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性质是什么

  问题:

  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关阅读】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

  党章规定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里的关键词是“两个先锋队”、“1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

  这个概括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它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相统一。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在所界定的党的性质是党的十六大,在十二大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后确定的。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下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作四个方面的讲解: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讲二个要点:

  (1)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某一个阶级、阶层或集团,为实现其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为主要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是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体现在它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最根本的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中国工人阶级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在旧中国,我国工人阶级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一样,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它同大工业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锤炼了高度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是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和具有远大前途的阶级。建国前,由于中国工人阶级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它还具有一些特殊优点。一是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它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所受的压迫和剥削比中国其他任何阶层都要深重,这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因此,中国工人阶级具有最坚决、最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分布比较集中。这一优点弥补了中国工人人数少的不足,便于组织起来,形成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三是中国工人阶级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同广大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使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决定了它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现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没有变。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新一代工人大批成长起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人阶级内部的构成以及劳动方式等都有了很大变化,而且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的人数显著增加。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本质和历史使命,工人阶级在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前,是不会消亡的。在实现共产主义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工人阶级仍然是我国社会中同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富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担负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引起广泛注意和议论的情况是,大批职工下岗。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工人阶级状况不可避免地发生重大变化。职工队伍的某些部分难以避免要遭到暂时困难、下岗转岗。这当然不是说工人阶级由此失去了先进性,更不是说工人阶级已经不再是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了。恰恰相反,正是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所带来的先进取代落后的进程中,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和整体优势正在进一步提高起来。所以,从总体来说,信息化、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种种变化,使工人阶级本身也在经历深刻的改造。而这种改造,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将不断发展壮大。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每年从农村转移出800万左右的劳动力进入城乡就业岗位。

  在“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纲要中,中央计划,今后五年内,我国平均每年从农村转移1000万左右的劳动力进入城乡就业。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到位,我国将有大批农民转变身份为工人。

  “十二五”期间的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将有更多的劳动力在城市就业,因此,我们可以预计到,中国工人阶级不仅长期存在,而且将不断发展壮大。

  第三、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工人阶级仍然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代表的事实。

  生产劳动,哪怕是最原始的生产劳动,也是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工人在生产活动中的脑力劳动大大增加,脑力劳动同样是产业工人的劳动方式,并不专属知识分子。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劳动方式的改变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在生产中的地位。要把科学技术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就必须通过实际的生产过程,没有产业工人的劳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变成一句空话。

  知识分子,包括掌握现代先进科技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历史经验一再表明,“革命力量的组织和革命事业的建设,离开革命的知识分子的参加,是不能成功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1页)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绝大多数出身于知识分子。正是由于他们的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活动,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才得以建立和发展。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数是工农子弟,他们与工人和农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广大劳动人民有深厚的情感,诚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努力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因而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那种否定知识分子的作用或把知识分子同工人阶级割裂开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

  随着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知识分子在党内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恩格斯晚年就曾预见,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将会产生“脑力劳动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487页)。大批知识分子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和党员队伍中来,这不仅无损于党的性质,而且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2)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但它不是工人阶级的一般政治组织,而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党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工人阶级就其整体来说,是最有觉悟、最先进的阶级,但就其每个成员来说觉悟程度是有差别的。所以,作为工人阶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只能吸收工人阶级中最优秀的分子,必须集合工人阶级中最坚决、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即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能对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诚,为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努力献身的先进分子,而绝不能包括工人阶级的全部。只有认清党和工人阶级在成员构成上的这种联系和区别,才能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

  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如果仅仅由本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还不能保证自己始终如一的代表本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以及对本阶级实行正确的领导。工人阶级政党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革命政党,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即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历史上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又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在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又作了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党具有先进性的重要因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三、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不是党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才能把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党成为一支组织严密、行动一致的有战斗力的队伍,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同时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集中全党的智慧,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完成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2、中国共产党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中国共产党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而且它还根植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中,凝聚和汇集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中具有无产阶级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最先进、最优秀分子,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

  (2)中国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第一、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双重使命。

  双重使命是指:中国工人阶级肩负着中华民族的民族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双重使命。

  早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我们党就明确提出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的提出,能进一步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从而调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起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

