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答案:发展

  【相关阅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完美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

  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好处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我的发展。”江泽民同志强调:“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党之所以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我们之所以能战胜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发展了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都与始终扭住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密切相关。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务必深刻领会第一要义,始终贯穿第一要义,切实抓好第一要义。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世界范围内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这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务必应对、不能回避。历史一再证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实现发展的新跨越,走在时代前列;丧失发展机遇,原本强盛的国家和民族就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能不能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是对我们党的执政潜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大考验。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奋力在这场大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自我,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务必肩负起来的历史职责。胡锦涛同志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好处。”

  2.发展务必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务必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贴合历史进步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贴合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任何状况下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务必以高度的历史职责感和现实紧迫感,持续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国际竞争,说到底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任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增强战胜各种困难、应对各种挑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潜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对于我国来说,能不能持续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仅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我国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二○○七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到达二十四万六千多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四位,但按人均计算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到二○二○年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两番。实现这一目标好

  处深远,任务艰巨。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较快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好处。

  3.发展就应是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用心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又好又快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好”与“快”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忽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惜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片面追求一时的高速度,势必会造成大起大落,就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只有坚持好字优先,在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长期持续地快速增长。同时,快也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持续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与快的辩证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务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潜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变,但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增长并不等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资料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能不能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关系到我们能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能不能在较长时期内继续持续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好处,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不断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务必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自主创新潜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务必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潜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务必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要求,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务必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构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礼貌、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务必坚

  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用心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务必坚定不移地扩大国内需求个性是消费需求,努力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把扩大国内需求和合理利用国外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内需个性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实现科学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障碍。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构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有效性,构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科举制度始于

  问题:

  科举制度始于

  答案:隋朝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能够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能够“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能够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构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谨慎性原则要求

  问题:

  谨慎性原则要求()。

  [A]从会计确认方面来说,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

  [B]从会计计量方面来说,要求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数额

  [C]从会计报告方面来说,要求会计报告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带给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个性是应报告有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

  [D]谨慎性原则意味着企业能够设置秘密准备

  答案:D

  【相关阅读】

  谨慎性原则要求

  一、谨慎性原则的依据

  谨慎性原则的产生和应用,其最根本的依据是不确定性。那里的不确定性,除了企业经济活动具有的内在的不确定性,即各种风险外,还包括会计核算上的不确定性。会计核算本身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源于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不确定性。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本身就是一种会计假设,虽然这是必需并且合理的,但仍然具有其不确定性。例如货币计量假设,其隐含了币值恒定这一前提条件,但实际是不可能到达的。其次,在会计实务中也有不确定性。在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地要超多运用会计估计,对于这些估计的合理性和未来的预期依据就务必做些假定。例如,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就有其不确定性,在实务中实际上是假定它是合理而且确定的,并据此计提折旧。而谨慎性原则,则是处理这些不确定性的一种约束因素。

  应用谨慎性原则的第二个依据是,为了抵消企业管理人员和投资者的过分乐观,谨慎的倾向是必要的。这种观念能够追溯至19世纪。当时的会计人员采用稳健主义的观念,是因为业主及经理们对自我的企业总是持乐观态度,并有可能将这种乐观态度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迫于债权人及其他报表使用者的要求,为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人员采用稳健主义来抵消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乐观情绪。一般来说,会计人员能够得到的会计信息比其能够传递给报表使用者的信息要多得多,因此,会计人员应试图权衡这些信息和其中的风险,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恰当的估价来带给信息,使报表使用者能更全面地预计到企业面临的风险,减少盲目的乐观。

  谨慎性原则的再一个依据是,对于企业来说,高估资产、权益和利润比低估它们更加危险,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企业资产不实、虚盈实亏,使企业做出错误而不是稳健的经营决策,从而可能导致企业以后的亏损、资金周转困难、缩小生产规模,甚至破产。从这个角度看,谨慎性原则的实质是资本维持,即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相对于货币资本维护,谨慎性原则更强调实物资本维护,即只有在企业消耗掉的实物资产能够得到补偿后,才能确认收益,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应以重置成本而不是历史成本来计量。这种概念强调应维护的是企业的实际生产潜力,因此,谨慎性原则对于提高企业的生存、竞争潜力有着重要的现实好处。

  二、谨慎性原则的缺陷

  作为一种对于不确定性的约束因素,谨慎性原则缺乏严格的理论依据。首先,它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要求,对于其具体应用范围、方法、计量并没有必须的标准,它本身也由此而具有不确定的特性,所以它只是处理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的一种并不太好的方法,在最坏的状况下,它会导致会计数据失真。

  其次,谨慎性原则的另一论据是会计人员应对可能的风险做出恰当的估价来带给信息,使报表使用者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风险。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对风险做出决定和估计,但会计人员的职责应是客观反映,这种主观决定不应由会计人员来承担,会计人员应做的是带给适当的信息,由报表使用者来做出他们自我对风险的决定和估计。由此可见,谨慎性原则的理论依据并非无懈可击。然而,处于各种原因,谨慎性原则的观点长期以来一向都在影响着会计实务,会计上的许多处理方法都渗入了谨慎性原则的概念,有的甚至以谨慎性原则作为论证。虽然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广泛应用,但仍有很多缺陷,受到很多的指责:

