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是谁制造的

  阅读精选(1):

  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制造的。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带给粮食。但是,确实的方式、样貌此刻亦不明,对其亦有不一样的解释。

  各种解释

  关于木牛流马有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是单轮木板车,是一种山路上用的带有摆动货箱的运送颗粒货物的木制人力步行车。设想有一离地三尺、长四尺、高六寸的水平木条,木条左端削成车把形,右端有品字形的三个孔。再设想这样的两条木条被布置成人力车的左右两辕。再设想在两个品字形的顶孔间插有一条三尺长的轴,在品字形的下方的两个孔中各用小轴铰装着一条能够沿该小轴摆动的、另一端顶地的木柱,这个有四条腿的人力车就是木牛。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木牛的那根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流马能够在该轴上前后幌动。为了不使箱中粟、米之类的载荷左右移动,有一块纵向隔板把箱一隔为二,而且粮食是先装入布袋再装入箱中的。

  当木牛叉开前后腿时随时能够停在坡地上。叉开度由在该四尺长的车辕上的限位钉限制。把车辕的把手一面拉前一面下压,品字顶孔就移向品字左孔之上,即重心移到前腿上,此时品字右孔被撬高,即后腿不受力并被凌空提起,在重力作用下或流立刻的梢钉推动下向前腿靠拢。当重心移出品字左孔时,木牛已向前移动了半步,再向前就要颠覆了,此时可把手把迅速向上拉起并向前拉,使品字顶孔向后移至品字右孔之上使重心落在后腿上,前拉的结果是使后腿叉开,同时前腿被流立刻的销钉推向前。木牛就这样走完余下的半步。

  木牛流马究竟是带轮子的还是四条腿的呢?北宋的陈师道有下方一段文字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宋代高承写的《事物纪原》中也有记载:“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清代满族水利专家麟庆也把当时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土车说是陈师道记载的木牛流马:“土车,独轮料土,兼载稗编。蜀相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饷。今之土车独推,犹存储葛遗制。”木牛是有前辕的独轮车,流马是没有前辕的独推小车,这也是一种关于木牛流马的主要观点。但是即使是宋代的记载,也离三国时期有了1000多年,这种观点究竟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复原版本

  四川复原作品

  2010年四川木牛流马:9月7日,四川广元木匠何多现展示花了5个多月造出的“木牛流马”。何多现2010年3月开始制作,8月初完成。“木牛流马”长2。08米,高1。4米,自重230斤,腹中可载420-450斤大米,后肢能够前后屈膝,以手推或牵为动力,能够行走在乡间小路,还可爬坡上行。

  湖南复原作品

  2011年12月4日,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职业中专学校语文老师黄佑军展示了他的“木牛流马”,他认为:木牛流马是一种“撑杆驱动的轮式车”,即在轮式车的双辕上装上长短撑杆。

  益阳南县职业中专教师黄佑军成了十里八乡倍受关注的新闻人物,他历时三年复原的木牛流马成了稀罕物,每一天上百名群众前来参观。木牛和流马是两辆宽约0。6米,高约1。5米,利用杠杆和连杆原理制作而成,个性适合在山地行走的运输工具,在坡地行走时,能随意停在坡地上而不向下滑行。而显然不一样的是:木牛是在四轮车的车厢上装上牛头,流马是在双轮车的车厢上装上马头。

  黄佑军说,木牛:四轮车的车厢上装上牛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铰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木牛靠撑杆驱动,而不是传说中的自行工具。摇动双辕时,始终只有一根撑杆撑地而四轮转动,这与“一脚四足”、“转者为牛足”相贴合;撑杆轴上有两根撑杆一长一短,这与“双者为牛脚”相贴合;牛鞅绳为提起撑杆的细绳;牛秋轴为撑杆轴,是动力来源,这与“摄者为牛秋轴”相贴合。这个“木牛”与文献记载的《造木牛之法》是基本相符的。

  黄佑军说,流马:双轮车的车厢上装上马头,双辕装上前、后撑杆轴,长短撑杆铰接在撑杆轴上,双辕再固接在车体上,摇动双辕撑杆撑地而促使车轮转动。这个“流马”是完全按照《造流马之法》的文献记载的尺寸作的。车轮位于前、后脚之间。“靬”是牛皮做的圆套子,套在双辕上与牛鞅绳相连,提起撑杆。三角杠是车厢后的横杠(杠孔是三角形),拦住板方囊不退出来。

  黄佑军说,这种“木牛流马”个性适合在山地行走,在坡地行走时,能随意停在坡地上而不向下滑行。装满货物的木牛、流立刻坡时只需一人就能驾驭,即使是上30度坡地也不需别人帮忙照样能上坡。当你摇动双辕时,撑杆给你强大的推力帮你把车推上山坡,当你停下不摇动双辕时,车会向坡下滑行,但是这时你也不用担心,撑杆能及时撑地自动刹车、阻止车继续下滑!与普通人力车比,它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下山坡地的行走,它具有人力车的同样的优点。平路的行走,它具有人力车所有的优点,它也有比人力车优越的地方,载货时,人力车起动时是十分费力的,而木牛流马能够借助摇动双辕增加撑杆的推力起动车辆。即使遇到十级左右的石梯坡地,摇动双辕,像爬楼房的楼梯一样,也能一个人拖上去而不需要别人帮忙,这是一般人力车所不能想像的。从而节省人力。

  对于木牛流马的失传,黄佑军说,他复原的作品由两部分组成:木牛流马机构和人力车。在制作时间上(不算设计、调试时间)——木牛,人力车木工用时约五天(10小时每一天),木牛机构木工用时3天;流马,人力车木工用时约六天,流马机构木工用时3天。木牛流马制作复杂(与人力车相比),这是它失传的第一个原因。日常生活中,畜力车、人力车能适应一般道路的运输需要,一般道路上木牛流马比人力车没有优势且撑杆牛头马头机关等构件成了累赘!这是它失传的第二个原因。“黄佑军说,木牛流马之所以失传,只因其制造复杂,走平路不如板车方便。”

  阅读精选(2):

  揭秘木牛流马:诸葛亮的伟大发明到底是何物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描述:忽一日,长史杨仪入告曰:“即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运谋多时也。前者所积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能够昼夜转运不绝也。”众皆惊曰:“自古及今,未闻有木牛流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备。吾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开写明白,汝等视之。”众大喜。

  紧之后介绍了制造木牛之法: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造流马之法: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众将看了一遍,皆拜伏曰:“丞相真神人也!”

