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一):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光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这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此刻我们来到鲁迅先生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这天我们能有幸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鲁迅故居。

  这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这间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明白,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两支高大的橹是大船上所用,而那两支小的是乌篷船上用的桨。轿子是陆上交通工具,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原物。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那里原先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带给了丰富的素材。之后,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从杭州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那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那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

  穿过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那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当年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发后,鲁迅的父亲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缠身后被庸医所误,年仅36岁就去世。从此鲁迅家也就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少年鲁迅饱受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丑恶,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走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

  与客厅一板之隔是鲁迅母亲的房间。南边那张八脚大床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睡过的原物。东边这张小床是当年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睡过的床。靠窗桌子上陈列着的是鲁迅母亲做针线活用的物品。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人,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到达能够看书的文化水平。鲁迅对他的母亲很佩服,以前说过:“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鲁瑞确实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母亲,她培养的三个儿子被现代文坛称为“周氏三杰”。

  鲁迅祖居导游词·宁波市导游词·杭州市导游词·大慈岩导游词·岳庙导游词

  小堂前的西边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卧室。这位继祖母性情开朗,讲话幽默风趣,经常给侄孙辈讲故事、猜谜语,鲁迅对这位继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鲁瑞卧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鲁迅家烧菜做饭的灶间,也就是厨房。在厨房正前方的这座绍兴旧时大户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据当事人回忆复原的,灶壁上绘有祈福避邪的图画和文字。北面墙上的菜罩是当年鲁迅家的“忙月”章福庆亲手制作的原物。章福庆有时将儿子运水带来帮忙,并与鲁迅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后面这三间是鲁迅家存放稻谷、农具的地方,右边这间是章福庆的住所,中间是通向百草园的过道。

  各位来宾,此刻我们看到这个园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新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十分形象生动的描述。文中他无限深情地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此刻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下方让我们告别那里的一切,跟随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好!这天我以小导游的身份,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故里,请大家保管好自我的财物。跟着我一齐走进绍兴吧——

  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古到今,人杰地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原名周树人,此刻我们就来参观下原汁原味的鲁迅故里,主要包括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鲁迅出生的地方,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里,所有房屋结构保存完好,青砖黑瓦,大都是砖木砌成的,从大厅、书房、藏书室、卧室、客房直到厨房,能够看出鲁迅家原先是个书香门弟的大户人家。

  跨出周家老台门,我们来参观下鲁迅纪念馆,那里详细介绍了鲁迅坎坷的人生和他发表的名著,他写的文章好处深刻,书法优美,图文并茂。一件件一篇篇,让我们为他的一生感慨,更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而感动。

  之后,我们来畅游一下鲁迅的童年乐园——百草园。精致的篱笆把园子围了一圈,除了那棵显眼的参天大树,其它植物花草依旧葱郁一片,角落里还有那道泥巴墙,我们似乎还能在这个角落里找寻到鲁迅的童年身影。

  最后,我们一齐去看看鲁迅成长的摇篮吧——三味书屋。那里发生过一个小故事:孝顺的鲁迅因为照顾生病的爹爹,上学迟到被先生责骂,于是,下定决心在椅子上刻下一个“早”字,时刻提醒自我不要再迟到。正是因为鲁迅有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才成就了之后伟大的革命事业。

  我很高兴为大家导游绍兴鲁迅故里,期望你们把绍兴的文化和土特产带给你们的朋友,欢迎下次再来绍兴,多谢大家的观赏!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三):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光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这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此刻我们来到鲁迅先生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这天我们能有幸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鲁迅故居。

  这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这间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明白,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两支高大的橹是大船上所用,而那两支小的是乌篷船上用的桨。轿子是陆上交通工具,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原物。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那里原先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带给了丰富的素材。之后,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从杭州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那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那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范文大全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先源所有。

  穿过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那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当年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发后,鲁迅的父亲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缠身后被庸医所误,年仅36岁就去世。从此鲁迅家也就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少年鲁迅饱受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丑恶,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走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

  与客厅一板之隔是鲁迅母亲的房间。南边那张八脚大床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睡过的原物。东边这张小床是当年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睡过的床。靠窗桌子上陈列着的是鲁迅母亲做针线活用的物品。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人,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到达能够看书的文化水平。鲁迅对他的母亲很佩服,以前说过:“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鲁瑞确实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母亲,她培养的三个儿子被现代文坛称为“周氏三杰”。

  鲁迅祖居导游词·宁波市导游词·杭州市导游词·大慈岩导游词·岳庙导游词

  小堂前的西边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卧室。这位继祖母性情开朗,讲话幽默风趣,经常给侄孙辈讲故事、猜谜语,鲁迅对这位继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鲁瑞卧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鲁迅家烧菜做饭的灶间,也就是厨房。在厨房正前方的这座绍兴旧时大户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据当事人回忆复原的,灶壁上绘有祈福避邪的图画和文字。北面墙上的菜罩是当年鲁迅家的“忙月”章福庆亲手制作的原物。章福庆有时将儿子运水带来帮忙,并与鲁迅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四):

  尊敬的各位旅客大家好,很高兴在那里和大家相识,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蒋,大家能够叫我小蒋,或蒋导。

  我们即将要游览的是鲁迅故里,鲁迅故里原为周家新台门的一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学习。生活的地方。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鲁迅在周家新台门内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给人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踪迹。期望在我的陪同下,大家能够开心的游玩鲁迅故里。我们先去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的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那里求学。看!鲁迅的座位,在书房东北角,一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据说,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先生的批评,就在书桌的右上角刻了一个“早”,以此为戒,从此鲁迅再也没有迟到。你们看到了书桌上的“早”字了吗。

  我们此刻要去百草园。百草园在鲁迅故居的后面,占地面积近2000平米,原先是新台门周姓十来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子,平时种一些瓜果蔬菜,秋后用来晒谷。你们相信吗?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他常来那里玩耍嬉戏。

  那里是咸亨酒店。咸亨酒店在市区鲁迅路秋官第,临街朝南。四柱似竹,塔体中空,朝西面有黑底,上书“咸亨酒店”四个金字。

  鲁迅故居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请你细细游览吧!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五):

  鲁迅故里主要由三味书屋、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和百草园组成的,我们先来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在那里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的课桌上,还能够看到一个“早”字,这是先生小时候为了提醒自我上学不迟到刻下的。

  那里还有一个后院,书院课程枯燥乏味,当先生讲得入神时,学生们就会偷偷到那里玩。走完三味书屋,我们就来到鲁迅故居,故居里有起居室、闺房卧室、少爷室等鲁迅以及他的家人的住所,这是先生小时候住的地方。游好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便会展此刻我的面前,那里有鲁迅先生一生的纪录和保留下来的书,还有鲁迅先生的雕像。

  鲁迅纪念馆有二层,大家如果有兴趣能够去参观一下。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玩的地方,里面有一棵大树,小时候的鲁迅会在树下和小伙伴嬉戏,晚上在大树下乘凉……,著名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写得就是那里的事情。。鲁迅故里已经游完了,一天也结束了。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六):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享年56岁。

  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光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这天我们要踏着这位伟人的足迹,寻访他的故园。

  此刻我们来到鲁迅先生的出生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周家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座屋宇连同后面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这天我们能有幸看到这原汁原味的鲁迅故居。

  这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原系周家新台门的边门,是鲁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这间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鲁迅家当年用来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明白,绍兴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备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两支高大的橹是大船上所用,而那两支小的是乌篷船上用的桨。轿子是陆上交通工具,其中轿杠系鲁迅家原物。

  从右侧门进去,穿过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绍兴俗称天井,那里原先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鲁迅小时候夏天经常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他的继祖母蒋氏则摇着芭蕉扇一边打扇,一边给小鲁迅猜谜,讲“猫是老虎的师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鲁迅从小就受到民间文学的熏陶,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带给了丰富的素材。之后,他在《狗·猫·鼠》、《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动的回忆。

  穿过桂花明堂,便来到鲁迅的卧室。1909年夏,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后,从杭州回到故乡,先后在绍兴府中学堂和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担任教职。这间卧室是当时他在绍任教期间的卧室兼书房。鲁迅常常在那里备课、写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就在那里写成。卧室里陈列着的铁梨木床是当年的原物。

  穿过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两楼两底。拾阶而上,东首前半间是当年鲁迅家吃饭、会客的主要活动场所,绍兴俗称“小堂前”。鲁迅在绍任教时期,经常在那里接待来访的朋友和学生。客厅的右上角那张皮躺椅是鲁迅父亲用过的。当年鲁迅祖父周福清科场舞弊案发后,鲁迅的父亲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欢,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缠身后被庸医所误,年仅36岁就去世。从此鲁迅家也就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家庭变故,少年鲁迅饱受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丑恶,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走上了寻求真理的道路。

  与客厅一板之隔是鲁迅母亲的房间。南边那张八脚大床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睡过的原物。东边这张小床是当年鲁迅的弟弟周建人睡过的床。靠窗桌子上陈列着的是鲁迅母亲做针线活用的物品。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乡下安桥头人,性格和善而坚毅,以自修到达能够看书的文化水平。鲁迅对他的母亲很佩服,以前说过:“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鲁瑞确实是一个很不平凡的母亲,她培养的三个儿子被现代文坛称为“周氏三杰”。

