主出嫁带的是金银财宝,她却带着……/生2:文成公主带着这些东西,为的是西藏的发展和建设。)

  2.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生1:臣公主带的东西都是促进西藏发展的,为西藏传播礼貌。/生2:为了西藏的进步,民族的团结,不怕辛苦,带了那么多的……又走了那么久。她一心为了百姓,是一位有奉献精神的公主。)

  (二)文臣公主的不怕艰难

  1.那文臣公主都遇到哪些困难了?都是怎样克服的?

  预设:路纳遇到了一条河——沼泽地——乌鸦传话说松赞干布死了——乃巴山挡路——一条条河,一座座山……

  2.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不怕困难,聪明机智地解决困难

  (三)对感情的坚贞

  1.大家对文臣公主这一系列行为有什么疑问?

  预设:问题一:为什么松赞干布死了她不回到富裕的唐朝,却呆在石屋子里?问题二:为什么乌鸦要说谎,神鸟要帮忙?问题三:为什么嫁到西藏?……

  2.问题一:为什么松赞干布死了她不回到富裕的唐朝,却呆在石屋子里?

  1)除了留在石屋子,还做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写血书,不梳妆。说明她对感情很坚贞。

  2)朗读

  3.问题二:什么乌鸦要说谎,神鸟要帮忙?

  明确:乌鸦在神话中的邪恶的化身,因此邪恶要迫害的就是真善美,神鸟帮忙的也就是真善美,真善美就是文臣公主。

  4.问题三:为什么嫁到西藏?为什么选取远离亲人和国土?

  1)预设:生1:她愿意远嫁他乡,建设西藏。/生2:她为了民族的团结,忍痛离开家乡和亲人。/生3:为了民族的团结,忍痛远离开家乡和亲人,到遥远、陌生的西藏去。

  2)西藏是什么样的地方?

  明确:空气稀薄……平均海拔近4000米。干季雨季分明,……: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西藏距长安有3000多公里,一路上……

  师:是啊,到这么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去,……可她当时只有16岁,这么小的年纪,就承担了如此沉的重任,多么的不容易啊!文中说,这么远……,可文成公主“乐意”地理解了。

  3)提问:当时,她的心里会作怎样的心理斗争呢?

  预设:生1:为了民族团结,……/生2:要顾大局,就要离开亲人和家乡……

  4)朗读13段

  六、评价文臣公主进藏的好处

  师:文臣公主进藏你觉得这样的行为对一个女子来说值得吗?

  预设:生1:我认为文成公主只是一个工具,是唐太宗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生2:我不这么认为!文成公主愿意远嫁吐蕃,可能是因为她爱唐朝,爱西藏,更爱松赞干布!

  生3:我同意生1的意见,但是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理解了,但是一词能够看出文成公主的不情愿,甚至是无奈。

  七、板书设计

  文臣公主进藏

  聪明、漂亮、疼爱

  坚强、坚持

  对感情忠贞

  奉献

  八、布置作业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七):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松赞干布”等词语。

  2、初步了解民间传说的一些特点,抓住文章主要资料,练习有条理地讲述故事。

  3、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体会藏族人民对文成公主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提出问题。

  1、欣赏一段西藏的风光。〈课件〉

  2、你觉得那里怎样样?

  3、西藏的确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们信奉佛教,所以许多地方都供奉着神的塑像。(板书:神)但是,在那里还供奉着两尊人的塑像(板书:人):〈课件〉一位是吐蕃的首领(男生读)松赞干布,另一位是唐朝的(女生读)文成公主。

  4、听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板书:人→神)

  5、答案就藏在流传在西藏的一个民间传说(贴纸:民间传说)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初读课文

  2、出示词语

  3、既然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那么课文中最主要的一部分肯定是写进藏,哪些自然段写进藏?(板书:5-13)那前面部分写什么在哪些段落?(板书:求婚1-4)后面部分呢?就在第几段?(板书:贡献14)

  三、略读“求婚”,了解起因。

  1、求婚,话说当年松赞干部派使臣前去唐朝求婚的时候,大唐皇帝出了两个考题:第一个考题是什么?使臣是怎样解决的呢?

  2、第二个考题又是什么?使臣是怎样来决定的?

  四、研读“进藏”,讲述故事。

  1、读“进藏”部分,正字音,说感受。

  2、再读“进藏”部分,完成填空。

  师过渡:这一路,文成公主主要经历了哪些事情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

  大唐皇帝答应了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的求婚后,文成公主带着谷物的种子和随从启程了。一路上,她遇到了许多困难,都被她克服了:当她被一条河挡住去路时,她_________________;当她遇到一片沼泽地时,她_________________;当她听到松赞干布已经死了的消息时,她_________________;当她再次动身前往拉萨却被乃巴山挡住去路时,她_________________。就这样,文成公主历尽万难到达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3、我们不难发现,公主主要经历了几件事?

  五、悟得构段顺序,练习讲述故事。

  1、〈课件〉“搭木桥”

  半路上,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过不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之后,老百姓就把公主亲手搭的这座桥叫做“内地桥”。

  请一生读,其余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师小结:〈课件〉填空:其实另外三个故事:“撒羊毛、“修石屋写血书”、“背乃巴山”也是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是民间传说常用的叙述方法。

  3、练习讲述故事:

  六、拓展补充,情感升华。

  七、作业布置,“传说”延续。

  1、把《文成公主进藏》有条理地讲给家人或伙伴听。

  2、读读民间故事《一幅壮锦》和《猎人海力布》。

  求婚1-4

  文成公主进藏5-13民间传说

  贡献14?

