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之死

  阅读精选(1):

  杜甫究竟是怎样死的?

  众人都知杜甫生活贫穷,而死却是胀死的,真的是如此吗,究竟如何胀死的,到底怎样回事呢,一齐探究一番吧!

  关于杜甫的死,《新唐书》中记载:“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夕)卒,年五十九。”

  后人描述的具体情形是,杜甫出四川沿水路前往郴州投奔亲戚,途经耒阳的方田驿时,遭遇大水,杜甫的孤船被困江上不得行走,一困就是10天。要说耽误点时间也不算什么,反正没急务公干,要命的是吃的没了,一顿两顿能够忍受,但几天不进食怎样受得了呢?老迈体弱的杜甫处境可想而知。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诗圣的不幸遭遇被耒阳县的聂县令明白了,这个地方父母官立即实施爱心救援行动,先从洪水中救出杜甫,再遣人给饥肠辘辘的他送来香喷喷的烤牛肉外加一坛白酒。估计聂县令对诗圣的饮食喜好有所了解,故而才能投其所好——喝酒吃肉的确是诗圣平生的一大嗜好。

  常言道饥不择食,更何况应对美酒佳肴。快要饿疯了的杜甫当即一顿暴食狂饮,长时间隐忍的食欲是满足了,但可怕的危险也悄然而至。果然,他的消化系统承受不了如此突如其来的重负,当天夜里倒下后,再也没能起来。他被酒肉夺去了生命,史称“饫死耒阳”。现代医学认为,暴饮暴食酒肉极易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重症者可致死亡。由此推断杜甫死于重症胰腺炎也未可知。

  美酒佳肴前的杜甫

  但是,饫死之说对这位诗坛领袖来说毕竟不好听,所谓饫死,说白了就是撑死。于是,人们便换个角度进行研究。史学大师郭沫若就提出了食物中毒说:“聂县令所送的牛肉必须相当多,杜甫一次没有吃完。时在暑天,冷藏得不好,容易腐化。腐肉是有毒的,以腐化后24小时至28小时初生之毒最为剧烈,使人神经麻痹、心脏恶化而致死。”并且在分析了杜甫当时的身体状况后得出结论:“腐肉中毒致死不是不可能,而是完全有可能的。”

  尽管郭大师的中毒致死说和传统的饫死说在致死原因上有很大不一样,但并没否认杜甫死于喝酒吃肉。所以,长期以来,杜甫死于美酒佳肴一向是杜甫之死的主流说法。

  但是,学界也有另一种意见,指出新旧唐书对杜甫的死因记载皆沿袭唐人郑处晦的《明皇杂录·别录》,而《明皇杂录》系笔记小说,它讲的故事,并不靠谱。认为杜甫是病死的,因为有人对杜甫的诗深入研究后发现,杜甫生前患有严重的消渴症——糖尿病,正是这个“甜蜜杀手”夺走了杜甫的生命。然而病死说也是一种纯粹的推测,并无确凿的文献依据。看来,在没有科学定论之前,饫死之说还是不就应否定的,尽管它也有漏洞,但毕竟是上了正史的。

  这几种说法,究竟孰是孰非,各位就应有自我的评判吧!

  阅读精选(2):

  杜甫怎样死的

  导读:同样是诗人,杜甫一生潦倒穷迫,心系天下却无能为力!自救尚且不能,安能抚平天下!杜甫怎样死的?一、病死说二、溺死三、自沉于水而死四、食物中毒而死五、消化不良而死。但是杜甫是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杜甫晚年,生活更加困难!常常饿肚子!

  杜甫怎样死的

  一、病死说

  翻阅莫砺锋、童强著《杜甫传》,关于杜甫的死,书中是这样写的:“冬天到了,诗人病倒了。病倒在行往岳阳的舟中。……一颗巨星就在这无限的孤独、寂寞中陨落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316页)。

  二、溺死

  此说最早出自于假冒唐朝李观的名义写的《杜拾遗补遗》。这种说李白和杜甫

  法自提出后,之后历朝历代的学者对此说进行批驳,并明确指出此段文字中的“硬伤”,唐玄宗死于宝应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怎样能又在770年赐死子美杜甫呢?