  小堂前的西边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卧室。这位继祖母性情开朗,讲话幽默风趣,经常给侄孙辈讲故事、猜谜语,鲁迅对这位继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与鲁瑞卧室相隔一天井,就是鲁迅家烧菜做饭的灶间,也就是厨房。在厨房正前方的这座绍兴旧时大户人家所用的“三眼大灶”,是根据当事人回忆复原的,灶壁上绘有祈福避邪的图画和文字。北面墙上的菜罩是当年鲁迅家的“忙月”章福庆亲手制作的原物。章福庆有时将儿子运水带来帮忙,并与鲁迅结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鲁迅和运水第一次见面就在这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就是这个运水让鲁迅认识了一个在书本上见不到的陌生世界。1921年,鲁迅在创作小说《故乡》时,把运水作为模特儿,塑造了“闰土”这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后面这三间是鲁迅家存放稻谷、农具的地方,右边这间是章福庆的住所,中间是通向百草园的过道。

  各位来宾,此刻我们看到这个园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园”,百草园的名称虽雅,但其实是一个普通的菜园,是当时新台门内十几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荒芜的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稻谷。童年鲁迅经常和小伙伴们在百草园内嬉戏玩耍,夏天在树荫下乘凉,秋天在泥墙根一带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鸟。对于百草园,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十分形象生动的描述。文中他无限深情地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趣味。”此刻我们所看到的百草园就是鲁迅当年笔下的景致。鲁迅12岁时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不得不与他的蟋蟀们、覆盆子和木莲们告别,去全城最严厉的私塾读书。下方让我们告别那里的一切,跟随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都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何为“三味”,根据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回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中醯醢是调味品。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一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

  当时私塾的教学,老师是坐在中间的这张方桌边上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来宾歇坐。学生的课桌是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参差不一。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我们此刻还能够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那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我,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我今后不可再迟到。

  三味书屋的老师名叫寿镜吾,这是他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对鲁迅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子,园内种有两株桂花和一株腊梅,当年鲁迅和小伙伴常在这一方小天地里玩抓蟋蟀、找脱壳的蝉蜕,看蚂蚁背苍蝇等游戏。

  请来宾们随我穿过马路。此刻大家看到的这组颇具规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我们这天要参观的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台门建筑群,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周氏第八代世祖周绍鹏因家业发展的需要,举家迁址于覆盆桥,营造这座台门大院,成为颇具规模的封建士大夫住宅。鲁迅祖居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台门主体建筑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东首有坐东朝西的厢楼九间,西首有坐西朝东的厢楼七间,堂屋之间均有明堂和廊屋贯通。现由“鲁迅祖居复原陈列”和“绍兴民俗陈列”两部分组成。此刻请各位先随我参观“鲁迅祖居复原陈列”。

  这沿街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仪门。头门就是这六扇黑漆竹丝大门,俗称“竹丝台门”。之后便是仪门,左右各有耳房,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书着“翰林”两个字,左右还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下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这位钦点翰林的周福清便是鲁迅的祖父。这对周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因而在周氏聚族的三个台门斗里都挂起完全相同的“翰林”匾。第二进为厅堂,绍兴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举行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的公共活动场所。大厅是三开间的一个通间,正中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白底黑字的“德寿堂”大匾,这是周氏老台门的堂名。大厅两旁的左右柱子上有一抱对: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大厅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进,俗称“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之用,原堂前正中上方有神龛,存放周氏历代祖先牌位。香火堂左右各有一间,左边为客厅、餐室,右边为佛堂、客房。香火堂北面再隔一个方形的石板天井是第四进。俗称“座楼”,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区。座楼中间一问小堂前一般作为平时会客、祭祖用。

  各位来宾,我们已参观完整个中轴线部分,此刻请大家参观西侧厢。西侧厢自南而北依次是厨房和佣人房间。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齐参观东侧厢。东厢花厅是大书房,是台门子弟启蒙读书的地方。其陈列与三味书屋不一样。书房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志伊学颜”匾额,“伊”指以才著称的商汤宰相伊尹,“颜”指以德著称的孔子弟子颜回。这是教育台门弟子要立志高远,学习认真。墙上挂有一盏灯笼,灯笼上有“文星高照”四个字,灯笼外倒挂着一株葱,灯笼里点一支状元蜡烛,以示弟子聪明之意。

  周家老台门是周氏的祖宅,所以当时周氏有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都在老台门的大厅举行,鲁迅在绍兴时期,遇到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鲁迅最后一次到老台门是1919年举家北迁之时。“鲁迅祖居复原陈列”的参观到此结束。

  下方去参观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陈列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门楣上方“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为郭沫若所题。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座汉白玉鲁迅胸像。序厅左右墙上各挂有鲁迅手迹。我们的参观是从左边开始。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鲁迅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状况;第二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在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与用心投身反清革命斗争的事迹;第三部分是辛亥革命后,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继续探索革命的新路,最后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第四部分是鲁迅在上海辉煌的十年;第五部分介绍了鲁迅逝世后,人们用各种不一样的方式纪念他、学习他。

  各位来宾,绍兴还有许多与鲁迅有关的人文景观,离鲁迅故居不远有一家因鲁迅的名篇《孔乙己》而名扬四海的百年老店——咸亨酒店,各位如有兴趣不妨去“拜访”一下孔乙己,品一品绍兴酒,嚼一嚼茴香豆,领略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

  参观到此结束,多谢大家。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七):

  大家好!欢迎你们到绍兴鲁迅故里来游玩,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能够称我阮导或者称我涛涛,十分高兴

  能为大家服务,期望我们能够交成朋友,我先带你们去鲁迅故里的景点。

  鲁迅故里为于绍兴市区都昌坊口,它后通咸欢河,鲁迅故里坐北朝南!!

  走近鲁迅故里,踩着石板路,看着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和雕花的古木窗,大家就会问这房子有多少年代。这鲁迅故里是周家祖上的台门,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是周家的祖上,他们从湖南搬到绍兴来的,他们保存完好无损。它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清代建筑之一。沿着石板路,看到以前的书房、天井、古井、灶间,都显得十分古朴,大家会感到自我也在鲁迅那时候。沿着长廊,向后走去,豁然开朗,看到一个很大的院子,那就是鲁迅小时候玩耍的地方———百草园。虽然那里没有奇花异草,但是它是鲁迅小时候童年的乐园。

  这就是鲁迅故里大致的景观,他的古朴、典雅、文化气息,吸引着中外游客。

  鲁迅故里读后感(六)

  各位游客好!这天我以小导游的身份,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故里,请大家保管好自我的财物。跟着我一齐走进绍兴吧——

  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古到今,人杰地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原名周树人,此刻我们就来参观下原汁原味的鲁迅故里,主要包括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鲁迅出生的地方,两扇黑油油的石库台门里,所有房屋结构保存完好,青砖黑瓦,大都是砖木砌成的,从大厅、书房、藏书室、卧室、客房直到厨房,能够看出鲁迅家原先是个书香门弟的大户人家。跨出周家老台门,我们来参观下鲁迅纪念馆,那里详细介绍了鲁迅坎坷的人生和他发表的名著,他写的文章好处深刻,书法优美,图文并茂。一件件一篇篇,让我们为他的一生感慨,更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而感动。之后,我们来畅游一下鲁迅的童年乐园——百草园。精致的篱笆把园子围了一圈,除了那棵显眼的参天大树,其它植物花草依旧葱郁一片,角落里还有那道泥巴墙,我们似乎还能在这个角落里找寻到鲁迅的童年身影。

  最后,我们一齐去看看鲁迅成长的摇篮吧——三味书屋。那里发生过一个小故事:孝顺的鲁迅因为照顾生病的爹爹,上学迟到被先生责骂,于是,下定决心在椅子上刻下一个“早”字,时刻提醒自我不要再迟到。正是因为鲁迅有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才成就了之后伟大的革命事业。

  我很高兴为大家导游绍兴鲁迅故里,期望你们把绍兴的文化和土特产带给你们的朋友,欢迎下次再来绍兴,多谢大家的观赏!

  绍兴鲁迅故居导游词(八):

  鲁迅故居出来,东行数百步,往南走过一座石板桥,从一扇黑漆竹丝门进去,就到了鲁迅少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东朝西,原是寿家书房,鲁迅12岁开始到这儿读书,五年多的学习生涯,使他受益匪浅,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矗。

  书屋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的匾额,两边柱子上有一副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都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写。何为“三味”,根据寿镜吾先生的儿子回忆:“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其中醯醢是调味品。匾额下挂着一幅《松鹿图》,学生每一天上学要先对着匾和图行礼,然后才开始读书。liuxue86。

  当时私塾的教学,老师是坐在中间的这张方桌边上的高背椅子上,两旁的椅子则是供来宾歇坐。学生的课桌是自备的,所以看上去参差不一。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这张硬木书桌和椅子是当年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我们此刻还能够看到当年鲁迅在桌子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关于这个“早”字,那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鲁迅因家中有事,上学迟到了,受到先生的严厉批评,他为了提醒自我,就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勉励和告诫自我今后不可再迟到。

  三味书屋的老师名叫寿镜吾,这是他的画像。鲁迅评价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寿老先生品行端正,性格耿直,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对鲁迅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子,园内种有两株桂花和一株腊梅,当年鲁迅和小伙伴常在这一方小天地里玩抓蟋蟀、找脱壳的蝉蜕,看蚂蚁背苍蝇等游戏。

  请来宾们随我穿过马路。此刻大家看到的这组颇具规模的清代建筑群就是我们这天要参观的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台门建筑群,是鲁迅祖辈世居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年),周氏第八代世祖周绍鹏因家业发展的需要,举家迁址于覆盆桥,营造这座台门大院,成为颇具规模的封建士大夫住宅。鲁迅祖居坐北朝南,青瓦粉墙,砖木结构。台门主体建筑有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东首有坐东朝西的厢楼九间,西首有坐西朝东的厢楼七间,堂屋之间均有明堂和廊屋贯通。现由“鲁迅祖居复原陈列”和“绍兴民俗陈列”两部分组成。此刻请各位先随我参观“鲁迅祖居复原陈列”。