  第二、党是按照全国各族人民的意愿执掌国家政权的。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过去按照中国人民的意愿夺取了国家政权,今天,同样按照中国人民的意愿执掌着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把执政权力赋予了中国共产党,这既是对我们党的信任,同时也是对我们党寄予了要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厚望。这就要求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要自觉地站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立场上,把人民赋予的权力掌握好、运用好。党必须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集中体现这种根本利益的国家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第三、党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

  现在,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正在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神圣使命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我们既要充满胜利的信心,又要看到严峻的挑战。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要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3)中国共产党聚集了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

  中国共产党聚集了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讲二个小点: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来源于最广泛的群众性要求。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既来自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又有来自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两个先锋队”的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所作的新的科学概括,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问题是党的本质和生命。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的确立和贯彻,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实现,关系到党的领导地位、领导作用的确定和坚持,也关系到做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其实质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

  建党90年,党的队伍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用图表表示建党至今的党员数量的增长)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

  (1)党的领导地位是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我们党从小到大,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都是在近一百年中国和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许多革命先驱、许多政党和政治派别,都没有找到国家振兴和民族解放的出路。比如太平天国革命、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以及辛亥革命。中国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2)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夺取政权要靠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样要靠党的领导。因为,党的领导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二者是不能分开的。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整个过程中,包括在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各个阶段上,都需要有党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坚持党的领导是其内在要求和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之所以说中国共产党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因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和建设事业中来;才能保证改革的胜利进行;才能维护和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总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当之无愧的。虽然我们党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能因此否定党的领导地位。衡量一个政党是否成熟、伟大,不在于这个党犯没犯错误,而在于这个党如何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翻开党的历史就可以看到,最坚决、最勇敢、最主动、最彻底揭露和纠正党的错误的正是中国共产党自己。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强大自净能力的政党。如果说,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权必然走向腐败与衰落,是由其自私自利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话,那么,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大公无私的本性,决定了我们的党及其政权完全能够超越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决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与其他政党的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美国、英国的执政党所代表的阶级。。。。。。)

  4、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化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理论,是对党的性质问题的重要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1)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它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是党90年来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保证。

  (2)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所谓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大多数社会成员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重视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并取得非凡成就的历史,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同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可插图抗洪救灾、地震等图片)。

  总之,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第一次从全面性、整体性和更高层次上对党的先进性进行了概括。这一概括,抓住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条主线——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并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融人和贯穿于党的根本宗旨一一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这样,“三个代表”的有机统一就完整地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使党的本质要求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实现了党的先进性与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有机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党的性质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和杰出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个规定是我们党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形象。

  由于时间的关系,关于党的指导实现就不能一一展开来讲,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所包含的四个方面内容大家要了解一下:

  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列宁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一系列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思想在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如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党的“三大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中国共产党怎样夺取政权的问题。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九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第三,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问题上,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提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了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在依靠力量方面,提出了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九,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一个“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要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党兴旺发达的依据。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有六个小点:

  第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第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有创新意识。

  第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第五、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第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同学们,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着党的先进性。要保持党的先进性,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你们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党员是民族的中坚,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才能从思想上真正入党。

  思考题: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表述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中国共产党是先锋队组织。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着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十六大通过修改的新党章比十五大通过的新党章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在党的阶级基础方面,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样,党的群众基础更广泛、更坚实、更牢固。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就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与当前的近期奋斗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小康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党的先锋作用、核心地位、领导功能、执政意识、工作重点等更加明确,更加具体。

  3、坚持和保证党的性质永不变色,就必须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十六大《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起作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这是十六大的一个伟大决定,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党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的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坚持和保证党的性质永不变色,就必须始终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的最精辟的注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历史使命的高度概括。共产党人之所以具有先进性,决定了他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历史使命的必然承担者。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的党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

  第二,怎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怎样忠实地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呢?

