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是谁发明的

  问题:

  望闻问切是谁发明的?

  答案:扁鹊

  【相关阅读】

  “望闻问切”是谁发明的

  “望闻问切”四诊法由扁鹊发明。“四诊法”(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基本方法。根据相关史籍记载,四诊法是由扁鹊发明的,当时扁鹊称之为“望色、听声、写影及切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何如?……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可见诊法就是对人体进行全面诊察的方法,借以决定人的健康与疾病状态。

  春秋战国时代的民间医生扁鹊,对四诊法的构成与确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扁鹊在诊视疾病中,透过望诊(看看他的脸色等)、闻诊(听听病人最近做了什么事情后生病)、问诊(问问有没有干导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诊(看他的脉搏)。这些诊断技术,体此刻史书所记载他治病的案例中。他精于望色,即透过望色,来决定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

  寸口诊法,扁鹊会

  “望闻问切”四诊法

  1、四诊法之望诊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透过超多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个性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脏腑阴阳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2、四诊法之闻诊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

  3、四诊法之问诊

  问诊,是透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痛所在,以及生活习惯、饮食爱好等与疾病有关的状况,均要透过问诊才能了解,故问诊是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扁鹊会,临床切脉

  4、四诊法之切诊

  切诊是指用手触按病人身体,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挠动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正常脉象是寸、关、尺三部都有脉在搏动,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柔和有力,流利均匀,节律一致,一息搏动四至五次,谓之平脉。

  四诊法中的4种诊疾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联系的,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基础理论具体运用。


毛泽东军事思想核心

  阅读精选(1):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部分:

  (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

  无产阶级战争观主要包括战争的起源和根源、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战争的性质、无产阶级对战争的态度和战争的最终目的等。

  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导师对战争起源和根源问题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必须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对于战争的本质,毛泽东透过对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关系的论述,得出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无非是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在论述战争与政治关系时,毛泽东发展了列宁的观点,提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在这点上说,战争就是政治,战争本身就是政治性质的行动,从古以来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战争";"但是战争有其特殊性,在这点上说,战争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战争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继续'。政治发展到必须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而对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毛泽东看得十分清楚,他把"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量"作为选取和建立根据地的基本条件之一。他认为:"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发展红色区域的经济,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给敌人的'围剿'以有力的打击;才能使我们有力量去扩大红军,……也才能使我们的广大群众都得到生活上的相当的满足,而更加高兴地去当红军,去做各项革命工作"。

  对于战争的性质,毛泽东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对待战争的正确态度就应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2.战争方法论

  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研究和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相结合,逐步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整套研究和指导战争的基本方法,这些基本方法,对研究和指导战争具有普遍的指导好处。

  具体来说,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战争规律研究指导战争

  毛泽东认为,战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客观物质运动的形式之一,像自然界和其他社会活动的领域一样,是有规律可循的。他说,"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战争的特性也使人们在许多的场合无法全知彼己,因此产生了战争状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定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状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既然这样,人们就能够认识战争,把握战争的规律,并透过此去指导战争。

  (2)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指导战争

  所谓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历史现象的一种方法。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学说,成功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例如,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提出了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领导权问题。在此基础上,毛泽东论证了无产阶级如何实现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以及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问题。

  (3)坚持辩证的观点研究指导战争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指导战争,是毛泽东战争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这种方法包括:着眼特点,具体地研究战争;着眼发展,动态地研究战争;着眼全局,整体地研究战争;着眼实际,客观地研究战争;着眼矛盾,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研究战争。综上所述,毛泽东战争方法论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一切从战争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状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指导战争,这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所在。

  (二)人民战争思想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革命战争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人民军队建设、我军战略战术的构成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基础;是中国人民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法宝。

  1.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

  人民战争,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反抗阶级压迫或民族压迫而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战争。人民战争务必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战争的正义性,二是广泛的群众性。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最先进的军事理论科学,成为我党进行革命战争的基本指导路线,就在于它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

