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性恋的冷知识

十万个冷知识,十万个冷知识全集!
  • 同性恋是性心理障碍吗?
    a) 不是。
    b) 国际精神疾病诊断标准ICD的第11版正在起草中,预计2022年实施,工作组建议把同性恋完全从诊断标准中删除。
  • 是不是只有美国那些西方国家才觉得同性恋不是病?
    a) 美国过去也不是这么想的。
    b) 在美国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里,1952年第1版把同性恋列为反社会人格失调,1973年第2版里列为性倾向紊乱,1978年第3版列为自我不和谐型同性恋,1986年第3-r版才完全去除同性恋条目。
    c) 同性之间的恋爱和性行为,在国际上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几十年间,已经先后经历了去罪化和去病化。
  • 那为什么我们国家还是觉得同性恋是病?
    a) 这里有一个很长的故事,简而言之,我国的诊断标准CCMD在这个方面变得落后了,1994年2版把同性恋定为性变态,2001年的第3版把同性恋定位自我不和谐型。
    b) CCMD影响了大部分的心理心理健康书籍的编写,也影响了包括心理咨询师、学校教师和普通大众对于同性恋的认识。
  • 什么叫出柜?
    a) 出柜就是come out of the closet,从衣柜里走出来,英文简称come out。
    b) 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等性小众朋友,在他们确认自己的情况后,不敢向家里人说,很多事情都瞒着家里人,就好像生活在衣柜里一样。
    c) 出柜就是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向他人表白。
  • 同性恋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环境影响的?
    a) 国际上没有研究证明,同性恋是先天的。由于证来证去都没有结论,这个领域已经开始变得冷门了。
    b) 直的(异性恋)弯不了,弯的直不了。我们来想一想,如果后天能够影响,那应该异性恋也能变同性恋,很可惜,不管是直变弯,还是弯变直,都没有成功案例。
  • 性倾向可以矫正吗?
    a) 心理学和医学研究都说不能改变,同性恋是正常的。
    b) 研究显示所谓「矫正治疗」对身心健康有严重危害。
    c) 医学、心理学和社工专业团体都反对有关治疗。
  • 我有个朋友是同性恋,她/他的父母要带她/他去做矫正治疗,怎么办?
    a) 如果要尝试让他们的父母改观,先去三甲医院的精神科问医生,医生知道这个不是病,会给出明确的解答。
    b) 如果家人比较偏执,反应很大,不要和家人正面冲突,保护好自己。
    c) 寻求帮助,包括支持他们的人,心理咨询师,以及亲友会等公益机构。
  • 为什么同性恋的父母反应这么大?不可以讲道理吗?
    a) 一个父母亲,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一般来说,要经历一个「哀伤历程」。这个哀伤历程,和家里有重要家人去世的那个哀伤历程,是类似的。所以,就跟死了一个孩子一样。
    b) 父母会震惊、否认、混乱,还会自责到把自己从怀孩子开始的所有细节想一遍,然后还和孩子讨价还价看能不能回到原来的生活秩序,然后要选择或被迫接受,后面才是建立新的生活秩序。不是每个父母都能走完全程,这个全程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十年。
    c) 在同性恋议题上,父母也是被压迫者,父母也需要寻求帮助。子女应该主动了解如何陪伴父母,在循序渐进的情况下择机出柜,尽量保护父母的精神健康。
  •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同性恋?还有什么双性恋?
    a) 在人群中,大约有不足百分之十的人是性小众,包括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以及更多不能尽数的性小众。
    b) 在动物界,也有同性恋。
    c) 同性恋倾向于喜欢同性,双性恋有可能被同性或异性吸引,异性恋倾向于喜欢异性。这三者不是割裂的,更像是组成了一个光谱,每个人都很独特地在这个光谱的某一点上。
  • 那我怎么知道我会不会是双性恋或者同性恋?
    a) 我们无法穷尽我们的婚恋经历,我们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被吸引、被追求和婚恋经验里明确自己的性倾向。
    b) 也许你大学一毕业就结婚了,再也没有被他人吸引过和追求过,那么这个数据比较少了。
    c) 不必为这些词汇和标签禁锢自己。你被什么所吸引,你想和谁相伴同行,你想和怎样的人发生性爱,这些都是跟着感觉走的。
  • 我的朋友告诉我,她/他其实是同性恋,她/他希望得到我的支持,我该怎么办?
