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老人的故乡

  阅读精选(1):

  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

  不得不做的事

  徒步野营国家公园

  芬兰总共有37个国家公园,总面积为8150平方公里。芬兰也是欧洲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森林约占国土面积的70%,那里还有成千上万个湖泊,美丽的群岛和国家公园。所有这一切都带给了徙步旅行、野营、划独木舟、滑雪等其它户外活动的绝佳机会。

  探访芬兰的圣诞老人

  地球人都明白,世界上真正的、唯一的圣诞老人就来自芬兰!虽然大家并不知晓圣诞老人的私家住宅究竟位于耳朵山的哪个确切位置,但他正式的家乡却是拉普兰的罗瓦涅米,他在那里全年接待来自四方的宾客。

  体验刺激的滑雪大冒险

  芬兰全国境内的滑雪场约有75处,大部分是靠近城市或村镇的小型滑雪场。大型滑雪场主要集中在拉普兰的丘原,具有与欧洲其它滑雪胜地完全不同的氛围。在那里,风景原始而纯粹,未经丝毫破坏,从12月到来年4月都覆盖着纯净的白雪。初冬时节,滑雪坡道配有灯光照明;而到了春末,即便夜晚仍是阳光普照。

  欣赏清澈神秘的湖泊

  芬兰有着“千湖之国”的美誉。事实上,这只是轻描淡写的比拟,因为在芬兰总共有18万8千个湖泊。从赫尔辛基都市区到拉普兰的大湖伊纳里(Inari),芬兰遍布着星罗棋布的纯净湖泊。伊纳里湖水深广而清澈,塞马湖则是芬兰最大的湖泊,那里最为引人入胜的要数世界濒危物种塞马湖环斑海豹。湖畔木屋是芬兰夏季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验有氧桑拿

  桑拿是芬兰文化传承中极为重要的元素,“sauna”这个词就来源于芬兰语!芬兰大约有2百多万所桑拿。对于只有530万人口的芬兰来说,这就相当于平均每户人家都有一间。对芬兰人而言,桑拿是一处放松、净化身体和心灵的场所。无论是现代化商业场所内的电加热桑拿,还是湖畔木屋旁老式的烧木柴的桑拿,总是有一间桑拿在您的附近。

  远眺令人震撼的北极光

  北极光能够说是芬兰最不同寻常的特征之一。当有着无尽阳光的夏季退位给黑暗的冬天,北极光便会奇迹般地出现,照亮了夜空。愈向北走,看到极光的机会就愈大。在芬兰的拉普兰,每年约有2百个晚上可观赏到北极光。在芬兰南部及赫尔辛基,只要在远离城市灯光的地方,每年也约有20个晚上能够见到北极光。

  不可错过的城市

  1、赫尔辛基:东西交融的城市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位于波罗的海海边,有着长达1百公里的海岸线以及3百余个岛屿。赫尔辛基朴素无华,布局紧凑,城市的三分之一都绿意盎然,使您有大把机会进行户外休闲活动。此外,各种都市活动、餐厅、酒吧和夜总会也使得赫尔辛基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首都,文化活动从朋克摇滚到古典和现代艺术,无不具备。

  2、拉普兰:充满魔法的神秘之地

  芬兰的拉普兰十分广大,面积超过葡萄牙,但拉普兰的概念还要大。愈往北走,就愈能了解拉普兰的真正好处。随着四周的山峦逐渐升高,您也将进入一片世上难寻的宁静当中。

  在芬兰民间传说里,许多神话都源于萨米人万物有灵论的古老信仰。萨米人是北极的部落,也是欧洲唯一的土著。如同所有灵性的经验,您务必亲眼目睹、亲身体会拉普兰,一旦对它有了切身的体会,您就会被彻底改变。

  3、坦佩雷:友善又不拘小节

  按芬兰的标准,拥有二十万人口的坦佩雷算是个大城市了,然而,它仍持续着小镇的韵味。围绕着这座城市的两大湖泊是静静泛舟的理想之地。市内有许多一流的博物馆和商店,不少都座落在旧厂房改建的建筑内。

  4、图尔库:传统与时尚相结合

  图尔库是芬兰最为古老的城市,它是中世纪古镇和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城市的迷人结合。贯穿城市的奥拉河在夏季变得分外热闹,人们聚集在岸边,享受多种文化活动和节庆。图尔库的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之一,您能够徒步,驾车,骑单车或者乘坐游船来领略其美景。