  (1)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其人民战争想的基本出发点。

  (2)战争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毛泽东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考察战争,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所起的伟大作用,他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革命战争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进行战争的雄厚的物质基础。例如:辽沈战役中,东北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先后组成了个二线兵团,约30万人,不断补充我军。陈毅同志曾形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3)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之所以成为我军以弱胜强、克敌制胜的法宝,就在于他最合理地把进行战争的人力、物力这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巧妙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革命战争中发挥出最佳的作战效能。在人和物这一战争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人的因素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一条重要的军事原理,也是我党进行人民战争的重要理论依据。毛泽东明确地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2.人民战争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实行人民战争务必要有正确的领导,务必要有革命的政策和措施。我国的革命战争,从星星之火开始,逐步构成燎原之势,最后战胜国内外强大的敌人,取得中国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我们所进行的革命战争,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这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首要条件。

  (2)以人民军队为骨干。无产阶级要用暴力夺取和巩固政权,就务必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毛泽东指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的观点看来,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份。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持续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进行人民战争,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作骨干,就不能对付反革命军队的猖狂进攻,人民群众的斗争就不能得到有力的支持,人民战争就难以蓬勃开展起来和长期坚持下去。

  (3)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后方。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中国政权的道路,是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战略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显著特点之一。其具体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和组织民主政权,进行武装斗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革命阵地,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广泛的人民战争。

  (4)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人民战争的威力,在于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参加战争的广度和深度,人民群众参加战争的广度和深度又取决于革命政党对人民群众发动的广度和深度,而人民群众的发动,只有进行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才能实现,这是人民战争赢得胜利的最基本条件。

  (三)人民军队思想

  1、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和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的严酷现实,使毛泽东悟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务必掌握武装斗争的领导权,他第一个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毕生重视枪杆子,视军队为命根,他一生把掌握军权作为实现革命理想的最主要手段。

  2、创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毛泽东吸取了中外军事家的文韬武略,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的治军方略和建军原则。

  一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毛泽东认为,我军是无产阶级的军队,首先要从政治上建军。要从政治上建军,靠的是党的力量,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直至这天,这仍然是我军遵循和坚持的根本原则。

  二是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毛泽东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齐,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为人民服务,是我军区别于其他任何军队的本质特征,是毛泽东建军原则的核心。我军在革命战争和保卫祖国的长期斗争中,始终遵循这一宗旨,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三是创立了政治工作三大原则。进行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我军的政治工作,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而逐步完善,构成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三大原则。

  例如:在平津战役中,北京能够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就是瓦解敌军原则正确使用的典型。当时,以傅作义为首的55万国民党军队盘踞京津地区。如果硬打,只能是城毁人亡,其后果不堪设想。毛泽东高瞻远瞩,一方面在军事上兵临城下,以造成大军压境之势;一方面开辟第二条战线,进行政治瓦解。最后迫使傅作义起义,北平和平解放,使古老的名城丝毫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

  (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简单地说,是指毛泽东指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原则和方法。它是毛泽东高超战争指导艺术的总结,它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规律,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十分精彩的部分。

  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立足全局,审时度势,是毛泽东指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第一个原则。不思考长远利益的人,就不能策划好眼前的问题;不思考全局利益的人,就不能策划好局部的问题。"谋万世"、"谋全局",就是全局观念,就是战略意识。

  例如:1947年上半年,蒋介石虽然在军事上处境日益不利,但同我军相比,其兵力、兵器仍占优势。蒋介石决心不变,继续贯切将战争引向解放区的战略方针,加强对山东、陕北的重点进攻,力求迅速解决这两个战场的问题,再行转兵其他战场,以到达最后摧毁解放区、消灭我军主力的目的。蒋介石的这一"哑铃"战术,棋着不为不高,用心不为不绝。