  首先,要增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阶级、阶层或政党的成员,对他所承担的历史任务、历史责任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自觉意识。这种意识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党员的责任就是完全彻底地为党的事业奋斗。

  其次,要增强大局意识。共产党员随时随地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要以人民的利益这个大局为重,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为人民的安危着想,尊重科学,尊重人才,以人为本。

  再次,要增强团结意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一个单位、一个学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论有多少艰难困苦,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就能无往不胜。党史上的例子很多,红军长征时期,可谓天上有飞机,陆地上有大炮,前有堵敌,后有追兵;吃树皮、啃草根,但党的团结、红军的团结,终于胜利到达延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困难,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朝战争后,我们党又动员全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最后打败了美帝国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全党空前团结在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的周围,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长足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四,还要有忧患意识。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号召全党同志要保持“两个务必”:一是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要再接再励,将革命进行到底;二是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严防贪污腐化,严防糖衣炮弹的攻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大召开后又重提“两个务必”,告诫全党,这是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其五,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充分发挥大学生和科研机构在知识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提倡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努力做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我们大学生要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敢想,敢闯,善想,善闯,争取为党和人民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

  第三,怎样把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与个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青年大学生是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增强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为毕业后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奠定牢固基础的时期。青年学生积极创造条件入党,努力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实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与个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成才紧密结合起来。

  首先,要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与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努力学习科技、掌握科技、应用科技,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水平,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也才能实现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否则,科技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萧条;百姓贫穷、人民贫困、国家弱小,必然受人欺凌,必然受人任意宰割!

  其次,要努力改造世界观,用中国和世界的先进文化成果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继承、发扬、发展这些先进文化。先进文化是社会制度,生产力变革的开路先锋、智力支持和政治保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都是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与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的典范,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改造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其三,要把“全面发展为人民”与“人民助我成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为我们大学生成才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花费了许许多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的是要求我们将来成为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为的是要求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展现才华,建功立业。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要认真思考,发展成才为什么?这是新时期要求入党的青年必须思考的基本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每个加入党的人,面对血与火的考验,都要思考:参加革命为什么?当了干部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任何意志薄弱的、信念不坚定的、缺乏革命意志的人都将被历史的洪流淘汰,奉献和牺牲是检验共产党人的试金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容易使一些投机分子混入党内,也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麻痹大意,丧失警惕性和自觉改造自己的意识,甚至蜕化变质。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教导我们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就不容易解决。我们新时期的大学生成才为什么?入党为什么?将来毕业后为谁服务?这的确值得深思。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们是要求进步的,毕业以后是会服从党和人民的需要,到农村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当教师,当工人,或者办企业,干一番事业的,是能够很好地展现自身的

  才华的,也是能时刻牢记自己为振兴中华而奉献一切的誓言的。

  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一段富有哲理的话: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他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让我们大家以此共勉,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和崇高人生追求而奋斗!


藏族的传统节日

  1、藏历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

  在九百五十多年前,即农历丁卯年(公元1027年),藏族开始了藏历年。藏历年是一种节日习俗,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每年藏历正月一日开始,三至五天不等。藏历十二月初,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家家户户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在藏历年中,其饮食风俗习惯,虽然吃的东西不一样,但是过的习惯跟汉族是一致的,如大年三十或者二十九,吃年夜饭,出息晚上,大家人再聚到一齐,各家要吃面团突巴(古突)。年初一要预祝新的一年好运气,分别再拜年。初二回礼,相互送礼物,并且穿新衣服。

  藏历新年期间,在广场或空旷的草地上,大家围成圈儿跳锅庄舞、弦子舞,在六弦琴、钹、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挨人地踏地为节、欢歌而和,孩子们则燃放鞭炮,整个地区沉浸在欢乐、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在城乡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在牧区,牧民们点燃篝火,通宵达旦地尽情歌舞。民间还进行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

  2、上九节(农历正月初九)

  流行于宝兴县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举行。是日,人们汇集到山下,举办灯会和表演狮舞等,尽情欢舞高歌。夜晚,举行别具一格的男女对垒摔跤,结果常常是男败女胜,引起轰堂大笑,将节日活动推向高潮。

  3、谢水节(农历三月初六)

  流行于冕宁县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初六举行。其主要资料是求雨和祈子。是日,喇嘛带上用糌粑做成的青蛙、蛇和癞蛤蟆,每家随去一二人。来到水沟边,喇嘛一边念经一边把糌粑做的动物放到水中。回到时,大家打着雨具,嚷嚷闹闹,表示雨已下起来了。之后,人们去敬一个圆形的塔子。塔内放有一把刀子和一个小锣锅,代表生育。久婚无子的妇女向塔神许愿,祈求生子。敬塔后生了孩子的侬,该日要去敬塔还愿。

  4、转山会(农历四月八日)

