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秦的名人

  阅读精选(1):

  秦姓来源

  一、来源有三种: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捡到一只燕子蛋,吃下去后就怀孕了,生下了儿子大业。大业之子大费(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姓嬴。伯益的后人有个叫大骆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陇西秦亭为附庸国,让他恢复嬴姓,称为秦嬴。秦国之后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进一步统一了全国。秦灭后,王族子孙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秦氏。

  2、出自姬姓,为文王的后裔,以邑为氏。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后裔食采于秦邑,其后有以邑为姓,称秦氏,史称秦姓正宗。

  3、古代大秦人来中国,有的就以“秦”为氏。大秦即罗马帝国。东汉、晋朝时大秦皆曾遣使来中国通好,有留居不归者,以“秦”姓传也。古时西域称中国为秦,之后西方国家通称中

  国为支那,即“秦”音之变。

  二、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秦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陕西、山东、湖北、河北等省。西汉初,高祖刘邦采纳娄敬的推荐,迁徙关东大族充实关中,秦氏有一支自鲁徙居扶风茂陵。这支秦氏人丁兴旺,官宦众多,西汉时有秦袭等5人同时任郡守一级的官,故世号“万石秦氏”。

  秦末有秦同,从刘邦击项羽有,被封为彭侯,是知山东秦氏于西汉处有迁至今江苏者。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秦氏还分布于今甘肃、四川、山西等省。宋、元、明时期,秦氏有迁至今广西、安徽、贵州、福建、北京、上海等省市者,历清至近现代,分布地更广,还有不少人移居海外。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三贤堂”:因孔门七十二大贤中有秦祖、秦商、秦非、秦冉四位。三,不是普通地说一二三,而是指多数的意思。

  “乐善堂”:孔子因为看到七十二大贤中,姓秦的竟占了四位,夸奖秦氏好道乐善,所以又叫“乐善堂”。

  “养真堂”:秦氏好道乐善,能注重养真(本性的善),所以又叫“养真堂”。

  “忠孝堂”:秦琼的后人因为秦琼是唐朝开国元勋,既忠且孝,因名“忠孝堂”。

  “淮海堂”:宋代词人秦少游的后人因为秦少游著有《淮海集》传世,所以叫“淮海堂”。

  “五礼堂”:清刑部尚书秦蕙田,立朝30年,刚介自守,著有《五礼通考》,因名“五礼堂”。

  【郡望】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晋阳。

  阅读精选(2):

  历史上姓秦的名人:

  秦嘉:秦末人物,陈涉起义时,为陈涉部下,官至显位。后陈涉兵败,生死不明,秦嘉便立景驹为楚王,但是遭到众人反对。项梁追击秦嘉至胡陵。嘉还战一日,死。

  秦宓,字子,蜀汉前期谋臣,善舌辩。早年归刘璋,后降刘备。刘备伐吴前,秦宓说明此行无天时地利,将必败无疑。刘备大怒,欲杀秦宓。诸葛亮及时求情,才使秦宓保住了性命,但还是被关进了大牢。刘备病逝后,秦宓才被放了出来,升为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蜀同盟后,吴王孙权派张温至成都任职。酒宴之上,秦宓与张温舌战,说得张温无言以对。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上也有记载。226年,秦宓病逝,官至大司农。

  秦琼(?—638年),字叔宝。汉族,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北宋高邮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秦桧(huì)(1090-1155),字会之,宋朝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登第,补密州(今山东诸城)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与宋徽宗、钦宗一齐被金人俘获。南归后,任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

  秦九韶(1208年-1261年)南宋官员、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字道古,汉族,自称鲁郡(今山东曲阜)人,生于普州安岳(今属四川)。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历任琼州知府、司农丞,后遭贬,卒于梅州任所,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具有世界好处的重要贡献。

  秦简夫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与生平事迹均不详。

  秦良玉,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军事家。曾率“白杆兵”参加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诸役。累功至大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死后南明朝廷追谥曰“忠贞”。

  秦蕙田(1702—1764)字树峰,号味经,江南金匮人,清朝官员、学者。乾隆元年进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工部、刑部尚书,两充会试正考官。治经深于《礼》,继徐乾学《读礼通考》作《五礼通考》。又有《周易象日笺》、《味经窝类稿》等。