  不得不吃的美食

  主要选材

  芬兰的食品结构主要以肉类、鱼类和马铃薯为主,其中肉类又以牛肉和猪肉为主。西红柿、黄瓜、胡萝卜和卷心菜等是最常见的蔬菜。而牛奶和奶酪则是主要的副食。此外,芬兰的鱼子酱(吃的时候需添加酸奶和洋葱末)也是极富魅力的美食。马铃薯是主要粮食,配以不同鱼类或肉汁,为普遍家常食法。芬兰也是黑稞麦之乡,将黑麦做成各式面包或麦粥,添加有益纤维,美味而有营养,健康又养生。

  芬兰口味

  中国游客的饮食习惯个性注重鲜甜,芬兰的地道菜式也多有接近这一偏好;还有就是北部的拉普兰地区,那里寒冷天气的时间较长,所以其烹饪的特色就多半是味道浓郁、肥沃厚重,就像我们的京式菜系或者北方食品,在客观上都十分迎合中国游客的口味,很不错哟。

  鲜嫩味美得鱼类

  芬兰号称“千湖之国”,国家的海岸线蜿蜒绵长,鱼类的供应十分丰饶。三文鱼、波罗的海青鱼、鲑鱼、淡水鳕鱼样样鲜美,不愧为爱吃鱼者之天堂。炮制方法有烟熏、明火烤、蒸、焗等等五花八门。

  爽滑的浆果与鲜美的蘑菇

  一旦进入八月,芬兰的树林里便会开始结出许许多多的野生浆果。有蓝浆果(Mustikka)、红浆果(Karpalo)、黑加仑子、燕莓甚至野草莓十多种。按照当地所制定的法律,每个人包括游客,均能够自由采摘这些天然资源。芬兰人在这个时节就忙着把它们制成糕点甜饼或者果酱,有时候还要举行各种商贸大会,或者举办采摘大赛,让人们在林野中一边尽情娱乐、一边大吃大嚼那鲜美的各种浆果。新鲜的野蘑菇可在秋季去餐馆品尝。如欲自行采摘蘑菇,还须了解菌类知识,有些野蘑菇有毒或者需要烹调后方可食用。

  黑面包

  家庭烤制面包在芬兰十分普遍,用黑麦做的面包个性受欢迎,是家庭和军营里的基本主食,芬兰人自称是“黑面包的王国”。

  妙趣野味

  芬兰最出名的野味是驯鹿,这种体格魁梧,迁徙出没于严寒山野的极地动物,在中国游客的眼里,是一种极具营养的滋补之品,从医疗保健的角度衡量,脂肪含量极少的驯鹿肉确实是大有裨益的选取,此刻所吃的驯鹿大多是农场饲养的。

  每逢到夏末秋风的狩猎季节,众多的山禽野味便充满于各大饭店的餐桌之上,尤其以野鸭和松鸡(Riekko)倍受欢迎,那地道的北欧式野味屡屡被推荐给旅行团尝试新鲜。如果游客的运气较好,大家还能够在传统的餐厅里尝到越来越普遍的熊肉菜式。其他著名菜式有肉酿卷心(Kaalikaaryleet)及肉丸(Lihapullat)。称为“猎人肉扒”的是磨菇汁碎肉(Metsastatajanpihvi)。

  汤

  中国人喜爱喝汤,这与芬兰人的习惯大致相同。清甜鲜美的三文鱼汤当是游客们的餐前首选,鲜甜奶白的汤汁令人难忘。在冬季,人们用最肥的淡水鳕鱼煮的浓汤,也是鱼汤中的皇牌美味。鱼汤通常与马铃薯一同煮沸,连汤带料的一并吃下,那就是一顿颇能裹腹的汤宴。豌豆汤(Hemekeitto)是冬季运动后个性令人暖胃的食品,夏天气温稍高,则煮普通的Kesakeitto菜汤。

  人文风情

  瑞典人文化素质较高、热情好客、纯朴诚实、谈吐礼貌、行为规矩、诚信收市,瑞典人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爱花、爱鸟和其他野生物,热爱大自然。瑞典是透过高个人所得税率,透过高额的税收,来实现福利保障的资金。购买商品要交增值税。瑞典是一个南北反差很大的国家。在北方,森林逐渐消失为冰冻的土地,在那里,传统和民俗有很深的影响;而在气候比较温和、土壤更加肥沃的南方,基本上流行的是欧洲大陆的风俗习惯。

