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的性格特点

  阅读精选(1):

  张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之一《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水浒传》中梁山英雄排第三十位,天损星,水寨八员头领第三位。有一身好水功,因生得肌肤如雪,在水中游移如白条闪现,故人称“浪里白条”。

  张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张顺的故事

  宋江发配江州,李逵为找下酒鱼大闹渔牙,放跑了渔户的鱼,没料到渔牙的主人张顺赶来,和李逵打了起来,陆地上张顺打但是黑旋风,就到水里打。李逵不知张顺是水中英雄,被浪里白条用水灌了个饱。幸亏戴宗制止,才救了李逵一条性命。梁山英雄劫法场时,张顺和混江龙李俊在江中捉住宋江的仇人黄文炳。高俅攻打梁山,水军头领刘梦龙、牛邦喜分别被李俊、张顺所捉,最后连高俅也被张顺捉拿。顿时张顺名声大振。张顺和胞兄张横分别驻守梁山西南水寨。跟随宋江攻打方腊时,兵马杀到杭州城下,张顺想孤身一人作内应,就潜水向水门游去,不料碰响水帘上挂着的铜铃,惊动南军,从城上把滚石和擂木一齐往下砸,可怜一世水中豪杰,竟被砸死在湖底。死后,魂魄附身于哥哥张横,杀死贼军太子方天定。

  张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张顺的性格书中写的比较模糊,属于豪爽仗义,惩恶济善,有仇必报的类型。

  阅读精选(2):

  水浒传张顺

  张顺是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之一,他的特点是皮肤十分的白,并且极善于在水中来去自如,是个善于水性的个中好手,于是也因此得了个“浪里白条”的绰号。在小说中张顺本来只是一名鱼牙的主人,也是张横的弟弟。在白龙面聚义的时候张顺上了梁山,因为自我的特点被封为水军头领,在一百零八条好汉中张顺坐上了第三十把交椅。

  作者在小说中对张顺的描述有很大的不一样,他对水性的熟识是他的优点,但是也能够说成是张顺完美中的缺陷。做为梁山好汉中的一员,屡次立得奇功不说,只要是水上作战他几乎都是战无不胜。他和童贯作战的时候,单枪匹马的将五百多名官兵打的一败涂地。还有他打高球、征讨方腊甚至是攻打杭州,他都创造了属于自我的奇迹,这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只要是遇到和水相关或是一切的水上作战,就没有张顺不参与的时候。而他水性好、思维反应又相当的快,宋江作为他们的领导人当然也愿意看到他屡战屡胜的局面,而只要是张顺出战就几乎没有不成功的时候。

  张顺对于梁山对于宋江的心是无比忠诚的,他早就认定了跟随宋江出生入死,而他所作出的功绩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有人说没心眼、直脑子的李逵是宋江的心腹,其实张顺也是他同样的心腹之一。他以前多次就梁山众人于危难之中,并且还以前就下了宋江的命。大家要明白宋江但是梁山好汉的中心力量,而张顺救了宋江也就是对梁山最大的贡献。

  张顺绰号

  张顺在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汉中位列第三十位,绰号浪里白条,也是天损星。这个“损”字说的并不完全是张顺在水中无人能敌的潜力,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这也是张顺完美的缺陷。

  张顺能够说是水浒中水性最好的一个水将了,又因为他浑身雪白雪白的,也能够说是白的离奇,他在水底能够潜伏七天七夜而不用换气,平时在水中穿梭更是奇快无比,打个比方来说,张顺在水中就像一道白色的闪电一样,人们还没看清他在那里却已经消失不见了。在浪里翻腾的时候因为速度快又浑身雪白,简直让人分不清哪里是浪哪里是人,所以人人称赞他为“浪里白条”。他在梁山中的水性自然是最好的一个,和李逵又并称“黑白水陆双煞”,可见在梁山地位的崇高。在宋江被发配江州的时候,宋江和李逵、戴宗一齐吃饭,因为缺少鲜美的鱼儿下酒,李逵便和当时还是渔家的张顺打了起来,在陆地上张顺不敌李逵,便设计引李逵下了水,张顺让李逵喝了一肚子水不说,也让宋江等人见识了张顺在水中的本领。

  用另一种方式来比喻,张顺在水中简直好到能够和鱼儿媲美,甚至他的速度还会超过鱼儿。其实白条也是一种鱼类,白条鱼两边的侧面和腹部都呈现出银白色,在水面上被阳光一照就越发显得白光闪闪了,也有的版本称之为“浪里白跳”,这个可能就是因为这种鱼过于机灵,善于鱼跃而被人给予的别称。

  水浒张顺扮演者

  《水浒传》的影视作品从1972年第一部关于水浒题材的电影开播以来一共有五个版本了。其中我最想说一说的就是2011年这一版的《新水浒传》里张顺这个主角了。《新水浒》里张顺的扮演者是魏炳桦。他凭借该作品中的“浪里白条”张顺一角圈得了很多的粉丝,赢得了很高的评价。

  魏炳桦的这版张顺被大家称作史上“最萌”的张顺。他表现出了与以往张顺不一样的风格,让观众们耳目一新。在“张顺浪里斗李逵”中,魏炳桦表现出了非凡的机智,同时又透漏出英雄之中的豪爽气质。他的眼神之中流露着一种自信,他这位“浪里白条”演绎得活灵活现。作为水浒中的七大美男子之一,魏炳桦的造型威武霸气,得到了很多观众的青睐。让人难忘的还有魏炳桦饰演的张顺水下的部分,因为张顺是一位精通水性的英雄,那么水下的戏份自然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魏炳桦自然也没有让粉丝们失望。但是完美的演绎背后必定是痛苦的付出啊!水下许多的拍摄都需要他睁着眼睛完成,所以每次拍完魏炳桦眼睛都又红又肿个性难受。但是这些付出就应都是值得的!观众们对魏炳桦的表现个性的满意,他们评论说魏炳桦把张顺演活了!

  除了《新水浒传》以外,魏炳桦还出演了很多剧,都表现出了不一样的风格。然而最让人们印象深刻的就应就是水浒中的张顺了!

