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2 14:45:19
谜底:上海
解析:长江口就是海,船出长江口后,当然要“上海”了。
音乐家的小故事(一):
莫扎特的故事
莫扎特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1部歌剧。他仅仅活了36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他1756年出生在奥地利,他的父亲是宫廷乐团里的小提琴手,也是一名作曲家。由于父亲是佚名音乐家,家里的孩子都受到父亲的培养和熏陶,在莫扎特3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正在琴房教姐姐弹钢琴,莫扎特搬来一个小凳子在一边观看,他开始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以后,每当爸爸教姐姐弹琴的时候,他都在一边听,莫扎特的记忆力个性好,只要是他听过的曲子,他都记得,每当姐姐弹错音乐的时候他都能准确的指出来。
在莫扎特的指指点点中,父亲发现了儿子的天才,于是当莫扎特4岁的时候,父亲便开始教他弹琴了,莫扎特年级虽小,许多技巧复杂难度大的协奏曲他都背诵下来,还弹的很好。
4岁的小莫扎便常常向家人展示他的音乐才华,每当家人吃晚饭的时候,他都要献上一曲给大家消遣消遣。个性是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他更是喜欢变现自我,他常常不管你允许不允许,便跑到钢琴边上弹了起来,凡是听他弹过的客人,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
5岁的时候,刚上一年级的小摸着特便会自我创作各种曲子了,这个城市里的人们都明白他们家出了一个音乐小天才。
在家里,经常有爸爸的2位朋友来练小提琴,这2个朋友是和爸爸一齐同台演出的小提琴手,有一天,莫扎特在听见爸爸和朋友们在客厅里演奏3重奏的小提琴曲,于是他自我也拿着小提琴来到客厅,平时摸着特主要是跟爸爸学钢琴,爸爸教他小提琴纯粹是为了调节。
“爸爸,我来担任你们的第2小提琴手,行吗?”
“不行,这个曲子你还没有练习过”
“我能够看着谱”
“行行,就让我们的小天才试试吧”,在一旁的第二小提琴手发言了。
就这样,莫扎特跟着爸爸和另一位叔叔一块演奏了小提琴3重奏,演奏结束了,三个大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了,大家都看着小莫扎特,为他的才华目瞪口呆。
“天啊,你这小家伙真是一个天才”
莫扎特的父亲发现自我的儿子的确在音乐方面具有才华,为了让孩子们开阔眼界,父亲便带着孩子们到外地去演出,6岁的莫扎特和姐姐一齐到维也纳、荷
兰、慕尼黑等各地演奏,他们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尤其是莫扎特的表演,听众经常要莫扎特加演好多曲子。
在莫扎特14岁那年,他遇到了音乐大师巴赫,巴赫十分喜欢这位音乐天才,于是亲自指导他的演奏和作曲。莫扎特一声创作的音乐领域有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等。莫扎特还写了超多的嬉游曲小夜曲、舞曲等。在这些风俗性的作品中,莫扎特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因素。反映了他和民间音乐的联系。
总的说来,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音乐领域。它们反映了18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完美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
音乐家的小故事(二):
巴赫的故事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SebastianBach)于1685年3月31日出生在德国,在10岁时父母就双双去世,只好到外地他大哥克里斯多夫处居住。克里斯多夫曾向管风琴大师学琴,并拥有一本大师的手抄本乐谱,他把乐谱锁在书房一个带格子门的柜子里,十分保密。小巴赫具有强烈的求知愿望,这本乐谱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大宝藏。于是,在一个明月之夜,小巴赫偷偷溜进哥哥的书房,用小手伸进格子门橱里把乐谱卷起拿出来,借着月光抄写。六个月后,竟然抄完了一整大厚本乐谱。不幸的是,当其哥哥发现后,竟粗暴的把谱子没收了。巴赫并没有因此怨恨哥哥,他在悼念哥哥的讣文中满怀感情的叙述了这一“天真无邪的欺骗行为”。
外出求学
在巴赫成长的年代,贫穷落后的德国,交通和乐谱印刷尚不发达,要想向著名的大师们学习,除了抄录他们珍贵的乐谱手抄本,就只有亲自拜访他们,聆听他们的教诲。这对于家境贫寒的巴赫来说,注定要踏上一段段艰辛的求学之旅。
15岁时,巴赫离开了哥哥,徒步300公里前往吕内堡学习。在吕内堡圣米歇尔教堂学习期间,他结识并熟悉了该城的管风琴大师伯姆和他的音乐;巴赫还多次徒步一整天前往汉堡聆听赖因肯的演奏,还有一次徒步两天前往策勒聆听那里法国风格的宫廷乐队的演奏。
在一次从汉堡回到吕内堡的途中,他没有了路费,饥饿难耐地坐在路边一个小饭馆旁歇脚。突然饭馆窗户里扔出两个鱼头,巴赫连忙过去捡起来想以此充饥。没想到鱼头里藏著两个金币,原先这是好心人对他的施舍。巴赫感激万分。这下他不仅仅填饱了肚子,还凑足了下次去汉堡的路费。
1705年,巴赫已经担任阿恩施塔特新教堂管风琴师一职,他向教堂当局请假去吕贝克聆听著名德国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的管风琴作品演奏会。在那里他被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迷住了,待了四个月才回到。为此他受到了教会当局的训斥。
管风琴之王
巴赫可称得上是“管风琴之王”。管风琴是巴赫一生的主要创作工具,也是最能体现他演奏艺术的乐器。巴赫生前作为一个管风琴演奏家的名气远超过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声望。巴赫首创了五指并用的管风琴演奏技巧(此前的音乐家很少用拇指触键),并高度发展了运用踏板的技巧。
1714年底,巴赫访问了卡塞尔城,为弗里德里希亲王演奏了管风琴,引起了轰动。时隔多年后,有人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他的脚在踏板上飞行,仿佛是长了翅膀一样,使得声音像暴风雨中的雷鸣闪电一样在回响。亲王脱下手指上的戒指赠给了他。试想,如果巴赫熟练的脚也得到这样的赠与,那么亲王又将以何物去奖励他呢?”
一位著名音乐家在巴赫逝世后这样评价他:“就像希腊只有一个荷马,罗马只有一个维吉尔,德国也只有一个巴赫。无论是在作曲艺术或管风琴和羽管键琴的演奏上,全欧洲迄今还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将来也不会有人能超过他。”
巴赫的另一样绝技是即兴演奏。他的儿子之后回忆说,父亲经常即兴弹奏不可名状的美妙旋律,一连几个小时都不停,没有一首谱写下来的曲子能够与之相媲美。1720年,巴赫前往吕贝克访问了97岁高龄的管风琴大师赖因肯,并根据他的主题即兴演奏了幻想曲《在巴比伦河畔》,一连两个小时,才思化作美妙的音符汩汩流淌出来。赖因肯惊叹道:“我原以为这门(即兴演奏)艺术已经死去,此刻我看到它在你身上还活着。”
据说巴赫还喜欢到郊外乡村简陋的小教堂弹奏。有一次,一位久闻巴赫大名但并不相识的乡村风琴师听过巴赫用简陋的管风琴弹出了惊人美妙的音乐时,他对眼前这位非凡的陌生人说:“您如果不是伟大的巴赫,就是一位来自天堂的天使。只有他有这样的技艺!”
