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2 14:47:06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一):
科目:数学
课时:一节课
授课者:刘素彦
听课时间:2013年2月28日
课题: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7的乘法口诀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举例:6×7=
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生:6×7=427×6=42
二、新授
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
师:一共有几个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样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板书)
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
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3×7=21(个)。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清楚里面的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
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师:好,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7个小矮人一共有几个汉堡怎样怎样写运算式呢
生:2×7=14(个)
师:薯条呢
生:7×7=49(个)
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生:二七十四七七四十九
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
师:好,看这些式子,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这样跟7有关的运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
1、练一练
第一题:
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
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
生:4×7=28(块)
第二、三题(开火车)
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
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
3、延伸
师:那么,看同学们有想到吗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2个除法算式吗试一试
4、思考题:不出声,想想什么意思——老师给解释一遍题目——自己做——做好找老师对答案。
意见:
总结环节是:复习——导入——看图找信息——口诀——加式——乘式——有一举三——总结引题目——练习。整体很完整,课堂效果很好,但是如果在举例计算时,多试几个更好。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二):
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
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
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思考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分法。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就应叫什么数呢?
这就是见天我们这节课需要你学习的资料:相反数。
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
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好处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师:请你举例说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能够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就应多加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能够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请大家一齐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
课本上个性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
口答练习: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7,-0.5,0,6,+1.5
三、数形结合,深入讨论
例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
04
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
掌握了老师提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相反数,我们是从“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两个方面去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既包含在相反数的概念中,又体此刻数轴上,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将有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
到此刻为止,关于零的特殊性,表此刻哪些方面?
生众: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零不能作除数。
练习及解答(略)
附(部分板书)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
符号相反相反分居原点两侧
到原点距离相等
透过这次七年级(三)班李红鸽老师的课,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加油!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三):
小学数学《圆柱的体积》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圆柱的体积听课记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从日常生活中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商店的冰箱里有两种香芋冰淇淋,圆柱形冰淇淋每支3元,圆锥形的
冰淇淋每支0.8元,已知这两种冰淇淋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你认为
买哪一种冰淇淋比较合算?。
3.导入:那么,到底谁的意见正确呢?透过这天这节课学习圆锥的
体积计算之后,相信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动手测量,大胆猜想
1.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的名称,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测量一下你们手中的圆柱和圆锥,看看能发现什么?(按四人小组动手测量)教师巡视学生测量方法是否正确,不对的给予指导。
2.量后交流发现,得出结论:每个组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等底等高的。
3.大胆猜想: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与这个圆柱的体积有怎样的关系?可能是这个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猜想的时间和机会)
(三)、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谈话:下面请大家利用你们手中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来做实验,验证一下
你们的猜想对不对。(你们打算怎样做实验,先在小组内商量好办法)
2.学生分组做实验,师巡回指导。
3.交流汇报。
(1)你们小组是怎样做实验的?
(2)透过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师相机板书: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4.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圆柱和圆锥都有这样的关系?
教师出示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圆柱,让两学生上台操作实验。
提问:透过这个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只有等底等高的圆锥才是圆柱体积的)
5.启发引导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提问:那么我们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
板书:圆锥的体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然后师板书,学生进行对照)
6.提问:要求圆锥体积需要明白哪些条件?公式中的底面积乘高,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
7.练习(口答)
(1)一个圆柱体积是27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一个圆锥体积是150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运用公式,拓展训练
1.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报答案,共同评议。
2.做“练一练”第1题。
(1)指定2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群众订正。
3.决定
(1)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2)圆柱体积必须比圆锥体积大。()
(3)圆锥的底面积是3平方厘米,高是2厘米,体积是2立方厘米。()
4.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①谁能说一说做第2题的思路?
②计算圆锥体积时要个性注意什么?
5.完成练习八第2题。
(1)学生尝试做题。交流解答方法。
(2)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12÷3”能够直接得到答案?
(3)做实验加深理解。
6.考考你
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12厘米。要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形,削去的木料体积是多少?
7.此刻你能回答本课开始时那个问题了吗?
(五)、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为什么?这节课你还有什么收获与心得?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四):
小学数学《商不变规律》听课记录
同样的一节"商不变规律"课,使我有了不同的反思、不同的体验……
第一次行动(教学)
……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资料精彩吗?这天老师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悟空说:"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面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样样?。"小猴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貌:"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
2、探索规律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随机板书:
8÷2=4
80÷20=4
800÷200=4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个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开始小组活动。
生1:依次扩大10倍,商还是4;
师:你是怎样观察的?
……
(接下来的汇报中有不少学生汇报并没有按照我备课的思路去回答,整个安排全部打乱,耽误了许多时间,在汇报中有的学生还发生了错误。)
反思
按照我的备课思路,自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就应很顺畅,学生就应能够顺利完成此环节教学的,怎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这样呢?在反思与本组教师的评课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自己的安排看似合理,其实没有认真思考到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没有做到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由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过大,导致在此处的教学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我虽然蹲下来"扶学生,学生还是"够不着"。看来我的认识与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
改善策略
不要着急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给他们一根"拐杖",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抛出的问题适当并及时地引导、点拨。因为这是一堂走出校外的观摩课,所以我根据本组教师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反思,在经过用心和独立的思考后,我对第一次的行动计划再次进行了改善,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第二次行动(教学)
在讲了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后,提问: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①8÷2=4
②80÷20=4
③800÷200=4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并探索出规律:二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二式比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询问学生:还有什么发现?(从下往上看,又有什么规律呢?)此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完成。
整节课的反思
接下来的教学,我与孩子们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潜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新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这连续两次的教学中,使我的教学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帮忙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制造"他们;要学生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去体验、理解;要让更多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知识构成的全过程。此刻,我深深地感到:课程改革,没有休止符;课程改革,永远是此刻进行时。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样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样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构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明白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理解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最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这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充分利用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使学生获得对角的感性认识。
透过“看”、“找”,体会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对角的概念。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折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充分利用创造条件,带给超多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制作等活动,获得感性知识,构成对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从而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练习更加生动搞笑,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评:
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透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忙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潜力、操作潜力、表达潜力及分析、概括潜力。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六):
小学数学《能被3整除的数》听课记录
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
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
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
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
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己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
生:想!(跃跃欲试)
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
各小组用自己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
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5:老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老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
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有新的发现。(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
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己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
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
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没有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关。当学生透过操作对新知有所感悟后,就必然产生说的愿望。于是,安排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两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各抒己见,大胆争议甚至激烈辩论。交流的问题并非为了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而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需求,是他们在感悟后急于表达而自然产生的想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体验、去感受,相互纠正和补充自己的片面认识,最终使新知(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步一步浮出“水面”。
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学生感悟和获取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他们还不断体验数学的魅力,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逐步构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一):
暑假空闲时,读了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丽莲·凯兹博士的《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一书,感触颇深。《与幼儿教师对话》这本书,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首先,充满独到而精辟的观点和见解。关于儿童发展的精辟论述、关于适宜性幼儿教育的独特观点、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刻阐述。
其次,随处可见基于实践的理论阐述和基于理论的实践反思。我们能够感受到,本书的很多观点并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实践”与“思悟”出来的。
再次,渗透着对幼教问题的理性审视与对儿童发展和幼教事业高度关注的气质和精神。无论在探讨儿童发展、幼儿教育的目标、资料,幼教的专业化、幼教机构的评价,还是教师主角、教师与儿童关子、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等问题时凯兹教授时刻向我们展示着她对这些问题的省思、检视与理性把握。在凯兹教授的书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在其朴实、流畅的语言中,我们时刻能感受到的是贯穿始终的她个人的独特的学术品质!并感受到了幼儿教师的成长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只有不断充实自身,不断更新观念,才能适应新时代学前教育的要求。
在书中,丽莲。凯兹博士深刻地阐述了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等的观点和思想,充满了关于幼儿教育与教师成长的专业智慧,以及她对于儿童发展与教育的理论和时间的深入把握。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本书第十一章中谈到的: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
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带着20位四岁的幼儿在户外活动,因为只有两辆小三轮脚踏车,幼儿便常为“该谁骑”而争吵不休。这一天,一位叫宝宝的小男孩跑到老师面前抗议道:“小莉不让我骑三轮车!”这时老师应如何反映呢?她说一位专业的幼儿教师整个决定思考及反应的过程,牵涉到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1、此情境能够教导幼儿什么?