  秦日纲(1821年-1856年),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将领,之后被封燕王。秦日纲本名秦日昌,因避北王韦昌辉讳而改名日纲。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秦日纲参与北王诛杀东王杨秀清的行动,之后被天王洪秀全处死。

  秦邦宪(1907年~1946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又名博古。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用心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5年入上海大学学习,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4月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之后又任中共临时中央局成员、临时中央政治局书记和负责人。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在遵义会议上被解除中共最高领导职务。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红军野战部队政治部主任。1946年4月8日由重庆返延安汇报工作,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遇难。

  阅读精选(3):

  姓秦的女明星:

  秦海璐

  秦海璐(Amanda),1978年8月11日出生在营口市,中国女演员。

  1990年在营口学习京剧表演,主攻刀马旦,2000年凭借《榴莲飘飘》的表演荣获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主角,2011年凭借《钢的琴》获第8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

  秦岚

  秦岚辽宁沈阳人,演员、歌手、平面模特,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会计系。凭电影《母语》中的精彩表演提名第三届英国伦敦万象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凭《王的盛宴》中吕后一角提名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配角”[2];获2007年星光大典“内地年度最受欢迎女演员”;获2012年YOKA年度第一时尚人物奖;2012年其主演的国际酒店品牌HolidayInn假日酒店微电影在亚洲实效营销节上斩获“最佳品牌资料”大奖。

  1999年参加第六届全国推新人大赛获广告模特组金奖,成为首艺推新人艺员培训基地艺员。2003年2月琼瑶剧组赴京选角时,她从20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扮演《还珠格格3》中新增人物江南名媛陈知画,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2007年在琼瑶大戏《又见一帘幽梦》中出演姐姐汪绿萍,纯熟的演技使她成为该剧一大亮点。琼瑶女士对秦岚有“她的一滴泪,天上一颗星”的评价。2013年主演了都市偶像剧《非缘勿扰》。2013年以新人身份携EP《一肩之隔》进军歌坛。2014年4月13日,主演音乐偶像剧《唱战记》开播,剧中扮演主角“洛颜”。

  其它姓秦的女明星:

  秦小珍、秦岭、秦子涵、秦萍、秦怡、秦舒培等等。

  阅读精选(4):

  姓秦的男明星:

  秦汉

  秦汉,1946年7月10日生于中国上海,祖籍四川华阳,本名孙祥钟,中国台湾男演员。就读过士林中学、开平高中。1966年毕业于中影演员训练班。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名将孙元良。秦汉演出过多部琼瑶的作品,其中包括电影以及电视剧。1978年以《汪洋中的一条船》获亚洲影展“杯具电影演技最感人男星奖”及第十五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1988年以《庭院深深》获法国第一届金狮奖最佳男主角

  秦煌

  秦煌,原名梁日成,香港无线电视甘草演员。

  其妻为资深广播人莫佩雯。秦煌由佳艺电视转投无线电视后服务了超过二十年,参演过110出剧集。一向都饰演胖胖的好人。例如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周伯通、《鹿鼎记》里的茅十八等,虽然有时候也会演出坏人令人跌破眼镜,例如《施公奇案》的僧格正雄等。秦煌先后参演过20部金庸剧,是演出金庸剧最多的演员。

  其它姓秦的男明星:

  秦少波、秦汉擂、秦俊杰、秦天南、秦剑、秦沛、秦昊、秦瘦鸥、秦祥林、秦久等等。


中国结的来历

  阅读精选(1):

  中国结的由来

  人们常常讨论的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在人类发展史上曾有过的另一重要作用。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时还有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中国结不仅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愿望。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完美。在剑柄上装饰一个“法轮结”,有如轮黑心行,弃恶扬善之意。

  斗转星移,数千年弹指一挥间,人类的记事方式已经历了绳与甲骨、笔与纸、铅与火、光与电的洗礼。如今,在笔记本电脑的方寸之间,轻触键盘,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能够尽在眼前。小小彩绳早已不是人们记事的工具,但当它被打成各式结绳时,却复活了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中国结的发展

