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2 13:50:12
运动会感想(一):
运动会的感想
运动会结束之后,所有参加县运动会比赛的运动员,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些感想,他们愿意把自己的感想同大家分享,他们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在那里,我不能把全部参加县运动会同学的感想一一打出来,下面是一部分同学的感想:
从挂满果实的树中,我们读出了成功。从汗水浸湿的运动服中,我们读出有付出,才有回报。回想有赛场上,那一个个飒爽的英姿,那一个个矫健的步伐,那一张张不服输的笑脸,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取得了道德风尚奖。虽然我们的总体成绩不好,但是比赛重在参与。从挂满果实的树中,我们懂得了勤劳的重要性。从汗水浸湿的运动服中,我们懂得了努力固然重要,但要懂得方法,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照顾自己,我们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相信我们积累经验,再多付出一些汗水,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到达理想的高峰
在这次运动会上,我感悟极多,尤其是在我跑步的时候,我才明白毅力与自信是如此的重要,在我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我总坚信自己能行,不知对自己说过多少次,坚持就是胜利,尽管眼前情势对自己不利,但我始终相信有付出就有收获。个性是在跑1500米的时候,我曾想过要放下,因为它是那么的难跑,介是我的毅力告诉自己,不级放下,要跑到终点,就这样我凭这毅力坚持到了最后,虽然我只取得了第五名,但是我已经对此感到满意了,这是我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努力取得的成绩,为此我感到骄傲
今年我们的成绩十分不理想,是我们让老师和校长失望了!但是我们已经尽力了!期望老师不要怪我们!而有的人正如老师所说的一样!来到青田比赛太兴奋了!晚上睡不着、在那玩,结果导致比赛时没有精神在那比!之后拿了个不理想的成绩!但是我们船寮镇中学拿了个精神礼貌奖,还是不错的!期望下次的县运动会是无们船寮镇中学的运动员能拿个让教师和校长满意的成绩,到时候好好努力吧!加油、加油、再加油。
想必大家都明白运动会的滋味如何吧!但你们尝过在比赛中摔交吗?不用想肯定是没有吧,我却有这样的经历。在县运动会举行的800米比赛中,我就尝过了这种滋味,开始时我一向谨记着教师讲过的一句话“开头不要争第一”的训诫。于是,开始时,我因人太多,而被挤到了最后,之后又追上去。直到第二圈还乘下大约150米时我被别人挤摔了,而跟最后的那位同学拉开一段距离,但我明白如果是最后一名的话,必须会让老师失望的所以又追上去。这次运动会中,我体会到不管有多么困难只要努力就必须会成功。
运动会感想(二):
运动会感受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富宁县第一小学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开幕了。
同学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入会场。
不一会,障碍接力比赛正式开始。一声哨响,同学们先翻个跟斗,然后跑过去从桌子底钻出来,之后跑去跨过垫子,再绕过竹杆,最后回到去拍另一个同学的手,另一个同学又之后跑。不一会儿,紧张的障碍接力赛结束了。我们班得了第3名。
过一会儿,轮到迎面接力赛了,同学们按老师讲解的规则开始比赛了,啦啦队的声音个性响亮,“三{3}班加油!”的喊声一浪高过一浪。给同学们带了很大鼓舞。上午的比赛在激烈的场面中结束了。我们班没有进入前三名。
下午,运动会继续进行,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地来到广场。进行双脚夹球接力和袋鼠跳。经过一个下午激烈的比赛,比赛最后结束了。我们班虽然没有拿到第一名,但是,同学们都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为期一天的运动会就这样结束了。我想:其实在运动会上拿不拿到第一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同学们在享受拼搏,享受快乐的同时,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沟通。懂得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友谊,相互帮忙和团结友爱。
运动会感想(三):
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在鼓号声中拉开了序幕。秋风送爽,金花飘香,在这绿茵茵的操场上,体操队的同学们跳起了优美的舞姿……
勇敢拼搏的运动员们在啦啦队的呐喊声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这次又得了一个全年级第一。这是我们入学以来第五个冠军,我们班是五连冠。
运动会结束了,可运动会中,运动员的拼劲还在,运动会就像学习一样。如果运动员们不勤奋训练,会在荣誉上落后一大截子。学习也是一样,如果你不勤奋学习,你也会在班级中落后一大截。
开运动会,我比谁都用心。此刻运动会结束了,我想把运动会的精神放在学习中,学习就像是赛跑,谁学得好,谁就是第一名。我体育较差,学习在班级中也是中上水平。我要从此刻开始,不仅仅要把体育锻炼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搞好。我要跟学习的同学赛跑,也要跟老师赛跑,把老师教得都学会。
运动会结束了,也证明我们六年级迈出学校的时间越来越近。我必须要像运动员们一样努力拼搏,把学习学好,考上好学校。以后期望有人提起,市直六小曾是马若妍的母校,让我的脸上贴光,也让市直六小的面貌增添辉煌。
运动会感想(四):
运动会的感想
星期四那天,丰乐小学2007年运动会已经开幕,比赛也都在激烈地进行中。这时轮到我们班同学50米和100米跑,全班同学都在呐喊―加油!不负所望,这位运动员拿到了可人的成绩,后面的比赛也一样精彩,一旦有我们班的运动员比赛,同学们都在为他们加油,最后在全校12个班中,我们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回到课室后,我把比赛的经过前前后后的想了一遍,从中我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团结。事情是这样的:只要有我们的运动员比赛,同学们都在为他们加油,放下了一切的恩恩怨怨,只想拿第一,为班级争光,为老师争面子。此时他们是多么的团结啊,多么的同心协力啊!而我也真正体会到竞技体育强大的魅力。
团结亦是好。可同学们在学习上并不团结,整天为一些小事争吵,为一两句不中听的话而打架,看着都让人感到悲哀。如果我们像对体育一样对待学习,到时每个人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不相上下,那该多好呀!体育的魅力吸引着我们,让学习的魅力也一样吸引着我们吧!
运动会感想(五):
运动会感想
前几天,我们学校组织了今年的秋季运动会,此刻,虽然激动人心的运动会已经结束了,但这次运动会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要说这次运动会能顺利进行,关键还是要感谢老天爷,开运动会的那天上午,因为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运动会因此没有开。之后到了中午,老天爷的脸由小雨转为晴,因此,学校决定运动会下午正式开始,同学们一个个别提有多高兴了。下午,首先进行的是开幕式,对于第一次参加运动会的我,虽然在同学们的百般的指点下,但我还是有点落队了,但是幸好旁边的同学立刻提醒我,我加快脚步,才勉遭扣分的恶运。
运动会正式开始了,但是我只管自己吃零售、玩游戏、看课外书,根本无心为运动员们喊“加油!”。轮到我跑了,但我却还在玩,没听见广播,之后还是同学把我押到总务处的。该跑了,虽然我不止一次告诉自己“虽然我耐力不行,但必须要撑下去。”可我跑了一会,就觉得脚发软,没力气了,结果不用想,我是同组最后一名。放学后,茅老师因为我们不给自己班加油,而把我们痛骂了一顿,我很后悔,决定第二天痛改前非。
第二天,我用力给自己班运动员们加油,就是有人要跟我玩拍手游戏了,我也一口拒绝。过了一会,又该我跑400米了,这次,面比较昨日多一倍的路程,我喝了超多的水和饮料以补充体能,并早早去总务处报到了。只听裁判发出的枪声一响,我和其他选手都像箭一般向前“飞”去,最后的50米了,我用尽最后一点力气跑完了全程,虽然成绩又不是很理想,但这次我得了同组第三名,最起码比昨日有了进步,跑过了一个人。
这次运动会能够称得上是我最快乐的一次运动会了。
运动会感想(六):
秋风萧瑟,落叶飞舞,在这秋高气爽的十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在同学们的期盼中拉开了序幕。
当大会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始,整个跑道沸腾起来,顿时,鼓声震耳欲聋。各个班的同学们精神抖擞喊着响亮的口号走向主席台走去。
运动会开始了,运动员们个个充满信心,生龙活虎的。有的在小跳,有的在小跑,还有的在压腿,做着赛前热身运动。
比赛开始了!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你看那田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像利箭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同学兴奋不已。不论选手是否获得第一,他们都会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赞美和鼓励。因为在师生的心中,这些运动员都发挥出了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他们是运动场上的英雄,是学校的“刘翔”。女子800米和男子800米是考验选手体力和毅力的项目。它虽然不如短跑那样让人兴奋,令人激动,但是绝比较短跑更加让人感动。在比赛中,选手要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心理上的考验。参加这个项目的运动员真正体现了努力拚搏,永不服输的运动精神,它给我们的感受远比成绩要丰富的多。
体育是精神礼貌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素质、人民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运动会既是检验学校体育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展示学生青春风采,考验体能与心理的具体实践,也是学校教学改革与事业发展的一次综合展演。它锻炼的是体力,激活的是生命,弘扬的是个性和青春活力,收获的是笑脸和精神风貌。所有选手在本届运动会上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发扬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在比赛中寻觅了更多的光彩和梦想,在比赛中创造了更多的完美和辉煌。这次运动会十分有好处,给予的越多、收获的越多、奋斗的越多、收获越多、坚韧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就会收获闪光的金牌。我坚信,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重要的是过程,有了过程,这件事就做好了。
不要骄傲、不要气馁,因为我们还要继续前进!
运动会感想(七):
星期四,学校举行了我梦寐以求的运动会,这可不是普通的田径运动会,而是“三跳”运动会!
我先参加了一分钟小绳竞速,比赛十分激烈。那时,我有点儿紧张,所以发挥的不是很好。
之后,我参加了踢毽子比赛,这会儿我已经慢慢不紧张了,努力踢着,最后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还得到了一个奖品-蓝色笔记本,我高兴极了!
之后,我还参加了挽花比赛,虽然我不明白自己究竟跳了多少下,但是我自己感受成绩就应是不错的。
最令人激动的,是群众跳大绳比赛。比赛激烈得不能用言语来形容,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班原先每一天都在苦练,这次大家齐心协力拿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我们真开心!
没想到,老师们也要比赛呢,跳大绳、小绳……我们郑老师参加了小绳竞速,别看郑老师是成年人,可跳得还真快啊!王老师、郑老师、陈老师都参加了大绳比赛,她们真棒,都没被绊呢。
运动会结束后,我们参加了闭幕仪式。透过这次运动会,我明白了“强中自有强中手”的道理,我告诉自己,必须要更加努力,争取下次有更好的成绩,为班级争光!