  三、自沉于水而死

  此说源于伪托唐朝韩愈名义撰的《题杜子美坟》提出“三贤(指屈原、李白、杜甫)同归一水”的说法。三人怀沙自沉,这显然是一种没有丝毫根据的想象。

  四、食物中毒而死

  提出此说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郭沫若的这种说法同样具有猜测性,几乎没有文献作为依据纯属于个人的文学创作。

  五、消化不良而死

  此说较为可信。杜甫的死和饥饿有着斩不断的联系,离开四川后的杜甫客居湖南,由于被突然的洪水所围困,连续饿了9天。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了回来,以牛肉白酒招待他,难得饕餮一回的杜甫因许久未进食,肠胃难以承受,最终因消化不良而死。

  杜甫怎样死的

  杜甫是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江舟长逝】:

  大历三年(778年),杜甫思乡心切,乘舟出峡,先到江陵,又转公安,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这一段时间杜甫一向住在船上。由于生活困难,不但不能北归,还被迫更往南行。大历四年正月,由岳阳到潭州(长沙),又由潭州到衡州(衡阳),复折回潭州。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臧?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之后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人物信息】: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十分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之后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

  阅读精选(1):

  汉朝第九位皇帝:汉废帝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朝第九任皇帝,也是汉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19岁即位,当了27天皇帝,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分封到了这天的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镇,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又被贬到江西省永修县做海昏侯,史称汉废帝。

  他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生于公元前92年7月25日。

  李广利、刘屈牦因谋立昌邑哀王刘髆为太子,被汉武帝识破而遭灭族。

  公元前88年正月,昌邑哀王刘髆薨,他5岁的儿子刘贺成为第二任昌邑王。

  公元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驾崩,享年21岁。因为无子,7月18日,大将军霍光等人迎立昌邑王刘贺即位。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刘贺在即位二十七天内,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件。然而事实上,这只是霍光等大臣的托词。真实的原因恐怕是刘贺即位之后,急于提拔自我从昌邑带来的僚属,忽视了朝中重臣,得罪了以霍光为首的西汉上层统治阶级中的官僚集团。凭借罗列上述所谓的罪行托词,霍光以其不堪重任,突然发动政变,与大臣奏请15岁的皇太后(即孝昭皇后上官凤儿,大将军霍光的外孙女)下诏,于8月14日废黜了刘贺,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今山东省巨野县昌邑镇),保留王号(昌邑王),令其食邑二千户。同年,霍光尊立卫皇后(卫子夫)唯一曾孙、戾太子刘据唯一的遗孙、18岁的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

  退位生活

  霍光新拥立的汉宣帝刘询心底到底有些忌惮,在即位的第二年就让山阳太守张敞考察刘贺,发现他的“囚徒”生活很卑微不堪,公元前66年,他年纪虽然只有27岁,但是行动不便,也不再有复辟的打算。还生养了22个子女,猥琐度日。汉宣帝看他如此可怜,保全了他的性命。

  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霍光写信给山阳太守张敞:“谨备盗贼,察往来宾客。毋下所赐书。”要求当地官员密切监视刘贺。从各种证据看来,刘贺之立废,实乃削权之举。

  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刘贺被贬斥到了这天的江西省永修县一带做了“海昏侯”。

  在他的这个侯国里面,他又艰难地生活了4年直到去世。这4年中,虽然已经解除软禁,但仍然被周边的官吏秘密监督,例如之后的扬州刺史“柯”就上报朝廷一件事情:刘贺与一个叫“孙万世”的人交往,孙万世问刘贺:“在被废除皇位前,君为什么不坚守内宫、关掉宫门,斩杀霍光,却听凭他们夺取皇位玺绶呢?”刘贺说:“是啊,当时太年幼,真是大大的失策啊。”孙万世又期望刘贺做“豫章王”,绝不要一向做这么普通的海昏侯。刘贺说:“道理是如此,但是这话不宜说啊。”于是朝廷下令查办刘贺,差点要逮捕他。皇帝发话说:“那就削除他的3000户封邑吧。”于是只剩下1000户人口与赋税,不久刘贺愤慨而死,年仅34岁。

  阅读精选(2):

  刘贺为什么被废?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

  刘贺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帝,那么刘贺为什么被废?他又做了多久皇帝呢?让我们一齐来看看。