  人→神

  困难做法结果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八):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资料,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资料,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带给的文章〗

  一、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谁能说说那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

  从第5自然段到13自然段,写文成公主进藏。

  师简要讲述“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历史事件。

  二、请快速浏览课文这一部分,你能简要说说文成公主进藏中发生了几件事吗?

  四件事。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遇见恶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头房子纪念他;把乃巴山背走;遇见神鸟天鹅这件事。

  三、抽学生简要概括。

  师:我发现你们概括得都很简洁。如果把这部分的资料简要地讲述,你想怎样讲呢?

  1、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最之后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2、文成公主向西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走乃巴山,最之后到西藏和松赞干布结成夫妻。

  四、一个运用故事中的话来总结,一个概括几件小事来总结,都是好方法。那么,文成公主进藏前几段,主要写了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五、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六、关于考验智慧一段,还能够说得更简洁一些?

  “两个难题”就概括了,这样就简洁了。

  七、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吗?这件事仅仅是对西藏有好处吗?再读读第一句话。

  八、课文能够分为几个部分呢?

  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文成公主进藏,第三部分是文成公主的贡献。

  九、把故事简要地与同桌交流一下,抽学生复述。

  十、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民间传说故事。

  十一、回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九):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用和亲的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亲嫁给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这些公主当中,最闻名于后世的当属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直到此刻,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那么,在老百姓的眼里,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

  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资料。

  2.认读生字生词。

  3.边读边思考,把对文成公主的印象批注在有关句子和段落旁。

  围绕“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

  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

  1.漂亮又聪明出了名的公主。(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得到)

  2.皇帝疼爱的女儿。(第二至四自然段能够体会得到)

  3.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什么也难不倒她。(第五至十三自然段能够体会到)

  4.十分重感情。(第十、十一自然段能够体会到)

  5.给西藏带来了许多好处。(最后一个自然段能够体会到)

  小组同学接龙讲故事,比一比谁讲得清楚,流畅

  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和《同步阅读》中的《一幅壮锦》《猎人海利布》等民间故事阅读。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十):

  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明白些什么?

  导语:(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这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透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因为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

  2.交流疑问。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a.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必须是文成公主”?

  能够从几方面引导思考: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惟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b.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

  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这样引导:

  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样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拓展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

  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样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地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想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样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位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子、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能够帮忙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子、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先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作业

  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夜书所见教案

  夜书所见教案(一):

  教学资料:学习古诗《夜书所见》。

  教学目的: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2

  课时安排:1

  教学准备:1、PPT课件(生字卡片、古诗挂图)。

  2、学生课前查阅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与生对话,导入古诗

  1、与学生对话,体会如果自己在外孤单情绪。

  2、板书课文题目,理解课文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3、理解整个诗名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字典等读准字音,把这首诗正确、流利的读出来。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状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在读准字音的状况下,注意读准节奏。

  5、教师范读,指导停顿。

  节奏就应是二二三拍。

  6、学生熟读。

  三、初读古诗,感知大意

  1、给古诗加注释,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注释是为了帮忙我们理解那些十分难的词语,但是不要生硬的往里面套,只要明白诗人所写资料和所要表达的感情即可。此刻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字典和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2、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讨论,尝试解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四、品读古诗,感悟诗意

  1、学生再读古诗,并且仔细看图,思考:诗人在这个夜里到底写了他见到的一些什么?图画中的景象体现了那几句诗的意思?

  初步感知古诗,大致了解古诗意思

  2、(1)思考:在这样的夜晚,诗人一个人在外地作客会很自然地感到什么?

  人都是有感情的,出门在外就很容易想家、想亲人。也就是第二句“动客情”。

  (2)思考:动客情,动的是什么情?往后读。

  (3)这个时候诗人看着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到孩子们正在捉蟋蟀,肯定十分开心,诗人也替他们开心,但是,诗人这时不是在自己的家乡呀,这个时候就越会想到什么?

  诗人会想起他的家乡和他的童年。

  得出结论:那么,“客情”第一个是:诗人的思乡之情,第二个是: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4)理解再读,品味赏析

  这首诗要把诗人“想家”的感情读出来,声调要缓慢些。。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学生先读,老师指导,老师再范读,帮忙学生更好地掌握。)

  五、趣味活动,强化记忆

  (1)把《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诗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老师描述诗句的资料,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3)老师读诗的前面,学生接后面,直到学生基本会背为止。

  (4)小组比赛。

  六、拓展阅读,增加兴趣

  1、你们还读过哪些诗人所写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呢?谁来背一首试试!

  2、老师那里也有一首古诗,请你们认真听一听,跟着一齐体会诗歌的感。

  《泊船瓜州》(宋.王安石)

  3、背一背。

  七、作业。

  结束语:这天学习的这首诗,饱含思乡之情,秋天到了,出门在外,哪怕只是一砖一瓦都使人多么容易思念亲人呀!!

  八、板书:

  夜书所见

  叶绍翁

  梧叶

  秋风

  挑促织

  动客情

  夜书所见教案(二):

  一、教学设计理念: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古诗。无论是从诗句资料还是学诗体验上,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必须的古诗积累。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会诗句的韵味和完美的意境,采用多种方法帮忙学生理解重点词,鼓励学生诵读,加深对诗句资料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

  2.体会诗人情感的转变。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难点: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欢快的情绪变化

  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实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秋天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季节,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

  1.还记得我们学过许多思乡的古诗吗谁能来说一说(背)

  生1:静夜思

  生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看来同学们之前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哦.