  阅读精选(2):

  圣诞老人的传说在数千年前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即出现。北欧神话中司智慧,艺术,诗词,战争的奥丁神,寒冬时节,骑上他那八脚马坐骑驰骋于天涯海角,惩恶扬善,分发礼物。与此同时,其子雷神着红衣以闪电为武器与冰雪诸神昏天黑地恶战一场,最终战胜寒冷。据异教传说,圣诞老人为奥丁神后裔。

  也有传说称圣诞老人由圣·尼古拉而来,所以圣诞老人也称St.Nicholas.因这些故事大多弘扬基督精神,其来源,故事情节大多被淡忘,然而圣诞老人却永驻人们精神世界。每年圣诞日,圣诞老人骑在白羊星座上,圣童手持圣诞树降临人间,随着世事变迁,作家和艺术家开始把圣诞老人描述成我们今日熟悉的着红装,留白胡子的形象。同时不同的国度和文化对圣诞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释。

  在德国,传说他扮成圣童把坚果和苹果放在孩子们鞋里。他乘双轮马车四处漫游,观察人们的行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现好,将会得到苹果、坚果、糖等诸多奖品。坏孩子则得一鞭子。家长们灵机一动纷纷采用此传说来鼓励孩子们听话。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圣诞老人已经成为圣诞节最受喜爱的象征和传统。他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的快乐老精灵的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圣诞老人的故事传说

  圣诞老人故事一

  圣诞老人为奥丁神后裔,也传说圣诞老人由圣·尼古拉而来,所以圣诞老人也称ST.Nicholas。据说他原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名叫圣尼古拉,死后被尊为圣徒,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所以,西方人过圣诞节时,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圣诞夜时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第二天,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圣诞老人故事二

  传说有个心地善良的没落贵族,生活十分艰难。三个女儿快要出嫁了,他为没有钱给她们买嫁妆而难过。喜庆的圣诞夜,三个姑娘早早地蜷在炕上睡觉了,剩下父亲在长吁短叹。圣诞老人决定帮忙他们。他在他们家的烟囱里撒下了许多金子,落进姑娘们烤在火炉旁的长统丝袜里。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而快乐的生活。

  圣诞老人故事三

  据说有一位农民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圣诞夜里接待了一个饥寒交迫的小孩,让他吃了一顿丰盛的圣诞晚餐,这个孩子告别时折了一根杉树枝插在地上并祝福说:“年年此日,礼物满枝,留此美丽的杉村,报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先是一位上帝的使者。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灯烛、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圣诞老人的故乡

  哪里是传说中的圣诞老人故乡,多年来在西方国家一向是个悬案。直到1995年圣诞节前夕,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将一封发给圣诞老人的节日贺卡寄往芬兰北部拉毕省的省会罗瓦涅米,这才使争论停止。因为加利的贺卡起到了一种盖棺定论的作用,联合国承认圣诞老人的故乡是芬兰的罗瓦涅米。

  阅读精选(3):

  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哪里?圣诞老人已经成为圣诞节最受喜爱的象征和传统。他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的快乐老精灵的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传说中的圣诞老人只有一位,但近些年里,有近20个国家说本国才是圣诞老人的故乡。于是,出现了150多位“正宗”圣诞老人。

  关于圣诞老人从哪里来,欧洲历史上有很多传说。

  一种说法是,圣诞老人出生在公元三四世纪之间,是小亚细亚一个富裕家庭的虔诚信徒,名为尼古拉斯。他在地中海附近一处名为Myra(位于今土耳其境内)的地方当主教。传闻他时常救济穷人、帮忙孤寡。他过世后,被奉为保护儿童和穷人的圣者。

  1882年,一位美国诗人以他的生花妙笔,第一次把圣诞老人描述成亲切可爱的形象:他的面颊像玫瑰,鼻子似樱桃,长着长长的白胡子,每逢圣诞前,他快乐地驾着驯鹿雪橇来到村镇,从各家的烟囱爬下去,把礼物送给乖孩子。诗人这篇名为《圣尼古拉斯的探访》的诗文一经发表,便在全世界风行起来,而快乐的圣诞老人形象也从那时起深入人心。