  刘贺生于公元前92年7月25日,李广利、刘屈牦因为策划谋立昌邑哀王刘髆为太子,被汉武帝识破而灭族。公元前88年正月,刘髆驾薨,他的儿子5岁的刘贺成为昌邑王。公元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驾崩,享年21岁。因为无子,7月18日,大将军霍光等人迎立他继位。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刘贺在即位二十七天内,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件。霍光以其不堪重任,突然发动政变,与大臣奏请15岁的皇太后(霍光的外孙女汉昭帝皇后上官氏)下诏,于8月14日废黜了他,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削去王号,给他食邑二千户。同年,霍光尊立卫子夫皇后唯一曾孙,戾太子刘据唯一的遗孙、18岁的刘病已为帝,是为汉宣帝。打发刘贺回到山东昌邑国,过着被监视的日子。他带去长安的200多个官员除了3个正直的人,其它的都被斩首。

  阅读精选(3):

  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刘贺最后下场如何?

  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

  汉宣帝即位后,内心忌惮刘贺,公元前64年,汉宣帝派使者张敞监视刘贺,张敞分条禀奏刘贺平日行为,说明他的废亡之状,称刘贺有奴婢一百八十三人,常年关着大门,只开小门出入,只有一个廉洁的差役领取钱物到街上采买,每一天早上送一趟食物进去,此外不能进出。

  公元前66年,刘贺已经二十六岁,因为一向被囚禁的关系,刘贺患上风湿病,走路不方便,张敞还用猫头鹰去试探刘贺。张敞将刘贺的妻子儿女、奴婢、财物等上报给刘询,还推荐将刘贺身边的歌女、舞女等人送回家。

  公元前63年,刘询给刘贺晋封为海昏侯。侍中、卫尉金安上书说:“刘贺是上天抛弃的人,陛下至仁,又封为列侯。刘贺是个愚顽废弃之人,不就应奉行宗庙及入朝行朝见天子之礼。”刘询听取了大臣的推荐将刘贺调配到了封国豫章。

  几年后,故太守卒史孙万世问刘贺,“从前被废时,为什么不坚守不出宫,斩大将军,却听凭别人夺去天子玺印与绶带呢?”刘贺说:“是的。错过了机会。”孙万世又认为刘贺将在豫章封王,不会久为列侯。刘贺说:“将会这样,但不是就应谈论的。”刘贺这些话很快就传到刘询的耳朵里,刘贺随即被官兵俘虏。之后,刘贺被刘询削去三千户食邑,没多久就去世了。

  这就是汉废帝刘贺的下场,刘贺当了多久的皇帝?27天,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徐茂公怎么死的

  阅读精选(1):

  徐茂公怎样死的?

  总结:兵败被杀

  徐茂公:瓦岗寨的军师,诸葛亮一类的半仙级人物。

  历史原型:原名徐世绩,字懋功,山西省长治市沁县徐村人,后赐姓李,高宗朝为避太宗讳改“世绩”为“绩”,遂以李绩之名闻名于世。李绩在隋末的乱世中曾称霸一方,后投瓦岗寨李密。向李密献计攻克黎阳粮仓,开仓放粮,使瓦岗寨十日内增兵二十万。及李密被王世充所败,李绩拒有瓦岗旧地,不久降唐,被封为舒国公(后改封英国公)。李密叛唐被杀,李绩为其发丧。窦建德攻黎阳,李绩一度被迫投降,但不久反正,投于秦王旗下。之后在唐对窦建德、王世充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唐军中地位仅次于秦王。后又平定徐圆朗叛乱,擒斩徐圆朗。武德七年(624年),李绩与李孝恭征讨南方反王辅公袥,大败其部将陈正通、冯惠亮,追斩辅公袥。次年又于并州败突厥军。太宗继位,李绩与李靖计划奇袭东突厥,李绩作为李靖的后援,截断了颉利可汗的退路,保证了战斗的胜利。贞观十五年(641年),又大败薛延陀部。李绩曾患急病,太宗亲自剪须为其做药引。太宗征高丽,李绩随军出征,立有战功。贞观二十年(646年),再破薛延陀。太宗临死时,恐李绩作乱,故意贬其为叠州(今甘肃迭部)都督加以试探,李绩毫不停留,立即离京,高宗继位后,又对其委以重任,此事的玄妙在于李世民曾对李治作出过的如下解释“李世绩才智有余

  ,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由此可见,李绩深谙政治上为官之道。

  李绩善于察言观色,在李治想要立武氏为皇后却遭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元老重臣反对之际,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坚定了李治立武曌为后的决心,李绩适时的投入武则天一边,赢得了李治和武则天的双重敬意。得以维持其在朝中的地位。高宗乾封元年(666年),李绩统唐军征高丽,开始其人生中最后一战。最终唐军大获全胜,最后平定高丽。次年病死(也是一个寿星),配享高宗庙庭,并在其坟前筑起象征阴山、铁山的土丘,以纪念他征讨突厥、薛延陀的功绩。李绩的孙子徐敬业后起兵反武则天,兵败被杀,徐家被剥夺赐姓,李绩坟被刨,其在世时所作的努力全部白费。

  李绩在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排行第二十三。

  阅读精选(2):

  徐茂公怎样死的?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排行23徐茂公简介?