2、老师对事件中的幼儿所做的诊断是什么?
3、课程与管理上应如何处理?读到那里,我不禁放下书本,思索着……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一日活动中再熟悉但是了,而我们,平时又是怎样来处理的呢?
处理的同时关注到了哪些因素呢?在文中丽莲。凯兹博士就谈到了专业的幼儿教师在处理时应关注:此情境能够教导幼儿什么:社交技巧,老师能够利用这个事件鼓励幼儿发展社交技巧,社交知识,气质培养。社交技巧,如轮流、协调、克服困难等处世技能,其中谈到了让孩子学习语言技巧(明确的词句对话技巧);社交知识,如社交认知,正义观念,旁观幼儿的理解与技巧的学习;气质的培养如同情心及助人的气质,实验的气质,避免抱怨及搬弄是非。
可见,老师在遇到类似的状况时,就应把重点放在教导幼儿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策略上。在这一章节中,丽莲。凯兹博士以一个幼儿园里经常发生的事件来说明专业人员与未受过专业训练人员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专业人员的反映就应是运用可靠的专业知识及见解来决定,着眼于儿童长远的发展利益,而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的反应大多视当时的状况,以在最短时间内来解决事情的方法来决定行为与反应,而不是以儿童长期的利益未目标。文中描述了一些幼儿教师所使用的专业行为,为儿童发展与学习尽最大努力。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面临这样的事情:在游戏中,幼儿常常会为一件玩具或者某个主角而争吵。反思自我平时在处理这些我们都认为的“小事”时,自我的反应处理方式是一名专业人员该做的吗,恐怕我们常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比如手头正好忙碌着,比如小朋友本来就有许多麻烦事……这些所谓的原因,使我们常常会出现许多非专业人员的处理方式,比如“说教”,比如“追究原因”等等,而每每这时,我们都还没意识到这些方式的不妥,也许,在这些我们通常都认为的“小事”上,很少会去思考孩子的长远发展上。反复读了这一章节的资料,让我有了新的的认识,此刻我看了此书,明白自我其实能够利用这件事情鼓励幼儿发展社会技巧,如:轮流、协调、克服困难等出世技能,这些才是对我们的孩子终身发展有利的。
我觉得,一本好书,更何况是一本非情节性的理论性较强的书,粗略地浏览一遍,是不能很好地去解读它的精髓的,需要我们反复地阅读反复地领会才能真正有所收获。这一次,我只是在网上粗略地看了一遍,而不能说是真正地读懂了它。我想,手头若是放一本的话,我们便能够随时地翻阅,遇到问题时,把它作为我们的导师,请教于它,必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二):
曾有人这样说,一个失职的医生,他毁掉的但是一个人,甚至可能会是一个家庭,然而一个失职的老师,他毁掉的能够是一代人。可见,教师身负的重任。“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最近,我读了知名教育家朱永新的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要成为一名教师,不难;可要成为一名好教师,却是很不容易的。
本书对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阐述;同时对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地勾勒。伴随着书中描述的教育理念,我仿佛飞翔在一个崭新的世界。“理想的智育应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我十分赞同这一点,理想的智育不能狭隘理解为成绩好就行了。它就应与德、智、体、美、劳融为一体,它不但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有着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教育、求真信念的塑造、审美情感的熏陶、坚强毅力的培养、实践潜力的训练等。试想,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成绩好,其他方面都不行,这是我们所期望看到的吗?此刻的孩子已俨然成为家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已习惯了理解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不懂得回报和感恩,缺乏动手潜力和受挫潜力,在与别人相处时处处表现出的斤斤计较和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这些状况,如何改变,如何在有限的教育空间有效实施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书中还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建立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眼睛一亮。营造书香校园,超多阅读书籍。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这也正好和我校所提倡的读书活动相吻合,超多的阅读确实会在不一样层次、不一样方面提升师生们的人文素养。读完此书,我一下子被书中那句“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就应从记录自我教育现象,记录自我的感受,记录自我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十分美丽的项链。”而吸引。是啊,我们平时不是一向在讲科研先导、科研兴课吗?如果我能从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开始,那不是最真实的科研吗?从那时起,我找到了自我努力的方向——必须要坚持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我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齐成长!
教育杯具的产生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我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这才真正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因此,我认为,转变“后进学生”的关键是帮忙他们树立其学习的信心,使他们和优秀生一样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正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习惯、智商、学习成绩等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一个个有着自我想法、思维的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那样的与众不一样和富有新鲜感。
当然,加强德育还有必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去,我们经常把学生的品行问题和心理问题混为一谈。两者固然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毕竟还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往往被看作是德性问题,实际却是心理问题,如学生拿别人的东西,就一向被看作是品德问题,但是据研究,许多都是一种心理障碍问题,因为许多学生根本不缺少这些东西,但是他透过拿别人的东西而获得一种满足感。如果把这些由于心理问题而犯的错误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作为品德败坏而进行处理,则会大大挫伤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发展。教师务必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等角度正确分析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
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普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透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忙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潜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潜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忙他们处理好适应环境、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透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体系。
作为老师,不能以一个成绩的标准来看待学生,相反,我们要淡化成绩,这淡化成绩当然不是说我们不要追求好的成绩。对于优秀生,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培养他们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善于合作、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让他们在追求真善美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不是拘泥于分数。即使有些时候他们的考试分数不是太理想,我们也不必太在意,只要他们明白自我努力的方向,持续一颗用心向上的心,我认为已经很够了。
而对于“后进学生”,我们更要淡化“分数”对他们心灵的摧残,我们要适当放宽对他们学习的标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对待,我们要注重培养他们对自我不自暴自弃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端端正正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有不懂的资料能主动问老师同学,争取理解;培养他们敢于正视老师、自尊、自信的完美人格;培养他们融入群众的用心向上的心态;培养他们为追求理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与毅力……
有了梦就会有动力、有期望。《新教育之梦》——这是所有老师和学生共同的梦。我愿意做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和学生一齐成长。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三):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常常会读些书来充实自我。最近别人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叫《我为谁工作》。闲暇时细阅,颇有感触。就象书中所言: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了。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快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奋发图强。的确,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们说人生是一条路,而这条路确实是无数本书铺成的。如果没有了书,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好处,就会永远只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会变成一条被人们遗忘了的路,一条被人们丢弃了的路。培根的一段话尤为精彩:“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数学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变……无非就是让我们博览群书。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相信我们的生活就必须会充实幸福。
《我为谁工作》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虽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读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话给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就应把心态回归到零,把自我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个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能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我们当中的有些人,时常处于消极颓废的心理状态中,觉得社会太大,自我所学、所想的在现实中经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离自我更是遥不可及。于是,便有些垂头丧气,驻足不前,面临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时候,对自我当前的工作不太满意,导致了一些负面的情绪。这样,抱怨与痛苦就产生了,在这个时候,一本好书,它能够帮忙我们,它启示了我们的思维,掀起了我们久违的热情,亦诠释了某些灰与黑的现实本质。
然而,工作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工作是每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如果没有机会工作或不能从工作中享受到乐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好处,他们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到达某种目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目标,也有自我的梦想,正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到达某些梦想,或是成就自我,为了拓宽、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将自身全面发展成为和谐美丽的人,我们才会专注于一个方向,并为此付出毕生的心血。工作是一个施展自我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没有哪种活动能有如此高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种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着生活的质量。
要明白,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为谁工作?让我们一齐来调整好自我的心态,一齐走向成功之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用热情去重燃工作的激情,再来一次触动心底的反思,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内心深处承认并理解: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我工作。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职责、敬业、忠诚就从而诞生了。敬业铸成灿烂人生。爱岗,在自我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的辉煌,勤奋努力、自强不息,要明白我们不是在为谁工作,更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我们是在为自我的理想而工作。我们要把自我当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从中获得发展的机遇。
不言而喻,答案已经很明显,我们是为自我而工作,在为自我的人生工作,既然这样,我们就就应负起天经地义的职责,义不容辞以诚信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尽心尽力,忠诚第一,忠诚于工作,忠诚于同事,诚实坦率,视诚实为生命,敞开心扉,坦荡处世,率直为人,把职业当作生命的信仰。记住,我们是在为自我的人生而工作,一齐努力、一齐奋斗,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尽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四):
读了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豆豆》一书,感慨万千。书中记载了作者(豆豆)经历过的一段真实故事。当豆豆的妈妈听老师说孩子在学校是个“怪怪的人”、“捣乱”、任性,会影响别人,推荐转学时,她想:必须要想办法找到一所能够理解这个孩子的学校。
“巴学园”真是一所奇妙的学校,当小豆豆第一次来到那里,校长就和蔼可亲地让她介绍自我,“随便怎样说都行”,小豆豆看到校长聚精会神地听自我讲了一个上午,情绪好极了。
“巴学园”的孩子能够坐在用废旧的电车改做的教室里,孩子们能够根据自我的意愿选取想学的课目,也能够跟自我喜欢的同伴坐在一齐。音乐课,孩子们不仅仅用耳朵听,更是用心去体会,他们光着脚跳来跳去,感受着节奏、韵律。学校运动会上,身体有缺陷的孩子总能拿到第一,而这一切都是校长的精心设计。
“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而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比老师的计划,更要远大得多。”这就是小林校长的办学宗旨。
一段“巴学园”的生活,让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一个让大家理解的好孩子,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我将书中感悟到的见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与孩子平等互动的快乐。比如:我班的陈志刚小朋友,聪明、调皮,在别人的眼里他是个典型的多动症孩子,整天摸这动那,一刻也停不下来。他一天到晚就用彩笔到处乱画乱涂,经常与别人说反话,老师说请小朋友坐好,他却接话说看谁坐得不好。老师对他说服、教育、引导都不见效,不少家长要求孩子远离他。我透过与志刚的家长谈心,明白孩子在家也是如此。我对其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他十分喜欢车,也爱画车。投其所好,我们两人共同探讨与车有关的话题,他兴趣猛增,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我发现他真是个“车行家”,明白那么多名车,他所画的车,部部形色兼备,十分漂亮。
我试着与志刚小朋友进行了几次谈话,将他的优点告诉全班小朋友,请他自我讲他最喜欢做的事,将车的有关状况说一说,将他的画贴出来。小朋友们这才发现志刚很了不起,自然改变了对他的看法和态度,慢慢与他接近,理解了他。志刚小朋友融人到群众怀抱,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透过读书,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不应是僵硬的教育,而应是互动的充满生气的教育。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东西,有耳朵却听不到声音,有心灵却无法理解真、善、美,这是值得我们幼儿教师深深思考的。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五):
看过朱教授的理想的教师,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不禁想到理想的幼儿教师是什么样的呢?记得爱尔维修以前说过:“人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个性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人。”然而在孩子幼小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和家长。那么怎样做才是一位理想的幼儿教师呢?