  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流行于甘孜、阿坝藏族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八日诞辰时,有九龙叶水为其沐浴,故又称沐佛节。每年这一天,甘孜藏区远近群众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跑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们先到寺庙里燃香祈祷,焚烧纸钱。然后转山祭神,祈求神灵保佑。转山后,支起帐篷进行野餐,演藏戏。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在此期间,人们还要举行物资交流活动和其他文化体育活动。

  5、白马歌会(清明节前后)

  为白马藏人节日习俗。流行于平武县,每年清明节前后举行。白马藏人能歌善舞,传统的文化活动在汉区的春节期间举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文化的传入,他们萌生了创立自我节日的愿望。有关部门因势利导,于1982年举行办了首届山寨歌会。从此约定俗成每年举办一次。

  6、林卡节(藏历五月一日左右)

  藏语称“孜木林吉桑”,意为“世界欢乐日”。也有人称之为“郊宴”。是西藏自治区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娱乐日。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左右举行,节期不定,有些地方长达十多天。届时,藏族群众扶老携幼,带上食品、青稞酒、酥油茶、卡垫、帐蓬,以及各种娱乐用具和乐器,来到幽雅恬静的林卡(藏语音译,意为园林、花园,其中多植柳树,所以民间又把逛林卡称之为“耍柳林子”)。在草坪上、古树下支起白色的帐蓬,围上几块床单或塑料布,铺上卡垫,一边弹六弦琴,一边喝酥油茶或青稞酒,欢聚野宴。有的打扑克,有的下棋、打克朗球或聊天谈笑,还有的在绿草地上欢歌漫舞。此外,节日期间,还要举行一些宗教仪式和骞马、射箭等文体活动。

  7、采花节(历五月初五日)

  南坪县博峪一带藏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举行,节期两天。传说,很久以前博峪是一个荒僻的山沟,人们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以树叶和兽皮做衣服。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叫莲芝的姑娘,她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教会了当地人们开荒种地和织布缝衣,还采来百合花为人们治病。有一年五月初五这天,莲芝上山采花,被镍风卷下悬崖摔死了。人们很悲伤,便在这一天上山采花纪念她。久而久之,构成了采花节。

  8、赏花节(农历六月)

  又称看花节,流行于马尔康一带。每年农历六月举行,时间一般3-5天,有的地方长达10余天。人们带着食品、帐篷,骑着骏马,成群结队到野外游玩,欣赏山花。他们搭好帐篷,熬好酥油茶,盛满青梨酒,一边吃喝,一边赏花,一边祝福。晚上,燃起篝火,高歌欢舞。节日期间,还要举行摔跤、赛马等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机会。

  9、黄龙寺庙会(六月十五日)

  黄龙寺庙会是阿坝州藏、羌、回、汉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在松潘县黄龙寺举行。座落在阿坝州松潘县岷山南麓丛山中的黄龙寺,它背依海拔5700多米岷山主峰雪宝项,因山顶上的清泉带着钙质飞腾而下,铺满了一条乳黄色、犹如一条黄龙飞腾而下的自然奇景,镶嵌着3400多个大小彩地,它们相互连接、五彩交辉。后人建寺,以庙会吸引邻近省、州、县信众朝拜,逐渐构成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六月初十起,各地游人或骑马,乘车或徒步,带上炊具、帐篷来到那里旅游。集会上,人们不但要观赏黄龙寺的风光,而且举行藏戏表演、民歌对唱;青年壮士们,还要进行摔跤、射箭等活动。六月十五是节日的高潮,黄龙寺及周围的山腰林间排满各种土特产品,构成盛大的物资交流会。老人们进寺烧香,祈祝祷一生平安。年轻人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10、观花节(农历六月十八)

  藏语叫“若木鸟”,是观山的意思,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八举行,一般是以各村寨为主,一齐下帐房游耍,每次的活动,少则三四天,多则十来天。过观花节期间,人们向前来参加游玩的客人敬献哈达,并热情地迎进帐房,盛情款待。到了夜晚,男女老少手拉手,在舞队首领手中的串铃伴奏下,围着篝火,踏着优美的舞步,唱着民歌、载歌载舞,以至通宵达旦。

  11、赛马会(农历七月一日)