  李勣(594—669)原姓徐,名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勣。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为单名勣。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朝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李勣都能够说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极尽人间荣华。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李治)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青年生活

  李勣年青时家本豪富,隋末徙居滑州。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拯救贫乏,不问亲疏。隋炀帝大业末年,李勣才十七岁,见天下大乱,就近参加了翟让的军队。他劝说翟让:“附近是您与我的家乡,乡里乡亲,不宜侵扰,宋、郑两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十分方便。”翟让称善,于是在运河上劫取公私财物无算。有钱就不缺人,不久兵众大振。隋朝遣名将张须陀讨伐,翟让吓得要跑,李勣止之,与隋军两万多人交战,竟于阵中斩张须陀,大败官军。当时,蒲山公李密参与杨玄感反叛,兵败逃亡。李勣与浚仪人王伯当明白李密天下英雄,一同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以收买人心,扩大影响。

  讨伐李密

  隋朝令王世充讨伐李密,李世勣多次拒战,以奇计在洛水两岸几次大败王世充,李密因此封他为东海郡公。当时河南、山东大水,饥民遍地,隋朝赈给不周,每一天饿死数万人。李勣向李密进言:“天下大乱,本是为饥。如果我们攻陷黎阳国仓,大事可成矣”李密听计,派李勣带五千人自愿武渡黄河掩袭黎阳仓隋朝守军,当日攻克,开仓招民众随便领粮,十天之间,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万人。一年多后,宇文化及江都弑隋炀帝,越王杨侗即位于东京洛阳,赦免李密诸人,封魏国公,拜太尉。隋廷又授李勣右武侯大将军,命他们一同讨伐宇文化及。李勣守黎阳仓城,宇文化及率军四面攻城,形式危急,李勣从城中向往挖地道,忽然现身城外,大败宇文化及,解围而去。

  李密其人

  讲李勣,不得不交待李密。李密为人,身先士卒,躬服俭素,号令严整,每战所得金宝都赐予手下将士,因此十分受人爱戴。在与隋军的交战过程中,威信日隆,号为魏公,他让祖君彦所作的《讨隋炀帝檄文》千古流传,辞采壮烈。之后李密与翟让之间产生矛盾,两人手下都劝他们先下手为强,其间原委,皆是由争权夺利而起,不是简单的“地主阶级阴谋家杀害农民起义军领神”那么简单,而且翟让为人简单粗暴,其兄翟宽与属下又数次侮辱李密手下兵士,逐渐结怨。李密最后在众人劝说下决定除去翟让,趁宴请机会斩杀翟氏兄弟。由于李勣当时是翟让属下,也被乱兵刀砍剑劈,遭受重创,李密见到后立刻制止士兵的杀戮,李勣免于一死。翟让另外的大将单雄信等人叩首求命,李密都释而不杀。李密之后又多次打败隋军,最盛时有众三十余万,各地割据的首领都派使请他为称帝,连李渊也不得不上书推戴,肉麻地称“天生蒸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余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屡战屡胜之际,李密军士有粮而无饷银,军士渐怨,几次反败于王世充。其间李密手下有人谋叛王世充,李密本想将计就计,趁王世充半渡洛水时出兵一举击灭。岂料天意弄人,王世充发军时,李密的侦察兵都没有发觉,等整军将战时

  ,王世充军队已经全军渡河上岸。李密见大势已去,不得不率小股人马逃遁。本来李密想去黎阳李勣处,有人劝他:“杀翟让之时,李勣被乱兵砍伤差点死掉,他能不记仇吗?此刻投奔他,靠得住吗?”最后,不得已之下,李密与王伯当投靠李渊。