  二、了解诗人及其背景:

  1.这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写思乡的古诗.让我们先去认识这个主人公吧.

  (出示课件:叶绍翁)

  2.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古诗的学习中认识到他,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大家一齐分享

  3.同学们了解的真多,从你们的介绍中,老师了解到了他是一位南宋的诗人,(课件板书:南宋叶绍翁)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擅长写景抒情,字句华美精丽。个性引起老师关注的是,他的祖籍在建安,也就是这天的福建建欧,和我们一样都是福建人,说起来还是我们的老乡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我们这天学的这首就是(板书:夜书所见)

  2.全班一齐读课题,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1:夜是晚上的意思

  生2:所见是看见的意思

  3.那谁能说说那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写)

  (反思:在备课就想到学生对“书”字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果然,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那个人在看书,有的人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这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题,又读了两遍课题后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他认为书是写,那个人把看到的写了下来。之前,准备不够,在这花了不少时间)

  4.谁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完整.

  生: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

  5.到底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出示课件:秋夜图/音乐伴奏)

  6.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有一位诗人久久不能入眠.

  7.下面老师想请大家自学这首古诗,在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能够用哪些方法来读懂诗歌中的字词或意思呢?(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看插图,展开想象)好,下面就请大家以同桌为单位,用你们提出的办法来学一学古诗,看看你能读懂的有哪些,再给你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反思:这个环节课堂的生成不错,能帮忙学生在自己的记忆结构里唤醒以前的认识,巩固了认知潜力,同时抽到的学生在读古诗的时候发生的错误和课文的生字有关,然后让孩子字发现并在纠正的时候很好的强化了拼音的书写。)

  8.学生反馈自己读懂的字词或句,再提出自己不明白的。

  9.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就一齐走进诗文里,去细细品位,看看你们刚才的理解,对了多少,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四、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首先,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在这两句诗歌中,你们能体会到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吗?(出示课件前两句)

  生:作者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2.师:是什么风?(秋风)怎样的秋风(凉凉的秋风)这风怎样吹?发出什么声音?(呼呼)(课件演示风声)什么感觉?(好冷啊)文中说到风声,用的是什么词?(萧萧)是啊,这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的叶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我觉得更冷了。)

  (反思:这个时候的课堂气氛不够,风声的音效太短了,学生还未体会到就没了,就应再引导让学生再体会一下)

  3.这样的风声,梧桐声,拂过诗人的身体,掠过诗人的耳朵,送来阵阵的寒意,让诗人不禁打了个寒噤,那么你们觉得这一句该怎样读?个别读两三个,齐读。(萧萧梧桐送寒声)

  4.诗人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图片,一轮明月)好一轮当空的明月啊,让我们想起了什么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我们都做些什么?

  生1:我们一家人吃月饼,看月亮.

  生2:全家围在一齐很开心

  是啊,当你们围坐在院子里,阳台上,吃着可口的月饼,看着明亮的月亮的时候,我们不由的发出一声感叹,月亮真美啊!

  5.但诗人此时此刻眼中的月亮美吗?(美,不美。)

  6.看来意见不统一,说说各自的理由。

  生:不美。因为作者此时,深处他乡.

  7.你怎样明白他在异乡?

  生:因为诗中提到动客情。这个客说明他在他乡做客,这时候,他必须……..

  8.说的真好,那里有个关键词,动客情,他动了哪些情?想了哪些事?大家来当当小诗人,设身处地的想想,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深秋之夜,秋风阵阵,凉意深深,你们会想到些什么?

  9.说的太好了,可见诗人此时的情绪是怎样的?(忧愁,孤单,寂寞,郁闷)(板书:孤单)因此,在诗人眼中,这轮明月并不美,他没有情绪赏月,他的心被浓浓的思乡之情所代替,被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所填满,那么这句又该怎样读?(江上秋风动客情)

  10.把作者想家的感情,味道读出来.

  11.大家读的太好了,赵老师也仿佛被你们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中,被他的忧郁和孤独所感染。

  10.这时候,诗人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他又看到了什么?(出示插图:篱笆下的一盏灯)

  你怎样明白他看到了一盏灯(夜深篱落一灯明)

  11.在这样满是忧愁的夜晚,却有一盏这样醒目的灯,大家想象下,在篱笆背后,可能有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12.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诗人和你们一样,他虽然没有看到篱笆后的情景,却也走出了一番猜想,他所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大家来读读诗歌的后面两句,然后告诉我答案)

  13.诗人想到后面就应有两个孩子在捉蛐蛐。

  师:你从哪一句诗里明白的?那里的知是什么意思:猜想

  14.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猜想?(因为,他小时侯必须也常常提着灯笼在篱笆下捉蛐蛐)

  15.你们明白孩子们捉蛐蛐是为了做什么吗?(斗蛐蛐玩)

  16.你们想明白他们是怎样捉蛐蛐的吗?(生:………)你们想捉蛐蛐吗?(想)好,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和诗人一齐回到童年时代,在老师的语言带领下去捉一捉蛐蛐。

  17.这是深秋的一个夜晚,好大好圆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空,你和你的小伙伴,蹑手蹑脚的来到后院的空地上,兴奋地寻找着蛐蛐的踪迹,这时,你们听见了(放蛐蛐的声音),这但是一只好大的蛐蛐啊,你们悄悄地靠近发出声音的地方,提着灯笼,一边照亮,一边轻轻地拨动小草,忽然,你们眼前一亮,看到了那只蛐蛐,说时迟,那时快,你们一伸手,哈哈,蛐蛐被你们逮住拉。(怎样,你们这时有什么感觉啊?)