  1927年,一家芬兰报纸指出,圣诞老人的家其实在芬兰北部的拉普兰。

  也是在这一年,芬兰电台的儿童节目主持人马古斯叔叔描述圣诞老人的正确住址是拉普兰的耳朵山。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拉普兰的圣诞老人在每年圣诞前都会到罗瓦涅米附近的北极圈接见想亲近他的游客,个性是儿童。但是,因为前来的人终年不绝,从1985年开始,圣诞老人就长驻在那里了。

  顺理成章,芬兰人在拉普兰的北极圈上建造了全球第一个圣诞老人村。

  近十几年来,许多国家都在自己的国家为圣诞老人寻根觅祖,查找故乡。于是,在近20个不同的国家,居住了150多位圣诞老人。

  1996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了圣诞老人世界大会,来自全世界的圣诞老人都出席了这次盛会,唯独芬兰耳朵山的圣诞老人没有参加。

  原先,芬兰人坚持认为,最早为圣诞老人找到故乡的是芬兰人,只有自己国家才是真正的圣诞老人的故乡,因而对这次大会进行抵制,拒绝与“冒牌”的圣诞老人聚会。

  芬兰的圣诞老人村

  在世界各地众多的圣诞老人之家里,芬兰的圣诞老人村最负盛名。

  罗瓦涅米是芬兰北部拉普兰省省会,是世界上唯一设在北极圈上的省会。在拉普兰方言里,罗瓦涅米的意思是一个草木丛生的山坡或者以前发生过森林大火的小山。二战期间,那里遭到过严重破坏,几乎夷为平地。经过战后重建,此刻人口在3万左右。

  拉普兰每年10月进入冬季,一向要到第二年的5月才开春。到了冬至前后,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极夜,看到24小时不灭的星光;到了夏至前后,人们又能够感受极昼,看到24小时不落的太阳。

  圣诞老人村位于罗瓦涅米以北8公里处的北极圈上,村里有一条白线,标有66°33"07"的字样,这就是北极圈了。不少人在线上跳来跳去,意味着在北极进进出出。

  圣诞老人村是一组木建筑群,包括餐厅、花圃、圣诞老人办公室、居所、邮局、礼品店、驯鹿园等。鹿园里面有许多美丽的驯鹿,夏天,它们懒洋洋地躺在草坪上养生;到了冬天,个性是圣诞节时,它们为圣诞老人及游客努力工作,在雪地上飞驰。

  圣诞老人的办公室是座木质结构的单层平房,屋内的布置充满了圣诞色彩,红色的软垫、金色的铃铛,挂满屋子的五彩缤纷的糖果和圣诞袜子,高大的圣诞树上缀满彩灯,下面铺满了彩带包装的礼物。

  每一天上午10点半,圣诞老人便会准时坐在那里。那里仿佛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祥和气氛的家,木板墙上挂着串串铃铛,屋顶有彩灯闪烁,正面的墙壁上镶着一幅木制的世界地图。慈祥的圣诞老人笑容可掬地坐在壁炉边的橡木椅上,卷曲的白胡子直垂过胸,浓密的白眉毛几乎遮盖了鼻梁上的整副眼镜。花17欧元就能得到一张与圣诞老人的合影,这几乎是所有家长务必要为孩子花的钱了。

  在圣诞老人办公室的对面,就是著名的圣诞老人邮局。邮品陈列区是邮局最热闹的地方,所有游客都会忙着挑明信片和邮票。对于游客来说,印刷精美的邮票和明信片简直就是难得的宝贝,尤其是加盖了圣诞老人邮局特有圣诞邮戳之后,这些邮品就更加珍贵。人们仔细粘贴邮票,一笔一画地写上亲人和朋友的姓名、地址。

  这是芬兰最繁忙的邮局,听说每年那里要收到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封信,工作人员在这些来信中要选取26万封给予回复。为了完成这繁重的工作任务,邮递中心聘用了近百名工作人员并配备近百台电脑。时近圣诞,圣诞老人和助手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邮局里有好几个大木箱和高高的大柜子,里面装满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写给圣诞老人的信。每日平均3万封信从各地如雪片飞至,所以圣诞老人日常工作也是很忙的,除了天天接待络绎不绝的拜访者,还得处理大批信件。

  邮局的架子上有标着月份的小格子,人们期望明信片在哪个月寄出就放进标记为该月的小格子里。邮局里立有两个邮筒,一个是投递立即寄出的明信片用的,另一个邮筒里的贺卡却会保存起来,在当年圣诞来临之际才会寄出。