  这沿街第一进俗称“台门斗”,建有头门、仪门。头门就是这六扇黑漆竹丝大门,俗称“竹丝台门”,

  之后便是仪门,左右各有耳房,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自右而左书着“翰林”两个字,左右还有泥金小楷的上下款,上款:“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下款:“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这位钦点翰林的周福清便是鲁迅的祖父。这对周氏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因而在周氏聚族的三个台门斗里都挂起完全相同的“翰林”匾。第二进为厅堂,绍兴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举行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的公共活动场所。大厅是三开间的一个通间,正中上方挂着一块长方形白底黑字的“德寿堂”大匾,这是周氏老台门的堂名。大厅两旁的左右柱子上有一抱对: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大厅北面隔一天井是第三进,俗称“香火堂前”。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之用,原堂前正中上方有神龛,存放周氏历代祖先牌位。香火堂左右各有一间,左边为客厅、餐室,右边为佛堂、客房。香火堂北面再隔一个方形的石板天井是第四进。俗称“座楼”,是周家的主要生活住宅区。座楼中间一问小堂前一般作为平时会客、祭祖用。

  各位来宾,我们已参观完整个中轴线部分,此刻请大家参观西侧厢。西侧厢自南而北依次是厨房和佣人房间。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齐参观东侧厢。东厢花厅是大书房,是台门子弟启蒙读书的地方。其陈列与三味书屋不一样。书房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志伊学颜”匾额,“伊”指以才著称的商汤宰相伊尹,“颜”指以德著称的孔子弟-子颜回。这是教育台门弟-子要立志高远,学习认真。墙上挂有一盏灯笼,灯笼上有“文星高照”四个字,灯笼外倒挂着一株葱,灯笼里点一支状元蜡烛,以示弟-子聪明之意。

  周家老台门是周氏的祖宅,所以当时周氏有重大喜庆活动和祭祖都在老台门的大厅举行,鲁迅在绍兴时期,遇到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鲁迅最后一次到老台门是1919年举家北迁之时。“鲁迅祖居复原陈列”的参观到此结束。

  下方去参观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陈列厅是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门楣上方“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为郭沫若所题。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座汉白玉鲁迅胸像。序厅左右墙上各挂有鲁迅手迹。我们的参观是从左边开始。整个陈列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主线,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鲁迅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状况;第二部分是鲁迅青少年时代在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与用心投身反清革命斗争的事迹;第三部分是辛亥革命后,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继续探索革命的新路,最后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第四部分是鲁迅在上海辉煌的十年;第五部分介绍了鲁迅逝世后,人们用各种不一样的方式纪念他、学习他。


布鲁克林,我来了

  今年夏天布鲁克林篮网用一纸3年3600万的合同把林书豪带回纽约。

  过去的一个赛季,夏洛克黄蜂以东部第六的身份进入季后赛,常规赛出色的发挥,夏洛克黄蜂被称为”穷人版”勇士,里面离不开最佳第六人林书豪,无论是出任首发还是替补能给这支球队带来活力,而到了季后赛,林书豪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首轮与热火拼到抢七,结束了近几年最为出色的赛季。

  在去年夏天的自由市场,林书豪与黄蜂签订一份两年460万的合同,第二年为球员选项。在现在看来,简直是白菜价。而林书豪用这一年出色的表现,来证明他不仅仅是个替补,也值得更大的合同。今年夏天工资帽大涨,他选择了跳出合同成为了自由球员。我一直都觉得书豪会留在黄蜂,毕竟书豪他多次表示在黄蜂打球是他打职业篮球以来真正去享受篮球,第一次在其中感受到快乐。的确在黄蜂的这一年他确实过得很开心。同时书豪也表达他想长留黄蜂的想法。但是篮网给了书豪无法拒绝的条件,一份黄蜂无法提供的合同,一个球队领袖的位置,一个信任自己的团队,所以最后选择篮网也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

  上赛季的篮网仅21胜61负,名副其实的东部副班长。赛季刚结束,篮网官方宣布阿特金森成为了新任主帅。48岁的肯尼-阿特金森曾经在火箭队和尼克斯队担任过球员发展教练的职务。他也是被很多NBA球队高层认为是最应该担任球队主帅的众助教之一。这位前老鹰首席助教在亚特兰大的工作结束后,走马上任,马上接手篮网这个烂摊子。“我完成了在亚特兰大的工作后,立刻来到了布鲁克林。”阿特金森在夏联的赛后采访表示说,“每个人都告诉我要休息,但我觉得我必须要尽快投入这项工作,因为它现在已经在我的日程上了。我很高兴我这么做了。”在前不久阿特金森刚刚确定教练组成员。全新教练组加上全新的阵容让我对新赛季的篮网多了份期待。而这一份期待大部分是来自于一个人,林书豪以3年3600万重回纽约,这也算是今夏篮网最成功的引援。在与林书豪签约前,篮网选择裁掉杰克。这也显示篮网将书豪作为他们重建的球队的核心的决心。书豪将会成为这支球队的首发控球后卫。林书豪也明白这点。“我们谈了很多关于球队文化的东西,还有建立起一种身份和工作态度的问题,”林书豪说,“我想在这方面帮到球队,这对球队来说在很多方面都是全新的开始,带来一个新的总经理和一个新的教练,我想成为这其中的一部分。”阿特金

  森在尼克斯担当助教的时候,和书豪的关系非常要好。林书豪表示:“我们的关系非常要好。回忆往昔时日,我们两个课时在训练场上一起度过了很多时光呢。”林书豪也坦言阿特金森教练是吸引自己加盟篮网队的原因:“这是一个真正可以让我展现自己的机会。而且,我也还可以为阿特金森教练效力,我知道他绝对信任我。”

  三年前的那次豪赌,篮网几乎赔上近几年所有的选秀权,这也使得这几年重建分外困难。今年的探花签也归属了绿凯。篮网想靠选秀重建基本是没什么戏了。重建能走的路或许也剩下交易和自由市场。在选秀夜,篮网交易走了赛迪斯-杨换来了20号签,选了来自密歇根大学的勒韦尔。而今年在自由市场除了林书豪,也没能捞到什么大鱼。展望一下新赛季的阵容,谈上有什么亮点,但也绝对值得期待,毫无疑问洛佩斯和林书豪将会成为球队内外核心。队内还有老将路易斯-斯科拉,格雷维斯-瓦斯奎兹,特雷沃-布克加上两个有潜质的年轻人朗戴-霍利斯-杰弗森和卡里斯-勒韦尔等人。我个人认为林书豪和洛佩斯能成为一对很不错的组合,双方能打挡拆,洛佩斯既能顺下得分,也能中距离还能传球。挡拆能够很大程度解放洛佩斯,减少不必要的单打。同时打挡拆正是林书豪的优势,早已在尼克斯时期,我们就知道,他很擅长去打挡拆,也很乐意去打。也许对于林书豪来说,篮网或许正是最适合他的地方。前几个赛季的他,在火箭有哈登;在湖人有科比;在黄蜂有沃克,球队绝对球权都不在他手上。也是这几个赛季的磨练,虽说现在的林书豪有球无球都能打,可以说去哪支球队,都能打上球,当上一个球队满分第六人。但是我更想看到豪哥作为一支球队

  的核心,一名首发控卫去打球。想必书豪也是这样想的,抓这次机会,也看看自己在这个位置能打成怎样。

  所以可以说现在的篮网的确是书豪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大的挑战。此番重回纽约意味着很多,即林疯狂后再次成为作为球队领袖核心。是能在纽约再次给我们带来惊喜,还是如美国社交平台下某些评论来的嘲讽一样呢?

  当书豪有球在手,谁知道他能打出什么表现呢。

  天知道。

  现在我是个有态度的篮网密。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一):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

  郑金玉,女,32岁,2001年参加工作。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凭着无私奉献、敬业创新的主人翁精神,精心管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埋头苦干,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爱岗敬业的奉献之歌。

  十三年的工作生涯使她由最初工作上的生涩学子成长为这天在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的职工,作为病案管理人,没有医生的妙手回春令人折服,也没有白衣天使的称谓令人向往,但是她愿终身在这平凡的岗位甘当默默奉献的工作者。每一天应对堆积成山的病案,她对经手的每一份病历都做到一丝不苟、严格把关,以确保每份带给出去的病案是安全的、正确的。以前有人问她:“天天应对这样重复的工作,你烦不烦?”她摇摇头,心中不但从未有过丝毫厌倦反而深深的爱上了这份工作,病案就是她心中的一个宝。

  十三年来她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吃苦耐劳,每一天坚持提前半小时上班,到科室做好当天准备工作,中午常常是饿着肚子加班一个多小时才回家,不知多少个深夜病人急需病历资料她都是毫无怨言地赶往医院。还记得一个冬天的夜晚她接到医院电话通知说病人要复印所有病历资料,她身边躺着正在发烧的女儿,她片刻没有犹豫告别孩子,便急忙赶往医院。她得知患者对住院病历存有疑义,有要抢病历的嫌疑。遇此状况,越是解释不能复印的资料他就对我们的病历越发怀疑,执意要全部复印(百分范文大全100xz)。她便紧紧握住了手中的病历,以平和的口气说,“大哥你放心我给你复印的资料无论你是就诊还是保险还是鉴定都不会缺,你去问如果还缺什么资料的话,你回来我必须给您印或者我印后给您送过去……”当她回到家看到女儿在沙发上已经睡着了,衣架摆在孩子身旁,她把孩子轻轻唤起,孩子说:“我把妈妈的衣服挂在衣架就像妈妈陪着我一样。”顿时疼惜的泪水夺眶而出,对于女儿她愧疚很多,但是她无怨无悔,她愿意把她的青春奉献给她热爱的岗位。

