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精选30句:修身,养心,知命
儒家经典10句——入世境界
1、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
大意: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小人的言行违背中庸之道,君子之所以符合中庸,是因为君子能在变动不居中做得适度;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大意: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却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请教,辨正自己的正误是非,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大意:一个人不讲信用,是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还怎么能走呢?
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而喜爱美色那样,一切出于内心的真情实感,这就叫自我心满意足。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6、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7、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
大意: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
大意: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9、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大意:早晚不努力勤奋地工作,不注意小节和作风,终究会掩盖或否定自己的成绩和功劳,损害大德。这犹如造九仞高的山,只因差一筐土而无法成功。
10、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记》
大意:有德行的人谨慎说话,注重干实事,说到做到;品德低下的人妄言妄语,抢先说大话,说到做不到。
佛家经典10句——出世境界
1、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南怀瑾
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应随时生清净心,什么叫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用我们常谈的这两句话勉强来描写,就是此心无事,像个镜子,心如明镜台,有境界来就照,用过了就没有。——南怀瑾
3、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南怀瑾
4、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南怀瑾
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大意:菩提比喻智慧,明镜比喻清净心。本来清净,又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6、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
大意:当时有风吹幡动。一僧说风动,一僧说幡动。争论不已。惠能上前说:“你们辩论不休的原因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你们作为修行人的心在躁动,心不清净!”
7、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经》
入世间法不空,与般若(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有挂碍,等于眼中有沙,认生死轮回为实有;出世间法不空,与般若亦有挂碍,等于肉中有刺,认化城(一时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为宝所(本谓藏珍宝之所,喻指涅槃,谓自由无碍的境界);故有凡夫生死、二乘涅盘的颠倒梦想。——南怀瑾
8、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六祖坛经》
大意:若见世间过,即说明自己动了心、着了相,也失了慈悲之心。
9、了知身心皆为挂碍。——《圆觉经》
我们修道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被身心所障碍住了,打坐刚有一点境界,腿就不对劲了,屁股也坐不住了,这是身的障碍。再来就是心的障碍,思想杂乱,念头来来去去,静不下来。所以佛叫我们修梦幻观,不取动相,也不取静相,彻底明白身心就是我们的大障碍。——南怀瑾
10、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六祖坛经》
大意:迷而未悟的人,虽然懂得许多学理,论述时讲的头头是道,但在行为上并未做到;真正觉悟有智慧的人,则是依心力行,在修行中默默的去实践。
道家经典10句——超世境界
1、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3、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
大意: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5、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6、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大意: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7、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庄子》
大意:如果情绪上放纵自己悲伤或快乐,那么自身的德行就会不正;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那么就无法体悟大道;如果心存好恶,那么最原初的心性就会缺失。
8、绝迹易,无行地难。——《庄子》
大意:消除足迹容易,但不从地上行走太困难了。常用来说明要脚踏实地,切莫好高骛远。
9、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
大意: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10、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
大意: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转载请标明来源出处:趣知识(quzhi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