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小故事

  晨会小故事(1):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齐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但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齐,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最后飞了起来!

  晨会小故事(2):

  爬楼与人生

  一对兄弟,有一天他们出去爬山,然后一齐回家。他们的家住在八十层楼,他们一人背着一大包的行李回家,却发现大楼停电了。于是哥哥就说:弟弟,我们一齐爬楼梯上去吧。于是他们就一齐爬上去。到了二十楼的时候,哥哥又告诉弟弟:包包太重了,我们把它放在二十楼,我们爬上去,明天再下来拿。弟弟说:好。于是他们就把他们的包包放在二十楼,继续往上爬。到了四十楼,弟弟开始抱怨,于是就跟哥哥吵起来了。他们边吵边爬,爬到了六十楼,哥哥就对弟弟说:只剩二十层楼了,我们不要吵了,默默的爬完它吧!!于是他们就各走各的,最后到了家门口。哥哥就摆出了很帅的姿势:弟弟开门。弟弟就对哥哥说:别闹了,钥匙不是在你那儿。结果,他们把钥匙留在二十楼的包包里了。

  这个故事其实在反映我们的人生,有很多人在二十岁以前是活在家人的期望和老师的期许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在二十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开始满腔的热血,开始有很多的梦想要完成;但是工作了二十年后,开始发觉工作不如意...于是就开始抱怨老板、抱怨公司、抱怨社会、抱怨政府。就在这抱怨中又渡过了二十年。于是告诉自己,六十岁了没什么好抱怨的了,就默默的走完自己的l年吧。到了八十岁快要死掉的前夕,才想起自己好象有什么事还没完成.......原先,他二十岁的梦想还没有完成。

  所以,期望此刻的你....充满着理想...充满着热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人生短短数十载,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不是吗尤其是在经历那么多的遭遇,更就应能体会,把握此刻。记得吗这天就是礼物(present)。

  晨会小故事(3):

  目标的高远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一齐分享,经过遥远的跋涉,当这一篓鱼吃完的时候,最之后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稳中有降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应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晨会小故事(4):

  坚持理想

  从前有一个穷孩子,父亲是鞋匠。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为了生活不得不带着他另嫁。有一天,他有机会去晋见王子,他满怀期望,在王子面前唱诗歌。朗诵剧本。表演完毕后,王子问他想要求什么赏赐?这个穷孩子大胆地提出要求:“我想写诗剧,而且在皇家剧院演戏。”王子把这个长着小丑般大鼻子的苯拙男孩从头到脚看了一遍,然后对他说:“能够背诵剧本,并不表示能够写剧本,那是两码事,我劝你还是去学一门有用的手艺吧。”

  但是,他回家以后,打破了自己的的储钱罐,向母亲和从不关心自己的继父道别,离家去追寻自己的理想。这时候,他才14岁,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安徒生这个名字必须会流传千古。

  他到了哥本哈根,挨家挨户地按门铃,几乎按遍所有达官贵人的门铃,却没有人赏识他,他衣衫褴褛地落魄街头,却仍不减他心中的热情。

  最后在1835年,他发表的童话故事吸引了儿童的目光,开启了属于安徒生的新页,他的童话故事被译成多种文字,除了《圣经》之处,没有任何一本书比得上。这时,距离他离开家已经16年了。

  你有理想吗?你想怎样让梦想成真?坚持努力的过程,或许会是艰辛与充满苦痛的,但只要不放下期望,终能获得甜美的果实。安徒生说:“只要你是天鹅蛋,那么即使你是在鸭栏里孵出来的也没有关系。

  晨会小故事(5):

  努力

  足界球王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参加过了1364场比赛,共踢进了1282个球,并创造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射进了8个球的纪录。他超凡的技艺不仅仅令万千观众心醉,而且常常使球场上的对手拍手称绝。他不仅仅球艺高超,而且谈吐不凡。当他个人进球满1000个时,有人问他:“您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笑了,意味深长地说:“下一个。”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像他的球艺一样精彩。

  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决不应自满,而应迎接新的成功,把原先的成功当作一个新的起点,应有一种归零的心态,才永远有新的目标,才能攀登新的高峰,才能获得成功者的无穷无尽的乐趣。为自己量身打造一个人生计划吧,把你期望的未来的人生规划出一幅蓝图产,照着这个蓝图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人生胜利的高峰。一个明确的目标,一份清晰的计划,可令我们的努力得到双倍甚至数倍的回报。

  晨会小故事(6):

  机会的种子

  上帝给两个人各人一粒种子,并许诺说:“三年后,谁培育出人间最大的花朵,以至于我在天堂都能观赏,谁就能获得飞翔的机会。”

  甲立即揣着种子出发,他发誓要找到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最优良的气候条件。

  乙没有出发。因为他觉得脚下的土地蛮不错,随手将种子种在土里中。

  一个月后,种子发芽、长大、开花了。那花很平常,既不大,也不奇。乙没有放下,而是精心培育,守护。第二个月,他收获了几十粒种子。然后,他将种子全部种入附近的土地中。

  此时的甲,已经走了很远。

  乙的种子们有开花了,依然是平常的花朵,知识颜色多了两种。乙很高兴,他像园丁一样关怀着这种花。不久,他收获了一小袋种子,并立即将种子撒在更大的范围。

  此时的甲,杳无音信。

  乙的种子们有开花了,依然是平常的花朵,但出现了一些变种,颜色也更加多样。乙很兴奋,他估计奇迹就蕴藏在其中。不久,他收获了数袋种子。为了更广泛地播种,乙爬上附近的山头,把种子撒向四面八方。

  两年过去了。甲走遍天涯海角,但始终没有找到适宜的土地,以为再好的提地都有些可疑,似乎仍有更神奇的土地在遥远的地方召唤他。因此,他的那粒种子一向揣在怀中,无处发芽。

  而此刻乙所在的地方,已经是漫山遍野的花朵了。这些花朵形态各异,多姿多彩;虽然没有一朵勘称大花,但乙不感到失望,因为花本身的乐趣令他欣喜不已,充满创意,他更加投入这项工作了。

  第三年春天,上帝站在天堂的大门边,看见人间有一朵硕大无棚的话,乙正在茫茫碌碌。上帝还看见甲依然揣着种子到处奔波,像个投机分子。

  这时候,乙感觉自己身轻如燕,飘飘欲仙。

  他抬头看见上帝的微笑,赶忙说:“上帝啊,请原谅,我不再想飞!”

  上帝感到惊诧:“难道这不是你种花的初衷吗?”

  乙说:“当初,我的确是为了飞翔的欲望而种花,并为此漫天撒种;不料机会的来临竟如此简单而主动,它也因此在我眼中失去了原有的份量;此刻,我更重视种花本身,因为它是飞翔之母,它高于一切机会的欲望!”

  晨会小故事(7):

  对付逆境的方法

  一个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入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咖啡豆。他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说。

  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后,他把火闭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胡萝卜、鸡蛋、咖啡,”她回答。

  他让她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摸了摸,注意到它们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她看到的是一只煮熟的鸡蛋。最后,他让她啜饮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怯声问道:“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他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先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后,它们倒改变了水。“哪个是你呢?”他问女儿:“当逆境找上门来时,你该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你呢,我的朋友,你是看似强硬,但遭遇痛苦和逆境后畏缩了,变软弱了,失去了力量的胡萝卜吗?你是内心原本可塑的鸡蛋吗?你先是个性情不定的人,但经过死亡、分手,离异或失业,是不是变得坚强了,变得倔强了?你的外壳看似从前,但你是不是因有了坚强的性格和内心而变得严厉强硬了?或者你像是咖啡豆吗?豆子改变了给它带来痛苦的开水,并在它到达华氏212度的高温时让它散发出最佳香味。水最烫时,它的味道更好了。如果你像咖啡豆,你会在状况最糟糕时,变得有出息了,并使周围的状况变得更好。

  逆境是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然会遇到的,每当此时,就问问自己是如何对付逆境?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晨会小故事(8):

  幸福就在

  草原上有对狮子母子,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幸福在哪里?」

  母狮子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ㄚ…」

  于是,小狮子不断追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

  母狮子笑道:「傻瓜!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

  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向跟随着你I」

  晨会小故事(9):

  买油

  从前在山中的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被要求去买食用油。在离开前,庙里的厨师交给他一个大碗,并严厉地警告:「你必须要留意,我们最近财务状况不是很理想,你绝对不能够把油洒出来。」

  小和尚答应后就下山到城里,到厨师指定的店里买油。在上山回庙的路上,他想到厨师凶恶的表情及严重的告诫,愈想愈觉得紧张。小和尚留意翼翼地端着装满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丝毫不敢左顾右盼。

  很不幸的是,他在快到庙门口里时,由于没有向前看路,结果踩到了一个洞。虽然没有摔跤,但是却洒掉三分之一的油。小和尚十分懊恼,而且紧张到手都开始发抖,无法把碗端稳。最后回到庙里时,碗中的油就只剩一半了。

  厨师拿到装油的碗时,当然十分生气,他指着小和尚大骂:「你这个笨蛋!我不是说要留意吗?为什么还是浪费这么多油,真是气死我了!」

  小和尚听了很难过,开始掉眼泪。另外一位老和尚听到了,就跑来问是怎样一回事。了解以后,他就去安抚厨师的情绪,并私下对小和尚说:「我再派你去买一次油。这次我要你在回来的途中,多观察你看到的人事物,并且需要跟我做一个报告。」

  小和尚想要推卸这个任务,强调自己油都端不好,根本不可能既要端油,还要看风景、作报告。

  但是在老和尚的坚持下,他只有勉强上路了。在回来的途中,小和尚发现其实山路上的风景真是美。远方看得到雄伟的山峰,又有农夫在梯田上耕种。走不久,又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路边的空地上玩得很开心,而且还有两位老先生在下棋。这样走看风景的情形下,不知不觉就回到庙里了。当小和尚把油交给厨师时,发现碗里的油,装的满满的,一点都没有损失。

  其实,我们想比较快乐的过日子,也能够采纳老和尚的推荐。与其天天在乎自己的成绩和物质利益,不如每一天努力在上学、工作,或生活中,享受每一次经验的过程,并从中学习成长。

  一位真正懂得从生活经验中找到人生乐趣的人,才不会觉得自己的日子充满压力及忧虑。

  晨会小故事(10):

  成功者自救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此刻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明白,求人不如求己。”

  晨会小故事(11):

  站起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但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以为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边,3个月以后,我必须能够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但是,这3个月里面,你不能够来看他。"父亲同意了。

  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的训练成果。

  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立刻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

  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

  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那里受训3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禅师说:"我很遗憾你只看到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呢?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啊!"