幼儿教师应有爱心、耐心、职责心和专业的知识,并细心的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当然专业知识并不是只懂得自我的一点专业,对于专业以外的东西一概不知也毫无兴趣。比如:他们十分缺乏常识,就像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们对时事等问题发表的拙劣看法,时常成为人的笑柄。理想的幼儿老师就应胸宽广,富地献身精神,充满仁爱之心,理想的老师就应能够看到矛盾和缺陷,并立志去解决它,做到公平、公正、公私分明,正确地对待工作中的问题。
(一)爱心
如果一个教师在孩子做错事以后也不告诉原因就斥责或打骂,而不是耐心的讲道理,反而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顽固、冷酷、残忍,会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给孩子内心世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也有必须的影响。
(二)耐心
对待孩子要有正确的态度和耐心,不管你有多忙多烦,都就应做到孩子问什么,就回答什么,在向孩子传播知识和方法时决不能嫌麻烦,敷衍塞责,就应了事,必须都要真实合理,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为对社会矛盾和缺陷有辨别潜力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孩子潜在的潜力。如果培养出来的人辨别不出人间的好坏和善恶,对世界没有思考的认识,这类人越多将会成为社会的累赘。
(三)职责心
如果一位教师没有职责心,他不管孩子是否来上课了,是否学会了?孩子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他一概不知,这样的教师我想是不会教出好学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忘记自我的职责或对工作不负责,后果不堪设想。
(四)沟通和理解
沟通和理解最重要,不管是家长和老师还是孩子和老师等等。如果一个老师对沟通技能方法的掌握十分好,与孩子示来社会适应潜力的高低紧密相联。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在家学会与家庭成员沟通,在幼儿园学会与教师同位的沟通技巧,当他走入社会时,他也能很快地与他人沟通,更重要的是与他们沟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本上,而不是不讲理的乱说一通。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因此我们教师应取长补短,尽力让自我成为别人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六):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期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潜力、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做最好的老师》中李镇西老师的话说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我以前只明白教育需要“爱”,却不明白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向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幼儿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务必予以批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出奇的“乖”,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我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向渴望能和孩子们一齐玩、一齐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向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幼儿,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幼儿,期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幼儿——“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明白。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幼儿时“向幼儿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幼儿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幼儿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儿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幼儿面前承认自我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老师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
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就应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就应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就应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潜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幼儿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幼儿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明白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我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幼儿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幼儿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幼儿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用心性。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向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
此刻,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幼儿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儿,是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完美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在应对幼儿时要持续一颗童心,以自我的童心唤起幼儿的童心,以自我的爱心唤起幼儿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我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用心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耀幼儿心灵的阳光,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使幼儿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让我们明白了读书的方法,期望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边读边记,这样我们的阅读才会更有效率,我们才能掌握阅读技巧。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七):
某日在电脑上看了《怎样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文章,让自我又学习了一些知识,教师一向是人们所尊崇的事业,这茖职业被称为太阳底下最崇高的是职业。教师要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要用满腔的热情去启迪人生,春雨润物般的言传身教不仅仅能使孩子获得渊博的知识,还能使幼儿拥有丰富而高尚的灵魂。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具备对人真诚、心地善良,有爱心,要热爱幼儿,还应不断补充自我的知识储备量。这就说明我们教师就应具备求知的精神,要学而不厌,要掌握渊博的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在学以致用。幼儿教师还应具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崇高品质,凡要求孩子做的自我务必先做做好。
教师还要有耐心,应对不听话的幼儿要耐心的教导祂们,不能侮辱祂们,这不仅仅会伤害幼儿感情,而且会使矛盾激化,在幼儿心中失去威信,教师的劳动是十分艰苦、复杂的,教师只有持续愉快平静的心境,才能使幼儿产生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提高用心性,并因此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用自我的言行品格去影响幼儿,才是为人师表。还有教师教书育人应是应对全体幼儿,要对班级里所有幼儿关心,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些听话乖的小朋友,往往忽略了那些调皮的幼儿,在这一点我想在今后工作中就应要注意。
看了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想我以后必须会努力,多读一些幼教文章。争取做一名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的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八):
前几天,我在《幼儿教育》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每个幼儿都是教师的宝贝”,我深受感动。
“爱孩子,真诚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能否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有些幼儿聪明、漂亮、干净,很讨老师的喜欢;有些幼儿调皮、穿戴不整洁,不讨老师喜欢。记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带学前班的时候,班上有个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发育较慢,语言表达潜力差,每一天穿着脏兮兮的衣服,挂着两条鼻涕来上幼儿园。看着这样一个孩子,实在难以让人喜欢。我刚接触他的时候他连“老师”两个字都叫含糊不清。之后我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爸爸在他半岁时就弃他母子而去,妈妈又没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活,家境贫穷。李小明由于长期缺乏父爱,他的母亲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和他交流,导致了他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欢和他玩。应对这样的孩子,我们更应关心、呵护他。为了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我经常有事没事的找他说话,一开始往往都是我一个人在说,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这种状况我真有点气馁,但是我并没有放下,而是继续和他谈心,找他说话,渐渐的他能和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了,上课也能专心听讲了,教的生字也能读出来了。那时我的情绪是多么的激动,虽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琐碎的,但凭着对
教育事业的执着,可谓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让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最后换来了回报。
从教三年来,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幼儿教师。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幼儿教师不仅仅要具有知识与潜力的素质,更就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作为一个幼儿教师,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的是什么?可能有人会说:是扎实的基本功,但我觉得更就应具备的是强烈的职责心和对幼儿的“爱”,没有强烈的职责心和“爱”,一切都无从做起。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就应对孩子负责。我们就应用“爱满人间”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幼儿,对幼儿就像对待自我的孩子,像对待自我的眼睛一般呵护他们,像对待自我的杰作一般欣赏他们,让每个孩子在真诚的关爱中健康成长!