  (反思:尽管在教学中,没有强加给学生”挑”字在诗句中的正确读音,而是采取了查字典的方法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但在课堂上我没有清楚的处理挑字的教学,感觉当时有一点饶口,挑、促织——让学生听老师描述想象理解,效果也不是太明显)

  18.捉蛐蛐真好玩啊,我们可高兴了。因此,这儿挑应读tiao(第三声)

  (反思:因为学生对捉蛐蛐的操作过程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明白这是用一根麦杆在洞口拨弄,把蛐蛐拨出来,所以还是有一部分的孩子没有很好的找到正确的读音,可见,教师的备课还应更细致些,才能在教学到达水到渠成的效果。

  19.当诗人也回想起这一段童年的往事的时候,你觉得他的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开心,快乐……)板书:快乐

  20.那你觉得就应怎样读诗歌的最后两句?(个别读全班读)

  21.这篇诗文写的太精彩了,作者在深秋的景致中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愁,又从一盏明灯里回忆起童年的完美往事,由此产生了愉悦的情绪,这样复杂的情感变化,却只用了寥寥几句精辟的诗句来演绎,并且表达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让我们一齐来好好的读一读这位伟大诗人的杰作吧。

  五、背诵诗歌

  这么好的诗歌,你们想把它背下来吗?(想)给你们点时间试一试。一会我们来个赛诗会,看谁能当好这个现代的小叶绍翁。

  六、总结

  这天的学习就到这,期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多的收集这些优美的古诗,更好的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瑰宝所带来的无限魅力!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

  孤单

  动客情

  快乐

  七、教学反思: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期望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用心,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透过这节课,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务必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资料,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

  夜书所见教案(三):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句,想像诗歌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引入新课。

  二、观察画面、解题。

  1、出示图画,指导观察。

  2、解题。

  3、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思考。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指导自学

  1、你们有什么学习方法吗?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交流

  1、看第一句诗句,你们读懂了什么?

  2、学生质疑。

  3、指导朗读。

  4、过渡:此时诗人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5、在这一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6、学生质疑

  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或哪个词。

  五、感情朗读、激活画面、练习背诵。

  1、齐读,同桌互相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

  2、自愿上台描述。

  3、背诵古诗。

  六、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夜书所见教案(四):

  一、板书课题,释题

  师:刚才同学们背了很多首古诗,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首《夜书所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你明白题目的意思吗?

  [反思: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简洁明了。再透过审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题入手,由题目生发开去,激发阅读兴趣。]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师:夜晚诗人究竟看到什么,翻开书自由读一读,注意要把字音读准准,把诗句读通顺,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1.指名读(提示学生认真听,个性注意生字的字音)

  2.学生评价,相机指导生字。

  (在评价中,对提到的难读的字音相机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在书上动笔注音。)

  3.同桌互读,检查字音

  4.齐读

  [反思:初读古诗部分,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等都可能造成阅读中的障碍,成为读诗中的拦路虎。如本诗中的“挑tiǎo”,诗中没有注音,学生不解其意,大多读成第一声“tiāo”;而生字“促cù”则容易被读成翘舌音“chù”。这就需要老师充分预设,注意倾听,加强指导,并透过动笔注音,反复训练,不断巩固强化帮忙学生正音,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感悟诗情,理解诗意

  (一)找出诗人所见

  师:刚才我们已经明白这首诗是夜晚诗人写下所看到的情景,那么,诗人究竟看到什么呢?我们快到诗中找一找,看谁有发现?(教师相机板书)

  (二)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1.相机出示第三四行诗句

  (1)生回答看到儿童挑促织时,相机出示第三行诗句。

  (2)生回答看到儿童在捉蟋蟀,相机指导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句。

  师:从这学期、这首诗开始,古诗课文增加了一项资料——注释(板书:注释)它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帮手,它能帮我们扫清诗中的拦路虎,它能帮忙我们更好更快地读懂诗句的意思。

  [反思: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注释,有必要让学生认识注释,了解注释的作用,并学习运用注释读懂诗句。]

  (3)理解“知”

  师:刚才借助注释我们明白挑促织的意思,那么这个“知”是什么意思?

  (4)漆黑的夜晚诗人怎样明白有儿童在捉蟋蟀?相机出示第四行诗句。

  2.提问:捉过蟋蟀吗?指名生读

  预设一:学生捉过蟋蟀。教师让学生自由交流分享体验,训练口语表达潜力。

  预设二:学生没有体验过。教师充满激情地描述:一提起捉蟋蟀,我就想起小时侯和小伙伴到草丛里捉蟋蟀的事。捉蟋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顺着声音好不容易发现一只,赶紧用手去捂,觉得就应捂到手里了,但是打开一看,却什么也没有。如果能捉到一只我会高兴的不得了!

  3.朗读指导

  4.齐读

  [反思:在诵读理解第三四行诗句时,教师透过设问,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捉蛐蛐是搞笑的事情,指导学生把这搞笑的画面读出来,那里突出一个“趣”字。]

  5.师范读

  师:哈哈,这搞笑的画面也勾起了老师的童心,我也来读一读好不好?提一个条件,请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诗句中的什么画面?

  6.生叙述诗意,交流

  7.再齐读.