  司马懿听说后,派人去抢了数匹木牛、流马,并将这些木制的牛马拆卸开来,描图画形加以仿造,不到半月,竟也造出了千余匹,一经使用,也与蜀军所造效果一样,奔走进退如活的一般。于是,魏军也用它们去陕西搬运粮草,自以为得计,“往来不绝”。岂不知,这恰恰中了诸葛亮之计。原先,表面上看,魏军造的木牛流马与蜀军所造几无二致,但在这些牛马的口舌之内却有诀窍机关。当诸葛亮发现魏军开始用他们仿造的木牛流马搬运粮草时,不由得心中一阵暗喜,便派大将王平带领1000名士兵以魏军打扮混入运输队,暗中将木牛、流马口中舌头扭转,使牛马便不能行动。正当魏兵怀疑为怪物时,诸葛亮又派五百名士兵装扮成神兵,鬼头兽身,用五彩涂面,一边燃放烟火,一边驱牛马而行。魏兵目瞪口呆,以为诸葛亮有神鬼相助,也不敢追赶,诸葛亮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获得许多粮草。这么神奇的运输工具,能够“人不大劳,牛不饮食”,在当时可算是巧思绝作了,因而有诗赞曰:“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然而根据此刻的质量守恒定律,木牛流马类似于永动机,这是不贴合历史规律的,所以不少人认为,所谓木牛、流马纯系小说家的杜撰。

  然而根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确实制造过木牛、流马。《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231),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尽管上述记载没有《三国演义》描绘得那么神奇,但也能够从中看出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运粮的历史事实。那么,木牛、流马究竟什么样的机械呢?《诸葛亮集》中的一段文字,就应是可靠的资料:“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人领中,舌著于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丰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助,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鞭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这段记载,尽管对木牛形象作了描绘,并且下文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多年来,围绕着木牛、流马,人们作过许多猜测。

  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都是经诸葛亮改善的普通独轮推车。这种说法,源自《宋史》、《后山丛谈》、《稗史类编》等史籍,认为木制独轮小车在汉代称为鹿车,诸葛亮加以改善后称为木牛、流马,北宋才出现独轮车的称呼。这两种独轮车都很独特,其车形似牛似马,具有独特的运输功能。木牛有前辕,引进时人或畜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推。而流马和木牛大致相似,只是没有前辕,行进时不用拉,仅靠人推。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时蜀汉偏处西南一隅,马匹有限,并且多被用于骑兵作战。运粮运草主要靠人力,这样,木牛流马便应运而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种说法还以四川渠县蒲家湾东汉无名阙背面的独轮小车浮雕等实物史料为佐证,认为这些东汉的独轮车,都再现了木牛、流马的模样。但是,有人对此颇有微辞,认为四轮车与独轮车的机械原理十分简单,无须大书特书,诸葛亮的本领也不至于如此平庸。

  还一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新款的自动机械。《南齐书?祖冲之传》说:“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意思指祖冲之在木牛流马的基础上,造出更胜一筹的自动机械。以此推论,三国时期利用齿轮制作机械已属常见,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马,不可能是汉代已有的独轮车,很有可能是令祖冲之感兴趣的、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然而遗憾的是并无实物留于后世。

  第三种意见认为,木牛、流马是四轮车和独轮车,但是何者为四轮,何者为独轮却观点截然相反。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八认为:“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而范文澜则认为,木牛是一种人力独轮车,有一脚四足。所谓一脚就是一个车轮,所谓四足,就是车旁前后装四条木柱;流马是改良的木牛,前后四脚,即人力四轮车。虽然它们的尺寸与古代的木牛流马不相同,但工作原理差不多:木牛的载重量比较大,行进缓慢,比较适宜在乎缓的道路上运行;流马则是专门用于山区运输的工具。并推测,当年诸葛亮北伐曹魏,所需粮草需要从遥远的川西平原运到秦陇地区,沿途既有平原也有山地。尤其是出川的“蜀道”,艰险崎岖,沿江的许多栈道是在峭壁上开凿的,又窄又险,有的只有一米多宽,也只能容纳‘流马”这种独轮车透过。这两种完全相左的论断,我们也没法评判哪一种正确。

  还有一种争论更有意思,即木牛和流马究竟是一物还是两物。全国知名的研究三国史专家谭良啸认为,木牛和流马为一物,是一种新的人力木制四轮车;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王湔也认为,二者同属一物,并制造出一种具有牛的外形、马的步态的模型。王开则认为,木牛与流马是两种东西,前者是人力独轮车,后者是经改良的四轮车。同济大学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等则勘察了川北广元一带现存古栈道的遗迹,掌握了宽度、坡度及承重等数据,认为二者乃二物:木牛有前辕,引进时有人或畜在前面拉,后面有人推;流马与木牛大致相同,但没有前辕,不用人拉,仅靠推力行进,外形像马。

  上述几种观点,不一而足,究竟哪一种说法最贴合木牛流马的原貌,至今仍难以评说。近日,四川省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李刚把3000多块碎陶片复原成一辆完整的三轮马车,该车的断代在东汉与三国之间。他认为就是历史上传说的诸葛孔明的木牛流马。这辆是一件殉葬品,只有实物三分之一大。高米,车厢高1米,全长米。该车有很多先进之处。首先,一般马车只有两个轮子,这样,马不仅仅要费力拉车,还要承担车身的重量;而三轮马车的出现减轻了马的承重负担,增加了马车的稳定性,让它的牵引力更大,从而运送更多更重的货物。其次,传统二轮马车的车身和马之间靠“辕”连接,“辕””的长度注定了马车转弯半径大,不适合在狭窄的山路上行走;而三轮马车在前面的轮子和后面的车厢之间有个“转向器”,适合在狭窄山路上转弯。但是对于“人不大劳,牛不饮食”,李刚也不能解释清楚。诸葛亮如果九泉之下有知,必须会后悔当初没有留下详细的制作图解。

  阅读精选(3):

  制作木牛流马的最基本要求

  历史学家已经证明木牛流马存在,不必多议。那么首先要认识到诸葛亮是一个千年难遇的大智者,他的智慧在那个时代是超前的,但也要确定他是一个人,不是神。他不可能懂得很多的现代物理知识,不可能脱离那个时代的科技技术,制造出拥有现代技术的木牛流马。所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会受到那个时代各种各样的客观条件制约,那么要制作木牛流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一能载500斤左右的粮食行走,行走速度务必每一天20公里以上,要尽可能地接近人正常的行走速度50公里。诸葛亮修栈道就是为了行走方便,提高行走速度。如果每一天低于10里,效率太低,不叫运粮,叫吃粮。所以一票否定。故三国时代一里路是否与此刻里路相同,有待考证。

  二木牛流马体积不能太大。务必能在狭窄的山路和栈道上行走自如。

  三能在必须高度的上下坡行走。行走时最少一人操作一台木牛流马,特殊状况需要两人和多人配合操作。

  四务必能够省力,长时间操作起来,人不会感觉到很疲劳。要做到省力并能多做功。不能只省力不省功。

  五制作木牛流马尽量不要使用金属铜和铁,战乱的三国时代是冷兵器时代,那个时代铜和铁会十分昂贵,所以最好不要使用铁钉和铜钉。各部件组装要用榫头,竹铆联接。

  六粮箱务必是可拆卸的单体组合件,只有这样装粮方便,卸粮方便,存粮方便。行军打仗,随时开拔,没有时间去倒腾粮食。

  七木牛流马大部分尺寸和特征要贴合历史记载,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记载正确无误。所以不要过度地去咬文嚼字,做一些不合逻辑的研究。

  八机械设计务必合理,依据那个时代的科技技术,客观条件,作出最佳的机械设计选取方案。

  九参考意见

  1木牛流马也能够串联起来,利用行走时产生的惯性,让操作者省力。

  2能够一人看两台。就像把两辆架子车捆绑串联,熟练的师傅能够拉两台。

  3粮箱做的密封不漏水,像小船能在水里漂,木牛流马架子也能够在水上漂,渡过河后,能够把它们组装起来。做到简单渡河。

  理想的木牛流马

  能够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以正常人行走的速度运送粮食。


曹植怎么死的

  阅读精选(1):

  曹植病死因考

  关于曹植的病因死因,诸多史书无及详披。凡谈及此一事者,乃含糊其辞,道不出个子丑寅卯所以然来,就是陈寿的《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也以其“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之笼统词语塞而搪之。患何“疾”而薨,不得而知。因此,后人不假思索,一再引用或引申。诸如:“十一年里频频徙都,汲汲无欢,遂发愤而薨”(刘玉新:《曹植与曹植墓》之《隋<曹植墓神道碑>小记》)、“卒使植愤闷发疾以死”(李梦阳:《曹子建集·序》)云云,遂成定式,无人发指。闲来翻书,偶尔在《太平御览》卷376摘引《魏略》一书中,发现这样一条记载:“陈思王精意著作,食饮损减,得反胃病”。为之一怔,顿开茅塞。心下窃喜,真乃孤陋寡闻,这不是一条颇具说服力的佐证吗?