记得刚踏入幼儿园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一张张好奇的小脸,我有点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这么多好的领导、好的搭班老师。正是她们,给了我帮忙和鼓励,让我学到了许多道理,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职责心。
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我愿用自我的双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九):
只有当他成为自我的主人并遵循一些生活规则时,他才能管住自我的行为,我们才认为他是一个守纪律的人。这样的纪律具有灵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采用。但它包含一个伟大的教育原则,它不一样于旧式教育里那种绝对的,不容辩驳的高压政策下的“不许动”的原则。
心得:
这一段话给我的教学路程上点燃了一盏明灯。回顾自我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期望他们安静。但是这种“约束”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欲望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欲望。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就应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我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我的主人,当他成为自我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十):
“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心理素质好的豁达开朗,沉着应对,于是成功了;心理素质差,烦恼缠绕,难以自拔,于是倒下了。就像一个木桶,它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智商),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情商)。”好有哲理的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明白孩子的任何一个小改变在你眼中都要看成是珍宝,对他的改变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么惊喜。孩子年纪小人生的路还很漫长,我们不要给以孩子过高的期望。其实,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的孩子比。任何比较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的个性,每一个孩子都就应在他实际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作别的孩子的复制品。所以当他学会写第一个字。讲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就应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出发,把他的过去和此刻拿来进行比较,哪怕是有了小小的进步和改变我们都要真诚地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不要吝啬你的那句“你真棒”虽然他写的这个字在你的眼里写得不是很好,远远达不到你所要求的。但是作为爱他关心他养育他的父母,更不就应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就应用你的温暖去呵护他成长。
其实,孩子们每一天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我或他人的极端举动。就像那些常被列在调皮鬼一类里的孩子,为什么他们总是在犯错之后还是改但是来?其实他们的心并不是真的很坏!一向想和老师作对!而是我们给了他们认为不平等的“待遇”。他是这么想的:大家都不喜欢我,连老师都说我不听话。干脆坏到底吧谁也不敢来惹我!这样总比闷着好。这样的例子我身边也有发生:我班有一个小孩很好动,跟人家接触的时候动作个性粗鲁,常伤害到别人,他的力气也比较大,常喜欢起脚踢向别的小朋友。他的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无奈的发泄,因为大家都不跟他玩所以心里很难受。其他老师对他的态度都是很严厉的。有一次,我上课我故意点他起来回答问题时,发现他的答案是最好的,我在全班小孩的面前夸张地表扬他“哇噻!你真了不起!真是太棒了!”接下来他像变了一个人很安静专心地做每一件事。我让让他把教室里的油画棒盒叠好,他一个人忙得满土大汗直到把所有的盒子叠整齐!之后还问我“老师,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吗?”当时我对他的举动感到无比的震惊!确实,
我给他的信任让他感到很自信和骄傲,因为老师已经认可他是个能干的孩子了!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常告诉孩子们,你真棒!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十一):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常常会读些书来充实自我。最近别人向我推荐了一本书,书名叫《我为谁工作》。闲暇时细阅,颇有感触。就象书中所言: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东西,莫过于书了。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让一个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忧伤走向快乐,从灰心失意走向奋发图强。的确,一个人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读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们说人生是一条路,而这条路确实是无数本书铺成的。如果没有了书,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好处,就会永远只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会变成一条被人们遗忘了的路,一条被人们丢弃了的路。培根的一段话尤为精彩:“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数学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变……无非就是让我们博览群书。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相信我们的生活就必须会充实幸福。
《我为谁工作》就是这样一本好书。虽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读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话给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就应把心态回归到零,把自我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个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能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我们当中的有些人,时常处于消极颓废的心理状态中,觉得社会太大,自我所学、所想的在现实中经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离自我更是遥不可及。于是,便有些垂头丧气,驻足不前,面临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时候,对自我当前的工作不太满意,导致了一些负面的情绪。这样,抱怨与痛苦就产生了,在这个时候,一本好书,它能够帮忙我们,它启示了我们的思维,掀起了我们久违的热情,亦诠释了某些灰与黑的现实本质。
然而,工作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工作是每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职责,如果没有机会工作或不能从工作中享受到乐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好处,他们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乐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到达某种目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目标,也有自我的梦想,正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到达某些梦想,或是成就自我,为了拓宽、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将自身全面发展成为和谐美丽的人,我们才会专注于一个方向,并为此付出毕生的心血。工作是一个施展自我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没有哪种活动能有如此高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种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着生活的质量。
要明白,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为谁工作?让我们一齐来调整好自我的心态,一齐走向成功之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用热情去重燃工作的激情,再来一次触动心底的反思,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内心深处承认并理解:我们在为他人工作的同时,也在为自我工作。这个朴素的人生理念,职责、敬业、忠诚就从而诞生了。敬业铸成灿烂人生。爱岗,在自我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的辉煌,勤奋努力、自强不息,要明白我们不是在为谁工作,更不单纯是为了赚钱,我们是在为自我的理想而工作。我们要把自我当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从中获得发展的机遇。
不言而喻,答案已经很明显,我们是为自我而工作,在为自我的人生工作,既然这样,我们就就应负起天经地义的职责,义不容辞以诚信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尽心尽力,忠诚第一,忠诚于工作,忠诚于同事,诚实坦率,视诚实为生命,敞开心扉,坦荡处世,率直为人,把职业当作生命的信仰。记住,我们是在为自我的人生而工作,一齐努力、一齐奋斗,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尽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十二):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做最好的老师》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期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潜力、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中李镇西老师的话说得富有智慧和哲理,道出了他的心声,也说到了我的心坎上,它是我以后工作的航标灯,指明了我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我以前只明白教育需要“爱”,却不明白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份爱。一向以来,我认为“严”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句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所以,在我的课堂中,我决不允许幼儿有丝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头,摸一摸下巴……我都认为这是违反课堂纪律的,务必予以批评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出奇的“乖”,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为自我的“高明”而“喝彩”。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向渴望能和孩子们一齐玩、一齐乐,但师道尊严令我望而却步。看了李镇西老师的“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才唤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灭的童心。我才真正认识到那是因为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向以来,我一贯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幼儿,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幼儿,期望他们变成我想象中的幼儿――“小大人”,个个成为懂事、听话、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多学习少玩的完美类型。孩子们成了我制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了解吗?不,我并不明白。而李老师呢?他能够在教育幼儿时“向幼儿学习”,他能够大声疾呼并真诚的实践着“请尊重幼儿的选举权”,他努力追求着“成为幼儿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幼儿最关心的问题”,他勇于在幼儿面前承认自我的错误,他也谆谆教诲着年轻老师要“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
李老师说得好:“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决不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就应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就应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就应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潜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幼儿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幼儿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明白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回忆着自我的教学行为,我陷入了沉思:“亲其师,信其道”,古人尚却明白的道理,可我……实在汗颜。幼儿成了学习的机器,学习的乐趣又从何说起,幼儿的个性该如何发展?幼儿是有差异的,有的文静、有的好动;有的乖巧、有的调皮……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只有在玩中学、乐中学,才能真正激发他们学习的用心性。
我们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海无涯“乐”作舟呢?为什么一向让他们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剥夺他们的天性呢?
此刻,我才明白把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小幼儿教成“小大人”式的幼儿,是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剥夺了他们一生中最完美的时光――童话般的童年。作为教师,在应对幼儿时要持续一颗童心,以自我的童心唤起幼儿的童心,以自我的爱心唤起幼儿的爱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走进幼儿的心灵,才能够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谈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放下自我的架子,用爱心营造用心健康、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爱心成为照耀幼儿心灵的阳光,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使幼儿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一):
Whales Are Not Fish现场观察与分析
一、 背景?
1、上课时光:2001年2月15日
2、 上课地点:奉贤县钱桥中学初一(2)班
3、 学生状况:30位来自远郊农村,5位外地借读生,1位三峡移民。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理解潜力较差。
4、 知识背景:学生在第一课The Moon 中已学会了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并在教授 Drill 1 时讲明了比较级与最高级的构成法规则相同,掌握了good, much , many,
bad, little等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5、教学资料: Whales Are Not Fish 七年级第二学期Lesson Two 第一教时?
6、教学目标:能掌握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的最高级的用法;能归纳总结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并能理解运用。?
7、预期目的:传统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给出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操练、套用规则以到达巩固目的。这对学生来说,属于理解性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较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想将探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在课堂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语法规则,巩固规则,运用规则,从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潜力、创新精神。?