  张顺性格特点

  话说水浒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中有一位人称“浪里白条”的英雄,他就是张顺。张顺这个人豪爽仗义、沉稳果断、重情重义又不拘小节。他最终魂归涌金门让很多人感到惋惜,由此看来他也得到很多人的爱戴。

  首先他有着一个与其他诸位梁山好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豪爽又仗义,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还记得张顺第一次出场是因为李逵放走了他的鱼并与渔夫大打出手,于是张顺和李逵扭打起来,第一次在陆地上张顺没有打过他,于是又想方设法的把李逵引入水里打得他落花流水才得以罢休!从那里能够看出他是一个有仇必报而且好胜心又强的人。

  但是他又有沉稳的性格特点,遇到事情不急不躁沉着冷静,这一点很有大将风范啊!我觉得张顺这个人最值得钦佩的就是他的重情重义!张顺和宋江虽然有交情,但是还没有到能称得上是心腹的程度。但是就是这样普通的交情,在宋江性命危在旦夕之时拼尽全力地帮忙他!帮忙寻求神医,并机智果断地帮忙安道全脱身。他听戴宗说宋江卧床不起水米不进,已经神志不清了,立刻就泪如雨下,可见他是一个十分重义气的人!不仅仅对待宋江是这样,对待其他的水军兄弟们也是这样。

  张顺就是这么一个人,这位“浪里白条”不仅仅有着帅气的外表而且重情重义、沉着稳重又豪爽仗义,让大家印象深刻!

  张顺活捉黄文炳

  张顺活捉黄文炳是水浒中最精彩的桥段之一,读起来跌宕起伏,险象环生,让人心脏提到嗓子眼上。看到最后黄文炳被捉住处死后才能让人松一口气。

  黄文炳算得上是宋江最大的仇人。当日宋江浔阳楼上喝的甚是豪气,酒一多,心思便变得敏感起来。他想起自我年过三旬,仍然一事无成。若是能平平安安做个小吏终老倒也罢了,如今连小吏也做不成,脸上还被刺上纹身。想到此处,哀伤万分。

  不觉间酒便多喝了几杯,不一会,便诗兴大发。挥毫泼墨在墙上提了一首豪气干云的“反诗”。一首诗写过,宋江觉得神清气爽,数日的不快一扫而光。

  可不曾想,这样一首诗正好被基层公务员黄文炳看到。这么好的检举揭发的机会,黄文炳怎样能错过?告发成功,不仅仅能得到几两银子,运气好了说不定还能加官进爵。想到这,黄文炳浑身是劲。

  几日后,宋江便被捉拿归案。

  黄文炳深知宋江在江湖上人脉甚广,如果不迅速处死,各路豪杰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为了防止夜长梦多,他向上司推荐立刻处决宋江,以免节外生枝。上司也对宋江有所耳闻,于是立即下令斩掉宋江。

  幸亏梁山消息灵通,众好汉纷纷出马,在法场之上将宋江拯救,这其中就有张顺。宋江被救之后,咬牙切齿的率众人直奔黄文炳家。将黄文炳家里老老少少,连同丫鬟仆人通通杀掉。这时黄文炳乘船欲逃,而张顺早有准备,一下便把黄文炳捆了个结结实实。宋江一声令下,黄文炳人头落地。

  张顺破水门

  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被朝廷招安之后,张顺和梁山泊余下的一百零七将一齐参与了征伐方腊的战事,也就是这次的事情让梁山上水性最好的英雄好汉命丧水中,后人也称这次事件是张顺破水门。

  其实当天晚上张顺只是想一个人只身从涌金门(也就是水门)潜伏进杭州城内做内应,以为这样能够让事情更加的顺利。当天晚上他先是潜伏在城底下,又探听好了周围的状况,当他单手伸进入扯那水的时候,没想到绳索上方竟然还有铃铛,铃铛随着张顺的动作一响起来,便惊动了守城的士兵,士兵看了看并没有发现人,张顺又摸了些土块扔上城墙想要再次试探,如此过了两次之后,这个时候已经是四更天了,于是张顺便想到天立刻就要亮了,这个时候再不去就没有机会了,还能等到什么好时候呢?然后他就爬上了城墙,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方腊为人太过阴险,待张顺爬了一半城墙的时候突然人声沸腾,张顺明白自我进了全套,便从城墙上直接跳入了下方的水池里去,想要借此逃走,但是就在他快要没入水中的时候,一应弓箭、强弩和石头全都一齐砸了下来,可怜梁山水性最好的好汉最后却死在了涌金门(水门)外的池子里。

  而在张顺死后,据小说《水浒传》记载描述,在之后宋江率领众人攻破了城池的时候,方腊的儿子方天定从南门逃出,张顺的灵魂便附到了张横的身上,亲手劈死了方天定,最后又和宋江说明并告别,这才结束了整个破水门事件。

  张顺归神

  张顺是水浒中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主角之一,他亦正亦邪,时好时坏,性格十分鲜明。张顺本领算不得十分强大,但是一旦到了水中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所向无敌,能够一敌十。张顺的结局带有一点神话色彩,所以被称之为张顺归神。

  张顺是梁山中水性最好的人,能够呆在水下吃饭睡觉,这样的人天生是为水战而生。所以与方腊作战时,张顺是宋江的头阵先锋。

  宋江军队行至杭州时,发现方腊军队防守严密,固若金汤。一时半会,想不出破解之法。这时候张顺自告奋勇,主动请缨。他说自我从西湖底游到方军城内,然后里应外合。宋江十分犹豫,觉得这样太过冒险。

  张顺请求再三,宋江还是不太愿意。张顺在之前的战斗中屡战奇功,宋江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爱将。结果张顺立功心切,在夜间自我悄悄潜入了西湖,可惜西湖涌金门之处方腊军队已经布置了重重机关。

  张顺游过时不留意碰到了铜铃,惊动城上守军,顿时万箭齐发。张顺躲闪不及,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张顺死后,觉得大志未遂,于是魂魄终日不散。西湖龙王十分欣赏张顺,于是把张顺的魂魄引到龙宫之内,并且封了张顺做金华太保。张顺于是成了龙宫的一位神灵。

  几日之后,宋江攻破城池,太守方天定逃跑时,张顺施展神灵,将魂魄附到张横身上,手起刀落,一刀将方天定斩死。自此,张顺愿望最后达成,他的魂魄又回到龙宫,开始安安静静的做起了神仙。

  阅读精选(3):