  中医学理论谓:反胃之疾,乃饮食入胃,经过良久,复由胃反出之病。临床特点为:饮食之后,宿谷不化,脘腹胀闷,自感难忍而复吐。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吐出之物,完谷不化。寻其病因,大致有四,现择其二:(一)、饮食不节,恣食生冷,饥饱不均,或劳役过度,皆损伤脾胃。胃伤则不能纳,脾伤则不能化,二者俱伤,纳化皆难,宿食痰饮动扰脾胃,因致斯疾。(二)、嗜酒大甚,酷饮无度,伤于酒湿。凡饮酒过多,酒毒渍于肠胃。酒性有毒而大热,其毒热之气,渗溢经络,浸渍脏腑,损伤胃气而为反胃。(参见王其飞:《内科证治·脾胃系统疾病》1980年1月湖北人民出版社)

  纵观曹植一生非同常人的生活遭遇,不难让人对他的病死因再产生别的臆想。他一生恣肆纵酒,无有节度,几乎送了性命。请看《三国志·陈思王植传》中的记载:

  “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建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勅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

  “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

  再者由于政治的倾轧,萁豆的相煎,使得他空怀“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曹植:《与杨德祖书》)的壮烈激情,而成为曹魏统治集团的阶下囚。请看《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注引记载:

  “封建王侯,皆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为匹夫。县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制。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

  曹植:《迁都赋序》记载:

  “余初封平原,转出临淄,中命鄄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而未将适东阿。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

  曹植:《求问亲亲表》记载:

  “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左右惟仆隶,所对唯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

  曹植就是在这种诚惶诚恐、惴惴不安的情绪下,过着“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的“囹圄”生活,怎能不使他郁闷愤懑、汲汲无欢而损伤脾胃?因此,在太和五年(231年)冬“诏诸王朝”之时,魏明帝见到曹植如此潦倒之状,甚为惊讶:“王颜色瘦弱,何意也?腹中调和不?今者食几许米,又啖肉多少?见王瘦,吾惊甚,宜当节水加飡”(转自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引《太平御览》卷378)。于是乎,恻隐之心偶发,赐给阿叔曹植一些食品作为补偿。为此,曹植还写了一道《谢明帝赐食表》:“近得赐御食,拜表谢恩。寻奉手诏,愍臣瘦弱。奉诏之日,涕泣横流……”,以示感谢。

  曹植生性纵酒无度,加之萁豆相煎造成的心灵创伤,及其颠沛流离的“囚徒”生活,不能不使他在精神上增添沉重的负担,以至于整日里郁闷不乐,借酒浇愁,亦严重的破坏了他的生理平衡。他曾写过一篇《释愁文》,以求仙问道的笔法,暗示出自我当时的生活及疾病情形:“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醉。有玄灵先生见而问之曰:‘子将何疾以至于斯?’答曰:‘吾所病也,愁也’。先生曰:‘愁是何物,而能病子乎?’答曰:‘愁之为物,唯惚喂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或群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其来也难退其去也易追,临餐困于哽咽,烦冤毒于酸嘶。加之以粉饰不泽,饮之以兼肴不肥,温之以金石不消,摩之以神膏不希,授之以巧笑不悦,乐之以丝竹增悲。医和绝思而无措,先生岂能为我蓍龟乎!’……”

  综上所述,参照有关中医学理论,不难看出曹植患反胃病而无疑耶。至于记载中“陈思王精意著作,食饮损减,得反胃病”之说,笔者不敢完全苟同。曹植患反胃之疾,不仅仅仅是精意著作,而重要的是汲汲无欢,郁闷愤懑,饮酒不节而致。当然,曹植在长期的政治倾轧之中,“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世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直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曹植:《与杨德祖书》)。呕心沥血创作了超多的诗词歌赋而加重了他疾病的发作。但事实上不应是其疾病的主要根源。因此,“精意著作,食饮损减,得反胃病”之说失之偏颇。

  近年来,由于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中医学理论也得到发扬光大。根据研究成果证明:“由于不适当的食物或饮料(如烈性酒)长期反复刺激而引起的慢性胃炎,可促使胃黏膜上皮细胞和胃腺管上皮细胞经增生、过增生、异型增生等演变过程,由量变到质变,最后癌化。这一病理组织的演变过程,已为多数研究者所证实”。(《外科病理学·胃疾病》<上册>1978年10月湖北人民出版社)笔者窃意,曹植生前由于亲属之间的“萁豆相煎”、政治上的尔虞我诈而抑郁寡欢、饮酒不节,导致患上了反胃病。那么,假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正如曹植在《释愁文》所说:“临餐困于哽咽,烦冤毒于酸嘶”,是否引起病理组织的演变而导致癌症病变?若果然,那么曹植应死于胃癌无疑了。

  阅读精选(2):

  曹植怎样死的

  曹植作为魏晋时期建安文学的代表,同时还是和兄长争夺皇位未果的王侯,对于一代才子曹子建的死因,一向备受后人的关注。诸多的史书对于曹植到底是怎样死的,没有确切且详细的记录和解释,都是含糊其辞。

  陈寿在其《三国志》中记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后人在史书中记录曹植死因的时候也就大多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记载曹植的确切死因。但是在《太平御览》中的《魏略》中有这样一条记载“陈思王静意著作,食饮损减,得反胃病”,反胃病逝由于饮食之后,食物不消化,肚腹胀闷,将吃的食物吐出来,得这个病的原因大多是饮食不节制,或是超多喝酒,酒毒堆积在肠胃。

  此刻再看曹植的一生,曹植本来就是爱喝酒的人,有事没事来两杯,作诗的时候喝,没事的时候喝,后期曹植不被曹操喜爱,争夺太子之位失败,及曹丕父子对曹植的猜忌,都让曹植郁闷不堪,饮酒量更是与日俱增。并且曹植一生肆意纵酒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饮酒不节”所以曹植得胃病是极有可能的。

  还有一些史书上记载,曹植是因为晚年厚道曹丕父子的压迫和猜忌,整日抑郁苦闷,染疾上身,郁郁而亡。这种说法比较普遍,在各大历史书籍上有很多都是这样归结曹植的死因,虽然没有确定的证据,但是也不失为一种可能,因为毕竟精神压力导致自身生理疾病的案例在历史上也是有很多的。

  阅读精选(3):

  曹植曹植百科为大家介绍关于曹植的相关知识,比如:曹植,七步诗曹植,曹植是怎样死的,曹植的诗,甄宓与曹植,曹植简介,曹植洛神赋,曹植墓,曹植的妻子,曹植的家庭成员,曹植的文学作品,对曹植的历史评价,关于曹植的轶事典故等关于曹植的相关知识!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画眉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也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诗品》的作者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一、曹植生平

  1、才气逼人

  初平三年(192年),曹植出生于东武阳。曹植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第三子(卞夫人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丕、彰、植、熊)。当时曹操在北方尚未站稳脚跟,缺乏固定的根据地,家属常随军行止,因此幼年的曹植同众多兄弟们一样,是在戎马倥偬的生活中度过的。这种戎伍生活一向到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击败了劲敌袁绍集团,攻克了其经营多年的邺城(今河北临漳),方才有所改变。

  曹植自小十分聪慧,才十岁出头,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他思路快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曹操以前看了曹植写的文章,惊喜的问他:“你请人代写的吧?”曹植答道:“话说出口就是论,下笔就成文章,只要当面考试就明白了,何必请人代作呢!”