    a) 首先要感谢她/他对你的信任,在不友好的大环境里,一个普通的同性恋者,找准身边一个人出柜,往往是一件需要暗中观察和反复思虑的事。
    b) 同性恋/双性恋的处境最难受的往往是没办法向身边亲近的人袒露,他们害怕被抛弃、歧视和攻击。你可以关心他们身边都有哪些人知道,出柜的感受怎么样。
    c) 同性恋/双性恋从认识自己是小众开始,就经历了孤独的自我认同过程,在他们向你出柜的这一刻,他们未必为自己是性小众而感到自在或自豪。你可以告诉他们,你觉得这样很正常,你也可以说,虽然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我想成为你的朋友陪伴你,我愿意聆听,如果我觉得不OK,我会告诉你。
    d) 性小众往往会受到校园欺凌和职场欺凌,但也不完全都是。你可以关心一下有没有人欺负他们,他们的感受和应对方法是什么。
    e) 研究证明,同性恋群体的精神健康状况要比一般人群差,包括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作。很多同性恋朋友遇到我,都主动说,我曾经想过找心理咨询师,但我不知道上哪里找(害怕心理咨询师不懂同性恋),我还想过自杀。
  • 我的朋友是个同性恋/双性恋,她/他不想过着被歧视的生活,决定假装异性恋去和异性结婚,或者找一个也是同性恋的异性搞形式婚姻,我应该怎么回应?
    a) 首先,你要厘清你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的感受,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沉淀。
    b) 假装异性恋去和异性结婚,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就像《红与黑》的于连为了步步高升去迷惑富家女一样,不管是男是女,不管是什么性倾向,都有一些人带着严重的欺骗进入一段关系。那些在婚姻里被同性恋/异性恋瞒骗的另一半被称为「同妻」和「同夫」,他们都是受到剥削和伤害的。
    c) 「形婚」就是一场十分复杂精细又磨人的「生意」或「骗局」,两个人搭个台,天天对着两边父母亲戚做戏。他们「假结婚真算账」,比如去看对方父母的路费和礼物是要对方搞定的,他们只负责在进门前一刻提着礼物走进去扮演「媳妇」或「女婿」。如果男方催生育催得严重,可能会出现婚内强奸。
    d) 但你作为当事人的朋友,你会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苦衷。世事就是那么复杂,无法一下子判断是非黑白,无法洒脱地伸手拥抱或转身离去。世事也是在变化中的,也许这一刻这样决定,或者下一刻又有新的启发。我建议你多陪陪他们去聊一聊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让搅动混种的一杯水渐渐沉淀分层——如果他们愿意的话。
  •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看待同性恋?
    a) 同性恋是正常的,不要用「不正常」来形容,你可以用「比较少数」来形容。
    b) 同性恋一样有品德高尚和败坏的人,不必用可怜或有色眼镜看他们。
    c) 永远不要假设自己对同性恋知道很多。举个栗子,我问过一个在公益机构做了十多年志愿者的男同性恋伯伯,我问他,你第一次看到活的女同性恋是什么时候,他说是五十多岁在做志愿者的时候。你想一想,男同和女同的「市场」完全不重叠,如非必要,他们干嘛要认识对方?
    d) 同性恋的问题之所以是问题,是因为虽然同性恋已经非罪化,也已经在非病理化的路上,但社会主流仍然不懂,不提。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心理问题或精神问题。只要这个事情是在文化中被所有人感到「隐晦」甚至「禁忌」,那么这个事情就无法拿出来讨论,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不好的方面,而作为成为禁忌的人,难以单独对抗整个文化,难以在阳光下生活。大家对于隐晦禁忌的同性恋感到恐怖,不想自己触碰到,更不想自己成为同性恋。这叫做恐同,恐同发生在我们任何一个人身上。作为性少数,就如很多女性无论被怎么虐待都不敢离婚一样,他们深深地知道迈进一步也许会带来难以承受的后果,甚至想不到任何一个人可以帮他们。
    e) 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的,最实在的,就是多交几个活的、会动的、会说话打字玩手机的同性恋朋友,不管是什么性别、年龄、在关系里的角色,等等,不要只在字面上认识他们,这样他们像躺在博物馆里一样,只是死物。
  • 我发现我朋友里面有一个人很可能是同性恋,我可不可以直接问?
    a) 一个人的性倾向,就好像一个人有没有结婚或离婚一样,是一个隐私,他们没有一定要回答你的义务。
    b) 如果你真的很好奇,你要分辨一下,你的好奇是一种八卦还是关心?
    c) 不管是八卦还是关心,当你问的时候,如果可以加一句「我有一点好奇,当然你可以不回答我的问题」,那就非常友善了。
  • 作者:吴丹咏 红树林心理高级级别心理咨询师

    » 关于同性恋的冷知识
    » 女人不是同性恋就是双性恋
    » 在新加坡同性恋是违法的
    » 据说希特勒是同性恋
    » 19世纪欧洲男同性恋会戴一朵绿色康乃馨
    » 中国古代女同性恋多称为「磨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