  记忆犹新的有一位妈妈来为孩子前往医院提取病历,看到那双忧郁又不知所措的眼神,在与之慢慢的交谈中,得知她的孩子患有心理障碍,她便向其咨询一位心理老师,使她的孩子找回了往日的健康。之后那位妈妈来过直说“你们医院的人真好,非亲非故也上心帮忙”。再简单但是的一句话印证了她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病案管理人员她的心中时刻牢记,务必坚定病案工作的原则性和政策性,应对那些托亲戚朋友走关系说人情想改动病案记录、复印病案的,时刻持续清醒的头脑,“态度上谦让,原则上不让。”在工作上经得住人事世故的考验,将服务组织,服务病人作为内心最大的追求与幸福,做一个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的病案管理员。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二):

  爱岗敬业模范先进事迹

  **在农业战线工作了30年,他坚持深入“三农”第一线调查研究,推广实用农业技术,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必须的贡献,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痴情三农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是个“痴人”。无论外出开会还是下乡,都带着笔记本,遇到什么农情事情都汇集下来。遇上什么事情及时解决。一次下乡经过**镇南,发现路边生长着外来生物黄顶菊,他赶紧让司机停车下车查看,仔细观察,确定是黄顶菊后,赶紧到镇政府通报状况,赶紧组织人员铲除,及时控制了有害物中的蔓延。他将自己的手机电话开通成农情电话,群众有疑难问题电话解答,理解群众电话咨询XX余次,手机成了农技110。棉花生长期间,西木左村的干部群众需要棉花管理新技术,群众白天各忙各的,他决定夜晚给群众培训,虽然正值星期天,他还是及时满足了群众的需求。那天从晚8点一向讲到10点半,听讲的群众达300多人。XX年4月初,一场倒春寒袭击了我市的大部分麦田,不少村的群众打电话询问受灾原因和补救措施,经过现场观察,确定了低温是造成小麦干尖,黄苗的主要原因,他及时提出了补救措施,打印了上万份技术资料,发放到广大群众手中,保证了小麦丰产丰收。2011年7月傍晚,一场冰雹袭击了**乡的几个村庄,接到消息后,就和市乡干部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受灾村庄,查看受灾现场,分析灾情,现场对100多名群众讲解了棉花、花生等作物的灾后管理措施,稳定了民心,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几年来,**每年下乡时间达200天以上,室内培训40多次,现场培训30多次,直接培训群众8000多人次,足迹遍及400多村,被称为**农情活地图,两次被评为**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XX年被评为**市专家服务明星,XX年被全国计生协会评为全国计生协会先进志愿者,XX年评为**市科技拨尖人才。

  二、开拓创新,用心探索农技推广的新途径

  应对近几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断减少,而农民群众对农业科学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形势,**用心探索新的农业技术推广新途径,一是与种子经营部门共同进行技术培训,透过田间调查,试验示范,分析比较,确定适合我市种植推广的新品种,新措施。近年来,先后筛选出了小麦品种良星99,石麦12、14、15,观35,师栾02-1,玉米品种有先玉335,中科11,浚单20,棉花品种希普1号,希曾802和杂交棉98-1等一批新品种,对提高我市农业产量起到了巨大作用。

  用心开展科技攻关,为社会创造财富。在大冯营付家庄和太古庄高赵圈村,主持“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市小麦、玉米两熟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技术工作,推广配方施肥,科学管理。其中生物防制玉米钻心虫,田间放赤眼蜂,节约了成本,减少了污染,减轻了危害。经**省专家组鉴定,高赵圈村3000亩小麦、玉米两季亩产突破1000公斤,小麦最高单产610公斤,玉米最高单产700公斤。根据雨水多的状况,提出提前预防玉米褐斑病,在褐斑病大发生的年份,控制了病害发生。经专家委员会评审,该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三、淡泊名利,恪守职业道德

  三十年的工作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广大公认的“农业专家”,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疑难问题他从不推辞,有求必答,而对一些许以丰厚报酬的农资销售商的推销请求,他却从不应承。2011年在得朝村培训后,为免受假农药之苦,老百姓请他帮忙选购农药,他爽快答应,在农资市场走了七八家,帮农民买到了称心的农药。

  **累计推广优质小麦、玉米245万亩,直接增收17亿多元,节支5418万元,XX年推广两晚节水增产技术50多万亩,直接增收5000多万元,节支XX多万元,同时与省内外12家科研单位有直接联系,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水平打下了基础。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三):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坚守寂寞,不言艰辛,不表成绩,扬扬头,他总是走在最前列,用一串串枯燥的数字演奏了一篇篇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华章,这,就是湖北省咸丰县审计局的唐宇同志。今年37岁的唐宇,工龄16年,但在审计战线上的工作时间却只有整整的1年,今年刚在审计岗位上"转正"的他可算是"审计新兵",但就是这样一位初来乍到的"审计新人",透过其刻苦努力的学习,严谨认真的工作,以一种常人无法比拟的探究精神快速成长为一名"审计老手",做出了骄人的战绩,深得领导和同事们赞赏。进入审计局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先后参与完成了6个审计项目,其中担任3个项目主审,查处违规使用财政资金3000多万元,追回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移送案件4起。

  勤学+巧干练就多面手

  唐宇爱学肯钻,踏实肯干,在他工作过的每一个单位都是出了名的,"不学就不学,一学就学透",他在这个"透"字可谓是肯下功夫。说他是"审计新人",但其工作经验可不"新",来审计局之前他在财政、乡镇、民政等部门工作过,当过会计,做过管理,坐过机关,下过乡镇,工作经验很丰富,可谓"多面手"。2008年他被恩施州民政局表彰为"周国知"式民政干部,2012年被省人社厅、省民政厅评为"全省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进入审计的大家庭,这种精神被他演绎得更是淋漓尽致,适应潜力强的他也在短短时间内完成了主角的转化,迅速成为"审计能手"。很多刚入职审计工作的人,都曾"烦恼",看别人忙得不可开交,自己却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可唐宇却不一样,他有自己的学习"绝招"。一问,向老同志、业务骨干发问,在看似平常的聊天过程中,他迅速掌握了审计程序、审计发文、OA资料上传、AO实施运用、档案整理等基本要素的操作要求,对审计工作的流程有了基本认识;二看,他在档案室借阅了近几年的优秀审计项目,对照审计准则的要求,看别人的档案是怎样审出来的,不懂的就记下来,在网上寻找答案或找时间向其他人请教;三究,为了能尽快掌握AO现场审计操作系统,在没有人现场指导的状况下,他赶早抓黑,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硬是把厚厚的一本《操作手册》全文精读,并能比较熟练的运用和操作,其熟练程度不亚于多年的"老审计"们,让他们佩服不已,刮目相看。

  还没有正式参加审计项目,他就被派到省审计厅参加为期3个月的中级计算机培训,在单位他是"年轻人",但到了那里,他却成了"老同志",应对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活力的面孔,他没有退却,不怕困难,沉下心来,从零学起,培训前线传来消息:他是班上学风最扎实的人之一,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赏。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让他对SQL数据库等审计方法的操作烂熟于心,加上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对如何开展计算机审计已是颇有心得。回到局里他勇敢承担起了全局财政联网动态监测的工作重担,开展财政联网动态监测是恩施州率先在全省开展的试点工作,他运用所学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用友G9管理系统的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对全县150多个单位的公务接待支出、财政资金大额使用等开展了计算机分析,提交的动态监测报告得到时任常务副县长杨局成同志的高度重视,利用他的分析数据和掌握的状况,对多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谈话问询。

  奇思+妙想乐在苦中享

  很多搞审计的人都说,审计的享受有很多种,在胜利提交了高质量的审计报告时,在攻克了一张张逻辑关系复杂的表时,在写出了一段段查出审计疑点的SQL语句时、在揪出了一个个隐藏的"大蛀虫"时……而这些喜悦,唐宇在短时间里都享受了,并乐于享受着。

  2013年全国政府性债务清理工作启动之时,唐宇正在来凤县开展全州经济开发区审计调查,他是主审,但在大局面前,务必服从,他果断带领审计小组的全体成员回来,投入于债务审计大潮之中。按照分工,他配合主审负责县直单位的债务核实,负责各组表的收集,参与最后报表的审定,大家称之"二当家"。在债务核实中,他既是"执行者",又是"指导员",他不仅仅独立完成了交通局、卫生系统等30几个较大债务规模单位的债务核实锁定工作,又在填表审表的阶段,负责指导各组,为各组提出的问题找根源求答案,个性是在校验工具下发之后,各种逻辑校验关系不对时出现的很多的问题,他都十分耐心地和大家一齐分析,查找原因,及时与上持续良好的沟通互动,有疑问及时询问,保证在最短时间解决处理,为全队持续整体一致的数据准确性,最先透过州局审验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好消息传来时,审计组一片欢呼,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群情昂然的大伙儿,一脸淡定的微笑,让人回味。

  在他担任主审的几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带着审计组,白天要协调抓工作进度,亲自核查问题,采集数据,晚上他要汇总其他成员审计状况,还要加班加点对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审计疑点,第二天好安排审计组去核实和调查。经常一干就是深夜,即使睡得再晚,第二天最早起来的还是他,他的亲率行为,让同行的同事们深感"压力",大家自觉抓紧手上的工作,每一天没有忙完的事总要挤时间把他做好,按时交到他手上。在乡镇开展经济职责审计时,每一天下午,他总会在吃过晚餐后,去新修的街上走走看看,起初大家以为他只是锻炼锻炼一下身体,也没怎样在意,可就在他的走走看看中,查出了问题,该乡的集镇亮化工程中,76盏路灯实际只装了61盏,多计工程款8万多元!谈到这个话题时,他还是一脸淡定的微笑,只要多思考,就会有发现。他说:"我们成长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文化不断进步的新时代,因此,我们在审计工作中不能固守于过去的一些模式和方法,要不断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经他审计的项目,移送案件线索4起,涉案人员5人。