  再加之性情坦率自然,不讲究庄重的仪容,车马服饰,不追求华艳、富丽,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渐渐地,曹操开始把爱心转移到曹植身上。

  建安十一年(206年)八月,15岁的曹植第一次随父东征海贼管承到达淳于(今安丘东北)。

  建安十二年(207年)一月回师邺城,他在《求自试表》中所说“东临沧海”即指此事。九月,16岁的曹植随父北征柳城(今辽宁朝阳),他在《求自试表》中说“北出玄塞”即指此行,《白马篇》就是曹植对此期间随父征战的写照。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17岁的曹植随父南征刘表至新野,后又随父与孙权战于赤壁。

  建安十四年(209年),曹植随父征战第一次回到家乡亳州。

  2、太子之争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也在其中。在众人之中,独有曹植提笔略加思索,一挥而就,而且第一个交卷,其文曰《登台赋》。从此曹操对曹植寄予厚望,以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

  建安十六年(211年)秋,刚行冠礼的曹植暂时告别了在邺城宴饮游乐、吟诗作赋的优游生活,慨然请缨,随父西征。一路上跋山涉水,晓行夜宿。当西征大军辗转到帝都洛阳时,曹植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饱受战火的洗劫,洛阳城往日的繁华消逝得无影无踪,到处都是残垣断壁,荆棘丛生,昔日气势雄浑的皇宫已成一片废墟,湮没在杂草间,片片黄叶满城乱舞。满腔热血的曹植怀着一颗立功垂名的心,随西征军离开洛阳,继续向西进发。经过一年多的兼并战争,西部最终结束了一盘散沙的混乱局面,迎来了它的稳定与安宁。凯旋的曹植不久即被封为临淄侯。

  在邺城时期,有一件对曹植来说是至关重要、并影响到他一生的事,这就是世子之争。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植改封临淄侯。这一年,曹操东征孙权,令曹植留守邺城,告诫他:“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曹植既因为有才而受宠,丁仪、丁讷、杨修等人便都来辅佐他。曹操有些犹疑,好几次几乎要立曹植为太子。然而,曹植文人气、才子气太浓,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饰约束自我,饮起酒来毫无节制,做出几件让曹操很是失望的事。

  尤其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他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向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的法令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曹操大怒,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从此加重对诸侯的法规禁令,曹植也因此事而日渐失去曹操的信任和宠爱。十月,曹操召令曹丕为世子。从此,曹植告别了昂扬奋发的人生阶段,陷入难以自拔的苦闷和浓浓的悲愁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困,曹操让曹植担任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带兵解救曹仁。命令发布后,曹植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于是曹操后悔,不再重用他。

  3、洛水感怀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曹丕继王位,曹植时年29岁,作《上庆文帝受禅表》、《魏德论》。曹丕称帝之后,对曹植严加防范。之后,曹丕碍于母后卞氏的压力,只好将曹植数次徙封。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黄初二年(221年),30岁的曹植被徙封安乡侯(今河北晋州侯城),邑八百户;当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东鄄城县),是年作《野田黄雀行》,这次改封成为曹植一生重要的转折点。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在《洛神赋》中,诗人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我完美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我对完美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我对完美理想梦寐不辍的热烈追求;最后透过恋爱失败的描述,以此表现自我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

  4、忧生之嗟

  黄初四年(223年),32岁的曹植徒封雍丘王。

  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南征归来,飘过雍丘,与曹植见面,增其户五百。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壮心不已的曹植急切地渴望自我的才能得以施展,他曾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曹叡,要求给予政治上的任用,拳拳之心能够使铁石心肠之人动容。但过于冷静理智的曹叡却心如古井,不起微澜,对于曹植的种种表白和要求,只是口头上给予嘉许而已。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

  太和三年(229年),38岁的曹植徒封东阿,其间潜心著作研读佛经,并在鱼山闻梵,创作梵呗。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陈王,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遵照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二、曹植的政治思想

  三曹十分中重视网罗民间隐士,试图把散落在民间的隐士人才都聚集起来。三曹一方面批评动摇隐士所信仰的荒诞无稽,让众人退出山林入世治国。另一方面又歌颂其情操,把隐士视为同道中人,意在招隐求贤、让众人入世治国辅君济世。曹丕的《大墙上蒿行》开头即以人生短暂发问:”今我隐约欲何为?”之后以入世的物质享受诱发隐士们出山,为其建功立业。此诗受到曹植《七启》劝隐士出山,建功立业的影响。这一方面说明三曹欲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说明存在着超多的隐士不为朝廷所用。

  曹植的《七启》中假托一个“镜机子”对另一个“玄微子”论述饮食、容饰、羽猎、宫馆、声色、友朋、王道等七个方面的妙处。此赋以招隐求贤、辅君济世为主旨,大约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发布《求贤令》后。令文有“这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作者即据此兴感抒论。规摹汉代枚乘《七发》大赋体制,假设镜机子与隐者玄微子问答联级成文,批评“耽虚好静”、“飞遁离俗”、“隐居大荒”的行为,借镜机子分类铺叙肴馔、容饰、羽猎、宫馆、声色之妙及游侠、俊公子之奇节异行,最后以赞颂“圣宰”(即曹操)之“翼帝霸世”、“举不遗才”、“国富民康”、建“霸道之至隆”的功绩,说服玄微子“从子而归”,表达了”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的用心用世、建功立业的政治态度和理想抱负。篇制宏大,铺陈夸饰,辞采瑰丽,气势慷慨,变《七发》散体笔势为骈俪整饬的精描细绘,而流畅生动过之。

  三、曹植的文艺著作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我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曹子建集》共10卷,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其代表作有《七哀诗》、《白马篇》、《赠白马王彪》、《门有万里客》等。其中《洛神赋》写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

  1、赋

  代表作品:《洛神赋》、《幽思赋》、《迷迭香赋》、《释愁文》、《髑髅说》、《归思赋》、《九愁赋》、《闲居赋》、《登台赋》、《神龟赋(并序)》、《酒赋》、《芙蓉赋》等。

  2、诗

  代表作品:《七哀诗》、《杂诗(六首)》、《公宴诗》、《侍太子坐》、《送应氏(二首)》、《闺情(二首)》、《赠徐干》、《应诏》、《赠白马王彪》、《情诗》、《朔风》、《矫志》等。

  3、乐府

  代表作品:《箜篌引》、《升天行(二首)》、《仙人篇》、《妾薄命(二首)》、《白马篇》、《薤露行》、《丹霞蔽日行》、《种葛篇》、《名都篇》、《美女篇》、《飞龙篇》、《惟汉行》等。

  4、书法

  据《书断》记载,“曹植亦工书。”《宣和书谱》上亦记载曹植少年聪慧,记忆力惊人,万言不忘,其胸中磊落之气发于笔墨闲。曹植以章草书写的《鹞雀赋》乃书法中一极品。

  5、画论

  曹植著有《画赞序》,是中国画论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篇专题论画的文章。它能够同汉代的《毛诗序》相提并论。《毛诗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专谈诗歌的文章,阐述诗歌的伦理教化作用;《画赞序》则主张绘画在"教化"方面应具有的功用。这当然是儒家思想。但曹植在那里明确了绘画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好处,肯定了绘画艺术的地位,则是很重要的。