  张顺又叫浪里白条,是水浒中水性最佳的一名英雄,为人至忠至义,多次在危难之中涉险救得宋江。张顺仗义豪气,善恶分明有仇必报,做事果断不拘小节,却最终在征方腊时不慎中了敌方的埋伏死于涌金门外,被万箭射死。

  张顺的性格特征

  张顺的性格中最凸显的特征就是忠义,为人仗义豪爽,谨慎稳重,做事果敢,虽也有人性中不完美的部分,却也正因如此显得有血有肉。

  张顺对宋江一片忠心,跟定宋江后便一心一意为其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每逢宋江身陷险境时张顺必会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每逢关键时刻都能出力,令宋江十分感动。起初张顺并不是宋江的至信心腹,但在宋江身患背疾时,张顺四处奔波想尽办法苦求神医安道全带其为宋江治病。此后的梁山生涯中,张顺也多次舍命出战立下大功,是最得宋江重视的水将,水浒传中对他的描述,死后其魂魄仍相伴宋江,在打方腊战争中显灵相助,可见其至忠的人物形象。

  张顺讲究情义,大义当头,起初跟宋江上梁山,也是被宋江重情重义的为人所打动,两人初识时便慷慨解囊救济宋江等人,在宋江病重时听闻病情更是茶饭不思泪如雨下。张顺始终心系梁山,一心以梁山的前程命运为重,征方腊时才会自告奉勇孤身一人潜入涌金门查探敌情做信使。

  张顺为人稳重淡定不贪功,事事以大局为重,不会盲目行事。

  张顺行事骁勇果断,久经战场出生入死,安道全不肯相助时便决绝杀掉李巧奴等人迫其出山,与所有梁山好汉一样带有豪情仗义与英雄气概。

  但人无完人,张顺的性格中也存在着些许缺陷,比如起初与兄弟张横以诈骗、赌博为生,最后也死于自我的大意轻敌,但或许这样的人物才是最真实的。

  张顺为何会魂系涌金门

  张顺深得宋江的重用,死于征方腊一战,宋江与方腊交战多时招降失利受阻,张顺便自告奉勇独自一人作为信使去敌方一探虚实。张顺摸水至涌金门下,先用水扯得铃子叮当响,见无人起疑便爬城墙,边爬边往城墙上投石子试探,始终没听闻什么课大动静便以为没有埋伏,谁知刚爬到一半,城门上突有巨响,张顺没料到中了敌方的埋伏,万箭齐发向他射来,惨死在涌金门水池中。谁也没想到方腊如此凶残竟对来使也痛下毒手,而张顺就因为一时大意犯了这么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错误,十分意外又十分可惜地牺牲了。

  张顺死后,宋江心痛难忍,即便身处危难之时也仍请人祭奠他的亡灵,仰天而哭。

  即使在张顺死前,施耐庵也着重凸显了他的勇敢与情义,张顺孤身潜入敌方早便知此次一去九死一生,便对李俊说:“要拿命报答与哥哥这些年之间的情分,已经不多了。”这一句将这位英雄的形象打造得更加鲜明更令人惋惜了。


四不像是什么动物

  阅读精选(1):

  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以前广布于东亚地区。之后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外形特征

  四不像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3]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杈,角干在角基上方分为前后两枝,前枝向上延伸,然后再分为前后两枝,每小枝上再长出一些小杈,后枝平直向后伸展,末端有时也长出一些小杈,最长的角可达80厘米;倒置时能够三足鼎立,是在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麋鹿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多肉,趾间有皮健膜,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中行走。夏毛红棕色,冬季脱毛后为棕黄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尾巴长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

  雄性小鹿在两岁时长角分叉,6岁叉角才发育完全。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尾个性长,有绒毛,呈灰黑色,腹面为黄白色,末端为黑褐色。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代替。

  栖息环境

  从四不像宽大的蹄及蹄间有皮腱膜分析,适于在沼泽地活动;长而多毛的尾,利于驱赶飞扰的昆虫;从饲养麋鹿喜泡水和泥浴的习性决定,它们过去生活于温暖潮湿泽地。喜平原、沼泽和水域,长江三角洲平原湿地显然是它栖息的理想生境。

  生活习性

  四不像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据人工多年的饲养、观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发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那样攻击人,而且占群公鹿见到人接近即逃跑。在哺乳期,人给幼仔打耳号、测量时,幼仔的叫声只能吸引母鹿在远处观望,而不像其他鹿那样,母鹿为了保护幼仔而攻击人。雄性麋鹿之间为争夺配偶的角斗也相对温和,没有激烈的冲撞和大范围的移动,角斗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失败者只是掉头走开,胜利者不再追斗,很少发生鹿之间的伤残现象。公鹿占群后,其他公鹿窥视母鹿时、占群公鹿仅用吼叫和追逐等方式赶走对方。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们逃避敌害的潜力差,较易被天敌和人类捕杀。[5]

  四不像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人工饲养其饲料种类由三部分组成:“细粮”包括小麦麸、大麦、玉米、豆饼;大豆秸秆纤维化程度较高是“粗粮”。将“细粮”、“粗粮”分别粉碎,并按照必须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发酵,与此同时,还用鲜嫩、可口的胡萝卜、麦青等“水果蔬菜”来补充维生素。

  分布范围

  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在10000年~3000年以前相当繁盛,以长江中下游为中心分布西从山西省北到黑龙江省,在朝鲜和日本也发现过麋鹿化石。之后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的猎杀,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蒙古士兵将残余的麋鹿捕捉运到北方以供游猎。在自然界已经灭绝。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约200~300头。1866年,被法国传教士大卫神甫发现并命拉丁种名,各国公使用贿赂、偷盗等手段,为自我国家动物园搞到几只。1894年永定河泛滥,冲毁皇家猎苑围墙,残存的麋鹿逃出,被饥民和之后的八国联军猎杀抢劫,从此在中国消失。[5]

  野生的四不像虽然绝灭了,但是透过放养,最终在中国重新建立了麋鹿的自然种群。1986年8月从英国乌邦寺迎归了20头年轻的麋鹿,放养在清代曾豢养廉鹿的南海子,并建立了一个麋鹿生态研究中心及麋鹿苑;1987年8月,英国伦敦动物园又无偿带给了39头麋鹿,放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至今,这两处的麋鹿都生长良好,并且繁殖了后代。

  阅读精选(2):

  四不像的动物是什么?