  严谨+风趣传播正能量

  在被审计单位的眼里,唐宇是严谨的,他总是"循规蹈矩"、不苟言笑,让人不觉亲近。是的,他在审计执法中,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审计,从不拿原则作交易。在他参与的各个审计项目中,他与审计组人员一道,坚持原则,严肃认真地揭露被审计单位在执行财经纪律存在的问题,并依法提出纠正和处理意见,对被审计单位的吃请,做细致的解释工作,婉言谢绝。

  在同事们的眼里,唐宇是风趣的,他性格开朗豁达,办公室里总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在枯燥严肃的审计工作中也俨然能给大家带来这一天的简单愉悦的好情绪。工作的特殊性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各个行业的审计项目,遇到各种各样的审计难题,使用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他总能够在每一个项目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方法并与大家分享讨论,促进大家共同进步。唐宇是个乐天派,兴趣广泛,和他聊天,不论什么话题他总能娓娓道来,每逢社区或系统组织文体娱乐活动、公益活动,他也是最用心的参与者,每年两次无偿献血他雷打不动,同事们都说,和唐宇一齐工作是一种享受,从他身上总能学到些什么,他还不是党员,但他的人格魅力,散发出一种让人亲近,促人进步的正能量!他是许许多多审计人中最平凡的一员,每一天干着每个审计人最平常的事,但就是这份深藏于"群众的奉献"中的平凡的美丽,焕发着耀眼的光芒,影射出我们审计人最不平凡的光彩!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四):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

  刘令碧同志,女,1984年10月生,中共党员,本科文化,2009年10月参加工作,现为镇远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负责人,负责办公室工作。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立足本职,尽职尽责,敬业爱岗,务实求新,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认可和肯定。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在政治理论上,用心参加局每周一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会议,学习中央、省、州、县文件精神和党代会精神,学习国发2号文件精神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在业务上,虚心请教,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际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潜力,自觉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精神上来。

  二、放眼长远、严于律己,强化忧患意识和防腐潜力

  反对腐败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负责办公室工作的工作人员,从点滴细小之处严格要求自己,牢记“两个务必”踏实工作。

  作为办公室负责人,该同志带头做好廉洁的表率,时时告诫自己,必须要洁身自好,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在招待来客,后勤管理方面,勤俭节约,决不充大,要面子,耍风光。对自己的行为,严格按照廉洁自律的相关准则要求自己,坚决做到廉不言贪,勤不言苦,静以养身,俭以修德。

  三、强化服务,提高效率,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繁多复杂,需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职责感开展工作。负责办公室工作一年多来,该同志扎实工作,认真抓好办公室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得到了全局领导干部职工的充分肯定。在办公室人员少的状况下,她能做到合理安排,充分调动全室人员的工作用心性,在搞好服务,参与政务,完成任务,办好杂务方面做了超多的工作,保证了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一是处理好来文来电和全局工作任务的督促检查、公文上报和下发工作,工作忙时,主动加班加点按时完成上级部门和领导交办的事务;按上级督查部门的要求,对安排的工作进行用心协调,确保检查完成;二是配合分管领导完成州、县下达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三是加强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加强车辆管理,对局公务用车进行合理协调使用,确保机关工作正常运转;四是组织好各类会议。组织或参与组织全局各类会议,草拟各类会议材料。为合理安排部署全年城乡建设工作,带给了保障;五是做好接待工作。协助领导完成对上级单位的监督检查和兄弟单位的参观学习,认真做好日常接待工作。六是用心参与各类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对宣传活动进行安排,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

  该同志2011和2012年被本局评为先进个人,2012年和2013年年度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五):

  踏踏实实干工作

  爱岗敬业做表率

  ——徐志辉先进事迹材料

  徐志辉,男,1980年出生,现年32岁,高中文化程度。2009年加盟平顶山易成新材料碳化硅公司。虽然来公司的时间不算很长,但他在一线的岗位上勤奋好学,扎实工作,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踏踏实实,勤

  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的一贯表现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感染了大家,值得我们去学习。

  2009年12月,徐志辉来到公司上班。当时他被分配到微粉一厂实科发水洗车间学习分级机的操作。车间特殊的工作,特殊的工作环境出乎了他的想象。车间的粉尘飘得到处都是,虽然带着厚厚的口罩,但粉尘还是无孔不入,难免还是要被吸进鼻子里。而且工作不仅仅仅是脏,劳动强度还很大。当时和徐志辉一同来到公司上班的100多个人,没有几天,就受不了几乎走光,只剩下了徐志辉等十几个人。但徐志辉总想,做人一地肝胆,做人何惧艰险。男子汉大丈夫要成就一番事业,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不就是环境脏一点,工作累一点吗?怕苦怕累,又能做成什么事呢?每每想到此处,他就咬牙坚持下来,立志把本职工作做好。

  分级机的安装、操作、和保养但是个技术活。不但需要全面掌握分级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提高操作水平,在具体操作中还要留意翼翼,防止意外事情的出现。徐志辉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业余时间也努力钻研分级机的知识和操作技巧。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坚持分级机的专业技术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很快学会了分级机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能够得心应手的操作机器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接到一个任务,徐志辉都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力图把自己的工作做实,做细,做扎实,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每一个任务,生产出了合格的产品,同时做到不出现安全问题,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正是徐志辉对事业无限热爱,舍得付出的精神,对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品质激励着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极强的职责心,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司交给他的每一项工作中,力争自己的表现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为公司的发展和壮大奉献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2011年6月,徐志辉被调到三厂分级机班组工作,由于三厂是新建的厂,徐志辉抱着哪里需要那里去,尽心尽力为公司的思想,服从领导安排,全身心投入新的工作。在三厂,能够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吉春年主任的正确领导下,徐志辉和大家一齐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用心想方设法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圆满完成了公司交给我们的所有订单。因公司需要,徐志辉在2011年11月又调回到微粉一厂粉碎车间分级机班组工作。应对新的环境,应对新的挑战,他豪情满怀,斗志昂扬,立志把工作一如既往的做好。

  把简单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虽然徐志辉还不是共产党员,但他却拿出了应对困难麻烦,知难而进,用心进取,勇往直前的风范和作风。徐志辉用自己一贯的优异表现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所思所想。事实胜于雄辩,行动胜于语言。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业,有的只是一如既往,不计得失;有的只是冲锋在前,任劳任怨。朴实无华的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默默地为公司的事业发一份光,一份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青春无悔,奉献无悔。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六):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

  何昌淑,女,四川华蓥人,中共党员,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参加工作,现于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田坝子村小任教。

  1982年秋天,年仅18岁的何昌淑,怀着满腔的热情,走进大山,走进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李子垭村小任教。当时那里的办学条件极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环着高山,终年山风呼啸,周围杂草丛生,人烟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岖难行,从山上到山下的镇上,来回至少也要6个小时;教学环境简陋不堪:一间破房屋当教室,讲台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台子,黑板坑坑洼洼,早已泛白,加上几张缺胳膊少腿的桌凳,这便是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对刚步入教坛的何昌淑来说,除了要克服这些困难外,还要应对学生读书热情不高、学生家长不愿送孩子上学的现实。山里人不觉得教育很重要。他们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看着太阳出来,背着太阳下山,读书还不如挖山种地”,所以失学儿童很多。这样的条件,要留住教师,留住教师的心,谈何容易!来那里的老师总是来了即思走,难以安心,呆得最长的但是一年半载,短的只有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会换好几位老师。缺教师,工作任务当然就重,一个老师常常要教两三个班——复式教学。

  要教书,首先要有学生教。何老师将动员失学儿童复学作为自己的第一项任务,她走社串户,逐个宣传动员,尽管道理讲了一箩筐,山里人总是阴沉着脸不理不睬,何老师就软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村里老刘的女儿娇娇已经十岁了,早过了入学的年龄,但一向没有上学。何老师三番五次到她家里去动员,但老刘始终不松口。老刘那“女娃家上不上学无所谓”的观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穷了,负担娇娇上学的费用很困难,所以何老师总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几次都无功而返。一个星期天,何老师又翻过两座山梁,到老刘家去动员,老刘远远看到何老师来了,赶紧把门关上。何老师敲门很久,不见开门,干脆就在门口蹲了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门最后开了,何老师的诚心最后感动了老刘,答应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学校去。万事开头难,在何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陆续将学生送回到学校,空寂的山谷里又响起了久违的读书声。

  孩子们返校了,但实际困难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烂不堪,屋顶年久失修,睛天抬头透过破洞能够看见蓝天白云,雨天水珠穿过漏瓦洒向学生课桌,师生只好戴着斗笠上课。一个个斗笠,汇成了山村教育最独特的风景线,可这风景不但不能令人兴奋,却只有心酸!