入土难安
1750年7月31日,巴赫入葬于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的南墙下,没有墓碑或任何纪念物。因此,他的准确墓址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近一个世纪后,人们才又记起了这位音乐大师。1850年成立的巴赫学会为了弥补前人忽视大师的罪过,决定在1885年即巴赫诞辰200年之际重修巴赫的陵墓。然而,世事沧桑,风物全非,墓地已是荒烟蔓草,巴赫墓址已不可寻。无奈,莱比锡市政委员会只好在墓地南墙钉了一块铭牌,上面刻着: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750年7月31日葬于此处”
又过了9年,教堂墓地翻修,推倒南墙,挖掘地基,这才有了一个寻找巴赫遗骨的机会。但是1750年下葬在此的有1000多人,寻找巴赫遗骨无异于大海捞针。幸好查点纪录才明白,这1000多人中,只有12人是用橡木棺材盛殓的,而巴赫就是其中之一。
1894年的一天掘出了三副橡木棺材,其中一副有一成年男性骨骼,身材不高,头部很大,额头略平,下巴厚重,眼窝深陷。经与巴赫肖像比较,又经科学的检验,认定这就是巴赫的遗骨。随后,遗骨被装入一口厚重的石棺,安置于圣约翰教堂的祭坛下。石棺上简洁而庄重的刻着: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
又过了半个多世纪,由于二战战火的破坏,巴赫的棺材又于1950年迁往圣托马斯教堂。就这样,巴赫在他死后200年才真正入土为安。他虽没有像亨德尔那样享受国葬,极尽哀荣(亨德尔葬于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可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却也没有像贫病交加死去的维瓦尔第那样,被草草埋在乱葬冢,让后人永远无法寻觅。巴赫的一生可谓生得踏实,死得平凡,但他却在平凡的生和死中铸就了一种超越生死界限的伟大。
音乐家的小故事(三):
贝多芬的故事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十分高,期望自我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把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息。
一天,教堂的钟声都已经敲了12下了,贝多芬还在练习,他务必等到父亲回来检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觉,母亲看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的贝多芬,垂怜的对他说:“孩子,都12点了,先去睡觉吧。”
“不行,爸爸等会回来看见我没有练琴,会打我的。”
妈妈对这个酒徒的丈夫也没有办法,只好抱着贝多芬在琴边流泪,很快,贝多芬在母亲的怀抱睡着了,妈妈便把他抱上了床。
当钟声再次敲响的时候,贝多芬的酒徒父亲回来了,“那个小兔崽子呢,怎样不练琴了?”
“你不看看都几点了,还让孩子练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罢休啊?”
“对,你说的对”贝多芬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来到贝多芬床边,把贝多芬提了起来,母亲怎样拦也拦不住。
贝多芬迷迷糊糊的在琴上一边弹,一边闭着眼睛,尽管如此,贝多芬的琴声还是十分流畅自然。
“行,这还有点莫扎特的样貌。”父亲在一边高兴的说。
一晃几年过去了,贝多芬从4岁长到了8岁,经过4年的刻苦练习,他的钢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徒父亲也感到满意,于是便让他在音乐院举行了一次独奏音乐会,这次演出十分成功,父亲享受到了儿子成功的喜悦。
17岁的时候,贝多芬来到维也纳,他以十分崇敬的情绪拜见了莫扎特,莫扎特给了他一个很难的曲子让他即兴演奏,贝多芬的演奏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他说:“你们要注意这个孩子,他将来会惊动全世界的。”由于自我的刻苦努力,他最后在维也纳艺术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演出,而且演奏的都是自我的作品,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正当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的耳朵患上疾病,之后彻底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个残酷的打击,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打垮贝多芬,他还是靠顽强的毅力创造了超多优秀作品,在他的《命运交响曲》里,我们都能听到他和命运做斗争的声音。
1807年,贝多芬正住在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里来了一大批客人,他们都是当时拿破仑派驻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军官。公爵想请客人们听音乐,就派人去请贝多芬,但未向贝多芬说明状况。贝多芬不明就里,带着自我新写完的《热情奏鸣曲》兴致勃勃地赶来。进客厅一看,竟是一帮占领军,贝多芬当即就拒绝了公爵的要求。公爵恼羞成怒,竟然板起面孔对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贝多芬为李希诺夫斯基的无耻卖国行径愤怒到极点,他不顾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乐谱忿然离去,并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个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这样一封信:“公爵!您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全靠我自我。公爵此刻有的是,将来还有的是,而我贝多芬却永远只有一个!”
音乐家的小故事(四):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Strauss
小约翰.施特劳斯,老施特劳斯之子,奥地利小提琴家、指挥家、圆舞曲及维也纳轻音乐的作曲家。其创作以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被后人称为“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继承了先父和兰纳等前辈的传统,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他的父亲。他作有五百余首作品,主要是生活舞蹈性音乐,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舞曲、进行曲及一些轻歌剧等。他的创作核心是圆舞曲,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它表现手法为依据,旋律酣畅,节奏自由,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他还将源于德国南部性格温和的连德勒舞,改造成为结构简单、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的音乐体裁,在市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小约翰.施特劳斯曾带领乐队访问欧洲各国,使维也纳圆舞曲风靡全欧洲。他的圆舞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曲目。小约翰.施特劳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蓝色多瑙河》、《艺术家的生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美酒、感情和歌曲》、《皇帝圆舞曲》等,其中《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此外还作有《雷鸣电闪》等一百二十多首源自捷克的波尔卡舞曲及几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创作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卜赛男爵》等十六部轻歌剧,对于欧洲
轻歌剧的发展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
音乐家的小故事(五):
冼星海的故事
冼星海,曾化名“黄训”,原籍广东番禺县,1905年生于澳门贫苦的船工家庭。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靠母亲做佣工和祖父接济生活。他6岁进私塾。祖父病逝后,他失学而随母亲去了新加坡。他于1918年回国,因交不起学费而入了广州的岭南大学基督教青年会所办的义学,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此时,他已经表现出音乐方面的天赋
冼星海在音乐上可谓大器晚成。他在20岁左右才开始学拉小提琴,被同事们戏谑地称为“宰鸡能手”———拉小提琴像杀鸡一样难听。他刚到巴黎时,也是大部分时间用于解决温饱。之后,他遇到那里的中国留学生马思聪,并由他引见了法国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奥别多菲尔和音乐大师加隆。大师们钦佩他的毅力,破例免去了他每月各200法郎(约合10块银元)的学费。他根据唐朝诗人杜甫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创作的奏鸣曲《风》,排上了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节目单,并在电台播出,从此有了名气。
1929年,冼星海来到素有世界音乐文化中心的法国巴黎学习音乐。他靠在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等维持生活,在塞纳河畔梧桐树下几次晕倒,险些被法国警察送进陈尸所。之后,他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师从著名提琴家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杜卡斯,写下了早期作品《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风》等。1935年夏,他谢绝了巴黎音乐学院的挽留,回国投入抗日救亡。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兼学指挥。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的第一个中国考生,由于衣着不够华丽,险些被法国门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场。考试后,主考老师杜卡斯代表全体评委宣布:“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能够自我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冼星海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音乐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命运。冼星海在西方求学期间,饱受西方列强对弱小民族的歧视。回国途经伦敦时,英国海关竟不准他入境,被扣几个小时。回国后,他曾指挥上海工部局的管弦乐队演奏贝多芬《第八交响曲》,可这个乐队从指挥到演奏者却没有一个中国人。他深切体会到民族受压迫的苦难,从而走上追求革命的道路,并以音乐发出了解放的呐喊。冼星海从巴黎音乐学院学成回国成了名人。国民党想利用他写颂歌,惟利是图的商人也重金收买让他写“桃花窝里美人多”之类的商业歌曲,他都不为之所动。他精心为进步电影《复活》、《雷雨》、《大日出》、《夜半歌声》配曲,而且为了抗日救亡不要任何报酬。
在延安时期,冼星海不仅仅在组织上入了党,艺术创作也到达了崭新的境界。在全延安没有一架钢琴的状况下,他完成了一生中主要作品的大部分创作,而且为党培养出一大批音乐干部。就应说,这也恰恰是他周围革命环境影响的结果。冼星海与聂耳一样,把音乐当成争取大众解放的武器,人民也在歌声中永远记住了他们。