运动会感想(八):
学校春季运会的召开,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运动会使大家汇聚一堂,欢聚一堂,谱写着一曲曲拼搏进取之歌,一曲曲团结协作之歌和一曲曲无私奉献之歌。
一天半的运动会在紧张有序的比赛中,在师生们的欢歌笑语中,于这天上午落下帷幕,也给我留下了许多感悟。
运动,也是文化
虽还是春天,但夏天的感觉已在空气中静静流淌。运动会开幕式上,各班运动员组成的队伍,穿着整齐的校服,在雄壮的进行曲中,在国旗方队的引领下,踏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带有班级特色的响亮的口号,有序的精神抖擞的透过主席台,再加上解说员针对各班特点进行的精彩解说,观众席发出的阵阵欢呼,立刻为赛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让人仿佛触摸到了跳跃的青春音符,感受到了燃烧的激情,体会到了四射的光芒。使得操场上主席台两侧大大的红色的标语“生命在于运动”“成功在于拼搏”也因此显得格外耀眼。
感悟: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啊,多元的文化。
人人,都在参与
坐在观众席上的是多数人,冲在竞技场上的是一些人,站到领奖台上的是少数人。
但是,不管是那些人,大家都在以同样用心的心,同样快乐的心去参与。运动场上来回奔波的通讯员,紧张着赛事的记录,宣传的是他人;做后勤服务的同学,跑前跑后,嘘寒问暖,哪怕自己其实也和运动员一样累一样渴。观众席上时不时的传来的呐喊声,加油声,欢呼声,声声入耳。
运动场上,处处充满浓郁的青春气息,洋溢着运动的快乐、班级的团结、心灵的自信力。人人都在努力,人人都在醉心于群众的欢乐,“团结就是胜利”、“友谊万岁”、“拼搏奋斗”的运动精神在那里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一个人的运动是健身,而许多人在一齐的健身比赛,那么就是运动会了。荀子云:齐民者强。在运动会中,只有班级实现“齐民”,才能是最后的王者。
2011年中学生春季运动会作文800字:运动会的感悟
感悟:我们都在参与,我们一样快乐。
运动,并快乐着
我们因运动而健康,又因健康而快乐。总是以为,建筑金字塔的人在建筑时定是痛苦不堪。但是有一种说法却认为这些人是快乐地建造。其原因是人在痛苦时做事的准确度比起快乐时做事要差得很多,若他们不是快乐的,又怎能构造出如此精确的金字塔呢?若是基于这一点而言,人的生命就真是在于运动了!
运动会感想(九):
这天是2009年10月20日,太阳公公也露出了久违的笑脸,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下午,我们举行了年级运动会。早在运动会举行前的几个星期,同学们便踊跃报名,寥寥的几个项目,短短的时间便被报满了。
中午,我吃完饭,便急匆匆地赶到教室,一进教室,便发现同学们早到了教室,大家都在迅速地制作着开幕式需要的气球。我也赶紧拿出气球来,奋力吹起来,不一会儿,我便做好了,把六个气球绑在一齐。1:10,运动会立刻开始了,大家都走到操场上去,排队站好。
1:30,开幕式正式开始。在雄壮的音乐声中,我们踏着整齐划一的步子,一步一步昂首挺胸,气宇轩昂。一步一步,我们来到了主席台前,大家一下子把气球举起来,双手挥舞,高喊着:“八班辉煌,我心飞扬,燃烧激情,拥抱梦想!”开幕式结束后,我们在草坪上列队站好。紧之后,年级主任奉主任、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都分别发言。然后,全年级进行了拉歌比赛。
这一系列活动后,运动会便正式开始。大家来到主席台旁的观礼台上。首先进行的是男子100米的比赛,我们班的杨欣翰和张华宇同学都拿到了很好的名次。但是在女子100米,却发生了意外。发令枪响后,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我们班的马悦然一“马”当先,处在第一的位置,但是跑到一半时,她脚下一滑,一下子扑倒在地!我们都为她捏了一把汗,但是,她并没有放下,她坚定的爬了起来,最终冲过了终点!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努力拚搏,永不服输的运动精神,它给我们的感受远比成绩要丰富的多。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接力赛跑。家长和同学们激烈竞争,互不相让,拼尽全力。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接力比赛结束后,最搞笑的“猴子运瓜”开始了,规则是两两一组,背靠背夹一个排球,采取接力方式来回跑。比赛过程中球不能掉下来。我也参加了这个项目。比赛开始后,随着一组一组同学和家长们的合力运瓜,立刻就该轮到我们了。最后,轮到我们了,我和周晋冲一组。上一组到达终点后,同学们立即帮我们把球放好。我们便冲了出去,一路上我们留意翼翼,一步一步飞快但又平稳地向终点冲去。5米、4米、3米、2米、1米,冲线!球被我们安安稳稳地送到了终点。太棒了!一路上有惊
无险,一颗悬着的心最后落了地。4:00,年级运动会在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盼望下一次的运动会!
运动会感想(十):
本周星期三、四、五学校举行了运动会。这也是我进实验小学参加的第一次运动会,由于不是班主任,我被安排做计时裁判员。刚刚接到这个任务时,我的心里忐忑不安,因为我在大学里当过计时裁判员,明白这一任务职责重大,对于成绩差不多的选手而言,能否进入决赛或者能否拿到名次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裁判员手里了,并且这次跟大学里做裁判还不一样,大学里当时我们是三个人掐一个道次,一个、两个人掐错了其他人还能够弥补,而这次是一个人掐一个道次,如果掐错了或者没掐的话,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所以事先我还是有点紧张的。由于其他几个都是“老战士”了,熟门熟路,所以我这个“新战士”就更加紧张了,在培训时组长楼老师也个性关照了我几句,尤其是掐表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
运动会那天,组长楼老师要求我们在早上7:40到达场地。可那天当我七点半到达运动会场地时,只有俞老师一个人在那里忙碌着。等到快八点了,大家才陆陆续续赶来。最后各就各位了,早上第一个项目60米预赛也正式开始了,我们6个计时员,按照事先分好的每个人按一个道次的成绩,我负责记录5道学生的成绩。60米比赛由于距离比较短,所以差距就会比较小,对我们计时的要求也会个性的高,需要我们全神贯注。第一次掐表由于缺乏经验和准备不足,我比其他几位计时员反映慢了一拍,记录成绩时我及时和其他道次的几位“战友”沟通了一下,也幸好我记得那位学生本身实力有限,他的成绩也不是个性理想,在小组垫底,给了我一个犯错的空间。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我事前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的确,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高度的集中注意力。随后我及时的调整了自己的状态,按照楼老师的要求和其他“战友”的提醒,很好的完成了60米预赛的计时任务,其中偶尔也会犯一两次小错,但总体没有影响到学生的成绩,这令我十分的开心。随后的工作我也是越做越得心应手,在比赛中偶尔看到自己班的学生在比赛,想上去加油;看着几位在操场上奔来奔去为学生加油的班主任,心中不免羡慕;看着摄影师们举着摄像机在记录着学生们赛场的英
姿,心中痒痒的,但为了裁判员的职责我还是一向坚守在岗位上,就这样上午的比赛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忽然发现整整一个上午我们都没有好好地休息一下,甚至连聊天的时间都没有,大家都认真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其实在明白安排分工时,就有一些老教师说过,计时是最辛苦的,从开始一向到最后,没有休息的时间。一开始我不相信,但经历了这个上午,我明白了要完成好这个任务,需要耐心和毅力,当然还有要职责心,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的成绩负责,对得起自己“裁判员”的称号。在经历了最艰苦的一个上午的比赛后,之后的比赛显得简单了不少,因为误差不会像之前那么大了,但我们也不敢掉以轻心,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顺利的完成了剩下的比赛。
感受:运动会,对于学生来讲,不仅仅是展示体育潜力的场所,也是学习和感受运动精神的场所,有好多学生期盼在那里发挥自己的优势,证明自我。每一个老师都就应尽己所能,让孩子们感受拼搏的力量,感受竞争的激烈。同时,运动场上,就应是彰显公平、公正最好的场所,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让孩子们在运动会上体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一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选取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自由,每个人也有选取自己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的自由,但是我们做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期望,以身作则是首要的职业道德。既然我们选取了这个职业,或者说,我们既然已经从事了这份工作,在工作中,即使我们没有潜力做到最好,但最起码我们就应努力吧。虽然只是一个计时裁判员,但是要真正做好这项工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教学也是如此,只有静心、耐心、用心才能做好,运动会已经结束了,但教学思考永远不会结束。
人物采访稿范文(一):
微笑“医”路心灵羁绊---09级临床医学李燕良访谈实录
活跃在临床医学,微笑着应对一切。她不仅仅在感情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在学生会历练了不一样的成长,更是在学习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不以名次为目的的她,成绩却持续年年专业最高的记录,在人才辈出的临床医学,她是如何做到如此,你,难道就不好奇么?
“情”伴一生——“生活的笑声来至于他们的鼓励和陪伴”
第一次见到李燕良的时候,就被她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临床专业的学习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却能笑着应对这一切的压力,这一切都被她归结于自己身边的“情”。当我们问道她在临床专业有没有感觉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时候,李燕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有一个好男朋友啊!而且还有我那几个闺蜜呢!”她回忆起自己在刚刚转入这一临床专业的时候,心里对繁重的课业还是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再加上临床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李燕良也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慢慢地在心底里感到很压抑,最后在一天,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爆发了。“那天晚上感觉整个人都快不行了,郁闷到快哭的感觉,然后就打了电话给导师。”果然,作为医学学者的过来人,老师很能理解这种感受,推荐她休个假,出去放松一下。于是她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喝喝早茶,放下风筝,到海岸城看下电影李燕良告诉我们:“休息了两天之后,感觉课业比别人落下一些,顿时有了学习的动力,郁闷的情绪也一扫而空。”就这样,完美的感情和亲密无间的友情,就像给她的生活打了一针兴奋剂似的,就算再迷茫也找得到出口,就算再累心里也能笑开了花。在场的我们,也都深深地被她这种用心的心态所感动
制胜的秘诀——“正确的方法与合理的时间安排”
感情的羁绊给了李燕良许多精神上的鼓励,让她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生活。但是,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单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又向李燕良请教起她学习的秘诀。“做个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这个是王道!”她这样说道,“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从物理学院转过来的李燕良,十分擅长理解记忆,但临床专业却有超多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此,她找到了自己应对的方法,“我会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方便自己记忆。”李燕良告诉我们,学习不就应以名次为目的,觉得自己努力了才是最好最开心的。她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压力就把所有时间都拿来泡在图书馆,李燕良觉得忙与不忙,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安排。“比如我有一天的时间学习,我就能够稍微放松一点,不必追得太紧,如果我只有两个小时学习,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她这样举例到。而李燕良每学期都年级第一的成绩也证明了,这种想真正为自己而努力的心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与李燕良聊起这些的时候,她总是传递给我们这样一条信息:学习虽然没有捷径,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志-大志”的目标——“被需要的感觉是我无悔的选取!”