  孩子们总不能一向这样上课吧?何老师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变这个情形。于是,她多方求援,找来材料,请来工匠,发动学生和家长充当帮手,自己也挽上袖子,与大家一齐动手修桌凳,上房补屋顶。一个星期后,桌凳修好了,屋顶漏洞补上了,操场平整了,孩子们最后能够正常上课了,何老师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却开心地笑了。

  李子垭村幅员面积广,学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读书,大都需要翻过一座座山岭,淌过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溪河。每当春夏时节,山洪咆哮,河水暴涨。学生的安全揪紧了何昌淑老师的心。每一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边,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背了这个社的学生,又步行很远去背那个社的,直到把所有学生都背过河,才安心上课。放学后,又将他们背过去。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有几次,她自己差点被急流冲走。但看到孩子们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她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一到冬季,漫天大雪,寒风凛冽,教室四壁透风,孩子们冻得直打哆嗦。何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元钱),买来比较厚的透明薄膜,将墙壁透风处一一钉上。课余,她组织孩子们从山里拾来干柴,上课前,让孩子们将柴禾烧一下,待浓烟过后,将火炭放进准备好的烂瓷盅里,吊在课桌下取暖。

  以前,李子垭村小没有寝室,没有办公室,更没有食堂。孩子们的家离学校远,为不耽误上课,只好将午饭带到学校吃,吃的是冷饭。何老师为了照顾孩子们,也将午饭带到到学校吃,并动手搭了一个简易灶台,从自家拿来一口锅,帮学生蒸饭,孩子们从此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饭。但是不久,新的困难又出现了,由于地质方面的原因,学校附近的饮用水源断了,何老师和学生们的生活用水务必到半山腰的一个积水潭去背,来回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因此,学生们每一天放学回家后,她还来不及休息,就又拖着疲惫的身子背着背蒌,把第二天用的水背到学校去。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干就是二十余年。

  何老师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亲生子女,甚至更好。学生病了不能来上课,她就在放学后去学生家中为他们补课,有时来回要一两个小时,回到家已经很晚了。李子垭村一社的孤儿王勇,父亲早逝,母亲难耐山里的贫穷与落后,远嫁他乡。孤苦无助的小王勇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家境十分贫寒,学费更不可能交得上,眼看就要失学。何老师拿出自己的工资悄悄替他交上。当时,她一个月的工资才几十元,不仅仅如此,何老师还常常帮他买学习用品,将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给他穿。1995年,在何老师的努力下和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怀、帮忙下,新学校建成了,何老师从半山腰的家搬到了学校住,从此,她负担起王勇每一天的午饭。何老师在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小王勇,使这个孤儿又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天真灿烂的笑容又浮此刻她的脸上。看到这些,她倍感欣慰。

  1990年的一天,班上学生向剑波放学回家,不慎摔倒在乱石堆里,下嘴唇被石头磕穿,血流不止。同行的学生都吓懵了,不知如何是好。何老师得知消息后,急忙赶到出事地点,用手帕替他捂住伤口。山上没有医生,她背上向剑波就往二十里外的镇卫生院跑。不知哪来的力气,身体瘦弱的何老师,背着体重好几十斤的学生,在崎岖的山路上奔跑了近两个小时,没歇一口气。由于抢救及时,向剑波同学不久就伤愈出院,回到了同学们中间。在何老师的教学生涯中,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何老师的家,在离学校五公里远的半山腰,丈夫体弱多病,幼子又需照顾。每一天,她沿着崎岖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家与学校间奔忙。每逢刮风下雨,山路泥泞不堪,上坡时,只能紧贴着岩壁,摸索着石头奋力向上爬;下坡时,只能屏住呼吸,紧抓着旁边的茅草往下梭,一不留意就有可能掉下山谷。为此,何老师常常手上流血,满身污泥。亲朋好友看她那样辛苦,纷纷劝她放下那份待遇并不丰厚的工作,但是,每次她都坚定地摇摇头。

  正当何昌淑的工作刚有起色时,厄运突降到她的身上。1989年3月,何老师的丈夫因病瘫痪,继而医治无效去世,留下一个刚满两岁的儿子和一个仅四个月大的女儿,而且,大儿子是个智力低下的哑巴。何老师强忍住内心极大的悲痛,匆匆办完丈夫丧事,拉着大儿子,背着女儿,匆忙赶回学校,又开始上课、批发作业、家访……

  为给丈夫治病和办丧事,她不仅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生活的重担,沉重地压在她瘦弱的肩上。既要上好课,又要操持家务,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还得抽时间去种地……她在教师——农民——母亲三种主角的不断转换中过了好几个月,何老师实在不能面面俱到,两全其美,她心力憔悴,精神感到快要崩溃了。好几次她动了动心,想走下山去,开始新的生活,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神,又一次次放下了这个念头。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给了何昌淑老师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坚定了她从教的信心和决心,她将小女儿托给年迈的母亲照顾,更加紧张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尽管工作繁忙,生活艰辛,但何老师从未放松过学习。她一方面超多涉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知识,另一方面,虚心向其他老师请教,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在教学中,她不断摸索,大胆创新,总结出一套富有山区特色、适合孩子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懂事了,行为习惯好了,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村民们十分高兴,纷纷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偏远贫穷的李子垭村适龄儿童入学率最后到达了100%。

  1998年,她考取了中师,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由一名民办教师转为了正式教师。毕业分配时,组织上思考到她的特殊困难,打算让她去条件较好的一所学校任教,但她却坚决地回到了李子垭村小,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山村教师这个岗位。

  应对工作的艰辛和家庭的不幸,何昌淑没有退缩,当面临更好的选取时,她坚守了自己的信念,毅然放下。30年来,何老师在空寂的大山里上上下下走过了6万多里。几分耕耘,几多收获:每年,她任教班的考试成绩总是在校区名列前茅;教过的上百名学生,或者走出去发展,或者留在那里创业,有的已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明星;还有几十名学生跨入了中学、大学的校门。提起何老师,她的学生都禁不住动容,有的甚至热泪盈眶,他们说何老师是他们见过的最有毅力,最有爱心和职责感的好老师,何老师的精神将使他们受益终身。何老师的付出,感动的不仅仅仅是学生和家长,也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肯定与好评,她先后荣获了华蓥市“优秀教师”、“先进班主任”、“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市民”、“广安市师德标兵”、“广安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情牵教育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12年她又被推荐评为“四川好人”……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七):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

  秦士刚现任代桥镇代西村党总支书记,他常说:我是村民选举上来的,村里大事小吏要管,村民有难我要帮,危险关键时刻我要上,空谈误事,实干兴农,近十年来,无论什么事,他都说到做到,决不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代桥镇代西村总人口5012人,总户数1248户,党员总数128人,辖16个自然村,31个村民组,下设三个支部。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秦士刚的带领下,两委班子团结务实、勤政为民,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保证了党的强农惠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增强村两委公仆意识和规矩意识,不断开拓进取,转变观念,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连续多年荣获代桥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第一名;代桥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代桥镇无信访先进单位;界首市“平安村”、界首市“五个好”村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村计划生育服务室被阜阳市评为“百佳村室”。

  一、利为民所谋

  代西村是代桥镇政府的所在地,五年前,是一个脏、乱、差的集镇,每逢阴雨天,真正称得上是一个“水泥地”的集镇,十六个村民组没有一条水泥路,严重滞约了代桥镇的经济发展,群众怨声载道。秦士刚任党总支书记后,他迅速摸清了当时村里的基本概状,决心改变集镇落后面貌,多方筹资100多万元,修建了近3千米的水泥路、柏油路、砸砖路和下水道,安装了路灯,大大改变代桥集的形象,促进了代桥镇经济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新集镇。代西村是原冯庄村和代西村合并而成,办公条件简陋,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村党总支筹措30余万元,新建了19间办公室,改善了办公条件。透过“一事一议”修建了通往自然村的砸砖路近3000米,下水道近17000米,打井100眼,修桥60座,建自来水厂一座,引进外资500万元,建循环水泥厂一个,迅速改变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和靠天吃饭的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情为民所系

  19年来,秦士刚始终把村民当成自己的衣食父母和贴心人,每年下来有2/3的时间处理村里和张家长、李永短等各种事务,多年来,处理事件有300人次,立卷100卷,代西小学一教师子女患白血病,带头捐款500元,代西村无论哪个自然村修路,他都捐上500元,这天的事绝不准推到明天,点点滴滴,他的所作所为,村民都看眼里,服在心里。

  三、权为民所用

  秦士刚常说,只要身正影直不怕说,不怕查,心正行稳不怕骂,在2007年一年一度的低保户评选工作中,村民代表、两委成员一致想把2人低保2人名额给他的大哥,他的大哥由于得了癌症,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他说大哥是我的直系亲戚,再困难,我们一家会想办法,不让人骂娘,名额让给更困难的户吧,此事在他的大哥心里一向留有阴影。

  四、以身作则,抓制度严管理

  在代西村每年年初,都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职责到人,事情分解到人,如每次计生、综治、正常会议,迟到十分钟,现场拿20元,无故缺席,拿50元,每年无故三次不到会,限期写出辞职报告,严格的制度,能出效益。在2012年工作中,秦士刚本人被评为“界首市先进个人”、“界首市综合工作先进村”、界首市“平安村”荣誉称号,界首市“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代桥镇各项工作的排头兵,代桥镇社会治安治理工作先进村,代桥镇无信访先进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

  五、抓好社会管理,营造和谐环境

  代西村是一个大村,方圆25公里,西临舒庄镇,南临临泉县,北临泉阳镇,交通方便,也带来了不少治安方面的隐患。基于这种状况,秦士刚在治安防范方面,常年不放松,村党总支围绕所辖区平安建立,深入基层,共发放宣传单近万份;每一天都有2人值班,每个自然村都有义务巡逻员,每夜村部都有2人以上值班站岗,自然村都有报警点,都安装了技防报警器。协助代桥派出所破获多起案件,受到上级部门的通报表彰,被界首市评为“平安建立先进村”。村总支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出现张家长李家短的事,村党总支、村委会都会及时调解处理,几年来,我村从未出现上访事件,被代桥镇党委政府评为“无信访村”。