  曹植明确提出画能“存乎鉴戒”。而且这种“鉴戒”还不是图解式的进行,而是透过绘画艺术形象引起观画者的感情共鸣产生的。他谈到绘画引起观画者的感情反应,有“仰载”、“悲惋”、“切齿”、“忘食”、“抗首”、“叹息”、“侧目”、“嘉贵”等等。这是不一样的人物画像所引起的不一样的如此丰富多样的感情反应,这就接触到了绘画艺术的特征。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次接触这一问题。它与曹丕《典论·论文》第一次讲文章要有作者的性情是一致的。两者在理论上可说都是开启以后那个文艺自觉时代的先声。

  四、曹植的家族成员

  1、妻子

  崔氏,曹植之妻,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东北)人,崔琰兄长之女。《魏晋世语》记载,崔氏的衣装过于华美,曹操登台看到后,认为她违反了穿着华丽的禁令,回家后崔氏就被赐死了。

  谢氏,曹植继妻,召陵县(今河南郾城东)人,太和年间被封为“陈思王妃”,曹植后期软禁生活的伴侣。据史书记载,她一向活到晋代,享年八十余岁。参见曹植的《谢妻改封陈妃表》。

  2、子女

  曹苗,曹植长子,封高阳乡公,早夭。其生平事迹史书缺载,因此少有人明白,其名字出此刻曹植的作品《封二子为公谢恩章》。

  曹志,曹植次子,初封穆乡公,后迁封为济北王。入晋改封鄄城公,后出任乐平太守,迁散骑常侍、国子博士,转祭酒。太康九年(288)卒,谥曰定公。

  曹金瓠,曹植长女,但是出生约190天就夭折,因此少有人明白,其名字出此刻曹植的作品《金瓠哀辞》。

  曹行女,曹植幼女,比金瓠晚两年出生,约7、8个月就夭折,因此少有人明白,其名字出此刻曹植的作品《行女哀辞》。

  3、后裔

  曹臣,曹植之孙,曹志之子,元康中为中郎,封关中侯。

  曹永洛,曹植十一世孙,奏请北齐孝昭帝在鱼山“兴复灵庙”、“雕镂真容”。

  五、对曹植的历史评价

  陈寿《三国志》:陈思文才富艳,足以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远防,终致携隙。

  刘勰《文心雕龙》: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

  钟嵘《诗品》:“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音乐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俾尔怀铅吮墨者,抱篇章而景慕,映余晖以自烛。故孔氏之门如用诗,则公干升堂,思王入室,景阳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颜延之《庭诰》:至于五言流靡,则刘祯、张华;四言侧密,则张衡、王粲。若夫陈思王,可谓兼之矣。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二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

  魏收《魏书文苑传》:曹植信魏世之英,陆机则晋朝之秀,虽同时并列,分途争远。

  房玄龄《晋书文苑传》:逮乎当涂基命,文宗蔚起,三祖叶其高韵,七子分其丽则,《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彬蔚之美,竞爽当年。独彼陈王,思风遒举,备乎典奥,悬诸日月。

  李白: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高论。

  杜甫: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子建文笔壮,河间经术存。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

  崔佑甫《穆氏四子讲艺录》:曹、刘之气奋以举,潘、陆之词缛而丽。过此以往,未之或知。

  张戒《岁寒堂诗话》: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能够优劣论也。古今诗人推陈王及古诗第一,此乃不易之论。

  欧阳修《书梅圣俞稿后》:盖诗者,乐之苗裔与。汉之苏、李,魏之曹、刘,得其正始。

  叶适《习学记言》:自魏至隋唐,曹植、陆机为文士之冠。植波澜阔而工不逮机。植犹有汉余体,机则格卑气弱,虽杼轴自成,遂与古人隔绝,至使笔墨道度数百年,可叹也!

  刘克庄《后村诗话》:曹植以盖代之才,它人犹爱之,况于父乎。使其少加智巧,夺嫡犹反手尔。植素无此念,深自敛退,虽丁仪等坐诛,辞不连植。黄初之世,数有贬削,方且作诗责躬,上表求自试。兄不见察,而不敢废恭顺之义,卒以此自全,可谓仁且智矣。文中子曰:至哉思王,以天下让。真笃论也。

  李梦阳:嗟乎植!其音宛,其情危,其言愤切而有余悲,殆处危疑之际者乎!

  钟敬伯:子建七步成章,聪明贾祸,非生才之意,乃小才之过,不能够以此致憾造物。

  胡应麟:三曹,魏武太质,子桓乐府诗十余篇佳,余皆非陈思比。

  王世贞《艺苑卮言》:曹公莽莽,古直悲凉。子桓小藻,自是乐府本色。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古今,而实逊父兄。何以故?材太高,辞太华。子建谒帝承明庐、明月照高楼,非邺中诸子可及,仲宣、公干远在下风。

  王世懋《艺圃撷余》:古人云:秀色若可餐也。余谓此言惟毛嫱、西施、昭君、太真、曹植、谢朓、李白、王维能够当之。

  徐世溥《榆溪诗话》:子建诗虽独步七子,东坡文虽雄视百代,然终不以孟德明允、苍茫、浑健,自有开创之象。

  王夫之《姜斋诗话》:曹子建铺排整饰,立阶级以赚人升堂,用此致诸趋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纸挥毫,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韵,以绝人攀跻,故人不乐从,反为所掩。子建以是压倒阿兄,夺其名誉。实则子桓天才骏发,岂子建所能压倒耶?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大抵如此。

  王闿运《湘绮楼说诗》:看船山诗话,甚诋子建,可云有胆,然知其诗境不能高也,不离乎空灵妙寂而已。

  冯班:千古诗人,唯子美可配陈思王。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丁晏《陈思王诗钞原序》:诗自三百篇十九首以来,汉以后正轨颛门,首推子建。洵诗人之冠冕,乐府之津源也。其所见甚大,不仅仅以诗人目之。即以诗论,根乎学问,本乎性情,为建安七子之冠。后人不易学,抑亦不能学也。

  成书倬《多岁堂诗话》:魏诗至子建始盛,武帝雄才而失之粗,子桓雅秀而伤于弱;风雅当家,诗人本色,断推此君。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子建既擅凌厉之才,兼饶藻组之学,故风雅独绝。不甚法孟德之健笔,而穷态极变,魄力厚于子桓。要之,三曹固各成绝技,使后人攀仰莫及。

  黄节《曹子建诗注》:陈王该国风之变,发乐府之奇,驱屈宋之辞,析杨马之赋而为诗,六代以前,莫大乎陈王矣。

  六、关于曹植的轶事典故

  1、七步成诗

  曹植“七步成诗”的广为流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于《三国演义》),然而这首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世说新语》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务必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此诗是否为曹植所著作,至现今仍有争议。

  2、洛神悲歌

  对于《文选》中的谬注,清人朱乾在《乐府正义》中鞭挞说,这篇原是曹植借“宓牺氏之女,溺死洛水为神”的传说抒发自我怀才不遇心境的《感鄄赋》。鄄者,实为封地也。好事者利用“鄄”与“甄”通,附会出《洛神赋》隐寓曹植与魏文帝曹丕之妻甄氏(甄宓)的叔嫂恋事,不独污前人之行,亦且污后人之口。近有学者考证出《洛神赋》的主旨是曹植悼念怀恋其亡妻崔氏女,洛神形象是崔氏女的化身。然而两者说法皆有不妥之处,故此隐喻君臣大义说较为流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云:“本篇或系假托洛神寄寓对君主的思慕,反映衷情不能相通的苦闷。”