在谈到为什么选取读医学的时候,李燕良很深情地和我们提起她自己的一段经历:一次在医院见习,看到病人生病的时候,那双忧郁的眼睛充满了对医生的信任,当时整个人都被震撼了。她说:“那是一种无条件的肯定,那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相信医生会为自己除去病痛,就是这种感觉坚定了我要成为一个医学者的信念和职责。”另外一次,在慰问器官捐献者的家属的时候,她也深深地被家属那种无私回报社会的精神所打动,她激动地对我们说:“他们把自己挚爱的亲人献给了医学,期望的医学者能很好地回报社会,这是人间多么伟大的情意啊!”“除人类之病痛是万万个医学者的神圣的职责,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在谈论到她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李燕良笑着对我们说:“虽然学医很辛苦很累,慢慢医学路也很长恨长,但是我没有后悔过自己选取了读医学这条道路。”她表示自己本科结业后会选取继续读研,毕业以后打算先在医院里当几年的医生,如果无法继续从事医务工作还可能选取考公务员和当教师。一切会随着时间,状况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李燕良总是持续着面带微笑,其实看似传说般的李燕良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过对前路的迷茫,但所不同的是,她教会了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状况都要微笑着应对生活,学会感恩身边的朋友,还有学会调节情绪。
生活的轨道源之于个人的选取与追求,我们没必要全程copy别人的意见和生活习惯,但我们就应学会了解别人并且学习其优点。给生活一点阳光,给自己一个微笑,或许下一秒你就是命运的宠儿!
人物采访稿范文(二):
w记者:cs
采访对象:wny
时间:2011年4月12日
地点:博识楼
幸福是百味
——与人文学院团总支书记魏妮娅老师的应对面
初见魏老师,满脸的微笑,一种莫名的亲切,忙碌的身影,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有为,很具亲和力,很有职责心的美女团老总。
家的温馨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节选自《水手》。
采访伊始,魏老师就跟我们分享了一个感人而温馨的故事。
时间追溯到去年十月,已大四的人文学院学生杨文成,怀揣着为学院争荣誉的信念,特地从实习单位赶回来参加校运动会男子4*100米的田径项目。比赛如火如荼,异常激烈,但意外不幸发生,杨文成在与下一棒同学接力的时候,不留意滑落了接力棒,身体失去平衡,重重摔倒在跑道上。在场所有的同学都不禁心悸,悲伤的氛围弥撒在大家的身边。学生会的同学匆忙赶上前帮他清理伤口。危难之际,“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长大以后,为了理想而努力”无需多言,魏老师带领啦啦队哼唱的一段《水手》足以把大家的心紧紧凝聚到一齐。
紧之后的另一个项目中,简单清理伤口的杨文成重整旗鼓率领人文学院的运动员们展现了人文学院的特色开场仪式,运动员们分两排排成“小飞机”队型飞奔入场。
“其实那一刻我们会发现,输赢真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大家那种危难之际的相互陪伴,和团结一心的精神。像家一样的温馨。”魏老师发自内心的宣言。
对于历届团学干部干事,魏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而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那种感谢的源泉正是来自这种家的温馨。“坚持你们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好好保护身体。”魏老师给出了最贴心的寄语。
特色团学工作
以文学专业为主的人文学院把特色团学工作建设得有声有色。
特色一,人文学院一向坚持与社团合作。挂号人文学院的社团有枫华诗社,国学社。每年三月份人文学院会协同枫华诗社举行一个原创诗歌大赛,每年的五月份会携国学社组织一个国学论活动,今年可能还会与云南省博物馆合作。
特色二,从前年开始每年举办一个摄影大赛。前年是以运动会为主题,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年人文学院把原创诗歌大赛与摄影大赛结合起来以“昆院春景”为主题,活动宗旨能够概
括为“逐美”,具体包含三方面“审美,读美,发现美”。在颁奖时,学院评委们还特地加上一个“创造美”。
特色三,每年的九月份人文学院会联合《尔言》举办一个征文大赛。这个活动的主题对象是每年入校的的新生。曾以“且听风吟,我的大学”为主题,同学们参与用心性很高,并且获奖作品的质量也很高。魏老师表示,她准备将这些高质量的获奖作品广泛投稿,比如投向《昆明学院·锐青年》。
特色四,举办一些有关民俗文化的活动。魏老师从事团学工作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茶艺等民俗文化,所以人文学院还会透过举办一些特色的有关民俗文化之类的活动来让大学生更多的了解民俗文化。魏老师说,去年举办了一个云南非物质文化展览,学院的学生穿上民族服饰演绎了众多民族特色舞蹈,让大家对这种非物质文化有了更形象的了解。今年计划开展一个民间竞技的比赛,比如踢毽子,打陀螺之类的,就是期望大家透过这种边玩边学的方式学到更多有关民俗的知识。
特色五,“寻迹”活动。活动紧扣历史专业的特色,以丰富搞笑的方式,带动大家的学习用心性,更好地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能够言传也。——《庄子》
很难想象,魏老师在自己的大学生涯里没有参与过任何类似的团学工作,但却在如今的大学团学工作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能干的团学干部。魏老师平易近人,谦和可爱,她会经常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分享她的经历,除了应对面的交流方式,还会用学生热衷的微博与大家进行互动。正如《庄子》所言,除了言传,魏老师更多的是身教,以身作则。魏老师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对学生尽心尽责的态度,着实感染了我们,也感染了一批又一批的团学干部。幸福何也?幸福百味也。
有人说“世界上最年青的职业就是老师,因为总是和一群充满活力的青年在一齐,能让心灵永葆青春”。
我认为,老师是幸福的。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特意请魏老师定义了一下“幸福”,她道“幸福是百味,当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就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毋庸置疑,魏老师是幸福的,她的团队是幸福的,让我们祝愿她在以后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多辉煌的业绩!
人物采访稿范文(三):
人物采访稿范文
这天50岁的##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作为一个新闻人物,本人慕名采访了他。他说话和举止都透着温和绵软,轻言轻语却又思维敏捷、条理清晰,时不时地抛出连珠的妙语,让人感到异常随意和亲切。
1969年3月,17岁##参军入伍,只过了四年半的部队生活,就因表现出色被组织调到外交部,在外交部这个名气大而条件艰苦的部门默默奉献,曾驻过阿尔及利亚、尼泊尔、瑞典等许多国家,这一奉献就是18年,直到1991年9月调到祖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在新的岗位上,他从##区委一个平凡的办公室科员做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位置上,从从容容一路走来,身后,成绩斐然,好评如潮。
所有这一切,他说,都是因为祖国和人民的需要!
决然从军,实现留在部队的梦想
1952年8月,##出生在湖南省隆回县一个叫龙源塘的小山村,幼年时家境贫困,父母节衣缩
食供##读完了初中,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打破了他去大学深造的梦想,16岁的##回家当起了农民。
##本来以为自己以后唯一的出路就是走祖辈种田的老路了,没想到人生还是出现了转机。1969年3月,部队到##的家乡去招兵。当时村里人对子女当兵并不用心,一是村里原先当兵的当了几年兵又都回来种了地,没见有什么出息;二是当时中苏关系紧张,怕孩子当了兵就碰上打仗。部队招兵的首长和地方武装部的干部向适龄青年及其家长反复宣传。##当时的条件并不贴合,个头小而且年龄也不够。但##有一个条件很优越,那就是他是村里适龄青年中唯一的一个初中生。##就自己跑到部队首长那儿,鼓起勇气说:“首长,我想当兵,年龄就差一点不够,你能不能让我去啊?”部队首长看##直接找自己,很是欣赏他的勇气,又看他聪明伶俐,也是这次招兵中文化最高的,就一口答应了他的请求。就这样,17岁的##在乡亲们敲锣打鼓的欢送下光荣地入伍,奔赴海南岛。
当时,##入伍后还说不上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只是觉得到部队又多了一条出路,既然到部队,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做个最好的兵,争取以自己的成绩留在部队。
在新兵连,##的个头最小,穿连队最小的4号衣还嫌大。但##人小志不小,不管队列训练、技术训练,都是样样抢在前面,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麻烦,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都揽过来自己干。新兵训练结束时,年龄小、个子小的##已经给领导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分配新兵下连队时,##被分到了最重要的特务连警卫排。听到这个消息,##激动了一夜,心想这下要到领导身边工作了,做梦都梦见自己腰里别个驳壳枪,雄赳赳气昂昂的,别提多神气了!
第二天兴奋地去报到,却让##大失所望,虽然是警务排,也有一个班确实是给首长做警卫员的,但##却被分到了一个很枯燥的活儿:到弹药仓库站岗放哨。弹药库的位置很偏僻,白天见不到人,晚上吓死人。20世界六七十年代的海南岛并不稳定,经常有特务活动,夜晚时不时就能看到特务发出的联络信号弹,而弹药库也正是特务们破坏的最重要的目标,部队领导很重视,其实##是被委以“重任”的,让他来守弹药库,领导可能就是看中了他吃苦耐劳而又机智灵活的性格。
但##毕竟才是个十几岁的孩子,正值贪睡的年龄,在那种黝黑寂静的夜晚,半夜三更被喊起来站岗,真是又困又怕,有时刚站一会儿就靠着墙睡着了。有一次班长把他的枪偷偷拿走了,才叫醒他。
“##!”
“到!”##一下从梦中惊醒。
“你的枪呢?”
##急忙去找自己的枪,一看没有,吓得瞬间就出了一身冷汗,泪水顺着面颊就流下来:“班长,我……”
“我什么我?!让你站岗你枪都没了,你还站什么岗啊?!枪就是战士的生命,甚至比生命都重要!”班长严厉地训斥着,“这次看你是新兵初犯,就不处分你了,下不为例!”
##从班长手中接过枪,既难过又惭愧,他回去后把这件事记到日记本上,时时提醒自己,之后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误。
当时的部队除了平时执行任务,还有到农村去宣传的任务。那时到农村做工作很苦,一是路不好,有时甚至根本就没路,要爬山过坡地步行到几十里外的山村,风雨无阻;最要命的还有##根本听不懂岛上居民的地方话,而居民又大多不会说普通话,甚至许多居民连普通话都听不懂,只好找当地的兵来翻译。##觉得这样既耽误工作,又不能和他们很好地交流,就自己开始学地方话,每一天业余时间就去找本地的兵,向他们学习本地方言。
工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不但能够听懂他们的语言,而且还能够跟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不用翻译就能很好地把宣传工作做下去了。本地的兵都说##有语言天赋,其实,他哪儿有什么语言天赋,只是自己用心学习,想把工作做得更好而已。
经过部队洗礼,##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哪怕细小的一件事,他都要精心做到万无一失。他的努力也得到了领导和战士们的赞扬,入伍半年入团,一年入党,而且在部队一周年的连队总结会上,##还被领导请上台介绍自己当兵一年文秘杂烩网的感想,让##很是自豪。在以后的两三年里,##被连续两次提升,对部队来讲,提升这么快的战士还真是很少见。当时和##一齐当兵的老乡有26人,只有##一个人提干,消息传到家乡,一家人都为他感到光荣。
##也最后实现了自己留在部队的愿望。
脱下戎装,听从祖国的召唤
正当##在部队前景看好时,1973年,领导突然要他转业到外交部。原先,在毛主席1970年发表“5·20”声明后,我国的外交形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这就造成了外交部人员紧缺现象。当时也没什么大学生来担当此任,只能从部队和生产建设兵团中选拔人员。
组织上在选人时都是秘密和极其严格的,之后##才明白,他被选到外交部时,组织上连他老家的一个叔叔以前贪污几斤粮票都查得清清楚楚。透过了严格的政审后,##于1973年9月被录取到外交部工作。
能到外交部去工作,这对##和战友们来说吸引力太大了,战友们对##既羡慕又佩服,毕竟他才入伍四年多,而且年龄刚刚21岁!大家纷纷来祝贺他。
但##对这个工作的艰巨和压力也有所耳闻,外交部在选他们之前也已经在其他部队抽选了一部分人,有几个从武汉部队抽选上的人在赴非洲国家大使馆上任时,忽然不肯上飞机,气得外交部的领导立即把他们退回原先的部队,让部队感到很尴尬,觉得他们玷污了军人的名节,随后将他们降职为普通兵开除军籍。这也说明了当时外交部工作环境的艰苦。
被外交部派到国外大使馆是很吃苦的事,一派就是几年不得回国。因此##认识到,到外交部工作不是去享受,而是去吃苦的,组织既然派他去,那就是组织对他的信任,祖国对他的召唤!自己是军人,在祖国召唤自己时,自己只有一个选取,那就是服从命令,随时作好奉献和牺牲的准备。
这次选拔,广东军区10个指标,海南军区只分两个,##就是其中之一。临行前,平时很难见到的军区司令亲自为他们饯行:“你们被外交部选去很光荣,我这天特意请你们,就是期望你们到外交部后,不要给部队丢脸,要为部队争光!你们是千挑万选啊,出去就是代表我们部队,要持续在部队时不怕苦、不怕累、踏实肯干的作风,拿出军人的本色来,我相信你们必须会干得漂漂亮亮!”