  (1)谨慎性原则要求在可能的状况下,少计资产、收入,多计成本、费用,由此可能会引起下期的利润偏高。前期的稳健可能会导致后期的不稳健,这是谨慎性原则自身很难解决的矛盾。

  (2)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对会计的真实客观性有必须的影响。客观性要求对于经济业务的核算应当不偏不依,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的资料,而不受主观意念的支配。如若不一样的会计人员独立地对同一个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得到实质上相同的结果,则其所做的会计处理能够认为是客观的、可检验的。而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对可能的风险做出估计并计量,则难免带有个人的主观意念,不一样的会计人员可能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这样就削弱了核算的真实。客观性。

  (3)谨慎性原则影响了经济信息的充分反映。会计核算应充分反映会计主体的重要经济信息,而不应隐瞒或掩饰任何会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事项。谨慎性原则要求确认可能的费用与损失,却无视可能的收入与利润,虽说是处于稳健的思考,但终究没有做到充分反映。

  (4)谨慎性原则中的某些处理方法,对会计的一贯性与可比性也有影响。如用于存货与短期投资期末计价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于期末价值是成本与市价两个计价基础交替使用,在计量上是没有一致性的,从而也影响到其可比性。

  由此能够看出,谨慎性原则有可能对很多其他的会计原则构成威胁,从而影响会计报表和数据的有用性,甚至会成为建立“秘密准备”的“理论依据”,因此,谨慎性原则应恰当运用。如果滥用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将按照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三、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分析

  谨慎性原则体现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方面谨慎稳健的资料。

  (1)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确认中,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合理稳妥的基础上。例如,《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的定义中规定“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体现了谨慎性。如果企业的某项支出不具有未来的经济利益或者某项资产其内涵的未来经济利益已不复存在,将不会给企业带来净现金流人,就不应将其确认为资产,以避免虚计资产。对于不贴合资产定义的各项财产,《制度》规定都应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一方面避免了夸大资产,另一方面确认了可能的损失。

  相对于资产确认的严格而言:负债确认则宽松的多,例如或有事项的确认。根据或有事项准则规定,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是企业承担的金额能可靠计量的现时义务,并且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时,企业就应将其确认为负债。那里的“很可能”是指发生的可能性为大于50%但小于等于95%。而与此相对应的,如果该负债预期可获得补偿,则补偿金额只能在基本确定能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且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那里的“基本确定”是指发生的可能性大于95%但小于100%。这种资产与负债明显的不对等确认,正是谨慎性原则多计负债、少计资产的明显体现。

  在权益确认中,也有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例如,对于企业或者以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理解的非现金资产的捐赠,由于它在价值的确定上一般是公允价值,而公允价值往往并不准确,这就导致这些资本公积人账价值的不确定性。出于谨慎性原则的思考,应将其先计人“理解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在相关资产尚未被处置、其价值未随着处置而被实现前不得用于转增资本,以避免虚增资本。

  (2)在会计计量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很广泛,在进行会计估计时要思考的因素之一就是谨慎性。它要求在合理的前提下,应充分思考风险因素,对资产、权益、利润的计量不应高估,不应少计负债或费用。例如,很多资产期末计价所使用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就历来被认为是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最典型的表现,其应用的依据也主要是为了满足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以存货为例,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降到了成本以下,此时将期末存货价值抑低为可变现净值,同时将跌价损失汁人当期费用,也就是将市价下降可能造成的损失预先计入本期,一方面避免了高估资产,另一方面确认计量了可能的费用或损失。反之,如果市价上升,企业可能会获得额外的利益,但此时存货仍按较低的成本计价,即可能实现的收入或利润不予确认。可见,无论市价升降,该方法都满足了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加速折旧法是另一个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计量方法。一般认为,使用加速折旧法的主要理由有:①使用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折旧费用和修理维护费用,应各年大体相同,固定资产使用早期,性能较好,维护修理费用少,因而应多提折旧;②固定资产使用早期生产潜力强,企业受益大,因而应多提折旧,以与收入恰当配比;③除了有形损耗外,还要思考无形损耗,采用加速折旧可减少由于旧技术淘汰而提前报废时产生的损失;④资产一旦投入使用,便成了旧货,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早期多提折旧可使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更接近市价。以上4个理由中,后两个在必须程度上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实际上是提前确认了固定资产处置时可能发生的损失。采用加速折旧法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以后年度收入的不确定性,因为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更有把握,晚期收入相对风险更大,出于谨慎性原则的思考,为了减少风险,应将大部分成本分配于早期。

  (3)在会计报告中,会计人员不仅仅要对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进行披露,还要充分揭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对于那些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中没有反映出来的风险,依据谨慎性原则,应在会计报告中适当披露。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或有负债的披露。或有负债是一种最终结果需视某种事项是否发生而定的债务,由于它是一种潜在义务或者是一种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所以不能被确认为负债。对企业而言,或有负债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是存在着发生的风险的,基于谨慎性的思考,应在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相反,或有资产则一般不应披露,这正是谨慎性原则的典型体现。

  综上所述,虽然谨慎性原则有其理论及实务上的缺陷,但针对当前很多企业存在的资产不实、虚盈实亏、虚增利润、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为了维护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的权益,为了使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经营小而在的风险而不致做出盲目乐观的决策,为丁增强企业的生存、竞争潜力、恰当、合理地应用谨慎性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好处。

下一篇:二十四史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