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翻译外国作品时,不用简单的中文名替代拗口的外国名?
谁说没有?这不就是——

翻译通俗性比较强的影视作品的时候,确实经常会创造一些更朗朗上口的中文名字。
比如哆啦 A梦叫小叮当,还有变形金刚里的擎天柱、威震天。

但是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原汁原味的角色名也是作品特色的一部分。
比如你读到乔治、威廉就觉得是英国故事,读到斯基就知道是俄国故事。

如果把《月亮和六便士》翻译成《月亮和六毛钱》,是不是很违和?
不过也不是没有翻译成中文名的外国名著,《乱世佳人》里的郝思嘉就非常好听。

但这样对译者的要求,就有点高了!