##转业到外交部后,家里亲戚朋友甚至父母都以为##在部队犯了错误,因为当时根本就没有转业这一说,况且##已经提干,一般提干的人员都会在部队干上一段时间,而##刚提干不久就不在部队了,通信地址也改为北京某某信箱,单位是保密的,所以引起了家里人的误解。##回家探亲,父亲一向追问事实,##只是说换了工作,其他的什么也没和家里人解释,他走后,村里什么关于他的传说都有,##都一笑了之。
到了外交部后,##虽然有心理准备,但外交部条件的艰苦还是超出他所料。在部队,##当时是机要参谋,每个人都有单独的房间,而外交部却是二十多个人住在一个小房间里,根本不能放床,就打一个大通铺。更让##不习惯的是,部队吃饭从来不限量,而外交部分给他们的口粮是每个月30斤,粗细粮搭配,一个月只有6斤米,粗粮占大半。几千人就一个食堂,吃饭排几十个队,有时排半个小时才能买到饭。这对##真是个考验,他是南方人,不喜欢吃面,此刻不但要克服不吃面的习惯,还要克服吃不饱这个困难。
##没一声埋怨,吃不饱,他把细粮换粗粮,天天吃糙米、窝头。这还不是最困难的。由于他们是外交部招来应急的,需要尽快派往各国的大使馆工作,所以务必对他们进行强化训练。白天,几百人挤一块上课,填鸭似的往脑子里塞东西,晚上加班做作业,熟悉相关的知识,几乎都没有休息时间。这些脑力劳动要比部队的体力劳动辛苦上好几倍!很多人撑不下去想打退堂鼓,但21岁的##都坦然理解了:“我是党员,是军人,常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用到我的时候我不能吃苦什么时间能吃苦?既然党把我派到这个岗位,那我就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战士,为祖国争光!”
三个月的强化训练结束,##以优异的成绩结业,到办公厅实习不到一个月,就被派往阿尔及利亚大使馆任机要组组长,这也是一个很考验人的新岗位。这次派往阿尔及利亚的机要人员一共两个人,另外一个比##的年龄大,资格也比他老。##首先尊重同事,并且以身作则,事事都走在前面。同时,两个人经常进行沟通,互相提醒细节事项。
常言说“外交无小事”,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可能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当时我国有个驻泰国的工作人员,看到泰国很开放,就在电梯里摸了一下泰国女人的屁股,被人家以耍流氓驱逐出境,就这“一把”把中国人的脸面丢尽。还有的人,说话不注意,随便发言,一句话就能使别人理解错我们的政策。这些事情时时提醒##,对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要慎之再慎。
在外交部工作,名气上不小,但工作却是需要人有奉献精神的。在国外,没有朋友,工作性质也要求你不能随便有朋友,出外务必两个人以上,就是华侨也不能随便交往。工作上没有休息日,两人轮班,时间差让他们经常夜间上班,因为随时就可能有电文传来翻译。工作时常常是一个人坐在机要室里,就这样枯燥地翻译、办手续、送文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地辛苦地工作,一分钟都不能脱岗,因为如果脱岗,那可能就会造成严重后果。《人到中年》作者谌容曾到外交部访问,得知他们一出国就是多年,而且还不允许家属随从时,就发出了“不让家属随从是不人道的”的感言,外交部被访人员们激动地为她长久鼓掌,感谢她的理解。
可##一奉献就是18年,无怨无悔。提起外交部,##笑着说:“此刻的外交部条件也不怎样样,我做办公厅三等秘书,办公室和我此刻的办公室差远了。但军人就要像歌里唱的那样:祖国需要我!'只要祖国需要,那还有什么价钱可讲?!……”
从头再来,二次创业续辉煌
1979年,深圳被划为特区,##作为一名多年的外交工作人员,已经养成了敏锐的嗅觉,他觉得深圳必须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就推荐自己当兵的叔叔转业去深圳。当时叔叔很犹豫:“语言不懂,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再说将来深圳能发展成什么样貌,我都不清楚。”“你不清楚我清楚,深圳将来必须会建设得很好,但此刻正需要人手,此刻去正是创业的好时候,去那儿能够大显身手。你听我的没错!”就这样,叔叔听了##的推荐,在深圳建设初期就来到这儿,为深圳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87年,##被派往瑞典时,##到深圳探望叔叔,就更加坚定了到深圳进行人生二次创业的思想,1991年圆满完成驻瑞大使馆工作后,就要求调往深圳工作。
##到了深圳,才发现自己什么优势都没有,年龄大、文凭低,只有大专文凭,给别人当
秘书别人都不要。最后,还是##区委看到他在外交部工作的经历,才安排他到组织部做了个小科员,但什么职务级别都不再有。
##的不平凡就是他把自己定位得极其普通。他明白,过去的辉煌只代表过去,此刻跟不上深圳发展的速度,就要加大自己的步伐。他就是从一个科员做起,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待遇。住房紧张,就和别人住一间,休息不好,又要写材料,但他却没叫过苦,一切都默默承受。“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貌”,##相信,自己必须会在新的岗位做出成绩的。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参加学习,用一年半的时间,以第一名的成绩拿下了省委党校从大专到本科的学历教育,随后还完成了《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新状况、新问题》、《浅议完善和推进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新时期优秀领导干部成长规律初探》等论文,并几次荣获论文大奖。
组织部的工作是一个复杂又重要的工作。干部的升迁、基层的投诉、人员的调动……可谓千头万绪,##却能做到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深入基层,抓到第一手材料,做到公平公正。
2002年,深圳市抓教育的副市长武捷思同志转给##一大堆投诉材料,要他尽快调查清楚,如果状况属实,就要撤消某校的校长。##他们不但要查清楚现任校长的实际状况,还要调查预备校长的档案材料。
看到这么多投诉材料投诉一个人,##当天就赶到学校,他想先做一个民意测验。测试票收回后还没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校长的电话,说是票不准确,有人在上面做了手脚,一个人领多张票。##立刻感到了自己的失误,因为在发票时,学校的办公室一个负责人主动帮他们发票,##没想到会在他那里出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亲自重新制定票据,而且每一个票据都标上号码。这次测验结果是校长没什么问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预备校长的考察还没开始,##又接到了投诉预备校长的材料。这就让武副市长和##起了疑心,那里面肯定有人在造谣捣乱。##勤访暗查,最后发现,原先学校的正副校长关系不和,副校长就想取正校长而代之。状况调查清楚,##如实向武市长报告。武市长亲自到学校,安慰和鼓励校长,让他好好干,组织相信他。之后又将那位副校长调离了学校,感动得那位校长热泪盈眶,事后专门给##打来电话,感谢##认真、仔细、慎重的工作,不然,他自己真是百口难辩!
组织部的工作不但要仔细慎重,而且还要有耐心、爱心。2003年,##碰到一个女同志的干部遗留问题。1993年,这个女干部在单位的团组织工作,因和领导不和十多年不上班。当时她丈夫做生意,她就在家里帮丈夫打理,但几年前,生意破产,丈夫丢下她和女儿走了。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还带着自己六十多岁的母亲生活,十分艰难,她就来找##,要求恢复自己的工作和工龄。
但此刻她所在的厂子已经倒闭,根本没有位置再给她,再说她脱岗十多年,按政策已经没有条例帮她恢复工作和工龄的可能。
女干部异常恼怒,带着母亲到##的办公室大吵大闹,尤其是老太太,胖得走路都困难,
一进##的办公室,就躺在沙发上,声言如果##不帮她女儿恢复工作,她就躺在##的办公室不走了。
这事##不管也是能够的,但##看这位女干部带着孩子和母亲,生活确实紧张,就着手找单位,看能不能妥善接收。##认为,组织部的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她们有困难来找自己,一推了之不是共产党人的作风。
##为此跑了八个多月,最后把她安排在一个居委会里工作。但她在居委会又和同事合不来,每次吵架,居委会就要找##说事,好像是这女的是##的人一样,让##哭笑不得。但两年多来,##对此事从来没有不耐烦过,帮她做思想工作,让她理解组织照顾她为什么。
就在记者采访##时,##又接到这个女人喋喋不休的电话。##笑着给记者解释:“她又想要工资补偿了,我说她你十年没为单位工作从哪儿来的补偿?她的工作真是不好做呢!不好做也得做,因为这就是我的工作!”
天道酬勤,##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得到了回报。1996年,他被组织部提为干部科科长,1999年,##被任命为##区委组织部副部长,2003年6月,又当选为##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我不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一般我到一个新岗位都不是突出的,但我都会去努力做到最好,不为别的,只为我是一名军人、党员。只要组织需要我,祖国和人民需要我,就算是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采访结束时,##如是说。
让我们祝愿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创造出更多辉煌的业绩!