  四不像学名叫麋鹿,体长约2米。因为它的身体和尾巴有些像驴子,但尾巴没有驴子的大;脚蹄有点像牛,没有牛的壮;头颈有点像骆驼,没有骆驼的长;头上的脚有点像鹿,没有鹿的眉杈。所以叫它“四不像”是最适宜但是了。

  四不像原产中国,极其稀少,是十分珍贵的动物。到了清朝时,清皇室把它们集中养在皇家猎苑里。有一年,法国的神甫用金钱买通了皇家猎苑的太监,盗走了四不像的头部和皮。神甫在巴黎展出了四不像的头部和皮,轰动了各国动物学界。之后,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四不像被欧洲列强盗运到了欧洲。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竟把皇家猎苑里的四不像全部杀光,导致四不像一度在我国绝种。1956年,英国伦敦动物学会赠送我国2对四不像,四不像才重新回到了故乡。

  阅读精选(3):

  大家都很好奇姜子牙的坐骑是什么?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说姜子牙的坐骑是四不像,那么姜子牙的坐骑到底是不是四不像呢?四不像到底是远古神兽,还是怪物呢?

  看过《封神榜》的人都明白,剧中主人公姜子牙的坐骑模样十分特殊,像鹿又不是鹿,像马又不是马,人们称之为“四不像”。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也往往在形容一个古怪东西时称之为“四不像”,那“四不像”究竟为何物呢?小编查阅资料发现,“四不像”原先竟是对一种稀有动物的美称。

  其实四不像就是我们口中的麋鹿,姜子牙的坐骑确实是四不像,姜子牙的坐骑是元始天尊赐的。

  由于是神话故事的原因,可能剧情需要就把麋鹿这种动物写成了四不像,四不像的长相十分奇怪,据说它的犄角像鹿,面部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由此有了四不像的名字,人们都说四不像看上去似鹿非鹿,象马又不是马,似牛非牛,像驴子又不是驴子,所以被称为四不像。

  我国以前有一种叫麋鹿的动物长相十分特殊,犄角像鹿,面部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但整体看上去却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于是人们美其名曰“四不像”。

  麋鹿是一种食草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年脱换两次。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麋鹿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的亚门、哺乳纲、偶蹄目、鹿科鹿亚科、麋鹿属、麋鹿种类动物。它是我国的特有动物,也是与大熊猫齐名的世界上稀有的珍兽,以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和中原的沼泽低洼地区。

  麋鹿性喜水,善游泳。由于至蹄宽大,侧蹄亦能着地,适于在雪地和泥泞地上活动。以青草、树叶、水生植物为食。6~8月发情。怀孕期约10个月,次年5月左右产仔。

  麋鹿俗称“四不像”,它体长约200cm,肩高可达130cm。尾长,尾端下垂到脚踝;冬毛长呈灰棕色,夏毛红棕色,颈部有1条黑褐色纵纹延伸到体背前部,颈下有黑褐色长毛。雌鹿无角,雄性有角,角枝形态十分特殊,没有眉叉,主干离头部一段距离后。角分两枝,每枝2杈,每杈又分一些小杈。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角枝次级的分叉更为复杂些。麋鹿的尾巴比其他鹿类长得多,可达65cm,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末端生有丛毛。

  麋鹿长相特殊古书也有记载: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八:四不像,亦鹿类。俄伦春役之如牛马,有事哨之则来,舐以盐则去,部人赖之,不杀也。国语谓之“俄伦布呼”,而《异域录》称之为角鹿。尝见《清文汇书》云:四不像,牝、牡皆有角。则称角鹿不为无本。土人饲以石花,即苔也。

  据科学家从出土的化石考证,“四不像”麋鹿以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华北和中原的沼泽低洼地区,而到了明清时期,开始从野外绝灭而成为一种园林动物,最后一群“四不像”被保留在北京城南6里之外的“南海子”皇家猎苑中,到了清朝末年仅剩120只。

  1865年,法国传教士大卫在一次骑马考察京郊农村时来到了“南海子”,偶然发现了围墙里的“四不像”,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翌年他以贿赂的手段用20两银子骗去了一对“四不像”运往巴黎。此后,又有一些“四不像”先后被运往欧洲一些国家。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海子”围场的“四不像”被抢、杀,洗劫一空,从此“四不像”在我国销声匿迹。

  之后,英国乌邦寺庄园把“四不像”豢养起来,并能繁衍生息,到1901年,那里拥有全世界仅有的“四不像”18只。1981年,我国派出科学代表团前往乌邦寺庄园参观考察“四不像”。该庄园的主人塔维斯托克勋爵曾多次向国际科学界表示,他期望有朝一日“四不像”能重新回到中国安家。

  1985年在世界保护自然国际组织的协助下,英国乌邦寺庄园赠给中国的第一批“四不像”于8月24日空运到北京,饲养在“四不像”祖先世代居住的地方--“南海子”麋鹿苑。“四不像”经过100多年的颠沛流离,最后又回到了故乡。

  1986年8月,由英国伦敦动物园无偿带给的39头“四不像”重返故乡,在大丰市放养,它的身影才又重现中国。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四不像”数量已繁殖至500余只,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野生种群。而且此刻大丰自然保护区已有“四不像”基因库,“四不像”已不会绝种。

  姜子牙当年学业期满离开昆仑山时,其师元始天尊送了他三件宝:打神鞭、杏黄旗、四不像。“四不像”作为“三宝”之一,为周朝800年天下的基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也成为之后人们形容一种不伦不类事物的习惯用语!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阅读精选(1):

  在棺材里睡大觉的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

  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李师融先生的考证,三丰卒年应在明代天顺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寿为212岁。从诸多的资料分析,确是证实了张三丰的生卒考,确实是享年212岁。也是十分罕见,历史上少有的超长寿,所以令人刮目相视。

  武当教派开山祖,太极拳法第一人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神奇的邋遢道人――张三丰。小说中,张三丰武功盖世,超凡脱俗,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开创了武当派,发明了太极拳,以死让周芷若幡然悔悟。却又起死回生,领着一帮垂髫少年云游四方,从此不知所踪。

  金庸写的是小说,可张三丰却是真有其人。历史上,留存了许多关于张三丰的记载。终南山、武当山一带,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神奇传说。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张三丰的同时,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他的出生地。甚至有的人明明明白也装不明白,他们不想理解的是,这样一个横亘古今的大人物怎样会出生在“人也不杰地也不灵”的化外之地?