  只要站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就是成功。

  晨会小故事(12):

  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必须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晨会小故事(13):

  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但是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能够一齐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晨会小故事(14):

  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此刻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这天我们必须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必须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晨会小故事(15):

  珍珠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向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十分失望。

  多次的碰壁工作,让他悲哀而绝望,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痛苦绝望之下,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看见了他,并且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老人没有说话,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当然能够!""那你就就应明白是为什么了吧?你就应明白,此刻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

  有的时候,你务必明白自己是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你要卓尔不群,那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才行。所以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到达辉煌。若要自己卓然出众,那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

  晨会小故事(16):

  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个性的日子

  多年前我跟一位同学谈话。那时他太太刚去世不久,他告诉我说,他在整理他太太的东西的时候,发现了一条丝质的围巾,那是他们去纽约旅游时,在一家名牌店买的,那是一条雅致、漂亮的名牌围巾,高昂的价格卷标还挂在上面,他太太一向舍不得用,她想等一个特殊的日子才用。讲到那里,他停住了,我也没接话,好一会后他说,「再也不要把好东西留到个性的日子才用,你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个性的日子!

  以后,每当我想起这几句话时,我常会把手边的杂事放下,找一本小说,打开音响,躺在沙发上,抓住一些自己的时间。我会从落地窗欣赏淡水河的景色,不去管玻璃上的灰尘,我会拉着太太到外面去吃饭,不管家里的菜饭该怎样处理。生活应当是我们珍惜的一种经验,而不是要捱过去的日子。

  我以前将这段谈话与一位女士分享,之后见面时,她告诉我她此刻已不像从前那样,把美丽的磁具放在酒柜里了。以前她也以为要留待个性的日子才拿出来用,之后发现那一天从未到.「将来」,「总有一天」已经不存在她的字典里了。

  如果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有什么得意的事,她此刻就要听到,就要看到。我们常想跟老朋友聚一聚,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已经长大的小孩,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

  我们常想写封信给另外一半,表达一下浓郁的情意,或甚至想让他明白你很佩服他,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其实每一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个性的一天。

  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那么可贵。有人说:你该尽情的跳舞,好象没有人在看你一样。你该尽情的爱人,好象从来不会受伤害一样。

  晨会小故事(17):

  换个角度,你就是赢家

  秘书恭谨地把名片交给董事长,一如预期,董事长不厌烦地把名片丢回去,「又来了!」很无奈地,秘书把名片退回去给立在门外看尽尴尬的业务员,业务员不以为杵地再把名片递给秘书。

  「没关系,我下次再来拜访,所以还是请董事长留下名片。」

  拗但是业务员的坚持,秘书硬着头皮,再进办公室,董事长火大了,将名片一撕两半,丢回给秘书。

  秘书不知所措地楞在当场,董事长更气,从口袋拿出十块钱,「十块钱买他一张名片,够了吧!」

  岂知当秘书递还给业务员名片与铜板后,业务员很开心地高声说:「请你跟董事长说,十块钱能够买二张我的名片,我还欠他一张。」随即再掏出一张名片交给秘书。

  突然,办公室里传来一阵大笑,董事长走了出来,「这样的业务员不跟他谈生意,我还找谁谈?」

  这是业务员每一天都会碰到的场面,如果光是靠修养或到魔鬼营训练,还是有泄气时,超级业务员也有倒地不起的一天。

  能自别人设下的困局跳脱者,都有一个本事,那就是--逆向思考,当你不顺着设局者的逻辑思考时,当你不顺着设局者的逻辑思考时,你才能出自己的招,去破解对手的招数。说是阿Q也好,说是三八也好,却是完全自我的主宰者。

  我有一个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新进公司做基金研究员时,不知怎地,主管老是看他不顺眼,比如邀请大家下班后到他家吃火锅,总是不留意漏了他。

  朋友给自己打气的方式是,去「阿杜」吃港式高级火锅,「比他还享受!」。主管要给他难堪,哪知他更得意!

  而主管分配给他的基金,老是冷门商品,很难有业绩上的表现,他也不气。此刻,朋友说:「还好他这样对我,否则我此刻只能做研究分析。」

  主管的态度逼使他走出另一条路来,此刻他在另一家公司的行销企画部如鱼得水;「很谢谢他的造就」,朋友说。

  人的胸襟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争一时不如争千秋,更何况你怎样明白,老天爷的布局不是要让你扛起更大的职责呢?忍一时之气,退一步海阔天空,反倒是处处是出路,别把精神能量虚掷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晨会小故事(18):

  有头脑的女人最美

  一个金发美女走入纽约的一间银行并以她又大又蓝的眼睛看着贷款人员跟他说,她将要去欧洲洽公两个星期,并要向银行借5000元。贷款人员无法相信她竟笑的如此快乐,但旋即回到现实,并说银行需要一些担保品。所以她坐到贷款人员桌子旁,并交出停在银行外面街上的一辆新的劳斯莱斯的钥匙。当所有手续都已完成,且银行方面也理解了那辆车为担保品后,一位雇员即将车子开到银行的地下室车库停放。

  两周后,这个金发美女穿著黑色紧身裙回到银行,还了5000元的借款另外并付了15.41元的利息。贷款人员困惑的看着这个金发美女的脸蛋,而不是她的曼妙身材,并说"我们很高兴跟你做生意,而且这个交易又进行的十分完美。但我们有一些困惑,当你不在的时候,我们对你作了一些调查,发现你原先是个大富翁。因此,我们十分困惑你为什么要借5000元呢?"那金发美女就回答他说"你能告诉我,纽约还有哪里能让我停车两个星期,却只要付15元的地方呢?"

  晨会小故事(19):

  动与静之间

  多年前有一个探险家,雇用了一群当地土著做为向导及挑夫,在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的遗迹。尽管背着笨重的行李,那群土著依旧健步如飞,长年四处征战的探险家也比不上他们的速度,每每都喊着前面的土著停下来等候一下。

  探险的旅程就在这样的追赶中展开,虽然探险家总是落后,在时间的压力下,也是竭尽所能地跟着土著前进。到了第四天清晨,探险家一早醒来,立即催促着土著赶快打点行李上路,不料土著们却不为所动,令探险家十分恼怒。

  之后与向导沟通之后,探险家最后了解背后的原因。这群土著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项神秘的习俗,就是在旅途中他们总是拼命地往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向导说:「那是为了能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三天路的身体。」

  凡事全力以赴,使身体发挥出让灵魂跟不上的冲劲,是做事时最用心、最完美的境界。但是,就应休息时,则要让疲惫的身心获得充足的复原机会,能掌握工作与休息之间的脉动,才是持续拥有无穷动力的宝贵智能。

  经过一番解释后,探险家展开笑颜,并且心里认为,这是他此次探险当中最好的一项收获。

  晨会小故事(20):

  把握眼前

  “斧头虽小,但多劈几次,就能将坚硬的树木伐倒。”阿拉斯加的金矿大王约翰逊理解记者访问时,说出这句莎士比亚的名言。

  “请问你致富的秘诀是什么?”记者问。

  “我想,是一种运气吧!”

  “运气?”记者疑惑着。

  约翰逊笑着说:“记得当时,我无意间在荒废的矿区发现一把生锈的十字镐插在泥土中。我只是用力把十字镐摇动几下,然后拔起,没想到十字镐下有许多争名金矿,因此发现了矿床。”

  约翰逊强调说:“假如,地个十字镐的主人,能够再稍微坚持一下,挥动一下十字镐,那么,如今的金矿大王,或许就是这个人了。”

  有时,成功就在我们眼前,但却被我们所忽略,以致最终地丧失。把握眼前,坚持做好每件事,那么成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晨会小故事(21):

  珍惜机会

  一个死囚在临刑前被突然告知:如果能端着一碗水绕皇宫走上一圈而滴水不洒,国王就赦免他,死囚答应了。

  皇宫周围高低不平,还有许多台阶,而死囚只是死死盯着碗里的水,一步步走了大半天,最后走回出发点,竟然一滴水都没有泼洒出来。人群沸腾了,国王也十分高兴,问他:“你怎样做到滴水不洒呢?”

  死囚回答说:“我端的哪里是水,分明是我的生命啊。”

  如果大家都能像珍惜生命那样珍视自己的每一个机会,拥有坚强的意志,我想,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

  晨会小故事(22):

  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有一位金代禅师十分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留意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都因此十分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期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金代禅师说得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而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罣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

  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起伏,我们不快乐。在生气之际,我们如能多想想︰「我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教书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交朋友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作夫妻的。」「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生儿育女的。」那么我们会为我们烦恼的情绪辟出另一番安详。)

  晨会小故事(23):

  只贷1美元的犹太富豪

  美国,华尔街,某大银行。

  一位提着豪华公文包的犹太老人,来到贷款部前,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吗?”贷款部经理一边留意地询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名贵的西服,高档的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着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点钱。”

  “完全能够,您想借多少呢?”

  “1美元。”

  “只借1美元?”贷款部的经理惊愕了。

  “我只需要1美元。能够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我们都能够照办。”

  “好吧。”犹太人从豪华公文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国债、债券等放在桌上:“这些做担保能够吗?”

  贷款部经理清点了一下,“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但是先生,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

  “是的。”犹太老人面无表情地说。

  “好吧,到那边办手续吧,年息为6%,只要您付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就把这些作保的股票和证卷还给您``````”

  “谢谢``````”犹太富豪办完手续,准备离去。

  一向在一边冷眼旁观的银行行长怎样也弄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富豪,怎样会跑到银行来借1美元呢?

  他从后面追了上去,有些窘迫地说:“对不起,先生,能够问您一个问题吗?”

  “你想问什么?”

  “我是这家银行的行长,我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1美元呢?要是您想借40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为您服务的``````”

  “好吧,既然你如此热情,我不妨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儿来,是想办一件事情,但是随身携带的这些票卷很碍事,我问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租金都很昂贵,我明白银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嘛,就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了,由你们替我保管,我还有什么不放心呢!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但是6美分``````”

  晨会小故事(24):

  看見自己

  纽约有一栋摩天大楼的老板,每个月都为昂贵的电梯修理费苦恼,因为楼很高,电梯不是一叫就来,乘客往往等得不耐烦,一向连续按钮,所以电梯钮坏得很快。

  人们虽看见电梯钮已经亮了,还是要再按一下才安心,好象别人按的都不算,非得自己的「魔术指」按一下,电梯才会来。这个老板在电梯旁贴很多告示,都没有效,最后他贴出悬赏,若有人能使乘客改变习惯,给与厚奖。

  结果一名心理学家在电梯门上装了一片大镜子,轻易解决了问题。因为镜子使乘客看见自己的猴急样,只要一站到镜子前,立刻变有礼貌了,原先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镜子前都成了绅士、淑女,耐心等待电梯,这就是镜子的妙用。

  很多时候,人不是故意要做出某些恶形恶状,只是不知自己这样做是什么样貌,苦于不自知而已。

  我一向很好奇,演化为什么没有使人的眼睛分开生长,一个看外面,一个看自己呢?人的两只眼睛专门看别人,如果没有镜子,人是无法明白自己长得什么样貌。

  这个「我」(selfreferent)是很晚才发展出来,婴儿要到两岁左右才会明白镜中人是自己,灵长类除了黑猩猩外,其它猴子都不明白镜中的动物是他自己。实验者把动物麻醉后,将红点涂到他脸上,醒来后再让他照镜子,结果除了黑猩猩会去摸自己的脸外,其余都不会,表示他们不明白镜中的人是自己,可见自知需要很高的智能。

  有个实验十分搞笑,实验者想明白寄生在别人窝里的小鸟,如何明白它自己是谁。像椋鸟(cowbird)专门把蛋下在麻雀窝,让麻雀替它孵蛋,但椋鸟长大了并不会以为自己是麻雀,还是去找椋鸟交配。它如何明白自己跟养父母不一样呢?康乃尔大学的实验者把刚孵出的椋鸟隔离长大,让它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只鸟,然后把一些小鸟的羽毛染色,另一些则保留原先颜色,等小鸟长到两个月大,再把两只成年椋鸟放进实验室,一只染了色,一只没染,结果发现小鸟喜欢跟自己一样颜色的大鸟在一齐。这表示它会检视自己,明白自己的特征,在脑中构成样板模型(template)将其它的鸟与自己相比,产生我们看到的「物以类聚」现象。

  这个实验很重要,让我们看到动物能够检视自己,明白自己是谁。演化虽然让我们的眼睛只能看见别人的刺,看不见自己的梁木,但人发明镜子弥补这项不足。或许当公仆看到自己对待头家的冷面孔时,服务态度会好一点。镜子,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你说是不是?