人物采访稿范文(四):
电视新闻采访稿
这是一篇《丁聪不老》作者:胡德桂专业的人物采访稿
10月小阳春的和煦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颇有“春暖”的感觉。当我们在枫林宾馆拜访著名漫画家丁聪时,更有“如沐春风”的体会。一见面丁老急忙让座,他的夫人沈大姐为我们沏上从杭州带来的龙井茶。话题自然是从丁老的健康谈起。
丁老1916年在上海出生,今年已是81岁的老翁,却依然拥有一头真实的黑发,面色红润。我问丁老:“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以致80不老?”丁老乐呵呵地笑着说:“这个,真是有劳了我这位‘饲养员’!”说着用手指指夫人沈大姐。一句话说得大家哄堂大笑。在家里,沈大姐是名副其实的“家长”,里里外外忙个不停。个性是画展期间,丁老因身体不适住院,沈大姐家里——画展——病房轮着转,硬是办到画展圆满结束。我们像一家人似地聊着。我又问及丁老有何爱好,丁老朗声笑道:“既不养猫,也不喂鸟。”沈大姐插话说:“我也只种点草,容易伺候的。可他还要加上一个‘毒’字哩!”丁老接话介绍:沈同志栽的是仙人掌类植物,浑身有刺。他幽默地补充说:“凡属有刺的,当然都是‘毒草’嘛。”房间里的人似乎都心领神会,相视大笑。
从50年前我年轻时起,就明白丁聪已是著名漫画家。抗日战争时期,他的讽刺漫画影响深远。1945年,讽刺国民党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五子登科》,以及不许老百姓说话的《“良民”塑像》,都给人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他曾长时间从事多种画报的修改和舞台美术设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人民画报》社副总修改。1957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中断了他的创作,直到20多年后的1979年,才又重新创作讽刺漫画。其时,“小丁”早已是花甲老人,然而,他竟真正来了个“青春焕发”,不断有新作问世。1980年后,出版了《〈阿Q正传〉插画》、《丁聪漫画系列》、《古趣图》、《今趣图》等等,新近又推出了《绘图双百喻》。这本书系陈四益先生写文,丁聪作画,原是《读书》杂志每期都登的图文,为该书作《序》的有王蒙、严文井、王朝闻、方成4位。此书虽系以古文形式写成,却句句道着今事,难怪读者如潮。
当我拿出《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请丁老签名时,丁老笑着说:“你别看这《辞典》上有我的名字,这只是挂个名哩。也别看我总是第一,因为我这个‘丁’字笔划最少嘛!”他一边说着,一边在书上题字。写完我一看,他还真写上了“挂名顾问丁聪”呢。大家都说丁老太谦虚了。p之后,我们又谈到怎样才幽默、如何才能引人发笑。丁老笑嘻嘻地说:“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员作报告讲反腐败,人们觉得正常,不可笑;如果一个贪污受贿的人在台上大讲其反腐败,便产生了令人发笑的效果。但是,仅仅令人发笑是浅薄的,真正的幽默,是让人笑过之后要思考,想过之后要叹息,甚至要哭。幽默与讽刺,务必在笑声中藏着善意的机锋,去刺破恶,而且化解恶,这样才算是成功的。”谈及丁老的笔名“小丁”,丁老的介绍是:小丁,简单好记、易写,国民党时期,不是成天抓壮丁吗?小丁,表示不是“壮丁”,是一个小男丁,亦即小人物之意。谈笑间,尽管丁老如一个小字辈一般欢快、活跃,我们还是尊称“丁老”,因为,怎样说也是应对一位80高龄的长者。
丁老绝无龙钟老态,更没有垂暮之年的情绪。他的创作是那么丰厚,当然是与他的生活积累和形象积累及至技巧磨炼有关,那种炉火纯青的境界,并不是谁都能到达的。绥棱教育信息网suilengea
人物采访稿范文(五):
优秀人物采访稿范文
暨南大学105周年校庆之际,《校友通讯》记者队伍赴深圳采访了79届新闻系校友彭伊娜小姐。彭伊娜,1979级新闻系校友,烈士彭湃之后,《南方周末》创办人、现任深圳报业集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同时还是广东省政协委员。
毅然转读新闻,赞赏暨大活跃自由的学术氛围
彭伊娜是1979年,也就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了暨南大学外语系,当时外语系是广东乃至全国最热门最好的专业,但是她读了半年之后毅然选取了读新闻专业。究其原因,她说“是因为觉得新闻这个行业对我比较有吸引力,我文科比较好,就想说以后写点什么东西吧。”也就是这个决定,为她日后进入媒体行业,成为南方周末的创办人之一打下了基础。
彭伊娜坦言当时在暨大度过了十分完美的岁月,她对暨大当时活跃又自由宽松的氛围记忆犹深。“八十年代在中国就是改革开放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社会、学术思潮都能得到传播,个性是暨大是华侨学校,很多港澳生来探讨时政甚至是社会主义这种敏感的话题,所以有着相对自由、宽松、活跃的学术气氛。我觉得之后暨大学生毕业出来而且都做得不错,跟这个学校氛围还是挺有关系的。就是说暨大是一个个性兼容并蓄的一个学校,才能培养出胸怀宽广的学生。”
另外,彭校友对暨大当年每年举办的舞会印象颇深,当时暨南大学是第一个举办舞会的高校,开风气之先,吸引了当时广州包括中大、华农等高校学生的参与,这让她为自己的母校感到十分骄傲。
创办《南方周末》,曾远离家人赴澳门工作13年
彭校友毕业后进入了南方日报,当时带她熟悉媒体这一行业的刚好也是暨大的校友,现今新传院的院长范以锦先生。彭伊娜在南方日报工作半年之后被派去参与创办《南方周末》,她感慨地说:“在这个过程中,南方周末第一批的总修改,像左芳,陈兆川,他们这些新闻人的良心跟理念,贯穿了这份报纸的始终,也影响到此刻,这就是新闻人对社会的职责感。所以我觉得在那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南方周末》工作6年之后,彭伊娜进入了新华社澳门分社,开始了她在澳门工作的13年经历。远赴澳门,彭伊娜放下了与新婚先生,刚出生7个月的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只为了对国家,对澳门回归事业工作尽到她的职责。
而13年后,她放下即将提拔到正部的机会,毅然决定回深与家人团聚,是为了尽到她对家庭的职责。“但是我觉得放下,到此刻我还是没后悔。没有后悔的原因是每个人追求的不一样。作为一个公民,我把我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国家、民族、统一的大业,我觉得问心无愧,也心安理得,因为我奉献过了,给予过了。那作为一个女人,我不需要那些虚浮的东西,我要回来跟我先生团聚。”
彭伊娜的这一番话让人十分感动,这个坚强聪慧的女子,做到了家国两不负。“我觉得人生有很多种主角,有很多职责。我是比较追求我每种主角,每种职责都要尽到的那种人。”
自信侃侃而谈,表现实干型事业女性的作风
彭伊娜是2000年从澳门回来后进入了深圳报业集团工作。她重整了报业集团整套行政、采编、经营管理制度,使得集团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在岗位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她就监察,制度,教育三方面来举例,侃侃而谈,讲述了她11年来的工作资料。并自豪地表示:“包括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都到我们这来学习过。就应说我们集团做的纪检监察工作在中国媒体界还是比较超前的,对这个我有小小的自豪感。”
从彭伊娜的话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工作多年的辛苦与认真,这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实干型的事业女性。“我们很累,制度出来以后还不很完善,但是下面人往前走就会发现有一个台阶了。所以我就说,只要我们做的事情是实在的,就会对这个社会起到一点作用;但如果你是做虚的,甚至是做骗的,那就是有害无利了,用生命来做这些毫无好处。”彭伊娜一再强调,做人做事必须要实在,才对得起短暂的生命。
最后谈到彭伊娜政协委员的身份,一如她对于人生必定尽责的信念,她对于政协工作表示“要尽到职责,社会还是充满期望的。”采访结束时,彭校友表达了对《校友通讯》的高度赞赏,以及对母校105校庆的祝福,并表示期望暨大早日成为世界前五十名的名校。
人物采访稿范文(六):
暨大校友会人物采访稿
暨南大学105周年校庆之际,《校友通讯》记者队伍赴深圳采访了79届新闻系校友彭伊娜小姐。彭伊娜,1979级新闻系校友,烈士彭湃之后,《南方周末》创办人、现任深圳报业集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同时还是广东省政协委员。
毅然转读新闻,赞赏暨大活跃自由的学术氛围
彭伊娜是1979年,也就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了暨南大学外语系,当时外语系是广东乃至全国最热门最好的专业,但是她读了半年之后毅然选取了读新闻专业。究其原因,她说“是因为觉得新闻这个行业对我比较有吸引力,我文科比较好,就想说以后写点什么东西吧。”也就是这个决定,为她日后进入媒体行业,成为南方周末的创办人之一打下了基础。
彭伊娜坦言当时在暨大度过了十分完美的岁月,她对暨大当时活跃又自由宽松的氛围记忆犹深。“八十年代在中国就是改革开放的时候,各种各样的社会、学术思潮都能得到传播,个性是暨大是华侨学校,很多港澳生来探讨时政甚至是社会主义这种敏感的话题,所以有着相对自由、宽松、活跃的学术气氛。我觉得之后暨大学生毕业出来而且都做得不错,跟这个学校氛围还是挺有关系的。就是说暨大是一个个性兼容并蓄的一个学校,才能培养出胸怀宽广的学生。”
另外,彭校友对暨大当年每年举办的舞会印象颇深,当时暨南大学是第一个举办舞会的高校,开风气之先,吸引了当时广州包括中大、华农等高校学生的参与,这让她为自己的母校感到十分骄傲。
创办《南方周末》,曾远离家人赴澳门工作13年
彭校友毕业后进入了南方日报,当时带她熟悉媒体这一行业的刚好也是暨大的校友,现今新传院的院长范以锦先生。彭伊娜在南方日报工作半年之后被派去参与创办《南方周末》,她感慨地说:“在这个过程中,南方周末第一批的总修改,像左芳,陈兆川,他们这些新闻人的良心跟理念,贯穿了这份报纸的始终,也影响到此刻,这就是新闻人对社会的职责感。所以我觉得在那里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南方周末》工作6年之后,彭伊娜进入了新华社澳门分社,开始了她在澳门工作的13年经历。远赴澳门,彭伊娜放下了与新婚先生,刚出生7个月的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只为了对国家,对澳门回归事业工作尽到她的职责。
而13年后,她放下即将提拔到正部的机会,毅然决定回深与家人团聚,是为了尽到她对家庭的职责。“但是我觉得放下,到此刻我还是没后悔。没有后悔的原因是每个人追求的不一样。作为一个公民,我把我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国家、民族、统一的大业,我觉得问心无愧,也心安理得,因为我奉献过了,给予过了。那作为一个女人,我不需要那些虚浮的东西,我要回来跟我先生团聚。”
彭伊娜的这一番话让人十分感动,这个坚强聪慧的女子,做到了家国两不负。“我觉得人生有很多种主角,有很多职责。我是比较追求我每种主角,每种职责都要尽到的那种人。”
自信侃侃而谈,表现实干型事业女性的作风
彭伊娜是2000年从澳门回来后进入了深圳报业集团工作。她重整了报业集团整套行政、采编、经营管理制度,使得集团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在岗位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她就监察,制度,教育三方面来举例,侃侃而谈,讲述了她11年来的工作资料。并自豪地表示:“包括广州日报和羊城晚报都到我们这来学习过。就应说我们集团做的纪检监察工作在中国媒体界还是比较超前的,对这个我有小小的自豪感。”
从彭伊娜的话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工作多年的辛苦与认真,这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实干型的事业女性。“我们很累,制度出来以后还不很完善,但是下面人往前走就会发现有一个台阶了。所以我就说,只要我们做的事情是实在的,就会对这个社会起到一点作用;但如果你是做虚的,甚至是做骗的,那就是有害无利了,用生命来做这些毫无好处。”彭伊娜一再强调,做人做事必须要实在,才对得起短暂的生命。
最后谈到彭伊娜政协委员的身份,一如她对于人生必定尽责的信念,她对于政协工作表示“要尽到职责,社会还是充满期望的。”采访结束时,彭校友表达了对《校友通讯》的高度赞赏,以及对母校105校庆的祝福,并表示期望暨大早日成为世界前五十名的名校。
礼仪故事(一):
礼仪故事: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飘过沔阳湖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
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物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这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礼仪故事(二):
廉蔺交欢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
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但是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必须要侮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但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样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情绪我是理解的,但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之后,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我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
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超多,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齐。
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礼仪故事(三):
礼仪的故事:程门立雪
杨时(1053年—1135年)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下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年—1085年)、程颐(1033年—1107年)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之后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年—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之后,“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礼仪故事(四):
名人礼仪故事:张良拜师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
张良一向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五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那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样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
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但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样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
又到了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先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之后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齐。想一想:这是一个动人的传说,张良拜师,第三次才见到老师,如果是你,你会去第三次吗?为什么?