二、设计意图、教学片段及诊断分析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研究为手段,实践为途径,过程体验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培养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本课设计时,我力求将上述特征体此刻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研究性学习实施时三个相互交叉推进的阶段-进入问题情景、实践体验 、表达和交流与外语教学“3P模式(Presentation -Practice-Production)”是相通的。因此,我在Presentation这一阶段中,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创设情境,引出最高级,激发学生探求最高级使用规则的欲望并归纳总结(即发现、探究问题)。在Practice这一阶段中,我让学生前后联系,构成形容词三种形式用法的知识网络,并探求相应的记忆策略,然后操练(即探究、实践问题)。研究性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交际)。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我就在Production这一阶段中,让学生展开联想,实际运用。本课较大的探究活动都安排了“小组合作”这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以过程体验为重点,因此,我着重实录了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三个片段,以期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影响,从中提炼出值得探讨的问题。?
案例(片段)? (一) 引入中“发现规则”的探究活动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我先透过实物比较(三个球,三个高矮不一的学生,三本大小不一的书)、和学生问答,引出本课的结构、功能。?
T: This is a basketball。 This is a football。 Which
is bigger, the basketball or the football? S1: The
basketball is bigger (than the football。) 。。。。。。
T: Right。 So the table tennis ball is the smallest
of the three。 T: What about the basketball? It's
the biggest of the three。
(边说边板书上述划线的两句,重要部分划线后,让学生齐读一遍)然后让学生以pair work 形式操练Drill 2 Model 1 A: Is "Micky Mouse and Donald Duck" the best of all these cartoons? B: Yes, itis。 Model 2 A: Are whales the biggest animals in the world? B: Yes, it is 。 2、布置任务,激励学生发现规则。
T: Now, can you tell me how to use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adjectives? You may 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听到指令后,有的学生立刻开始讨论,有的盯着黑板上的例句思索。。。。。。。我在几个小组间巡视,听见有一部分学生说“最高级表示三者间的比较”。我想他们可能受到我引入时举的例子都是三个的影响了。于是我叫这几位同学看操练过的句型2,并很夸张地把例句中的ofall these cartoons, in the world读出来。反应快的学生立刻兴奋地叫起来,“对,不光是三者,三者以上也能够的!”见别人仍茫然不解,便迫不及待地替他解释,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我转身到旁边的小组。他们被我刚才夸张的朗读吸引了,伸长脖子朝我瞧,看我望他们,立刻缩回脖子讨论起来。一个说:“最高级和of 的介词短语连用。”另一个补充道:“还有in的短语呢!刚才老师大声读的!”我猜测他们原本只认为“最高级常与of 短语连用”。看来,学生更易受我所举例子、所写例句的影响,而忽略了对句型2的观察。故我又把“of all these cartoons, in theworld"大声读了三遍。有些同学理解了我的用意,有些则迷惑不解,有些充耳不闻。有几个则发现了新问题,互相询问:“为什么有的用of,有的用in短语?”这个问题我备课时没思考进去,想不到学生提出来了!虽始料不及,但我却大受鼓舞原本以为这些学生连理解潜力都较差,更别提发现问题的潜力了!我快乐地鼓励和提示:“有同学问‘为什么在句型2中有的用of ,有的用in短语?’这问题有价值!大家能解答吗?”学生们来劲了,思考一会儿后开始各抒己见,有的能自圆其说,有的则经不起大家的反驳 ……。? (分析: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我引入时例句…… of the
three的影响,造成了一些同学归纳规则时的误解。这说明教师呈现规则例证时必须要注意材料的全面性、典型性;同时也说明这些同学还不能恰当地选取信息、处理信息,而学会这些恰是研究性学习目的之一。发现学生探究中的错误后,教师提醒的“度”很重要。上文中如我把用法直接告诉他们,他们也就没有了发现规则后的喜悦、自信的情感体验,更不会出现那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但是宝贵的质疑潜力啊!)
(二)操练中“巩固规则”的探究活动? 这一块中,我先安排学生操练Drill 3,做Homework
5。替代性的机械操练和有图片提示的练习学生都会做。但如把有关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各种形式的题目混在一齐,知识一多,好多理解潜力较差、不大肯记肯背的学生就会记了新的,忘了旧的,或前后混淆。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设计了让学生回顾形容词三种形式的用法和区别,举出例句,构成知识网络;并思考用相应的记忆策略把这些知识点简化记忆,最后比比哪组的方法是最好的活动。?
听懂任务后,各小组立刻行动了。我照例巡视观察。一开始,教室里很热闹,人人都在回忆归纳,并边说边在纸上写例句,写好后教室里声音静了许多,我适时提醒:“Don't forget to find a good way to make them easy!"我明白这是个较难的任务,好几个人眉头紧皱,嘴里嘟囔着:“想什么方法呢?”我点拨:"Such as a rhyme, a table and so on。 If you can't, you may also use your own words。"大家有所启发,打算编小诗的开始七拼八凑起来,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有说七个字一句的,有说八个字一句的,不合要求的便修改,有认为这样改好的,有认为那样改好的,争的脸红耳赤,最后少数服从多数。打算编表格的在纸上划了格子,讨论着怎样填。有2个小组怎样编也凑不成一首小诗,泄气了。我赶紧打气:“你能够用自我的话,你觉得怎样记得牢就怎样记,反正这方法只要适合你就行!”有2个小组各编了一点,最后两组合作了。有了眉目后,教室里气氛重新热烈起来,每组都有人执笔写讨论的结果,连一些平时最不爱讲话的同学也受了感染。不时爆发一阵欢快的笑声,朗读声。交流结果,下列两组被判为冠亚军。
⑴没有比较用原级,两者相比比较级, 三者以上最高级。Very 词后用原级,Than句子比较级,The字在前最高级碰上of 和in短语,千万别忘最高级。
⑵ 名称 范围 标志词
原级 =1 Very,so
比较级 =2 Than
最高级 》=3 In,of短语
这两组同学高兴得拍起手来,有一个还拥抱了同桌。当我带着佩服的神情夸奖他们,说要将他们的作品介绍给其他老师、班级时,他们脸上充满自豪。大家在评判时已品味了两个作品,再齐读一遍,基本都能背了。我再出示几道练习题,有几位中差生做得比往常快,做好后显出“我会做”的得意神情。我观察到班中最懒、英语最差的王某也做对了多数题目。
(分析:研究性学习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构成用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认知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习得的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弄清新旧知识的关系,构成认知结构。上述“归纳用法、写例句、构成知识网络”的活动促进了理解,巩固了知识,是一有效的学习策略;而“简化复杂的知识点巧妙记忆所学资料”的活动是一种认知策略的学习,学会这种策略对学生今后的各科学习影响巨大,终生受用。从效果来看,两种记忆方法虽略显粗糙,但已是学生用心思维的结晶,迸射着创新精神、实践潜力的火花。为学习后面单音节副词及多音节形容词、副词三种形式的用法铺平了道路。且学生讨论的气氛、笑声、表情、拍手拥抱等动作无不体现出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使其构成用心主动的学习态度。)
(三)运用中“使用规则”的探究活动 在这块中,我让学生先联想生活中哪些时候会用比较级、最高级,并让学生根据其用法,编对话或说一段话进行free talk。?受刚才快乐、自信的感染,大家用心性很高。我规定每位组员须向组长汇报,组长向组员汇报。挑组中最好的在班内汇报。一开始,很多人自顾自说,有些则两人商讨。不一会儿,有人汇报了。我发现有照着我引入的例子说的;有“投机取巧”照前一课Drill
3改几个字,增个最高级说的;有偷懒的只说:“I'm tall, you're taller, he's the tallest。"我不太满意,提醒大家尽量说得资料多一点,可参照先前回答的在borrow sth。,
buy sth。 in a shop ,have a contest, visit a museum等情境中较多运用形容词的三种形式的回答,很多同学已在这些方面开动脑筋。班中最调皮的男生徐某在拿同组女生开玩笑:“胡某is taller than王某,王某is fatter than 张某,王某 is the fattest pig in our class。"惹得那女生很生气。我忽然灵机一动,何不让他根据班中实际编个谜语让大家猜“这是谁”,便去点拨……最后交流时,徐某的谜语竟然最受欢迎,谜语如下“She is sitting in the first line in our class。 She is very tall and nice。 She is taller than 王某,but is shorter than 李某。She is thinner than 陆某,but she isn't the thinnest one in her line。 Who is she?"大家扭头看着第一排,七嘴八舌猜,掀起了本课的又一高潮。徐某自豪无比,我则趁热打铁,让大家回去各编一个有比较级、最高级的谜语作为家作,明日课上大家猜谜。?
