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式恐怖」的形象大多是女性?

冷知识专辑,趣味知识专辑

    男人活着时候都是死鬼
    女人死了之后都是活鬼

    如果说真的有「阴曹地府」
    那这个地方真的很奇怪
    ——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调

    比如,贞子、伽椰子、楚人美
    都是女的
    特别是我们国家的中式恐怖
    更加是以女人和婴儿作为主力军

    为了让大家切身感受一下
    小编就免费带大家
    来一把密室逃脱(恐怖版)



    洛夫克拉夫克说:
    「人类最古老强烈的感情就是恐惧」
    它在人类复杂的情感中
    是一种「又害怕但又想体验」的存在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
    又孕育出了不同的恐怖风格
    比如美式恐怖、日式恐怖、中式恐怖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中式恐怖
    才是最适合中国人体质的恐怖
    能直戳人心,让人不寒而栗



    中式恐怖的环境
    如果给老外来看
    说不定还觉得挺正常的

    毕竟在场景的布置中
    会采用很多寓意吉祥的事物
    一些异样的改动
    只有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能发现



    以及一些和死亡相关联的物品
    大多都是来自于「民俗」
    在安全的环境中
    营造出充满质疑的「反差感」



    一些常见的恐怖元素
    包括纸人、棺材和红嫁衣
    传统风俗和宗教信仰的碰撞
    直接挑战你从小建立的「三观」



    特别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禁忌」
    会在中式恐怖的故事中
    被一一打破
    让你通过隐喻暗示读懂「故事」



    在从小耳濡目染的文化环境影响下
    即使你并不完全懂的物件
    例如符咒、冥币
    也会让你感受到恐怖的气息

    这些物件多与「死亡」相关
    让你产生一种「生理性的恐惧」
    在面对这些有「危险」暗示的信息时
    你会本能的出现「战逃反应」

    当无法即刻逃脱的情况下
    你就会因不断压抑心中的诡异感
    加重焦虑、恐惧的心理



    同时,「似人非人」的物品
    脸谱、木偶、面具
    会让你出现恐怖谷效应
    从而放大「事死如事生」的恐怖



    如果在这种环境里
    还需要你执行一些「规则」
    并且这些规则还带有
    强制性的命令式的权威性
    你就会更加害怕



    尽管一些做法
    从科学角度来看
    根本没有伤害性

    但因为「强制性」的叠加
    更加增加了未知的恐怖程度
    你会迅速思索这一举动背后的意义

    「让我掀红盖头
    那我不就是新郎了嘛
    那女鬼的冤魂不就要找上我了?
    完了完了~」



    那为什么我们会自然的想到
    红盖头下的一定是女鬼
    而是一定是有冤魂的鬼呢?


    这就和旧时代的背景
    脱不了干系了

    在封建时期
    女性作为弱势群体
    极易成为封建礼教中的牺牲品



    一生受尽欺凌和压迫
    却无从诉苦
    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权
    都掌握在别人手里

    生死由别人掌控
    命运任别人摆布
    就连死后的灵魂
    都会受到某种「诅咒」和压制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封建专制时期的清朝
    几乎成为了女鬼的聚集期

    这一时期的女鬼
    弱势到凶恶的形象反差
    容易激发人们内心的恐惧

    因此,中式恐怖的核心
    往往是人为造就的残忍的事实
    在特定时期的背景色彩下
    让故事更加具有真实感




    这种真实感
    会让你深度沉浸于故事之中
    本能将自己加入「加害者」的阵营
    从而更加恐惧和不安



    从古早的中式恐怖《聊斋异志》中
    我们就可以看出

    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出现的鬼怪
    不是仅仅为了吓人
    而是记录时代悲剧的同时
    告诫、警示后人

    「冤有头债有主」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百因必有果」


    这是前人以鬼怪为载体
    讲述一个个受害者
    为命运的不公而反抗的故事



    还是那句话
    真正的鬼
    不在鬼故事里
    而在人心里

    真正恐怖的
    也不是鬼的复仇故事
    而是怀着鬼胎的人心


    - END -


    » 更多 阴间冷知识 女性冷知识 文化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