礼仪故事(五):
礼仪形象
在第四次全国检察长论坛·滕州会议上,资深外交官鲁培新先生讲授了外交礼仪知识,他的几段亲身经历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兴趣,也使大家颇受教益。
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1992年12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首次对中国进行访问,当月17日上午,叶利钦的专机降落在北京机场,我按照外交惯例在俄驻华大使的陪同下登上飞机,同叶利钦热情握手,并用俄语对他说:“热烈欢迎总统阁下首次访华,这天天气晴朗,天气也在欢迎您。”叶利钦听后很高兴:“这是我担任总统后首次访华,来到中国后,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中国官员,你流利的俄语让我感到很亲切,这是访问圆满成功的预兆。”
当晚欢迎宴会后,江泽民同志又举行小型宴会招待叶利钦,他亲切地用俄语称呼叶利钦小名“鲍利斯”,叶利钦听后紧紧握着江泽民同志的手说:“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一个外国领导人这样亲切地称呼我,我很激动,我们的关系多么亲密啊!”叶利钦的访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恰到好处的外交礼仪给他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不卑不亢
1972年2月21日中午,尼克松乘坐的专机抵达北京,周恩来总理等到机场迎接。在尼克松步出机舱,走下舷梯近一半时,周总理鼓起掌来,尼克松也报之以掌声。请注意,周总理不是等尼克松一出舱就鼓掌,也不是根本不鼓掌,而是等他下到舷梯中央时才鼓掌。欢迎宴会上还有一个细节:往常在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碰杯时,周总理总是让自我酒杯上沿去碰对方杯子的中间部分,但在向尼克松敬酒时,他却特意将自我酒杯的杯沿和尼克松酒杯杯沿持平后再碰杯。此次会晤,外报对我方接待工作的评价是“CORRECT,NOTWARM”,即“合于礼而不热”,这也正是我们要的“不卑不亢”效果。
热情适度
记得我从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大使任上离任时,该国总统送给我的纪念品是一支圆珠笔。这份礼物在国人看来似乎太轻了,但实际上,外国人的送礼是纯属礼节性、象征性的,这也是一般的外事礼仪习惯。
在外事交往中,热情好客超过必须限度就有可能事与愿违,产生相反的效果。除了礼品过多、体积过大、价值过高外,当前许多地方的外事活动中还存在宴请次数多、规格高、陪客多、菜式多、时光过长等问题,个性是频繁敬酒使外宾很厌烦。在对外交往中,既要待人热诚友好,又要严格把握分寸,做到热情而有度。
关于“仁”
乐羊是魏国大将,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悬挂乐羊儿子给乐羊看,乐羊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进攻的意志,攻打更为猛烈。
中山国于是将乐羊儿子烹了之后送羹给乐羊,乐羊喝干了一杯。中山国看到了乐羊的决心,不忍心和他对战,最后拿下了中山国。于是那里成为文侯发迹的地方。文侯欣赏乐羊的战功,但是却怀疑乐羊的内心。
孟孙打猎捕获一只貘(鹿),让秦西巴拿着回家,貘的母亲一边跟着一边鸣叫,秦西巴不忍心,放了貘给母貘。孟孙因此发怒放逐了秦西巴。一年过后,孟孙又召回秦西巴做太子的老师。旁边的人说:“秦西巴对君王是有罪的,此刻又任命他为太子傅,为什么?”孟孙回答:“他能因为一只貘而不忍心,又怎样能忍心于我的儿子啊?”
所以说:巧妙的奸诈不如拙朴的诚实。乐羊因为有功而被疑心,秦西巴以有罪而更加得到信任,原因就在于仁与不仁的差别啊!
礼仪故事(六):
礼仪故事:杨香扼虎救亲
杨香扼虎救亲是一个中华传统礼仪故事。
杨香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有一天,她跟着父亲杨丰到田间去收割庄稼。两人刚走到半路上,突然跃出一只大老虎,咬住杨香的父亲便往回跑。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她临危不惧,一心只想着被老虎拖走的父亲,而把自我的生死置之度外。她拼命奔上去,抓住老虎的脖子便往死里掐。起初,老虎用力反扑,可杨香硬不松手,老虎渐渐元气大泄,磨着牙齿,最后断了气。杨香的父亲最后脱离了险境,免于老虎的伤害。
后人为赞扬杨香写文记曰:
杨香,年十四岁。随父丰往田中获粟,父为虎曳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于害。
礼仪故事(七):
目光与人品
有位企业经理讲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回,我同某销售公司经理共进午餐。每当一位漂亮的女服务员走到我们桌子旁边,他总是目送她走出餐厅。我对此感到很气愤,我感到自我受到了侮辱。心里暗想,在他看来,女服务员的两条腿比我要对他讲的话更重要。他并没有听我讲话,他简直不把我放在眼里。”
礼仪故事(八):
入国要问讳
焦雪梅是一名白领丽人,她机敏漂亮,待人热情,工作出色。有一回,焦小姐所在的公司派她和几名同事一道,前往东南亚某国洽谈业务。但是,平时向来处事稳重、举止大方的焦小姐,在访问那个国家期间,竟然由于行为不慎,而招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焦小姐和她的同事一抵达目的地,就受到了东道主的热烈欢迎,在随之为他们特意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主人亲自为每一位来自中国的嘉宾递上一杯当地特产的饮料,以示敬意。轮到主人向焦小姐递送饮料之时,一向是“左撇子”的焦小姐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抬起自我的左手去接饮料,见此情景,主人却神色骤变,重重地将饮料放回桌上,扬长而去。
原先,在那个国家里,人们的左右手有着明显的分工。正规状况下,右手被视为“尊贵之手”,可用于进餐、递送物品以及向别人行礼。而左手则被视为“不洁之手”,用左手递接物品,或是与人接触、施礼,在该国被人们公认为是一种蓄意侮辱。焦小姐在这次交往中违规犯忌,说到底是由于她不了解交往国的习俗所致。
礼仪故事(九):
尊重客人的信仰
在一次印度官方代表团前来我国某城市进行友好访问时,为了表示我方的诚意,有关方面做了用心的准备,就连印度代表团下榻的饭店里,也专门换上了、舒适的牛皮沙发。但是,在我方的外事官员事先进行例行检查时,这些崭新的牛皮沙发却被责令立即撤换掉。原先,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而印度教是敬牛、爱牛、奉牛为神的,因此,无论如何都不应当请印度人坐牛皮沙发。
这个事例证明,旅游服务人员是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宗教礼仪。
礼仪故事(十一):
如此服务用语
在某地一家饭店餐厅的午餐时光,来自台湾的旅游团在此用餐,当服务员发现一位70多岁的老人面前是空饭碗时,就轻步走上前,柔声说道:“请问老先生,您还要饭吗?”那位先生摇了摇头。服务员又问道:“那先生您完了吗?”只见那位老先生冷冷一笑,说:“小姐,我今年70多岁了,自食其力,这辈子还没落到要饭吃的地步,怎样会要饭呢?我的身体还硬朗着呢,不会一下子完的。”由此可见,由于服务员用词不合语法,不和规范,不注意对方的年龄,尽管出于好心,却在无意中伤害了客人,这不能怪客人的敏感和多疑。
礼仪故事(十二):
预定员的委屈
北京某饭店的一位问讯员,每一天都要接到若干问讯电话。
一次接到驻外地的一位外商打来的长途电话,询问他夫人所住该饭店的房间号,有急事要找。几经翻阅登记薄,未有其人,便如实相告。不料这位外商竟然用不怎样熟练的中国话骂了起来。问讯员感到十分委屈,但思考到对方可能却有急事,为急宾客之所急,便采取了宽容态度,强忍委屈,继续查找。之后最后明白,原先那位外商的夫人是用不一样的姓名登记的。当外商谈完事后,又专门打电话给问讯员表示道歉,请求原谅。能够试想,如果说当时问讯员得理不让人,对外商的无理之举穷追不放,或是采取对骂的方法,那么也许是挽回了面子,至少心理上感到一些平衡,出了一口气,但却会使对方易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不但不会承认自我有错,而且也无益于事情的圆满解决。问讯员的做法,维护了自身乃至整个饭店的良好形象。
礼仪故事(十三):
重要的服务仪容
某报社记者吴先生为作一次重要采访,下榻于北京某饭店。经过连续几日的辛苦采访,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吴先生与二位同事打算庆祝一下,当他们来到餐厅,接待他们的是一位五官清秀的服务员,接待服务工作做得很好,但是她面无血色显得无精打采。吴先生一看到她就觉得没了刚才的好情绪,仔细留意才发现,原先这位服务员没有化工作淡妆,在餐厅昏黄的灯光下显得病态十足,这又怎能让客人看了有好情绪就餐呢?当开始上菜时,吴先生又突然看到传菜员涂的指甲油缺了一块,当下吴先生第一个反映就是“不知是不是掉入我的菜里了?”但为了不惊扰其他客人用餐,吴先生没有将他的怀疑说出来。但这顿饭吃得吴先生心里总不舒服。最后,他们唤柜台内服务员结账,而服务员却一向对着反光玻璃墙面修饰自我的妆容,丝毫没注意到客人的需要,到本次用餐结束,吴先生对该饭店的服务十分不满。
看来服务员不注重自我的仪容、仪表或过于注重自我的仪容、仪表都会影响服务质量。
礼仪故事(十四):
恰当的解释
西方游客在游览河北承德时,有人问“承德以前是蒙古人住的地方,因为它在长城以外,对吗?”导游员答:“是的,此刻有些村落还是蒙古名字。”又问:“那么,是不是能够说,此刻汉人侵略了蒙古人的地盘呢?”
