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最初用来做什么

  试题:

  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传递军事消息

  B、古代嫔妃嬉戏

  C、图腾崇拜

  答案:A

  【相关阅读】

  风筝最初出现与军事密不可分,古人利用风筝进行测距、传讯、侦察。传说公元202年,汉王刘邦率大军进攻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把楚军重重包围,韩信为了瓦解项羽部下的军心,在风筝上系上小竹笛,夜晚放飞到楚营上空,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高唱楚歌,项羽士兵听到熟悉的旋律,思乡之情顿起,士气低落,终不敌汉军而败。经过千余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改善,逐渐完善起来的工艺设计,使风筝的扎制技术日臻精巧、合理而易于放飞。

  追寻风筝的起源,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770-221BC)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另据《鸿书》记载:鲁班也曾制作过木鸢,曰:"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在中国古代,木鸢一向是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并能带上火药用作战争进攻的武器。

  鲁班是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人,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创始人,也是鲁国人(一说宋国人),由此推断,风筝鼻祖"木鸢"的发源地,应是齐鲁一带。

  民间传说中最早的风筝是楚汉相争时张良创造出来的,他坐在大鹞子上飞到项羽军队的上方,在鹞子里唱楚地思乡的民歌,唱得项羽军队"四面楚歌",所谓"征人一夜尽望乡",军无斗志,于是项羽大败。

  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之侦察工具外,更有进行测距、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

  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

  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

  南北朝——风筝曾是被作为通讯求救的工具。梁武帝时,侯景围台城,简文尝作纸鸢,飞空告急于外,结果被射落而败,台城沦陷,梁武帝饿死,留下这一风筝求救的故事。

  唐代——将被用于军事上的风筝,已渐转化为娱乐用途,并于宫庭中出放风筝。

  宋代——人们把放风筝作为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百姓在清明节时,将风筝放的高而远,然后将线割断,让风筝带走一年所积之霉气。

  明代——以风筝载炸药,依“风筝碰”的原理,引爆风筝上的引火线,以达成杀伤敌人之目的。清乾隆——即有双纸控制风筝详图尺寸与解说。

  日伪时期——因军事的理由禁止放风筝,因为鲜艳的风筝可传递给敌方讯息,并带给飞机轰炸的目标。二次世界大战美军曾用特技风筝做活动靶,训练打靶。

  1980年,风筝开始广受喜爱,除原先双线外,并演变成三线,四线的技术风筝或特技风筝。


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

  试题:

  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呢?

  答案:

  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相关阅读: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结构。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表此刻:一是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要作用;二是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具有如下特点:

  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方式主要还包括按经营成果分配;按劳动、资本、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与按劳动要素分配不一样,按劳分配只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分配。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质上反映出劳动、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了收益分配。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劳动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务必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透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台计算机

  阅读精选(1):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Mauchly)博士和他的学生爱克特(Eckert)设计以真空管代替继电器的“电子化”电脑——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

  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吃电很凶,据传ENIAC每次一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

  另外,真空管的损耗率相当高,几乎每15分钟就可能烧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员须花1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出坏掉的管子,使用上极不方便。曾有人调侃道:“只要那部机器能够连续运转五天,而没有一只真空管烧掉,发明人就要额手称庆了”。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过去50多年了,在这期间,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首先是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继而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处理器和存贮器上的元件越做越小,数量越来越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存贮容量迅速增加。

  1994年12月,美国Intel公司宣布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它每秒可进行3280亿次加法运算(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6600万倍)。如果让人完成它一秒钟进行的运算量的话,需要一个人昼夜不停地计算一万多年。

  当年的“埃尼阿克”和此刻的计算机相比,还不如一些高级袖珍计算器,但它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6年2月14日,在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50周年之际,美国副总统戈尔再次启动了这台计算机,以纪念信息时代的到来。

  阅读精选(2):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14日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并称为“埃尼阿克”(ENIAC,全称为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图1为马绍尔群岛邮票)。但它的体积庞大,有2。4米高,占地170多平方米,重约30吨,它由17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1500个继电器和60000个开关等组成,耗电近100千瓦。当时曾用于弹道计算。显然,如此庞大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也不方便。