  出生时神乎其神

  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村靠近101国道处,有一座占地一百多亩的“张三丰仙居”。这座仿古建筑由大殿、偏殿、钟楼、鼓楼组成,庙宇中,张三丰的铜像高高矗立,仙风道骨,令人肃然。

  塔营子村是古懿州所在地,至今还残存着一段百米长的城墙遗址。懿州当年是北方重镇,辽代时,萧太后曾把它作为陪嫁送给自我的三孙女。

  张三丰就出生在那里。

  但凡名人的出生地都称之为故居,可为什么张三丰的出生地却被冠以仙居呢?

  这是因为在家乡人的眼中,张三丰不是凡人,是神,是仙。

  史书记载,张三丰的祖父自称是道教创始人之一的张陵的后人。如果此言不虚,那张三丰可说是大有渊源,因为张陵的先祖就是协助刘邦夺得天下的汉留侯张良。张陵祖籍江西龙虎山,东汉顺帝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人称张天师。张陵死后,其孙张鲁在汉中三十余年,传播“五斗米道”。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攻汉中,张鲁避走巴中,不久归降曹操,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五斗米道”取得合法地位,得以公开传播,影响日大。

  张三丰的祖父于宋朝末年携家迁入辽东,其父在元太宗时以前入仕,后归隐懿州,张三丰就是在此时出生。

  张三丰的母亲姓林,早年生过四个儿子,可惜全部早夭。年过四十,林母又生了两个儿子,小儿子就是张三丰。

  关于张三丰的出生,懿州一带有很多传说,最为神奇的是这样一种说法。说1247年农历四月初九子时,将近临盆的林氏在睡梦中突然惊醒,她急忙推醒身边的丈夫张居仁。说是梦见一只仙鹤从东海飞来,落到了咱家的房顶上。张居仁听了,喜上眉梢,说:“这是个好兆啊,是不是咱们的儿子要出世啦?”话音刚落,林氏突然觉得腹中一阵剧痛。张居仁急忙喊来接生婆。约摸一顿饭工夫,一个体形硕大的男孩出生了。随着男孩嘹亮的哭声,院子里突然传来一声鹤鸣。张居仁跑出屋子,见一只仙鹤从房顶飞起,绕院子飞了三圈,长鸣一声,一飞冲天,消失在茫茫天际间。张居仁抱起刚出生的孩子,见此子大耳垂肩,两眼圆睁,炯炯有神,颇有异人之相,便给儿子取名“全一”期望儿子将来能成为一个完人。林氏觉得“全一”叫着拗口,便又给儿子起了个小名,叫君宝。在《倚天屠龙记》中,年少的张三丰刚刚步入江湖时,用名便是张君宝。

  患眼病结下道缘

  张三丰从小聪明过人,三岁时已能看四书五经,且过目不忘。四岁时,唐诗百首倒背如流。张居仁见此子可堪造就,便延请名师,尽心教授,期望其精研儒学,考取功名,以光宗耀祖。

  万没想到的是,张三丰五岁时,突然患上了眼病。家中虽多方求医治疗均无效果,致使其双眼“积久渐昏”,几乎看不见东西。父母焦急万分,听说不远处的碧落宫有一个“方外异人”叫张云庵,治眼病有奇术,便把张三丰带到了碧落官,求张道士为其治疗眼病。张道士宣称,他的患者除了用药外,还务必修炼道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就这样,张三丰一边治病,一边开始修炼道法。

  半年之后,张三丰翳目渐明,而且对所学过的道经能“过目便晓”,“随手披阅,便会通其大意”。张云庵见张三丰如此聪明,认为其为不世之才,便将他收为徒弟。张三丰从此便开始钻研道宗、儒业,少年时就打下了道教、佛教及儒家学说的深厚基础。

  在碧落宫学习七年后,张三丰回到懿州家中。一边读书,一边苦心研读道教经典――老子的《道德经》和张陵所著《老子想尔注》,才学更加出众。

  三峰挺秀得名三丰

  中统元年(1260年),元朝实行“举茂才异”的政策,张三丰时年十三岁,便以文学才识出众,被当地官府列名为奇才上报朝廷。1264年秋,张三丰游燕京,正赶上忽必烈下诏延揽人才。于是,张三丰被任命为中山博陵(今河北定县)令。张三丰在任中山博陵令期间,得知当地有一道观,庙观中有一道教名家葛洪山。于是,便利用闲暇之时经常到葛洪山庙观修炼处,探访流连。与葛道人共同探究道教真谛。此间,张三丰在葛洪山道观中阅览了《玉函方》、《抱补子内篇》、《抱补子外篇》、《神仙传》、《隐逸传》等医、道类书籍,对天地万物的真谛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第二年,张三丰因父母染病先后故亡。于是,便辞官返乡,亲自将双亲的灵柩送回辽东卫(今辽宁辽阳市)安葬,并在故里为双亲戴孝守墓数年。其间,张三丰在家每日诵读道经。

  有一天,一位姓邱的道人,慕名来访。邱道人同张三丰一齐谈论道教理论,使他思路顿开。遂产生了出家修道断绝一切尘缘的意念。正如他在诗中所云:“此间好觅长生路,人世休言出世难。一念无生即自由,心头无物即仙佛”。

  邱道人离去之后,张三丰决定束装起程,云游天下,参访道教名师。于是,他将家中田产交付给族人,嘱咐代其管理经营,并代已为双亲扫墓祀祭。之后,他便带着银两及衣物,身披道服离家,遍游南北名山大川,进行拜师、学道、修炼。行至宝鸡金台观时,见此地山泽清幽,松涛苍润,又有三尖山,三峰挺秀,实为仙境之地,他便在此住下,也因此他自号三丰居士。

  自言当死棺中却鼾声如雷

  1314年,67岁的张三丰离开金台观入终南山,遇道教大师、火龙真人陈抟。陈抟早年举进士不第,开始隐居武当山九室岩,之后到华山云台观隐居,与隐士李琪、吕洞宾为友。陈抟向张三丰传授了《无极图》、《先天图》和六十四卦图式,又向其传授了“天下第一玄”睡功,使张三丰大道豁然贯通。于是,更名玄素,自号玄玄子。张三丰跟陈抟学道、修炼、研读道宗经书四年之后,奉陈抟之命,南行到武当山继续进行修炼。