  晨会小故事(25):

  付诸行动

  一位智商一流、执有大学文凭的翩翩才子决心“下海”做生意。

  有朋友推荐他炒股票,他豪情冲天,但去办股东卡时,他又犹豫道“炒股有风险啊,等等看。”

  又有朋友推荐他到夜校兼职讲课,他很有兴趣,但快到上课了,他又犹豫了:“讲一堂课,才20块钱,没有什么意思。”

  他很有天分,却一向在犹豫中度过。两三年了,一向没有“下”过海,碌碌无为。

  一天,这位“犹豫先生”到乡间探亲,飘过一片苹果园,望见满眼都是长势茁壮的苹果树。禁不住感叹道:“上帝赐予了一块多么肥沃的土地啊!”种树人一听,对他说:“那你就来看看上帝怎样在那里耕耘吧。”

  世界上有很多人光说不做,总在犹豫;有不少人只做不说,总在耕耘。成功与收获总是光顾有了成功的方法并且付诸行动的人。

  晨会小故事(26):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有一个美国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能抓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还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美国人再问:“你为甚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

  墨西哥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国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甚么?”

  墨西哥渔夫解释:“我呀?我每一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

  美国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能够帮你忙!你就应每一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能够抓更多鱼,在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能够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能够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能够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能够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里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墨西哥渔夫问:“这又花多少时间呢?”

  美国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能够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能够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能够几亿几亿地赚!”

  “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能够退休啦!你能够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一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啰!”

  墨西哥渔夫疑惑的说:“我此刻不就是这样了吗?”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甚么?

  晨会小故事(27):

  你喜欢生气吗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各叫做爱地巴的人,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已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然后坐在田地边喘气。爱地巴工作十分勤劳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

  但不管房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论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绕3圈,爱地巴为何每次生气都绕着房子和土地绕3圈,所有认识他的人心理都起疑惑,但是不管怎幺问他,爱地巴都不愿意说明...

  直到有一天,爱地巴很老,他的房地又已经太广大。他生气..柱着拐杖艰难的绕着土地跟房子....等他好不容易走3圈太阳都下山,爱地巴独自坐在田边喘气,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他...阿公,你已经年纪大,这附近地区的人也没有人的土地比你更大,您不能在向从前,一生气就绕着土地跑阿,您可不能够告诉我这个秘密,为什幺您一生气就要绕着土地跑上3圈

  爱地巴禁不起孙子恳求,最后说出隐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他说年轻时..我一和人吵架....争论...生气..就绕着房地跑3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幺小....土地这幺小..我那有时间...那有资格去跟人家生气...一想到那里....气就消....于是就把所有时间用来努力工作....

  孙子问到..阿公....你年纪老又变成最富有的人,为什幺还要绕着房地跑

  爱地巴笑着说..[我此刻还是会生气..生气时绕着房地走3圈...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幺大...土地这幺多...我又何必跟人计较一想到这..气就消了

  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一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份.爱护一朵玫瑰,并不是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刺刺伤,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悲哀爱的人。

  晨会小故事(28):

  快乐的钥匙

  一个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乐钥匙,他不期盼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

  每人心中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乐,因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先生手里。

  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听话,叫我很生气!」她把钥匙交在孩子手中。

  男人可能说:「上司不赏识我,所以我情绪低落。」这把快乐钥匙又被塞在老板手里。

  婆婆说:「我的媳妇不孝顺,我真命苦!」

  年轻人从文具店走出来说:「那位老板服务态度恶劣,把我气炸了!」

  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决定,就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情绪。

  当我们容许别人掌控我们的情绪时,我们便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对现况无能为力,抱怨与愤怒成为我们唯一的选取。

  我们开始怪罪他人,并且传达一个讯息:「我这样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为我的痛苦负责!」

  此时我们就把一重大的职责托给周围的人,即要求他们使我们快乐。

  我们似乎承认自己无法掌控自己,只能可怜的任人摆布。

  这样的人使别人不喜欢接近,甚至望而生畏。

  但一个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乐的钥匙,他不期盼别人使他快乐,反而能将快乐与幸福带给别人。他的情绪稳定,为自己负责,和他在一齐是种享受,而不是压力。

  你的钥匙在那里?在别人手中吗?快去把它拿回来吧!

  爱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漠视且不关心。

  Lovechangeseverything.

  这篇文章期望你能体会到它的涵意。

  其实我们身处的地方,不论是环境、人、事、物都很容易影响我们的情绪起伏,但是千万别忘了!!不要因为他人的一句话,而在意太久哦!!

  晨会小故事(29):

  单纯的喜悦

  有一个小女孩每一天都从家里走路去上学。

  一天早上天气不太好,云层渐渐变厚,到了下午时风吹得更急,不久开始有闪电、打雷、下大雨。

  小女孩的妈妈很担心,她担心小女孩会被打雷吓着,甚至被雷打到。雷雨下得愈来愈大,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妈妈赶紧开着她的车,沿着上学的路线去找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小女儿一个人走在街上,却发现每次闪电时,她都停下脚步、抬头往上看、并露出微笑。看了许久,妈妈最后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

  问她说:「你在做什幺啊?」

  她说:「上帝刚才帮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晨会小故事(30):

  我该让谁来决定我的行为?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SydneyJ.Harries)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

  「他每一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

  「那么你为甚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他。

  朋友答道:「为甚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这篇文章期望你能体会到它的涵意。

  晨会小故事(31):

  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这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悲哀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明白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

  “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那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晨会小故事(32):

  司机考试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晨会小故事(33):

  大师的学生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钢琴上,摆放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尽。

  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他不明白,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十只手指头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

  「试试看吧!」他说。

  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

  「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中,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功课,教授提也没提。

  学生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克死,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之后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难上两倍的乐谱,却怎样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到愈来愈不安、沮丧及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务必向钢琴大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第一份乐谱,交给学生。

  「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眼神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讶异万分,他居然能够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仍然,学生出现高水平的表现。演奏结束,学生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份,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不可能有此刻这样的程度。」教授,钢琴大师,缓缓地说着。

  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将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歇止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潜力吗?

  因为,人,确实有无限的潜力!有了这层体悟与认知,会让我们更欣然乐意,应对未来势必更多的难题!这篇文章让自己醒悟到要不断进步的原因,期望也能鼓励正在辛苦进步的你!

  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每一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务必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但是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务必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晨会小故事(34):

  你也在井里吗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留意掉进一口枯井里,

  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

  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

  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下,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

  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但是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齐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牠的痛苦。

  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

  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

  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此刻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

  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

  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

  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

  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

  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就如驴子的状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

  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

  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去!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

  然而,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

  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

  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

  本来看似要活埋驴子的举动,由于驴子处理厄境的态度不同,

  实际上却帮忙了它,这也是改变命运的要素之一。

  如果我们以肯定、沉着稳重的态度应对困境,助力往往就潜藏在困境中。

  一切都决定于我们自己,学习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迈向理想。

  我们就应不断地建立信心、期望和无条件的爱,这些都是帮忙我们从生命中的枯井脱困并找到自己的工具。

  晨会小故事(35):

  赚钱智慧只需一点点

  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儿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人,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三年后,卖怪石的青年成为村里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

  之后,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儿梨招来八方商客。他们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香甜无比,就在村上的人为鸭儿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曾卖过怪石的人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上好梨,只愁买不到盛梨的筐。五年后,他成为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再之后,一条铁路从这儿贯穿南北,这儿的人上车后,能够北到北京,南抵九龙。小村对外开放,果农也由单一的卖果开始发展果品加工及市场开发。就在一些人开始集资办厂的时候,那个人又在他的地头砌了一道三米高百米长的墙。这道墙面向铁路,背依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坐火车经过那里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会醒目地看到四个大字:可口可乐。据说这是五百里山川中惟一的一个广告,那道墙的主人仅凭这座墙,每年又有四万元的额外收入。

  90年代末,日本一著名公司的人士来华考察,当他坐火车经过这个小山村的时候,听到这个故事,立刻被此人惊人的商业化头脑所震惊,当即决定下车寻找此人。

  当日本人找到这个人时,他正在自己的店门口与对门的店主吵架。原先,他店里的西装标价800元一套,对门就把同样的西装标价750元;他标750元,对门就标700元。一个月下来,他仅批发出8套,而对门的客户却越来越多,一下子发出了800套。

  日本人一看这情形,对此人失望不已。但当他弄清真相后,又惊喜万分,当即决定以百万年薪聘请他。原先,对面那家店也是他的。当你在马路上散步的时候,当你坐在火车上向外眺望的时候,假如有一个相貌平平的人,说赚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仅需要一点点智慧就够了,你千万不要侧目,说不定他就是一个身价百万的人。

  晨会小故事(36):

  下一个

  世界球王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参加过1364场比赛,共踢进1282个球。并创造了一个队员在一场比赛中射进8个球的纪录。他超凡的技艺不仅仅令万千观众心醉,而且常使球场上的对手拍手称绝。他不仅仅球艺高超,而且谈吐不凡。当他个人进球记录满1000个时,有人问他:“您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笑了,意味深长地说:“下一个。”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像他的球艺一样精彩。

  启示

  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每当实现了一个近期目标,决不应自满,而应迎接新的成功,应把原先的成功当成是新的成功的起点,应有一种归零的心态,才永远有新的目标,才能攀登新的高峰,才能获得成功者的无穷无尽的乐趣。

  晨会小故事(37):

  上帝偏爱她,让她洗厕所

  这是现今在日本国民中广为传颂这一个动人的小故事:

  政府的邮政大臣野田圣子,在她正式步入社会的时候,是在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上司安排她的工作竟然是洗厕所,而且要求特高,务必把马桶抹洗的光洁如新。她在经过一番困惑和苦恼,甚至想要打退堂鼓之后,最终决定迈好人生这第一步,没有另谋职业。之后,是她的一位前辈以自己的行动对她教育后,才彻底坚定了她的信心。这位前辈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这个行动胜过千言万语,使野田圣子恍然大悟,如梦方醒。她不仅仅懂得了什么是“光洁如新”,而且更懂得了真正好处上的工作的价值,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

  从那时起,她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振奋的人,她的工作质量也到达了那位前辈的高水平,当然她也多次喝过厕水。“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正是基于这一点,成为她走向成功的并不神秘的奥秘之所在,成为她几十年来一向奋进在成功路上的动力之所在。