  ENIAC被称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曾引起质疑,不少人认为阿塔纳索夫(Atanasoff,图2为保加利亚邮票)和贝利(Berry)发明的ABC(全称是Atanasoff-BerryComputer)计算机,才是真正的电子计算机鼻祖。他们认为,ABC是从模拟计算机转入数字计算机时代的产物,而ENIAC只是使人们正式进入数字计算机时代。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图3和图4分别是匈牙利和美国邮票)随后也参与了ENIAC研制工作。他发现ENIAC本身存在两大缺点:(1)没有存储器;(2)它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于是他提出采用二进位制,来简化机器的逻辑线路。他同时提出程序内存的思想,把运算程序放置在机器的存储器中,程序设计员只需要按程序在存储器中寻找运算指令,机器就会自行计算。

  但有关存储程序的概念,也不是冯·诺伊曼首先提出。英国数学家图灵(Turing,图5为圣文森特·格林纳丁斯邮票)在二战中,他应召到英国外交部通信处从事破译敌方密码的工作。由于破译工作的需要,他参与了世界上最早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子计算机—巨人机(COLOSSUS)的研制,1943年制成并用它破译了敌方许多密码。此刻看来这只是一台破译密码的专用电子计算机。

  最后,我们还要提到一位德国工程师楚泽(Zuse,图6为德国邮票),他于1938年凭借个人力量试制了一台采用二进制的可编程序的数字计算机Z-1,随后,它又相继制造出能正常运行的采用继电器的电磁式计算机Z-2(1939)、Z-3(1941)和Z-4(1944)。二战以后,楚泽流落到瑞士。1949年他把Z-4计算机安装在瑞士苏黎世技术学院,并稳定地运行到1958年。因此,有些人认为楚泽才是“数字计算机之父”。

  阅读精选(3):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它是195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

  50年代是计算机研制的第一个高潮时期,那时的计算机中的主要元器件都是用电子管制成的,后人将用电子管制作的计算机称为第一代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发展有三个特点:即由军用扩展至民用,由实验室开发转入工业化生产,同时由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和事务处理。

  20世纪40年代中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领导,为美国陆军军械部阿伯丁弹道研究实验室研制了一台用于炮弹弹道轨迹计算的“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简称ENIAC)。这台叫做“埃尼阿克”的计算机占地面积170平方米,总重量30吨,使用了18000只电子管,6000个开关,70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耗电量140千瓦,可进行5000次加法/秒运算。这个庞然大物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举行了揭幕典礼。这台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电脑时代的开始。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以“埃尼亚克”为代表,一批计算机迅速推向市场,构成了第一代计算机族。在这一时期,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伊曼提出了“程序存储”的概念,其基本思想是把一些常用的基本操作都制成电路,每一个这样的操作都用一个数代表,于是这个数就能够指令计算机执行某项操作。程序员根据解题的要求,用这些数来编制程序,并把程序同数据一齐放在计算机的内存储器里。当计算机运行时,它能够依次以很高的速度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里的一条条指令,逐一予以执行,以完成全部计算的各项操作,它自动从一个程序指令进到下一个程序指令,作业顺序透过“条件转移”指令自动完成。“程序存储”使全部计算成为真正的自动过程,它的出现被誉为电子计算机史上的里程碑,而这种类型的计算机被人们称为“冯·诺伊曼机”。

  第一代计算机发明详情

  1943年美国国防部批准了由Pennsyvania大学JohnMauchly教授和JohnPresperEchert工程师提出的制造一台由电子管构成的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器)的计划,其目的是计算新型火炮的弹道轨迹。

  ENIAC于1946年2月14日交付使用,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瓦,耗资45万美元。这台计算机每秒只能运行5千次加法运算。

  1945年ENIAC的顾问vonNeumann在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Computer,电子离散变量计算机)计划中首次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这个思想几乎同时被英国的科学家Turing想到。

  1946年,vonNeumann在PrincetonInstitute进行高级研究时,设计了一台存储程序的计算机IAS,虽然IAS直到1952年也未能问世,但IAS的总体结构得到确认,并成为之后通用计算机的原型。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Sperry和IBM两大制造计算机的公司,IBM公司于1952年推出了程序控制的计算机701,1955年又推出了702,之后构成了700/7000系列,使IBM公司成为计算机制造商的绝对权威。

  ENIAC诞生后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世界上主要国家也纷纷研制出不一样型号的电子计算机,但在这十多年的时间内,计算机的性能并没有得到奇迹般的提高,直到50年代末,晶体管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遇上第一次大飞跃发展的机遇。

  特点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基础元件;使用汞延迟线作存储设备,之后逐渐过渡到用磁芯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主要是用穿孔卡片,用户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系统软件还十分原始,用户务必掌握用类似于二进制机器语言进行编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