  [反思:边读边想象画面是学古诗的好方法。教师在进入理解诗句教学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再现画面,补充诗的语言,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象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三)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师:谁明白捉蛐蛐最好的季节是什么时候?秋天是捉蟋蟀的最好季节。这时的蟋蟀又大又壮,叫的声音最好听。到书中找一找秋天,你必须能找到?

  [反思:老师从捉蛐蛐这一儿童世界中搞笑的事件,生发出“你们明白吗?捉蛐蛐最好的季节是什么?”这一问题,吸引学生在诗中寻找秋的影子,回到第一、二行诗的教学,衔接自然,富有新意。]

  1.出示第一二句,读一读

  2.理解“梧叶”,初知大意

  师:见过梧叶吗?(出示实物)梧叶到了秋天有什么变化?

  师:秋天一到,梧叶就黄了,阵阵秋风吹来,它就随风飘落,让人感觉怎样?

  3.播放风吹梧叶动画

  4.齐读.

  5.师范读.

  6.齐读.

  [反思:透过认识梧叶实物、观看秋天落叶的动画,感受“萧萧梧叶”及“江上秋风”带来的寒意,指导读出深秋的寒冷,突出一个“寒”字。]

  7.理解“客”,相机介绍作者背景资料(课件出示字典中“客”的多个解释,生选取字义。)

  师:这位漂泊在外的人是谁呢?是诗人就是叶绍翁。(板书:叶绍翁)说起叶绍翁还有一个故事:叶绍翁是我们福建人,小时侯被送给浙江的一个叶氏的人家做儿子。他的爷爷原先是朝廷的一位大官,因为朝廷政变,受到别人的迫害,所以他的整个家族受到牵连,他的家变得凄惨不堪。他的爸爸妈妈不得不把他送给别人。

  [反思:透过出示字典中有关解释进行“客”的教学,结合诗意相机补充叶绍翁少小离家的背景资料,教得扎实,教法朴实。]

  8.读诗

  师:了解了这些,你就更能体会江上秋风为什么牵动诗人的情怀?漂泊在外的他会想起——(生答……)那就是思乡之情。我们带着这思乡之情再读一读。

  [反思:理解漂泊在外的人就是诗中的作者自己后,教师在贯穿诗歌教学新理念上做了有益的尝试,能联系儿童生活经验,理解诗人的情,共同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此时再读第一、二行,就突出“思乡之情”,语调略显低缓。]

  (四)指导全文朗读

  1.齐读

  师:就在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看到一群孩子在捉蟋蟀,诗人又会想到想到什么?(生答)是呀,也许他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也许会想起儿时的伙伴,也许想起家乡的孩子,想到这些,他的思乡之情就更浓了。身在浙江的他,多么想回到福建老家,跟自己家人团聚啊。

  [反思:最后再回到第三、四行的朗读指导,思乡之情就变得更浓了。此时再读全诗,字里行间无不渗透诗人那深深的思乡之情。]

  2.范读

  3.齐读

  4.配乐读(配乐曲马思聪《思乡曲》)

  5.唱诗(配上《世上只有妈妈好》旋律)

  6、背古诗

  [反思:老师透过反复诵读:试读,范读,练读,配乐朗诵,唱读,师生入境入情,声情并茂。透过层层引导、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做到读有层次,读有目标,读有实效,到达了本环节的教学目标:读出意境,读出感情。]

  五、拓展

  (一)复习古诗

  师: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都像叶绍翁一样写下了描述秋天的诗篇。咱们一二年级学过的古诗中就有,还记得吗?(复习《山行》《赠刘景文》)

  (二)学生自学古诗

  1.小结借助注释学习古诗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唐刘禹锡《秋词》节选)

  3.自由交流

  [反思:拓展环节在诗中有诗,诗外带诗,以诗带诗方面做了有意的尝试。教师想办法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透过以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有益于加深对古诗理解,开阔学生视野。但是如何进行最优化组合,找准拓展点,还需进一步思考实践。这首诗的拓展点应在思乡之情上,放手让学生学习古诗环节是否就应选取思乡之情的诗?]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把《夜书所见》配上适宜的音乐背给爸爸妈妈听。

  3、课外搜集描述秋天的诗歌。

  夜书所见教案(五):

  学习目标:

  1、认识“促”生字,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

  1、ppt课件。

  2、学生课前查阅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述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一、导入:

  1、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是诗人思想心境的凝华。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古诗。那位同学来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齐背)这首诗写了什么资料呢,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这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关于思乡的古诗。他便是我国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见是什么意思?书是什么意思?

  (见:看见书:写、记录)

  3、那作者在夜晚见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边看图片,边读一读,想一想,不懂的词语查查注释。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二、学习古诗

  1.出示生字词。

  (萧萧、梧叶、促织)

  2.指名学生读、齐读。

  3.认识了生字,我想我们能更好的读这首诗了,此刻请大家把诗和图画结合起来,并读给你的同桌听。

  4、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季节的?从哪里能够看出来?

  5、在这样一个秋天的晚上,透过画面,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6、你们说的这些在诗中都能找到,想不想读读这首诗呢?

  7、指名朗读,感悟

  我们先来读读前面两句。

  (生自由读)

  此刻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指名多人朗读)

  老师发现你在萧萧梧叶后面停顿了一下,我也觉得该这样读,我们学着他的样貌来读读。

  8、诗句理解:

  萧萧是什么意思?

  (风声)

  这是秋风吹动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一齐读:萧萧

  萧萧梧叶送寒声,还送来了什么?“寒”给他组个词(寒冷)

  萧萧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

  (读诗句)

  这个秋风,不仅仅吹动了落叶,还动了什么?读第二句。

  对于动客情有什么疑问?