  《诗经》中关于结的诗句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这是描述女儿出嫁时,母亲一面与其扎结可,一面叮嘱许多礼节时的情景,这一婚礼上的仪式,使“结缡”成为古时成婚的代称。

  战国时屈原在《楚辞九章哀郢》中写到:心圭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作者用“圭而不解”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牵挂。古汉诗中亦有: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离别此。其中用“结不解”和胶漆相融来形容感情的深厚,可谓是恰到好处。晋朝的刘伶在《青青河边草篇》中写道:梦君结同心,比翼游北林。

  梁武帝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宁代诗人林逋有“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诗句。一为相思,一为别情,都是借“结”来表达情意。至于结的表意价值,历代文人墨客有超多生动的描述。纵观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绳结收已超越了原有的实用功能,并伴随着中华民族和繁衍繁衍壮大,生活空间的拓展,生命好处的增加和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而世代相传。

  唐代是我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诗词等文学作品对结的承颂也成为突出。唐朝著名诗人孟郊的《结爱》,当属这方面的代表之作: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欲离别,千回结衣襟。结妾独守志,结君早归意。始知结衣裳,不知结心肠。坐结亦行结,结尽百年月。

  中国结的好处

  宋代词人张先写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形容失恋后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在古典文学中,"结"一向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

  “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托结寓意,在汉语中,许多具有向心性聚体的要事几乎都用“结”字作喻,如:结义、结社、结拜、结盟、团结等等。而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结”表达,如:结亲、结发、结婚、结合等。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同心结”自古以来就成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感情信物,又如“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结饰已被民间公认为是达情感的定情之物。而“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撮长发相结以誓感情永恒的行为,有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就是生动的描述。

  龙年中国结

  如今巧手的人们看中它这种东方文化的巧妙神韵,中国结的编法也各异,发展为中国结手链、手镯、耳坠、头饰、发夹等等诸如此类的服饰配件,发挥其作为典雅饰品的独立价值。

  不同的中国结的好处不同,根据其名称或形态,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完美寓意。

  鱼结:年年富足,吉庆有余。

  同心结:恩感情深,永结同心。

  磬结:吉庆祥瑞,普天同庆。

  平安结:一生如意,岁岁平安。

  戟结:前程似锦,升官晋级。

  祥云结:吉祥如意,祈保平安。

  钮扣结:玲珑剔透,高雅华贵。

  团锦结:花团锦簇,前程似锦。

  蝴蝶结:福在眼前,富运逘至。

  福字结:福气满堂,福星高照。

  吉祥结:吉人天相,祥瑞完美。

  寿字结:人寿年丰,寿比南山。

  如意结:万事称心,事事如意。

  藻井结:方正平整,井然有序。

  花篮结:花样年华,如花似玉。

  双喜结:喜上加喜,双喜临门。

  双钱结:财源广进,财运亨通。

  盘长结:相依相随,永无终止。

  桂花结:高贵清雅,富贵无疆。

  法轮结:如轮转行,弃恶扬善。

  龙年中国结,把我们同祖先思绪相连,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

  正可谓是: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阅读精选(2):

  中国结,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与情致,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是现代人都喜爱的饰品之一,代表着热情浓烈的完美祝愿,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中国结图案优美,而它的图案都与它的来历有关,那关于中国结的来历是怎样的呢,中国结的寓意又是什么呢,下面就随小编一齐去看看中国结的来历和它的寓意吧!

  中国结的来历之结绳记事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采用结绳这一方法来记事,根据古书记载,那时的人类没有记事工具,但为了不遗忘事情,就有了结绳这一方法,大事便大结其绳,小事则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时,“结”就被先民们赋予了不同的好处。

  中国结的来历之中有千千结

  宋代有位词人写过“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句诗中的“结”则代表了人的一种思想感情,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因此,“结”在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在汉语中也相继出现了与之相关的词语,如“结义、结拜、团结”等,而后所出现的同心结则代表了男女间的感情信物,同时也有了“结发夫妻”的说法。

  中国结的来历之服饰之结

  纵观中化服饰五千年的历史便会发现,从先民用绳结盘曲成“S”形饰于腰间开始,历经了周的“绶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等等一向到明清旗袍上的“盘扣”及荷包、玉佩等,各种服饰及饰品上无不显示了“结”在中国传统历史上的应用之广泛。