  晨会小故事(38):

  “牛仔大王”李维斯

  “牛仔大王”李维斯的西部发迹史中曾有这样一段传奇:当年他象许多年青人一样,带着梦想前往西部追赶淘金热潮。

  一日,突然间他发现有一条大河挡住了他前往西去的路。苦等数日,被阻隔的行人越来越多,但都无法过河。于是陆续有人向上游、下游绕道而行,也有人打道回俯,更多的则是怨声一片。而情绪慢慢平静下来的李维斯想起了曾有人传授给他的一个“思考致胜”的法宝,是一段话:“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个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于是他来到大河边,“十分兴奋”地不断重复着对自己说:“太棒了,大河居然挡住我的去路,又给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果然,他真的有了一个绝妙的创业主意――摆渡。没有人吝啬一点小钱坐他的渡船过河,迅速地,他人生的第一笔财富居然因大河挡道而获得。

  一段时间后,摆渡生意开始清淡。他决定放下,并继续前往西部淘金。来到西部,四处是人,他找到一块适宜的空地方,买了工具便开始淘起金来。没过多久,有几个恶汉围住他,叫他滚开,别侵犯他们的地盘。他刚论理几句,那伙人便失去耐心,一顿拳打脚踢。无奈之下,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好容易找到另一处适宜地方,没多久,同样的悲居再次重演,他又被人轰了出来。在他刚到西部那段时间,多次被欺侮。最后,最后一次被人打完之后,看着那些人扬长而去的背影,他又一次想起他的“致胜法宝”:太棒了,这样在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他真切地、兴奋地反复对自己说着,最后,他又想出了另一个绝妙的主意――卖水。

  西部黄金不缺,但似乎自己无力与人争雄;西部缺水,可似乎没什么人能想它。不久他卖水的生意便红红火火。慢慢地,也有人参与了他的新行业,再之后,同行的人已越来越多。最后有一天,在他旁边卖水的一个壮汉对他发出通牒:“小个子,以后你别来卖水了,从明天早上开始,这儿卖水的地盘归我了。”他以为那人是在开玩笑,第二天依然来了,没想到那家伙立即走上来,不由分说,便对他一顿暴打,最后还将他的水车也一齐拆烂。李维斯不得不再次无奈地理解现实。然而当这家伙扬长而去时,他却立即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再次强行让自己兴奋起来,不断对自己说着:太棒了,这样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的身上,又给我一次成长的机会,凡事的发生必有其因果,必有助于我。他开始调整自己注意的焦点。他发此刻来西部淘金的人,衣服极易磨破,同时又发现西部到处都有废弃的帐蓬,于是他又有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把那些废弃的帐蓬收集起来,洗洗干净,就这样,他缝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牛仔大王”。

  如果我们只明白说那句话,那就成了不折不扣的阿Q;如果我们把那句话作为我们走出沮丧的警句,转变应对失败时的心态,换个角度思考、行动,成功的就有可能是你、我、他!

  晨会小故事(39):

  只是一团污迹

  周末朋友打来电话,让我今晚去滨海路的老地方。我如约而至,几年来,我们许多个周末都扔在那里了。大部分时间是在那里疯,很放纵的那种,喝酒,打赌,“鬼哭狼嚎”OK够了回家睡觉。也有很正经的时候,朋友中,谁遇到棘手的事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聚在那里认真地探讨,帮他拿主意。虽然朋友什么也没说,可我明白,今晚就是这后一种。

  一进门,看见朋友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向四周看了看,他说:“没别人,就咱俩。走,上里面去。”我们进了里间,点好菜,一边吃,一边聊,用张三、李四做序,然后话锋一转切入正题。

  “上个月我去上海接触了一家公司的部门主管,他有意让我到他手下做事。他们是我们这个行业里很有名气的大公司,怎样跟你说呢,相当于IBM吧。”

  我看看朋友,我们是从小学到中学的同学,到了大学就分开了,我学化学,但不喜欢做实验,他学机械,却动不动跑到我们的实验室。我怀疑我们都入错了行。果然,毕业不到3年,我们都各自离开了本行当。

  “你明白,以前也有过这样的体会,但都没动心。我从机械总公司出来,就是想办一个自己的公司,为此,吃尽了苦头,但我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我相信所有的付出终有回报。但是已经五年了,我还是在生存线上挣扎,整天为房租、电话、人员、开资这些琐事操心,为合同、定单绞尽脑汁,可辛辛苦苦赚的钱转眼又支出去了。就这么整天忙忙碌碌、四处奔波,不明白离成功还有多远。”

  我们慢慢地喝着酒,外面电视里又在播“下岗”的节目。在越来越多的人下岗、人们为能谋到一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倍感知足的时候,我们却在为该不该理解一个月薪700美元的岗位而犯愁。我们这是怎样了?

  我拿起酒杯,晃动了几下,说:“你明白,有机化学实验,每次反应物的组份相同但得到的生成物组份却不相同,生成物的组份不仅仅取决于反应物,还取决于反应时的状态。如温度、气压、搅拌速率等。人生进程就像有机化学反应,总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我们能确定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付出不必须有结果,但不付出就必须没有结果。”停了一会儿,我看着他,问:“如果坚持自己做,可能会有什么结果?”他想都没想:“两种结果,成功或失败。”我说:“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各占多少?”“我不明白。”“那就是各占50%。”我又问:“去哪家公司,可能会有什么结果?”朋友想了想,说:“过一种稳定而庸常的生活。”我说:“你甘心为了100%的平庸而放下那50%的成功机会吗?”朋友沉默不语。我从包里拿出笔记本,从本上撕下两张纸:“别急着做决定,你回去以后一个人好好想想,把两种选取可能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列个清单。”说完,看看表,快10点半了,我们起身离开,赶回家看国际影院的名片欣赏,今晚演《居里夫人》。

  我是学化学的,当我看到居里夫人在她的“实验室”里搬成袋子的沥青矿渣,把它们倒在一口我在乡下外婆家见过的煮饭用的大铁锅里,用粗棍子搅拌,我真是吃惊不小。因为那根本不是我记忆中的实验室。由于居里夫人只是理论上推测但无法证明新元素镭,所以巴黎大学的董事会拒绝为她带给她所需要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和助理员,她只能在校内一个无人使用的四面透风漏雨的破旧大棚子里进行实验。她工作了4年,最初两年做的是粗笨的化工厂的活儿,不断的溶解分离,最后剩下的就是镭。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辛苦工作,8吨小山一样的矿渣最后只剩下小器皿中的一点液体,再过一会儿将结晶成一小块晶体,那就是新元素镭。当她满怀期望抑制住激烈跳动的心朝那只小玻璃器皿中看时,她看到4年的汗水和8吨的沥青矿渣最后的结果只是一团污迹!我想她必须会很生气,大发火,然后把那个小器皿连同里面的那团污迹摔得粉碎!假如换了我,我就那样做。但是居里夫人没有,幸亏没有。

  居里夫人疲倦地回到家,晚上她躺在床上,还在想着那团污迹,想找出失败的原因:“如果我明白为什么失败,我就不会对失败太在意了。为什么只是一团污迹,而不是一小块白色或无色晶体呢?那才是我们想要的镭。”居里夫人像是对自己又像是对居里说话,突然,他眼睛一亮:也许镭就是那个样貌,不象预测的那样是一团晶体。他们起身跑到实验室,还没等开门,居里夫人就从门缝里看到了她伟大的“发现”:器皿里不起眼的那团污迹,此时在黑夜中发出耀眼的光芒。这就是镭!一种具有极强放射性的元素。

  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总是与成功失之交臂:当我们两只眼睛都盯住成功的招牌时,我们无法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反省自己,又怎样可能去理会那一团不起眼的污迹呢?

  晨会小故事(40):

  最优秀和最聪明的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期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必须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明白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但是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但是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这个结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这三位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对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工作自然十分卖力,结果肯定十分好了。

  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自我,就等于已经成功了一半。当你应对挑战时,你不妨告诉自己:你就是最优秀的和最聪明的,那么结果肯定是另一种模样。

  晨会小故事(41):

  努力的结果

  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的。

  一天清晨,门捷列夫经过一个夜晚的研究后,疲倦地躺在书房的沙发上,他预感十五年来一向萦绕心头的问题即将迎刃而解,因此,这几个星期以来他格外地努力。

  十五年来,从他学生时代开始就一向对“元素”与“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种种关联感兴趣,并且利用一切时间对化学元素进行研究。最近他感觉自己的研究大有进展,就应很快就能把元素间的关联和规律串在一齐了。

  由于过度疲劳,门捷列夫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睡梦中,他突然清晰地看见元素排列成周期表浮此刻他的眼前,他又惊又喜,随即清醒过来,顺手记下梦中的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成了一项划时代的成就,而因为在梦中得到灵感,所以人们称为“天才的发现,实此刻梦中。”

  但门捷列夫却不这么认为,把这个累积十五年的成就归功于“梦中的偶然”让他忿忿不平。他说:“在做那个梦以前,我一向盯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研究,梦中的景象只但是是我十五年努力的结果。”

  晨会小故事(42):

  目标

  许多年前,有个老瞎子带着一个小瞎子走南闯北,四处漂泊。他们靠着手上的二胡,给人卖唱,维持着生计。

  小瞎子说,师傅,什么时候带俺去治眼病呀?俺不想一辈子做瞎子。

  老瞎子说,俺的师傅说过,只要拉断了一千根琴弦,就能够打开二胡盖子,里面有治眼病的秘方。

  小瞎子倒吸了一口凉气,说,一千根琴弦?那得拉多少年呀?此刻不能够打开盖子吗?老瞎子不容置疑地说,不行!那会不灵验的。小瞎子跟着老瞎子继续漂泊,小瞎子拉的二胡越来越中听了,不管是《平湖秋月》,还是《喜洋洋》,在他纤巧的手指下袅袅飘出,总要博得满堂喝彩。

  小瞎子发誓要拉断一千根琴弦。

  许多年后,小瞎子最后拉断了一千根琴弦。这时,老瞎子师傅已经死了,小瞎子成了老瞎子。

  老瞎子颤巍巍地打开二胡琴盖,里面有一张纸条。

  老瞎子逢人就出示这张纸条,然而所有的人都无一例外地告诉他,这只是一张空白纸条。

  老瞎子把纸条撕得粉碎,也把自己的心撕得粉碎。他茫然地在大街上踯躅,喃喃自语:“师傅,你为什么要骗我?”

  老瞎子想了很久很久。他最后想清楚了:师父是为了激励自己练好琴艺,以后不会饿死。

  之后,老瞎子又带了一个小瞎子。他们继续拉着二胡。

  小瞎子说,师傅,什么时候带俺去治眼病呀?俺不想一辈子做瞎子。

  老瞎子说,俺的师傅说过,只要拉断了一千根琴弦,就能够打开二胡盖子,里面有治眼病的秘方。

  小瞎子倒吸一口凉气,说,一千根琴弦?那得拉多少年呀?此刻不能够打开盖子吗?

