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2 15:02:28
问题:
齐国是谁的封地?
答案:姜子牙
【相关阅读】
齐国原系周室分给功臣姜尚之封邑,姜尚即姜子牙,他是周武王的开国功臣,为周王朝的兴起立下了不朽之功。周武王将它封在营丘(山东临淄北),国号齐。那里是薄姑之民的故地,也是一股巨大的抗周势力。武王让他在那里镇抚薄姑之民,其封疆东至海滨,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山东沂水县北)、北至于无棣(山东无棣)。它也是周王室控制东夷的重要力量,同时周王还授予他征伐违抗王室的侯伯的权力。
进入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依次为:齐庄公、齐釐公、齐襄公、齐桓公、齐孝公、齐昭公、齐懿公、齐惠公、齐顷公、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齐晏孺子荼、齐悼公、齐简公、齐平公。这些国君,都是姜尚的后代。
齐国是一个大国,在诸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力量,齐桓公姜小白曾成为公认的霸主,盛极一时。到春秋后期,霸政局面近于尾声,而且,姜氏之国亦大权旁落,渐为卿大夫田氏所控。
春秋初期,公元前672年,陈国内乱,陈厉公之子陈完出奔到齐国,齐桓公收留了他,并任命他为工政。于是,陈完便在齐国安居。其后代渐渐强大起来。“田”字古音与“陈”字同音通用,所以陈完又可叫田完,其子孙亦然。
先说说齐庄公。齐庄公是个好色之徒,他看上了相国崔杼的夫人棠姜(先嫁给棠公),并与她私通。公元前548年,崔杼联合棠姜的儿子棠无咎杀死齐庄公。之后,崔杼、庆封、晏婴等大臣立齐庄公的兄弟为国君,就是齐景公。齐国的太史不讲情面,在史册中写上“崔杼弑其君”。
崔杼没有晋国赵盾的涵养,当即将太史杀了。之后,太史的两位弟弟继续当史官,继续直书其事,也被崔杼所杀。到了太史最后一位弟弟,依旧要直书,崔杼没有办法,只得依了他。原先,还有一位南史氏,执简以往,准备前赴后继,途中明白史官已记下其事,才返还。宋代文天祥的《正气歌》,亦赞美过“齐太史简”。
崔杼立齐景公后,担任右相,庆封任左相。不久,崔氏与庆氏便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公元前546年,庆封灭了崔杼一家,掌握了朝政。
问题:
四不放过是什么?
答案:
四不放过是:
1、即对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2、事故职责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3、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
4、事故职责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
【相关阅读】
国家要求企业一旦发生事故,在处理时实施“四不放过”原则。
即对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原因)
事故职责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教育)
没有落实防范措施不放过;(没措施)
事故职责人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没处理)
实施这条原则,是为了对发生的事故找出原因,惩前毖后,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坚持“四不放过”原则,虽然是“亡羊补牢”之举,但就防止事故发生来说,同样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精神。
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原则是要求对安全生产工伤事故务必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处理,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四不放过”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就应有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行动,不仅仅要做到查清原因、处理职责人、落实整改措施,更重要的是要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管和预防工作。
含义
第一层
“四不放过”原则的第一层含义是要求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时,首先要把事故原因分析清楚,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不能敷衍了事,不能在尚未找到事故主要原因时就轻易下结论,也不能把次要原因当成真正原因,未找到真正原因决不轻易放过,直至找到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并搞清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才算到达事故原因分析的目的。
第二层
“四不放过”原则的第二层含义也是安全事故职责追究制的具体体现,对事故职责者要严格按照安全事故职责追究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三层
“四不放过”原则的第三层含义是要求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不能认为原因分析清楚了,有关人员也处理了就算完成任务了,还务必使事故职责者和广大群众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危害,并深刻认识到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使大家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在今后工作中更加重视安全工作。
第四层
“四不放过”原则的第四层含义是要求务必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在对安全生产工伤事故务必进行严肃认真的调查处理的同时,还务必提出防止相同或类似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并督促事故发生单位加以实施。只有这样,才算到达了事故调查和处理的最终目的。
对安全工作职责不落实,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要严格按照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职责人未处理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职责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职责人的职责。
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谁说的?
答案:管仲
【解析】
词语来源:
先秦·管仲《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例子:古人都明白~的道理,我们更就应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相关阅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两句成语
源出於《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
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
如树人。」树在那里作动词,指种植或培育。「树谷」指种稻,「树木」指植树,「树人」指培育人才。根据《管子》原意,培育人才是百年大计,後来经过历代变迁,「终身」改为「百年」,遂成为「百年树人」。民初名作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的名字,就是要为将来培育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