  从受敌人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来看,形势也相当严峻。山东解放区已大部被敌占领,只剩下胶东半岛的片偶之地;陕北方面,胡宗南的25万大军已占领延安,毛泽东率领着中央机关和警卫人员组成的小分队,经常被敌人追击,爬山越岭、风餐露宿。可就在这种险恶的状况下,毛泽东坚持但是黄河。他目光敏锐,审时度势,对全局作了透切的分析。他认为,中国的时局将要发生一个新的变化,军事形势在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毛泽东抓住影响整个战争全局的重要关节,作出了"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

  毛泽东胸有全局,高瞻远瞩,而各路大军指挥员又能创造性地贯切统帅部的意图。刘邓大军为了全局的胜利,应对着40个师的国民党军队,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的战略纵深。刘邓大军占据大别山,东震南京,西挟武汉,南控长江,北瞰中原,象一把利剑插入国民党的心脏。象这种战略全局上的出敌不意的进攻行动,在战争史上是绝无今有的。三路大军突破黄河以后,与国民党主力逐鹿中原,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拉开了大决战的序幕。

  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

  我国历代有作为的军事家无不重视灵活地使用兵力。兵圣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宋代军事家岳飞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些名言,都强调了要根据敌情的变化和战场的状况,灵活地使用兵力。

  毛泽东说:"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作灵活。根据毛泽东的论述和他指导战争的实践,灵活用兵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1)因时用兵。所谓因时,即天时,指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战场情势变换无穷,战机稍纵即失。因时用兵,要抓住战机,分秒必争;定下决心要当机立断,切不可犹疑寡断,贻误战机。

  (2)因地用兵。战争指导者不仅仅要巧借天时,还要会妙用地利,根据战场环境摆兵布阵。解放战争时期,首先发起辽沈战役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辽沈战役战役打响以后,我军先克锦州、再歼廖耀湘、后取沈阳和营口。辽沈战役,我军历时52天,歼灭了卫立煌集团38个师47万人,取得了我军第一次战略大决战的伟大胜利!

  (3)因敌用兵。解放战争,对国民党军队作战,我军多以大兵团决战,一次歼敌几万乃至几十万人。但到了朝鲜战争时期,美军有强大的空中优势,且战术上采取集团滚进、齐头并进。尤其是作战初期,遭到几次惨败以后,变得谨慎留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对此,毛泽东变换战法,采取了"零敲牛皮糖"的战术,最终将美和南朝鲜的军队控制在三八线以南,并签订了板门店协定。

  (4)因己用兵。毛泽东因己用兵,有两大要则:一是择其优,避其弱;二是知人善任,择优选将。毛泽东对其统领的将帅知仁善任,十分了解,十分信任,除委以重任外,还赋于其指挥决策权。而各路将帅都能根据毛泽东总的战略意图,临机处置,灵活指挥,在各自统领的战场上,打得有声有色。

  (5)因势用兵。势指态势、气势。简明地说,"势"是"形"的运用,也就是军队实力的发挥。因势用兵,要因势而乘,因势而动。毛泽东向来重视谋势,三大战役结束后,我军控制了大半个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已基本解放。这时,国内外许多人提出了穷寇莫追,划江而治的主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吸取了项羽未能乘势击败刘邦,纵虎归山,最后落得霸王别姬、自剔乌江的教训,乘势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令。毛泽东一声令下,于1949年4月20日,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突破汤恩伯、白崇禧两个集团70万大军防守的长江天险。以大迂回、大包围的战术对敌实施战略追击,夺南京、战上海、攻武汉、取重庆,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江南各省,最后赢得了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是毛泽东一贯的作战指导思想,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他提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例如:

  (1)重点用兵──牛刀战术。即要想集中兵力,务必重点用兵。

  (2)是后发制人──猫盘老鼠战术。意思是说,同强大的敌人作战,要象猫盘老鼠一样,盘软了再吃。盘的过程,就是调动敌人,将肥的拖瘦,瘦的拖疲,疲的拖垮,使其由强变弱。尔后集中兵力,加以各个歼灭。