  阅读精选(3):

  一、中国结的好处

  中国结不仅仅造型优美、色彩多样,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这些,例如“吉庆有余”、“福寿双全”、“双喜临门”、“吉祥如意”、“一路顺风”与中国结组配,都表示热烈浓郁的完美祝福,是赞颂以及传达衷心至诚的祈求和心愿的佳作。

  中国结不仅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因其形意而得名,比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并且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愿望。

  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而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如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完美。在剑柄上装饰一个“法轮结”,有如轮黑心行,弃恶扬善之意。

  中国结象征着幸福,隐喻着感情,呼唤着友谊,赞美着生命;有的是喜庆的标志,有的是智慧的图腾;中国结烘托着欢乐,燃烧着热情,总之,中国结代表着祥和,代表着幸福,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憧憬。

  二、中国结的来历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人们常常讨论的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在人类发展史上曾有过的另一重要作用。据《周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时还有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

  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到汉朝的仪礼记事演变成这天的装饰手艺,其中经过了几个朝代的变换从周朝人随身佩戴的中国结玉佩到战国时期的铜器在至清朝流传的民间艺术,让中国结的好处越来越重大。

  三、中国结的寓意

  吉祥结:代表吉祥如意,大吉大利

  如意结:代表事事顺心,万事如意

  方胜结:代表一帆风顺,方胜平安

  盘长结:代表回环延绵,长命百岁,相依相随,永不分开

  团锦结:代表团圆美满,花团锦簇,锦上添花,前程似锦

  祥云结:代表祥去绵绵,瑞气滔滔,吉祥如意,祈保平安

  桂花结:代表吉人天相,花好月圆,富贵平安,祥瑞完美


责任心是什么

  阅读精选(1):

  职责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群众、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职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职责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职责心是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的一种踏踏实实的一种敬业精神,它是一个人就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保障。具有职责心的员工,会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把实现组织的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

  阅读精选(2):

  职责:是人们来到这个世上所务必要完成的任务,务必要完成的担当。

  人,生长到立业成年时,务必为养家户口,建立家园担负着重担。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这都是人们到了这个年龄所务必要担负的“职责”。

  那么职责心是什么:千年累月,人们不用任何人来安排,已经是自觉自愿的担负着保护家园、建立家园的职责,这种自愿精神就叫“职责心”。

  人们为了丰富小的家园,都不约而同的到大的家园去寻找、去创造。那么,真实的成果需要真实的付出。所以人们开始真诚的对待社会、真诚的对待自己的本质工作、。

  那么,一个稳定的生活、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是靠某一个人,而是来自于国家、来自于整体、来自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源于这些,人们开始有了为国家、为人民敢于奉献自我、牺牲自我的精神,团结了一切能够团结了力量,共同为建立完美家园献力献策。人们就是这样从一个方向,小的家庭,不约而同的到达一个最高点。共同的担起了大家和小家的职责、共同担起了国家和社会的职责。这种奉献精神也叫:职责心。

  阅读精选(3):

  职责感是什么?一般地,我们能够把“职责感”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家庭、群众、国家以及社会所负职责的一种认识、信念与情感,以及相应地遵守必须的行为规范、承担职责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这天的在校学生,是一个独生子女的群体,他们享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厚爱,生活的环境优越,个人利益唯上的意识强,但对于自己所承担的职责却很少思考,缺乏职责心、危机感、使命感。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就应教育他们,使他们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职责心的人,而不是一心只想个人利益的人。

  这种职责感的外在表现,就是爱自己的学校、关心群众;爱自己的国家,立志报效祖国;讲诚信,考试不作弊,承守诺言,不失信;爱学习。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尽职责的人,不能兑现自己承诺的,更谈不上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生未来负责。我们务必首先让孩子们明白学生的职责,认真学习,打好基础。只有有了这种职责感,才能够使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方法更加主动;才能够努力与他人相处,自觉地融入于群众;才能够端正健体的态度,为明天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而锻炼好自己的身体。

上一篇:姓沈的名人
下一篇:姓赵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