导游答:“不就应这么说,就应叫民族融合。中国的北方有汉人,同样南方也有蒙古人。就象法国的阿拉伯人一样,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构成的,并不是侵略。此刻的中国不是哪一个民族的国家,而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客人听了都连连点头。
礼仪故事(十五):
辨证的解释
一个旅游团因订不到火车卧铺票而改乘轮船,游客十分不满,在情绪上与导游构成了强烈的对立。导游面带微笑,一方面向游客道歉,请大家谅解,由于旅游旺季火车的紧张状况导致了计划的临时改变;另一方面,耐心开导游客,乘轮船虽然速度慢一些,但提前一天上船,并未影响整个的游程,并且在船上能够欣赏到两岸的风光,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旅游项目……,游客这才渐渐与导游缓和了关系。
礼仪故事(十六):
更换牛皮沙发的原因
在一次印度官方代表团前来我国某城市进行友好访问时,为了表示我方的诚意,有关方面做了用心准备,就连印度代表下榻的饭店里也专门换上了宽大、舒适的牛皮沙发。但是,在我方的外事官司员事先进行例行检查时,这些崭新的牛皮沙发却被责令立即撤换掉。原先,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是敬牛、爱牛、奉牛为神的,因此无论如何都不就应请印度人坐牛皮沙发。这个事例证明,旅游服务人员是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宗教礼仪的。
礼仪故事(十七):
会说话的“手”
手是传情达意的最有力的手段,正确适当地运用手势,能够增强感情的表达。手势是旅游接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体态语言,学习手势语是大有学问的。有的接待人员在服务过程中,表现出的手势运用不规范、不明确,动作不协调,寓意含混等现象,给宾客留下漫不经心、不认真、接待人员素质不高等印象。
不一样手势的含义
①“〇”形手势。即圆圈手势,19世纪流行于美国。“OK”的含义在所有讲英语的国家内是众所周知的,但在法国“〇”形手势代表“零”或“没有”;在日本代表“钱”;在一些地中海国家用来暗示一个男人是同性恋者;在中国这个手势用来表示“零”。
②翘大拇指手势。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翘大拇指代表搭车,但如果大拇指急剧上翘,则是侮辱人的信号。在表示数字时,他们用大拇指表示5。在中国,翘大拇指是用心的信号,通常是指高度的赞扬。
③“V”形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推广了这个手势,表示胜利,非洲大多数国家也如此。但如果手心向内,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则是一种侮辱人的信号,代表“upyours”。在欧洲各地也能够表示数字“2”。
④塔尖式手势。这一手势具有独特的表现风格,自信者、高傲者往往使用它,主要用来传达“万事皆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消极的人体信号。
⑤背手。英国皇家的几位主要人物以走路时昂首挺胸,手背身后的习惯而著称于世。显然这是一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自信或狂妄态度的人体信号。将手背在身后还可起到必须的“镇定”作用,使人感到坦然自若,还会赋予使用者一种胆量和权威
礼仪故事(十八):
“总统”的仪态
曾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能够坐上总统的宝座,成为美国“第一公民”,与他的仪态表现分不开。
在1988年的总统选举中,布什的对手杜卡基斯,猛烈抨击布什是里根的影子,没有独立的政见。而布什在选民的形象也的确不佳,在民意测验中一度落后于杜卡基斯10多个百分点。
未料两个月以后,布什以光彩照人的形象扭转了劣势,反而领先10多个百分点,创造了奇迹。
原先布什有个毛病,他的演讲不太好,嗓音又尖又细,手势及手臂动作总显出死板的感觉,身体动作不美。之后布什理解了专家的指导,纠正了尖细的嗓音、生硬的手势和不够灵活的摆动手臂的动作,结果就有了新颖独特的魅力。在以后的竞选中,布什竭力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改变了原先人们对他的评价,配以卡其布蓝色条子厚衬衫,以显示“平民化”,最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礼仪故事(十九):
酒店的形象需要每一个人塑造
某大学旅游系与某酒店有着关于饭店管理专业学习的合作项目。某酒店是一家三星级外资酒店,以前在社会和旅游业界有较好的声誉。但最近,酒店的经营状况不尽如人意。在酒店实习的学生写信向系里反映状况,流露了中止在该酒店实习的想法。为了让实习生专心完成实习任务,某老师受旅游系委派,到该酒店了解实习生实习状况,协助酒店进行实习生管理工作。经到人事部了解状况并召来实习在岗上班的学生谈话,基本到达目的。已近中午12点,为不给酒店增添麻烦,某老师向主管人员告辞,主管人员提出与酒店主管人事的总监某女士见个面,于是又逗留了些许时光。之后,某老师在人事部处的走廊等候下班的实习生一道去宿舍,借此看看酒店内部橱窗资料。这时,一个眼熟的身影走过,朝其背影看了看,“哦,总监女士下班了。”几分钟前还在一齐谈话的人,她竟视而不见,擦身而过。于是,该老师突然悟出了,实习生为什么不安心在这家酒店实习的原因:作为酒店重要部门的人事部,在接待协助酒店工作的外地学校教师两个多小时没有倒上一杯水;作为酒店高级管理人员的总监连正常人的礼节礼貌也不懂。由此,能够看出这个酒店的旅游服务接待工作做得不好,所以直接影响酒店良好形象的塑造,导致酒店经营管理失败。
礼仪故事(二十):
客人为什么又留下了
一个下雨的晚上,机场附近某一大酒店的前厅很热闹,接特员正紧张有序地为一批误机团队客人办理入住登记手续,在大厅的休息处还坐着五六位散客等待办理手续。此时,又有一批误机的客人涌入大厅。大堂经理小刘密切注视着大厅内的情景。
“小姐,麻烦您了,我们打算住到市中心的酒店去,你能帮我们叫辆出租车吗?”两位客人从大堂休息处站起身来,走到小刘面前说。“先生,都这么晚了,天气又不好,到市中心去已不太方便了。”小刘想挽留住客人。
“从这儿打的士到市中心不会花很长时光吧,我们刚联系过,房间都订好了。”客人看来很坚决。
“既然这样,我们当然能够为您叫车了。”小刘彬彬有礼地回答道,她立刻叫来行李员小秦,让他快去叫车,并对客人说“我们酒店位置比较偏,可能两位先生需要等一下,我们不妨先到大堂等一下好吗?”
“那好吧,多谢。”客人被小刘的热情打动,然后和她一齐来到大堂吧休息处等候。
天已经很黑了,雨夹着雪仍然在不停地下,行李员小秦始终站在路边拦车,但十几分钟过去了,也没有拦到一辆空车。客人等得有些焦急,不时站起身来观望有没有车。小刘安慰他们说:“这天天气不好,出租车不太容易叫到,但是我们会尽力而为的。”然后又对客人说:“您再等一下,如果叫到车,我们会及时通知您的。”
又是15分钟过去了,车还是没拦到。客人走出大堂门外,看到在风雪中站了30多分钟脸已冻得通红的行李员小秦,十分抱歉地说:“我们不去了,你们服务这么好,我们就住这儿吧,对不起。”还有一位客人亲息把小秦拉进了前厅。
礼仪故事(二十一):
谁第一个有到月亮上去的想法
一次,导游员王力接特一个美国旅游团,在旅游商店看到一位美国游客在看一幅“嫦娥奔月”的国画,并在思考是否要购买,王力便走上前去,向他介绍中国国画的艺术和与之相关的背景知识,客人很感兴趣,最后,王力告诉这位美国游客,在华盛顿的宇航馆里也有一幅“嫦娥奔月”图,图旁的说明是:“在人类历史上,是谁第一个有到月亮上去的想法?是中国古代的嫦娥女士……”这位美国游客十分感谢王力的帮忙,最后买下了这幅“嫦娥奔月”的国画。
王力的介绍,把物品的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巧妙地结合起来,促成了这位美国游客的购买。
礼仪故事(二十二):
难道这就是五星级的服务
一天上午,某公司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多功能会议厅召开会议。其间,该公司职员李小姐来到商务中心发传真,发完后李小姐要求借打一个电话给总公司,询问传真稿件是否清晰。
“那里没有外线电话”。商务中心的服务员说。
“没有外线电话稿件怎样传真出去的呢?”李小姐不悦地反问。
服务员:“我们的外线电话不免费服务。”
“我已预付了20元传真费了。”李小姐生气地说。
服务员:“我收了你的传真费,并没有收你的电话费啊?!更何况你的传真费也不够。”
李小姐说:“啊,还不够?到底你要收多少呢?开个收据我看一看。”
“我们传真收费的标准是:市内港币10元/页;服务费港币5元;3分钟通话费港币2元。您传真了两页应收港币27元,再以1:1。08的比价折合成人民币,我们要实收人民币29。16元。”服务员立即开具了传真和电话的收据。
李小姐问:“传真收费还是电话收费是根据什么规定的?
“这是我们酒店的规定。”服务员出口便说。李小姐:“请您出示书面规定。”
“这不就是价目表嘛。”服务员不耐烦地回答说。李小姐:“你的态度怎样这样?”
“您的态度也不见得比我好呀。”服务员反唇相讥。
李小姐气得付完钱就走了。心想:五星级服务,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本案例中的服务员不具备一名合格商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接待服务工作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十分讲究接待服务的方法、技巧的。要提高服务质量,就要求服务人员务必理解专业的训练,才能使他们无愧于五星级的标志。
礼仪故事(二十三):
景泰蓝食筷
在一家涉外宾馆的中餐厅里,正是中午时分,用餐的客人很多,服务小姐忙碌地在餐台间穿梭着。
有一桌的客人中有好几位外宾,其中一位外宾在用完餐后,顺手将自我用过的一双精美的景泰蓝食筷放入了随身带的皮包里。服务小姐在一旁将此景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转入后堂,不一会儿,捧着一只绣有精致花案的绸面小匣,走到这位外宾身边说:“先生,您好,我们发现你在用餐时,对我国传统的工艺品——景泰蓝食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简直爱不释手。为了表达我们对您如此欣赏中国工艺品的感谢,餐厅经理决定将您用过的这双景泰蓝食筷赠送给您,这是与之配套的锦盒,请笑纳。”
这位外宾见此状,听此言,自然明白自我刚才的举动已被服务小姐尽收眼底,颇为惭愧。只好解释说,自我多喝了一点,无意间误将食筷放入了包中,感激之余,更执意表示期望能出钱购下这双景泰蓝食筷,作为此行的纪念。餐厅经理亦顺水推舟,按最优惠的价格,记入了主人的账上。
聪明的服务小姐既没有让餐厅受损失,也没有令客人难堪,圆满地解决了事情,并收到了良好的交际效果。
礼仪故事(二十四):
被“抖掉”的合同
有一位美国华桥,到国内洽谈合资业务,洽谈了好几次,最后一次来之前,他曾对朋友说:“这是我最后一次洽谈了,我要跟他们的最高领导谈,谈得好,就能够拍板。”过了两个星期,他又回到了美国,朋友问:“谈成了吗?”他说:“没谈成。”朋友问其原因,他回答:“对方很有诚意,进行得也很好,就是跟我谈判的这个领导坐在我的对面,当他跟我谈判时,不时地抖着他的双腿,我觉得还没有跟他合作,我的财都被他抖掉了。”
礼仪故事(二十五):
小红的心事
小红是一位十分聪明的姑娘,性格开朗,大方,对人坦诚,喜欢帮忙别人,心中装不下事情,个性是自我的一些事情总喜欢说与同事听,刚开始同事都很喜欢她,但时光长了,都开始躲着她,她很不理解,索性调到了别一个单位,可过了一段时光,又出现了相同的状况。小红十分苦恼,为什么我对别人那么真诚,别人会对我不喜欢呢?
