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问题: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答案: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1)透过U盘/移动硬盘传播;

  (2)透过电子邮件传播;

  (3)透过网页传播;

  (4)透过聊天工具和下载软件传播。

  【相关阅读】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最基本的特性,病毒的传染性是病毒赖以生存繁殖的条件,如果计算机病毒没有传播渠道,则其破坏性小,扩散面窄,难以造成大面积流行。

  计算机病毒务必要“搭载”到计算机上才能感染系统,通常它们是附加在某个文件上。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主要透过文件拷贝、文件传送、文件执行等方式进行,文件拷贝与文件传送需要传输媒介,文件执行则是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径(Word、Excel等宏病毒透过Word、Excel调用间接地执行),因此,病毒传播与文件传播媒体的变化有着直接关系。

  据有关资料报道,计算机病毒的出现是在70年代,那时由于计算机还未普及,所以病毒造成的破坏和对社会公众造成的影响还不是十分大。1986年巴基斯坦智囊病毒的广泛传播,则把病毒对PC机的威胁实实在在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1987年“黑色星期五”大规模肆虐于全世界各国的IBMPC及其兼容机之中,造成了相当大的恐慌。这些计算机病毒如同其他计算机病毒一样,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传染性。透过认真研究各种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必定能在对抗计算机病毒的斗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更好地防止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侵袭。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1。软盘

  软盘作为最常用的交换媒介,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对病毒的传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那时计算机应用比较简单,可执行文件和数据文件系统都较小,许多执行文件均透过软盘相互拷贝、安装,这样病毒就能透过软盘传播文件型病毒;另外,在软盘列目录或引导机器时,引导区病毒会在软盘与硬盘引导区互相感染。因此软盘也成了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寄生的“温床”。

  2。光盘

  光盘因为容量大,存储了超多的可执行文件,超多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以谋利为目的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中,不可能为病毒防护担负专门职责,也决不会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术保障避免病毒的传入、传染、流行和扩散。当前,盗版光盘的泛滥给病毒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硬盘

  由于带病毒的硬盘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维修等,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

  4。网络

  现代通信技术的巨大进步已使空间距离不再遥远,数据、文件、电子邮件能够方便地在各个网络工作站间透过电缆、光纤或电话线路进行传送,工作站的距离能够短至并排摆放的计算机,也能够长达上万公里,正所谓“相隔天涯,如在咫尺”,但也为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带给了新的“高速公路”。计算机病毒能够附着在正常文件中,当您从网络另一端得到一个被感染的程序,并在您的计算机上未加任何防护措施的状况下运行它,病毒就传染开来了。这种病毒的传染方式在计算机网络连接很普及的国家是很常见的,国内计算机感染一种“进口”病毒已不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了。在我们信息国际化的同时,我们的病毒也在国际化。超多的国外病毒随着互联网络传入国内。

  随着Internet的风靡,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并将成为第一传播途径。Internet开拓性的发展使病毒可能成为灾难,病毒的传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Internet带来两种不一样的安全威胁,一种威胁来自文件下载,这些被浏览的或是透过FTP下载的文件中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种威胁来自电子邮件。大多数Internet邮件系统带给了在网络间传送附带格式化文档邮件的功能,因此,遭受病毒的文档或文件就可能透过网关和邮件服务器涌入企业网络。网络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这种威胁越来越严重。

  当前,Internet网上病毒的最新趋势是:(1)不法分子或好事之徒制作的匿名个人网页直接带给了下载大批病毒活样本的便利途径。(2)由于学术研究的病毒样本带给机构同样能够成为别有用心的人的使用工具。(3)由于网络匿名登录才成为可能的专门关于病毒制作研究讨论的学术性质的电子论文、期刊、杂志及相关的网上学术交流活动,如病毒制造协会年会等等,都有可能成为国内外任何想成为新的病毒制造者学习、借鉴、盗用、抄袭的目标与对象。(4)散见于网站上大批病毒制作工具、向导、程序等等,使得无编程经验和基础的人制造新病毒成为可能。(5)新技术、新病毒使得几乎所有人在不知情时无意中成为病毒扩散的载体或传播者。

  上面讨论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渠道,随着各种反病毒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病毒各种特性的了解,透过对各条传播途径的严格控制,来自病毒的侵扰会越来越少。


恩格尔系数是什么

  问题:

  答案: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相关阅读】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将会下降。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家庭富足程度的重要指标。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简单地说,一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经济越富裕。反之,如果这个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的经济越困难。当然数据越精确,家里的经济状况反应也就越精确。


什么是首因效应

  问题:

  什么是首因效应?

  答案: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透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相关阅读】

  首因效应(PrimacyEffect),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透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它们反映了人际交往中主体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构成所产生的影响。首因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对印象的构成影响很大。

  定义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它们反映了人际交往中主体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构成所产生的影响。首因效应是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对印象的构成影响很大。

  基本介绍

  在社会认知中,个体获得对方第一印象的认知线索往往成为以后认知与评价的重要根据。首因效应的影响作用能够在必须程度上得到控制。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社会阅历深厚、社会知识充实,则会将首因效应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透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上认识首因效应,明确首因效应获得的评价,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础上而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也不是难以改变的。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构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状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必须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它个性特征,不管暴发户怎样刻意修饰自我,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装不出来的。

  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决定,“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决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