  《洛神赋》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曹植模仿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神女赋》中对巫山神女的描述,叙述自我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描述上多有借鉴宋赋。此赋虚构了作者自我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为六段:第一段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看到“丽人”宓妃伫立山崖;第二段写宓妃容仪服饰之美;第三段写作者十分爱慕洛神,她既识礼仪又善言辞,作者虽已向她表达了真情,赠以信物,有了约会,却担心受欺骗,极言爱慕之深;第四段写洛神为“君王”之诚所感后的情状;第五段为全篇寄意之所在;第六段写别后作者对洛神的思念。全赋辞采华美,描述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3、梵呗泰斗

  中国本土赞呗之起源,相传为曹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境)时,闻空中天乐梵呗之声,美妙绝伦,意境深远,感悟甚深,于是将其音节纪录下来,结合《太子瑞应本起经》,撰文制音,作成了《太子颂》和《菩萨子颂》,遂成合汉曲梵音而制作梵呗之始。

  梁《高僧传》卷十三: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音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四十二契当指四十二个曲章)

  《法华玄赞》卷四:陈思王登鱼山,闻岩岫诵经,清婉道亮,远俗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呗。

  《法苑珠林·呗赞篇》卷三十六:魏时陈思王曹植……每读佛经辄流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极也。遂制转赞七声,升降曲折之响,世人讽诵,咸宪章焉。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而侍御皆闻。植深感神理,弥寤法应,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纂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于此焉。其所传呗,凡有六契。

  由于曹植创制梵呗,好处深远,贡献巨大,所以后人有词(《东阿王赞》)赞其功德:东阿王植公,降生曹魏王宫,云高天籁连竺中,鱼山接长空。瑞应本起得删治,七步诗八斗雄,和平妙音世界同,梵呗源真宗。

  七、曹植墓

  曹植墓的地理位置此刻在社会上争论有多处,其中东阿县鱼山镇的曹植墓最具代表性。为加强对曹植墓园的保护,于1998年省文物局拨出专款,对曹植墓进行了修建,建成了此刻的陵园。曹植墓位于东阿县城西南10公里鱼山西麓,依山而建。墓室分甬道、前室、后室3部分。1951年,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清理出土文物132件,其中除玛瑙珠、玛瑙泡、青玉璜数件较精外,其他大部为陶制明器,象车、案、壶、盆、鸡、狗、鹅、鸭之类。

  曹植墓,有记载的共三处。

  1、山东省东阿县鱼山曹植墓。曹植曾被封为东阿王,在东阿时常登鱼山游览,有安寝于此的愿望,死后其子遵嘱将其葬于此。

  2、河南淮阳城南三里之“思陵冢”。曹植晚年以陈四县被封为陈王,食邑3500户。当年即死在那里。

  3、河南通许七步村曹植墓。曹植两度被封为雍丘王,在雍丘生活时间最长,此地又是著名的《七步诗》诞生地。


曹操怎么死的

  阅读精选(1):

  曹操究竟是怎样死的?

  曹操无疑是汉末三国的第一强人,历史学家评论他是“超世之杰,十分之人”,他活了66岁,在当时不算英年早逝但也算不上长寿,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应跟他中年时得的一种慢性病有关。

  曹操究竟是怎样死的?原先如此

  曹操个子不高但身体素质不错

  史载曹操“姿貌短小”,也就是高子不高,长得不排场。具体有多高?

  《三国志》没有具体记载,有的史书提到他身高“七尺”,如果是此刻的长度,超过2。3米,到NBA打篮球都没问题了,但汉代的尺子比此刻短得多,一尺约为此刻23。75厘米,算下来曹操的身高就应在1。63米左右。

  都说曹操和拿破仑是两个著名的小个子,但拿破仑的尸检报告显示,他身高仅为5。2法尺,只合1。57米,曹操比他高半头。

  长得虽不强壮,但曹操的身体素质却不错,这与他注意加强锻炼有关。

  曹操擅长骑马,经常亲自带兵出征,他麾下有一支虎豹骑,被称为汉末三国“五大主力”之一,远程突袭是其看家本领,一日一夜可行进300里,在当时堪称最快行军速度了。史书多次记载曹操亲率虎豹骑孤军深入作战,骑术但是关难以做到这一点。

  《三国志》记载曹操擅长骑射,能“手射飞鸟,躬禽猛兽”。曹丕在《典论》中回忆,在他5岁时父亲就亲自教他射箭,之后又教他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

  曹操究竟是怎样死的?原先如此

  精神压力太大让曹操患上了高血压

  曹操30岁起兵,此后打了36年的仗,几乎年年都在四处征战中渡过,虽然一生战绩胜多负少,但也经常身处险境,作为“曹家军”的统帅,他肯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

  官渡之战时曹操不占优势,两军对垒期间曹军这边粮食快吃完了,士卒疲惫,为了稳定军心曹操对外装出胜券在握的样貌,但内心里高度紧张。也就在这段时间,曹操经常感到头疼,《三国志》说他得了头风。

  头风是中医的称法,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交汇之处,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都注于头,头痛如果经久不愈就是病症,病因能够分为外感、内伤以及经络瘀阻等方面。

  如果按照现代医学来看,引起头痛的疾病可能是青光眼、脑肿瘤、脑血栓、脑供血不足以及高血压等。

  曹操此时45岁,正值壮年,他头痛的毛病从此开始发作,一向伴随了他20多年,中间时断时续。根据这些状况决定,曹操可能得了高血压。

  从病理上说,诱发高血压的原因很多,既有家族遗传,又有环境诱发,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都会发生血压升高,长期生活在这种状态下就会患上高血压病,曹操就应属于后一种状况。

  高血压是慢性病,一般不会无端突发,曹操的病就应早有征兆,这一点也有史书的记载来印证。

  据《魏略》记载,在官渡之战前不久袁绍打败了公孙瓒,为了向曹操示威,特意命人把公孙瓒的人头装在一只木匣里送给曹操,曹操不明白是什么,打开一看,顿时“自视忽然耳”,也就是突然感到炫晕,以至于瞬时听不到也看不到了,这贴合外力刺激下血压瞬间升高的症状。

  曹操究竟是怎样死的?原先如此

  曹操战胜疾病的方法与众不一样

  高血压带来的头疼让曹操睡不着觉,为排解压力,转移头疼带来的痛苦,就在官渡前线紧张的日子里,在夜深人静没有军情的时候,曹操用阅读《孙子兵法》来抒缓心绪,减轻疼痛。

  在阅读中曹操还对《孙子兵法》进行了注解,在曹操之前这项工作并没有人做过,在注解中他就一些问题发表自我的见解,或者对不易理解的地方进行阐释。

  此刻能看到的曹操注解《孙子兵法》约有300多条,这项工作完成于何时,主要决定依据是注释中所列举的战例。曹操在注解中列举了擒吕布、平徐州等战例,再往后就没有了。

  曹操后半生每年都在打仗,他亲身经历的很多战事都能够成为经典战役教材,比如立刻要发生的乌巢之战,就能够作为《孙子兵法》火攻篇的最好注解,但在这300多条注解中却没有提及乌巢之战及其以后的所有战役,所以一般认为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解工作完成于擒吕布之后、火烧乌巢之前,那也就是官渡之战期间。

  同时,在《孙子兵法》的各篇中曹操对前面几篇注解得都很详细,越往后面越少,最后几篇能够说草草结束了,说明他开始想认真注解一下,但随着自我越来越忙,这件工作也受到了影响。