  相关知识延伸:美国的圣诞老人之家

  美国最大的州阿拉斯加有一个搞笑的小镇北极村,那里是美国的“圣诞老人之家”。

  北极村位于阿拉斯加第二大城市费尔班克斯的南边,是一个只有1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700多人的小镇,它号称“北极村”,其实离地球上真正的北极点还有2700多公里,甚至未到北极圈。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把“圣诞老人之家”的名号揽入自己怀中。

  为了营造一种圣诞老人家乡的氛围,那里的许多公共设施都带有圣诞节的印记。小镇的宣传口号是“每一天都是圣诞节”。走在北极村的街道上,仿佛走在童话世界里,路灯都是红白相间的糖果棒的形状,就连小镇的救护车和警车,用的都是圣诞节的两种经典颜色:红色和绿色。

  当地最主要的一条大街是“叮当大街”,源自圣诞老人滑着雪橇经过时铃铛叮叮当当的响声。

  小村里有圣诞老人之家,这是一座白色的平房,外墙上画着色彩鲜艳的各种圣诞故事画。走入“圣诞老人之家”,耳边响起欢乐的圣诞音乐,热情的店员都穿着红色和绿色的斗篷,好像童话人物一般。

  每年12月,这个小小北极村的邮局会变得繁忙起来。每一天,信件从世界各个角落雪片般地飞来,这些信上的收件人都是“圣诞老人”,地址是“阿拉斯加北极村”,这些信大多是孩子们寄来的,也有不少成年人写信是为了得到“北极村”的邮戳。

  虽然阿拉斯加的北极村自称是“圣诞老人之家”,但它的竞争者不在少数。

  许多北极圈附近的国家为了广开旅游财源,都期望圣诞老人到本地来“定居”:芬兰人认为芬兰的拉普兰才是圣诞老人的正宗家乡,冰岛人认为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最适合圣诞老人居住,瑞典和挪威为了谁是圣诞老人的故乡而争执不休,甚至连距离北极甚远的日本也把北海道和圣诞老人扯上了关系。

  但是美国孩子却坚信:阿拉斯加的北极村才是圣诞老人真正的家。


毛泽东的简介

  毛泽东的简介(一):

  毛泽东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二十八画生(“二十八画”即“毛泽东”这三个字的繁写体总共的笔画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政治家、军事家。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作为中华民族的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个人物“之一。

  毛泽东的简介

  毛泽东的简介(二):

  毛泽东的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36年-1976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43年-1945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1976年任中央委员会主席,1949年-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195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简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加入湖南起义新军。1913年-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1920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研究会,用心宣传马克思主义。同年在湖南建立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领导长沙、安源等地的工人运动。

  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参与中共帮忙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活动。在国民党一大、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任宣传部代理部长。1926年主办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1月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此期间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进行革命的主张,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着名论断,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湘赣边发动和领导秋收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第1师,后率部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率部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会师后,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党代表。5月,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特委书记,后任中共第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6月,在中共六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在此期间的革命实践中,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能够燎原》等着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构成。

  1930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前委书记兼总政治委员。1931年任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局委员,代理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从1930年12月到1933年2月,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大规模军事“围剿”。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5年1月,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1935年12月,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华造成的危机,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后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策略》的报告,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1936年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担任这一职务直至逝世。为了迎接抗日战争,提高干部水平,克服教条主义,1937年写了《实践论》、《矛盾论》哲学着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领导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着作,批判了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思想,指明了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途径。1938年11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的讲话。

  1942年号召全党开展整风运动,使中共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到达高度的统一,为战胜困难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3年3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以后在历届中央委员会都连续当选为主席直到逝世。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发表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重要着作,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政策和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抗日胜利后,针对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现实,提出“针锋相对”的斗争方针。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签订《双十协定》。1946年夏,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毛泽东分析了双方力量比较,提出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和打败蒋介石的政治方针与军事原则,在粉碎蒋介石全面进攻、重点进攻后立即转入战略反攻。1948年9月-1949年1月,指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之后,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发动渡江战役,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大西北,推翻了国民党政府。1949年3月,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作重要报告,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规定了党在全中国胜利以后的各项基本政策。同年6月,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及其内外政策。9月,主持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并透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当选为主席。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头三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一面在国内完成了繁重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任务,一面迫于美国军队攻入北朝鲜、威胁中国东北部的形势,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同时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1953年,按照他的推荐,中共中央宣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有系统地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透过了由他主持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选举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任职到1959年。1956年4月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同年9月,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共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变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957年2月,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内部和敌我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从50年代末开始,领导中共同苏共领导人奉行的大国主义和干涉、控制中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斗争。70年代,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并开始打开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着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着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