礼仪故事(二十六):
被拒绝的生日蛋糕
有一位先生为一位外国朋友订做生日蛋糕。他来到一家酒店的餐厅,对服务小姐说:“小姐,您好,我要为我的一为外国朋友订一份生日蛋糕,同时打一份贺卡,你看能够吗?”小姐接过订单一看,忙说:“对不起,请问先生,您的朋友是小姐还是太太?”这位先生也不清楚这位外国朋友结婚没有,从来没有打听过,他为难地抓了抓后脑勺想想说:“小姐?太太?一大把岁数了,太太。”生日蛋糕做好后,服务员小姐按地址到酒店客房送生日蛋糕,敲门,一女子开门,服务员小姐有礼貌地说:“请问,您是怀特太太吗?”女子愣了愣,不高兴地说:“错了!”服务员小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抬头看看门牌号,再回去打个电话问那位先生,没错,房间号码没错。再敲一遍,开门,“没错,怀特太太,这是您的蛋糕”。那女子大声说:“告诉你错了,那里只有怀特小姐,没有怀特太太。”啪一声,门被大力关上,蛋糕掉地。
这个故事,就是因为错误的称呼所造成的。在西方,个性是女子,很重视正确的称呼。如果搞错了,引起对方的不快,往往好事就变成坏事。
礼仪故事(二十七):
邀舞缘何被拒绝
小张是一位很帅气的小伙子,穿着很讲时髦。一次,他买了一件很漂亮的大衣,正好周末本单位举行舞会,他便来到会场,只见人们都在翩翩起舞,小张兴致很浓,便邀请一位在座位里休息的女士跳舞,那位女士看了他一眼,很礼貌地拒绝了他,之后小张又邀请了两位女士跳舞,结果均被拒绝。这时,一位朋友来到小张身边,拍拍他说:“小张,不能穿着大衣邀请女士跳舞,这是不礼貌的。”小张这才明白刚才为什么被拒绝。
礼仪故事(二十八):
名片的失误
某公司新建的办公大楼需要添置一系列的办公家具,价值数百万元。公司的总经理已做了决定,向A公司购买这批办公用具。
这天,A公司的销售部负责人打电话来,要上门拜访这位总经理。总经理打算,等对方来了,就在订单上盖章,定下这笔生意。
不料对方比预定的时光提前了2个小时,原先对方听说这家公司的员工宿舍也要在近期内落成,期望员工宿舍需要的家具也能向A公司购买。为了谈这件事,销售负责人还带来了一大堆的资料,摆满了台面。总经理没料到对方会提前到访,刚好手边又有事,便请秘书让对方等一会。这位销售员等了不到半小时,就开始不耐烦了,一边收拾起资料一边说:“我还是改天再来拜访吧。”
这时,总经理发现对方在收拾资料准备离开时,将自我刚才递上的名片不留意掉在了地上,对方却并没发觉,走时还无意从名片上踩了过去。但这个不留意的失误,却令总经理改变了初衷,A公司不仅仅没有机会与对方商谈员工宿舍的设备购买,连几乎到手的数百万元办公用具的生意也告吹了。
A公司销售部负责人的失误,看似很小,其实是巨大而不可原谅的失误。名片在商业交际中是一个人的化身,是名片主人“自我的延伸”。弄丢了对方的名片已经是对他人的不尊重,更何况还踩上一脚,顿时让这位总经理产生反感。再加上对方没有按预约的时光到访,不曾提前通知,又没有等待的耐心和诚意,丢失了这笔生意也就不是偶然的了。
礼仪故事(二十九):
孟子休妻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一生的成就,与他的母亲从小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孟母是一位集慈爱、严格、智慧于一身的伟大的母亲,早在孟子幼年时候,便位后人留下了“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富有深刻教育好处的故事。孟子成年娶妻后,孟母仍不断利用处理家庭生活的琐事等去启发、教育他,帮忙他从各方面进一步完善人格。
有一次,孟子的妻子在房间里休息,因为是独自一个人,便无所顾忌地将两腿叉开坐着。这时,孟子推门进来,一看见妻子这样坐着,十分生气。
原先,古人称这种双腿向前叉开坐为箕踞,箕踞向人是十分不礼貌的。孟子一声不吭就走出去,看到孟母,便说:“我要把妻子休回娘家去。”孟母问他:“这是为什么?”孟子说:“她既不懂礼貌,又没有仪态。”孟母又问:“因为什么而认为她没礼貌呢?”,“她双腿叉开坐着,箕踞向人,”孟子回道:“所以要休她。”“那你又是如何明白的呢?”孟母问。
孟子便把刚才的一幕说给孟母听,孟母听完后说:“那么没礼貌的人就应是你,而不是你妻子。难道你忘了《礼记》上是怎样教人的?进屋前,要先问一下里面是谁;上厅堂时,要高声说话;为避免看见别人的保密,进房后,眼睛应向下看。你想想,卧室是休息的地方,你不出声、不低头就闯了进去,已经先失了礼,怎样能责备别人没礼貌呢?没礼貌的人是你自我呀!”
一席话说得孟子心服口服,再也没提什么休妻子回娘家的话了。
礼仪故事(三十):
玉帛成干戈
公元前592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臣,各国使臣都带来了墨玉、币帛等贵重礼品献给齐顷公。献礼的时候,齐顷公向下一看,只见晋国的亚卿郁克是个独眼,鲁国的上卿是个秃头,卫国的上卿孙良夫是个跛脚,而曹国的大夫公子首则是个驼背,不禁暗自发笑:怎样四国是使臣都是有毛病的。
当晚,齐顷公见到自我的母亲萧夫人,便把白天看到的四个人当笑话说给萧夫人听。萧夫人一听便乐了,执意要亲眼见识一下。正好第二天是齐顷公设宴招待各国使臣的日子,于是便答应,让萧夫人届时躲在帷帐的后面观看。第二天,当四国使臣的车子一齐到达,众人依次入厅时,萧夫人掀开帷帐向外望,一看到四个使臣便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她的随从也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笑声惊动了众使者,当他们弄明白原先是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寻开心,特意做了这样的安排时,个个怒不可遏,不辞而别。四国使臣约定各自回国请兵伐齐,血洗在齐国所受的耻辱。四年后,四国联合起来讨伐齐国,齐国不敌,大败,齐顷公只得讲和,这便是春秋时著名的“鞍之战”。
礼仪故事(三十一):
请向国徽敬礼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一名黑人少校军官和一名白人士兵在路上相遇,士兵见对方是黑人,就没有敬礼。当他掠身而过,忽然听到背后一个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请等一下。”黑人军官对他说:“士兵,你刚才拒绝向我敬礼,我并不介意。但你务必明白,我是美国总统任命的陆军少校,这顶军帽上的国徽代表着美国的光荣和伟大。你能够看低我,但务必尊敬它。此刻我把帽子摘下来,请你向国徽敬礼。”士兵最后向军官行了礼。这位黑人就是之后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将军的本杰明·戴维斯。
礼仪故事(三十二):
电话里的女高音
某杂技团计划于下月赴美国演出,该团团长刘明就此事向市文化局作请示,于是他拨通了文化局局长办公室的电话。
但是电话响了足足有半分多钟时光,不见有人接听。刘明正纳闷着,突然电话那端传来一个不耐烦的女高音:“什么事啊?”刘明一愣,以为自我拨错了电话:“请问是文化局吗?”“废话,你不明白自我往哪儿打的电话啊?”“哦,您好,我是市歌舞团的,请问王局长在吗?”“你是谁啊?”对方没好气地盘问。刘明心里直犯嘀咕:“我叫刘明,是杂技团的团长。”
“刘明?你跟我们局长什么关系?”
“关系?”刘明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和王局长没有私人关系,我只想请示一下我们团出国演出的事。”“出国演出?王局长不在,你改天再来电话吧。”没等刘明再说什么,对方就“啪”地挂断了电话。
刘明感觉像是被人戏弄了一番,拿着电话半天没回过神来。
礼仪故事(三十三):
那里没师傅,只有大夫
某高校一位大学生,用手捂着自我的左下腹跑到医务室,对坐诊的大夫说:“师傅,我肚子疼。”坐诊的医生说:“那里只有大夫,没有师傅。找师傅请到学生食堂。”学生的脸红到了耳根。
礼仪故事(三十四):
老田鸡“退二线”
某局新任局长宴请退居二线的老局长。席间端上一盘油炸田鸡,老局长用筷子点点说:“喂,老弟,青蛙是益虫,不能吃。”新局长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不要紧,都是些老田鸡,已退居二线,不当事了。”老局长闻听此言顿时脸色大变,连问:“你说什么?你刚才说什么?”。新局长本想开个玩笑,不料说漏了嘴,触犯了老局长的自尊,顿觉尴尬万分。席上的友好气氛尽被破坏,幸亏秘书反应快,连忙之后说:“老局长,他说你已退居二线,吃田鸡不当什么事。”气氛才有点缓和。
礼仪故事(三十五):
仅仅因为一口痰吗?
这是一场艰难的谈判。
一天下来,美国约瑟先生对于对手——中国某医疗机械的范厂长,既恼火又钦佩。这个范厂长对即将引进的“大输液管”生产线行情十分熟悉。不仅仅对设备的技术指数要求高,而且价格压的很低。在中国,约瑟似乎没有遇到过这样难缠而有实力的谈判对手。他断定,今后和务实的范厂长合作,事业是能顺利的。于是信服地理解了范厂长那个偏低的报价。“OK!”双方约定第二天正式签定协议。天色尚早,范厂长邀请约瑟到车间看一看。车间井然有序,约瑟边看边赞许的点头。走着走着,突然,范厂长觉得嗓子里有条小虫在爬,不由得咳了一声,便急急的向车间一角奔去。约瑟诧异地盯着范厂长,只见他在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底擦了擦,油漆的地面留下了一片痰渍。约瑟快步走出车间,不顾范厂长的竭力挽留,坚决要回宾馆。
第二天一早,翻译敲开范厂长的门,递给他一封约瑟的信:“尊敬的范先生,我十分钦佩您的才智与精明,但车间里你吐痰的一幕使我一夜难眠。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能够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管。贵国有句谚语: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帝会惩罚我的……”
范厂长觉得头“轰”的一声,像要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