冼星海是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的先锋,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首大众歌曲、4部大合唱、2部歌剧(其中一部未完成)、2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一部交响诗、一部管弦乐狂想曲,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奏曲和超多的艺术歌曲,还写了许多音乐方面的论文。
音乐家的小故事(六):
舒伯特的故事
1797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附近郊区的李希塔尔,六岁开始学习钢琴,八岁开始学习小提琴1808年舒伯特进入了康维特音乐学院就读,并开始尝试作曲
舒伯特脾气温顺,如赤子般的纯真笑容经常挂在脸上,这使得他很受朋友欢迎,他身边一向都围绕著一群关心他的朋友,这些朋友有些在经济最困顿的时候接济他,有些人的诗作给予他创作的灵感,有些在舒伯特身前死後都极力推广他的音乐。虽然他作品数量颇丰,又完成了六首交响曲十六岁写出第一首交响曲,但是并没有任何经济支援。
舒伯特是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所作的600多首歌曲显示出卓越超群的曲调写作潜力。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大小调交替,充满戏剧性。在自然音体系和声基础上巧妙运用变化音;钢琴伴奏风格多样,他把和声、伴奏提高到与诗歌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诗与歌之间建立均衡的关系。他的交响曲均采用古典曲式,曲调抒情、和声独特、色彩巧妙,表现出浪漫风格特征。
舒伯特短暂的一生十分清贫,大部分时间靠偶然赚点稿费和亲戚朋友的接济度日。虽然他三十一岁就去世了,但却给后人留下了超多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被称为“歌曲之王”。在他十八年紧张不间断的创作活动中,舒伯特一共完成了一千一百多部作品,包括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六十七首歌曲等。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等。
他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他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他对之后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是欧洲音乐史中浪漫主义新型音乐体裁——艺术歌曲的第一个集大成者。在歌曲结构、旋律、和声以及钢琴伴奏诸方面,舒伯特都卓有贡献。一生共写了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多首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与《C大调交响曲(伟大)》、《死神与少女》弦乐四重奏、《鳟鱼》钢琴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鹅之歌》等。
在生命短短的31年中,舒伯特经受了贫穷、病魔的煎熬,却留下《魔王》等不朽作品,让人不得不追寻他生命的动力、创作的激情何在——那就是他为作曲生、为作曲死的信念
音乐家的小故事(七):
聂耳的故事
聂耳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昆明。聂耳从小喜爱音乐,1918年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利用课余时间,聂耳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并开始担任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
其实聂耳的原名并不叫聂耳,而叫聂守信。那麽聂耳的名字是怎麽来的呢?那里还有一段搞笑的故事。
聂耳天生听力个性好,这也能够说是音乐家的天份吧。他不但有音乐天份,而且他又具有表演的才能,擅于模仿各种人的声音和表情.有一次在明月歌舞团的联欢会上,他不仅仅表演舞蹈,还模仿各种人讲话的声音,还有一个更精彩的节目就是表演两只耳朵分别一前一后地动,这点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他这一举动把大家逗得大笑起来。从此他就在歌舞团出了名,成了大家公认的“耳朵先生”。他的听力好,也是促成这个外号的原因之一吧。当时他自我觉得这外号很富于幽默感,干脆改名为“聂耳”了,并在自用的便笺上印上了“耳、耳、耳、耳”,他的名字便由这四个耳字组成了,这样成了习惯,人们倒把他的原名聂守信给忘了。
聂耳在创作上最注重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大家都会唱的《卖报歌》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那是在1933年的秋天的一个傍晚,他约朋友周伯勋出去走走,他边走边对朋友说:这条路上有一位卖报的小姑娘,卖报时喊的名字很动听,想让周伯勋也听一听。当他们走到吕班路(此刻的上海重庆南路)口时,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来走去,匆忙地卖着晚报,她声音清脆、响亮、有顺序地叫卖着报名和价钱。聂耳走过去买了几份报,同时跟她聊了起来,明白她父亲有病,家庭生活困难。在回家的路上聂耳沉重地说:“很想把卖报儿童的悲惨生活写出来,要请田汉或者安娥写词”。
过了几天,安娥把词写好了,聂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词念给她听,然后问她有没有不适宜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说:“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铜板儿能买几份报的话也写在里边,我就能够边唱边卖了。”聂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词中添上了“七个铜板能买两份报”的句子。之后那位小姑娘真的一边唱一边卖,她的歌声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来。此刻聂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还活着,已成为白发斑斑的老人了。人总是要死的,但聂耳的《卖报歌》将长存于世。
1931年4月聂耳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发表《中国歌舞短论》,并因批评黎氏被迫离团。1932年1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1933年,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4月聂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主持音乐部工作,同时建立百代国乐队(又名“森森国乐队”)。这也是聂耳最多产的一年。1935年初,聂耳创作了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
“一·二八”以后,中共提出在文艺界发展党员,壮大左翼力量。年轻活跃的聂耳被列为首批培养对象。培养和联系人是上海左翼剧团联盟负责人田汉,之后介绍聂耳入党的也正是田汉。但在聂耳目前保留下来的十多万字的日记、文章、书札里,关于田汉的描述却很少,即使有,也大多是流水账式的记录,至多用“很好”这样的字眼笼统地表示一下。在田汉的眼里,聂耳最初只是一个有着不平凡经历的追求革命的贫苦学生,两人阅历、资历以及性格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这并不妨碍田、聂二人在音乐创作中的默契合作。
1933年至1935年两年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一同创作了《开矿歌》、《大路歌》、《毕业歌》、《码头工人》、《苦力歌》、《打砖歌》、《打桩歌》、《告别南洋》、《春回来了》、《慰劳歌》、《梅娘曲》、《打长江》、《采菱歌》、《义勇军进行曲》等十四首歌曲,几乎占了聂耳全部作品的一半。聂耳的处女作《开矿歌》是两人合作的开端。之后被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则是两人合作的巅峰。
1935年1月聂耳任联华二厂音乐部主任。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
音乐家的小故事(八):
肖邦的故事
肖邦1819年出生于波兰,父亲是一位家庭教师,母亲个性喜欢唱歌,在肖邦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母亲便一首一首的唱给肚子里的孩子听,她真期望,宝宝能听懂她的歌声,等到小肖邦出世以后,母亲也经常给肖邦唱波兰民歌,虽然那是肖邦只是一个喜欢哭哭闹闹的婴儿,但是每当听到母亲的歌声时,总是十分的安静。
在肖邦4岁那年,家里添置了一台钢琴,母亲常常带着肖邦边弹,边唱波兰民歌。
一天,肖邦自我爬上了钢琴上,去寻找妈妈平时给他弹奏的旋律,而母亲和父亲正在隔壁房间里商店给肖邦找一位钢琴老师呢,当他们听到钢琴房间里断断续续传来的琴声,他们惊呆了。
“莫非是肖邦在弹琴?”肖邦的父亲十分惊讶的问
“是的,是那首民歌”
他们急忙奔向了琴房,果然,肖邦正在凳子上用小手指头找琴键呢,就连父亲和母亲进来都没有听见,他弹的十分专心,明白父母在一旁听见肖邦把曲子弹完。
“孩子你真聪明”父亲一把抱住了肖邦。父亲在看到孩子的音乐才华以后,毫不迟疑的给他请了个钢琴老师,对他进行了严格正规的演奏训练。
老师不仅仅教他弹琴,还给肖邦讲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的成才故事,这样以来,肖邦在练习上更加刻苦了。不久以后,7岁的肖邦就学会了自我作曲。
8岁的时候肖邦便登台演出了,流水般的乐曲从一个8岁的孩子手中流淌出来,人们都惊讶不已。
有一年的夏天,肖邦的父母带着他到乡下去度假,在那里他听到了好多好听的波兰民歌,14岁那年,肖邦对波兰民歌已经到了迷恋的状态,他经常去乡间收集民歌,到农田干活听农民们唱歌,然后把这些歌曲记录下来。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19岁那年,肖邦以优异的成绩从音乐学院毕业了,第二年,他决定到法国去寻找艺术前程,从此,他开始了超多音乐创作,这些作品都带有浓厚的波兰民族色彩。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等曾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是肖邦很清楚自我的所长和所短,始终局限于钢琴创作。创作范围的局限丝毫不影响尚邦作为作曲家的伟大。他在钢琴音乐的领域内,不仅仅写下了超多杰出的作品,并且对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作品继承、发扬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初古典音乐的传统,大大地丰富了欧洲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天地,并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继续发展、各民族乐派的兴起,以及此后整个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包括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等),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声色彩丰富而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并常与波兰民间音乐、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在形式体裁上也是多样的,同样具有高度创造性。
音乐家的小故事(九):
古典音乐人——维瓦尔第ANTONIOVIVALDI