(分析 :课堂上难免会有偶发事件发生。如处理不当,会影响教学。因此,把徐某的“调皮”用在正道上,我觉得很开心。他的谜语不仅仅创造性地发挥了所学知识,使他大获成功体验,而且带动了课堂气氛,这对他今后的英语学习定会带来用心影响。另外,我发现探究活动只有与语言学习的规律:“超多输入后才有输出”结合,才会产生良好效果。效果显示:学生的运用较大程度地受前面输入的影响,模仿的成分居多,能创造性地运用的较少。他们都会运用,但质量有高低。看来,创新潜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语言潜力的构成也非一蹴而就,今后留给我探索的路还很长……)
这时,下课铃响了,学生还意犹未尽,有同学说怎样这节课这么短。我注意到下课后好多同学立刻练起编谜语来,嚷着让别人猜;有一个大声念起自我组总结的小诗来,旁边几位紧随附和……?
(分析:从课后反应看,多数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构成了主动用心的学习态度,基本到达了探究性学习的目的。这让我觉得个性快乐。)?
三 、反思?
1、教师在探究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体此刻对教材的钻研、教学过程的设计、情感的激励、探究学习氛围的营造等各方面。如在本课中,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出现了拍手、拥抱、欢笑等场面;在讨论热烈时,课堂似乎有吵闹之嫌。以传统眼光来看,会觉得学生纪律不尽人意。但如在当时对这些行为进行批评,会打击学生探究的用心性。因此,只要学生的确是在用心参与活动中出现上述状况的,教师可宽容待之,营造出宽松的探究气氛。教师还要有较强的应变潜力,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巧妙引导,思维活跃时适时激励,有了思维成果后适当奖励……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关键是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2、要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本课我是抱着尝试的心态上的。设计时思考到学生基础差,理解潜力弱的特点,特意选了比较级、最高级这一较简单的课题。原先担心学生讨论时不热烈,思维不够活跃等。想不到课上竟出现了好几个出人意料之处:
A、发现为何在最高级句中有用in,有用 of 短语的。B、用小诗等总结出记忆规律的。C、运用时形式的多样性……。这些让我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充分的发展潜能,关键是教师如何开发。?
3、我将本课与平时教法相比,觉得运用探究方式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密度更大,更易构成良好的学习方法、策略。本课80%左右的时光是学生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发挥。小组学习的形式,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这在编儿歌等过程中表现得个性明显。其中,最大的不一样是学生的情感体验。从发现规则时的喜悦,到巩固规则时的兴奋,运用规则时的大功告成,学生体验到了探究学习的快乐。而这种体验,又促进了学生外语学习的用心性。他们下课了还不想休息,仍想着编谜语等活动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真正到达了外语教学“激励情意”的目标。?
4、在本次尝试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管理课堂,做到“放”而有“度”,“活”而不“乱”?如何在探究活动中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如何利用小组群体力量,使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也至始至终较用心地参加探究活动?其中如何将研究活动设计成既贴合外语学习理论,又贴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知识潜力水平,是我感到最困难的。另外,我尝试的是语法教学,在词汇、课文等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能否可行,还待研究。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二):
一、案例背景
1、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依据教材资料及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下倡导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透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的理念,使学生在情景中感受、体验和运用新学语言。
2、教学资料:《人教版英语》 PEP 第六册 Unit 3 My birthday
Let’s chant A Let’s learn Let’s try
3、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12个月份的名称,并能书写其缩写格式。
(2)能够就12个月份进行四季划分并会唱Let’s chant 。
(3)能够使用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 My birthday is in …
(4)能够听懂并填写Let’s try部分Amy一家人的生日。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听、说、认、读12个月份的名称并能书写其缩写形式,能够运用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 ? My birthday is in …
(2)教学难点:January、 February的读音,12个月份中文与英语单词的对应。
5、教学准备:12个月的英语单词卡片、月份的转盘、“五月花”餐巾纸盒
二、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 & Revision
(1)演唱歌曲,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并出示四季卡片,学生看图并跟随录音吟唱歌谣。
[设计意图]
利用歌词帮忙学生复习所学资料,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Let’s start
请学生独立做题,一齐校对,12张卡片,按三个月每组在黑板上分成四季。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四个框,将四季的卡片贴在框顶)
师生看单词卡片进行对话。如:
T:Do you like spring?
Ss:Yes , I do 。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
Ss:It’s warm 。 And it’s windy , too。
T: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
Ss:I can fly kites ,I can plant trees and flowers。
[设计意图]
采用师生对话形式引导学生复习与本课关系密切的单词,为后面的教学做不可或缺的铺垫。
Step2:Presentation
1、教学单词 March April May
(1)T:which month do you like best in spring ?
(如有学生点到March,,就引入March教学,其余两个单词教师能够透过手势,提问学生T:Before/After March,it is…自然引入)
(2) 指导读并板书
教师指出划线部分的读音,而后请学生拼读
March April May
(3) 出示餐巾纸“五月花”
T:What’s the English for “五月花” ?
[设计意图]
透过展示商标中的英语,能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英语。
T:Spring is March、April and May 。(师总结)
2、教学July June August
(1) 教师指着“夏季”方框,画一轮艳阳,表情夸张地说
T:Oh, summer is after spring, And it’s hot, very very hot。
T:Do you like summer ?
S:Yes, I do。
T:What can you do in summer ?
S1:I can swim in the lake。
S2:I can eat ice-cream。
T:Which month do you like in summer ?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入单词教学,其余的两个透过after and before引入。
(2)指导读并书写。
跟读单词July和June,并且比较两个单词中“U”的发音。
T:Now Let’s write the word“July”(June August…)on the blackboard 。
Please hold up your finger and write it in the air。
(教师将单词慢慢地写入黑板上的四线格中,同时让学生书写所学过的单词,并指导字母的占格及写法,同时示范单词的发音。)
[设计意图]
在板书单词的同时进行拼写和发音训练,有利于学生构成正书写和规范发音的习惯。
(3)师生一齐做“Before and After”游戏
T:Now , Let’s play a game 。
教师向学生宣布游戏规则:在March→August六个单词中,教师随机给出一个单词并举左手或右手,举左手表before,举右手表after,要求学生反应迅速,口齿清晰。
[设计意图]
透过猜单词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
3、教学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1)当游戏进行到最后的时候,教师给出单词August并举右手,引出September。学生跟读并书写其简写形式。教师在秋季方框上画上黄色落叶,做出树叶飘落的手势,并以开玩笑的口气
T:Oh, September is in fall。 Because leaves are yellow and begin to “fall” now 。which other two months are in fall?
Ss:October and November 。
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发音并引导学生拼读及缩写形式,跟读October,辨别两个”O”的发音。
(2)记忆词形:透过对首字母的添加使Sep。 Oct 。Nov。与数字9。、10。、11联系起来。具体方法:S-g (把S的起笔处和弯倒处连接起来),O-10 (前加一竖), N-11(加粗N的两竖)。
[设计意图]
使学生将单词与自我熟悉的数字想联系,能够适当降低学生记单词的难度。
(3)找出三个词的共同点,都以-ber结尾等。(师提醒冬天的第一个月即12月也是以ber 结尾的。)
4、教学December January February
(1)教师在”冬季”方框中画上雪花,做出冷的样貌说 T: Now we have the last season-----winter 。How cold it is ! It snows! But my favorite season is winter 。why? Guess ?
S::You like snow? You can play in the snow ? You can make a snow man ?
T:((表赞许)You are right 。But that is not all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my birthday is in winter 。
师指着剩余的三个月的卡片
T::They are all in winter 。One of them is my favorite month 。what is it ?
S:Is it December?
教师挑出December卡片,帮忙学生正确发音,并拼读和书写其简写形式。
T::Yes, I like December。 But it’s not my favorite month。
S: January or February?