  流行于红原县等地。每年农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一天。赛马是是藏族民众十分喜爱的一项活动,它不仅仅是农牧闲暇之余集合、交流农牧业生产经验的场所,而且是藏族人民精神的展示。在所有民间传承流播的藏族节日中,几乎都少不了赛马活动。赛马不仅仅以母题形式在节日中显现,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对马浓郁信仰之上的藏族人民,就构成了这样一个民族传统的“赛马节”,并且此项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届时,该县及附近各地藏族群众身着传统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直到赛马场,进行多种形式的赛马活动。有群众比赛速度的,有分队进行接力比赛的,有表演跑马射箭的,有表演赛马技巧的,十分热闹。赛马结束后,人们就互相交换土特产品。

  12、沐浴节(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举行,历时7天)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澡),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在西藏至少有七八百年的历史。藏族人民按佛教说法,青藏高原的水具有八大优点,即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不损喉,八喝不伤腹。因此七月份被人们称为沐浴的最佳时间。时值夏末秋初,万里高原风和日丽,天高云淡。

  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牧区,男女老少全家出动,来到河边溪畔欢度一年一度的沐浴节。届时,藏族人民携带帐篷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纷纷来到拉萨河畔、雅鲁藏布江边,来到青藏高原千江万湖旁争相下水,尽情在水中嬉戏,游泳。他们在河滩草坪树荫下搭起帐篷,围上帐幕,铺上卡垫。老年人在河边洗头擦身,年轻人在河中洗澡游泳,孩子们在水里嘻戏打水仗,此时的妇女们也毫无顾忌地尽情沐浴,把身体和全家的衣物都洗得干干净净。

  休息时,一家人围坐在帐篷里,品尝芳醇的青稞酒和喷香的酥油茶。帐篷里时时飘出阵阵欢声笑语。沐浴节这七天中,人们不仅仅天天来到河边沐浴,还要把家里所有的被褥统统清洗干净,所以沐浴节既是藏族人民所喜爱的传统节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彻底的、群众性的卫生活动。

  13、望果节(秋收时期,历时一至三天)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历史,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望果”是藏语译音,“望”藏语意思是田地、土地,“果”意为转圈,意为“绕地头转圈”。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十分盛行过“望果”节,其他地方也有,但节日称呼有所区别,拉孜、定日一带,称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工布巴拉雪山周围是半农半牧区,称为“帮桑”,即吉祥草地,时间差不多,都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举行。解放前,藏族是在“鸟王”——大雁南飞的季节到来之前过望果节。望果节是藏族重要的文化现象,关于它的来历、仪式、地或性特色多姿多彩。

  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本教教主请教。教主施旨,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望果”节历时一至三天,于秋收前择吉日举行。每年这天,藏族人民都身穿节日盛装,有的打着彩旗,有的抬着青稞、麦穗扎成的丰收塔,丰收塔上系着洁白的“哈达”,举着标语,有的敲锣打鼓,唱着歌曲和藏戏,有的抬着毛主席像,绕地头转圈,绕圈后,人们携带帐篷,青稞酒,一边说古道今,一边狂欢畅饮,有的还举办传统的赛马、射箭、赛牦牛、骑马拾哈达和歌舞、藏戏比赛。商业部门也组织物资交流,供应民族特需商品和日用百货,收购土特产品。望果节过后,开始了紧张的秋收播种。

  14、俄喜节(农历腊月初七日)

  为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木里县一带。节期在每年农历腊月初七日。传说,古时候木里一带很富庶,西藏和云南的八个藏族支系千里迢迢迁来居住,定居那天,是腊月初七日,人们聚集在一齐唱歌跳舞,纵情欢乐。以后,每年这一天都要举行纪念活动,世代相传,成为固定节日。节日前一天,各家忙着准备丰盛的食物。节日这天,全家围坐在一齐,举杯畅饮。按习惯,要让猫和狗饱餐一顿,如果它们先吃肉后吃饭,就兆示着来年风调雨,农牧业丰收。夜晚。人们围着一堆堆篝火。对唱山歌和跳舞。

  【相关阅读】

  藏族的风俗习惯

  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能够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丧葬习俗

  西藏人死后有六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只有圆寂的达赖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4万两黄金。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一般是不欢迎不被允许的人去观看的。因为这是藏族的秘密,就应持续尊重。在雅鲁藏布江南部少数藏族区域依然保留有树葬的习俗,将逝去的亲人包括成胎儿在母体中的形态悬挂于树干上。