  老瞎子不容置疑地说,不行!那会不灵验的。

  生活就是这样,有了目标,你才会觉得一切辛劳都是值得的。而一旦失去目标,你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信念。

  晨会小故事(43):

  远离诱惑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二公尺。”第一位说。“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人生秘诀: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晨会小故事(44):

  蜘蛛

  一个蜘蛛在断墙处结了网,把家安了下来,但是,它的生活关没有安宁,因为它常常会遭受风雨的袭击。

  又是这么天,大雨来临,它的网又一次遭受劫难。大雨刚过,这只蜘蛛向墙上支离破碎的网艰难地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必须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一向在里面避雨的三个人看到蜘蛛爬上去又掉下来的情景,开始讨论起来,他们的观点却大不一样。

  第一个人看到后,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哎,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我们的境况就是这样。虽然一向都在忙忙碌碌,可结果却是一无所得。看来我的命运和这只蜘蛛一样也是无法改变的。”

  第二个人在旁边静静地看了一会儿,不屑一顾地说道:“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呢?以后我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再遇到棘手的问题我必须要用头脑认真思考,不能一味地埋头苦干,尽量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

  第三个人专注地看着屡败屡战的蜘蛛,他的心灵为之深深地震撼了,他在想:“一只小小的蜘蛛竟然具有如此执著而顽强的精神,有这样的精神就必须能够取得成功。我真就应向这只蜘蛛学习!”

  对于同样的事物,不同的心态,将导致不同的认识与不同的结果。心态决定个人命运。

  晨会小故事(45):

  走出草原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此刻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这天我们必须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必须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人生: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晨会小故事(46):

  磨练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齐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但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齐,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最后飞了起来!

  人生秘诀: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晨会小故事(47):

  心理暗示

  1960年,哈佛大学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中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年开始时,他让校长把三位老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本校最好的老师。为了奖你们,今年我们个性挑选了三班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这批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期望你们能有更好的成绩。”

  老师们表现出掩饰不住的喜悦。临出门时,校长又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明白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一年之后,这三班的学生成绩是整个学区中最优秀的。比平均分数值高出三成。

  这时候校长才告诉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挑选出来的。而只是随便抽选出来的普通学生。三位老师万万没有想到事实会如此,只有归功于自己教得好。

  校长不好意思再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三个也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但整个结果就如博士所料:这三位老师觉着自己很优秀,充满了信心与自豪,工作中自然也就格外卖力气,而且他们认为学生也是好学生,肯定会有好的结果。结局自然就皆大欢喜,全都真的优秀起来。

  点评:别人的表扬与期盼,自我肯定的心理暗示,都会使普通的日子变得更加阳光烂灿。

  你不妨一试。

  晨会小故事(48):

  成功的秘密

  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买下一艘船,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没有沉没过。

  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及在保费方面给带来的可观收益,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给国家。此刻这艘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

  但是,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当时,他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败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有一种负罪感。他不知该怎样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幸的人。

  当他在萨伦船舶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齐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推荐他们去看看这艘船。

  它使我们明白: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

  温馨提示:虽然屡遭挫折,却能够坚强地百折不挠地挺住,这就是成功的秘密。

  晨会小故事(49):

  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期望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情绪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晨会小故事(50):

  让失去变得可爱

  有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留意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成功者善于放下,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雷锋的故事100字

  雷锋的故事100字(一):

  钱留给老太太

  一次,在火车站,雷锋遇见一个老太太,不停的哭,雷锋上前一问,原先老太太出门探亲,刚到那里,钱给弄丢了,雷锋什么也没有说,把自己身上的钱都给了这位老太太,匆匆走了。

  雷锋的故事100字(二):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一次,雷锋出差时遇到一位背着小孩的妇女,那位妇女把车票和钱丢失了。雷锋听说后,用自己的钱帮她买了火车票;他看到列车员很忙,就动手干了起来。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给旅客倒水,帮忙妇女抱孩子,给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

  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随身带的报纸,给不认识字的旅客念报,宣传党的政策。一向忙到天黑......雷锋是个乐于助人的人,他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为祖国着想。他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那种对同志、对群众像春天般的温暖,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雷锋的故事100字(三):

  学生时代

  一九五零年夏天,乡政府保送孤儿雷锋免费读书。一九五六年夏天,从荷叶坝小学毕业,几年里,雷锋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受到师生的的一致好评。他帮忙落后的同学,爱护群众的粮食,并与坏份子做斗争,受到学校老师、同学和乡亲们的一致好评。在毕业典礼上,他上台发言,毅然要求留在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雷锋的故事100字(四):

  难忘的伤痕

  雷锋在不满七岁时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他为了帮忙六叔奶奶家,常常去上山砍柴,但是,当地的柴山都被有钱人家霸占了,不许穷人去砍。雷锋有一天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见了,这个地主婆指着雷锋破口大骂,并抢走了柴刀,雷锋哭喊着要夺回砍柴刀,那地主婆竟举起刀在雷锋的左手背上边连砍三刀,鲜血顺着手指滴落在山路上……

  雷锋的故事100字(五):

  谦虚谨慎

  雷锋入伍以来,多次立功受奖,他被选为市人大代表,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他的照片,日记和模范事迹。透过报纸。电台作了广泛的宣传,雷锋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热情赞扬他的来信,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光荣就应归于党,归于热情帮忙我的同志,至于我个人做的工作,那是太少了,我这么一点点贡献,比起对我的要求和期望还是很不够的……”

  雷锋的故事100字(六):

  参加儿童团

  一九五零年,乡里成立了农民协会,进行了土地改革,雷锋用心投入了这场运动,当了儿童团长,站岗,放哨。巡逻,防止敌人破坏,他还学会了说快板,搞宣传。

  雷锋的故事100字(七):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齐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

  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向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样感谢你呀!“

  雷锋的故事100字(八):

  立志参军

  一九四九年八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飘过雷锋的家乡。雷锋看见宿营的队伍一住下来便向老乡问寒问暖,还帮忙老乡挑水,扫地。买柴买菜按价付钱,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从心底萌生了要参军的愿望。雷锋找到部队的连长,坚决要当兵,当连长得知他苦难的身世后告诉他还小,等长大了才能当兵,并把一支钢笔送给了他,鼓励他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才能保卫和和建设中国。

  雷锋的故事100字(九):

  冒雨送人回家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明白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雷锋把雨衣披在打扫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向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

  雷锋的故事100字(十):

  一天,雷锋叔叔肚子疼去买药,他回来的时候看见别人在干活,他也帮别人干活去了。他都把肚子疼这个事给忘了。

  雷锋叔叔喜爱帮忙别人,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阅读精选(1):

  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关系千百万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妥善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农民工子女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推荐。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教育 存在问题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2013年年底,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69亿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1277万人,占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9。3%。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甚至必须程度上影响国家建设和未来发展。尽管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义务教育阶段透过公办学校培养的方式基本得到解决,但仍然存在必须的教育不公现象[1]。具体可能表现为,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资源差,教育资金缺乏,家庭教育差,存在自卑心理等。

  一、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问题

  1。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缺乏政府财政支持。

  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造成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财政职责主体缺位。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的财政管理体制。具体实施:中央政府主要负担由中央各部门兴办的教育机构的拨款,同时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给予必须的资助;地方财政主要负担各级地方政府举办的教育机构的预算内拨款。这种“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二元化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是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核心制度因素[2]。同时,由于农民工子女在农村交纳的教育附加费并没有根据农民工的就业流向在地区间转移,城市政府从财政中划出的经费专供辖区内拥有户籍的市民子女理解义务教育之用,并不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这就造成教育财政职责主体缺位的问题。

  2。配套法律政策不完善。

  在保障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入学的政策变迁过程中,配套法律政策不完善。首先是相关政策在国家法律层面始终存在空白,政策多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法律位阶不高,其约束效力有限。1998年3月,原国家教委初步确立了“两为主”(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解决思路。最主要的立法是2006年的《义务教育法》,该法本应清晰、明确地将“两为主”的政策表述清楚,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加以肯定,但实际却语焉不详。而且该法中缺少罚则,没有规定“流入地政府拒绝”和“流入地公立学校”不接收进城务工子女理解义务教育的处罚措施。地方配套政策缺乏操作性,在落实中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亟待解决。

  3。公立学校入学难,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差。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任务主要由民办学校承担,流动儿童的入学需求,与流入地学校利益之间是有冲突的,由政府全额拨款的非盈利性公办学校,其自身没有额外的经费,承担流动儿童的就学成本,一些中小学校拒绝接收非本区域户籍的生源,导致许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公办学校。既然公立学校不能完全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大批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便应运而生。自从国家统一取消义务阶段借读费的规定出台后,许多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了,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民办学校存在诸多不足,严重阻碍其发展。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很多问题,如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低、教学质量低下等。

  4。家庭生活质量的差异,导致产生厌学心理。

  很多农民工子女以前在老家上学,由于当地教学条件较差,学习基础较差,初进入城市学校,容易跟不上学习进度。并且,由于地区差异,他们的各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见识等都与城里的孩子有很大差异,容易产生自卑和厌学心理。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的口号并不能消除许多民工子女的迷茫,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教育。家庭收入水平与城市孩子生活在一齐被放大了差距,这让不少农村孩子情绪低落、自卑,导致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二、政策推荐

  1。明确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财政职责主体。

  中央财政在安排有关专项资金时,向理解农民工子女就读人数较多的地区给予倾斜,并明确要求地方加大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学校的投入。支持地方政府切实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学校的办学条件,使地方城市学校有更大的潜力理解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中央和省级政府设立进城农民工的子女教育专项资金,并加强调控和监督,按实际招收农民工子女人数划拨到各地,分担流入地政府和学校的财政压力[3]。运用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分担和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2。建立完善的教育法制和政策体系。

  国家应从法律角度,尽快明确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明确规定他们的平等教育权。使各级政府、教育等机构在处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时,有法可依;农民工家庭和子女在维护自我的合法权益时,有明确的法律凭证。

  3。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民办学校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

  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在当前农民工子女数量大幅增加、公办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有限的客观现实下,应允许农民工子女学校继续存在,扶持尚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用心创造条件转为民办学校[4]。根据实际状况,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以接纳农民工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

  4。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成长,营造和谐平等的成长环境。

  本地学校既然接收了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要关爱这些孩子,让孩子有机会享受同等的教学条件、教育资源,客观看待他们与城市孩子在家庭背景、环境教育、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让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本地居民就应从心理上接纳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社会舆论就应发挥作用,社会各界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并且给予农民工帮忙平台。

  参考文献:

  [1]赵蔚蔚,刘轶俊。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统计考察[J]。统计与决策,2011,23。

  [2]刘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基于教育财政视角的归因[J]。金卡工程,2009,11。

  [3]吴瑞君。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10。

  [4]杜美娟。浅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J]。青年与社会,2013,20。

  阅读精选(2):