  1324年春,张三丰?山涉水南行到武当山,结茅舍而居,在武当山苦心修炼了九载。所谓“九年无事又无诗,默默昏昏不自知”。他在不自知之中却到达了化境,使其道法始成。此时的张三丰,相貌奇绝,史书记载:“风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顶作一髻”。“手执刀尺,寒暑惟衣一衲”。据传他饮食惊人,“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其行踪神秘不可测,有人说他“能一日千里”,登山如飞,或隆冬卧雪中,鼾声如雷。

  1341年,张三丰从武当山还辽阳故里为父母扫墓。之后,他复至元大都(今北京),又游历秦蜀荆楚吴越诸地。一日,他“阳神出游”,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当县人为其备棺收敛,正在临葬之际,众人忽然听到棺中鼾声如雷。于是急忙将棺开启,发现张三丰又活了。当地人都认为他是真神修炼之身,逐惊叹不已。

  开创武当道教一派

  明洪武初年(1368年),张三丰返武当山。他在武当山广招门徒,阐扬全真道教。武当山峰峦叠翠,景色奇绝,气象万千。他对门徒们说:“此山他日必大兴”。遂同诸徒一齐“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草庐宫观建成后,他让弟子邱元靖住五龙,卢秋云住南岩,刘古泉、杨善登住紫宵,而张三丰自我则“结草庐于展旗峰北居住,此处曰遇真宫。张三丰和弟子筑草庵于土城,曰会仙馆,令弟子周真得守之”。于此,他的后生专心精研道法,为进一步推动道教理论学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张三丰思路深邃,一生著作甚多。他的《大道论》、《玄机直讲》、《玄要扁》、《道言浅近说》、《天口扁》诸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引经据典,深入浅出,阐发道义。书中提出的见解,可谓旗帜鲜明,开创了武当道教一派。他提出以真武大帝为武当派的祖师加以崇祀,他讲孝行、讲忠恕、讲穷达、讲人品毁誉。他说:“忠孝信诚,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也。”他揭露并批判一切邪道:“至于旁门邪经,御女采阴,服炼三黄,烧耳八石,是旁门无动也”。他注重修炼内丹,即内功。“万念俱泯,一灵独存,谓之正念”。他提倡练功时要坚持做到“凝神调息”,也就是说,要排除杂念,一心练功,方能到达目的。

  鹊蛇争斗悟出内家拳

  张三丰不仅仅建立了武当派道教的一系列理论,还创立了武当内功、武当剑术。关于张三丰建立武当内家拳有一个传说,说张三丰在武当山“邋遢崖”修炼时,看见一只喜鹊与一条蛇在打架。喜鹊上下飞击,而蛇避其锋芒,轻身闪躲。相持时久,喜鹊筋疲力尽,蛇瞅准机会,一击而中。张三丰见了,大受启发,悟通了太极妙理。最后经反复研练,创造出了风格独特的武当内家拳。此拳术酷似蛇在攻防时采取的姿势,“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辨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

  最为可贵的是,张三丰在创造拳法时,将道家理论和道教修炼融会贯通,使内家拳的定名、路数、打法和特征无不打上了道教的烙印。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张三丰所创立的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内功和阴阳变化,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的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道教的“三宝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相吻合,内以养生,外以却恶,能够说是留给后世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享誉有明一代

  由于张三丰武功盖世,对道家学说影响之大,不能不为当时尊崇道学的明朝皇帝所瞩目。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请张三丰赴京师传道讲经。

  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平息蒙古叛军后,挥师回朝回到南京。此时的朱棣,由于徐皇后故去,蒙古军叛乱等一系列烦心之事,情绪极差。侍读学士胡广奏言,称武当山道人张三丰“深有道法,广具神通”,不如请他赴京讲道论经,可解圣上不悦之情。于是,朱棣即命给事中胡滢偕内侍朱详“赍玺书香币往访”。已经饱阅人世沧桑的张三丰,当然清楚“伴君如伴虎”,便避身出游。胡滢和朱详遍历山野,“积数年不遇三丰”。

  永乐十年(1412)二月,明成祖朱棣下诏,命道士元虚子往武当山见张三丰,并以御制诗赐之,其中有“若遇真仙张有道,为言伫俟长相思”之句,向其表示渴慕之情,但张三丰还是避而不见。永乐十四年(1416年),朱棣对张三丰始终不露面大失所望,怒谓胡广说:“朕屡次三番相邀,张三丰缘何拒而不见?”胡广见皇帝真生气了,星夜赶赴武当山,焚香泣祷,请张三丰现身。张三丰“见胡广情切,乃许以陛见入朝”,并以七律《答永乐皇帝并书》相赠。其诗中云“臣居草莽原无用,帝问刍荛若有情。敢把微言劳圣听,澄心寡欲是长生”。朝见之后,张三丰便飘然而去。

  之后,朱棣为表达对张三丰及武当道教的重视,在北京兴建徐皇后寿陵和北京新都紫禁城的同时,命工部侍郎郭?、隆平侯张信等,督率丁夫三十余万人于武当山大兴土木,“费以百万计”,先后重建和新建了净乐、遇真、玉虞、紫霄、南岩、朝天、太和等九宫九观、七十二岩庙、三十六座庵堂,总建筑面积达一百多万平方米。武当山的宫观庙庵建成后,朱棣特赐名为“太和太岳山”,并“设官铸印以守”。能够说,武当山现存的主要宫、观、庙、庵建筑,都是永乐帝兴建的。其中的金殿,乃是在北京用铜铸好镀金后运抵武当安装而成的。

  武当山宫观庙庵兴建竣工后,张三丰便开始云游四方。正如他在《琼花诗》中所云:“琼枝玉树属仙家,未知人间有此花,清致不沾凡雨露,高标长带古烟霞。历年既久何曾老,举世无双莫浪夸。几欲载回天上去,似从博望借灵槎”。此诗堪称张三丰隐论遁世、洁身高蹈的自况。