  (3)是击其要害──虎口拔牙战术。先弱后强,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并不排除在必要和可能的状况下打"强"敌。打敌要害,往往能够取得全盘皆活的效果。

  (4)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叫花子打狗战术。

  古今中外,聪明的军事家都力争打运动战。在毛泽东的著作里,军队的机动被他简单地称之为"走"。毛泽东善打运动战。为此,西方军事界称毛泽东为"东方运动战的大师"。还有人称毛泽东是以走起家的统帅。

  战争不仅仅是力量的竞赛,而且是双方智慧的较量。"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战略战术的精髓。

  在战争指导上,毛泽东从不按常规办事,他的办法是"放开两手,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大家能够回顾一下,在战争年代,我军除济南战役等少数战例外,大多是运动战。如被毛泽东称为"一生中的得意之的四渡赤水河战役、三次反围剿战役,都是运动战。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运动战规模越打越大,从几万人的仗发展到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军队参加的大战役。毛泽东说:"大踏步进退,不拘一城一地之得失,完全主动作战,。。。。调动敌人各个击破"。

  阅读精选(2):

  毛主席军事思想的三大核心

  开国元勋中,有很多会打仗的人,而这些人中,除了一小部分是科班出身外,大部分是自学成才的“泥腿子”。在这些自学成才的人当中,也包括毛主席。

  毛主席军事思想的三大核心

  年轻时的毛主席,只是一介书生,不懂打仗。参加革命后,出于形势的需要,才开始研究军事。毛主席喜读书,能从各类书籍中汲取营养。拿打仗来说,《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战争论》,以及二十四史中的那些经典战例,都成为毛主席的养料。他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逐渐构成了自我的军事思想,成为公认的战略大师。

  毛主席军事思想的三大核心

  我觉得,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有三大核心。

  第一,永远坚持以多打少。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这些战例流传千古,成为人们口中的传奇故事。但是,这并不是战争的常态。以少胜多的战役,都具有某种特殊情境下的偶然性,不具有普及性。比如著名的官渡之战,如果没有袁绍一方的许攸叛投曹操,带来机密内幕,曹操不可能赢。

  毛主席军事思想的三大核心

  所以,战争的常态永远是以多胜少。《孙子兵法》云: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毛主席主张“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正是坚持以多打少。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一个新观念:总体的少,也能够实现局部的多。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总体兵力处于劣势的状况下,能够在局部实现兵力的优势。打个比方,敌人一个师,你一个团,但你能够用这一个团,围住敌人的一个营,实现局部的以多打少,然后打完就跑。然后再伺机包围敌人的一个营……

  第二,不出手则已,出手必置敌于死地。

  战争的本质是消灭敌人,保存自我。只有超多的猎杀敌人有生力量,实现敌我力量的此长彼消,才能获得胜利。

  毛主席反对打击溃战,主张打歼灭战,正是出于这个思考,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尤其在解放战争中,毛主席评价一个战役的标准,不是攻占了多少座城池,也不是赢了多少次战斗,而是歼灭了多少敌人。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解放军从最初的兵力劣势,变成了之后的优势,并最终击败了国民党军。

  毛主席军事思想的三大核心

  第三,先易后难,保证成功率。

  自古以来的名将,都懂得士气的重要性。士气从何而来?对于力量强大、骄傲满营的军队来说,“哀兵必胜”是士气之源;可对于力量弱小、信心不足的军队来说,一场接一场的胜利就是提振士气的不二法门。

  长期以来,不管是红军,还是初期的解放军,都是处于劣势的,所以,务必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来鼓舞士气。

  毛主席主张“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不打无把握之仗”,正是奉行了先易后难的原则,为的就是提高成功率,用一个接一个的胜仗,来提振士气。