  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在我国城乡之间,每一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大中城市的角角落落。而在这些农民工的身后,有着数千万未成年的子女。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也是这些流动农民的心头之痛。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上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并且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业转到非农业,从农村转到城镇,流动农民及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将不断增加。农民工子女是一个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群体,其权益保护不容忽视。我们对长沙市马王堆等中学部分农民工子女及其家长展开了问卷调查,学生年龄段为13―16岁。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权利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农民工子女发出的100份调查问卷中发现,70。41%的孩子是在家长先行安顿好后再到城市的,56。12%的孩子是与父母一齐住,并有稳定住房。这其中能够看到近几年在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环境的上已有所改善。但在针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同时显示,受访农民工夫妻双方都在外务工的占58。33%,经常更换地点租房的占37。5%。有4。17%的家长表示其子女曾有过停学或休学的状况。在农民工子女择校时,16。67%的家长表示“做了多方面努力学校才理解”,4。17%农民工表示孩子在选取学校时曾“遭受到学校拒绝”且状况很严重。并且在有的学校甚至存在“择优录取”的现象,这也是农民工子女入学面临的一个障碍。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经济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闭塞的偏僻农村,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进城务工具有就业不稳定、住所不固定的特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与父母一齐无稳定住房的比例也占到了40。82%。这些都揭示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求学中存在的种种十分艰难的问题。城市外来人口的增长速度超出了许多城市公办学校的承受潜力,民办学校仍是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一个主

  要渠道。而因为涌入学校的农民工子女迅速增多,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很多公办学校难以敞开理解全部前来报名的农民工子女。民办学校的教育条件又令人堪忧。此外,在入学问题上,费用是首当其冲的。在针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显示,24名家长表示,最大的愿望是自我的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25%的家长认为学杂费用收费较高,4。17%的人提出有学校收取借读费或赞助费且费用偏高。按照现行标准,农民工子女不管上什么学校,都是要交费的。在公办学校借读,要交借读费。至于私立学校,收费标准不一,也不透明,很难统计。在费用问题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面临三大难问题:就读私立学校费用太高,一般家庭根本无法负担;就读公办学校却因为户口的问题,使得孩子根本不能和同龄人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第三是一些为农民工子女专门办的学校却因为工商部门对于学校的定性和自身办学经费的问题而常常出现运转困难,这一类学校的本教育质量也难以保证。而在是否愿意将孩子送入政府开设专门的农民工子女学校或者学校建立专门的班级问题上,37。5%的家长愿意,41。67%家长表现为无所谓的态度,20。83%的家长明确表示不愿意。而33。67%的孩子表示愿意入读此类学校或班级,52。04%表示无所谓,有14。29%明确表示

  不愿意。

  尽管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度都充分思考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尽管许多城市的主管部门都在承诺着手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但实际上都收效甚微。农民工子女教育困难的原因究竟在深层次的体制矛盾上体此刻哪些方面,我们的看法是:

  首先,许多地方在计算经济发展总量或列举政绩的时候,基本上是以本地常住人口作为基数。如果增加了农民工的子女教育,既要增加财政投入的支出,还要拉低已经被人为高估的教育水准,影响到部门的政绩和形象。因此,当地主管部门只得采取排斥和关掉的办法,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其次,出于对农民工进城数量增加的担忧。近年来,人们已经逐步习惯于单身农民工在城里就业。因为他们只带给廉价劳动,来去自由,由于没有子女和家庭的负担。但是一旦要把解决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作为城市政府务必要解决的日常工作,直接导致的现象就是,农民工家庭的整体进入。那么城市政府要解决的就不仅仅仅是教育问题,还要涉及到他们的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就业问题,甚至对于城镇公共设施供给的压力。

   第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问题。尽管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体制在对农民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公平现象,而且也需要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和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逐步加以解决。但现实中,农民工子女离开了农村后,由于交纳的教育统筹费用没有根据民工的就业流向在地区间划转,而农民工就业所在地的城市财政体制在义务教育支出中并没有包含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费,等于在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体制中出现了一个真空地带,实际上的受害者就是这些在城市打工就业的农民的下一代。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曾说,农民工子女教育属于九年义务教育,享受义务教育的一系列扶持政策,这完全贴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

  那么,就上述体制矛盾上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不仅仅仅是教育部门的问题,也是全社会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各级政府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认识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是否能够从心理上把他们与城里人公平对待,并逐步从体制环节上来解决这些现实的矛盾。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以下推荐:

  首先,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要正确认识农民工也是城市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在无法享受城里人各项公共福利的状况下,以极低的成本为城市的企业带给了超多利润,并创造了城市的税收,同时还在很多方面承担各种不公平的费用。因此城市政府有职责有义务来解决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这是政府对于作为纳税人之一的农民工的正常的服务。政府应着力解决导致教育领域受教育权利事实上不平等的体制性问题,取消二元户籍制度所强加的受教育界限,取消教育赞助费等其他不合理的收费制度,保证流动劳动力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并为其带给公平的教育环境。注重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内部效益,务必建立严格的教师人力资源配置制度和合理的学校设置制度。

  其次,是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是在以一部分农民不能享受正常的城镇化进程的代价换取了近些年城市的快速发展。当我们看到农民工的子女超多失学,而在一部分城市却盲目地提出教育已经现代化的口号,把超多投资用于提高城市教育的硬件设施,使城里人的后代和农民的后代文化素质的差距日益扩大。这不仅仅不贴合我国的现实国情,而且会拉大我国的城乡差距,引发长期的社会矛盾。因此,应允许在城市里专门解决农民工子女基本教育的民办学校存在,不能以降低城市教育水准为借口关掉这些学校,使超多农民工子女失学。对农民工子女应放宽就学准入,减少甚至取消部分入学就读程序,畅通人员流通,尤其是加强民工子女教育引进的绿色通道,在民工子女的就学、就业等方面带给便利条件。消除体制障碍,改善地区、城乡关系,进一步放宽农民工子女来杭就读的准入条件,切实做好教育、社会保障等等方面的配套措施,为民工在城务工减少后顾之忧。

  再次,消除偏见,提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福利水平,加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管理和建设,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不必担心农民工超多的涌入城市,会带来城市的不安定。因为根据近些年对农民工的调查跟踪,农民工的流动就业行为是完全理性的,并非盲目的。因为农民工也需要就业的稳定,个性是携带子女的农民工家庭。如果没有稳定的收入和就业条件,农民工很难选取带着妻子儿女饱受颠沛流离。他们在家乡还有一块土地作为他们永久的社会保障和满足温饱的收入条件。作为中国农民还有一个十分眷恋家园的传统。从未来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上看,农民也就应享有这个国家礼貌和城市礼貌的正常权利,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当然这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逐步要解决的城乡分割体制的根本矛盾,要有一个历史过程。

  最后,应加快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实行城乡公平、地区公平的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首先具有“义务”性质,各级政府有职责和义务来普及和落实这项目标。推进义务教育是关乎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工作,各级政府应真正落实研究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弱势群体理解义务教育的权利。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的监督和实施,应是中央政府的事权职责,也就是应由中央政府来解决城乡基本的义务教育经费支出,而不能实行两种国民待遇。因此,应确定中央对于各级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的支出,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基本教育问题。在过渡期间,政府应对在城市内私立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予以补贴,带给基本的场地,并严格监督不得乱收费,防止增加农民工的负担。 流入地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的补助政策。这种补助,一方面体此刻对学生的补助,另一方面体此刻对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校的资助。对农民工子女来说,能够以政府财政资助、补贴等形式加以资助,体现“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精神,避免把农民工子女往民办学校一推了之。而在我们的调查发现,45。83%的学校没有设立关于农民工子女的助学金或补助,这是教育部门应当切实做好的一个重要

  部分。教育部政策与法制建设司副司长孙霄兵认为,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不仅仅仅是民办教育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要由流入地政府负责首要职责。政府要把这些子女安排到公办学校当中,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地理解教育。在政策运用上,当地政府要采取措施用心扶持农民工子女学校,使他们的办学条件到达规定标准,而不能采取达不到标准便取消的方式。

  事实上,农民工子女面临着更现实的问题。他们从农村到了一个繁华的都市,因为经济,因为地位,因为父母的艰难处境,农民工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本身就在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好不容易能与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理解质量较高的教育,却又要承受来自城市孩子的种种不理解。生活上的困难没有让他们退缩,可心灵的创伤却难以抚平。“亲情失落、心理失衡、行为失控、学习失教、安全失保、监护失助”已成为他们中的普遍现象。  引起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的“软歧视”。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常常被另眼相看。二是民工家庭的负面影响。民工家庭中,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三是流动频繁的惯性效应。一些家长工作不稳定,造成子女频繁转学。由于生活环境比较复杂,他们很难持续心理平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在我们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发现,农民工子女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诸多烦恼,其中学习基础不好,难以理解老师教的知识,有个别老师有偏心现象,有受同学排斥的状况,没人辅导作业等状况都有呈现(见图一)。调查同时显示,有10位受访者表示在学校曾因为自我是农民工子女而遭受过老师或者城市的同学的不公平待遇

  。“我的普通话不标准,一开口说话城里的孩子就笑话我,而方言又听不懂,很难和他们沟通。所以我在学校很少开口讲话。”这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无奈地表示。

   另外,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4。9%的父母偶尔辅导他们的学习,而5。1%的家长从不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对于孩子在学习中无助的表现,家长调查中也同时证明,有12。5%家长表示“从来没有” 时光辅导孩子学习,而70。83%家长表示“有,但时光不是很多”,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情感与心理方面产生影响。

   调查证明,有39名农民工子女,以前因父母务工地点或学校接收等方面的原因转过学。其中转学1次的有26人,转学2次的有8人,转学3次或3次以上的有5 人(见图二)。而在针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中也同时显示,受访农民工夫妻双方都在外务工的占58。33%,经常更换地点租房的占37。5%。这些无疑都对孩子的学校教育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 雪人 - 雪人的博客

  而在我们对在学习和生活中寻求帮忙的对象状况分析中发现,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了问题,选取同学为第一倾诉对象的比例为59。18%,第二为父母,比例为37。76%,而第三则是老师,比例为 3。06%。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中有了烦恼向家人倾诉的比例并不高,而老师就更低。孩子与家长老师缺乏沟通,而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而上述问题并未引起家长重视,甚至在学校方应对这些问题也了解甚少。城市里的大部分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也不懂得教育孩子的艺术,家里也没有营造适合孩子读书的基本环境。这样,就导致了孩子由于学习遇到困难而不知向谁请教的现象。我们的访谈结果证明,农民工跟孩子间沟通的话题主要是学习方面。其他各个方面的沟通都相对欠缺(见图三)。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 雪人 - 雪人的博客

   这一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能够从以下方面来看: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很忙,有的家长须每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和孩子在一齐的时光不多;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孩子还小,不会有诸如情感、经济方面的问题。很多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也未能重视他们的心理教育。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体现,25%的农民工家长认为家庭教育较为重要,而有62。5%的农民工家长认为学校教育更为重要,12。5 %的农民工家长则认为社会教育更重要。在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1名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或组织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占调查人数的31。63%,这无疑也是学校在对待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所存在的缺失。

  种种问题,给这些到城市就学的农民工孩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被爱成了一种负担。农民进城后,主要从事小商品买卖,有的工作较稳定,如农贸市场的业主、小吃店店主等,但还有很多的工作和收入不稳定,如各种建筑工地的民工等,他们的收入普遍比较低。辛苦务工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付出的“巨额”投资和急于回报的殷切期盼,像铅一般沉重的压在孩子们的心头,使他们感到不安、烦躁和自责。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显示,83。67%的农民工子女对父母在外务工抱理解的态度,认为父母为了家庭,工作很辛苦。这种理解的态度无形中对孩子们的学习也产生了不小的压力。