  毛泽东的简介(三):

  毛泽东的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理解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湖南建立共产主义组织。

  1913年在湖南

  省立第四师范

  学校预科读书

  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建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1924年在上海

  1927年大革命

  失败前在武汉

  1925年冬至1927年春,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指出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思想。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后,在1927年8月中共中央紧急会议上,他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并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到湖南、江西边界领导秋收起义。之后率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发动土地革命,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同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会师,成立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他任党代表、前敌委员会书记,朱德任军长。以他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国民党政权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展武装斗争,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道路。他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能够燎原》等著作中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作了阐述。

  1936年在保安

  1945年在延安

  1930年5月,写《反对本本主义》,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同年8月,红军第一方面军成立,任总政治委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选为主席。1933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从1930年底起,同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路线领导集团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以后,将毛泽东排斥于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他们执行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1934年10月,参加红一方面军长征。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结束长征。12月,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甘肃境内,先后同红一方面军会师。同年12月,同周恩来等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成为由内战到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时局转换的枢纽。1936年12月,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7年夏,写《实践论》和《矛盾论》。

  1938年春在延安撰写《论持久战》

  抗日战争开始后,以他为首的中共中央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努力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大块的抗日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大部分是在华北山区,但也有的是在河北平原和苏北平原。1938年10月,在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发表《论持久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1942年,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使全党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1943年,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同年3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主持召开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战略。毛泽东思想在这次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共的指导思想。他从七届一中全会起至1976年逝世为止,一向担任中共中央主席。


万圣节传说

  万圣节传说(一):

  万圣节的传说

  万圣节前夜就是“圣夜”的意思。而这天,万圣夜已经变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许多玩家都以极大的热情来庆祝这一节日。

  万圣夜在10月31日的前一夜,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好像五朔节是赞美春天的节日一样。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祭司--德鲁伊德有一个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从万圣夜后午夜开始,直至次日11月1日持续整整一天。他们认为,在那天晚上他们伟大的死神--萨曼会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这些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罚。当然,只要想到这种鬼魅的聚会,就足以令当时那些头脑简单的愚民胆战心谅的了。于是他们点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

  万圣夜到处有女巫和鬼魂的说法就是这么开始的。至今在欧洲某些与世隔绝的地区还有人相信这是真的。

  如今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仅仅用来赞美秋光,而是让它变成一场真正的“狂欢”。而脸谱化妆是万圣节传统节目之一。

  万圣节传说(二):

  关于万圣节的五则传说故事

  万圣节前夜就是"圣夜"的意思。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万圣节前夜已变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许多玩家都以极大的热情来庆祝这一节日。

  万圣节在10月31日,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好像五朔节是赞美春天的节日一样。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祭司--德鲁伊德有一个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从10月31日午夜开始,次日11月1日持续整整一天。他们认为,在那天晚上他们伟大的死神--萨曼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这些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罚。当然,只要想到这种鬼魅的聚会,就足以令当时那些头脑简单的愚民胆战心谅的了。于是他们点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

  万圣节前夜到处有女巫和鬼魂的说法就是这么开始的。至今在欧洲某些与世隔绝的地区还有人相信这是真的。古罗马人在11月1日也有一个节日,那是用来向他们的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的。他们在熊筋的篝火前烤坚果和苹果。我们自己的万圣节前夜似乎就是由古罗马人的节日与德鲁伊德的节日揉合而成的。万圣节前夜的活动原先是十分简单的,而且大部分是在教堂里进行的。但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用来赞美秋光,却让它变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节日。