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巴洛克音乐的杰出代表。1678年生于威尼斯,1741年逝世于维也纳。
维瓦尔第的父亲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他幼年便从父亲那里得到音乐的熏陶,并且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资。维瓦尔第热衷于宗教与神职,并于1693年削发作了神父,之后竟生出一头红发,遂被人称为“红发神父”。
维瓦尔第在小提琴演奏与作曲技巧上素负盛名。他先后在教堂、慈善院的音乐学校任职,1718年任菲利甫亲王宫廷乐长,172年在维也纳任查理六世的乐长。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超多的音乐作品。维瓦尔第还先后访问过德国、荷兰等地的音乐名城。用心从事音乐活动,给当时欧洲各地的音乐界以很大的影响。
维瓦尔第确立了协奏曲的音乐体裁形式,并尝试交响乐的写作。这些都给之后的巴赫、亨德尔等音乐家以重大的影响。他的创作范围很广,早期以声乐、歌剧为主,中后期以器乐、协奏曲等作品为主。其中著名的小提琴12部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尝试》是传世的佳作。
维瓦尔第一生穷困,他在维也纳逝世时已是一个被遗忘的人。直到死去一个世纪后,他的作品才被人们发现。当他的音乐再度在世界乐坛上竞放异彩的时候,这位死于穷困的音乐大师已在维也纳的贫民墓地里躺了一百余年了。
音乐家的小故事(十):
古典音乐人——瓦格纳WAGNER
理查德.瓦格纳是十九世纪欧洲最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影响巨大的歌剧改革家。他一生所作的超多艺术探索与实践,给后代作曲家带来了不可泯灭的影响。
瓦格纳于1813年5月22日出生在德国莱比锡的一个小官吏家庭。他出生后才五个月,父亲便去世了。瓦格纳的继父是一位戏剧家、演员和业余画家,他对瓦格纳很关心,培养了他对绘画和戏剧艺术的爱好,这使瓦格纳从小就具备了良好的艺术修养,也是他之后创作歌剧时能自写剧本和歌词的原因之一。瓦格纳的艺术才能显露得很早,在上小学时,他就对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德国民间传说以及诗歌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音乐方面他也同样天赋过人,八岁时就能熟记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的片断,并能在钢琴上弹奏它的序曲和其它音乐片断。瓦格纳上中学后开始创作杯具剧本。十五岁时,当他听了贝多芬的交响乐后,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和鼓舞,并决心从事音乐事业。
1830年,瓦格纳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管弦乐作品《降B大调管弦乐序曲》,但是演出却遭到了失败。从此他便决心致力音乐理论的学习。1831年,他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音乐,得到了著名教师万里格的悉心指导,掌握了严格的作曲理论知识。在这期间,他写了不少作品,但上都是属于学生时代的实习创作,其中较为著名的有《C大调交响曲》等。
瓦格纳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在歌剧改革与创作方面。他一方应对当时德国歌剧舞台上的意大利和法国式歌剧那种肤浅轻佻的资料与风格抱有反感,一方面也看到了德国民族歌剧的许多弱点,于是他便以大胆的手法对歌剧艺术实行改革。他以歌剧应综合戏剧、美术和音乐为一体的观点为原则,创作了他称之为“乐剧”的新型歌剧。在这些歌剧作品中,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紧密地结合在一齐,创作出了一种整体的艺术美感。另外,他在歌剧音乐的写作中,加强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并独创了“主导动机”的新手法,使音乐形象变得更具体、更鲜明。
瓦格纳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大多充满宗教和神秘主义色彩。瓦格纳一生共写了十余部歌剧,其中最著名的有《黎恩济》、《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汤豪赛》、《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四部曲、《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等。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许多管弦乐序曲和钢琴奏鸣曲等作品。
瓦格纳的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具特殊好处,他的作品影响巨大,许多后代的作曲家都以他的创作力为榜样。现代“十二音体系”的建立者勋伯格的许多现代音乐写作手法,就是受瓦格纳的音乐、个性是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影响创作而成的。
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因心脏病在威尼斯逝世,终年七十岁。
音乐家的小故事(十一):
李斯特LISZT
“钢琴之王”李斯特,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和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同为欧洲“标题音乐”的倡导者和创立者。李斯特在他的一生中,努力探索并发展了浪漫主义音乐,把浪漫主义音乐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在音乐创作上,他打破传统的形式,大胆创造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尤其是他在钢琴演奏技术上的探索与追求,为现代钢琴演奏技术奠定了基础,开辟了现代钢琴演奏的道路。
弗朗兹.李斯特于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丁市埃斯特哈齐公爵庄园一个管家的家里。他的父亲是一个具有相当水平的业余音乐家。李斯特六岁时开始跟父亲学习钢琴,由于父亲严格要求和李斯特所具有的超人的音乐天才,他在钢琴演奏技艺上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1820年,九岁的李斯特在厄登布尔格举行了他的第一次公开演奏会。在那次音乐全上,年幼的李斯特以他那超群的天才技艺震惊了整个厄登布尔格。因此,他获得了几位贵族的资助,来到了欧洲文化名城维也纳继续深造。他拜当时欧洲著名的钢琴家车尔尼(贝多芬的弟子)为师学习钢琴,同时向萨里埃里(贝多芬的老师)学习作曲。1823年,李斯特来到巴黎,准备报考著名的巴黎音乐学院,但当时巴黎音乐学院院长、著名的作曲家凯鲁比尼却以他的外籍身份而拒绝他入学。这一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顽强的李斯特丧失信心,反到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他依靠其他关系,私下里跟随雷特和帕耶尔继续学习音乐,同时在巴黎频繁举行演奏会。刻苦的学习与磨炼使他很快成为了当时欧洲屈指可数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1824年,李斯特首次访问英国,获得了具大成功。在以后的几年里,李斯特频繁来往于欧洲各国,广泛进行旅行演出。同时他还结识了当时欧洲的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如肖邦、柏辽兹、帕格尼尼等,这些会见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和李斯特以后的创作活动都有很大帮忙。1847年,李斯特就任魏玛宫廷乐长,从此声名大振,成为欧洲音乐界的权威人士。
1865年,李斯特进了修道院,至死身着僧衣。从1870年起,他经常往来于罗马,魏玛,巴黎,贝鲁特之间。这段时间,他一面教学、传教,一面从事创作。1875年,李斯特创办了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并任院长,用心从事教学活动。他的弟子达五百多人,其中包括著名的钢琴家兼指挥家汉斯.冯.保洛等一些音乐英才。1886年,李斯特因肺病逝于贝鲁特。
李斯特的创作在十九世纪音乐艺术上具特殊代表性,属于较为激进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和柏辽兹一样,他也是标题音乐的支持者和推动者。他首创了标题交响诗这一新体裁。为标题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李斯特一生留下了一千多首作品,其中许多在这天的音乐舞台上仍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大约分为两类:钢琴音乐和交响音乐,此外还有许多歌曲和室内乐作品。李斯特的钢琴曲技巧辉煌,旋律具有浓郁的匈牙利民族风格,形式上也具有鲜明的独创性。他的钢琴代表作品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二十首匈牙利狂想曲和《b小调钢琴奏鸣曲》等等。在交响音乐方面,李斯特写下了二十首交响诗和两部交响曲,这些作品的文学资料和色彩都十分强烈,它们大都是取材于当时一些浪漫派作家如雨果、拉马丁、席勒等人的文学名著。其中著名的有《前奏曲》、《玛捷帕》、《塔索》等等
音乐家的小故事(十二):
古典音乐人——柴科夫斯基TCHAIKOVSKY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也是最早获得广泛世界声誉的俄罗斯作曲家,在俄罗斯文化史和世界音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840年5月7日,柴科夫斯基出生在沃特金斯克的一个矿山工程师的家庭里。他的童年时代就是在这个边远的乌拉尔山区度过的。柴科夫斯基幼年时就对音乐十分敏感和喜爱,当地流传的许多优美的民歌、渔歌给他留下了最初的音乐记忆。他的母亲是一位音乐爱好者,经常为他唱一些古老的俄罗斯民歌、浪漫曲和当时的一些流行歌曲。柴科夫斯基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最初的音乐启蒙教育,而音乐也开始在他那幼小的心灵深处逐渐孕育和萌芽,并开始接触一些欧洲著名作曲家的作品。
1850年,十岁的柴科夫斯基进入彼得堡的法律学校学习法律。虽然如此,他对音乐的热爱却有增无减。他常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钢琴、参加合唱,热心于各种音乐活动。1859年,十九岁的柴科夫斯基从法律学校毕业,到当地司法部门当了一名小官吏。这时,他再也按捺不住献身音乐的愿望,于是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业余学习作曲理论。1863年5月,他最后辞去了官职,毅然投身于音乐艺术道路。1865年,柴科夫斯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彼得堡音乐学院,并应尼古拉.鲁宾斯坦邀请担任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
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有着巨大创造力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他的音乐旋律优美感人,有时催人潸然泪下,有时又令人热精洋溢,但他的作品中总带有一种孤独压抑感。在他的音乐中,处处充溢着深沉悠远、壮美动听的俄罗斯民歌的旋律。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很多,资料和体裁也十分广泛。其中,最著名的有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还有《第四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等等。
1893年11月6日,这位为世界音乐艺术作出巨大贡献的作曲家在彼得堡逝世,终年仅五十三岁。
音乐家的小故事(十三):
勃拉姆斯BRAHMS