   第二,成绩的压力让人窒息。由于原先的教学质量较差,新入学后教材的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大多数农民工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成了一块压在他们心中的石头。

  第三,尽管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学习十分努力,但由于智力、基础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成绩常常远低于自我的心理预期,不理想的成绩是他们心头的一座大山。

   第四,自信自尊受到必须的打击,心理变得比较敏感脆弱,长期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个体社会化发展受到影响。性格上也容易产生变化。多表现为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攻击性行为多、不喜欢与同伴交流,适应过程比较长。在我们的调查中也体现了这一状况。有52。04%的农民工子女认为在从农村转到城市学习后,曾因为心理落差或其它情绪反差造成其性格上的变化。这不仅仅给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造成了压力,也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困难,带来了困扰。

  第五,心理发生变化。透过对农民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交际、身体症状、自我倾向等方面的调查结果证明: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城市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他们比城市孩子表现出更高的学习焦虑、孤独倾向和自责倾向。他们渴望能得到与本地学生同等的待遇,他们在学校里常常感觉自我是一个异类,这使他们缺乏自信,产生自卑。而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41。82%的农民工孩子曾担心从农村转到   城市后,在学校会受到城市同学的排挤。

  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 雪人 - 雪人的博客

   图四是我们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发现的另一个问题。在农民工孩子觉得父母在外务工对其成长、发展方面存在的负面影响因素中,认为家长对其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问题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占到了很大的成分,其次认为是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与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的生活问题,另外父母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以及突然应对陌生的社会有时感到孤独等也被孩子们写上了问卷。

  农民工学生已经成为城市学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学生群体,因此,针对他们的心理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措施,已成为学校、教师、家庭的当务之急,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我们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在以下几方面切实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管理。

   首先,学校应给与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心与爱护。由于农民工孩子来自农村,使他们与群众中的城市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表现为交往中具有退缩、提心吊胆、没有魄力等特点。有的孩子还是半路转学,就更加缺少和同学们认识熟悉的过程,在活动中容易受到冷落,胆小一些的学生越是受到冷落就越不愿和同学们交流,于是恶性循环构成孤僻的性格,导致了自卑心理的构成,他们想融入到群众之中,却又害怕来自城市同学的冷漠。共同的处境使他们同病相怜,常常在农民工孩子内部自成“ 一帮”,构成一些小团伙。这些小团伙具有极强的小团体性,并和班群众存在必须的距离,成为一个游离的群体。还有一些学生放下学校环境到社会上寻找温暖,与社会中的无业青少年相结识,这些处于青少年期的孩子,自我控制潜力差,社会阅历浅,认知水平低,从而导致相应的问题行为频频出现,也对社会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学校在对待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就应注意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多发现他们身上的其它长处,并给予足够的表扬,帮他们提高在群众中的地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且要努力防止构成小团体,注意它们于社会上的交流,避免给社会和正常的学校教育带来隐患。

   其次,学校应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来对待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孩子的父母千辛万苦来到城市,把子女送到城市读书,渴望的就是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有一个健康的发展,能像城里孩子一样生活、学习。因此,无论是成绩的差异,还是性格的不合,抑或是心理的缺陷,学校老师都要一视同仁,从内心去关心他们,并努力做好他们的心理转化工作,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爱护,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

   第三,学校多开展群众活动,增强与同学间的亲和力,使农民工孩子尽快“本土化”。由于农民工学生的自卑心理,不能很快的融入到群众中去。那么学校就就应组织班级学生多开展一些群众活动,并有意地安排这部分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并让他们承担相应的管理工作。老师还要用心地协助他们,为他们出谋划策,让他们能在各种活动中表现自我,为他们树立信心。并有意安排他们与其他学生一道共进退,增强与同学间的友谊和凝聚力,也能使他们尽快与班级融为一体,适应当地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注重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如果开设有专门的心理课程或配备有专门的心理教师或组织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就能够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基本状况,把握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因素。这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帮忙。

  第五,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农民工孩子父母的联系,是促进农民工子女尽快融入学校的一个关键。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因此,多组织农民工家长学习孩子的心理,了解教育,更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心理上的种种问题。

   综合我们从问卷调查中发现的一些现象与提出的一些浅陋的观点看,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城市人不应歧视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我们要认识到农民工子女应对的不单单是读书的问题,更有如何融入城市的问题。农民工的后代,将不再是“农民工第二代”,而是城市新公民。他们能够成为农村走出来的最有期望的一代。农民工子女教育的问题突显在我们面前,更让我们深思此刻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些十分严峻的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转型期我们不得不应对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成本,这个成本需要政府、全社会和农民共同来承担。政府要把农民工问题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合二为一,切实解决好农民工这个特殊的城市群体的问题。而教育部门就应和社会共同协起手来,办好教育,办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学校应把农民工孩子的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心理教育,帮忙他们尽快且和谐融入城市。这样不仅仅仅对于农民工及其子女,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好处。

  参考文献:

  [1]雄若愚,董结琴.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J].中国国情国力,2002,(12).

  [2]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项中新.均等化:基础、理念和制度安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周佳.私校公助―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扶持方案[J].教育科学,2003,(6).

  [5]百度网、中国期刊网

  作者简介:湖南商学院法学0501班学生,组长:范芳

  指导老师:刘梦兰 向延仲 聂玲

  阅读精选(3):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思路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瑞君

  摘要:本文基于上海市的实地调研数据,侧重于从人口学视角分析农民工迁移流动特点、未来发展趋势对其子女教育的影响,揭示了现阶段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机制中不利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如何统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出了战略思路与实施推荐。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人口学视角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出现了停滞化、常住化、家庭化和扎根化等发展趋势,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凸显。虽然从全国范围看,大部分地区依据国务院2001年确定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借读为主”的“两为主”原则,以及2003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意见,已经初步构建起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但大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1]

  本文在收集农民工子女教育相关统计资料及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透过对上海市嘉定区、杨浦区三所学校农民工子女的问卷调查,同时结合对上海市教委相关职能部门、杨浦区教育局,浦东、闵行两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的访谈资料,在分析现阶段大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农民工群体迁移流动的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就现阶段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如何统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提出了战略思路和政策推荐。

  一、上海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概述

  1。初步构建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保障体系

  (1)政策保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的“两为主”原则。2003年底,上海市教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适龄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以流入地的区县政府管理为主,以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学为主”的“两为主”原则。2004年2月,上海市教委拟定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适龄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要求探索以公办学校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辅的运作格局,在各方应对农民工子女与上海户籍学生同等对待。2006年4月,新修订的《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将持有一年及以上《上海市居住证》且在有效期内的非本市户籍人员的义务教育适龄子女划为借读生,对贴合条件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借读,与上海市户籍学生按照同样标准收费。2008年1月,上海市教委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上海市加强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一揽子”计划。

  (2)机制保障:市、区两级政府层层落实,将农民工同住子女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在市级层面,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理解义务教育工作的领导。相关区县也纷纷建立健全了分工管理体系,履行本区域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管理职能。二是建立经费投入机制。上海市教委在2008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办法中,把农民工子女理解义务教育的经费纳入年度的教育经费预算,并且按照学校的实际在校人数和定额标准,划拨给理解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三是逐步完善运作机制。2008年9月,上海市教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免借读费工作的意见》,对农民工同住子女身份的认定在全市范围内加以统一。

  (3)质量保障:拓展教育内涵,逐步改善和规范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2004年7月1日,上海市教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为主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性质及其办学条件作出具体规定。与此同时,自2004年起,每年下拨3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安全、卫生、教育教学条件,并透过登记备案、督导评估等措施规范此类学校的办学行为。上海各区县政府也透过种种措施,提升辖区内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公办民营的农民工子女学校能够看作是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向全日制公办学校转变的一个过渡,作为一种探索模式,在未来必须时期内也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2。大部分农民工同住子女已经纳入义务教育的保障范围

  (1)就学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2000年以来,上海市各级政府在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上做了超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相关调查结果显示,2000-2005年,在上海理解义务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由26。30万人增加到38。18万人,[2]五年间增11。88万,平均每年增加约2。37万人,年均增长速度达7。74%;2005年以来,增速趋于平缓,基本稳定在38-39万人之间。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子女达31。62万人,占比到达81。97%。[3]

  (2)学段分布以低年龄段为多。小学阶段在上海理解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占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总人数的比例,2005年为82。79%,2006年为79。47%,说明义务教育阶段在上海理解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以小学阶段为主。[4]进一步考察则能够发现,各年级学生分布呈现出典型的金字塔形状,即越是高年级的学生数量越少。

  (3)就学渠道以公办学校为主。2000年之前,大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2000年之后,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管理力度,同时增加了本市公办、民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力度。目前,大部分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已经为本市的公办、民办学校所接纳。农民工子女在沪理解教育的渠道通常包括:进入公办或民办学校,数量逐年递增;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数量逐年递减。截至2007年9月,上海尚有农民工子女学校258所。[5]根据市教委规划,到2010年,上海将基本完成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的管理工作。

  (4)就学地域相对集中在城郊结合部。由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采用属地化原则,城郊结合部作为农民工的主要集聚地,也因此成为农民工子女理解义务教育的主要区域。上海市教委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在上海流动人口子女在郊区就读的比例2005年和2006年分别高达81。93%和81。77%。[6]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分析

  1。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带给者――市、区两级政府和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带给者,市、区两级政府主要承担教育管理和教育财政经费转移支出等职责,接纳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则主要承担教学任务。透过上海的实地调研,结合全国其他地区的公开报道及研究信息,本文认为,目前流入地政府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相关统计制度尚未建立,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农民工子女数量不明,难以对这类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等进行监测。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实有人口管理的信息登记系统,相关统计工作尚不完善,有关部门不能带给较为准确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数据,教育部门作为职能部门,掌握的只是自身有受教育需求的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并为他们带给受教育的机会。如此的制度框架,既影响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规划的制订,同时也难以对这类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等进行监测。

  (2)农民工集中居住,区域公办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降低了义务教育资源的总体承载力。由于农民工往往集中居住而且多居住于城郊结合部,这使得义务教育资源区域性供给短缺的现象十分突出。对上海来说,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流动人口子女超多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如嘉定区的外来人口已经超过户籍人口,教育资源的压力很大,而这些地区又面临本地区农民向城镇集中、中心城区人口因市政动迁导入的冲击。三种类型人口共聚一区,必然造成校舍、师资等教育资源供给紧张。二是部分闲置教育资源已经转让或出卖。过去一段时期,由于上海户籍在校生的减少,各区县公办学校校舍曾一度出现闲置,不是改作他用便是出让置换,使得可容纳量减少。例如,普陀区公建配套的教育资源中,被改作他用的托儿所、幼儿园及中学达46所,占地面积156845平方米,建筑面积38530平方米,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无法收回。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农民工子女不能跨镇、区(县)入学,因此区域性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将始终存在。一方面流入地全日制公办学校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中心城区的教育资源吸纳不足,从而导致上海整体教育资源的承载力下降。

