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昏迷失去知觉的伤员要采取仰卧位

  问题:

  搬运昏迷失去知觉的伤员要采取仰卧位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正确的做法是先开放气道,再采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持续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因此本题错误。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

  问题: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几大部分

  答案:

  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以及隔音符号。

  【相关阅读】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以及隔音符号。

  (详见本光盘《规范标准》部分的《汉语拼音方案》)

  字母表规定了方案的字母体式、字母顺序和字母名称。方案用的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拉丁字母,从A至Z共26个(其中V只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分为大写、小写两种体式(另有印刷体、手写体等)。字母顺序按全世界共同遵守的顺序。字母名称赋予了汉语拼音字母的名称。元音字母用它本身发音为名称,辅音字母大都在字母后面或前面拼上一个“诶(念作ê或ei)”音。例如“ABCDEFG”的字母名称为“abêcêdêeêfgê等等。既然《汉语拼音方案》给汉语拼音字母规定了名称音,那么,我们就应当按它们的名称音来称说。目前,人们常用英文字母名称音来称说汉语拼音字母,这是就应予以纠正的。

  声母表共列出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辅音声母21个,分别为:b、p、m、f、d、t、n、l、g、k、h、j、q、x、zh、ch、sh、r、z、c、s。其实普通话语音系统中还有一种状况,就是韵母独立成音节,例如:ān(安)、ō(喔)、yī(衣)、wǔ(五)等,在普通话语音学中称之为“零声母”。零声母加上21个辅音声母,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实际共有声母22个。

  韵母表分a行、i行、u行、ü行(在表中用列表示)共列出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韵母35个。此外,普通话中还有4个韵母:一是zī(资)、cí(瓷)、sì(四)等音节中的韵母-i(前);二是zhǐ(只)、chí(持)、shī(诗)、rì(日)等音节中的韵母-i(后);三是单韵母er(儿、耳、二等);四是单韵母ê(详见“ê是一个单韵母,《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里为什么不列入?”一题)。这4个韵母的具体用法《方案》在韵母表后作了说明,所以有人称之为“表外韵母”,表内和表外相加,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共有韵母39个。

  声调符号规定了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4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标调符号和这些符号的使用方法,同时规定轻声音节不标调号。

  声母表、韵母表和声调符号反映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语音的基本成分和系统。

  隔音符号(’)用来隔开音节,例如“方案”要写为fang’an以免误为“反感”fangan,“西安”要写为xi’an,以免误为“仙”xian等。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问题: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答案:张钟景

  【相关阅读】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超多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古中国传统中医学的集大成者和代表人物,生平古“东原”(今山东东平),公元219年,张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在那个年代,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

  时光到了晋朝,《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之后,该书逐渐在民间流传,并受到医家推崇。南北朝名医陶弘景曾说:“惟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能够想像,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让人认识了它的著作者,并把著作者推向医圣的崇高地位。

  张仲景去世800年后的宋代,是《伤寒杂病论》焕发青春的一个朝代。宋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资料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之后,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金匮要略》共计25篇,载方262首。至此,《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全部出场了。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订本。除重复的药方外,两本书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这两本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四部经典,张仲景一人就占了两部。(另有一种说法,中医四大经典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