  此后二百多年间,明朝历代皇帝都对张三丰崇敬有加。1459年,明英宗天顺三年朱祁镇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1486年,明宪宗朱见深封张三丰为“韬光尚志真仙”;1563年,明世宗朱厚聪封张三丰为“清虚元妙真君”;1623年,明熹宗朱由校封张三丰为“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其时,张三丰早已“莫测其存否”了。

  张三丰不仅仅是个道学大师、武学大师,还是一位成就卓然的文学家,一生留下许多诗文佳作。他逝世后,其门人编有《三丰文集》、《三丰诗集》和《三丰炼丹集》等书,流传至今。

  阅读精选(2):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张三丰死而复活去向之谜

  综合各类史料,大致能够确定,张三丰名全一,又名玄玄、通一,出生于1247年或者1248年。出生地一说在这天的辽宁黑山县,一说在陕西宝鸡,还有的说在福建邵武市。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洪武初年(1368年)他已经120岁了。这么大年龄还能跑到深山中搞建设,着实令人惊叹。按说像张三丰这么大岁数的人,用脚丫子猜也该猜到他或已不在人世,为何还要苦苦寻觅?原先,民间一向流传着张三丰在全国各地的行踪。

  一、史料描述的张三丰

  综合各类史料,大致能够确定,张三丰名全一,又名玄玄、通一,出生于1247年或者1248年。出生地一说在这天的辽宁黑山县,一说在陕西宝鸡,还有的说在福建邵武市。

  据称,其人长相不凡,大耳朵大眼睛,“龟形鹤骨”,络腮胡子像钢丝一样,头上梳了个抓髻,喜欢在手中拿一方尺。无论寒暑,只穿一件百衲衣,在大街上四处游逛,人送外号“张邋遢”。

  这张三丰平时不怎样说话,但与之讨论佛儒道三教,则侃侃而谈,“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并无虚诞祸福、欺诳于人。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

  张三丰的神异之处有两点。其一,他登山如履平地,隆冬季节躺在雪地里也能够安眠。其身体素质,在普遍不得温饱、体质孱弱的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

  其二,史载洪武初年,他在武当山建立了几个据点,使其弟子丘玄清住在五龙,卢秋云住在南岩,刘古泉、杨善登住在紫霄。自我则在展旗峰北设观,名为遇真宫,又在黄土城建屋,名曰会仙馆,令弟子周真得看守。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张三丰死而复活去向之谜

  可见其有些经营头脑,若活到此刻,必须不会输给李一。

  二、朱元璋派人找张三丰

  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张三丰生于十三世纪四十年代,洪武初年(1368年)他已经120岁了。这么大年龄还能跑到深山中搞建设,着实令人惊叹。

  更令人惊奇的是,“洪武庚午,(三丰)拂袖长往,不知所在”,1390年,张三丰一甩袖子走了,不知去了那里。而此后不久,朝野上下掀起了一个寻找张三丰的热潮。

  先是朱元璋派人到武当山找张三丰,均不得见。有人说他可能去了山东青州的云门山洞窟中。朱元璋的马仔们行色匆匆追到青州,根本没看到什么张三丰张四丰。

  朱元璋找张三丰,据说是为了清理道教,“若能碰到张玄玄,就让他来一趟,跟我谈谈”,找寻的情绪还不是很迫切,属于有一搭没一搭。到了他儿子———永乐皇帝朱棣的时候,调门一下子高起来。

  三、要么找到张三丰,要么去死

  永乐登基以后,立刻派侍读学士胡广去武当山访求仙人。胡广来回数次,问遍了所有人,弟子们要么回答说去了甲地,要么说去了乙地,总之就是没在武当山。十多年时间都没什么结果。

  之后,永乐告诉胡广:要么找到张三丰,要么去死。于是,胡广回报,自称见到了张三丰,但真人要到太上老君那里赴宴,不能奉召,请多多理解。这有就点神话传说或者胡说八道的意味了。怪只怪皇帝逼得太急。

  但是,好歹也算给了永乐一个答复。永乐皇帝一高兴,给张三丰写了封信,十分遗憾又十分虔诚地表示,“朕久仰真人,十分想见你一面;您道德崇高,超乎万物,而我才疏学浅,德行菲薄。期望您有空的时候必须到京城来,我恭候您大驾光临。”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张三丰死而复活去向之谜

  据说,张三丰给永乐回了一封信,讲述养生之道,但这封信是否出自张三丰之手,就不得而知了。

  四、民间传说中的张三丰

  为讨好张三丰,永乐皇帝在武当山大兴土木,为张三丰建造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

  按说像张三丰这么大岁数的人,用脚丫子猜也该猜到他或已不在人世,为何还要苦苦寻觅?原先,民间一向流传着张三丰在全国各地的行踪。

  杨溥着《禅玄显教编》中就说,张三丰以前在陕西宝鸡死而复生:“本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九月二十日,(张三丰)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民人杨轨山等置棺殓讫,监葬发视之,三丰复生,后入蜀见蜀王”。

  河南柘城县人张某,声称自我在一个道观见过张三丰。那年他十三岁,张三丰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他一一回答,对方告诉他:“我就是张三丰,当年曾在你家吃过饭。”

  五、明朝皇帝纷纷赐封号

  张某之后入朝当官,跟永乐皇帝提起此事,永乐便派他跟随胡广一齐到武当山找张三丰。

  还有人在笔记中称“(三丰)正统间犹在”,正统是永乐帝的曾孙、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亦有人说他“天顺末,或隐或现”,这就更远了。甚至,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有个叫汪梦九的人还自称遇到过三丰真人并与其交谈。

  这些真假难辨的消息像兴奋剂一样刺激着皇帝们的神经。若能找到如此一位仙人,向其当面请教长寿之道,岂不能够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张三丰死而复活去向之谜

  明朝的历代皇帝坚信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张三丰还活在世界上,并纷纷给其封号。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封其为“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封他为“清虚元妙真君”。

  六、关于张三丰的种种猜测

  那么,张三丰到底去了哪里,是死是活?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的作者李师融考证,张三丰卒年应在明代天顺二年(1458年),其寿为212岁。当然,这是根据零星的文字记载推断的,很多人也认同这个说法。

  我们不能因为事实超乎自我的想象,就断定事实不存在;也不能因为专家已经给出一个结果,就不再提不一样意见。笔者觉得还有几种可能:

  其一,根本就没有张三丰这样一个人,是住在武当山的道士们虚构了这样一位长者,借用其传奇经历为自我撑腰打气;

  其二,确实有张三丰这样一个人,但他在洪武初年刚名声大噪时就已去世了,其信徒托词说他到外地云游,以此神化师傅;

  其三,有人故意搅浑水,编造与其见面的经历混淆视听;有人冒充张三丰借用他的名字在招摇撞骗;

  其四,三四百年中,有好几个叫张三丰或名字跟“张三丰”发音相同的人出现过,都有文字记载,人们把这些人混同为一人,炮制出一个叫做张三丰的神仙。

  无论如何,张三丰最后是死了。死在什么地方,没有人明白,人们只好当他还活着。或许,他至今还活在我们中间?