在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发展史中,勃拉姆斯是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继贝多芬以后的德奥古典音乐的直接继承者,同时也是浪漫主义和德国民间音乐的杰出代表。约翰尼斯.勃拉姆斯于1833年5月7日出生在德国汉堡的一个市民家庭里。父亲约翰.雅克是一位职业乐师,他能够演奏多种管弦乐器,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勃拉姆斯受父亲影响,自幼便喜爱音乐,向父亲学习小提琴、大提琴和圆号,在父亲的教导下走上了音乐事业的道路。
勃拉姆斯童年生活贫困,十三岁时就在酒店里为人伴奏,以帮忙父亲增加一些家庭收入。这时的勃拉姆斯已经开始显露出不一样寻常的音乐才华,就在这一时期,他开始尝试作曲,并写下了一百五十多首乐曲。这些作品虽然是勃拉姆斯为生活所迫而写,但它们却锻炼了勃拉姆斯的写作潜力,为他之后的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勃拉姆斯在十四、五岁时,已能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并开始了以音乐为职业的独立生活。作为一个青年作曲家,他已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作品。1853年,二十岁的勃拉姆斯离开了家乡汉堡,同小提琴家雷门尼一同前往欧洲各地旅行演出。在这次旅行中,经雷门尼介绍,勃拉姆斯结识了著名的匈牙利小提琴家约阿希姆,之后又在魏玛结识了李斯特,在杜塞尔多结识了舒曼。这些会见,对勃拉姆斯以后的创作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从这些前辈音乐家那里得到了许多帮忙。个性是舒曼,他首先发现了勃拉姆斯的惊人音乐天才并向公众热情地介绍这位天才青年音乐家。
勃拉姆斯的创作生涯较为曲折的。在十九世纪中期,新的浪漫主义艺术思潮已开始蓬勃发展,勃拉姆斯的艺术观点则倾向于古典主义,他努力持续和继承贝多芬式的古典音乐传统,在创作上也力求形式的完整。
勃拉姆斯音乐具有深刻的思想性,风格也较为庄重严肃。他的写作技巧极为高超,和声和配器手法丰富多彩。他的交响曲气势宏伟,而抒情小品又极为优雅动听。
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了超多的作品,他的创作几乎涉及到音乐形式的各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四部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协奏曲、几首管弦乐序曲、二十多首匈牙利舞曲以及《德意志安魂曲》和许多室内乐。
勃拉姆斯的作品中处处存在着德奥民间音乐的因素,这种纯洁、质朴的民间音乐元素在他的笔下到达了神化的境地。
勃拉姆斯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作曲家,由于他出色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奥古典音乐,音乐史上常把他和巴赫、贝多芬并列,称为近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三B”。
1897年4月3日,勃拉姆斯因患癌症在维也纳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音乐家的小故事(十四):
格里格GRIEG
爱德华.格里格是十九世纪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作曲家。他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主要创立者,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声望的钢琴演奏家。格里格于1843年6月15日诞生在那威卑尔根城的一个商人家庭里。他的父亲虽是个商人,但却十分喜欢音乐;他的母亲是一个很有修养的钢琴家。格里格从小受到家庭音乐环境的熏陶,很早便显露出了惊人的音乐才能。他五岁时就在钢琴上发现了九和弦,并开始对和声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六岁起,他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透过母亲的严格教导,他的音乐才能迅速增长。他在学习中超多接触了莫扎特、门德尔松、肖邦、舒曼等人的音乐作品。1852年,九岁的格里格创作了钢琴曲《德国主题变奏》。这首乐曲是他的处女作。
1858年,他在著名小提琴家奥列.布尔面前演奏了自我的作品。这位著名音乐家一眼便看出少年格里格的超人音乐才华。奥列.布尔说服格里格的父母,送他到莱比锡去继续深造。1853年至1862年期间,格里格一向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在这期间,门得尔松及舒曼的作品对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63年,格里格在丹麦会见了作曲家加代,他们之间的接触使格里格受到很大的启发。1865年至1870年的五年间,格里格两度访问意大利,并在那里结识了大音乐家李斯特。李斯特听了格里格的作品后对他大加赞赏,并亲自演奏了他的作品,这对年轻的格里格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1879年,他在莱比锡格万特豪斯音乐会上演出自我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获得成功。
格里格的早期创作风格受门德尔松和舒曼的影响很深,但自从他与挪威国歌作者、作曲家诺尔德拉克结识后,便逐渐对挪威民族音乐产生了新的认识。诺尔德拉克鼓励他钻研民族音乐,从挪威民歌中挖掘素材去创作富有那威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格里格对诺尔德拉克的观点十分赞同。此后他便刻苦地钻研挪威民族音乐,创作出多部具有北欧独特风格的优秀音乐作品。在格里格一生最成功的作品中,都能够感觉到那清新动人淡雅恬美的北欧特色,其美丽的旋律和别致的色彩令人感叹不已。
格里格创作的钢琴和歌曲富有特殊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以“小”为特点,因此有“小品大师”的美称。但是格里格也写过几部十分成功的大型音乐作品,如《a小调钢琴协奏曲》、《培尔.金特》第一、二组曲等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写有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一首大提琴奏鸣曲和钢琴组曲《霍尔堡》以及超多的艺术歌曲和室内乐作品。他的作品已成为挪威乃至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因而他被人们誉为“北欧音乐的巨星”。
1907年9月3日,格里格在自我的家乡卑尔根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音乐家的小故事(十五):
海顿HAYDN
约瑟夫.海顿于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顿的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母亲是个厨娘,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这使海顿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他的家境贫苦,为了学习,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到维也纳。海顿有着超人的音乐才华,八岁那年,被选为当时施台芳教会的儿童合唱团的团员。之后长大后,嗓子变声,被合唱团赶了出来,从此他流落街头,尝尽了世间的艰难困苦。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发现,并得到了他的救,才勉强活了下来。这个时期能够说是他一生最为艰苦的时期。虽然生活困窘,但他热爱音乐的信念从未动摇,他努力学习音乐,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哈齐的帮忙,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庭乐师。此后,海顿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由于他性格开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听起来总有一种宁静、乐观的感觉,而不象贝多芬的音乐那样具有强烈的斗争性。
海顿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构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
海顿的性格善良,诚恳而质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这些性格在音乐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他还热心关怀青年音家,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都曾向海顿求教,并且尊称他为“我们的父亲”。
海顿的音乐风格热情、典雅,充满了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他的音乐就象优美的田园诗一样。他总是用这种笔调来歌颂大自,歌颂生活。在他的作品中,还经常能够感受到鲜明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海顿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乐曲中充满了愉快而别致的情趣。
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作品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歌剧、神剧、清唱剧、交响曲、器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其它室内乐作品。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惊愕交响曲》、《午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和《皇帝四重奏》等。这些作品都与奥地利民间音乐持续着紧密的联系,深刻地反映出海顿纯朴、明朗、幽默和乐观主义音乐风格,并对后代音乐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海顿晚年两次访问伦敦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创作了《伦敦交响曲》。海顿一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欢庆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国庆”的重大好处。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
学习方法: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每个人都有生日,就连我们的祖国也有,你们明白祖国妈妈的生日是那一天吗?是的我们刚欢渡完祖国妈妈的第五十五个生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庆节的来历?(设计意图:了解国庆节)
2、同学们,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一就成了我国的建国日,中国,这条沉睡了百年的巨龙最后苏醒,再一次的屹立在东方。让我们一齐去见证这一庄严而又神圣的时刻吧。(出示开国大典历史资料)
3、回忆这庄严的场面,真是今人激动,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欢庆国庆的小诗,板书课题:欢庆大家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
如、申奥成功、神洲5号发射成功、奥运会取的32枚金牌、过年、欢度六一等
