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打针前医生要滋掉一点药水,不怕剂量不够吗?
相信每个人的童年
都经历过这种恐惧
打针~打针~打针~
并且直到现在仍然心存疑虑
为啥医生打针前要推一点药水
是故意吓唬人吗?
为了让更多老爷走出童年阴影
了解到当年医生们的良苦用心
我决定
好好给大家科普下这个问题
话多不说,请看——
1. 怕你死
在医生抽药水的时候
难免会有空气进入到针管里
如果是皮下注射
即便带一点点空气
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肌肉:无所谓,我会慢慢吸收~
所以打疫苗的时候
医生基本上都是
直接扎就完事了!
但静脉注射就不一样了
空气会被直接送进血管
遇到较细的血管时,气泡挤不过去
就会形成一个栓子堵在那里
影响氧气和养料的输送
导致身体缺氧、恶心想吐
如果一次性放大量的空气进入血管
(大概 200~300ml)
甚至可能引发致命的
肺循环障碍、心脏骤停
偏偏
我们自小打过的吊针
每次体检的抽血
用的大多是这种静脉注射的方式
所以,懂了吧?
小时候打针前,医生总会推掉一点药水
其实都是为了推掉空气
保你的小命!
2. 怕你疼
能不能给我来个痛快的?
虽然动作看着是挺让人害怕的
但确实能让你少受不少罪!
首先,就像开枪会有几率哑炮
医生也不能确保每一根针都好使
如果不事前先试试针
这药水怎么流不出来?~白挨一针了~
并且
影响打针体验感的因素有很多
针头粗细会影响
针头越细,越不痛
注射位置会影响
大腿注射比腹部注射痛感明显
注射时的药水压力大小也会影响
如果直接对着皮肤注射
由于液体流速的急剧改变
瞬间产生的巨大压力
会伤害周围的皮肤组织
这就是水击现象
反之,如果先推出一点药水
疏通针头管道,使得内外压强一致
就能有效减小药水注入的压力
别看这点压力的改变
打到你身上
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推掉药水前打针
痛苦面具
推掉药水后打针
云淡风轻
效果杠杠好~
3. 怕治不好
打针嘛
最重要的肯定还是疗效
药水剂量不准确,过多或过少
不仅可能治不好病,还可能产生反效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即便是业务非常娴熟的医护
想要一次就吸到准确剂量的药水
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事
这个时候就得靠注射器的刻度
推出一些药水来调整剂量
悄悄推点水掩饰下尴尬~
同时,为了辅助医护治疗
大多数药企在生产时
都会采取「过量罐装」的方法
药水的准确装量
一般都会比瓶身标注的剂量
多个 0.1ml 左右
加量不加价~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
弥补药水在抽取转移过程中的损耗
比如:
粘在针管上
残留在药水瓶内
医生推水等
2020 版《中国药典》对此有明确规定:注射剂的灌装标示装量不大于 50ml 时,可参照下表适量增加装量。(表略)
甚至根据药水标示装量
和药水性质的不同
这个增加量从 0.1ml 到 1.5ml 不等
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推水后药效会不够
你以为剂量是从 10 到 9,其实是从 11 到 10~
看到这里
各位应该没啥疑问了吧
祝各位老爷身体健康
未来少打针少吃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