  能够说,大部分开国将帅都受过毛主席军事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林彪,绝对是对毛主席军事思想领悟最为深刻、运用最为娴熟的主帅。他最拿手的大迂回作战,追求的正是局部的以多打少。

  毛主席军事思想的三大核心

  但是也有例外,粟裕大将的军事思想,就自成一路。他经常以少打多,并能取胜;他经常出其不意,先打敌人强大的王牌军,并能取胜。

  难怪连林彪都对粟裕佩服不已,经常让参谋们整理粟裕的战报,认真研究,并笑称粟裕总是“打神仙仗”。言语之中,颇多仰慕之情。

  阅读精选(3):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人民战争的思想,的确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而且是本质性的核心。但从军事斗争来讲,光是把人民发动起来了,也不必须能战胜一切敌人。因为发动人民只是解决了军事斗争的力量之源问题,这当然是最重要的,可并不等于就是取胜之道的全部。其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也是有失败的,有些失败甚至几乎造成灭顶之灾。譬如十年土地革命时期,由于打土豪分田地,根据地的民众的确是发动起来了。但是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长达2年的被动局面,红军从30万人被打成只有3万人。因此,我觉得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就应不仅仅仅是力量之源的问题。必须还有什么重要的因素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并获得取得胜利的结果。

  中国革命军事斗争获得成功,有一个个性的地方,凡是毛泽东参与指挥的战斗,战役一般都取胜的多。甚至,就连失败后的撤退转移,都明显地目标清楚,有条不紊。还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例子,遵义会议毛泽东出山以前,中央红军从瑞金撤出一路向西,说是撤退,不论褒贬的话,其实就是逃命。被蒋介石围住一次,就立马死很多人,好不容易突破重围,不久又被包围了。湘江一战,红军死伤达8万人,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但是,遵义会议毛泽东出山后,形势立马有了转机。如果把四渡赤水作为一个战役的话,我们能够发现,红军并不完全是被蒋介石的白军撵着打,还时不时打白军一些突击性歼灭战,忽而兵临贵阳,忽而剑指昆明,完全把蒋介石调动的团团转,老蒋还没回过神来,毛泽东就掉头北上了。因此我感觉,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就应是军事思想的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来战争的主动权,常规的,理应是实力强的一方所掌握的,古今中外任何战争几乎无不如此。往往是实力较强的一方,想打你就打你,想在那里打你就在那里打你,而实力较弱的一方往往都十分被动,处于挨打的地位。但是毛泽东不一样,即使实力弱,偏偏就坚决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我的手里。这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我时要你打不着,我打你时要打痛你消灭你”。据此,能够说在掌握战争主动权方面,毛泽东都是古今中外军事史上的第一人。

  另外,从战争实践上看,强者往往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狂妄自大,弱者往往谨小慎微,心惊胆战,丧失信心。而毛泽东则是不论强弱,都做到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勇气和求实兼而有之,这也是无往而不胜的最重要的原因。主帖以蒋介石做例子,意思就应很明确了。我觉得打一场二场胜仗不难,在有利的条件下打胜仗也不难。难的是能够在各种不一样的条件下都能打胜仗,做到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是必备的前提。


荀子的行政思想是

  问题:

  荀子的行政思想是()。

  [A]、礼

  [B]、仁

  [C]、法

  [D]、礼法结合

  答案:B

  【相关阅读】

  荀子的行政思想是什么

  荀子出生于战国时代的赵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被尊称为“荀卿”。荀子信仰儒学,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辞赋之祖。代表作品有《荀子》,弟子中比较著名的是李斯、韩非和张苍,再传弟子贾谊学富五车,对后世影响也很大。

  客观来说,时至今日,荀子的行政思想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用心好处。

  一是倡导节用节流。他先后提出了“务本节用则无极”、“节用裕民”、“节用以礼”、“节其流,开其源”等多项节俭持政的主张。对当时奢侈腐化的皇室贵族具有必须的警醒好处。