(设计意图:透过学生亲身体会,理解课题)
4、就让我们带着满怀激动的情绪大声的齐读课题:欢庆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课题中出现了一个生字宝宝,你们能叫出他的名字吗?(读“庆”)客人到咱们这,我们得请它进屋坐坐,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和“庆”交上朋友的?其他的生字宝宝也急着和大家交朋友呢,大家翻到书44页,赶紧把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们找出来,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
1、刚才小朋友找朋友的速度可真快,此刻老师就把要认识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谁来给大家(指名领读)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正音
2、检查自学状况。(出示课件)
A、看,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用喜欢的方式读出他们的名字吧。。。生:(自由读生字)
B、都读好了吗?让小火车开起来吧!(生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对了全班跟读,错了就指出错误)出示多音字:乐学生认读,教师提示:
注意乐是多音字,来读读这两个词:欢乐乐曲
(设计意图:由简到难,有目标,有层次的认读生字,到达巩固目的)
3、生字朋友要和大家做个游戏,他还带上他们的朋友呢!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谁来猜?
(小组合作完成游戏,全班读,猜出地图)设计意图:由字到词,利于巩固
过度: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下面就请大家把它们带进课文,读一读课文,想想:这首小诗共有几句话?读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
(共有2句话,写了国庆节全国都庆祝这完美的日子)
过度:是呀!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会共同欢庆这完美的日子,让我们一齐去重温那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吧!(多媒体展示:仪仗队、礼花、老百姓载歌的欢庆场面)
同学们,观看了这令人激动的场面,你们情绪怎样呢?(高兴、激动、兴奋……)好,那么大家满怀激情的再一次把这首小诗读通、读顺、初步读出自己的感受。(生齐读)
2、教师范读(配乐)
看小朋友们都读的这么开心,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了,你们能够让老师也来表现一下吗?小朋友们不妨闭上眼睛来边听老师读边想象着那些画面,来细细的品味一下这首小诗…
3、师读完后问:
(1)、这首诗歌写了哪些景物呢?划出有关的词语。(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2)、在刚才闭着眼睛听的时候,你们的脑海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生说到哪句就把课件打出来)
4、同学们都爱祖国,看谁能和老师一样,把自己对祖国的爱透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根据学生所述资料随机出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感悟)
A过度: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我从他的读里看到了丰收的果实,看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河。谁再来读。你还看见了什么?生:大谷小麦……)
B我们在前面学习了许多有关秋天的好句子,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好吗?
梨树挂起――(生齐:金黄的灯笼)苹果――(生齐: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生齐: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生齐:举起燃烧的火把)是呀!秋天来了,景色多美呀!
C课件大海。问:你听见了什么?
你听见大海会对我们高唱一首什么歌曲?
(《生日快乐》《国歌》《爱我中华》…)
能给大家唱几句吗?
听到了那么多欢乐的歌,我们再来读一读。谁读得最好,来读。
好,读的可真好,大家共同欢乐的读一读第二行。
生读。
D课件枫林。你还看见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很多金灿灿的果实,枫树林里的枫叶在随风飘动……
老师:前天我们刚学了一首也描述到枫林的古诗,你们还记得是那一句吗?这天读了《欢庆》这一行,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枫林的另一种景象就是像红火的旗帜。
E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旗帜是什么?在那里指的是什么?
(旗帜就是五彩缤纷的旗子。那里的旗帜就是枫林,秋天枫叶红了,就是旗帜。)
F、出示蓝天(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师: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呢?
(它在说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祖国妈妈祝你长命百岁,心想事成……)
师指导:对妈妈说话要亲切一些,谁能带着这样的体会去读一读。生读。
师:读得真好,一齐读。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同学们,课文第一句描述了蓝天、田野、枫林、大海、白鸽,你们能不能把他们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指导朗读:读时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齐读。
5、看你们读得有滋有味的,老师也想向你们挑战一下,能够吗?(师生对读第一句)
6、小朋友们读的都很不错,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去体会,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必须能够读得更好。
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A、万丈高楼平地起,B、天空亮起五彩的礼花。C、申奥成功,大快人心!
D、城亮起五彩的夜灯、
过渡: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我们的祖国五十五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们自豪不自豪?
生:自豪!
师:骄傲不骄傲?
生:骄傲!
师:那我们带着这种自豪骄傲的语气来读最后一句。
生读。读最后一句话
刚刚在自学时有一位同学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一块儿来帮他解决好吗?
生: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可书上说是十三亿孩子,我认为书上写错了。
师:你很会读书,敢向书本挑战,那是不是课文弄错了呢?
A、想想:十三亿孩子指的是什么?(十三亿孩子还代表警察,妈妈,还有其他的很多的人)
B、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完美的日子”?
指导朗读: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完美的日子”,紧之后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8、愿意读的小朋友跟着我一齐把整首小诗读一读,感受一下喜悦的气氛。(师生齐读)
四、指导背诵课文
师:是啊,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这么美的诗句,如果能把它积累下来就更好了!用你喜欢的方式快速的背一背,看看谁背得最有感情。(生自由背诵)
A、此刻我是一名观众,你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演员。这天你们的演出任务是为祖国朗诵诗歌一首。站起来看一看,谁象个演员的样貌?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谁愿意第一个上来背一背,表演表演?
(指名上台表演背,2人)
师:表演得多好啊,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从那一天起,勤劳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强大。如今,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那么,让我们全体起立,把高兴表此刻脸上,把兴奋体此刻声音里,在悠扬的歌声中把最完美的祝愿献给您――祖国妈妈!(齐配乐背课文,)
六、拓展训练
此刻,请小朋友们静静看,用心的听。这一幕幕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这一阵阵悠扬动听歌声传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处处都是欢乐的海洋。这是一幅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呀。(播放歌曲:这天是你的生日)
师:祖国妈妈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她祝寿,看看我们周围的小朋友又是怎样为祖国妈妈过的生日呢?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师:让我们在妈妈的生日贺卡上写上我们最美的祝福,你能够模仿课文写上一段,也能够自己编一首诗歌来为妈妈庆祝。
(生创作诗歌)
3、歌曲结束课文
此刻让我们伴随着这首祝福的歌曲下课。伴奏曲目:儿童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学生可拍手齐唱)
(全班展示)
板书设计:
9、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图)献上果实
枫林(图)举起旗帜
蓝天(图)飞着鸽子
大海(图)奏起乐曲
欢庆教学设计(二):
《欢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样庆祝呢,让我们一齐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完美的日子”,紧之后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完美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完美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立刻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齐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就应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必须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欢庆教学设计(三):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透过朗读感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情景法、讨论法、讲读法
课前准备:搜集资料,了解国庆节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十月一日是什么日子?课前老师叫大家去收集有关国庆节的资料,你了解了些什么呢?