  (谁是客,为什么是客?)

  诗人一个人在别的地方,心里难免会感到孤独,在这个月圆的夜晚,又会勾起对家乡的思念,试着体会诗人孤独的情绪,读,指名读。

  读得真好,老师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那种身处异乡的孤独,于是诗人便产生了思乡之情。

  9、带着思乡之情,谁来读读后面两句?

  10、作者看到了什么又勾起他的思想情绪了呢?

  (挑促织)

  此时诗人看到这些情景,又会想到什么呢?

  (自己童年时的伙伴。)

  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们一齐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齐玩时搞笑的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但是此刻呢?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得我吗?再读一读,好吗?

  11、夜深篱落一灯明,什么是一灯明?

  (只有一盏灯,多么孤单啊!)

  ·离开家乡,又这么孤单,你们想想,诗人除了想念自己的伙伴外,最想念谁?

  (父母、亲人)

  12、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跟小伙伴一齐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齐玩时搞笑的事,可此刻却是一个人在异地,童年的伙伴和亲人都不在身边,体会一下这种情绪,再读一读好吗?

  (齐读)

  1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吗?

  14、看来你们已经能很好地理解这首诗了,带着你们的理解,读——(全诗)

  15、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情绪?

  (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16、在这样的一个秋天的晚上,本就应和家人团聚,而你却身处异乡,又看到萧萧桐叶、篱落一灯明,你的情绪会怎样?

  ·让我们一齐来体会一下这种孤独、凄凉、思乡的感觉,一齐来

  17、我发现你们都已经很深的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成了一个小诗人了,那么想不想把这首诗给背下来呢?

  ·学生自由背诵

  ·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背的怎样样了,我说每句诗的前面两个字,你们说出后面的字

  ·我来说前面一句,你们对后面的一句

  ·背给你的同桌听

  ·指名背

  ·我们一齐来背,站起来,配上音乐

  三、拓展

  1、对对子游戏。“山中春雨绵绵——江上秋风萧萧”

  2、你还读过那些诗人所作的描述秋景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3、读一读,连一连。

  四、板书:

  夜书所见

  叶绍翁

  梧叶

  秋风

  挑促织-动客情

  夜书所见教案(六):

  课文分析:《夜书所见》描绘了秋天夜景图,表现诗人孤身在外孤独、寂寞的情绪。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搞笑;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完美,他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诗文传达了诗人久居在外、归家不得、思家念亲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忆、萧、梧”五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2)朗读、背诵诗文。

  2.过程与方法:

  透过朗读诗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诗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重难点、关键:

  1.体会诗文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2.朗读诗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具准备:

  课文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

  1.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必须会很精彩!来,我们一齐走进《夜书所见》!

  (从形象直观的图画入手,贴合儿童的认识规律。透过图片营造诗文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创编故事,一是为了训练口语表达的潜力,二是为了有一个简单的开始,创造自由的学习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期盼,预热课堂。)

  二、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1.理解“书”、“所见”的意思,近而解题。

  2.齐读题目。

  3.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

  4.老师正音、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

  5.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6.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猜一猜诗人在想什么?

  (从整体入手,把握诗意,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透过整体感悟文章资料,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

  1.诗的题目是《夜书所见》,那诗人在这样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默读诗文,在你认为的重点词语下面划线,说说感受。

  2.在这样凄凉的秋夜,诗人的心里有什么感觉?他想到什么呢?(板书“动客情”。)

  3.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写景部分。(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的感受,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4.图文结合,自由读文,联系上下文讨论“知”的意思。(品“挑”)(品词析句,用心思维,展开联想,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性。)

  5.在图中标出从诗文中摘到的词,给图画配上“注释”。(看图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鲜明的图画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图文结合是第二学段阅读的重要途径。)

  6.作者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投入,就会想到什么?(家乡、童年。)是的,这就是“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客情”,也就是—诗人思念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7.“动客情”就是全诗的中心句,文字中融进了诗人思乡之情,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想家”、“乡愁”的味道读出来,读得浓浓的。你觉得就应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感觉?

  (抓住文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资料,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分析想像,使之感受更为深入,学生体悟了诗内涵,也学会了阅读。)

  四、诵读诗文,品味诗蕴

  1.指名读诗,师生评价,评出“朗读之星”。(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及热情,避免出现“朗读疲劳”。)

  2.齐背诗文。(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共处,同时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情感。)

  3.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想对诗人说些什么?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与文中人物对话,学生在情境中将自己融入其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

  4.回忆一下关于思乡的诗,如《静夜思》。(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回应本课情感体验。)

  五、小小诗人,再现诗韵

  把这篇古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现代诗。

  (注重积累与表达的训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很自然地完成读写结合。树立了“生活中学语文,生活中用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空间。给学生留下自主空间,可做课堂小练笔,也可课下写成,下节交流。)

  板书:

  见:梧叶挑促织一灯明

  夜书所见听:寒声秋风思乡、孤独

  感:动客情

  夜书所见教案(七):

  《夜书所见》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营造诗境。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1.上课之前,老师先要请大家一齐来欣赏一幅图,在这幅图中,你们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2.我们的同学观察得真仔细。在南宋的时候呀,有位大诗人――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夜晚,他外出散步,见到了我们这幅图上的情景,可他竟只用了短短的几十个字便把这幅画用文字写了出来,我们来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文,理解诗题。

  ㈠理解题意。

  1、我们学过一首诗《所见》,回顾一下,“所见”是什么意思呢?(所看到的。)

  2、那这个“书”字,我们先来给它组组词。

  ①看书、读书“看书”中的“书”字是“书本”的意思。

  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它指――

  ②想想,和“所见”连接,这个“书”字还有什么意思?

