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小事5则:无厘头…
01
1942 年,在安徽,日军组织去突袭八路,日军指挥官很有想法,把日伪军队伍扮成娶亲的队伍,还弄了一个花轿。
但没想到偷袭不成,反被八路军痛殴一顿。
为啥?
八路军总结三点:
1. 雇得起花轿的都是有钱人,有钱人办喜事都是穿的花花绿绿,穿黑的黄的办喜事的没见过
2. 娶亲队伍边上没有看热闹的小孩
3. 当下是秋收时节,都在农忙,谁家有空嫁女儿……
02
无锡的有个叫「先天道」的组织,当时是敌人的外围势力,以封建迷信笼络群众,号称学会五雷诀,刀枪不入,提出口号是先打新四军,后打忠救军,再打东洋人。
(其实后面是虚的,主要还是反动势力。)
许多当地民众被蛊惑,整村整村的入会,「先天道」将信徒按照清朝军队编制,编成旗、营、标。
有一次「先天道」在一个村子里聚集起几百人,磕头烧香念经,学习五雷诀,还要学习劈刀术,最后喝酒念经。
结果一喝酒之后,广大群众一看手持钢刀又学会雷诀,还有这么多人,有点躁动。
队伍里趁机有人提议「到安镇打鬼子去!」
没想到一呼百应,一路上又纠集了一共约两千人,黑布包头,手舞大刀,冲进了安镇。
敌人猝不及防,当场被砍死十几个鬼子,二十多伪军。
03
现在的人,很难理解八路军有多穷。
当时一个队伍里只有三成到一半的人有枪 (包括装火药的土枪,撅开装填步枪子弹的土造步枪,膛线都磨没有了的老式步枪,都算是枪)
其余人多数拿着尖头木棍、梭镖、叉子。
当时战乱,子弹也可以算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与烟土、粮食进行兑换,各种渠道弄来的子弹,首先先一发一发的放进队伍的机枪里检查是否能和机枪相配,这叫合膛。
然后把挑选出来的子弹优先供给队伍里的火力支柱机枪,剩下的子弹再给步枪。
八路军手里的武器是万国牌,所用的弹药也各不相同,能有多少弹药,完全看运气。
实在没得选的子弹再给那些土造的单发步枪,这些土造步枪破破烂烂千奇百怪,唯一的共同特点是可以发射步枪子弹,大部分都要抵近到很近才有打中人的把握,甚至不保证能够打得响。
在火器很少的情况下,八路军组织人,从头摸索学着造手榴弹。
一开始自己造的手榴弹扔出去,哑火率很高有的战士舍不得,冒着危险把手榴弹捡回来。
后来逐渐摸索,手榴弹个个能响了,但依旧是稀罕货。
许多战士刚参战,没有刀枪,就揣着一两个手榴弹上战场,有的人直到牺牲,手榴弹铁壳摩挲得光亮了,也没舍得投出去,宁可端着木棍冲。
但是黑火药的手榴弹,质量真的只能说看运气,稍微受点潮什么的就炸不了,就是炸了,经常也只是炸成两半,往往只能听个响。
在一次作战中有个战士将一个手榴弹扔到某个汉奸脚下,一声爆炸,汉奸炸得满脸漆黑,但是身上没什么伤,只是衣服炸破不少。
汉奸吓得大哭。
相对的说,缴获的手榴弹质量就比较有保证。
有一次抗联去袭击日军,把日本人堵在屋子里,扔过去一个手榴弹,在门口爆炸了。
然后一个日本人大喊道:真响啊,有本事就再来一个。
抗联战士又往房子里扔了几个手榴弹......
最终缴获了一挺机枪和十几支步枪。
04
《星火燎原》中有一篇《木炮打宾州》,讲的是抗联的赵尚志司令制造木头大炮,轰开宾州城门,打下宾州的故事。
此战后赵尚志名震东北。
日本人感叹: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后来只要一听是木炮打宾州的赵尚志来了,不光伪满洲军跑了,连正牌鬼子都跑了。
某次围攻抗联,鬼子派装甲火车去支援。
路上有人说赵尚志在前面带着大队人马,要翻皇军的火车头。
鬼子居然都吓得原地停车,派人去前面再三查探未果,干脆开回去了。
05
1939 年鬼子从沧州、济南、德州三路合围,试图寻找我军主力决战。
鬼子一边前进,一边修公路、据点。
没想到在修据点时,被八路军发现了。
于是八路军准备打一次伏击战。
伏击战前 6 支队副支队长仇鸿印组织战士沿着公路挖坑,要求都要挖深到一人深。
伏击战一打响,鬼子跳下大车,但是公路上没有遮挡,于是就跳进公路旁边的工事里,不料坑实在太深了,站在里面没法往外打枪。
于是鬼子就只好在坑沿上挖一些蹬脚的小窝,伏在坑沿上露出大半个身子开枪,但这种方法很不靠谱,一不留神还会掉回到坑里。
而居高临下的八路军则轻而易举的将手榴弹丢进坑里,每次爆炸都听见坑里一片鬼哭狼嚎。
由于战术巧妙,此战八路军伤亡三十多人,消灭鬼子二百多人,取得了大胜。
» 更多 抗日冷知识 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