  二是倡导忠职敬业。苟子提出了“从道而不从君”的忠君原则,对于制中、宰爵、司徒、治田、虞师、乡师、工师等身为人臣的忠职也进行了论述和明确。他提出的君主早朝不能太晚、为臣者敬业守职的精辟见解在我国的封建社会享有较高地位,一向沿袭到末期。

  三是倡导严于修身。我们常引用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名言就出自荀子。他提出的正人必先正己,以实际行动替代无谓的说教,彰显的是率先垂范的人格魅力。

  四是倡导亲民爱民。荀子提出“君也,舟也;庶人也,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其中,“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一句以最浅显的道理建言君主平政爱民,使政权稳定牢固。

  五是倡导尚德尚能。他主张打破贵族垄断的做法,任人唯贤,做到内不阿亲,外不避仇,这样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尽管,荀子的行政思想带有必须的封建主义色彩,完全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但也就应客观地看到,上述观点也具有必须的用心作用和较大的深远影响,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荀子非十二子主要资料是什么

  著名文章《荀子非十二子》是荀子的著作《荀子》三十二篇中的第六篇。其对我国古代史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好处。该篇文章的资料主要是对战国时期墨翟、宋钘等学派思想进行批驳。

  在文章《荀子非十二子》中,荀子透过逐一、全面的对陈仲、孟轲等十二人的观点主张进行的批判与驳斥,最终将文章的批驳重点引向孟、思学派,并提出了要统一天下,必先在改善诸家各异的言行上下功夫。

  荀子对诸家学说的批判主要是围绕什么理论才是能够帮忙君主治理国家。如荀子对他嚣和魏牟的“利己”主义进行了批驳,并批判了陈仲、史鱼酋又太过于对人的性情加以抑制,以致几乎偏离了人的正常性情;对墨翟、宋钘的功利之观进行了批判,指责慎到、田骈虽然也以法治国,但未与礼相结合,法同虚设;认为田骈和惠施两位大家只会在文字上做文章,严重缺乏实践基础,继而严重背离了治国之道,同时,对子思、孟轲的学说予以犀利的批判,指出子思和孟轲在根本不知晓孔子思想的前提下,就根据有限的事实编造出五行学说,严重影响世人的思想。

  荀子认为,这些学说都无法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理论依据,更不能在治理国家上,向君主带给任何参考。且提出只有自我的思想学说才可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依据,才能够满足君主治理国家的需要。

  战国思想家荀子名是什么

  荀子出生于公元前313年,荀子名况,字卿,是汉族人。当时为了避讳西汉宣帝刘询的名字,将荀子的名字称为“孙卿”,因为当时的朝代“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这就是荀子名的由来。

  荀子是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以前三次去齐国学习齐国稷下的祭酒,被人称之为楚兰陵令。而且荀子对于儒家思想的发展有着自我独特的见解,荀子提倡性恶论,他的性恶论在之后经常被拿来跟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作为比较。荀子在重整儒家典籍这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他是中国首个使用赋的名称的人,荀子因此与屈原一齐被称为“辞赋之祖”。

  在思想主张方面,荀子对百家学术都有必须批评,却始终推崇孔子思想,荀子认为孔子推崇的治国平天下是最好的治国理念。晚期的荀子更是把自我看作孔子的继承人,他个性的继承了当时孔子主张的“外王学”,并且也有自我的新主张。荀子从知识立场上批判和吸收了其他各大家的理论主张,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道德观、价值观与历史观,荀子的这一结合为先秦哲学做了良好的总结,并且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的贡献。荀子人生独特的经历与荀子名有着必须的联系,也正是因为之后发生的这些事情才让荀子名更加的真实。

  荀子的著作有哪些

  荀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学识广泛的学者,也是著名的思想家,虽说,没有与孔子齐名,但是,他的思想也是极其具有影响力的。