  六、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代西村人多地少,村里没有一个规模企业,外出打工人员较多,为实现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村党总支利用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之际,召开座谈会,号召有必须经济潜力和技术条件的创业者在家乡办厂。返乡青年王义彬在代西张油坊投资500多万元兴办水泥加工厂,仅此一项新增就业人员100多人。另一村民在外经商多年,正在洽谈联营投资3000万元,兴办全国第二个大型植物胶厂。针对农业结构不优、农民增收无门的问题,村党总支书记秦士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忙养殖户董文启多方筹资,在原先的基础上,兴建了一个现代化养猪厂,年产值达90多万,在他的带动下,代西村新增了5个养殖大户,3个养鸡大户,3个种植大户,以点带面,代西村种养业空前发展。

  多年的磨练,淋雨水,操劳的他,与同龄人相比显得苍老了许多,但他始终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赢得广大干群的认可。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八):

  爱岗敬业模范事迹材料

  xx一个80后组工干部的代表,他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对材料句句斟酌,字字推敲;他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从未因家事请过一天假;他谦虚谨慎,公道正派,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组工的深刻内涵。

  敬业奉献,是他的组工情怀

  组织部门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往往一项工作没完成,第二项、第三项工作就接踵而至,于是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不管怎样辛苦,在他手上的工作都从没耽误过。为了较好的应对临时任务,他经常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主动加班加点,从未抱怨过。

  春节期间为摸准全县基层、基础工作的现状,他和同事连续奋战一周,起草调研材料,当家家户户团聚时,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倒头就睡,早已把过节忘在了脑后。妻子分娩,他在加班,医生说:“他是个不称职的丈夫、不合格的父亲”;家里装修房,他白天上班,晚上打扫家,邻居抱怨:“半夜吵得不让人休息”……逐渐地,家人由不解到无奈,由无奈到理解,直至此刻为了给他腾时间干工作,都习以为常的支持他。

  年初,xx接任研究室主任,应对工作任务量大、人手少的实际,他经常贪晚起早甚至通宵达旦地加班,从不叫苦叫累,始终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勤学肯干,展示了青春活力

  从事信息工作以来,他就把搞好宣传作为爱好。为了尽快进入主角,透过网上查资料、实践中积累摸索、向老同志虚心求教等方式,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潜力。短短三年他从一名帮忙干部,转变为业务骨干、科室主任;从进部之前的门外汉,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业务通”和“多面手”。

  不管写什么材料,要写就写精,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正是靠着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刻苦钻研、踏实肯干的热情,信息调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三年来,撰写信息200多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62篇,其中《中组部组工信息》采用4篇,省、市委组织部内刊采用35篇,23篇文稿在《中国组织人事报》、《河北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新闻网等报刊和网站刊发。8篇党建经验做法被省电台、市电视台报道。个性是中央创先争优简报刊发的《康保县建立“四个窗口”扎实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6篇信息受到县委书记批示。

  起草的文件、讲话等材料达60多万字,撰写的创先争优活动、党委换届工作等汇报材料多次受到中组部、省、市组织部领导的好评。用心参与了北京市大兴区流动党委组建、张家口市驻京流动党委赴康考察、庆祝建党90周年等多起大型活动的策划,个性是参与组织的“对标右玉建设坝上生态强县”专题活动,受到了省、市组织部领导的批示肯定。在村官联谊会筹备、村官刊物《青春印迹》创办、组织系统调研等工作中起到了骨干作用。

  严谨正派,是他的律己准则

  组织工作的程序就是原则,缺少哪一项程序,往往就容易在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在干部考察考核中,他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考核工作细则》的各项规定,不跑风漏气、不弄虚作假,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尊重,维护了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他始终牢记和模范践行公道正派的要求,严格执行组工干部“十个严禁”,把公道正派作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体现和落实在工作生活中。他始终以坚强的党性,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我为组织工作负责、奉献、争光的要求!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九):

  ***,虽已年过半百,精神却依然矍铄。作为共产党员,他能够说将自己毕生的力量献给了公路交通事业,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他以严肃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在财务工作岗位上,他三十年如一日,始终以认真踏实、敢于负责、坚持原则的职业准则守护着财务工作的净土,他因业务精练、不循私情而多次受到省公路局、天水公路总段的表彰和奖励,我们都习惯地称他为“财务权威”。即便是这样,XX同志也从没有放下过共产党员“永不言足”的追求。是的,在从事财务工作的三十年中,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世之举,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本色和忠贞为国家和单位管好财理好财,这就是XX同志真实的人生写照。

  “勤”字当头身先士卒

  要说XX勤业敬业,那还得从1994年说起。1994年7月间,甘肃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了,天北高速公路管理所相继成立,当时摆在领导面前的是,在没有现成管理经验和模式的条件下,如何管理好错综复杂的财务票务管理工作,这但是事关全局的大事。经总段领导再三酝酿斟酌,让XX同志担任天北高管所财务主管会计岂不是最适宜的人选?因为他不仅仅有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更有一颗勤业创业的进取心。随即将XX同志调入天北高速公路管理所,担负起财务管理工作。当时应对从属关系不清、上级财务部门不对口、财务账、票务账需要分设等诸多困难,在无先例可学、无制度可循的状况下,XX同志不等不靠,凭着几十年来的财务工作经验,凭着对财务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执着的追求,在人手紧、业务量大的状况下,身兼数职,带领财务、票务一班人,每日加班加点,忘我工作,最后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全所的财务、票务工作搞得井然有序,并总结出了一整套“班清日结、日清旬结”的贴合收费公路运作的管理模式,为全所收、管、养工作的正常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高度赞扬,同时也为全省收费公路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贡献。这天,在全省收费公路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中还

  有XX同志浓浓的一笔!

  “细”字当先精益求精

  在担任天北所财务主管会计以来,XX同志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大到会计法,小到行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他都能在具体业务核算过程中贯彻始终,把好审核关,杜绝各类差错。对稽核中发现的不真实、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和会计资料进行逐一规范完备,确保会计核算的严肃性和完整性。为此,他给自己定了会计把关“三步曲”,即坚持好“事前控制、事中把关、事后稽核”的核算要求。即便手头工作再忙,他也要用业余时间去完成。记得在2002年6月份,一名票据员休产假,临时抽调人员顶替工作,由于抽调人员工作粗心,致使上报给省局的通行费收入月报表数据打错了两位小数点,当时因他在外出差,没能把住审核关。回来后,细心的XX同志在日常稽核中发现了这一差错,并及时进行了纠正和补报,保证了上报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象这样类似的事情在日常稽核中都逃不脱XX的“火眼金睛”。这不正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吗?

  “严”字把关秉公办事

  作为主管会计的XX同志从建所至今,始终把严肃财经纪律和落实财经制度作为出发点,坚持按制度办事,该花的钱不折不扣,不该花的钱,他据理力争,坚决不花。个性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报销中,XX同志更是放但是一分一厘审核。作为主管会计,他手中掌握着必须的财权,在审核上他只要手稍稍一松,便能“为人一片”,可他从没有这样想过、更没有这样做过,他把群众的财物看得比自己的更珍贵。无论是职工还是领导,无论是群众还是个人,不管是大到几十万的工程,还是小到分厘间的纸张,只要经过他的手,谁也别想占公家一分钱便宜。我们也经常听到为一张发票字迹不清、一张差费报销单多贴了一张车票、一张收入日报表有涂改被退回,而报怨他太原则、太死板。可有谁能理解,这对于一名财务工作者来说是莫大的荣誉和肯定!为此,他也得罪了不少人,讥讽之语时有所闻,但他从未放在心上,而更坚定了他从细管理、从严审核的决心。就这样,他总是把“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调剂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总能保证单位预算的严肃执行。他因此也被誉为领导的理财助手、单位的理财专家、行业的理财标兵。

  “恒”字补课永攀高峰

  作为年过半百的XX同志,最让人敬佩的是他执着追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记得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制度初期,填制凭证、记帐、审核等一系列工作一下全由电脑来完成,这对习惯了人工核算的XX来说简直失(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去了左右手,无任何优势可言。而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他,应对困难,没有退却,也没有因年龄关系产生放下的念头,而是一头扎进电算会计的知识海洋里,从熟悉电脑键盘、练习打字、录入凭证、审核记帐到生成报表,一学就是一年半,直到把基本操作和理论搞懂后才歇了下来。在学习过程中,他还经常向年轻同志虚心请教有关的知识,我们经常被他的精神所感染,真不愧为新时期共产党员与时俱进、不懈学习的楷模。在新的形势下,XX同志并未满足于老经验和老方法,而是更加注重给自己“充电”,他个性推崇“学以致用”的观点,在他的人生轨迹中,处处遍布着对知识的渴求。在历次的财务软件升级工作中,他总是冲锋第一线,加班加点,以一个老财务工作者的精神启发着一代人,他因此也受到同行的尊重和称赞。为了及时适应新的会计核算要求,他经常带着问题和同志们一齐探讨,研究新状况,解决新问题。2001年12月,天谗公路通车收费,这对于XX来说又是一个挑战。由于天谗路实行联网收费,对会

  计核算和通行费收入清分都有新的要求,XX在人员配置不到位的状况下,带领财务票务一班人,一干又是两个月。他经常深入收费一线,探索票务管理的新模式,调研收入清分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从帐目设置、核算程序到规范管理他全程跟踪,没有丝毫懈怠和怨言。他经常勉励财务人员,教育年轻同志要树立“能者多劳”和“劳动是美德”的奉献精神。

  古语云:“老骥伏枥,壮心不已”。XX同志能够说已进入老骥的年龄,在他身后已留下了一串串足迹,虽说不上是闪光耀眼,但看得出他走得踏踏实实,无怨无悔。这天,他还是这样走着。尽管他已年近花甲,但他认为自己还年轻,仍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思想常新,永葆青春,为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这,就是一名共产党员的革命誓言。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十):

