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用来谈恋爱的,别只知道吃!
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我们看到的
并不一定是它的本质,比如
再比如,一到元宵节,第一反应都是
吃汤圆、吃元宵、赏花灯
但其实
元宵节,原本是用来谈恋爱的!
好好的元宵节
咋就变成情人节了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这个节日话题
元宵节,到底该干点啥?
要讲元宵节
绕不开一样东西
——灯
灯,除了用来照明,还有其他用途
而且,都跟元宵节的诞生有点关系
一、庆祝
话说,汉高祖刘邦去世后
他老婆吕后成了朝廷的扛把子
后来吕后也挂了
其他吕家人就趁机搞事情,想要上位掌权
这就是传说中的诸吕之乱
不过这事儿,很快就被摆平了
然后汉文帝当了皇帝
觉得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庆祝一下
就把平定诸吕之乱的这一天
定为全民欢庆日
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
从那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
家家都会张灯结彩,来庆祝平定诸吕之乱
不过
这种说法没啥史料记载
所以大伙听听就好
二、祭祀
古代科技不发达
很多自然现象解释不了
每当这种时候,大家就觉得
是有天神在暗箱操作
在古人眼里,天神有好几个
但最尊贵的是太一神
没事就要拜一拜
好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到了汉武帝时期
祭祀太一神这事儿
却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据说有一次,汉武帝生了一场大病
咋都不见好,最后只好放出大招
其实
就是请巫师去问问太一神
这病到底啥时候能好
巫师问过太一神之后
说这病很快就能好,让皇上不用担心
结果没多久,这病真的好了
于是他就觉得,自己应该表示一下感谢
就这样,汉武帝决定
在正月十五这天,专门祭祀太一神
因为祭祀是从晚上
一直延续到第二天早上
所以,灯也要点一通宵
汉武帝生病这事儿有点玄乎
但点灯祭祀确有其事
元宵节赏灯的起源,很可能跟它有关
三、拜佛
元宵节的由来
据说跟佛教也有点关系
按照佛教的说法
创始人释迦牟尼
曾经在一月初一至十五这几天
变成神去降妖伏魔
这段时间,叫佛祖神变日
信徒需要举行燃灯法会来庆祝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
皇帝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
我们也点灯,表达对佛祖的尊敬
事情发展到这里
我们来总结一下
它们都和灯有关
又都在同一天
于是就有人把正月十五这天
定为专门赏灯的节日吧
于是就有了
——元宵节
古代把正月称为元月
把夜称为宵
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之夜
所以就叫元宵
不过,元宵节在古代不止一个名字
还叫上元、元夕、元夜、灯夕……
我们重点讲讲其中一个
它就是和道教有关的:上元
话说道教有三个神
被称作道教 boys 三元
其中,天官的生日是正月十五
所以这一天就变得很特殊
被叫做上元节
巧不巧?又是正月十五
因此,在推崇道教的朝代,比如唐朝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
街道上通宵燃灯,老百姓也会出门赏灯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而且,整个晚上灯火通明
是不是很有盛世景象?
是不是应该多宣传宣传?
所以在唐朝那时候
元宵节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节日
首先,元宵节前后几天
会放个小长假,大家一起乐呵乐呵
不过,朝代不同
放假的天数也不同
其次,平时有宵禁,晚上不让出门
但元宵节这天,宵禁临时取消
大家可以通宵看花灯
发现没,有灯有人有氛围
是不是还挺适合谈情说爱的?
特别是对于古代女子
平时不能随便出门
好不容易逮住个随便上街溜达的机会
必须好好把握
简直就是现实版的《非诚勿扰》
电视剧《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
就是在上元节的那个夜晚
遇见了自己的心上人
北宋欧阳修有一首词
写的就是元宵节和恋人相约的场景
南宋辛弃疾的名句
也是借上元节的一段爱情
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所以在古代,元宵节表面上是灯节
其实就是情人节
光顾着赏灯和艳遇
要是肚子饿了,是不是还得吃点啥?
在唐朝那会儿,人们还不吃元宵
当时的食物主要有两种
到了宋朝,人们又发明了一种食物
就是把糯米包上馅,放到锅里煮
圆圆的糯米球,受热后会浮上水面
于是人们就给它起了个名字:浮元子
这就是汤圆的前身
后来这种食物流传开来
在一些地方,就被直接命名为元宵
所以说,汤圆和元宵
最初都是一种东西
只是后来
南北在做法上分成了两派
便成了两种食物
✔ 北方吃元宵:摇滚派做法
✔ 南方吃汤圆:包衣派做法
元宵和汤圆在吃法上
也有点小差别
因为元宵是滚出来的
所以表面会粗糙一些
馅也会硬一点
比较适合油炸
而汤圆就只能水煮
好了,这篇就说这么多了
元宵佳节,没伴侣的,记得吃点元宵
有伴侣的……
和伴侣一起吃元宵!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