  藏族的风俗习惯

  美丽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的葬礼,目前仍沿袭着传统的习俗。外界人不知“天葬”是怎样回事,觉得很神秘。其实,每个民族有自我特定的风俗,嫁娶婚丧,各自都有独特性。这其实是企图利用行政手段干涉民族风俗习惯的拙劣做法,结果必然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人的心理起着很大作用,已经构成的观念是无法随着一纸公文得以改变的,更何况这是当地人民的精神寄托。尤其是信仰宗教的人认为,天葬寄托一种灵魂升上“天堂”的愿望。

  藏族通行天葬(即鸟葬),僧人圆寂和某些在林区生活的百姓亦行火化,然而收获季节忌行火葬。此外,土葬和水葬除因条件限制,一般认为是不吉利的。妇女分娩要离开居室或到他处。

  民族禁忌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理解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之后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口时,务必一饮而尽。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务必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服饰特色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一样的地域,有着不一样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个性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哈达”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藏族广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服饰多姿多彩、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尤以珠宝金玉做为佩饰,构成高原妇女特有的风格.

  藏袍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种类很多,从衣服质地上可分锦缎、皮面、氆氇、素布等、藏袍花纹装饰很讲究,过去僧官不一样品级,严格区分纹饰。藏袍较长,一般都比身高还长,穿时要把下部上提,下摆离脚面有三、四十公分高、扎上腰带。藏袍可分牧区皮袍、色袖袍、农区为氆氇袍,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无袖女长袍和加珞花领氆氇袍,男女穿的衬衫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男衬衫高领女式多翻领,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长40公分左右。跳舞时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十分优美。

  帮典

  帮典——即围裙,是藏族特有的装束,是已婚妇女必备的装饰品,帮典颜色,或艳丽强烈,或素雅娴静。

  藏帽式样繁多,质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氇帽等一二十种.藏靴是藏族服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常见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线皮革做的。

  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

  民族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务必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去藏区旅游除了了解藏族风俗习惯,还就应了解藏族的传统节日增加旅途的趣味;藏族的传统节日有:藏历年、摆花节、送魔节、亮宝会、充曲、世轮金刚节、萨噶达瓦节、雪顿节、沐浴节、望果节、降神节、仙女节、燃灯节、驱鬼节。

  献哈达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是藏语,即纱巾或绸巾。它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宽约20厘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世界地球日是几月几日

  问题:

  世界地球日是几月几日?

  答案:4月22日

  【相关阅读】

  世界地球日(WorldEarth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基本介绍

  最初的地球日选取在春分节气,这一天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昼夜时长均相等,阳光能够同时照耀在南极点和北极点上,这代表了世界的平等,同时也象征着人类要抛开彼此间的争议和不一样,和谐共存。传统上在很多国家都有庆祝春分节气的传统。早期联合国也在每年的春分举行世界地球日的活动。

  1970年在美国的“地球日”运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它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组织环保活动成为一种惯例,在美国,地球日这个名号也随之从春分日移动到了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题也转而更加趋向于环境保护。此后,地球日的影响越来越大。1990年4月22日这一天,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举行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参加人数达几亿人。从那时起,“地球日”才具有国际性,成为“世界地球日”。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在每年的4月22日都举办“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状况确定活动主题。

  发展历程

  1969年美国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在美国各大学举行演讲会,筹划在次年的4月22日组织以反对越战为主题的校园运动,但是在1969年西雅图召开的筹备会议上,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提出将运动定位在于全美国的,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草根运动。

  1969年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大学校园内举办环保问题讲演会,海斯听到这个推荐后,就设想在剑桥市举办一次环保的演讲会。于是,他前往首都华盛顿去会见了尼尔森。年轻的海斯谈了自我的设想,尼尔森喜出望外,立即表示愿意任用海斯,甚至鼓动他暂时停止学业,专心从事环保运动。于是,海斯毅然办理了停学手续。不久,他就把尼尔森的构想扩大,办起了一个在美国各地展开的大规模的社区性活动。举办“地球日”的主意就这样构成了。他选定1970年4月22日(星期三)为第一个“地球日”。就在那年的4月22日,美国各地大约有2000万人参加了游行示威和演讲会。