  再齐读课题一次。谁说?(书写)。

  3、对,那里有“书写”的意思,这叫做一词多义,此刻谁来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一生回答,全班齐讲。)

  ㈡读通诗文

  1.题目的意思弄明白了,此刻请大家①自由把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②然后借助下面的注释,你的脑海中

  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读)

  2.反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⑴生一①恩,这位同学有个多音字读得个性标准,是哪个?(那里有个多音字,是哪个?)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

  2、tiāo①用肩担着,如:挑水。

  ②选,拣,如:挑毛病。

  那里就应念第几声。

  挑促织是怎样的,谁来说一说。(用枝条从洞里拨弄出蟋蟀)

  查字典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明白了吗

  ②再请位同学来读一读。

  ⑵生二:哟,他促织两个字读得真棒,促是平舌音,织则是翘舌音

  (促织两个字放在一齐,个性难读,注意促使平舌音)

  ①促织。一齐读。谁再来读这个词。

  ②十分得流利。看注释,促织俗称――借助注释,同样能够帮忙大家理解古诗。

  ⑶生三:这首诗谁还想读读。

  1、你的节奏把握得真好,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他读到哪里会稍作停顿。

  (读古诗和读其他文章不同,要把节奏读出来。仔细听,老师读到哪里会稍作停顿?)

  2、听出来了吗?对,是按2、2、3的节奏停顿的。

  ①用这种读法,自由在座位上反复读读!谁来读?指名读你读得真有诗味!

  ②谁还想读,想读的都站起来读读。真有味道!

  ③老师也想读,能够吗?我读前2、2,你们读后3(反过来试试。)

  三、抓住字眼,感悟诗意。

  1、“夜书所见”,作者写的都是自己所见的景物,那他都看到了一些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诗文,把他看到的景物划出来。

  2、告诉老师,作者看到了一些什么?

  交流:

  (1)“梧叶”(板书)

  师:对,有梧叶,那梧叶怎样样呢?把这句诗再读一读。

  师:“萧萧”指的是什么?(风声。)

  师:写风的声音很多,最常用的有哪些?(呼呼)此刻我们把“呼呼”这个词放到诗中间,来比较读一读。

  (第一二大组①,第三四大组②)

  课件:①呼呼梧叶送寒声。

  ②萧萧梧叶送寒声。

  透过比较,你读出了什么?

  讲解:这“萧”的含义可深了。(课件出示)

  “萧”在古代指的是一种草,古人一般用萧萧来表示风声、雨声和马叫声。其实这些声音听起来和

  “萧萧”并不像,但是古人通常用它来描述秋冬的景色,来表达的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伤。只要人

  们要表达这种情感,就会用上“萧萧”。(加诗?)

  谁再来读一读?

  师:想像一下,如果你就是这个离开家乡的诗人,应对这萧萧的风,看着漫天飞舞的梧叶,你会是怎样

  的一种情绪呢?(想家)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杭州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

  师:带着你的感悟把这两句诗读一读。

  跟他有共鸣的同学一齐来一遍。

  师: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动客情”,这个客就是指的是――诗人自己。(板“动客情”

  讲解:江上秋风动客情”用了张翰典故。相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看见刮起了秋风,就开始思念故乡,于

  是辞去了自己的官,回到了家乡。同样,作者见到这秋风,心里也是――(思念自己的家乡、以及

  家乡的亲人)(读:江上秋风动客情)

  师:(配乐)(课件)

  你听,秋风萧萧地来了,读――

  你看,梧叶纷纷地落了,读――

  江上,只有我孤零零一人,读――

  (2)“儿童”“促织”“篱落一灯明”

  师:除了梧叶,作者还看到了什么?齐读诗歌三四句。儿童。(板书)

  (那么儿童在――捉蟋蟀。)

  师:来,把第三句读一读。

  师:如果把这个“知”字换成“见”字,你们觉得能够吗?

  ①预设一:(不对,因为他没有亲眼看到的,他只是猜想到的。)

  师:看来这一句话作者写的是自己的所想。那他到底看到了什么?才会有这种猜想呢?

  他看到了――一齐读:夜深篱落一灯明。

  ②预设二:明白有孩子在挑促织就等于是看到吗?作者到底看到了什么?

  一齐读: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见到“夜深篱落一灯明”,他怎样会想到是“儿童在挑促织”呢?

  (他想起自己也是这样捉蟋蟀的。)

  师:假如你就是这篱落旁的这对小姐弟中的一个,在这灯笼的照射下看到了一只只活泼的蟋蟀,你的情绪怎样?你想说什么?

  点评:哟,这么急切,请你读。

  呀,我感受到你捉蟋蟀时的快乐,请你也来读。

  哈哈,机灵的孩子,你也来读读。

  齐读(复踏):

  你看,远处亮着的一盏灯不就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时点燃的灯笼吗,读――

  你听,远处传来的一阵阵笑不就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是所发出的吗,读――

  此时此刻,那篱落边的小孩子仿佛就是、童年时的他自己,读――

  师:看到儿童们玩蟋蟀,他又一次“动”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谁再来读一读?

  5、齐读古诗。

  引读:独自一人在外,听到了梧叶萧萧,作者动了客情,读――

  篱落的一灯明,想到孩童时玩蟋蟀,作者动了客情,读――

  五、积累背诵,回顾拓展。

  1、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好不好?就根据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要想像、顺口、有感情。先分组讨论,看哪组表达最好?