同学们,从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月一日就成了我国的建国日。下面让我们共同去重温一下这普天共庆的幸福时刻。(课件展示)
二、揭题解题:
1、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欢庆国庆的小诗,读课题。
2、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除了能够说欢庆国庆节还能够说欢庆什么?
3、想一想,你能用什么巧办法来记住这两个字?在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些什么?(老师范写,学生练写,并在小组里交流,展示给小伙伴看)
三、识字读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生字读准,遇到不懂的字就请教书下面的大枫叶,遇到难读的句子就多读几遍。
2、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同桌互读
3、玩“猜字迷宫”游戏,巩固生字。
4、出示词语,读准字音。注意“乐”是多音字,读准“欢乐”和“乐曲”。
5、采用各种方法检查学生读课文的状况。
四、精读理解:
1、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划起来,四人小组共同商量解决。
2、小组汇报: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读懂?(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课文描述了哪些景物?祖国妈妈生日了,大海唱什么歌?鸽子会对祖国妈妈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3、把喜欢的句子好好研究一下,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指名读、互评,老师范读、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4、课件展示祖国的新面貌,问:你们自豪吗?骄傲吗?
5、带着这种自豪骄傲的语气来读后四句。
6、怀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五、拓展延伸
1、欣赏歌曲《这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2、祖国妈妈生日了,小朋友想送些什么礼物给她
欢庆教学设计(四):
教材分析: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样庆祝呢,让我们一齐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完美的日子”,紧之后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完美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完美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立刻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齐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就应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必须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欢庆教学设计(五):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理解“国庆”的重大好处。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
学习方法: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猜谜语:两层楼,六间房,两个烟囱在中央。
一、导入:
1小朋友再过几天我们就要放十一长假了,你明白十一是什么喜庆日子吗?(祖国妈妈的生日)
2、你想明白十一的来历吗教师介绍: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十月一日就成了我国的国庆节。)让我们来一齐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放视频)这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欢庆祖国妈妈生日的小诗。板书:欢庆
3、识记理解“欢庆”:读课题,我们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写时注意什么?我们说欢庆十一国庆节,还能够说欢庆什么?
(欢庆六一儿童节、欢庆9月10日教师节、欢庆春节)
二、学习诗文
(一)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怎样欢庆的呢?听老师读一读。
2、亲爱的小朋友,大家把书翻到书44页,大声读读!要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识字教学
1、检查自学状况。看,生字宝宝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你能读对吗?指名读。
2、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他们吗?哪一组想让小火车开起来呢?!(生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对了全班跟读,错了就指出错误)
3、出示词语。读对一个词就会得到一块蛋糕。出示课件。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读词。其他同学跟读。
4、读带生字的词语:出示多音字:乐学生认读,教师提示读:欢乐乐曲
(三)再读诗文、感悟
1、个别读: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课文肯定读得更好了,让我们听听。听的孩子想想:这首小诗写了几句话。第一句话写了哪些地方?板书: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2、领读:田野——枫林——打开课件,一句一句细读。
A、出示田野,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B、课件枫林。你还看见了什么?前天我们刚学了一首也描述到枫林的古诗,你们还记得是那一句吗?枫叶红红,比二月春花更美丽,这天读了《欢庆》这一行,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枫林的另一种景象——像火红的旗帜。板书:旗帜。我们怎样记住它俩?还想提醒同学们什么?旗还可一组什么词?帜呢?
C、出示蓝天(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师: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呢?
D、课件大海。问:你听见了什么?你听见大海会对我们高唱一首什么歌曲?
是呀,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会共同欢庆这完美的日子,让我们一齐去重温那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吧!同学们当你看到仪仗队、礼花、老百姓载歌的欢庆场面时,观看了这令人激动的场面,你们情绪怎样呢?(高兴、激动、兴奋……)好,那么大家满怀激情的读第二句话。
有感情朗读最后一句。
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示课件)我国的工业农业体育科技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渡: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我们的祖国6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们自豪不自豪?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祖国妈妈说什么?
三、布置作业
过渡:我们想对祖国妈妈说的话太多了。我们有更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出示: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送给我们的祖国妈妈。能够是一句话,一幅画,搜集一首诗,也能够是一个小制作……
四、总结
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朗读课文,表达出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祝福。
板书设计:
十三亿孩子-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献上-果实
枫林-举起-旗帜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大海-奏起-乐曲
【教学反思】
“构建开放的课堂”是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社会,来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资料。本课实现了三个“开放”:向课前开放,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国庆的资料,不仅仅加深了对国庆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潜力;向课内开放,在课堂上引进国庆节的有关资料和诗歌中出现的自然景象,能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向课后开放,为祖国妈妈准备一份生日礼物的实践活动,体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又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潜力。
同时,我透过参加了教育总校的“低年级拼音识字教学”活动后,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首先,课堂上我关注学生的面不够广,总是几个学生;其次,课上使用了课件,却没有很好的利用课件为识字教学服务;在理解诗句意思时,我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说一说:田野献出了哪些果实,这样限制了学生思维。就应改成:先引导学生想象“田野献出了哪些果实?”再出示画面。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想象潜力,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潜力。
还有,在学生理解课文第一句后,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老师引读课文,我就应再让学生多读一读,进行强化训练。此外,我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锤炼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潜力,提高课堂的实效。
欢庆教学设计(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资料,感悟欢庆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理解“国庆”的重大好处。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1、师语:我们的祖国妈妈立刻就要度过她的53岁生日了,让我们一齐来欢庆吧(板书课题),祝妈妈生日快乐!
2、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和国庆节有关的资料及图片等。
3、游戏巩固生字。
二、美读、感悟课文。
1、谁愿意来读读诗歌,作为送给妈妈的第一份礼物?
2、每个小朋友都爱自己的祖国,请你也读一读吧,把你的爱表现出来。
3、人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快快告诉你的同桌,透过朗读你明白了什么呢?
4、那么会学习的小朋友也必须有自己的问题要问,对吗?
5、让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发现和探究吧。
6、这首诗歌写了哪些景物呢?请听老师来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词语。(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1)、(贴图画)师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林,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你们说美不美呢?那么怎样才能读出这种美呢?试着读给你的同桌听,好吗?
(2)、指名读。
(3)、完成练习。
()的果实()的旗帜
()的鸽子()的乐曲
(4)、齐读第一句。
7、还有谁也在庆祝这个盛大的节日?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孩子
(2)、你想怎样读第二句话呢?
(3)、师范读句子,生跟读。
(4)、认为老师读的好的,模仿老师的语气再读;认为自己也读的好的,教一教你的同桌。
8、在小组里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三、指导背诵。
1、看着板书说一说课文都写了什么?
2、请你试着背一背。
3、你愿意把这首诗背给同伴听吗?(组内背诵,评最佳背诵者。)
4、齐背。
四、发散思维,想象做画。
1、你还愿意让谁加入这欢庆的行列呢?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2、祖国妈妈的孩子会用什么方式进行欢庆活动呢?
3、(1)、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用心想。金秋十月,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处处都是欢乐的海洋。果实累累,红枫似火、白鸽翻飞,海涛阵阵……再加上我们自己的想象,该是一幅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呀。
(2)、好了,睁开眼睛,说一说刚才你闭着眼睛感受到了什么。
(3)、那快快用你手中的彩笔把它画下来吧。
4、生绘画,组内交流。
5、展示作品。
五、总结、升华。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从那一天起,勤劳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强大。如今,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那么,让我们全体起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把最完美的祝愿献给您——祖国妈妈!
欢庆教学设计(七):
教材分析:
十月一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年的十月一日更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万分自豪的日子!《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在国庆前夕上这篇课文,有着重要的教育好处。我在这篇诗文的第二课时教学中,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激发爱国感情作为教学的重点。
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潜在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教学联系生活中浓浓的国庆氛围,以图片的形式展示街头的布置,让学生在看似无意,实则有意的引导下理解欢庆、国庆的好处。力求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更深体会大家对祖国生日的祝贺,感受大家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的说话潜力,提醒学生把话说完整,鼓励学生把话说具体,展示自己富有个性的潜力。
教学目标:
1、会写“洁、祖、帜、曲”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爱国感情。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这几天老师发现我们的街头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信,一齐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你们明白这些地方为什么都装饰得这么漂亮吗?