师个性注意纠正学生这两个单词的发音,给出清晰的示范,要求学生准确跟读,最后,教师做出回答:My favorite month is February ,because my birthday is in February。 (师板书: My birthday is in February。)
T: My birthday is in February。 When is your birthday?(学生作答)
(2)学生之间进行pair work ,两人一组练习句型。教师挑选1-2组进行“连锁回答”要求发音清晰、流畅。
[设计意图]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用心参与课堂活动,并开动脑筋。
Step3:Consolidation
1、教师放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教师出示月份转盘请学生结合主情景图的资料用“When is your birthday ? My birthday is in ……句型做游戏,复习巩固所学单词。
2、找出十二个月单词的共同点。(首字母大写)
3、总结缩写方法。请学生观察总结12个词的缩写方法,教师总结。
4、Game1 : listen and show
步骤一:教师出示单词并说,学生跟读并出示相应的手指。
步骤二:全体同学伏在桌子上,头低下。一学生报单词,其余学生出示相应的手指数,师巡视并揭晓答案。
[设计意图]
让学生独立思考,有利于教师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调整对不一样学生的要求,保护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5、Game2:look and guess
方法:教师只出示字母卡片的第一个字母,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一个单词。可采用男女生比赛的形式。
Step4:Homework :
1熟读单词并准备好默写十二月单词的缩写。
2制作班级同学生日统计表,调查同学生日。
[设计意图]
进一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生活中使用语言,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潜力,这样的调查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英语,增强对所学英语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对这一教学过程要素的分析
教材:本节课教学资料是有关月份的单词和句型。在本节课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最后能用本节课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即调查同学的生日。
在本节课上,透过重点把握复习、新知教学和拓展提高三个环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关注学习过程。透过唱歌进行复习导入,并采用一系列的活动,引导潜力稍弱的学生加深对所学资料的理解,强化对月份类单词的认读,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拓展提高环节又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目标,即要求他们用所学英语描述自我的生日。
教学资源与方法: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有效资源,运用恰当的方式与方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就教学资源而言,本节课的教学资料没有多媒体课件。但是将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一系列活动融为一体,同时注意发挥教师在朗读中的示范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心收集课堂上有效的教学资源,并使之成为教学的契机。
在本节课上注重学生听说的潜力的同时,也适当地关注学生的读写。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强化听、说、读、写训练。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授课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授课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他们用心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活动,学生都用心参与,在真实任务的驱使和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
比如:歌曲演唱缓解了学生刚开始上课时的紧张情绪,营造了简单的英语学习氛围;各种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猜词游戏”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到达了高潮。各项活动安排巧妙,循序渐进,贯穿一体,使学生对这节英语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之后的教学环节得以顺利进行。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三):
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总结,善于应用,才能不断的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熟悉教学资料,能够做到承上启下,准确授课。不仅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为准确制定目标奠定基础。该“会运用……”,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或提高要求。让学生在上课时就明确学习目标,使其学习有方向,激发其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用心性。
教学案例(一):单词的教学。
在单词教学中如何变单一为多样,变死板为生动? 我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单词的使用语境, 如在教授cook和cooker这两个单词的时候,我分别出示了几张图片(一些橱具和两位橱师),让学生透过对图片的直观感知,从第一印象开始就对他们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从而避免了对这两个词汇的混淆。然后再透过"He is a good cook, he has a lot of cookers。"这样的例句加深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和运用。在教学invent单词时,让学生连带掌握相关单词,透过举例句:The great inventor invented lots of inventions。知识浓缩后易于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反思:仁爱版的教材词汇量大,单词长,生僻词较多,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务必让学生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新教材的要求。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呢?美国学者埃克斯雷指出:"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实践证明,拼图法,数字游戏,单词接龙游戏,小歌诀,顺口溜等传统教学方法并但是时,教师再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幻灯片,动漫等手段,真正到达重情景,重趣味,重运用,使单词具有语言的好处,使其在特定的语境中被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从而到达学以致用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加入这些美味的"作料",无疑是一种优化组合的创新,它不但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用心性.
教学案例(二):结合实际操练对话。
如何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入到生活中,到达学以致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是往往学习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英语,还不能开口说英语,而只能纸上谈兵.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运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如我在教授"A:Are you free this Sunday ? B: No, I'm afraid I have no time 。 A: How about tomorrow? B: OK, I have time then 。What's up? A: Let's go to the zoo。 B: Sounds great。 A: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 B: I like lions。 They are strong。 A: How about you ? B: I like pandas , they are cute。" 这个对话,在第二天提问时,学生的背诵状况很好,但当我要求他们重新组织一个对话时,效果不尽人意.要么两人一组的搭配不适宜,按照固定的座位进行操练,有的搭配过于悬殊,开展不了对话;要么只会运用近期的知识点,稍微久远的就遗忘。
教学反思:针对以上所出现的现象,我认为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单词教学到对话独立运用,整个过程处处注意创设情景,营造简单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道具和肢体动作,进入主角对话。在操练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不一样层次的学生提出不一样的要求,因材施教。改变按照固定座位进行操练的传统做法,让学生自由搭配,这样就满足了不一样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好学生做示范,反复操练,这样就避免了会出现好学生越好,差学生越差的现象。"每节课堂五分钟,英语口语带回家",短短的五分钟,不但让学生张开了嘴,还让他们争先恐后的去尝试,去演练,去表演,极大地帮忙他们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创设机会让他们去体验成功的快乐。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四):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根据单元特点, 我认为Unit5 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的第一课时,即导入课应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能真正让学生动手制作shake,培养学生的动手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提前让两个班的每个学生准备自我喜欢的水果,而我自我也准备了榨汁机、酸奶、纸杯、刀等制作shake需要的东西。我想这节课必须会生动、搞笑,受学生欢迎。
第一节课在1班上,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一开始很顺利,学生很兴奋地看着我制作shake,听着我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一杯shake很快制作好了。是该给学生品尝的时候了,然而当学生看了看做好的shake的样貌,闻了闻味道,说什么也不肯尝试。上课前一天我亲自在家做了一杯shake,说实话,的确没有“卖样”,而且闻起来味道也不怎样好,但喝起来味道还不错,据说还有美容、保健的功效。然而,不管我怎样劝说,还是没有人愿意尝一口。学生不愿喝,当然就没兴趣用自我带来的新鲜水果来制作shake。能够说,我这堂课的教学失败了,我看着剩下的酸奶,灵机一动我决定把下节课制作水果沙拉提前来上。虽然也到达了必须的教学目标,但因为没有完成自我的教学设计,所以觉得还是有缺憾。说实话,当时我觉得这些学生真不懂配合。
这堂课不成功,本应立刻进行总结,加以改正。但在2班紧之后就有第二节课,而且还有老师来听课。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教室,按照我的计划进行教学。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能很用心的响应,在我在制作时,很多学生在认真看,我在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在认真听,还小声地复述,有的还作笔记。当shake做好时,许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品尝,引得听课的老师也要求品尝一下。在轮到由学生自我边制作shake,边用英语介绍材料以及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都愿意上来试一试,而且做得也很好。能够说这堂课比较成功。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准备,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教学结果?上完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发现我在备课时忽略了"备人",忽略了不一样的班、不一样的学生有不一样的性格特点。由于我是2班的班主任,因此很了解2班学生的特点:活波、用心、爱尝试,在备课时可能不自觉地以2班作为对象;而对1班的学生了解不多,因此导致了这堂课失败。
根据以上的单元特点, 我认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即导入课应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能真正让学生动手制作shake,培养学生的动手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提前让两个班的每个学生准备自我喜欢的水果,而我自我也准备了榨汁机、酸奶、纸杯、刀等制作shake需要的东西。我想这节课必须会生动、搞笑,受学生欢迎。
第一节课在1班上,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一开始很顺利,学生很兴奋地看着我制作shake,听着我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一杯shake很快制作好了。是该给学生品尝的时候了,然而当学生看了看做好的shake的样貌,闻了闻味道,说什么也不肯尝试。上课前一天我亲自在家做了一杯shake,说实话,的确没有“卖样”,而且闻起来味道也不怎样好,但喝起来味道还不错,据说还有美容、保健的功效。然而,不管我怎样劝说,还是没有人愿意尝一口。学生不愿喝,当然就没兴趣用自我带来的新鲜水果来制作shake。能够说,我这堂课的教学失败了,我看着剩下的酸奶,灵机一动我决定把下节课制作水果沙拉提前来上。虽然也到达了必须的教学目标,但因为没有完成自我的教学设计,所以觉得还是有缺憾。说实话,当时我觉得这些学生真不懂配合。
这堂课不成功,本应立刻进行总结,加以改正。但在2班紧之后就有第二节课,而且还有老师来听课。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走进教室,按照我的计划进行教学。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能很用心的响应,在我在制作时,很多学生在认真看,我在用英语讲解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在认真听,还小声地复述,有的还作笔记。当shake做好时,许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品尝,引得听课的老师也要求品尝一下。在轮到由学生自我边制作shake,边用英语介绍材料以及制作步骤时,很多学生都愿意上来试一试,而且做得也很好。能够说这堂课比较成功。
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准备,同样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教学结果?上完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我发现我在备课时忽略了"备人",忽略了不一样的班、不一样的学生有不一样的性格特点。由于我是2班的班主任,因此很了解2班学生的特点:活波、用心、爱尝试,在备课时可能不自觉地以2班作为对象;而对1班的学生了解不多,因此导致了这堂课失败。
我还是有点不甘心,于是在总结经验以及在和1班班主任交谈以后,我决定把第一课时未完成的资料补上。第二天上课,我准备了45杯shake(1班学生每人一杯),上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并放了一段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音乐,趁这个机会把shake放到了他们面前,告诉他们要玩一种猜物游戏(猜猜面前这杯饮料是用什么做的),猜对有奖,但规则是不许看,也不许闻。我数1、2、3,大多数学生按照要求一饮而尽。当然大多数学生都猜不到这种味道还不错的饮料是他们昨日“死也不喝”的shake。有这样的开头这堂课也就变得顺利起来了。
从这样的一堂课,我体会到什么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目的和好处。“因材施教”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精华,所谓“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就是指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创造的这一重要教学方法和原则。要做到“因材施教”,这就要求全面深入研究学生,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其次,要面向大多数,教学深度和进度都要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理解,同时注意群众教学条件下的个别对待。第三,要采取有力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加速学习(跳级),减速学习(延长学时),组织兴趣小组等,把因材施教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使学生都能从自身实际出发,更好地学习成材。换句话说,因材施教是为每个学生带给贴合其身心发展所需的教育,这是一种适应性教育。如果不顾学生个体差异,用一种模式、一种方法使学生被迫地被动地理解教育,实在太不平等。活生生的人的个性之光将暗然失色,源源不绝的人的智慧之泉则面临冰冻甚至枯竭;充满幻想的人的创造灵感会消隐殆尽。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做得好又确实不易。所以,它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个问题,并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使自我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五):
What things can harm the environment ?