  以后曹操就应还有时间重新做一下这项工作,把自我一生亲身经历过的战事写进对《孙子兵法》的注解里,但他没有这么做,成为一个遗憾。

  但是即使这样,曹操对《孙子兵法》的注解工作也受到后世的推崇,在历代难以计数的《孙子兵法》注家中,有11位大家被公认为最权威,曹操排在第一位。

  曹操究竟是怎样死的?原先如此

  曹操临终前的状况贴合慢性病特征

  官渡之战后曹操的头风还经常发作,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每次发病都心慌意乱,眼冒金星,一般医生治疗效果都不大,曹操听说他谯县的老乡华佗是一位名医,就把华佗找来。

  据《三国志》记载,华佗给曹操采取针炙疗法,扎曹操背上的膈腧穴,曹操病情立即减轻,曹操于是就把华佗留在身边成了专职保健医生。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也许不太懂医学,也许收集的资料也不够详实,膈腧穴在背部第七椎节下方一侧的一寸五分处,扎那里通常是治疗咳嗽、反胃等病症的,要缓解头部的眩晕疼痛,扎的就应是通天穴或天柱穴。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23日,经历了一场荆州危机的曹操由摩陂率部抵达洛阳,那里曾是他学习、工作过的地方,城里有曹氏的旧宅,但经过战乱已残破不堪,包括自家旧宅在内的大部分建筑都成为一堆堆瓦砾。曹操对那里充满了感情,命令有关部门对原洛阳北部尉官署进行了复原。

  曹操打算在此住一段时间,他下令在洛阳修建宫殿,宫殿的名字都起好了,叫建始殿,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却接连发生了不祥之事。据《世语》记载,为修建始殿工匠砍伐濯龙祠里的树木,但是奇怪的事发生了,“伐濯龙祠而树出血”。

  另据《曹瞒传》记载,曹操命令工程负责人苏越把一棵梨树迁走,在挖树根的时候树也流出了鲜血。苏越把状况报告给曹操,曹操亲自前去察看,果然见到树根出血,心里很厌恶,认为这是不吉之兆,一下子病倒了。

  就在来到洛阳后的第10天,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23日曹操病逝,享年66岁。

  从曹操此次发病以至最后辞世的状况看,也贴合慢性病的特症。

  阅读精选(2):

  曹操怎样死的?在《史记》的撰写当中,相当的成分都在黑曹操,但是即便是黑曹操,也不得不承认其属于一个“奸雄”的主角,曹操在文韬武略上都有气出色的表现,但是很不幸的是,曹操头疾之症最终令其送命,而关于曹操头疾导致最后的死亡,曹操死亡其实与华佗有着极大的关系,当事件肢解之后发现,华佗被曹操的处死直接导致了曹操的病情加重。

  曹操怎样死的:曹操之死与华佗之死竟存在这样的联系?

  曹操怎样死的:曹操之死与华佗之死竟存在这样的联系?

  精兵法,善诗歌,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的曹操,在历史上方一向都是一个争议人物,但是其影响力绝不容忽视。一生多疑的曹操,让后代的研究学者完全无法找到相关的资料,其中包括曹操之死和华佗之死。

  之所以将曹操与华佗联系在一齐,其主要是因为曹操的死因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华佗有必须的关系。相关资料记载,曹操虽然戎马一生,但是其疑心十分重,以至于最终拒绝了华佗的治疗方案,最终因为头风病发作而亡。

  史料记载,曹操患上头风病的时间是在建安五年,在长达二十年的折磨之下,于建安二十五年去世。

  《医林绳墨·头痛》当中记载,“浅而近者,名曰头痛;深而远者,名曰头风。”相关资料对此表示,当时曹操头风病一发,立马心慌目眩,其十分难受,据此能够推断曹操很有可能是患有神经性头痛。

  而华佗乃东汉末年最为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以及张仲景并称之为“建安三神医”,其个性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因为治学得法,其医术迅速提高,远近闻名,而当时崛起于中原动乱当中的曹操闻而相召,应召前来的华佗在诊视之后,于曹操胸椎部鬲俞穴进针,片刻之后,立即脑清目明,其疼痛症状极大缓解,令曹操十分之高兴,并留华佗于府中,并了解华佗十分重视民间疾苦之后,特许其为百姓治病。

  关于其头风病的加重原因是因为其亲自处理国家大政,导致日渐严重,随即令华佗为之专用侍医。个性是在建安元年,汉献帝迁都许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五年之后官渡之战败走袁绍,四年之后再度击败袁尚,其定都邺城,再到击杀袁谭等,整个袁氏集团的倒台都是全面亲力亲为,这也令曹操处理朝政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繁忙,其头风病频发,而专职侍医的华佗却请假回家了。

  关于华佗请假的缘由,《后汉书》记载其借口回家取药方,而在《三国志》的记载当中表示其收到家信,最终曹操准假,而回家之后以妻子病未愈为由一向续假。刚开始,曹操还层多次写信,同时委派地方官进行催促,但是华佗依旧不动身,生性多疑的曹操在明白华佗一向不动身之时,勃然大怒,并且派出专人前去检查,随后发现华佗其妻属于装病,于是逮捕华佗,并投其入狱进行审讯,随后华佗也承认其犯有“欺骗罪”。

  看到曹操勃然大怒之后,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为此感到担忧,其向曹操进言,华佗其医术着实高明,存在事关诸多人之性命,还是赦免为佳。而曹操早就对其阳奉阴违不满,完全不听荀彧意见,并表示不用担心,不相信缺其不可。于是,最后神医枉死。

  而曹操在杀死华佗之后,其曾公开表态称,乃华佗有意刁难,原本能够治好其头风病,但是却不作为,并且以此抬高身价,而且即便是不杀华佗,其也不会为其彻底治愈头风病。后史书证明,曹操最终死于脑疾,也就是头风病引起,而坊间同样有传言称,当时华佗曾提出开颅治疗,但是生性多疑的曹操怀疑华佗的动机,最终气愤的将华佗轰出门去,于建安二十五年正月,病死洛阳,终年66岁。

  曹操死亡真相曹操早年是“愤青”

  曹操没有了“疑冢”,还去疑谁?没有了《击鼓骂曹》,还能骂谁?我爱被“戏说”的曹操,因为它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风景。我爱被“曹操墓”的“疑冢”,因为它是我们心中的文化景观。

  其实,还原历史中的曹操,毁不掉“戏说”曹操的文化风景——仍可《击鼓骂曹》。找到曹操的安奉之墓,毁不掉“疑冢”根植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文化景观——仍可让“疑冢”继续存疑。但是,阴阳转化,物极必反。

  当“曹操墓”以文化乃至教化的名义,被“吹”上了天,被“疑”成最受中国人关注的陵墓,甚至连秦始皇陵都莫敢与之争锋时,总会有人站出来“逞能”,去寻找曹操墓,让这个“气球”泄点儿气的。

  先民塑造“疑冢”、再造曹操,是文化再造,不关科学——至于目的,不必赘言,谁都明白。而今考古确认曹操墓,就是捎带着破了“疑冢”,还是只关科学——至于目的,不必赘言,谁都明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冲突,至少是质疑曹操墓真假风波的暴风眼之一。但是,科学摧毁不了文化,一如科学摧毁不了宗教。

  再造的三国人物的忠奸义勇智仁等,近乎中国人心中的“宗教楷模”。只要心存敬天畏人,科学是摧毁不了我们的信仰的。难道因为考古确认曹操墓,我们就不读《三国演义》,就把京剧中的白脸曹操改画为关公的红脸不成?“击鼓骂曹”娱乐曹操固然是一种快乐,了解曹操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求知求真,也是一种快乐。《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写曹操,不远史实。

