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是指哪位书法家

  问题:

  草圣是指哪位书法家?

  答案:张旭

  【相关阅读】

  张旭(生卒年不详),唐代书法家。

  初仕为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其母陆氏为初唐书家陆柬之的侄女,即虞世南的外孙女。

  张旭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又有“张颠”的雅称。后怀素继承和发展了其笔法,也以草书得名,并称“颠张醉素”。

  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我的书法中。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支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真藏。

  张旭的书法,始化于张芝、二王一路,以草书成就最高。

  史称“草圣”。他自我以继承“二王”传统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张芝草书之艺,创造出潇洒磊落,变幻莫测的狂草来,其状惊世骇俗。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颜真卿曾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张旭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把满腔情感倾注在点画之间,旁若无人,如醉如痴,如癫如狂。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赞之:“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说:“张旭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极重要的人物。他创造的狂草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限,若更自由,文字将不可辨读,书法也就成了抽象点泼的绘画了。”

  张旭死后,大家都很怀念他。如杜甫入蜀后,见张旭的遗墨,万分伤感,写了一首《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中曰: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李颀在《赠张旭》一诗中说: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可见大家对张旭的敬爱之深。常熟人民为了纪念张旭,直到这天,城内东门方塔附近还保留着一条“醉尉街”。旧时,城内还曾建有“草圣祠”,祠内的一副楹联:“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竞传八法;酒狂称草圣,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表达了邑人对这位草书之圣的深深崇敬。张旭洗笔砚的池塘也曾长期保留,称为“洗砚池”。苏州将兴建唐代张旭草圣祠。位于唐寅墓西侧,全部采用古建筑材料兴建,将草圣祠建成类似浙江绍兴兰亭的建筑,陈列展示张旭书法艺术成就,并成为国内外文人雅士笔会场所。苏州百姓以书法家张旭引为自豪。草圣张旭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光荣。


花中四君子是什么

  问题:

  花中四君子是什么?

  答案:

  花中四君子是梅、兰、菊、竹四种植物的统称。

  【相关阅读】

  花中四君子是梅、兰、菊、竹四种植物的统称。因这四种花颜色较淡且多生在幽僻的地方,常被视为君子的象征。四君子是气节崇高的象征,常作为中国画及东洋画的画题,也代表四季(春兰、夏竹、秋菊、冬梅)。

  主要特色

  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确实各有它的特色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兰:空谷幽香,与世无争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

  菊:凌霜自行,不趋炎附势

  “花中四君子”因其本身习性而被赋予不一样的人格魅力。

  色淡香清、象征谦谦君子的是兰;

  不与群芳争艳,金秋绽放、恬然自处的是菊;

  修长挺拔、清雅高格的是竹;

  迎寒而开、傲霜斗雪的是梅。

  代表精神

  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

  1、菊:它美丽绝俗,却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坚韧不拔的高尚品格。

  2、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3、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一样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4、梅:它不仅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一身傲骨·。

  花中四君子所体现出来的不正是人世间的四种高尚的精神吗?


新中国取得的成就

  阅读精选(1):

  新中国取得的成就

  1、1965年,广东省的农民育种专家培育出了中国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籼型良种

  2、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研制成功

  3、我国第一架高精度电应坐标镗床研制成功

  4、第一辆高级轿车在长春研制成功

  5、在前苏联的帮忙下,我国建成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

  6、在朝鲜打退了美国

  7、人民大会堂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建筑物落成

  8、很重要的,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抗美援朝、两弹一星、援越抗美、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收回香港和澳门、神舟飞船、嫦娥一号、2006年起全面停征农业税、申奥成功

  1949年4月成立中国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8月组建第一支飞行中队。11月空军司令部成立。1964年发射第一枚地地导弹。同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6年战略导弹部队成立。1970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20世纪70年代研制核潜艇。1980年成功发射洲际弹道导弹。1999年研制无人驾驶飞机。

  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人们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

  这可多了去了,以领域分。

  军事战争上:七次战役基本全胜。对越、对苏、对印、对美等。

  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6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

  其余科技上:很多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领先世界,但基础科技水平还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还没有最终完成)。

  社会文化上:虽然教育体制不对,但比建国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种文艺水平越办越高,渐渐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世博会也在中国举办。

  影视文化上: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吧,国内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年前哪儿有这么多丰富的电视节目可看呢?艺术水平也在提高。民间艺术也在保护。

  体育上:中国的成就太辉煌了,已经连续几届人类奥运会名列前三甲了,中国的优势项目称霸全人类。最近的刘翔、姚明还有冰上项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力。逐渐举办世界级别各大体育赛事:奥运会、F1、亚洲会等等十分多。

  疆土上:收复香港、澳门。

  民族自信心上:随着国力的壮大,人民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讲究。但最近极端排外的民族主义有抬头现象,不理智的愤青也对社会产生必须民族情绪的影响。这都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利。我们此刻还不能有浓重的民族主义。时机未到。

  政治体制上:总的来说也在进步。

  总的说来,就这些方面,但政治体制上还是很不完善,腐败现象严重。执政党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相信国力的的增强,我们中国未来会更好。