  阅读精选(3):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大约140多岁。传说归传说,他不可能活过200岁。

  张三丰生于公元1247年。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李师融先生的考证,三丰卒年应在明代天顺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寿为212岁。从诸多的资料分析,证实了张三丰的生卒考,确实是享年212岁。

  中国武学史和《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载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生于公元1247年四月初九日,卒于公元1464年,享年218岁,张三丰32岁北游宝鸡,自号三丰,67岁进终南山拜火龙真人为师,后入武当山,开创武当派,收了武当七侠,就是大家在《倚天》中看到的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7个弟子了,公元1368年明太祖建立明朝时,张三丰121岁,张卫健主演的《少年张三丰》上说张三丰活了149岁(本人就得是这么说的:相传张三丰死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享年149岁),对于这种没有历史根据的糊编瞎改历史依据的,实际上,公元1384年张三丰137岁还活在人间啊,要不然公元1416年明成祖永乐四年封169岁的张三丰为武当真人,做何解释啊,还有明天顺三年(1459),诏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朱祁镇的《御刚张三丰铜碑》之诰命为依据,因为诰命是为活人而写,说明张三丰那时还混迹人间。所以本人认为张三丰卒于天顺末年(公元1464年,享年218岁)较为贴合实际状况。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历史上确实有张三丰这个人,而且可能有三个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元朝的张三丰,明朝的张三丰。

  很多读者透过金庸的作品了解到张三丰其人,对他出神入化的武当神功以及仙风道骨和高尚德行,钦佩不已。历史上确实有张三丰这个人,而且可能有三个张三丰,宋朝的张三丰,元朝的张三丰,明朝的张三丰。

  宋朝的张三丰,又名张三峰,大概生活在北宋末年。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黄宗羲在《王征南墓志铭》(王征南生平时间为1617~1669年)说,内家拳“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黄宗羲儿子黄百家,也是清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跟王征南学过内家拳,在他写的《王征南先生传》中说:“盖自外家至少林,其术精矣。张三峰既精于少林,复从而翻之,是名内家。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王征南是黄宗羲的朋友,是黄百家的师父,黄氏父子作为严肃的历史学家,关于宋朝张三丰的记载就应是有依据的而且相当认真的。雍正年间,宁波知府曹秉仁纂修的《宁波府志·张松溪传》中说:“张松溪,鄞人,善搏……其法自言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那里张松溪自我说他的武功来源于宋朝的张三丰。清光绪六年,即1880年,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外甥李亦在《太极拳小序》开宗明义地说:“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

  元朝的张三丰,本名张阳,字三风,中岳武当山道士,中岳慈云寺佛徒,创张阳拳和二路通臂拳。然而元朝的张三丰似乎很难确定,《明史·方伎列传》记载:“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三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终莫测其存亡也。”刘秉忠(1216~1274年)是元代前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建筑设计家。刘秉忠现存作品较多,但是没有提到“张三丰”这个人。《名山藏》也说:张三丰曾与刘秉忠、冷谦同师元初著名的海云禅师。清人李西月编写的《张三丰全集·芦汀夜话》里,张三丰自称生于蒙古定宗三年(1248年),曾任中山博陵县令,后弃官出家,做全真道士,在终南山遇到火龙真人,得到真诀。最后在武当山修炼多年。

  那么明朝的张三丰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朝的张三丰是一名被神化的人物,据说有时候三五天吃一顿饭,有时候两三个月才吃一次饭。精神好的时候穿山走石,累了的时候铺云卧雪。有时一日走千里,“人皆异之,咸以为神仙中人”。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对道教的控制,派遣一些道士出使全国各地道观,特意叮嘱使者:“有张玄玄,可请来。”但始终没有找到张三丰。

  张三丰活了多少岁

  从诸多的资料分析,确是证实了张三丰的生卒考,确实是享年212岁。也是十分罕见,历史上少有的超长寿,所以令人刮目相视。

  武当教派开山祖太极拳法第一人

  从辽宁走出的邋遢道人张三丰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一个神奇的邋遢道人——张三丰。小说中,张三丰武功盖世,超凡脱俗,神龙见首不见尾。他开创了武当派,发明了太极拳,以死让周芷若幡然悔悟。却又起死回生,领着一帮垂髫少年云游四方,从此不知所踪。

  金庸写的是小说,可张三丰却是真有其人。历史上,留存了许多关于张三丰的记载。终南山、武当山一带,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神奇传说。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张三丰的同时,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他的出生地。甚至有的人明明明白也装不明白,他们不想理解的是,这样一个横亘古今的大人物怎样会出生在“人也不杰地也不灵”的化外之地?

  出生时神乎其神

  在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村靠近101国道处,有一座占地一百多亩的“张三丰仙居”。这座仿古建筑由大殿、偏殿、钟楼、鼓楼组成,庙宇中,张三丰的铜像高高矗立,仙风道骨,令人肃然。

  塔营子村是古懿州所在地,至今还残存着一段百米长的城墙遗址。懿州当年是北方重镇,辽代时,萧太后曾把它作为陪嫁送给自我的三孙女。

  张三丰就出生在那里。

  但凡名人的出生地都称之为故居,可为什么张三丰的出生地却被冠以仙居呢?

  这是因为在家乡人的眼中,张三丰不是凡人,是神,是仙。

  史书记载,张三丰的祖父自称是道教创始人之一的张陵的后人。如果此言不虚,那张三丰可说是大有渊源,因为张陵的先祖就是协助刘邦夺得天下的汉留侯张良。张陵祖籍江西龙虎山,东汉顺帝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人称张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