  (3)农民工无序流动,学籍管理尚未联网,增加了义务教育管理以及教育发展规划制订的难度。由于农民工的工作地和居住地不稳定,其子女为了继续就学不得不频繁转学,而且在农民工子女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转学的发生比率和人均转学次数都偏高,就学的流动性也更大。频繁转学既影响了其受教育的连贯性,也给区域教育规划管理、学籍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农民工举家迁移及随产业布局调整向远郊集聚,致使义务教育资源供给的区域性短缺矛盾由近郊区向部分远郊区扩展。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到流动人口家庭化的发展阶段,流动人口举家迁移和整体流动的比例显著上升。[7]流动人口家庭化的发展结果,导致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大幅增加。此外,随着上海产业结构的空间调整,尤其是工业园区向远郊地区的转移,上海的农民工也出现了向近郊及部分远郊集聚的态势。这不仅仅会改变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使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区域性短缺的矛盾从近郊区向远郊区扩展;而且,由于远郊区教育资源相对较为薄弱,农民工及其子女的集聚将会进一步加剧这些地区教育资源的区域性短缺,也不利于远郊区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提升。

  (5)户籍人口出生小高峰以及户籍生育政策调整后的生育堆积效应,将加剧近期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以上海为例,2000年以来,上海逐渐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常住人口新生儿从2001年的8。1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6。66万人,将近翻番。同时,上海户籍人口自1993年起持续负增长,很可能在2011年前后对现行的生育政策做出调整,允许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8]新政策一旦实施,很多人会选取在第一时光内生育,这将导致生育的堆积效应。理解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人数的增多,会对上海全面贯彻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的要求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

  (6)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通道一旦建立,将对义务教育资源构成必须的冲击。由于户籍制度和中高考制度的限制,目前农民工子女尚不能与户籍学生一样在流入地享有继续理解初中后教育的平等权利。在上海,虽然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已构成共识――将向农民工子女开放中等职业教育,但目前仅限于试点阶段。我们认为,无论是开放职业教育还是开放普通高中教育,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通道一旦建立,不仅仅将加大城市高中教育资源的压力,也会对义务教育资源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教育资源构成较大冲击。

  (7)义务教育借读费取消之后,大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难度将进一步加大。2008年11月,国家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教育部门涉及的10项收费中就包括义务教育借读费。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将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带来巨大的压力,经费不足将成为首当其冲的现实问题,教育财政经费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同时,此项政策的出台会对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数量及其渠道产生影响。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吸引力很大,取消借读费后,不仅仅会影响农民工对其子女是流动还是留守的抉择,导致更多的农民工子女透过随迁的方式进入大城市就读;而且因为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优于民办及农民工子女学校,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可能导致较多的农民工子女转向公办学校借读。

  2。农民工教育的理解者――农民工子女面临的主要问题

  (1)受自身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子女自身理解教育尚面临不少困难。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公办学校就学的农民工子女存在必须的心理障碍。目前,公办学校对接收的农民工子女一般采用整校接纳、单独编班、插班就读等形式,农民工相对偏低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其子女在公办学校中易受到同龄人的歧视,这种歧视不仅仅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负担,而且也不利于同龄人之间的社会融合。[9]二是新课程改革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困难。由于农民工子女接触教育较晚,加之家庭教育环境较差,因此学习基础相对较差。[10]而新课改教材的难度有所加大,增加了农民工子女的学习困难。三是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参差不齐,部分学校的教育质量有待提高。而政府的检查与督促一般只停留在学校的安全与卫生等方面,对于教学质量等实质性问题尚未有量化标准。[11]

  (2)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尚未惠及所有农民工子女,部分低收入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仍难以得到保障。仍以上海为例,在国家已经取消义务教育借读费的政策大背景下,上海将面临两难选取――取消并禁止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存在,将使部分低收入且不贴合同住子女条件的农民工子女无处就学;降低或取消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借读门槛,则如何解决该部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费用及如何预防更多的教育移民将成为一大难题。如果上述矛盾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解决,那么,由于教育市场和获利机会的存在,新的、非法的农民工子女学校仍会不断地冒出来。

  综上所述,农民工居住地域相对集中,造成区域教育资源供给短缺与闲置并存的局面;受未来流动人口发展的变化及相关政策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变动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相关统计制度的不完善使教育职能部门难以掌握农民工子女的基本状况,由此增加了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和规划的难度;初中后教育通道以及免收义务教育借读费等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加大了资源供需矛盾的核心――财政压力,而借读条件门槛的设置是不得已之举,显然会让一部分农民工子女失去受教育的机会,也加大了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整治难度。农民工子女教育基础薄弱、社会融合进程缓慢、高考户籍制度的限制等因素的存在,也造成其受教育难的客观现实。就应说,上述问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仅会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进程,也会影响户籍学龄人口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思路

  上海开展农民工子女教育中所面临的难题在全国具有必须的普遍性。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务必从战略的高度对相关制度加以改革和创新。

  首先,务必适应农民工群体的发展特点,实现战略思路的转变。一是教育机制从政策保障向制度创新转变。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虽然各地已经构建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框架和保障机制,但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两为主”原则,如何解决教育财政政策和教育入学政策的问题,如何解决区域内部教育资源不均、负担不均的问题,仍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创新,使现有的工作系统化和规范化。二是教育目标从教育机会公平向教育内涵拓展转变。流动人口家庭化、常住化的发展趋势充分说明,就应改革以户籍学龄人口为对象的义务教育管理模式,建立覆盖常住学龄人口的义务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相应地,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内涵务必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不仅仅要解决义务教育起点的公平问题,还要关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问题。在关注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同时,还要逐步解决初中后教育的通道问题。

  其次,就应秉持“统筹发展、区域调配、多方投入、重点扶持”的指导思想。统筹发展,是指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本市义务教育的统一范畴,将户籍基础教育改革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实施有机结合。区域调配,是指根据农民工子女的数量分布及求学需求,对全市存量教育资源加以统一调配,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实施跨区域资源配置。多方投入,是指“两为主”原则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一个基本价值,但并不意味着强化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也不意味着强化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强调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上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方针并不是排斥其他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资本和“民办学校”参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重点扶持,是指对贴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学校,透过重点扶持的方式,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最后,就应依据农民工流动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现有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加以改革和创新。具体的政策推荐包括:

  (1)强化和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将农民工子女教育资源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其一,根据各区域人口变动的不一样状况决定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向。市级财政要加大对人口导入区县尤其是农民工子女集聚的区县的支持力度,将农民工子女教育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将较多承担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学校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增加教育资源短缺区域公办教育资源的供给,提高这些区县公办学校理解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潜力。其二,透过对外来务工者居住地的规划引导,及时调整不一样区域学校的设点布局,使其与新的人口格局相适应。为分散农民工子女居住和就学的密度,大城市市区相关政府部门要对有稳定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地予以相应的规划和布局。

  (2)统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建立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专项基金。其一,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供给的统筹模式,解决区县之间教育资源负担不均的问题。鉴于农民工居住相对集中、具有高流动性的特性,为了缓解义务教育资源区域性供给的矛盾,推荐构建关于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理解完全义务教育的经费供给模式。根据该供给模式,将从中央返还给流入地市、区、镇三级政府的税收中按必须比例直接提取一笔资金作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专款。由于中央税收返还所采用的是基数法,因此这一供给模式的实质在于:经济较发达、人均GDP也较高的地区,在为农民工子女带给义务教育资源上也更有潜力承担较多的义务和职责。其二,建立专项基金,解决经济困难农民工子女教育费用紧张和流动就学成本高的问题。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就读于公办学校和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大多数家庭只能“勉强”承担学杂费。[12]2010年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后,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但同时入学的各项费用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为此推荐,一要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收费项目,建立适合农民工经济状况的收费标准,减少校服费、伙食费、交通费等若干费用,并给予必须的费用减免和经济补助,帮忙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就学。二是应以城市教育附加费及透过社会赞助等方式建立专项基金,透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带给教科书等方式,帮忙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

  (3)构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四教统筹”的农民工子女特色教育体系。包括用心发展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完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逐步开放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的通道。由于目前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尚未破冰,加上高考教育体制的限制,因此现阶段完全开放农民工子女初中后教育通道尚不可行。本文推荐采用“逐步放开,条件准入,成本分摊,市场操作”的方式。逐步放开,是指先开放中等职业教育,再逐步过渡到普通高中。在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目前正处于试点阶段,要密切关注试点期的需求变化动向,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广,同时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过渡的衔接通道。条件准入,是指制订必须的准入条件,以限制政策导向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推荐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在沪经济活动年限和职业分类以及贡献的大小,进行评分,贴合条件的颁发“绿卡”,并带给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待遇,其子女能够享受流入地的城市福利,包括理解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平等权益。成本分摊,是指初中后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因此教育经费的来源需思考从多种途径获取,可采用“四个方面,各承担一部分”的方式。也就是说,中央财政承担一部分、农民工个人务必负担一部分、用人单位承担一部分、流入地政府补贴

  一部分。市场操作,是指让有企业背景的职业学校进行培养和消化一条龙,企业也能够委托培养方式招生。教育成本由企业、个人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企业有权在录用方面淘汰不合格的学生(政府应限定最高淘汰率)。与此同时,政府务必制订规则,强化对成本、价格和教育质量的监管。

  (4)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民办学校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其一,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就应说,上海市政府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管理的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当前农民工子女数量大幅增加、上海公办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有限的客观现实下,应允许农民工子女学校继续存在,扶持尚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用心创造条件转为民办学校。同时根据实际状况,降低民办学校的办学门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以接纳农民工子女为主的民办学校。

  (5)根据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发展特点,建立涵盖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要适应流动人口常住化和家庭化的现实,改变当前以户籍人口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把常住人口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的范围以及政府教育的日常管理。具体包括三方面:第一,加强外来人口的综合管理工作,建立外来少年儿童信息登记管理制度。第二,充分发挥农民工子女教育领导机构的作用,统筹协调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涉及面广,需要由政府牵头。第三,根据农民工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实行农民工子女学籍管理信息化。可试行发放农民工子女“入学绿卡”,专设便民窗口,统一界定、办理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手续。根据学生家长务工就业不稳、住所不定的特点,学校能够按照受教育时光、分段收取相应费用的办法,以免造成农民工的经济损失。

  本文是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项研究课题――农民工子女教育(农工党上海市委课题组,2008。吴瑞君任课题负责人并主笔课题研究报告)的部分成果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

  参考文献

  [1]冯绮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7,(6)。

  [2]胡瑞文,廖大海。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R]。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04。

  [3]上海市教委。上海农民工子女教育调研[R]。2007。

  [4][6]上海市教委。2006年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理解义务教育状况[EB/OL]。教育部网站。

  [5]李爱铭。在沪农民工子女小学2010年纳入民办教育管理体系[N]。解放日报。2008-01-22。

  [7]段成荣。我国流动人口已趋向家庭化[N]。央视国际,2003-11-05。

  [8]董川峰。专家推荐: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可思考逐步允许生二胎[N]。新闻晨报,2009-04-21。

  [9]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3)。

  [10]陈梅。上海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11]邵宁。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的公平问题研究――以上海市四所农民工子女学校为例[D]。上海:上海大学,2007。

  [12]李蓓蓓。上海市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研[J]。历史教学问题,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