  李密归唐

  李密归唐后,从前在信中对自我亲热过份的“老哥”李渊相待甚薄,只拜光禄卿的散官。不久,唐朝听说李密降于王世充的旧将纷纷离心,就派李密前往黎阳招降旧部。心怀怨望的李密行至洮阳(今广西全州、资源县地),高祖李渊又派人召还他,疑惧之下,李密决定反唐。王伯当一向劝他不要反唐,但见李密意决,就横下心,说:“义士之立世,不以存亡易心。我一向受您厚恩,期盼以性命相投。您不听我劝告,我肯定会和您一道起事,生死以之,但是恐怕结果也不会好啊。”隋唐之际,英雄辈出,男儿义气相应,很是感人。唐将史万宝、盛彦师早有准备,伏兵山谷,横击李密及王伯当等人,众人皆被杀。李密时年才三十七岁。虽然《旧唐书》称他“狂哉李密,始乱终逆”,但字里行间也不得不佩服此人的倜傥奇才和爱人下士的仁德大度。

  李勣听说李密被诛,上表请唐朝容许他收葬故主,唐庭诏许。李勣服重孝,与从前僚属旧臣将士隆重地把李密安葬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以君礼葬之,朝野闻讯都赞叹他的忠义。

  不久,窦建德军擒斩弑隋炀帝的宇文化及,乘胜又大败李勣,并以其父李盖为人质,令李勣仍守黎阳。转年,李勣趁机又归唐,有人劝窦建德杀掉李盖,可建德也是位磊落大夫,表示说“李勣忠臣,各为其主”,派人送李盖归唐。之后就一帆风顺。李勣协同李世民连平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辅公袥等人,功勋赫赫。

  其间,还有一个插曲可述。单雄信投王世充后,极受宠遇,也很卖命。李世民攻洛阳时,有一次与单雄信相遇,雄信号为“飞将”,艺高胆大,援枪直刺李世民,好几次差点追及把这位秦王捅落马下。(有史记载李勣当时在旁,对单雄信这位老哥们说“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这肯定是小说家语,绝不可信,以单雄信性格,他肯定会枪挑李世民向王世充报功。王世充投降后,李世民把与唐军苦战的十几名大将列入处决名单,李勣泣请,以自我家财爵位换这位老哥们一命,由于先前差点被单雄信杀掉,李世民坚执不允。李勣无奈,与单雄信诀于大狱。单雄信埋怨他,“我固知汝不办事”。李勣大哭,用刀从腿上割下一块肉给单雄信吃掉,说“本来想随仁兄一齐死,但谁来照顾你的家人呢。此肉随兄入地下,以表我拳拳真情。”单雄信死后,李勣如家人般照顾他的妻子儿女,确是千古义气的典范。

  阅读精选(3):

  徐茂公

  隋唐英雄中,徐茂公是瓦岗寨第一军师,之后跟随李世民,帮忙李世民夺得天下,被封为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徐茂公简介

  徐茂公,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夺得江山以后,因为徐茂公功劳甚大,就赐他姓李,名绩。入唐后,唐高祖李渊说徐茂公徐世勣是“纯臣”,赐他姓李。先封曹国公,后封英国公。

  唐太宗时期,贞观年间,曾参与平定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的战役。武德八年(625年)突厥进犯,李世勣讨伐。贞观三年(629年)大破突厥,俘五万人而归,镇守并州十六年。参见唐与突厥的战争。贞观十五年(641年),在诺真水(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大败薛延陀。贞观十八年(644年)随太宗亲征高句丽。

  唐太宗晚年,曾对太子李治说:“徐茂公李勣这人太忠义,你无恩于他,恐怕日后他无法尽心辅佐你。”为了使徐茂公忠于李治,唐太宗将他贬为叠州(今甘肃迭部)都督。唐高宗即位后根据唐太宗的遗命恢复了他的职位,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高宗问他:“朕欲立武昭仪为后,你以为如何?”徐茂公说道:“此陛下家事,何必要问外人。”

  总章元年(668年),徐茂公李勣率兵至鸭绿江,与薛仁贵会于平壤,攻克平壤,大胜而归。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勣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勣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因之后其孙徐敬业反对武则天,发动起事,被族诛,李勣也被剖棺戮尸。到之后唐中宗复辟政权之后才平反昭雪,以礼改葬。

  徐茂公怎样死的

  总章元年(668年),李勣率兵至鸭绿江,与薛仁贵会于平壤,攻克平壤,大胜而归。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勣卒,享年七十六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勣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