  阅读精选(2):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成就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60年华诞,这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在这风雨兼程的60多年历程里,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化国家,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励精图治,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如今中国在全球的政治地位举足轻重,经济位居第三大经济体,文化更是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总的来说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探索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具体来说主要有: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信息化、交通运输、水利建设、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城乡建设、金融事业、对外开放、民族团结、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教育科技事业、文化建设、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国防和军队建设、统一大业、全方位外交、党政建设。作为一名平凡的在校大学生,我对中国成就的理解与了解都是片面与不足的,有不少的成就是我们作为平民百姓所关注不到或者了解不到的。所以,我以个人理解谈谈这些成就以及对社会,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和感受。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个性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逐渐构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以下是我国在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构成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里,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产匮乏,经济建设资金短缺,与世界经济交往的范围狭窄。个性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中国进入了“闭关锁国”状态,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虽然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中日建交,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也得到了恢复,新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有所发展,但真正好处上的对外开放仍未开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此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转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国的对外开放由有限范围、地域、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制度性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市场,转变为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市场;由被动地理解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转变为主动参与制定国际经贸规则的开放;由只能依靠双边磋商机制协调经贸关系的开放,转变为双边、多边机制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的开放。

  目前,全国共有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2008年,54个国家级开发区创造地区生产总值占同期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1%,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8。5%,出口总额占14。4%,进口总额占15。9%,实际利用外商投资占全国的20%以上。

  二、货物贸易规模由小到大逐年扩大,增速由慢到快实现快速增长,贸易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

  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小、贸易伙伴少、贸易方式和外贸商品单一。建国初期,主要是透过对前苏联、东欧和亚洲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货物贸易。之后,中国加强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和经济贸易往来。在此期间,中国的出口贸易主要以对外援助为主。同时,透过中国银行在香港、澳门吸收外币存款和在对外贸易中使用延期付款的方式,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了我国经济建设急需的技术设备。70年代,伴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全面建交,对外货物贸易伙伴迅速增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商品日益丰富,贸易结构逐步改善。

  三、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大幅度提高,“走出去”战略顺利实施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我国基本没有利用外资,也没有企业海外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敞开大门吸引外资,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既为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资金,促进我国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提升了综合竞争实力。2000年,“引进来”战略实施20年之后,在积累了必须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并初步具备了主动参与全球化分工的潜力的基础上,我国实施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透过采取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走出国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潜力进一步提升。

  四服务贸易从无到有,多种方式、资料丰富、覆盖较广的服务贸易格局已初步构成

  改革开放前,我国除了对外援建项目和少数外国友人来华旅游外,基本上没有对外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对外货物贸易的同时,用心开展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国际旅游,开展国际间经济、科技以及学术文化等合作与交流,既向世界宣传了中国,把中国元素推向了世界,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改变了城乡居民的思想观念、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尤其是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对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做出了广泛而深入的承诺,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12个服务大类中的10个,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当前,基本构成了以旅游、运输服务为基础,以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和广告等新兴服务贸易为增长点的服务贸易全面发展格局,服务贸易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用心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组织,面向世界互利共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个性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我国与国际组织的交往很少。70年代初,随着中美、中日建交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恢复,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有所转变,中国的国际交往有所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用心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用心倡导和推动次区域经济合作和自由贸易,为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认真履行大国义务,面向世界,互利共赢,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声音日益被国际组织和世人所关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不断提高。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新中国进一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新中国以更加用心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快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中国用心兑现“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市场开放,用心参与多边谈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用心组织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区域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我国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由贸易区,涵盖了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与东盟签署并实施了自贸区货物和服务贸易协议。自由贸易区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

  阅读精选(3):

  新中国取得的成就

  1.经济快速增长,从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最显著成就是快速发展。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到2008年,已跃增至302853。4亿元,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增长76。8倍,年均增速达8。1%。中国近60年年均增速达8。1%,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也已从建国之初的不到1%,提高到2008的6。4%,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1988年对中国的考察报告,1952年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合50美元,比印度还低,只相当于苏联1928年人均240美元的五分之一多一点。而到2008年,我国GDP折合成美元已达38600亿美元,人均GDP到达3000美元,人均GDP比印度高一倍多。

  2.工业化、城市化大步前进。

  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这是全国人民的百年期盼,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向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只有一些轻纺工业,重工业基本上是空白。经过60年的努力,200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1073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建国初增长了上百倍(建国初工业产值只有140亿元),超过GDP增速。截止2008年。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工业大国,中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下一阶段的任务就是透过提高自主创新潜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现代化,实现以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

  3.交通运输能源等基础产业发展迅速。

  新中国成立之初,约有一半左右的货运是由人力和畜力车及木帆船完成的。这天,从陆路到水路,从铁路到民航,从邮政物流到港口运输,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突飞猛进,一个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构成。

  4.6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和水利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喜人。

  60年,让们这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有了无数前无古人的划时代巨变,开国时的大土改,数亿农民分田立命,以暴风骤雨的气势,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热望的“耕者有其田”;2006年,取消“皇粮国税”,农民再也不用缴纳已延续了2000多年的“千年古税”;2009年,60岁以上的农民将享受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中国农民将告别自古以来依靠土地和子女养老的模式。……

  5.科技、教育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成绩,是建国后令人鼓舞的亮点。建国后的第一个30年,“两弹一星”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后,科技进步加速,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6.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从贫穷落后,人均GDP1952年只有119元人民币发展到2008年22698元人民币,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生活进入总体小康水平。这一变化首先是从扶贫脱贫开始的。建国初期,我国人民处于温饱不足,贫困人口众多的困境,到2007年底,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为1479万人,不足全部人口的2%。按照世界银行2008年分组,人均国民收入906——11115美元属中等收入国家,其中906——3595美元为低中等收入国家,人均3596——11115美元为高中等收入国家。我国人均GDP2008年已达3300美元,处于低中等收入国家的高端,到2010年人均GDP将超过3600美元,进入高中等收入国家。60年来,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到100元增加2008年的15781元,农村人均纯收入由44元增加到4761元;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1。8万亿元,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年增加2。5万倍,人均由1。6元增加到16407元。

下一篇:藏族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