  曹操生于“谯”、挟天子迁都于“许”、被天子封王于“邺”、最后崩于“洛”。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作为地名,“谯”字有6,“许”16、“邺”17、“洛”9——观乎曹操何时何因于此四地间换位,可察曹操缘何从“谯”的摇篮走入了“邺”的墓地。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谯”、“许”、“邺”、“洛”4字第一个出现的,是“谯”。“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曹)嵩生太祖”——曹操生在哪里?没有交代,只说他是曹嵩的儿子,祖籍在安徽亳县。曹操降生这年,是公元155年。

  少年曹操,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没人觉得他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咱河南老乡——商丘的桥玄、南阳的何颙认为他非同一般,桥老先生甚至对他说:“如这天下行将大乱,不是命世之才是无济于事;将来安定天下,就靠你了。”

  桥玄官居太尉,许一位顽皮孩子为忘年(桥玄比曹操大46岁),说这样的话,陡增了曹操的担当与自信。曹操一生,一向不忘桥玄的知遇之恩。每过桥玄坟墓,他都要祭祀,并曾撰写祭文,其云:国家感念您的训诫,读书人缅怀您的教诲。我小时候登府拜访您,以顽劣的品质蒙受您的理解。您对我褒奖称赞,就像孔子称赞自我不如颜渊。士为知己者死,一向记在心上。您还与我从容约誓:“我死后要是你飘过我的墓前,不拿一斗酒、一只鸡祭祀我,车过三步叫你肚子疼,你不要怪我。’这是当时的玩笑话,不是至亲笃好,又怎肯说这样的话。此刻祭祀您,不是怕您让我肚子疼,只是怀念旧情,悲自心起。

  公元175年(熹平四年),20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有了当官资格,并被授以“洛阳北部尉”,即一个区的公安局长——“洛”字第一次出现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就干了件震动朝野的大事:将权势如日中天的大太监蹇硕的叔叔蹇图,给乱棒打死了。

  “洛”字第二次出现,曹操已经35岁,时在190年,天下已经大乱:董卓挟天子自洛阳迁都长安,“卓留屯洛阳,遂焚宫室。”

  之后,“邺”字第一次出现,“是时,(袁)绍屯河内(今焦作一带)……(冀州牧韩)馥在邺。”袁绍等围而不攻董卓,曹操悲愤地说:“我们举义兵除暴,此刻大军已经集结,诸位还犹豫什么?先前董卓要是听到我们起兵,还能挟天子据险而号令天下,尽管无道,却是大患;此时他焚烧洛阳,劫持天子迁都长安,天下无不为之震惊。这是天亡董卓,一战而能救天下,机不可失呀!”

  曹操部卒无几,却奋勇当先举兵挺进虎牢关,战而不利,士卒伤亡惨重,曹操被流矢射中,战马被射杀。堂弟曹洪将马给了曹操,他这才趁着夜幕得以逃生。此前,曹操拒绝了董卓的以骁骑校尉相许的“合伙”邀请,孤身逃出洛阳(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虎牢)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在开封“散家财,合义兵”,刚刚几十天。

  曹操迎天子迁都于许

  说曹操,质疑曹操墓,不必搞得剑拔弩张。

  “赴宴的路上看见一个烤白薯摊,摊主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在凛冽的寒风中绽放一张笑脸,没有丝毫苦难写在脸上……隔着车窗我似乎闻见了烤白薯的香味,顾不上待会儿的盛宴,先买一块尝鲜。我下车与摊主聊天,让她找几个热乎的,她费力地打开烤炉,从两层篦子中挑出几块烫手的放在秤上,开玩笑地说:‘这是曹操墓旁挖的,甜得很。’我乐了,这两天曹操墓不仅仅妇孺皆知,还能调侃。一个河南农村来的妇女,文化不高,生存道理却明白不少。我们优秀而苦难的民族啊,造就了多少这样坚韧不拔的百姓,境地无论顺逆,全然一副平和心态。”

  2010年1月19日,马未都先生在博客《烤红薯》中这样写道。其实,关乎曹操墓,质疑者与坚守者的论战,说到底,不外乎就是人文战科学、关公战秦琼这档子事儿,诸方何不学学站在北京的大街上卖烤红薯的河南村妇呢。曹操的异化、曹操的疑冢,虽系文人“加工”,本系民间“种植”。

  民间已然“调侃”,文人何必再皱着眉头苦思冥想呢?河南村妇让马先生一“乐”,不知能否让马先生乃至潘伟斌们就此顿悟,就此在“拈花一笑”后有了“拈红薯一笑”。

  回到《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谯”第二次出现,是“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说的是曹操他爹,与曹操关系不大。接下来,就是公元196年“长安乱,天子东迁……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洪不得进……秋七月,杨奉、韩暹以天子还洛阳,奉别屯梁(移师开封)。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暹遁走。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九月,车驾出辕(少林寺北辕关)而东,以太祖为大将军,封武平侯。”

  9个“洛”字,一连出现3个,已经用去5个;“洛”字再次出现,在二十四五年之后,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出师关中、攻伐蜀国,“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关羽),未至,晃(徐晃)攻羽,破之,羽走,仁(曹仁)围解。王军摩陂(曹操挺军至河南郏县)。(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在此,9个“洛”字一连出现4次,全部用完。同时,在196年“许”字第一次出现,是“董昭等劝太祖都许”。

  在曹操的一生中,洛阳是他政治生命的起点(20岁就任“洛阳北部尉”),也是他政治生命的终点(66岁“王崩于洛阳”)。但是,在曹操一生,个性是戎马30多年平定天下的进程中,洛阳只但是是他人生之旅的一个“客栈”——洛阳在他心中近乎是可有可无的,不然在曹操自建安二年至建安二十三年20多年的事业巅峰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怎会不着一个“洛”字?

  尽管曹操死在洛阳,但洛阳毕竟只是他的“客栈”。曹操不会葬身洛阳“客栈”。

  阅读精选(3):

  曹操是怎样死的?

  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三国志》里,武帝纪记载的就是上边的文字。由于脑肿瘤。当时曹操找来神医华佗为他治病,华佗说要打开曹操的头颅,为他切除病根——脑肿瘤。但是曹操本人一向疑心十分重,以为华佗想谋害他,因此将华佗打入大牢,而后曹操病情加重,不久就死亡了。

  曹操患有脑疾,时有发作。时近晚年,脑疾发作异常频繁,经常痛得通宵难以入睡。难道这样的病就无法治疗吗?不!治疗的方法还是有的。当时的神医华佗就给曹操出过治疗的推荐,但是被曹操不仅仅没有采纳,而且把世上唯一能够救他的神医给轰了出去。华佗透过仔细诊断,确诊曹操长有脑瘤,需要开刀。曹操听说要在他脑壳上动刀子,当时就吓得不得了。华佗以关羽刮骨疗毒的事迹鼓励他,但是也没有用。因为曹操并不是怕痛。一代枭雄会怕区区的小痛吗?那岂不是笑话!曹操生性多疑,一听说华佗要在他脑袋里面动手术,他所思考的不是治疗方案的可行性,而是怀疑华佗的动机,天生多疑的性格决定了他要把救命当成要命。所以他不尽拒绝了这个唯一能够救他性命的机会,而且气愤地把神医轰出门去。之后历史证明,曹操死于脑疾;而这个脑疾,如果不是曹操本人拒绝的话,早就被神医华佗给治愈了;也就是说,如果曹操自我不执意保留这个脑疾的话,其实就没有脑疾了。因此,能够这么说,曹操自我执意留下这颗脑瘤,让自我的生命因它而结束——这难道不等于自杀吗?

下一篇:虞姬是谁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