  和孔子一样,中国古代的学者都有一个与自我同名的著作,荀子也一样,他的著作就叫《荀子》。由于荀子出生在百家争鸣的战国后期,所以,他的思想是混合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多家思想的。所以,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资料也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是在学习方面。荀子有一篇名气比较大的文章,它不仅仅仅是中国语文教材中务必学习的文言文,而其中也产生了许多有名的句子,从中又衍生出了一些词语,例如,锲而舍之,锲而不舍等,这两个词其实是能够表现出荀子对于学习的一种态度的,也能够说是他对于大众学习的一种要求,认为一个人对待任何事情要能够坚持不懈,而不就应中途就没信心放下,尤其是在学习上,他劝诫人们学习要一向坚持,一向努力,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荀子也有关于人在自我内心方面看法的文章。荀子对于人生来所具备的特性与别人的看法大不相同,他认为人生来就是有欲望、贪念,而善良是后天学到的,所以,为了变善良、变好就要进行学习。

  上述两个方面只是荀子著作的一小部分,荀子的作品有许多,有让人们向善,也有对于自然的认识等方面的文章。

  荀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荀子是哪个学派,其实很多的人还是比较关心的。在很久以前,荀子的祖辈们,是来自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那个国家的名字叫做荀国,而荀子的祖辈们在晋国时候也做过将军,之后改名为中姓氏。而到了后代荀子的族人为了避难又改为了荀氏。因为荀子的一些思想,所以让荀子成为了流芳百世的人物。

  说起荀子,相信很多的人都明白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人物,也就是说荀子是儒家学派的,在那个时候也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不管在何时,所发表的任何言论,到了后世都成为了让人所学习的榜样。

  在荀子的观点里面,有一些观点是靠近唯物主义思想的,他反对天命学说,他觉得人定能够胜天,上天的预警,根本都是不重要的,只有人为的因素能够改变自我的现状和自我的命运。

  所以在这个主张上,很多的人也对于他的主张感觉到奇怪,但是到了之后,这样的主张其实也是被认可的。这也成为了儒家学派中比较重要的主张之一。当然荀子也有其他的主张,这些都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让很多的人在提到这些主张的时候,都会想起荀子就是儒家学派的人物。

  不管怎样说,荀子都在儒家学派中具有着重要地位的,对儒家学派中的发展也做出较大的贡献,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儒家的发展。

  荀子子道主要资料是什么

  荀子,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在思想上颇有建树,能够说是“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之性恶”,因此务必以后天的教化礼仪来改造升华人性,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荀子子道篇》论述的是孝悌之道,指子女就应怎样对待父母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荀子认为孝敬父母的孝道固然就应遵守,但这其实只是一个人很小的德行,顺从上级也只是人的中德,只有遵守道义才是真正的有道德,这是人的大德,也能够说这是“大孝”。

  一个公认的孝子不服从命令的情形有三种:一种状况是如果服从命令那么父母就会有危险,如果不服从命令则父母则更安全,这种状况下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忠诚;第二种状况是如果服从命令,父母就会受到侮辱或者感觉耻辱,如果不服从命令,父母则会感觉很光荣,那么这时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很有道义的行为;第三种状况如果服从命令,就会变得如禽兽一般,不服从命令则显得谦恭有礼,这时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恭敬的行为。

  因此不能以对父母的命令来决定一个人是否真正地孝顺,有时服众是对父母不孝,而不服从是对父母真正地恭敬孝顺。文中还以孔子与其弟子的答问来对此进一步阐述,如同君主需要敢于纳谏的臣子一样,孩子也不能一味服从父母,合乎道义才是真正的孝顺与忠诚。

  此外文章还论述了其他问题,如结尾段子路问孔子,君子为何没有忧虑,孔子说其实是心态问题,他说:“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这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人生得失很有启迪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