是啊,明天就是十月一日,是我们的国庆节,是我们祖国妈妈的六十岁生日!大家都早早地准备起来,要为我们的祖国妈妈好好庆祝庆祝!
二、朗读课文,品味情感
1、十月一日,这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是个令人激动的日子!那么,都有谁来为祖国妈妈庆祝了?学生自读课文第一句。
我们一齐来填一填,训练句式:、、和一齐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
2、田野、枫林、蓝天和大海是怎样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呢?再读课文,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3、是啊,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连大自然都在为祖国妈妈献礼呢。
出示: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引: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让我们一齐去欣赏一下大自然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吧!你想看看谁的礼物?
⑴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A指名读
B田野向祖国妈妈献上哪些金黄的果实呢?学生自由交流。
C课件出示图片,师引:梨树挂起——稻海——
你还看到了什么果实?
D田野还会献上怎样的果实?
看图填空:田野献上()的果实。
真是五谷——瓜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D祖国妈妈收到了田野送上的这份五光十色的、散发着瓜果香味的礼物,此时此刻,她的情绪必须是——(高兴、激动、开心)
那就请你来读一读(读出丰收的开心)
点评:是啊,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这是丰收的喜悦!
⑵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A枫林怎样会举起火红的旗帜?
B出示:枫树
让我们一齐去看看枫树吧。看着枫叶让我想起了一句诗,你们想到了吗?(霜叶红于二月花)
C师:无数片火红的枫叶在秋风中飘扬,像是举起的一面面红旗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呢,美吗?
谁来美美的读一读?
评价:这是枫叶对祖国妈妈爱的表达!
⑶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A出示蓝天(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小朋友,此刻你就是小鸽子,我们在祖国妈妈的蓝天上飞啊飞,飞过了高山,飞过了田野,飞过了黄河,飞过了农村,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什么?
指名说。
B指导朗读
师:是啊,祖国大地真是风景优美,祖国妈妈的孩子也过着完美幸福的生活,连白鸽都陶醉了。
师:读好这句话,你就能够为小鸽子传递祝福了。谁来传递?
男女生传递。
让我们读好这一句话,替小鸽子传递祝福吧。
⑷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A课件大海。问:你听见了什么?
B大海在这欢庆的日子里在给祖国妈妈唱歌呢。会唱什么歌呢?
C听到了那么多欢乐的歌,我们的祖国妈妈必须很快乐,很幸福。我们再来读一读。
⑸诗句连读
指导朗读:你们喜欢大自然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吗?你们感受到了大自然对祖国妈妈的祝福吗?
指名读,评一评
男女生对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色彩鲜艳的欢庆图,找一找,都有哪些颜色呢?
看到这么多多彩的礼物,我们真替祖国妈妈高兴啊!齐读。
三、拓展,体会爱国情感
1、在祖国妈妈生日这一天,大自然的田野、蓝天、鸽子、大海都忍不住来庆贺了,还有谁也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呢?
生自由说。
2、师:谁最想为妈妈庆祝生日呢?指名说。
是啊,哪个孩子不想为妈妈庆祝生日呢?作为祖国妈妈的孩子,小朋友们想不想为祖国妈妈庆祝庆祝?
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完美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作为祖国妈妈的孩子,老师也很想为她庆祝一番,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想为她庆祝一番。
读——
全中国56个民族,全世界所有的中华儿女,祖国妈妈的十三亿孩子们,都要为妈妈举行一个隆重的庆典!
读——
3、全国人民都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他们又会怎样欢庆呢?
出示课件:师讲述:有五彩缤纷的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五颜六色的鲜花把天安门装点成了花的海洋,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节日的欢乐。在这一天,整个中国都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说
4、祖国妈妈的六十岁生日就在眼前,你们准备给祖国妈妈送上什么礼物呢?
5、多美的心愿啊!让我们把动听的读书声作为第一份礼物献给祖国妈妈。
配乐朗读课文。
四、书写生字
1、让我们把一手漂亮的字作为第二份礼物献给祖国妈妈。
出示:洁、祖、帜、曲
2、师:看看田字格,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3、书写生字。
4、展示作业。
欢庆教学设计(八):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理解“国庆”的重大好处。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法
学习方法: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刚刚欢度十一长假回来,明白十一是什么喜庆日子吗?(祖国妈妈的生日)
2、同学们,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十一就成了我国的建国日,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纪念祖国诞生。这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欢庆祖国妈妈生日的小诗。板书:欢庆
3、理解“欢庆”:读课题,大家结合自己过节的感受说说:什么是欢庆?什么时候我们想欢庆?课件展示欢庆
二、学习诗文
(一)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课文是怎样欢庆的呢?亲爱的小朋友,向祖国妈妈献上第一份礼物,大家把书翻到书44页,大声读读!
(二)识字教学
1、卡片出示“庆”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和“庆”交上朋友的?
2、二读诗文、识字。其他的生字宝宝也急着想和大家交朋友呢,,赶紧把藏在文中的生字宝宝们找出来,和同桌一块读读。
3、检查自学状况。出示卡片,读生字,组词。出示课件--看气球猜字:刚才小朋友找生字的速度可真快,此刻老师把生字宝宝变成气球了,谁来猜猜气球里面躲着哪个字宝宝?
4、请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读生字组词。其他同学跟读。
5、看,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哪一队想让小火车开起来呢?!(生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对了全班跟读,错了就指出错误)
6、读带生字的词语:接下来,我们要向祖国妈妈送上第二份礼物。想和生字朋友一块放礼花吗?看,他还带上他们的朋友呢!
7、出示多音字:乐学生认读,教师提示读:欢乐乐曲
(三)再读诗文、感悟
1、个别读: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课文肯定读得更好了,让我们听听。听的孩子想想:这首小诗写了几句话。第一句话写了哪些地方?板书:田野、枫林、蓝天、大海等。
2、领读:田野--枫林--打开课件,一句一句细读。
A、出示田野,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B、课件枫林。你还看见了什么?前天我们刚学了一首也描述到枫林的古诗,你们还记得是那一句吗?枫叶红红,比二月春花更美丽,这天读了《欢庆》这一行,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枫林的另一种景象--像火红的旗帜。
C、出示蓝天(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师: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呢?
D、课件大海。问:你听见了什么?你听见大海会对我们高唱一首什么歌曲?播放歌曲。
是呀,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会共同欢庆这完美的日子,让我们一齐去重温那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吧!(多媒体展示:仪仗队、礼花、老百姓载歌的欢庆场面)
同学们,观看了这令人激动的场面,你们情绪怎样呢?(高兴、激动、兴奋......)好,那么大家满怀激情的读第二句话。
3、“纠错”,读得不错,但是我觉得有个地方写错了,不信你看“十三亿孩子”,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又不光是孩子,是不是作者写错了呢?理解在祖国妈妈面前,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包括你我。有感情朗读最后一句。
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A、万丈高楼平地起,B、天空亮起五彩的礼花。C、申奥成功,大快人心!
D、申城亮起五彩的夜灯、
过渡: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我们的祖国五十五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们自豪不自豪?
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祖国妈妈说什么?
是啊,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的学习吧。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词
指导背诵诗文
三、表演读
四、写字教学
五、拓展训练
此刻,请小朋友们静静看,用心的听。这一幕幕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这一阵阵悠扬动听歌声传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处处都是欢乐的海洋。这是一幅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呀。(播放歌曲:这天是你的生日)
师:祖国妈妈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她祝寿,看看我们周围的小朋友又是怎样为祖国妈妈过的生日呢?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板书设计:
9、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图)献上果实
枫林(图)举起旗帜
蓝天(图)飞着鸽子
大海(图)奏起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