  美国的1970年正是个多事之秋,光纤织物被发明了出来,“阿波罗13号”的杯具导致登月计划的失败,在南卡罗来纳州萨瓦那河附近一家核工厂发生泄露事故,当时的美国人,终日呼吸着豪华轿车的含铅尾气。工厂肆无忌惮地排放着浓烟和污水,却从不担心会被起诉或者是受到舆论的谴责。“环保人士”凤毛麟角,他们只是列在字典里的单词,却很少能够被人所重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次“地球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鉴于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美国国会在“地球日”这一天休会,近40名参众议员分别在当地集会上讲话。伦特·杜贝斯、保罗·埃利希以及拉尔夫·纳德等美国的名流发表了演讲,阐明集会的重要好处。25万人聚集在华盛顿特区,10万人向纽约市第五大街进军,支持这次活动。

  这一天全美有2000多万人、1万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以及各大团体参加了“地球日”活动。人们举行集会、游行和其他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幅画和图表,高呼口号,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被誉为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这次活动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

  1970年4月22日的“地球日”活动,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它推动了西方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如美国就相继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和濒危动物保护法等法规;1970年的地球日还促成了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成立,并在必须程度上促成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成立,国际性环境组织——绿色和平组织的建立,以及保护环境的政府机构和组织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增加,“地球日”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日”也就成为了全球性的活动。此刻人们普遍认为1970年4月22日在美国发生的第一届地球日活动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性环境保护运动,这次运动催化了人类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已开发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进程,并且直接催生了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而1970年活动的组织者丹尼斯·海斯也被人们称为地球日之父。

  这次运动的成功使得在每年4月22日组织环保活动成为一种惯例,在美国地球日这个名号也随之从春分日移动到了4月22日,地球日的主题也转而更加趋向于环境保护。

  活动推广

  由于环境保护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1990年第二十届地球日活动的组织者期望将这一美国国内的运动向世界范围扩展,为此他们致函中国、美国、英国三国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呼吁他们采取措施,举行会晤缔结关于环境保护议题的多边协议,协力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同时地球日的组织者还呼吁全世界愿意致力环境保护的政府在1990年4月22日各自动员国民开展环境保护运动。地球日活动组织者的倡议得到了亚洲、非洲、美洲、欧洲许多国家和众多国际性组织的响应,最终在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有来自140多个国家的逾2亿人参与了地球日的活动。从此世界地球日成为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建立民间组织

  在第一个“地球日”成功举办后,各国的政府环保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纷纷成立,“地球日”也因此成为多个国家共同的环保纪念日。1990年4月22日,“地球日”成为第一个“国际地球日”,有全球141个国家、2亿人参与,成千上万的各项活动在全球各地展开。参与团体举办座谈会、游行、文化表演、清洁环境等活动来倡导“地球日”精神,并进一步向政府施压,期盼引发更多关注与政策的制定。据“地球日”国际协调员麦格拉尚说,140个国家的团体制定了与“地球日”有关的活动。这次活动的规模比20年前举行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大得多,很多国家把星期日(1990年4月22日)定为举行一周活动的高潮。

  地球日网络

  20世纪90年代,“地球日”的发起人创立了“地球日网络”组织,将全世界环保主义者联合起来推动“地球日”活动的开展。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但人类的活动却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能源燃烧排放的超多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引发的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保护地球资源环境、寻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已刻不容缓。倡导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向可持续模式转变。该计划呼吁公众维护三条核心原则:消除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靠性,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创造一个“无碳”的未来;承诺个人消费习惯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贴合;建立“绿色经济”,透过为贫困人群创造“绿色岗位”使其脱贫,并将全球教育体系转变为环保型。

  日期确认

  2009年4月22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透过决议,决定将今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这份决议由玻利维亚起草,得到了50多个国家的联署支持。决议说,地球及其生态系统是人类的家园,人类今后和未来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需求之间实现平衡,务必与自然界和地球和谐共处。

  决议呼吁各国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社会团体以及非政府组织等有关各方以适当的方式庆祝“世界地球日”,提高人类对保护地球及其生态环境的意识。

  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在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在《世界人权宣言》透过60年后,地球母亲的权利也最后得到了承认。他呼吁联合国会员国思考制订《地球权利宣言》,以确保地球和所有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联大主席布罗克曼说,人类不拥有地球,而是属于地球。他说,透过设立“世界地球日”,联合国呼吁各国重视人类和地球的福祉,把爱护地球和保护日渐稀少的自然资源作为共同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