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 )
活动目的:透过列举污染源,学生更清楚当前环境的不仅仅如人意,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从而使学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他们动脑筋,想办法,用心讨论保护环境的措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语言运用潜力。
活动过程:
T: There is much pollution all over the world now
。 Can you tell me what it is ?
(学生很快地回答)
Ss: Water pollution ; Air pollution; Noise
pollution;soil pollution …etc。
T: Do you know what causes water pollution ?
Ss: Factories pour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and lakes 。
T: All the factories ?
Ss: No 。
T: What factories ?
Ss: Paper factories , printing and dyeing mills ,
plastic factories…ect。
学生不会用英语说“印染厂及塑料厂”,他们说中文,我说英文。)
T: What else can cause water pollution ,too?
Ss: Some people throw rubbish into rivers and lakes 。
T: How can we help to solve this problem ?
学生们分组讨论解决办法。
Ss: We can advise the directors of these factories
to stop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rivers and lakes 。
T: If they don’t accept your advice ,what else can
we do ?
( 学生们讨论更热烈了,过了一会儿,他们七嘴八舌地说:)
Ss:1。 We can write a letter to Green China about it 。
2。 We can also ask newspaper reporters and TV
station reporters to report these factories 。
……
T: There is a paper factory in my hometown 。It
pours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 every day 。 The
people in the town drink the water of the river
every day 。 They have advise the leader to stop
pouring waste water into the river many times 。But
he never accepts it 。 Can you write a letter about
it to the Green China ?
(学生异口同声说“Yes”。由于写作太费时光,这封信作为回家作业,请同学们写在作业本上。)
T: You have told me what causes water pollution
and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You’re very clever
。Thank you very much 。But can you tell me what
causes air pollution ?
Ss: The smoke of factories ,the smoke given out by
buses ,cars ,trucks ,motorbikes …ect。
T:There aren’t many factories in our city,Hangzhou 。But the air is not good enough 。Why ?
Ss: Because there is much traffic 。
T: Can you think out a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学生们分组讨论解决方案,基础差的同学也纷纷参与,只但是在用中文说;基础好的同学在帮他们翻译。)
Ss: 1。We can plant more trees on roads 。
2。We can ask people not to drive their cars to work 。
3。We can ask people to ride bikes to work 。
4。We can tell people riding bikes is good for
their health 。 ……
T: If their homes are far away from their
workplaces ,can they ride bikes to work ?
Ss: No。
T: How can we solve it ?
(学生们兴致更高了。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大意是:)
Ss: We can ask the leader of the city to develop
the public traffic。 Such as adding more buses ,building underground 。 …ect。
T: We have thought out many methods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t 。I will try my best to tell our
government that something must be done to make
Hangzhou more beautiful 。Have you ever made any pollution ?
Ss: Yes 。
T: 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it ?
Ss: Yes 。
S1: I sometimes spit in public places 。
S2: I sometimes draw on public walls 。
S3: I cut down a small tree in my school in Grade
One 。I feel very sorry now 。
S4: We sometimes throw litter on the ground in and
out of our classroom 。
S5: I often don’t pick up rubbish in public places 。
……。
(我乘机问全班同学下列问题。)
T: Will you spit in public places from now on ?
Ss: No。
T: Will you draw on public walls any more?
Ss: No。
T: Will you cut down trees in the future ?
Ss: No。
T: Will you throw rubbish in public places?
Ss: No。
……。
(这时候,同学们情绪很高涨,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
We must try our best to make our city (our
country) the most beautiful one in the world 。
点评
本案例是根据第三册第十课的pre-read拓展而成的。
1.本文所设计的问题实际上是英语课与生物课中的“环保”章节的整合。教师让学生列举污染源,学生讲出了很多的污染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等等。实际上让学生复习了生物课中刚学的“大气与健康”、“土壤与健康”、“水与健康”等的环保知识。
2。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这些污染问题,巧妙地运用了合作学习法,不但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潜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参政议政的意识。
同学们以主人翁的身份,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法。解决水污染问题,他们先用劝说的办法,当此法行不通时,再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最后,上告政府;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他们号召人们骑车上班。当老师提醒他们,若家离工作地方很远,不能骑车上班时,该怎样办?他们立刻想到了公交车。他们要求政府增加公交车辆,建造地铁。
3。老师因势利导,请他们回忆一下,以前有否做过有损于环保的事情。其实是英语课与政治课的整合。在这么和谐,民主、激动的气氛中,同学们毫无顾忌,畅所欲言,纷纷讲述了自我以前的不礼貌表现。当老师问他们以后还会做这种事吗?他们很真心地回答“No”。自然恰当的德育渗透,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使活动到达了高潮。
总之,整个过程,教师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建立一个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在发展语言潜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潜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课标》说;活动不就应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同学们回忆自我的不礼貌行为,作自我批评,是活动的高潮,是自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的最有效手段。当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利用同学们的这份热情,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光,用英语采访同年级的别班同学,让同学们在同龄人面前很自然地回忆自我的不礼貌行为。然后,以此为依据,让本班同学用英语向全校同学发一份以“保护环境”为资料的倡议书。这不但会在全校兴起一股学英语的热潮,还会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这是实实在在的任务型教学,体现了学中用,用中学的《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实现任务的同时,感受成功,以构成用心的学习态度,促进英语语言实际运用潜力的提高。这才真正贴合《新课标》的理念。
思考与探讨:
1在每一次分组与讨论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的促进上、中、下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帮忙,使每位同学在每个活动中都有所得,尽量减少两极分化,是我们急需要解决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2。班额大,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很难及时地对每个组进行指导。久而久之,必定影响实际教学效果。怎样办?
3.用“真问题”组织课堂教学时,要留给同学足够的思维时光和回答问题的时光,教学任务完不成,怎样解决这对矛盾?
4.水污染;空气污染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果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学生调查西溪河的污染原因和污染状况,再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还有一组学生调查城西地区早晚的汽车流量及空气质量。把调查结果及时地报告市政府,便于政府及时地采取措施。这样的活动既能把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又能体现学中用,用中学的《新课标》精神。但是在初中外语教学中,学生有必要进行这样的探究性学习吗?
英语语法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