  关于万圣节的传说故事二

  凯尔特人(Celtic)相信太阳神帮忙他们种植农作物。但是,每年太阳神都会被一个名叫Samhain的邪恶力量攻击并被囚禁六个月。Samhain,还有两个称号,分别是“LordofDead(死亡领主)”以及“PrinceofDarkness(暗黑王子)”,他带着寒冷以及黑暗的冬天来到凯尔特人的土地。凯尔特人十分害怕10月31日的夜晚,因为他们觉得这晚,有一堆邪恶灵魂潜伏在任何地方。他们在家生起火来让那些邪恶灵魂离开他们的家(上一个没有翻译的段落有一句是说火焰能够把鬼魂吓走的。)他们相信是Samhain把死人叫出来的,他们还相信Samhain会把死人变为其他东西,好像猫。凯尔特人会装着可怕的伪装来把那群邪恶灵魂赶走。(这就是万圣节的原型)后罗马占领了凯尔特人的土地,把罗马的节日和凯尔特人10月31日的Samhain祭典合在一齐,就成了此刻的万圣节。

  关于万圣节的五则传说故事

  传说故事三

  原先万圣节源于古代克勒特人(Celt,即爱尔兰人祖先)的属阴节(Samhaim,读作Sow-in)。基督教传入后,为同化异教,就把原有的万圣节(AllSaints'Day或AllHallows)改在同一日,就是十一月一日,而十月三十一日就变成万圣节前夕(Halloween)。

  克勒特人原是游牧民族。属阴节,一方面是他们准备冬天来临和迎接新年的节日;另一方面也是宗教节日。属阴(Samhaim)就是他们所信仰的神明之一,其祭司叫招逸(Druid)。虽没正式的历史记载,但一般研究者都认为,他们相信在属阴节,人们能看见灵界的事物,其中包括回归的死人灵魂和灵界的邪魔。这些灵界个体都是属于邪恶的,要在属阴节那天加害于人,所以克勒特人就要讨好(Treat)这些鬼灵,免得它们作恶报仇(Trick)。例如有人在家门前放置食物,让鬼灵去享用,这就是TrickorTreat的起源。同时,当晚招逸祭司还举行宗教典礼。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指出,仪式中还有将被宰的牲畜用来献祭。至于有没有杀人献祭,虽意见不一但无人否定。此外,肯定是有占卜邪术之类的事。

  万圣节的其他习俗也有些邪术和迷信的起源,例如挖了人脸的大南瓜(Jack-O-Lantern)。据说是个叫积奇(Jack)的人,因为行为极端恶劣,死后连天堂或是地狱都不予接纳,只好到处游荡徘徊,找到一个箩卜(turnip),挖空了中间,放些烧红的煤块,好在黑暗中找路。此外,万圣节的服装起源于属阴节祭礼中,参加者宰杀牲畜并披上牲畜的皮。还有,参加者戴上的各式面具原是为逃避邪灵的,也流传了下来。

  关于万圣节的传说故事四:

  关于万圣节由来的传说有许多版本,最普遍的认为,那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的古西欧人叫凯尔特人。凯尔特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凯尔特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南瓜灯是后期习俗,古西欧最早没有南瓜),他们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就应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所有篝火及灯火,一来为了吓走鬼魂,同时也为鬼魂照亮路线,引导其回归。

  在中世纪的中欧,曾有过基督教摧毁异教徒的历史。但是新年夜前的祭祀庆典从未真正消除,但是以巫术的形式出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此刻的万圣节里,还留有巫婆的扫帚、黑猫、咒语等痕迹。

  关于万圣节的传说故事五: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HALLOWSDAY)。“HALLOW”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期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理解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这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好处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用心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这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万圣节传说(三):

  关于万圣节的传说故事:万圣节的由来

  无忧考网为您整理了“关于万圣节的传说故事:万圣节的由来”,更多儿童故事相关信息请访问无忧考网儿童故事频道。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eveofAll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两千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HALLOWSDAY)。“HALLOW”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五百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CELTS)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他们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

  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期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传说那时凯尔特人部落还有在10月31日把活人杀死用以祭奠死人的习俗。

  到了公元1世纪,占领了凯尔特部落领地的罗马人也渐渐理解了万圣节习俗,但从此废止了烧活人祭死人的野蛮做法。罗马人庆祝丰收的节日与凯尔特人仪式结合,戴着可怕的面具,打扮成动物或鬼怪,则是为了赶走在他们四周游荡的妖魔。这也就是这天全球大部分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时间流逝,万圣节的好处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用心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死魂找替身返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到了这天,象征万圣节的形象、图画如巫婆、黑猫等,大都有友善可爱和滑稽的脸。

上一篇:重阳节的习俗
下一篇:元宵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