  一个80后组工干部的代表,他认真负责,爱岗敬业,对材料句句斟酌,字字推敲;他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从未因家事请过一天假;他谦虚谨慎,公道正派,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组工的深刻内涵。

  敬业奉献,是他的组工情怀

  组织部门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往往一项工作没完成,第二项、第三项工作就接踵而至,于是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不管怎样辛苦,在他手上的工作都从没耽误过。为了较好的应对临时任务,他经常利用休息日和节假日,主动加班加点,从未抱怨过。

  春节期间为摸准全县基层、基础工作的现状,他和同事连续奋战一周,起草调研材料,当家家户户团聚时,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中倒头就睡,早已把过节忘在了脑后。妻子分娩,他在加班,医生说:“他是个不称职的丈夫、不合格的父亲”;家里装修房,他白天上班,晚上打扫家,邻居抱怨:“半夜吵得不让人休息”……逐渐地,家人由不解到无奈,由无奈到理解,直至此刻为了给他腾时间干工作,都习以为常的支持他。

  年初,xx接任研究室主任,应对工作任务量大、人手少的实际,他经常贪晚起早甚至通宵达旦地加班,从不叫苦叫累,始终默默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较为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勤学肯干,展示了青春活力

  从事信息工作以来,他就把搞好宣传作为爱好。为了尽快进入主角,透过网上查资料、实践中积累摸索、向老同志虚心求教等方式,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工作潜力。短短三年他从一名帮忙干部,转变为业务骨干、科室主任;从进部之前的门外汉,成为了大家公认的“业务通”和“多面手”。

  不管写什么材料,要写就写精,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正是靠着这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刻苦钻研、踏实肯干的热情,信息调研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三年来,撰写信息200多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62篇,其中《中组部组工信息》采用4篇,省、市委组织部内刊采用35篇,23篇文稿在《中国组织人事报》、《河北共产党员》、共产党员新闻网等报刊和网站刊发。8篇党建经验做法被省电台、市电视台报道。个性是中央创先争优简报刊发的《康保县建立“四个窗口”扎实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等6篇信息受到县委书记批示。

  起草的文件、讲话等材料达60多万字,撰写的创先争优活动、党委换届工作等汇报材料多次受到中组部、省、市组织部领导的好评。用心参与了北京市大兴区流动党委组建、张家口市驻京流动党委赴康考察、庆祝建党90周年等多起大型活动的策划,个性是参与组织的“对标右玉建设坝上生态强县”专题活动,受到了省、市组织部领导的批示肯定。在村官联谊会筹备、村官刊物《青春印迹》创办、组织系统调研等工作中起到了骨干作用。

  严谨正派,是他的律己准则

  组织工作的程序就是原则,缺少哪一项程序,往往就容易在哪一个环节出问题。在干部考察考核中,他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考核工作细则》的各项规定,不跑风漏气、不弄虚作假,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尊重,维护了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他始终牢记和模范践行公道正派的要求,严格执行组工干部“十个严禁”,把公道正派作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体现和落实在工作生活中。他始终以坚强的党性,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我为组织工作负责、奉献、争光的要求!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十一):

  蒋晓波同志是灌阳县水车乡人民政府信访助理,1981年3月参加工作,他进单位31年来,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凭着无私奉献、敬业创新的主人翁精神,精心管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蒋晓波同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工作中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创先争优爱岗敬业的奉献之歌。

  一、认真学习,狠抓工作落实

  2006年3月至今,我乡成立了或调整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业务一向由蒋晓波同志负责。蒋晓波作为乡信访助理、协助综治的同志,首先从自身抓起。他带头学习法律、法规,用心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普法、培训活动,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为切实做好信访、普法等工作,蒋晓波同志将普法资料穿插到每月的学习培训当中,做到每月都有安排,有具体的学习资料。在工作中,由于蒋晓波同志对信访、普法等工作坚持管理到位、措施到位、学习到位,全乡学法用法的风气十分浓郁,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提高了广大干部在工作中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二、结合实际,加大宣传教育

  在信访、普法教育等工作中,蒋晓波同志采取了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出版专刊及图片、上街咨询、出动宣传车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各种法律、法规的宣传。平时,主要利用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日(半天)开展普法学习和依法治乡教育,认真学习每年县信访局、普法办规定的法律条款。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法律及我乡中心工作紧密相连的法律法规,蒋晓波同志请县司法局领导来我乡给干部职工和中学的师生讲课,以帮忙加深对这些法律的认识、了解。如2011年5月16日,他请乡派出所长给水车中学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全校师生对集中学习的形式反映良好。同时,他在抓好全乡干部职工法律法规学习的同时,也把法律的宣传触角向社会大众延伸,这项工作由我乡和县普法办共同开展。几年来,为认真贯彻区党委关于开展依法治理工作的决定,蒋晓波同志组织我乡的有关工作人员一齐上街开展“依法治乡”宣传活动,并根据法律,结合我乡实际状况,几年来,共发放《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许可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宣传资料12182份,讲解咨询法律法规知识10000多人次。同时为加强全乡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蒋晓波同志用心征订普法的有关教材和辅导书,及时发至乡直各单位和农户手中,

  发放市、县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编写的《农民常用法律知识读本》、《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75万册,保证了我乡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需要。此外,他还着重抓了普法的一个重要环节,组织好普法的培训与考试,这是对每年职工法律学习效果的真实检验。为了搞好每年普法考试的辅导,加深对法律的理解,他每次都参加市、县组织的普法教育培训班。由于平时的学习抓得紧,全乡干部职工每年参加考试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据统计,我乡干部职工每年的普法考试合格率均为100%,优秀率到达90%以上。

  三、依法管理,发挥表率作用

  蒋晓波同志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一向坚持参加我乡各村纠纷矛盾排查和调处工作,针对我乡山林水利纠纷多且状况复杂的现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迅速取证,及时处理,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处理结果。由于及时深入现场调查取证,对纠纷的起因、危害、损失等做出科学客观的决定,依照法律较好地处理了各类纠纷,化解因纠纷引发的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由于蒋晓波同志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工作者。

  四、元旦、春节、两会、国庆等特殊时间期间,确保信访不出问题

  为落实中央、自治区、、县的安全大局意识,确保安全工作不出问题,确保上访人员在元旦、春节、两会、国庆等特殊时间期间不上访、不闹事。蒋晓波同志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深入宣传,教育转化。在乡村干部、乡直单位负责人会上认真传达贯彻上级有关政策,要求属地单位认真做好上访人员的教育宣传工作;二是主动下访,解决困难。坚持为上访人员着想,设身处地地思考他们的难处,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切实协调解决上访人员的一些实际困难。透过感情沟通,使他们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和帮忙。及时向上访人员解释上级有关政策,请求他们正确理解这些政策,透过正当渠道反映问题。透过思想教育和政策引导,使上访人员理解了政策规定,主动息诉罢访。

  几年来,蒋晓波同志对信访、普法、依法治理等工作,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学习,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乡的信访、普法等工作经过蒋晓波同志的精心组织学习,广大干部职工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增强了法律意识,提高了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干部职工思想稳定,遵纪守法,没有出现违法行为,全乡一向持续着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力地促进了三个礼貌建设。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十二):

  胡文双,女,36岁,现任张家口市桥东区财政局国库股股长。从事财政工作11年来,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工作作风踏实上进,甘于奉献,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主要工作状况介绍如下:

  一、精心组织筹划,开展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胡文双同志在财政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对自己要求很严,凡她经办的事情尽量做到精益求精。2006年,市局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一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接到此项任务,作为一名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她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应对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局面,她潜心研究清查政策及软件操作,采取了“先搞试点,集中录入,稳步推进”的方法。圆满地完成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进一步夯实和深化了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

  二、不断探求发展,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

  在工作中,她有条不紊地安排好每一项事务,认真做好所负责的每一项工作。在担任国库股股长以来,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国库集中支付程序。2010年7月,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拨管理,在总结近年来财政集中拨付方式益弊的前提下,对我区现行拨付管理办法进行了调整,并下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拨管理办法》。同年yjbys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清算改革工作,实现了财政预算资金以额度方式下到达预算单位,支付中心在额度内办理预算单位支付业务,代理银行先垫付资金,国库后清算。此种方式进一步缩短了资金周转时间,使我区财政国库改革向标准模式的转轨又迈进了一步。

  三、构筑安全防线,提升财政资金安全系数

  国库工作无小事,资金安全更是大事。在工作中,她始终牢记财政资金安全是财政管理的生命线。在制度方面,建章立制,构成内部制约机制;在协作银行方面,挑选资质力量充实,信誉质量较高的银行合作,并与之签订了《资金安全管理协议》,明确职责、化解风险、消除隐患;在财政内部,严格监守财务印鉴双人保管,拨款票据层层稽核。即使当日要拨的款再急、再多,她也总是一笔一笔认真、细致审核,确保所拨票据准确无误后方才交予出纳进行转票。每年经她手拨付的资金上亿元,均做到了零差错运转。

  四、热爱本职工作,无怨无悔奉献

  胡文双同志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有着极强的职责心,为了保证各项工作按时完成,为了能使工作做得更好,她经常加班加点,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进行企业改制工作期间,更是“五加二、白加黑”,晚上十一、二点你还能在会议室看到她在听取会计师事务所的同志汇报企业审计状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她的工作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志们以及上级部门的肯定,先后六年被区政府授予“嘉奖”称号,2006年和2007年分别被省财政厅、市财政局评为资产清查工作先进个人。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胡文双同志将会不断学习,努力工作,为财政事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