  一阵阵_____的秋风吹落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啊,

  这江面上的风使我___________________!

  那篱笆下玩蟋蟀的儿童们啊,

  更使我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是思念故乡,在作者笔下却有不同的表现。请你来读一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悲歌能够当泣,远望能够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明月千里寄相思,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出示《秋思》、《游子吟》、《长相思》、《秋风引》

  4、让我们在来回味叶绍翁笔下的《夜书所见》。(配乐齐读)

  这一次的朗读,老师看到你们已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首诗背下来呢?试着背一背。(齐背)

  六、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诗文。

  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孤独

  思乡之情儿童挑促织欢乐

  2、积累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夜书所见教案(八):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资料:夜书所见

  课时:一课时

  课型:古诗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重点难点:1.会认、会写生字。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教法:感情吟诵,读中体会。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此刻我们已经进入了秋季,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个迷人的季节,人们常常仰望南归的大雁,生发出浓浓的思乡思亲之情。这天我们要学的这两首诗都是写诗人在秋天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

  2、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首诗夜书所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作者

  1、本诗作者叶绍翁,作者简介。

  2、《夜书所见》“夜”指的是?“书”呢?“见”呢?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

  3、在夜晚叶绍翁都见到了什么?――出示课件,板书学生的回答。

  三、初读古诗,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古诗,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老师领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促”。

  (1)、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学生生字组词,练习说话。

  (3)、学生练写。

  2、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深”。

  (1)、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学生生字组词,练习说话。

  (3)、学生练写。

  五、学习古诗,体会感悟

  (一)、通读古诗

  1、生字这些小的拦路虎解决了,把他们送回到古诗中,要求把古诗读通顺。

  2、请同学再读一遍,要读流利。

  3、介绍七言绝句与七言律诗的差别。

  (二)、学习第一、二句。

  1、指名读诗的第一、二句。

  (1)、萧萧指的是什么?什么时候的风声?梧呢?梧叶送?寒声?动?客情?那里的客指的是谁?

  (2)、看到眼前的情景作者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一下。

  (3)、出示课件――这是本课给出的注释,结合注释和自己的理解谁来填一下下面的空,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的说说诗意?

  (4)、前两行是说秋风引起了思乡之情,同学们看看这幅画面,你觉得秋天是个什么样貌的呢?眼前的梧桐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应对此情此景,客游在外的诗人会想些什么呢?情绪又如何呢?

  (5)、是啊,瑟瑟秋风带给人丝丝寒意,片片落叶给人以无限的飘零,秋风落叶凋零之感,诗人孤独郁闷,思念起了家乡。

  (6)、让我们齐读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7)、这两句诗情感真挚深沉,所以在读的时候语速上可舒缓一些,指名读,齐读。

  2、总结前两句的学习,介绍学习古诗的方法。

  (三)、学习第三、四句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后两句古诗。

  2、出示学习要求。

  3、小组合作学习。

  4、学习汇报。

  (1)、说一说这些字、词的意思:知?挑?促织?篱落?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把两句诗结合起来理解,注意逻辑顺序。

  (3)、想象夜深人静时,篱笆下灯光中闪烁儿童的身影,儿童正在捉蟋蟀的画面,又会使客游在外的诗人想些什么?情绪有事怎样的?带着这种情绪读一读这两句诗。

  (4)、孩子们捉蟋蟀的情景让人倍感亲切,也许是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回想起了自己童年的生活,诗人此时会有一种亲切之感,带着这种亲切之感让我们齐读度体会。

  (5)指导朗读。

  六、指导全诗朗读的方法与技巧,如何掌握节奏。

  七、课件范读,配乐学生练习朗读。

  八、练习背诵。

  九、本课小结:作者以诗的形态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期望同学们能够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作业设计: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能够与大家一齐交流

  3、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景色,看看有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这时你也有怎样的感受呢,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9、夜书所见

  梧叶

  郁闷、孤独

  秋风

  儿童

  亲切之感

  篱落

  夜书所见教案(九):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叶小娟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一、教材简说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二、设计理念

  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

  夜书所见优秀教案

  理解诗中的词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资料和情感的理解感悟,领略古诗的意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目标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一)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二)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五、教学难点

  透过诵读,悟出诗情。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

  [设计意图]

  出示秋天的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感受秋天,自然导入新课。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明白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状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设计意图]

  课前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交流了解诗人的背景,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好铺垫。

  2.此刻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那里是什么意思呢?(写)

  (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设计意图]

  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也能更好地过渡到古诗资料的教学。

  (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能够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

  2.师:刚才看见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必须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设计意图]

  “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边读边画,培养学生带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画的习惯。

  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

  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忙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检查其学习状况,透过注释、看图片等方法,让学生透过多种渠道学习,并更形象地理解词语。

  6.学习生字(促、深)

  (1)那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

  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

  (4)指名读生字,男女对读。

  (5)(出示生词)生字记好了,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生词。

  (6)开小火车读,齐读。

  7.师:生字能读好了,此刻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

  出示全诗)

  8.师:此刻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

  9.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10.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设计意图]

  透过学习生字词,以落实“双基”的教学,并培养学生的识字的潜力。古代教育家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鼓励学生多读,就是为了扫除阅读障碍,总体把握诗文,为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奠定基础。

  (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那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情绪?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情绪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

  (6)我们班有新莞人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道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7)透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十分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能够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